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宽带通信网分析论文
电信网论文

通信网技术融合与发展的分析多年以来,世界通信产业一直以超过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
进入90年代以来,全世界掀起一个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浪潮。
由于通信网是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和骨干,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订“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投入巨资建设本国通信网,加速信息化进程,争取在世界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由此使得各国通信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进行的热火朝天,多年以来,世界通信产业一直以超过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
进入90年代以来,全世界掀起一个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浪潮。
由于通信网是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和骨干,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订“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投入巨资建设本国通信网,加速信息化进程,争取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由此使得各国通信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进行得热火朝天,通信网技术的发展也因此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我们已经熟知的一个普遍定律就是:当今世界,技术已成为竞争的制高点。
谁拥有新技术,谁就掌握了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而通信技术正是出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发展极为迅猛。
通信手段越来越现代化,技术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阔。
从宏观角度来看,现代通信技术大体上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传送网技术:电信网中的陆地有线传输系统,经历了从模拟系统到PCM数字系统,又从PCM数字系统的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到同步数字系列SDH的演变。
无可置疑,PDH技术与模拟技术相比,在提高信号质量和通信容量、有利于集成、缩小设备体积、减少功耗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
但是,PDH就其本身也存在着如下一些缺点:1.PDH存在欧洲,北美两种标准,两者互不兼容,从而引起国际互联方面的困难;2.PDH上下支路逐级复接十分麻烦、复杂;3.其开销比特很少,不能提供足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能力。
与PDH进行比较之后,SDH的优点就显而易见了。
其实,SDH最突出的特点是有全球统一的网络节点接口NNI,包括统一的数字速率等级、帧结构、复接方法、线路接口及监控管理等等。
无线局域网技术及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发展

浅议无线局域网技术及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摘要:随着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与众多信息化技术的的融合已成为其在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地发展特点。
将超宽带技术应用到无线局域网络的建设中来,可以有效提高无线局网络的技术内涵,增加其附加功能,促进其向信息化、现代化转变,提高其服务功能和人们的工作效率。
该文对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下的无线局与网络建设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求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无线局域网技术与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无线通信超宽带无线局域网络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01在短距离无线信息传输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效率的提高,现有的网络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变化的各种需求和服务,所以开发商和经销商要不断开发新的局域网络技术,以便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在设置局域网络无线通信系统时,要考虑到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技术特点和3g技术的使用水平,将无线局域网、无线个人局域网、家用局域网以及广域网有机结合,通过各种不同设备的链接,来实现人们各种信息传送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局域网络中的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被研究和开发出来。
1 无线局域网络中的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涵义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在应用技术上距离较短,一般不会超过10 m,发射功率较低,在以终端为中心的辐射能41.3 dbm/mhz,而且其容量很大,一般会有几个gbps的储存量。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在信号上其带宽一般都会高于500 mhz,比传统的无线通信系统要强,这也就决定了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运行功率低等特点。
同时,因为保持了持续的低发射功率,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不会在同一频段被其他信号所干扰。
1.1 超宽带无线通信的载波技术在局域网络中,以往的载波方式上,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是通过基带将信号调制到载波上,这种载波方法效率较低,费时较多,而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采用了可以进行上升下降波动的脉冲来对所发信号进行直接调制,其带宽的量级级别高,运行时间短,工作效率也就大大提高。
本科毕业论文 OFDM技术的研究与仿真

OFDM技术的研究与仿真刘彦波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摘要本文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然后用MATLAB软件对OFDM 技术进行仿真分析。
首先简单介绍了OFDM的基本原理、引用领域及发展现状、趋势。
为之后的仿真平台构建奠定基础。
其次,对OFDM系统进行系统平台构建、写出系统流程图。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写出MATLAB语言的仿真程序,并进行调试和修改。
通过软件仿真出OFDM系统在QPSK调制下和没有插入保护间隔的波形图。
最后,通过对QPSK调制和解调方式原理的学习,配合MATLAB的仿真图对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其对误码率的影响。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MATLAB;仿真;误码率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OFDM and its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then analysis OFDM technology using the MATLAB simulation.First of all, it introduc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OFDM briefly, c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and the status, trends. And it will do help for the foundation platform in future.Secondly, we build the system of the OFDM system platform to write the system flow chart. Reading relevant books and literature, it's the way to write, debug and modify the simulation program. By simulating software of OFDM system in the QPSK modulation,we can drew the waveform which is not to insert the guard interval.Finally, we analyze MATLAB simulation diagram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o get the impact of the error rate by learning the way of QPSK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principles.Keywords OFDM; MATLAB; Simulation; B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OFDM系统的概述 (1)1.2.1 OFDM历史 (1)1.2.2 OFDM现状 (2)1.2.3 OFDM技术的应用 (3)1.2.4 OFDM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6)1.3本论文的主要任务 (8)第2章OFDM基本原理 (9)2.1多载波调制理论简介 (9)2.2OFDM系统的基本模型 (11)2.3OFDM系统调制解调的FFT实现 (12)2.4OFDM系统正交性原理 (13)2.5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15)2.5.1 保护间隔插入的原理 (15)2.5.2 插入保护间隔后的OFDM系统分析 (15)2.6傅立叶变换的过采样 (18)2.7OFDM信号的频谱特性 (19)2.8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20)2.9本章小结 (22)第3章OFDM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23)3.1OFDMD的系统仿真 (23)3.1.1 MATLAB的简介 (23)3.1.2 OFDM模型的参数选择 (25)3.1.3 MATLAB仿真步骤 (26)3.1.4 结果分析 (26)3.2本章小结 (27)结论 (29)参考文献 (30)致谢 (32)附录1 (33)附录2 (38)附录3 (42)附录4 (46)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在当今的人类社会,信息和通信两个词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LTE无线通信论文

LTE无线通信论文LTE无线通信论文预读: 摘要:一LTE无线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1LTE无线通信技术LTE是LongTermEvolution的简称,主要将其看作3G向4G演变的一种新型的通信系统,替代了传统的2G/3G的通信系统.以OFDM以及MIMO等技术为核心的LTE无线通信技术,具有较高的下载能力,同时还能够哎20MHz的频谱宽带上提供上下行分别为50Mbps、100Mbps的高峰值速率.除此之外,该技术还可以使边缘用户的性能得到提升、使系统的延迟性得到降低.由此可见,LTE无线通信技术和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其存在的诸多优势能够极大的满足现阶段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需求.2LTE无线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在物联网的主流业务模型中,有各种类型的业务、数据包频库、属性、终端密度等等,但是物联网的数据模型和QQ一样,模型较小、频率较高,因此极易使网络资源出现浪费的现象,从而导致网络效率较低,这一现象对物联网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面对该种情况,LTE无线通信技术与物联网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两项技术相互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和传统通信技术不同,LTE无线通信技术作为发展的新型技术,LTE的终端在LTE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以及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物联网的各项应用要想得到快速发展,需要借助LTE技术终端的普及和推广来实现.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信息的种类以及数量等都在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分析的数据量也在随之上升.与此同时,各种异构网络或者是两个以上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问题以及如何更加合理、有效的处理、整合数据信息等问题都成为物联网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难题.但是在这个LTE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时代,与物联网技术的相结合,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物联网感知层面而言,LTE终端不仅需要对LTE天线以及LTE射频分别与射频识别、定位系统等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还需要对LTE基带与射频识别基带的多模集成技术进行研究.在这些方面,LTE无线通信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物联网的网络层面而言,2G/3G、WIFI以及有限网络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传输技术.因此,在LTE终端中,重点则是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与LTE网络技术结合的过程进行研究,从而使异构网络运行更稳定、更快捷.在物联网的应用层面上,主要是实现物联网大量信息的存储和处理,并对数据挖掘、影像智能分析等进行解决和研究.在物联网的应用中,云计算是解决这写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将物联网技术与LTE技术融合,主要是实现云计算技术与LTE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这样既可以使数据中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还使得互联网服务便利又廉价,同时达到与LTE终端信息数据共享的目的.两项技术的结合,就能够有效避免信息泄露、黑客入侵等情况的发生.二LTE无线通信技术在物联网技术中的应用LTE无线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中,在物联网中,需要价格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等通过局域网络来实现传感器的叠加,通过该种方式将LTE无线通信接入其中,此时大量的数据会通过局域网络进入到LTE无线通信中,这一过程产生的小规模、大频率的业务包会对无线网络造成巨大的压力.LTE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是利用OFDM技术将庞大的信息传输信道分成若干个小的信息传输信道,在高速数据流得到转换的同时可利用层二调度器实现对无线资源的控制,使得小规模、高频率的业务包在LTE无线通信的条件下得以实现.此外,在LTE无线通信核心系统因为缺少主动释放的功能,无法在尚未检测到信息使就自动对链路进行释放,只有在接受入网消息的情况下,或者是以一定的方式告知核心网后才会实现该功能.LTE无线通信技术与物联网结合,如果从核心网的角度上看待该项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手机作为人们信息、数据交流、沟通和互换的重要手段,在使各项信息进行传输之后必须建立无线承载,此时便利用NAS作为消息传送的媒介,将相关数据向核心网进行传送,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建立QCI无线承载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在数据信息传送的整个过程中,LTE系统的核心网络并未建立主动释放功能,只有在接收到了接入网的消息的情况下,或者是UE通过了NAS的消息通知,才能进行核心网的释放.如果从接入网方面来看,应该按照核心网的QCI参数设置对新接入的网络进行设置,而且LTE用户在进行数据传输得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学习了;(3)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到了大学后,由于环境的改变,没有高考的压力,学习也变得懈怠.三学习适应性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影响1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改革学习在高职高专实用英语课程中,以能力导向型教学法为基本的指导原则,并不意味排斥其他的教学方法,因为没有那一种教学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有变通的选择其他教学方法的应用,例如:合作学习语言法、内容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都可以尝试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也能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在教学活动中,相应的教学材料应该承担起指导、说明的作用:(1)教学材料应该集中体现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表达、谈判等实用技能;(2)教学材料应该是易懂的、相互关联的、有趣味的,特别强调教学材料服务于工作过程整体性原则;(3)教学材料应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内容的过难、过易都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要指导明确,难易适中.2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点:(1)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教学活动的所有内容;(2)完善教学材料.在以贴近实际应用的语言环境为依托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自主形成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自主筛选出工作环境中所使用到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有意识的自我培养;(3)在于他人的交谈中,学会使用语言.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交流的动态过程,不可避免的要与人交流,这样就创造了一个语言的使用环境,学生应体会语言使用的重要性;(4)学生的广泛学习.教学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是无限的,积极合理的引导学生,在课外广泛收集工作相关的英语语言是十分必要的.四结论据原创论文数据统计分析,本文认为学习适应性从学习者,外部环境以及改变等方面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让英语教育者更清楚的认识到改变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手段,切实的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养成.。
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1000字

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1000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一:.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各种网络终端的出现、工业控制的自动化和家庭的智能化等都迫切需要一种具备低成本、近距离、低功耗、组网能力强等优点的无线互联标准。
一些大公司为开拓市场和应用领域,也在积极研究和制定一些新的无线组网通信技术标准。
当今最流行的当前流行的无线技术有Bluetooth(蓝牙)、CDMA2000、GSM、Infrared(IR)、ISM、RFID、UMTS/3GPPw/HSDPA、UWB、WiMAX Wi-Fi和ZigBee等。
1.Bluetooth(蓝牙)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便是更加方便快速的信息传播,正是基于这一点技术人员也在努力开发更加出色的信息数据传输方式。
蓝牙,对于手机乃至整个IT业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而是一种概念。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
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蓝牙”技术属于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连接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语音和数据无线传输的开放性方案。
蓝牙技术产品是采用低能耗无线电通信技术来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其传输速率最高为每秒1Mb/s,以时分方式进行全双工通信,通信距离为10米左右,配置功率放大器可以使通信距离进一步增加。
蓝牙产品采用的是跳频技术,能够抗信号衰落;采用快跳频和短分组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同频干扰,提高通信的安全性;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以便在远距离通信时减少随机噪声的干扰;采用2.4GHz的ISM (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以省去申请专用许可证的麻烦;采用FM调制方式,使设备变得更为简单可靠;“蓝牙”技术产品一个跳频频率发送一个同步分组,每组一个分组占用一个时隙,也可以增至5个时隙;“蓝牙”技术支持一个异步数据通道,或者3个并发的同步语音通道,或者一个同时传送异步数据和同步语音的通道。
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网设计----毕业论文

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设计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宽带技术以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信息化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且这种趋势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更新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们的思维习惯上,信息化正逐渐成为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而体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
本文结合北京居民小区信息化建设实际需求,通过对FTTX+LAN、ADSL、HFC、WLAN、WIMAX等有线、无线接入技术加以比较,在满足小区宽带需求条件下最终选择FTTX+LAN方式组建小区宽带接入网,并从小区宽带接入网拓扑图、设备选型、IP地址划分、网络安全与管理等几方面对小区FTTX+LAN宽带接入组网方案进行设计。
关键词: FTTX+LAN;小区宽带;接入网;方案设计。
1 绪论 01.1 课题背景 01.2 建设宽带接入网的必要性 01.2.1 业务需求 01.2.2 市场需求 01.3 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1)1.4 课题主要内容 (1)2 几种常用的宽带网接入技术比较 (1)2.1 接入网概念 (1)2.2 接入网的特点 (2)2.3 有线接入技术 (2)2.3.1 ADSL接入技术 (2)2.3.2 HFC接入技术 (3)2.3.3 FTTX+LAN接入技术 (4)2.4 无线接入技术 (5)2.4.1 WLAN (5)2.4.2 WiMAX (6)3 小区FTTX+LAN接入网组网方案设计 (7)3.1 需求分析 (7)3.1.1 小区情况 (7)3.1.2 宽带需求 (7)3.2 接入技术的选择 (7)3.3 小区宽带接入网的拓扑结构选择 (7)3.4 设备选型 (8)3.5 IP地址划分 (10)3.6 网络安全与管理 (11)3.6.1 防火墙 (11)3.6.2 网络管理 (11)4 总结 (13)谢辞 (14)参考文献 (15)1.1 课题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宽带接入网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目 录
• 引言 •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基础 •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传输方式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的技术,它具有灵 活性高、无需布线、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宽带接入、物联 网等领域。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推动信 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和 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关于该领域的全面了解和认识。
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不 断增加,传统的有线通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 此,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网络安 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将更加重要,需 要加强相关研究和防护措施。
融合多种通信技术
研究如何将宽带无线通信技术与有 线通信、卫星通信等技术融合,实
现更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宽带无线通信的定义和特点
宽带无线通信定义
高传输速率
宽带无线通信是指利用宽带技术实现的无 线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带宽大、 传输质量稳定等特点。
能够提供比传统无线通信更快的传输速率 ,满足用户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大传输带宽
稳定传输质量
具有更宽的传输带宽,可以实现大量数据 的快速传输。
通过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信道编码 技术,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 量。
用户可在一定区域内自由 移动,保持网络连接不断, 提供更好的移动办公和娱 乐体验。
三篇关于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

三篇关于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无线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论文一:一、概述在高校数字化校园飞速发展的今天,校园网已成为校园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教职员工和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源的主要途径,在教育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在笔记本电脑已经相当普及,很多的教师和学生都渴望在教室、图书馆及室外广场等场地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入校园网,方便地获得所需的信息。
因此,无线局域网wlan的优势呼之欲出。
二、有线网络的局限性(1)极其紧张的接入信息点;(2)获取信息受地域局限;(3)配置复杂并易造成浪费。
三、构建无线网络的优势(1)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现许多高校教师都配备有笔记本电脑,甚至有些高校已经达到无纸化课堂程度。
随着无线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不可避免的需要向无线网络技术升级。
(2)可以很便捷地扩容和调试。
对于有线网络,如果办公地点或核心设备的改变通常就意味着重新建网。
(3)可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校园网楼宇间互联一般都采用光纤网络的连接方式,有时因为资金及成本方面的考虑,一些距离较远或用户较少的建筑就变成了“信息孤岛”。
还有在学校的主要室外活动地点如主广场、运动场等都无法接入有线网络,但用无线网络的话,只要架设一套无线网桥路由设备,在适当的地方配备一台大功率室外天线,这样就可以轻松上网,享受无线网络带来的便利。
(4)可以节约大量专项经费。
使用无线网络接入方案,可以节约大量的布线成本,无线网络仅需要在每个楼层预留一至两个以太局域网接口,便能轻松实现无缝接入校园网,还以节省大量的接入交换设备。
(5)可以全面覆盖整个校园。
合理地设置无线局域网的接入点,就可使整个校园都能上网,学校不必再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更多的公共机房,在座位紧张的图书馆阅览室,学生也不必为上网发愁,真正实现了数字化校园的功能。
(6)可以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并存。
以往高校进行校园数字化建设时,因当时的网络技术基本上都采用有线网络的架设工作,但随着大学校园的扩建,必然要大规模的扩容和增加信息点,而现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网络技术的成熟,以及社会的发展,个人购买笔记本的已经相当普及,所以各大学可以采用以原有的有线网络为基础,根据需求构建各样的无线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宽带通信网分析论文摘要:介绍一款基于ARM920T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10X,利用它的建一个嵌入式系统,实现无线宽度通信的功能,满足目前人们对于无线宽带通信的嵌入式多方面需要。
关键词:无线宽带通信嵌入式系统S3C2410X1无线宽带通信简介自1997年IEEE802工作组制定了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基于WLAN技术的无线宽带通信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短短的六年发展历程中,WI.AN技术不断地发展和成熟,先后推出了802.]lb/a/g协议。
基于802.11b协议的无线局域网,工作在2.4GHz频段,采用CCK调制技术,最高数据传输速率能够达到1]Mbps。
基于802.1la协议的无线局域网,工作在5GHz频段,采用OFDM调制技术。
使数据的传输速率可高达54Mbps。
802.116协议结合802.1h和802.11b的优点,工作在2.4GHz频段,采用OFDM调制技术,具有与802.1la标准相同的速率。
为了解决通信设备在三个刁;同标准的无线网络间的兼容问题。
现已有几家公司提供了IEEE802.11a/b/g的双频多模的解决方案。
802.11e和802.1¨标准即将出炉。
这两个标准将分别解决目前WI上N突出的两个问题:QoS和网络安全。
Intel公司将迅驰技术成功地应用到笔记本上,人们可以通过WLAN技术轻松地进行无线宽带上网。
然而人们对WLAN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通用的PC机或笔记本的无线联网,嵌入式系统整合WLAN技术实现无线宽带通信成为今后应用的热点。
例由无线数字机顶盒、计算机、无线网关等构成的家庭无线网络,嵌入式手持移动终端和工业控制现场无线设备等。
近年来,嵌入式微处理器性能的大力提高,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无线宽带通信模块不仅能实现数据传输,而且还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多媒体通信的需求。
在这里,利用一款基于ARM920T内核的微处理器S3C2410X构建一个嵌入式系统完成无线宽带通信的功能。
2S3C2410X嵌入式处理器S3C2410是韩国三星电子公司最近推出的一款基于ARM9201’’’’内核的16/32位RISC·嵌入式微处理器。
该处理器主要面向手持式设备以及高性价比、低功耗的应用。
图l为ABNl920T的结构框图,图2为S3C2410X在内核外所集成资源的功能框图[1]。
ARM920T核由ARM9TDMI、存储管理单元MMU和高速缓存三部分组成。
其中,MMU可以管理虚拟内存,高速缓存由独立的16KB地址和16KB数据高速Cache组成。
ARM920T有两个内部协处理器:CPl4和CPl5。
CPl4用于调试控制,CPl5用:于存储系统控制以及测试控制。
S3C2410X集成了一个LCD控制器(支持STN和TFT 带有触摸屏的液晶显示屏)、SDRAM控制器、3个通道的UABT、4个通道的DMA、4个具有PWM功能的计时器和一个内部时钟、8通道的10位ADC。
S3C2410还有很多丰富的外部接口,例如触摸屏接口、12(2总线接口、阳总线接口、两个USB 主机接口、一个USB设备接口、两个SPI接口、SD接口和MMC卡接口。
在时钟方面S3C2410X也有突出的特点,该芯片集成了一个具有日历功能的RTC和具有PLL(MPLL和UPLL)的芯片时钟发生器。
MPLL产生主时钟,能够使处理器工作频率最高达到203MHz。
这个工作频率能够使处理器轻松运行WinCE、Linux等操作系统以及进行较为复杂的信息处理。
UPLL产生实现主从USB功能的时钟。
S3C2410X将系统的存储空间分成8个bank,每个bank的大小是128M字节,共1G字节。
bsnk0到bank5的开始地址是固定的,用于ROM或SRAM。
bank6和bank7用于ROM、SRAM或SDRAM,这两个bank可编程,且大小相同。
bank7的开始地址是bank6的结束地址,灵活可变。
所有内存块的访问周期都可编程,外部Wait扩展了访问周期。
S3C2410X采用nGCS[7:0]8个通用片选线选择8个bank 区。
S3C2410X支持NAND闪存Boot10ad,NAND闪存具有容量大、比NOR闪存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等特点,系统采用NAND闪存与SDRAM组合,可以获得非常高的性价比。
S3C2410X具有三种boot方式,由OM[l:0]管脚选择:00时处理器从NAND 闪存boot;01时从16位宽的ROMbOOt;10时从32位宽ROMboot。
用户将boofload 代码和操作系统镜像放在外部的NAND闪存,采用NAND闪存boot。
处理器上电复位时,通过内置的NAND闪存访问控制接口将bootload代码自动加载到内部的4KBSRAM(此时该SRAM定位于起始地址空间0x00000000)并且运行,在bootSRAM 运行的boodoad程序将操作系统的镜像加载到SDRAM,之后操作系统就能够在SDRAM运行。
启动完毕后,4KBbootSRAM就可以用于其他用途。
如果从其他方式boot,bootROM就要故定位于内存的起始地址空间Ox00000000,处理器直接在ROM上运行boot程序,比耐4KBbootSRAM被定位于内存地址0x40000000处。
S3C24lOX对于片内的各个部件采用了独立的电源供给:内核采用1.8V供电;存储单元采用3.3V独立供电,对于一般$DRAbl可以采用3.3V,对于移动SDRAM 可以采用VDD等于1。
8/2.5V,VDDQ等于3.0/3.3V;I/O采用独立3.3V 供电[1]。
图23系统硬件平台利用S3C2410X出色的内核性能和丰富的外部接口构造一个嵌入式系统平台,用于嵌人式无线宽带通信。
图3是该系统的硬件框图。
在这个嵌入式硬件平台中,主CPU是SAMSUNG公司的S3C2410X。
作为boot 的NAND闪存是SAMSUNG公司的SmartMedia卡。
根据应用中对于容量的需求可以选用K9S1208VOM,容量为64MB,或者K9D1G08,容量为128MB。
SmartMedia卡为大容量的固态存储提供了相当高的性价比。
它按照页进行自动编程,每一页大小为528个字节,编程的典型时间为2001.ts;擦除则按照块进行,每一块的大小为16K字节,典型的擦除时间为2ms。
它在页面中读取单个数据的时间为50ns。
SmartMedia卡总共只’’’’有22个引脚,8根I/0口线、读写控制线和电源线。
I/0口是地址、命令输入和数据输出输人的复用端口。
SmanMedia卡还提供了ECC错误纠正码,实现坏区检测以及实时映射,这样它具有高达10万次的编程/擦除周期,数据保存长达10年。
S3C2410X专门有NAND 闪存的接口,所以在硬件上SmartMedia卡直接与这个接口相连。
在这个平台中,SmartMedia卡可以被用作装载操作系统镜像以及大容量的数据存储。
SDRAM被用来运行操作系统以及各类数据的缓存,可采用三星、现代等厂家的产品。
这里采用SAMSUNG公司的K4S561632C,它是4Mxl6bitx4bank的同步DRAM,容量为32MB。
用2片K4S561632C,实现位扩展,使数据总线宽度为32bit,总容量为64MB,它的地址空间映射在S3C2410的bank6。
NORFLASH采用AMD公司的AM29LV800B,容量为1MB。
其工作电压可在2.7V 到3.6V之间,访问时间为70ns,可以作为bootRON[Flash。
与其它的Flash不同的是它具有灵活的页面结构,一个16K字节页,2个8K字节页,一个32K字节页和L5个64K字节页。
至于它的读写和擦除操作与一般的线性闪存没有区别。
在这里AMD闪存主要用于前期的调试和操作系统的下载。
因为S3C2410X本身没有PCMCIA接口,所以为了连接PCMCIA接口的无线网卡,必须采用一个专用的芯片作为转接。
在这里,采用Intel公司生产的[SA-TO-PC-Card控制器--PD6710。
PD6710能够控制一个PC-Card插槽,兼容PC 卡标准、PCMCDk2.1和JEIDA4,1。
PD6710采用有效功率和混合电压技术减少系统的功耗,同时该芯片具有软控制挂起模式和硬件超级挂起模式实现低功耗的控制。
该芯片采用82365SL兼容的寄存器组,具有5个可编程的存储区和两个可编程的I/O区。
PD6710与S3C2410X连接端采用8位或16位的类ISA系统总线(这里采用16位的系统总线),与无线网卡连接端采用8位或16位PC卡总线接口。
无线网卡是802.11b标准,这个标准应用最广泛,而且各大公司的产品都提供了现成的驱动程序。
随着USB接口的广泛应用,市中已有USB接口的无线网卡,S3C2410X集成了USB主机接口,可与USB接口的无线网卡直接相连。
如果想使用CF卡接口的无线网卡,只需找一个CF-PCMCIA适配器就能完成转接。
在这个平台里,采用CS8900网卡芯片实现与以太网的连接,FPGA采用Xilinx 公司的SpartanXL系列产品,根据功能要求可以选用XCS40XL型号,使可用门数目高达40K。
利用SpartanXL系列器件里的RAM可以实现高速的FIFO或者利用其灵活的可编程性,可以作为这个平台与外部其他功能模块的通用接口。
例如需要进行多媒体数据的处理时,可以外加一个DSP来完成,这样S3C2410X就可以通过FPGA实现高速FIFO与DSP的数据交换。
至于人机接口方面的设计,笔者使用SAMSUNG公司的3.5英寸TFTLCD,并带有触摸屏。
输入则采用PDA常用的软键盘。
4软件平台及系统开发S3C2410X集成了内存管理单元,因此能够嵌人多种主流操作系统,包括Windo~’’’’sCE、Linux、VxWorks等。
在这个系统中,选用WindowsCE嵌入式操作系统。
对于已经熟悉Windows环境的应用程序开发者来说,WindowsCE提供了友好熟悉的开发环境?如MicrosoftWin32APl、ActiveX控件、消息队列、COM 接口、ATL和MFC,而且有很多Windows成功的程序可以移植到WindowsCE中去,大大提高了开发的效率。
WindowsCE嵌入式操作系统能够给用户提供熟悉和操作方便的GUI。
WinCE开发平台由两部分组成:PlatformBuilder和软件开发包SDK(EmbeddedVisualC++和EmbeddedVi-suslBasic)。
PlatformBuilder用来定制操作系统,SDK则用来开发应用程序。
整个WindowsCE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应用程序、WinCE各个部件和OEM层。
OEM层接口又包括OEM适配层、本地驱动和流接口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