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冉庄地道战后的感想

合集下载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怀着无比好奇和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冉庄地道战的遗址。

一踏入这片土地,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眼前的冉庄,宁静中透着一股庄严肃穆。

村里的老房子、旧街道,都像是在默默地诉说着曾经的故事。

走进地道,那狭窄的通道,昏暗的光线,让我瞬间感受到了当年抗日军民的智慧和勇气。

地道里的空间不大,人在里面得猫着腰走,可就是这样的地道,却成为了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我仔细观察着地道里的每一个细节。

墙壁上的油灯痕迹,仿佛还能看到当年战士们在微弱的灯光下紧张地穿梭;那些小小的通风口,巧妙地隐藏在不显眼的地方,却保证了地道里的空气流通。

地道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陷阱和机关,什么翻板、卡口,都是为了对付敌人而精心设计的。

我想象着当年的情景,鬼子们大摇大摆地走进村子,以为能轻易地占领这里。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脚下的土地早已被挖空,到处都是陷阱。

当他们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村民们通过地道神出鬼没,这边打一枪,那边扔个手榴弹,把鬼子们打得晕头转向,摸不着北。

记得有一个地方,地道特别窄,只能容一个人侧身通过。

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挤过去,心里不禁想,当年的战士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奋勇作战,真是太不容易了。

还有一段地道,有个小小的斜坡,走在上面一不小心就会滑倒。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心里琢磨着,战士们在紧急情况下,还能迅速通过这里,真的需要很强的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

地道里有些地方还保留着当年战斗留下的痕迹,墙壁上的弹孔,仿佛在诉说着战斗的激烈。

我伸手摸了摸那些弹孔,粗糙的触感让我的心为之一颤。

这可不是普通的弹孔,这是历史的印记,是抗日军民顽强抵抗的见证。

从地道里出来,我来到了村里的一个小院。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齐。

院子里有一口井,据说这口井也和地道相连。

我站在井边,往下望了望,黑洞洞的井口深不见底,让人心里有些发毛。

但一想到当年这口井也为打击敌人发挥了作用,又不禁对它充满了敬意。

参观冉庄地道战的观后感

参观冉庄地道战的观后感

参观冉庄地道战的观后感你要是没去冉庄地道战遗址看看,那可真是一大憾事!一走进冉庄,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到处都是那种古旧的房子,矮矮的墙,小小的院子,但可别小瞧了这些地方,这下面可藏着大大的玄机呢!地道的入口那叫一个隐蔽,有的在锅灶下面,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就是普通人家做饭的地儿呢;有的在马槽底下,我当时就想啊,这要是敌人来了,看那马槽,哪能想到下面别有洞天啊。

顺着地道口进去,里面弯弯曲曲的,就像个大迷宫。

地道有的地方高一点,能直起身子走,有的地方就得猫着腰,感觉就像在玩一场刺激的探险游戏,不过这游戏可有着沉甸甸的历史分量。

在地道里走着,我仿佛能看到当年的民兵们在这儿悄悄地穿梭,他们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手里拿着简陋的武器,却有着无比强大的信念。

他们通过这些地道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敌人在明,他们在暗,把小鬼子打得晕头转向。

这地道就像一个地下长城,保护着村民,也是村民们反击的堡垒。

印象特别深的是,还有一些地道里保留着当年的瞭望孔和射击孔。

从瞭望孔往外看,外面的景象一目了然,而从外面看,却很难发现这些小孔。

这让我不得不佩服当时人们的智慧啊,这就是人民的智慧结晶啊。

就这么个小孔,在战争中那可是发挥了大作用,民兵们可以通过这些小孔观察敌人的动静,然后瞅准时机,“砰”的一枪,给敌人来个突然袭击。

而且这地道不是孤零零的,它四通八达,连接着各家各户,甚至还能通到村外的田野里。

这要是敌人包围了村子,村民们从地道就能安全转移,还能绕到敌人背后去偷袭。

这简直就是把整个村子变成了一个大的战斗堡垒,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从地道里出来后,我还看到了一些当时战斗留下来的遗物,那些生锈的枪、破旧的大刀,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在当年那可是杀敌的利器。

每一件遗物似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诉说着英雄们的故事。

参观完冉庄地道战遗址,我心里满满的都是敬佩。

敬佩那些聪明勇敢的先辈们,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能够想出这样巧妙的战斗方式,还能团结一致,与强大的敌人战斗。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观后感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观后感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观后感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是一个让人深感敬佩和感动的地方。

在馆内展示的照片、文物和实物等,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感受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

馆内陈列的各种武器装备,让我对地道战的艰难和残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地道战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战斗形式,不仅需要战士们拥有坚强的意志,还需要他们具备高超的战斗技能和智慧。

在这个馆内,我看到了许多关于地道战的实际场景和实战经验展示,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内心。

在馆内还有一些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生活的展示,让我对当时人民的苦难和顽强生活态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们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却依然坚持乐观地生活,为了保卫家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这种精神让我感动和敬佩。

通过观看电影纪录片和听取导游的讲解,我对冉庄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这个战斗发生在抗战的深入阶段,对于中国的胜利和日本的失败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通过生动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历史的真实情景,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和勇敢。

总的来说,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是一个十分值得参观的地方。

它让我对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和无私奉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敬佩。

在这个馆内,我看到了历史的痕迹和人民精神的传承,这让我对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自信。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前阵子,我去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这一趟下来,那感受真是刻骨铭心!一走进冉庄,那种浓厚的历史气息就扑面而来。

古老的房屋、狭窄的街道,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我沿着石板路慢慢走着,思绪也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当年,小日本鬼子可嚣张了,他们在咱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冉庄的老百姓们可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挖出了一条条神奇的地道。

我走进地道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惊叹!这地道简直就是个地下迷宫。

地道的高度不怎么高,我得弯着腰才能走进去,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总担心会撞到头。

地道里面有些潮湿,墙壁上渗着水珠,摸上去凉凉的。

里面的空间也不大,只能容一个人通过,要是胖点的人估计还得侧着身子走。

地道里隔一段就会有个小耳洞,据说是用来存放粮食和武器的。

我看着那些小小的空间,想象着当年乡亲们在里面紧张地准备战斗的情景。

还有那些隐蔽的射击孔,设计得可真巧妙,从外面根本发现不了,但是从里面却能清楚地看到外面的情况,一旦鬼子靠近,就能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

我在地道里小心翼翼地走着,脚下的地面有点不平,得特别小心才不会摔倒。

而且里面灯光昏暗,时不时还会有一阵凉风嗖嗖地吹过,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时候我就在想,当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乡亲们还能坚持战斗,真是太不容易了!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这里应该是大家集合商量作战计划的地方。

我仿佛看到了乡亲们围坐在一起,表情严肃,眼神坚定,互相交流着如何给鬼子更沉重的打击。

出了地道,我参观了那些保留下来的作战工事。

有伪装成井口的地道入口,还有藏在灶台下面的秘密通道。

这些巧妙的设计,让鬼子就算进了村,也找不到地道的入口,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

我还看到了那些曾经在战斗中使用过的武器,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战斗的激烈。

那些土枪、土炮,虽然比不上鬼子的精良装备,但在乡亲们的手里,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冉庄,我听到了好多关于地道战的英勇事迹。

参观冉庄地道战的观后感

参观冉庄地道战的观后感

参观冉庄地道战的观后感你知道吗?去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就像是一场超酷的“穿越之旅”,直接把我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充满智谋和勇气的年代。

一到冉庄,就看到那古旧的街道和房屋,仿佛都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那些房屋看着普普通通的,可谁能想到,地下竟然藏着那么庞大复杂的地道网呢?这地道简直就是一个超级迷宫,要是没有导游带着,我估计进去就出不来了。

走进地道里,哇塞,那感觉太奇妙了。

地道很狭窄,只能弯着腰走,有时候还得侧着身子才能通过,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当年的人们为了战斗和生存,是多么不容易啊。

里面还有各种小房间,像什么休息室、指挥所之类的。

我当时就在想,在这么狭小又昏暗的地方,战士们还能有条不紊地指挥战斗、休息待命,这得有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啊。

而且啊,这地道里的设计充满了智慧。

什么陷阱啊、瞭望孔啊、射击孔啊,一应俱全。

你想啊,敌人在地面上大摇大摆的时候,咱战士们就在地道里通过这些巧妙的设计,给他们来个突然袭击。

就像玩游戏一样,咱在暗处,敌人在明处,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这让我不禁感叹,咱老祖宗的智慧真不是盖的,这地道战打得那叫一个漂亮。

再看看那些展示的老物件,土枪、土炮、大刀片子,虽然看起来破破旧旧的,但是在当年,可都是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宝贝啊。

我站在那儿,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似的,浮现出战士们拿着这些武器和敌人英勇战斗的场景。

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就是为了把侵略者赶出咱们的土地。

这次参观,我还听导游讲了很多关于冉庄地道战的故事。

像村民们怎么齐心协力挖地道,怎么利用地道跟敌人斗智斗勇的。

其中有个故事特别逗,说是有一次敌人在地面上到处找地道入口,村民们就想了个办法,故意把一个入口暴露出来,然后在里面设下了好多陷阱。

敌人傻乎乎地就进去了,结果被打得屁滚尿流的,哈哈。

这故事虽然听起来有点好笑,但也让我看到了村民们的智慧和勇气。

从冉庄地道战遗址出来,我心里满是感慨。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住着宽敞明亮的房子,出门有汽车,手里拿着智能手机,这些都是当年的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啊。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

冉庄地道战观后感前阵子,我去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遗址,这一趟下来,可真是让我感触良多。

一走进冉庄,那种浓厚的历史气息就扑面而来。

古老的房屋、狭窄的街道,仿佛都在默默地诉说着当年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

说起冉庄地道战,那真叫一个绝!当年啊,乡亲们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愣是挖出了这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地道。

这些地道可不是简单挖挖就行的,里面的设计那叫一个巧妙。

有陷阱,专门对付那些毫无防备的敌人,一脚踩空,就等着哭爹喊娘吧;有隐蔽的射击孔,能让咱们的战士出其不意地给敌人来上一枪,打得他们晕头转向;还有存放粮食和武器的地方,保障了长期作战的需要。

我走进那地道的时候,心里直犯嘀咕。

这地道又窄又矮,得弯着腰才能通过,我就想啊,当年那些战士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该是多么不容易。

地道里黑黢黢的,只有几盏昏黄的灯,走在里面,感觉凉飕飕的,还带着股泥土的潮湿味儿。

我摸着那粗糙的墙壁,想象着当年乡亲们一锹一镐挖地道的情景,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那是一个分岔口,一条路通向更深的地方,另一条路则有几个小房间。

据说这是为了迷惑敌人故意设计的。

要是敌人不小心走进了错误的路,那可就有他们好受的了。

在地道里,我还看到了一些当年留下的痕迹。

比如说,墙上的弹痕,那是战士们与敌人激烈战斗的见证;还有一些破旧的武器,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战斗的激烈。

从地道里出来,我来到了一户老乡的家里。

那房子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其实暗藏玄机。

屋里有个灶台,下面居然就是地道的入口。

老乡跟我讲,当年他的爷爷就经常从这个灶台钻进地道,去给战士们送吃的送喝的。

有一次,敌人突然来扫荡,他爷爷赶紧躲进地道,还顺便把家里的粮食也藏了进去,没让敌人占到一点便宜。

冉庄的街道上,还有很多防御工事。

那些高高的土堆,其实是瞭望塔,战士们站在上面,可以观察敌人的动向。

还有那些随处可见的地道口,有的藏在碾盘下面,有的在水井里,敌人怎么也想不到。

地道战观后感_4

地道战观后感_4

地道战观后感地道战观后感1看了一段以后,我心里默默的想到:真不愧是我们的中国人,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来防止敌人的扫荡,而且打赢了敌人。

整部影片有两处让我最感新奇、惊讶、和佩服。

一、在地道里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就象住人啊,搁东西,做厕所等等,有的老太太还把纺车拿进地道里防线呢!不仅如此,这地道还不容易发现。

在生活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像一些酒店一样,什么设施都齐全了,比如:有餐厅,客房有桌子,有电视等等。

咱们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全。

二、人们不仅防止了敌人的扫荡,而且打击了敌人。

他们设计了许许多多的陷阱,比如迷惑洞吧,进了死洞,就等着被地雷炸死,就算进了活洞,你也出不了来。

虽然说生活中没找到这样的例子,但是以前的地雷战就是一例子,人们也想出了一个这样的招,就是真假地雷,敌人有了地雷探测器,挖到了地雷,但那是假的,一拔,就把敌人给炸死了。

这篇__记载了中华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奇迹,真值得我们学习,是一部好影片!地道战观后感2这部电影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电影讲述了在1942——1944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时,高家庄的村民毫不畏惧;团结一心,在地下开掘地道,利用自己的智慧,消灭了狡猾的日本鬼子,把侵略者赶出了高家庄。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沐浴这美好的时光。

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要以英烈为榜样,好好学习增长知识。

将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今天,爸爸带我和弟弟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战争时期的电影,那就是《地道战》。

电影讲的是,日本想占领中国,中国人民没有武器,只好挖地道防御敌人。

第一次挖的地道被突然来的鬼子发现了,大家的粮食被鬼子抢走了,家也被烧没了。

第二次吸取了教训,想出了许多好点子。

大家把各家的地道都挖通,设置了许多机关。

在地道里把小鬼子打得屁滚尿流,狼狈的逃走了。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才知道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也为伟大的祖国做出贡献。

地道战观后感3今天中午,我们在学校里观看了电影《地道战》。

参观冉庄地道战有感

参观冉庄地道战有感

参观冉庄地道战有感那天,我参观了冉庄地道战的旧址,对于这个身历其境的战斗场景,我心生敬意。

冉庄地道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它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成为了中国军民英勇抵抗外敌入侵的象征。

当我站在那个历史的地方,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战场。

我可以想象,当年的中国军民用精密的地道系统进行抵抗,顶着敌人的炮火和损失,进行坚决的防御。

他们无畏地冲过壕沟,埋设地雷,进行反击。

他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这次参观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它教会了我抵抗困难和挑战的毅力。

在地道战中,中国军民需要面对日本军队的强大火力和技术优势,但他们没有退缩,毅然决然地进行斗争。

这让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其次,这次参观也让我明白了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

在地道战中,中国军民必须紧密合作,同心协力才能抵抗外敌。

没有人是一个孤岛,只有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困难,才能取得胜利。

这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团队的力量,我们才能够实现更大的成就。

冉庄地道战也让我明白了历史的重要性。

通过参观战场遗址,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艰苦和残酷。

这段历史给我更多了解国家的背景,并让我更加珍惜和珍视和平。

历史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借鉴,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参观冉庄地道战的旧址,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军民的英勇和牺牲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段充满教益的参观经历,让我明白了困难时刻的毅力、团结的力量以及历史的重要性。

我将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用于我的日常生活中,为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进步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后的感想
临城中学张永朝
2011年9月25日临城中学全体党员到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的冉庄地道战遗址参观学习。

说起地道战,人们常把它与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智慧联系起来。

小时候,我曾接触过许多包括《地道战》在内讲述抗日时期故事的电影,使我惊诧于中国人民的伟大。

我也曾来到河北省清苑县的冉庄地道战遗址,亲身领略地道战的奇妙。

今天再次来到地道战,我感受颇多。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路途,我们从城市到了农村,来到了这片红色的土地。

纪念馆周围非常清净,四周没有特别的建筑,唯有纪念馆显得庄严和威武。

进入展览室,旅途的疲惫全无,我们立刻被抗日时期的图片和实物所吸引,迫切地想结合着讲解,了解几十年前发生的一切。

简洁的展览和简短的介绍囊括了在这片土地上英勇抗争的事迹。

我们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陈列馆、冉庄村公所、冉庄抗日军事指挥所和星罗棋布的掩体工事,并在讲解员的引领下,下到地道感受当年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

据陈列馆讲解员介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八路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人,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此聂荣臻、杨成武、吕正操等老一辈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

使我深刻认识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们党的事业才获得了不断胜利前进的基础。

现在的冉庄,地道和与革命相关的建筑都被很好地保护着,这里的人们希望后人们能够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作为一名党员,对于这点我们当然更是责无旁贷。

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里我们不用像前辈们那样在前线上英勇杀敌,但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我们有责任记住他们为中国所付出的一切,包括鲜血和生命,作为他们的接班人我们有义务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地道中我们排成一条线,跟在讲解员的后边听着讲解员对地道内的各种物品做详细的讲解,我们认真听着每一句话,理解着里边的内容。

在地道中我们为了带起大家的气氛,唱起了《地道战》之歌,大家都很开心,在1500米左右的路中我们感受到了地道的气息,感受到了革命的气息。

离开地道,我们来到了一个院子里,我们在院子里合影留念,大家在各个地方照相,为这次活动增添了色彩,也使这次活动变得活跃起来。

最后我们来到地道战纪念馆前边合影留念,为这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冉庄回来我深深地感觉到冉庄人民的伟大,河北人民的伟大,中华人民的伟大!冉庄,不仅显示了中华人民的坚强勇敢,更加显示了中华人民的智慧!地道战,它是智慧的结晶,胜利的法宝,为中华大地的独立自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是使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衰败经磨砺而更强的精神体现。

我们要沿着光辉的足迹,继续实行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热爱祖国,热爱和谐,为使中华大地永无战火而奉献青春,奉献我们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