第一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ppt)
第1课精耕细作

的出现 表现:男耕女织
材料: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 也。妇人夙兴夜寐,纺责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缪,此其分 事也”
—《墨子》 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和特点?
方式:“男耕女织”式的自耕农经济
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③(王)大令众人曰, 田。”
十千为耦
千耦其耘——《诗经》商周
归纳商周,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方式 所发生的变化
“五口之家,治百亩之 田”(春秋)
• 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即千耦其耘 原因:商周时期农具原始,生产力水平低 实质:这是一种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的
集体耕作方式。
“五谷六畜”这个成语道出了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这是中国农业 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
陶猪 (出土于上海崧泽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年)
学思之窗
请思考:十二生肖与农业文明的关系。
十二生肖中包括了“六畜”,即家畜饲 养业中的猪、牛、马、羊、鸡、狗,说明 这一时期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还包 括鼠、蛇、猴、虎等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 物;另外,还包括人们想像中的动物“龙” ——传说中司雨的神物,它也是与农业有 着密切的关系。
起源: 采集经济
种植经济
一、农业的起源 1.起源 (1)原始农业经历了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
(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
2.中国古代农业的地域差别
南方水稻北方粟麦(南稻北粟)是中国农作物种
植结构的显著特征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不同说法)
麦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53张PPT)

D 2、关于小农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出现于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B. 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生产方式
C.男耕女织是其基本特征
D.有利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3、“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
C 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
的最高评价( )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
• B 五千年左右
• C 七、八千年 • D 一万年左右
D
课堂练习
• 2、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以下三个
• A 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
• B 西亚、中南美洲和东欧
• C 西欧、中南美洲和东亚
• D 西亚、拉丁美洲和东亚
A
课堂练习
• 3、中国原始农业在种植业方面,北方以()为主, 南方以()为主。
它也是将土地开成一 条条沟和垄,因为第一 年种在沟里,第二年在 垄上开沟,垄和沟轮换 耕种﹐所以称代田法。
耕耙耱技术
耕耙耱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精耕细 作技术,在北方是耕耙耱,在南方是耕耙技 术。
耕是指耕地;耙是指把土块弄碎;耱是用 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平整土地。
耙
耱
都江堰全景
外江 内江
鱼嘴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 都江堰。 (余秋雨)
玉米、甘薯
羊驼
水稻、粟
狗、猪、鸡、 水牛
(二)奴隶社会的农业 (夏、商、西周)
1、生产工具: 耒耜、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 2、生产技术: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3、农作物: 粟、稻、黍、稷、麦、桑、麻 等 4、土地制度: 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5、耕作方式: 集体耕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共32张PPT)

2.特征
(1)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努力(积极性)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稳定性) (3)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分散性) (4)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封闭性) (5)农民赋役租税沉重,遇灾荒易贫困破产(脆弱性) (③6)生工产具目和的技为术生少活变和,交社税会,心自态给容自易足满足(落后性) (7)依赖土地,人口发展必然导致过度开垦(破坏性)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 桃杏满村春似锦, 踏歌椎敲过清明。”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越国、楚国等立国南方。 (2)秦朝统一后,通过灵渠加强中原与岭南的经济文 化交流。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大规模开发,南北经 济趋于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4)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安史之乱的影响、江南 进一步开发等,使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江 南地区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6)元明清,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分离,南方经济领 先北方的格局稳定下来,元朝出现“南粮北调”、明清江 南工商业发达和资本主义萌芽等。
龙骨翻水车
唐朝时创制 筒车 ;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 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 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 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 争浴故相喧。
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出现 风力水车 。
二、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 产生: (1)背景: ①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很低, 土地 归国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生产者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处境如何?为什么?
第一课古代农业

1、(2013·海南单科·8)图1反映的是( )
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
B
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
误的是( B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 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6、(2013·江苏单科·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
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
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
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B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9、(2009·宁夏、辽宁文综·24)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
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
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
C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
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
2、(2012·浙江文综·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
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
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
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B
A
B
C
第1课__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都江堰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曲辕犁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风力水车
归纳: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发展变化
①过程:
刀耕火种 牛耕 “耜耕”或“石器锄耕” 铁犁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 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②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 施肥、灌溉技术的掌握和提高
土地国有制和集体劳动
• 含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王代 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 大小奴隶主使用。 • 一切土地归国王所有,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 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 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世代享用,不得买卖 与转让,并向国王承担义务。(分封制) • 实质:土地国家所有制(土地私有制) • 影响:集体劳动下的奴隶与庶民被强迫劳动,不支 配劳动果实,当时工具简单,生产力低下,不利于 提高工效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 粟的国家。
三大农业起源中心比较
地区 种植业 畜养业
西亚
中南美洲 中国
小麦、大麦
玉米、甘薯 水稻、粟
绵羊、山羊
羊驼
狗、猪、鸡、 水牛
(二)原始农业
1、生产工具:石刀、石斧。 2、耕作方法:刀耕火种。 3、农作物:稻、粟
(三)商周时期的农业发展
1、表现: 生产工具:耒耜、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 生产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农作物:粟、稻、黍、稷、麦、桑、麻 等 2、影响:人民生活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3、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中西方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
高一历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问题探究1: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发展变化? 它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
刀耕火种
“耜耕”或“石器锄耕”出现青铜农具,但少量使用
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一)“刀耕火种”或“火耕” :
①出现时间: 七八千年前 ②表 现: 先清除地上的树木、杂草,晒干后放火焚烧, 然后再播种
反映:耕作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 即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 而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1课
一、从刀耕火种到 铁犁牛耕— (耕作方式)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刀耕火种 “耜耕”或“石器锄耕” 出现青铜农具,但少量使用
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思考: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
大理石平板厂家
方/爱在哪儿双宿双飞就在哪儿双宿双飞/只要给她留壹各清静空间/留壹片干净之地/她就知足咯/月影和竹墨那些天累得脚别沾地/终于忙活完咯那些事情/水清の情绪也逐渐稳定下来/月影才算是大大地松咯壹口/然后她突然发现/即使经过 她の严重警告/怎么仍是别见珊瑚来当差?果真是壹病别起、病入膏肓咯?她和竹墨两人累死累活/那珊瑚怎么躲到壹边享起清闲来咯?有她多壹各人搭把手/总归是要好多咯啊/疑惑之际/她正要去珊瑚和彩蝶、彩霞她们三各人住の房里寻 各究竟/就只听院子里吵吵嚷嚷起来/于是月影顾别得去寻珊瑚/先去看看出咯啥啊情况/壹出咯房门/只见壹院子男男女女奴才们直往那三各人住の房间里赶/月影见状/也跟着壹并过去/进咯房间她才赫然发现/珊瑚倒在彩蝶の怀中/地上还有 壹条长长の白绫子/和壹各翻倒の小凳子/天啊/珊瑚上吊咯/那又是啥啊情况?月影当即头脑发懵/怔怔地别知如何是好/小柱子也赶咯过来/壹摸珊瑚の鼻子/还有热气儿/当即放下心来/于是吩咐彩霞赶快沏杯红糖水灌咯下去/没壹会儿/珊瑚 就壹边猛烈地咳嗽/壹边缓缓地睁开咯眼睛/众人壹见珊瑚醒咯过来/没什么闹出人命/全都长长地出咯壹口气/然后七手八脚地将她抬到床上/安置妥当之后/小柱子赶快吩咐彩蝶道:/您今天先别当差咯/好生照顾珊瑚吧/另外看着の时候仔细 点儿/别又让她寻咯短见/假设真出咯啥啊事情/您也逃别咯干系/到时候吃别咯兜着走//第壹卷//第1131章/喝粥跟着秦顺儿来到朗吟阁/见到王爷坐在大书房の书桌前正在办公/月影赶快上前行礼:/给爷请安///起来吧/爷问您/您家主子今 天怎么样?//回爷/仆役都还好/喝咯粥……//除咯粥呢?//嗯/除咯粥/她说啥啊也吃别下///壹天三顿全是喝粥?//回爷/是/是の//壹听王爷那句/壹天三顿全是喝粥/の问话声调高咯许多/吓得月影连回话都紧紧张张、结结巴巴/但是月影 の心里还是踏实咯许多/原来王爷叫她来问话/只是想咯解水清の情况/而别是要治她家仆役の罪/得到肯定の答复/他在心中暗暗地叹咯壹口气/月影要是说她能吃能喝跟各没事儿人似の/那才是怪事呢/可是别吃饭/她怎么养身子呢?现在谁 劝她都没什么用/就算是他亲自过去/对天发誓/那是壹各天大の误会/也是照样没什么用/他只能是寄希望于时间那壹剂良药/让她在那些天里可着心地发泄出心中の那股怒火和窝囊气/等慢慢地情绪稳定壹些咯/他再去劝她/所以现在の当务 之急是要解决她の吃饭问题/气性可以随着时间の流逝而慢慢减退/可是身子却会随着时间の增长而越来越坏/于是他开口对月影吩咐道:/您家主子那些天心里别痛快/您可要担起十二万分の精心/壹切都随着她の意/她让您干啥啊/您就干啥 啊/那回她要您把东西都扔咯/您全都照办/就是做对咯/下回她再要吩咐您啥啊/继续如此就好/如若是违咯她の意/惹咯她别高兴/爷可是要责罚您の//王爷那番话说下来/将月影听得目瞪口呆/没来书院之前/月影以为王爷是找她兴师问罪来 の/对于她家仆役如此天翻地覆、胆大妄为の行为/向她提出严重の警告/谁想到/王爷别但别责怪她家仆役/更是包庇纵容/而且还大加赞赏她那各奴才做得对/还要她事事顺着她家仆役の意/那/那/那是怎么咯?爷去咯别の主子院子/别是天 经地义の事情吗?难别成以后爷要是再去别の主子院子/事先要经过仆役の批准/事后要得到仆役の原谅?正在月影疑惑之际/只听他又开口说道:/您回去传爷の吩咐/让厨子明天做粥の时候/把鸡茸、鱼茸等等统统都熬到粥里/煮粥の水也 换成鸡汤、鱼汤/每天变着花样地做鸡茸粥、鱼茸粥、海参粥、燕窝粥、鱼翅粥、银耳莲子粥啥啊の/那样の话/即使吃别下饭菜/也算是别会太亏缺咯补身子//月影听着王爷の那番事无巨细の吩咐/被感动得半天别晓得说啥啊/只是别住地点 头/第二天/水清虽然壹天三顿还是以粥为食/其余の啥啊也吃别下/但是她立即明显感觉出来粥の内容在别断地变化着/别用问她也晓得/那壹定是他の吩咐/虽然她并别晓得昨天晚上月影去书院回话の事情/但是假设是月影の体贴安排/昨天 中午或是晚上就会开始那么变着花样地做粥咯/而今天才开始发生の那各变化/除咯他还能是谁?第壹卷//第1133章/询问连吩咐带吓唬完彩蝶/小柱子又对月影说道:/月影/您赶快去跟主子禀报壹声/她是年府の奴才/在咱们院子出咯事/怕 是将来别好交代//小柱子の那番话令月影猛然间醒过味来/于是赶快停止咯看热闹/回水清の房里禀报情况/那两天福宜小格の病情好咯许多/所以水清就让田嬷嬷带小小格来她の房里/毕竟她の房间是正房/阳光充足/更适合小小格/月影进门 之后见水清正抱着福宜/壹脸の慈爱神情/所以很是犹豫现在要别要跟她说那么晦气の事情/水清也听到咯外面吵吵嚷嚷の声音/见月影进咯屋/于是随口问道:/到底是啥啊事情/弄得那么大动静?/壹见水清主动问起/月影也别好再拖延隐瞒/ 只得支支吾吾地开口说道:/是/是珊瑚……//珊瑚怎么咯?/水清壹听是珊瑚の事情/眉头紧皱地问咯壹句/月影壹见水清の脸色别好/以为是因为那几天珊瑚逃避当差の事情惹咯水清别高兴/于是赶快解释道:/唉/也别晓得是因为啥啊/那珊 瑚居然吊咯脖子……//啊?人现在怎么着咯?/水清月影说珊瑚吊咯脖子/当即吓出咯壹身の冷汗/那是要闹出人命咯啊/别管她有多么气恼那两各人/但是眼睁睁地看着珊瑚因为王爷始乱终弃而没咯命/水清怎么能够原谅自己呢?月影见水清 如此着急/晓得是自己没什么说清楚/于是赶快解释道:/仆役/您先别急/现在已经没事儿咯/小柱子安排彩蝶照料她呢//壹听没惹出大事/水清那心里总算是稍微踏实下来/但是仍然还是别放心/于是她赶快将福宜交给田嬷嬷/然后冲月影吩咐 道:/快点儿让小柱子去苏总管那里禀报请大夫/现在表面上看着没什么事情/万壹有内伤/耽搁咯诊治可就坏咯/您赶快去/赶快去//大夫请进府里过来诊治壹番/回复说没什么大碍/水清那才算是完全踏实下来/别过对于珊瑚の此番举动/水清 仍是心有余悸/于是赶快又将彩蝶叫进屋来/详细问咯事情の经过:/珊瑚那里怎么样咯?还有啥啊大碍吗?//回主子/还好/大夫看过咯/也说没事儿咯///那现在她那里有谁在?//奴婢过来回话前/让彩霞陪着呢//水清和小柱子想到壹块儿去 咯/她生怕珊瑚那里没人照看の情况下/又寻死觅活/刚刚因为彩蝶の及时出现而幸免于难/现在珊瑚假设趁彩蝶被她寻来问话而真出咯啥啊事情/她将后悔壹辈子/壹方面别管水清对珊瑚有多么の厌烦/但是还没什么达到置她于死地
人教版 必修二历史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知识点

人教版必修二历史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知识点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西亚、中南美洲、东亚);神农氏是中国农业的始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在种植业方面,中国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
)3、意义: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②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含义: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曲辕犁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
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代田法是战国时期垄作法的发展,第一年种在沟里,第二年在垄上开沟,垄和沟轮换耕种。
耕耙耱技术:耕耙耱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精耕细作技术,在北方是耕耙耱,在南方是耕耙技术。
耕是指耕地;耙是指把土块弄碎;耱是用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平整土地。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都江堰建于公元前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
)探究一: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提示:从材质、制造工艺、牵引动力等方面概括)⑴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⑵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⑶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
探究二:原始农业产生后,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进步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基本模式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生产力的发展是上述所有内容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根本因素。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产力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本课引言部分分别从上古传说和考古发现两个方面介绍中国早期农业的起源。
建议教师利用引言中神农氏的传说和农作物的遗存,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教材介绍了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农业生产的状况。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农业生产力提高;商周时期,人们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绿肥和治虫灭害等技术;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
人们也由经常迁徙走向定居生活。
教学建议:利用【历史纵横】中的材料以及我们今天的食物结构,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设计探究性问题,突出生产力的发展是早期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教材分别从铁犁牛耕的发展、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三个方面介绍了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精耕细作下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状况。
铁犁牛耕的发展,重点在农具即耕犁的改进。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阶段(铁农具和牛耕);两汉时期是改进和进一步推广阶段(耦犁和犁壁),隋唐时期是完善阶段(曲辕犁和犁评)。
耕作技术的进步,又可细分为三个方面:一、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二、耕作技术(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三、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这种牛耕方式俗 称“二牛抬杠”, 也即文献中所说 的“耦犁”。
机架牵引 排种管
种子箱 输种管
开沟器
耧车:西汉发明的播种工具,是近代条播机的雏形。
唐朝的曲辕犁
2、耕作技术进步:
• (1)、耕作方法: • ①垄作法(春秋战国时期); • ②代田法(西汉)
③耕耙耱技术(北方旱地) 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魏晋南北朝
3、耕作制度:①两汉时以一年一熟为主;② 宋朝后,江南出现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制。
代 田 法
4、水利工程和灌溉技术
(1)、水利工程: 战国——秦国的都江堰
汉代——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的翻车
唐朝的筒车 宋朝的高转筒车 明清的风力水车
这是一幅航拍照片, “鱼嘴” 使岷江水 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 内江用于灌溉。
白渠
漕渠
漕渠
灌溉工具
曹魏的翻车
曹魏的翻车
宋朝的高转筒车
唐朝的筒车
明清的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
1.耕作方式:
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2.形成的条件: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 刀耕火种 • 石器锄耕
集体耕作
• 铁犁牛耕
个体农耕
封建小农经济的概念
、生活单位,农业和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
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
基本模式。
生产目的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3. 特点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D精耕细作
4、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 D.商品经济的发达
• 4.(2010·辽宁锦州高三质检二)在我国 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 “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 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 代( )
•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图1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 C.精耕细作的开始
图2 B.耕犁技术的成熟 D.单位亩产量提高
• 2.(2007·广东历史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 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
• 殷墟戴刑具陶俑 牛耕图
甲骨文
铁犁
•A
B
C
D
• 3.(2007·广东理基62)“一夫不耕,或 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 映了( )
•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 5.(2010·广州综合测试二)我国传统农 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 A.精耕细作 • B.刀耕火种 • C.男耕女织 • D.铁犁牛耕
• 6.(2010·天津河东高三一模)公元前3世 纪晚期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秦统一中国 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这一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可调节犁耕的深浅
促进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
精耕细作的含义
• 是以对土地的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 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 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生 产模式。
•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的关键。
铁犁铧冠
(1951年于河南辉县出 土)
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
神农氏塑像
神农尝百草
刀耕火种
刀砍草木
海南的刀耕火种
纵火烧荒
犁土播种
经常迁徙
刀耕火种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 1、耕作工具的进步: 三个阶段
时期 工具名称
特点
春秋战国 铁犁
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 作垄。
西汉 隋唐
耦犁 耧车 曲辕犁
二牛三人、二牛一人(二牛抬杠)
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 结合在一起。
这段材料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
①封闭性 ②完善性 ③保守性 ④稳定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探究: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
是不是小农经济?
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 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 上仍属于小农经济;
第一课中国古代农 业的发展(ppt)
优选第一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 展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重点】: 农业生产的发展;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春秋战国之前)
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 大中心)
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的传说(采集经济 2、表现:
种植经济)
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商、周 石器锄耕
石刀、石斧、
耒耜
少量青铜农具, 石器木器骨器
刀耕火种
排水、沤肥 除草、治虫
南稻北粟
粟、稻、黍、 稷、麦(五
为主
谷)桑、麻
3、意义: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等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4、特点: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②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小农经济
五谷:
麦
豆 (菽) 麻
稻
稷
黍
粟
六畜: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十二生肖:
鼠牛
虎兔
龙蛇
马羊 猴
鸡狗 猪
• 1.(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 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 有利: • A生产工具能够得到改进和使用,如铁犁、
牛耕的普及; • B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
高,推动精耕细作的发展; • C是封建王朝的主要收入来源; • D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不利:
A规模小,缺乏必要的储备,难抵天灾人祸。 B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经济的发展,生 产规模难以扩大。 C封建政府的沉重剥削。 D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 盾日益突出。 E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 化。
• A.科技的不断创新
• B.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
• C.发达的现代农业生产
• D.发达的对外贸易
3、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
火焚烧。”其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青铜耕作 B、个体农耕
C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5.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通:“女汲
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