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评估与对策

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评估与对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跌倒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跌倒是老年人受伤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给老年人自身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因此,对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因素(一)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
他们的视力、听力可能会减弱,平衡感和协调能力也会变差,肌肉力量和灵活性降低,这些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此外,老年人可能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关节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也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功能,使他们更容易跌倒。
(二)环境因素老年人生活的环境也可能存在导致跌倒的危险因素。
例如,地面不平整、湿滑,楼梯没有扶手,照明不足,家具摆放不合理,物品堆放杂乱等。
另外,不合适的鞋子,如鞋底太滑或太高的鞋,也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三)药物因素老年人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治疗慢性疾病。
一些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镇静催眠药等,可能会引起头晕、低血压、嗜睡等副作用,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四)心理因素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跌倒的风险。
例如,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可能会导致老年人注意力不集中,行动迟缓,增加跌倒的可能性。
二、老年人跌倒的风险评估(一)身体功能评估通过对老年人的视力、听力、平衡能力、肌肉力量、步态等进行评估,可以了解他们的身体功能状况,预测跌倒的风险。
例如,可以使用 Berg 平衡量表、Tinetti 步态和平衡评估等工具进行评估。
(二)疾病评估了解老年人所患的慢性疾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情况,以及疾病对身体功能的影响。
例如,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需要评估骨密度和骨折风险。
(三)环境评估对老年人生活的环境进行评估,包括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
检查地面是否平整、有无障碍物,照明是否充足,楼梯是否安全,家具摆放是否合理等。
(四)药物评估审查老年人正在服用的药物,评估药物的副作用是否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陈大幼【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4(000)005【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患者跌倒预防对策,降低其跌倒的发生率。
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对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的15例跌倒事件进行分析。
结果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与年龄、时间、人力因素、药物因素密切相关。
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评估,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高危患者加强宣教及监控,可降低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vents of fall in, to study the prevention of falls among elderly patient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alls. Method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in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15 fall cases analysis. Results Patient falls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age, time, human factors, drug factors. Conclusion Fall risk assessment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ere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education of high-risk patient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alls in elderly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总页数】2页(P180-181)【作者】陈大幼【作者单位】537000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J], 李晓燕2.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预防现状 [J], 张雪芳3.心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J], 陈彬;赵萍4.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 [J], 李静;闫国伟5.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J], 李晓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危险因素及相关对策,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从而降低住院老人,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预防措施。
老年患者跌倒与生理、疾病、药物、环境、管理等方面因素有关,预防措施不能单一。
标签:跌倒;老年患者;预防管理措施跌倒是指人体失去正常姿势,自主跌落在地面或较低的平面上。
老年人跌倒是指意识清楚的老年人非故意性地跌倒在地上。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住院老年患者增多,老年患者由于各种疾病原因影响,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住院后环境改变,容易发生意外跌倒。
有文献报道,医院内>65岁的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达到30%,成为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跌倒不仅会使患者感到恐惧和焦虑,而且跌倒后5%~15%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等并发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髋部骨折;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后期寿命会减少10%~15%,而且生活质量也会显著下降,约25%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可在6个月内死亡。
中国医院协会2008 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就是”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1]。
因此,预防跌倒的发生,保证住院老年患者安全,是病房安全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老年病房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管理措施进行综述。
1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1.1生理因素据调查,跌倒病死率随年龄递增,>80岁几乎达50%,年龄越大,跌倒危险越高,发生跌倒的比例也越高[2-3]。
老年人视觉、听觉等功能减退,不容易看到或者听到有关跌倒的警告信号,老化过程中肌肉张力及强度减弱,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运动范围缩小,导致老年人肢体协调能力下降,身体姿势平衡控制能力降低,行动不灵活。
同时,老年人神经传导减慢,中枢反应时间延长,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规避危险,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导致平衡功能失调,而使跌倒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国卫生产业Preventive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作者简介]韩涛(1972-),女,上海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老年护理。
跌倒就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因为任何一个部位失去平衡而意外地接触地面或者低于地面的的物体都属于跌倒,5%~15%的跌倒都会对人身体造成损伤,损伤的部位一般很多,例如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或者脱臼等,而住院患者因为身体的不适或者其他的意外,在医院经常会有跌倒的现象发生,但是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现象更让人担忧,因为老年人自身体质就比较差,恢复能力也不及年轻人,且跌倒不仅导致老年人的身体有二次损伤,还会增加患者的自身痛苦,无论是康复时间还是经济损失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引起医疗纠纷等,对于医院的影响和发展也不是很好,这样的意外事件发生对于医院日常的治疗进程和工作程序都会有扰乱的影响,因此老年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我们要格外注意小心,将老年人的跌倒事件发生率降低到最低,现在对老年人住院患者的相关保护对策进行了总结,供大家参考。
1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1.1疾病原因老年人患者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病因住院,常见的有心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源性晕厥等等,这些疾病在发病严重的时候会引起低血压,更有严重的还有可能并发癫痫、内耳眩晕症等,这些疾病在发病的时候都会令患者有眩晕感,最易失去平衡而跌倒,还有许多患者有眼部疾病,例如白内障、青光眼等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行走,综上的疾病都可以让患者的运动失衡,除此外一些急、慢性病都可以给老年患者的生理异常造成改变,令患者的感觉输出异常,增加了中枢系统和肌肉的不协调性,进而发生了跌倒[1-3]。
1.2生理因素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长,各个器官开始功能下降,每一个老年人的感觉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迟钝现象,在行动上也大不如从前开始比较缓慢,感觉神经也变得很不发达,各种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老年患者跌倒的几率变大,老年患者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感觉功能开始减退,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也开始下降,老年人的下肢力量也开始较弱,这对于跌倒的原因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这样步态不稳定,大多数的研究表现,年龄是患者跌倒最显著的危险因素,且人的年龄到达65岁以上之后跌倒率会增加[4-5]。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导致伤害和死亡。
根
据统计,老年人跌倒是造成50岁以上人群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因此,了解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对策非常重要。
危险因素:
1.生理因素:老年人身体衰弱,肌肉失去弹性,关节灵活性降低,视力和听力下降,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增加。
2.环境因素:家庭中存在许多危险物品,如电线、地毯、家具等,容易使老年人绊倒,失去平衡感。
而一些室外环境,如路面凹凸不平、路面湿滑等也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
险。
3.疾病因素:老年人常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老年
人头晕、晕厥等不适,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对策:
1.保持健康:老年人应该定期参加健身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增强身体素质,以减
少跌倒的风险。
2.改善环境:老年人居住环境应该保持平整、干燥、通风,保持室内明亮,摆放家具
时要避免过高或过低。
同时,要避免室内或室外的杂乱,会影响灵活性和行动。
3.预防疾病:老年人应避免患有和加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定期进行身
体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身体疾病。
4.避免药物风险:老年人在服用药物时要遵照医生建议,严格按医嘱服药,并在服药
过程中注意观察身体反应,避免药物不当使用带来的危险。
总之,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很危险的事件,但我们可以通过常规的预防措施减少跌倒的
风险。
如果出现跌倒事件,应该及时就医处理,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手术防范,以保护自
己的身体健康。
养老院老人跌倒应急预案讨论

养老院老人跌倒应急预案讨论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院的人口规模逐渐增大。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跌倒的情况,这给养老院的管理和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及时有效地处理老人跌倒事件,制定并实施跌倒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跌倒原因分析1.生理因素:老年人因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视力下降、肌力减弱、平衡能力降低,容易导致跌倒。
2.环境因素:养老院的环境因素多样,如地面湿滑、台阶不平、家具摆放不当等,都可能成为老人跌倒的“隐患”。
3.行为因素:老人自身行为也是导致跌倒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走路不稳、体位变换不当等。
二、跌倒应急预案制定1.建立应急预案小组:设立专门的跌倒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由医护人员、护工、院长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和执行跌倒应急预案。
2.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定期对养老院内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如地板光滑、楼梯扶手不牢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老人跌倒。
3.紧急救助流程:在老人跌倒后,应立即启动紧急救助流程,包括快速到达现场、评估老人伤势、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
4.医疗护理方案:对跌倒后受伤的老人进行专业的医疗护理,如及时清洁伤口、止血、固定骨折部位等,确保老人能够尽快康复。
5.跌倒事件报告与记录:发生跌倒事件后,及时向养老院领导汇报,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为后续的事故调查和预防提供数据支持。
三、跌倒事件的救援技巧1.快速到达现场:在发生老人跌倒事件后,工作人员应立即赶往现场,了解老人的伤情和需求。
2.保持冷静:救援人员在处理跌倒事件时要保持冷静,稳定老人的情绪和心情,避免恐慌和紧张情绪的传播。
3.评估伤势:对于跌倒后受伤的老人,救援人员应该先作出初步的伤势评估,以确定应急处理方案。
4.急救措施:根据老人的伤势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伤口、固定骨折等。
5.安全转移:如果老人跌倒后无法行走或动弹,救援人员应该采取安全转移措施,将老人移动到安全地点等待进一步救护。
四、跌倒事件的避免和预防1.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清理、拖洗走廊、地板等容易滑倾的区域,及时修复损坏的家具、电器等,避免老人因为环境原因而跌倒。
老年患者跌倒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不 良反应 : 高 血 压患 者 服用 降 压药 物 后 , 常 因变 动 体位 过 快 而发 物 时摔倒 。 生 体 位性 低 血 压 ; 心衰 患 者 长期 服 用 利 尿 剂 , 夜尿增多 , 频 繁 起 参考 文献 床, 尿量增 多后 易发生 电解 质紊乱 , 如低钾 、 低钠 、 低氯 等均 是易跌 『 1 ] 季颖. 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 0 0 4 。 1 0 ( 3 ) : 3 8 2 . 【 2 ] 库 红安. 老 年 患者跌倒 原 因及对预 防跌倒 的认 知调 查 [ J 1 . 护理 管 宁夏 医科 大总 院体检 中心 ( 7 5 0 0 0 4 )
药: 对服用镇静、 安眠药的老年患者 , 劝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 动, 服用降糖 、 降压 、 利尿药的患者 , 应遵医嘱服药 , 勿乱用药。并 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 ( 3 )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科室根据 自己科室特 点制定护理风险预案 , 包括本科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 意外事故 以及处理程序和措施 ,由护士长组织所有护士定期学习和考试 , 做到人人知道、 人人掌握 , 如患者跌倒后值班护士该怎么做。( 4 )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 强化护理安全意识 : 定期组织大家学习护理 安全措施包括各项护理规章制度、 护理法律法规知识 : 同时教育 大家加强 自我保护意识。( 5 ) 加强护患交流 , 保证患者安全, 患者 人院时做好人院宣教 , 对跌倒高危患者加强安全管理。 ①对昏迷、 烦躁 、 偏瘫 、 年老体弱、 认知行为改变 , 6 0岁以上患者安装床栏 , 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 要做好解释工作。 ②对高危患者做到心
1 资 料与Biblioteka 方法 倒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服用扩血管药物后也易发生体位性低 血压而跌倒; 服用安眠药也是跌倒的因素之一 。⑤心理因素 : 住院 期间不愿 家属 陪护 ,也是 造成 老年人跌 倒 的原 因之一 。⑥环 境 因 素: 地面潮湿打滑, 有积水, 夜间光线不足, 厕所 、 浴室走廊无扶手 , 病床无护栏, 病床较小, 患者个子矮小, 上下床不方便, 难以在床上坐 稳, 这些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协同作用而增加跌倒发生的危险性。
养老服务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养老服务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跌倒是指一种突然意外的倒地现象。
跌倒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老年人更多见,女性明显高于男性(1.5:1~2:1)是因为老年女性活动少、肌力差、平衡受损、认识能力受损等因素比老年男性严重所致。
由于跌倒可导致心理创伤、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严重后果,影响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现已成为老年临床医学中一项很受重视的课题。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应对策略。
方法:选取本院202*年7月一202*年7月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45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明确造成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结果:45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数量、辅助器具、体重指数、住院时间、跌倒时间、跌倒史、环境因素、有无陪护、活动能力;患者跌倒后无损伤4例(8.89%)、轻度损伤12例(26.67%)、中度损伤10例(22.22%)、重度损伤9例(20%)。
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原因与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数量、辅助器具、体重指数、住院时间、跌倒时间、跣倒史、环境因素、有无陪护、活动能力有关。
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要加强对其进行预防跌倒的相关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不断完善医院的相关设施,以降低患者跌倒风险。
分析方法:从202*年7月一202*年7月本院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住院老年患者中选取45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发生跌倒不良事件;②患者年龄均,60岁。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系统疾病;②意识不清楚。
45例患者中包括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为62~75(67.78±2.53)岁。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202*年7月一202*年7月本院45例发生跌倒不良事件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具体病症、病程、治疗情况、护理情况,并收集相关科室对跌倒患者不良事件原因的记录;同时收集跌倒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情况、体重指数、活动能力等信息;以及收集患者跌倒部位、程度等记录资料,并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5-10-13T09:34:56.8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作者:王彩琼
[导读]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干部内科调整服用药物在内的预防措施,降低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减少跌倒事故的发生,真正提高老年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王彩琼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干部内科 675000)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老年患者跌倒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导致老年患者跌倒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因素主要有外在环境因素及疾病、年龄、认知等各种内在因素。
结论:老年患者的跌倒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护理措施得当,可以减少甚至杜绝跌倒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378-02 跌倒是老年人群常见的伤害之一,是指人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地触及地面。
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约有1/3的人会发生跌倒,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跌倒减低了老年人的活动能力并可导致严重的生理、心理或社会功能障碍,是老年人伤残、死亡和经济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
我国每年至少有2000万老年人发生跌倒,直接医疗费用超过50亿元人民币,2003年全球因跌倒死亡的人数为39.1万人,其中7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40%。
而在住院患者中,老年人跌倒也时有发生,因而如何做好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已成为老年伤害医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1.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
1.1 外在环境因素:房间光线不足;物品摆放不合理;地面不防滑、不平整;厕所、浴室、楼梯走道设施不合理等。
1.2 内在危险因素:疾病;年龄;认知缺损;心理因素;平衡能力下降;身体活动能力下降;视听能力障碍以及使用镇静催眠药、精神兴奋或抑制药、抗惊厥、扩血管、抗高血压药物不当等。
2.对策
2.1 改善不良环境因素:病区是老年患者活动的主要场所,因而应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安全:床、桌、椅的高度和摆放位置应合理;地面应平坦、防滑、无障碍务;光线应均匀、柔和、避免闪烁;病区走道、楼梯走道、厕所、浴室要安装扶手。
2.2 做好风险评估:患者入院后立即使用我院护理部制作的坠床、跌倒风险评估表,根据患者的年龄、自理能力、认知能力、既往有无跌伤史、骨折史、有无使用特殊药物情况进行评分,筛查高危患者,对评分≥4分的患者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3.干预措施
3.1 做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一直以来是进行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手段和预防伤害的主要途径,我们应向老年患者及家属提供预防跌倒的健康知识,针对每一位高危患者的特点,给予充分的指导,指导患者下床时慢慢坐起,现在床沿休息片刻,之后再下床活动,特别是在服用特殊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安眠药时;卧床时请拉起床栏,特别是病人躁动不安或意识不清时,若需下床应先将窗栏放下,切勿直接跨越;老年患者宜穿合体的衣裤,不可穿鞋底太滑的鞋子,清洁员刚拖完地,地面湿滑的情况下患者暂时不要下床或走动;常用物品及呼叫铃放在患者易于拿取的地方;有事及时按呼叫铃请护士给予协助;高龄、高危患者请家属24小时看护,防意外;讲解预防跌伤的重要性,使患者及家属有足够的危机意识,安全防范意识。
给予饮食指导,指导老年人适当增加维生素D和钙的摄入,对于防止跌倒以及预防跌倒后骨折具有重要作用。
3.2 给予功能锻炼和技巧训练。
对有骨关节、肌肉疾病的患者,指导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保持骨关节的灵活性,防止肌肉萎缩、无力和骨质疏松,特别是要加强下肢肌肉、关节的锻炼,对于平衡功能和转身技巧障碍的老年人则主要进行平衡能力和转身技巧的训练。
3.3 合理调整所服药物:老年患者用药种类多,护理人员应正确指导老年患者遵医嘱用药,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并定期对用药情况进行复查,评价药物的作用,及时告知医生停服不必要的药物;在治疗各种疾病时,应尽可能使用最低药物计量,减少复方用药,研究显示,老年人停止服用苯二氮卓类、地西泮、镇痛剂、精神抑制剂14周后,其跌倒发生率减少了66%,因而,找到有效的方法支持老年人减少此类药物使用的研究十分必要,在工作中我们可以考虑对睡眠障碍的老年患者采用非药物性的治疗方法,并使老年人能认识到恰当使用此类药物的意义,自觉减少不必要的服用此类药物。
3.4 心理护理。
害怕跌倒的心理在老年人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它与老年人的躯体、心理和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是比跌倒更常见,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护理人员应鼓励老年人在生活中保持乐观情绪,在自身能力和控制跌倒方面充满信心,鼓励他们由自我恐惧转变为积极减轻害怕,主动提高自身身体水平来控制跌倒。
3.5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作用。
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老年患者跌倒的危害性和严重性,学习掌握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认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认真做好评估,对高危患者床头挂警示牌,做好班班交接,加强患者巡视,及时满足患者需要,夜班护士22:00应及时提醒、协助患者排便,避免患者夜间下床,增加跌倒危险性。
4.小结
老年患者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
我们应对老年患者可能导致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动员老年人自身、家庭及医务人员的力量,综合实施包括改善不良环境,做好健康教育,调整服用药物在内的预防措施,降低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减少跌倒事故的发生,真正提高老年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逢祥,译,因跌倒所致骨折的危险因素,国外医学-物理学与康复分册,1995,15(1):18-19
[2] 李林涛,王声勇,老年人跌倒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8):262-264
[3] 张福金,老年跌倒问题,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2,22(4):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