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初步诊断分析

合集下载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在心理咨询领域,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咨询效果。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分析。

案例背景:小明,25岁,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知名企业工作。

最近几个月,小明感到情绪低落,失眠严重,对工作失去了兴趣,经常感到疲倦和焦虑。

他决定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分析过程:1. 初步咨询小明在初步咨询中表达了自己的困扰和痛苦,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而且对未来感到迷茫。

他描述了自己失眠的情况,以及白天精力不集中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通过倾听和询问,了解到小明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咨询师对小明的情绪问题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心理评估。

2. 深入评估在深入评估阶段,心理咨询师通过使用心理测评工具和深入交谈,对小明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通过测评结果和交谈,咨询师发现小明存在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同时也表现出工作压力过大和职业发展困惑的问题。

3.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深入评估的结果,心理咨询师和小明一起制定了治疗方案。

在治疗方案中,包括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两个方面。

针对小明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解决问题疗法进行治疗,帮助小明理解和改变自己的负面思维和情绪反应。

同时,针对小明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发展困惑,咨询师通过职业咨询和生涯规划,帮助小明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

4. 治疗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小明逐渐学会了应对焦虑和抑郁的方法,通过咨询师的引导,他慢慢找回了对工作的兴趣,也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同时,咨询师也对小明的进展进行了持续的评估和跟踪,确保治疗效果。

结论:通过对小明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咨询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和提升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评估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心理咨询师可以有效地帮助个体应对各种心理问题,重建心理健康。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疗和持续关注。

心理诊断学 第四章(文本)

心理诊断学 第四章(文本)

第四章心理诊断的过程分析心理诊断的过程同样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分析。

从诊断的形式来分,可以分为初诊、复诊、会诊和转诊。

这四种诊断的形式可以把诊断过程整合成为有机整体。

1、初诊所谓初诊主要指诊断者运用心理诊断的各种技术与求诊者的第一次接触后,所形成的对求诊者的初步诊断,有时是心理问题的性质判断,有时是心理问题类型的判断,有时是心理问题的大概印象。

也有认为初诊是诊断者对求诊者的心理问题所形成的第一次诊断。

由于初诊是在信息收集非全面的基础上进行的初步判断,产生的初步印象。

因此初诊阶段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首先,初诊的直觉性。

初诊受直觉的影响很大。

初诊显得笼统,主要通过整体直觉来做出判断。

其次,初诊信息的非全面性。

按照心理咨询的要求,初诊阶段既要完成初诊任务,同时也要完成与来访者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的任务,也要完成向求诊者介绍心理咨询工作的对象、性质与范围,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心理咨询工作的各种形式等有关知识。

在通常心理诊断单元的时间以50分钟到一个小时为限的有效时间里,要深入了解求诊者的信息资料,很困难。

因此,初诊经常就在信息不充分和全面的情况下进行。

由此,初诊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扩展来访者的有关信息。

第三,初诊更容易受第一印象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发现,男人和女人会在最初相见的60秒内给就给对方下了第一个评价。

在心理诊断中,求诊者和诊断者的相见,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同样对心理诊断也会产生影响。

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因而对心理诊断也同样重要。

求诊者和诊断者的相见,所形成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诊断者对被诊断者以后的一系列心理与行为特征的解释。

由于第一印象的存在,使得人们被诊断者的心理问题往往表现出这样的倾向,即当诊断刚刚获取了有关被诊断者的少量信息,就力图对他人的另外一些特征进行推理、判断,以期形成有关被诊断的统一、一致的印象。

第四, 初诊的快速性。

初诊是在与求诊者短暂接触时,所下的诊断。

心理咨询的基本阶段

心理咨询的基本阶段

心理咨询的基本阶段
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服务,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和增进心
理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咨询的过程通常包含以下基本阶段:
1. 咨询前准备阶段
在进行心理咨询之前,咨询师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
括与咨询对象的初步联系和了解,收集相关信息,以及确定合适的
咨询方法和技术。

2. 评估和诊断阶段
评估和诊断是心理咨询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

在此阶段,咨
询师会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咨询对象的症状、问题和需求。

通过使
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咨询师可以得出准确的诊断,为后续的
咨询工作提供指导。

3. 目标设定阶段
在确定了咨询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之后,咨询师会与咨询对象共
同制定明确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是可量化和可实现的,旨在解决
咨询对象的主要问题,并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改善。

4. 治疗和干预阶段
在此阶段,咨询师将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和干预策略,与咨询对象一起探索问题的根源,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这可以包括个人谈话、心理技巧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

咨询师会根据咨询对象的需求和进展进行调整,以达到预设的目标。

5. 结束和评估阶段
当咨询对象达到了预设的目标或认为继续咨询没有必要时,咨询师会与咨询对象共同评估咨询的效果和成果。

这有助于咨询对象对自身的情况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以上是心理咨询的基本阶段。

每个阶段都具有其独特的目标和任务,咨询师通过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咨询对象解决问题并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心理咨询初步诊断

心理咨询初步诊断
重要性
初步诊断有助于咨询师全面了解 来访者的问题,制定合适的咨询 计划,确保咨询的有效性和安全 性。
初步诊断的流程和内容
收集基本信息
咨询师通过与来访者的交流, 了解其基本信息,包括年龄、
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等。
评估心理健康状况
评估来访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包括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 ,以及是否有自杀或伤害他人 的风险。
运用有效的咨询技巧
02
在咨询过程中,运用有效的咨询技巧,如倾听、提问、反馈、
引导思考等,以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探索和改变。
灵活调整咨询方法和技巧
03
在咨询过程中,根据来访者的反馈和变化,灵活调整咨询方法
和技巧,以确保咨询效果的最大化。
制定咨询时间和频率
确定合适的咨询时间
根据来访者的日程安排和咨询目标,确定合适的咨询时间,确保 来访者能够按时参与咨询。
确定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1 2 3
制定初步的诊断
在初步评估和判断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理论和 临床经验,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诊断, 明确问题的性质和程度。
设计初步的治疗方案
根据初步诊断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 括治疗目标、治疗方式、治疗周期等,为后续的 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
与求助者沟通治疗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与来访者共同确定咨 询目标和内容,包括解决的具体问题 和期望达到的效果。
制定咨询计划
根据咨询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咨 询计划,包括咨询方法、技巧、时间 和频率等安排。
选择合适的咨询方法和技巧
选择适合来访者的咨询方法
01
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和咨询目标,选择适合的咨询方法,如
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精神分析等。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1-1(初诊接待、初步诊断)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1-1(初诊接待、初步诊断)

一般资料整理

生活状况
(1)居住条件
(2)日常活动内容、活动场所
(3)生活方式和习惯
(4)近期生活方式有无重大改变
一般资料整理

婚姻家庭
(1)一般婚姻状况,婚姻关系是否满意 (2)婚姻中有无重大事件发生,事件原因中有 无道德和文化因素 (3)家庭组成成员,对家庭成员的看法,分工, 地位 (4)家庭事件及原因,有无道德、文化因素
使用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诊断的资料
操作步骤(摄入性谈话)
(一)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二)确定提问方式
(三)倾听
(四)控制谈话方向
(五)对谈话内容归类
(六)结束谈话
(一)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1.求助者提出的求助内容:如小孩学习问题 2.接待过程中观察到的疑点:如情绪问题


1.衣着:整齐,得体
2. 肢体语言:


坐姿——表现出平等、对来访者很感兴趣
表情——平和:不可板面孔,不可喜笑颜开 距离——正常社交距离(1.5米左右) 目光的接触:很少中断的、自然的、直接的目光接 触,不时点头,120° ?
操作步骤(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
1.起立迎接来访者,以手示意定坐,平和地
6

谈话内容:
根据目的而定,p12。可接受性、针对性、积 极性、关键性、探索性、鉴别性。
7
谈话法的有效性:
对诊断有肯定的作用
影响因素多(会谈的目的、种类、当时情境、
不同患者、会谈者水平等有关)
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
态度必须保持中立 提问中避免失误 不讲任何题外话 不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换话题 谈话后不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结束语要诚恳、客气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心理咨询案例一、一般资料王,男,闵行区某小学五年级学生。

一个好家庭,有一个新生婴儿。

王为人谨慎,擅长手工。

他曾经自己研发过水泵,性格内向。

他很少和班上的其他人争论。

最后一周,无法学习,情绪不高,经常无缘无故的哭。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一周来心情极度痛苦,常常无缘无故放声大哭,自己不能控制,想找原因,却找不到。

个人陈述:过去一段时间,回到家压力很大,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压力比较大,常常和自己因一些小事情争辩,甚至大声地责骂,王某觉得父亲不爱自己,太无理取闹,母亲因为前段时间生了二宝,花了很多的时间照顾二宝,事情多,常常会忽略家里一些事情,自己上一周提醒母亲疏忽并做错了一件事情,母亲并没有接受,反而说自己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一心都在琐事上,自己觉得母亲现在变了,脾气暴躁,不能理解自己,对自己关注也少了。

在学校里,自己正常学习,一般不会主动招惹别人,但自己周围有几个同学,自己明明在做自己的事情,总是在打扰自己,自己说了一下,依然没有解决,自己很生气但和无奈,觉得不好和女生大声争吵,说算了,每次出现争执的时候,自己都忍耐。

所以最近常常内心失落,情绪不高。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咨询师观察到,王某衣着整洁,说话谈吐正常,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倦怠,痛苦,烦躁,无奈。

他的老师反映王总是努力学习。

最近学习热情降低,作业交晚,上课表现差。

四、评估与诊断1、诊断:一般心理问题根据王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其家族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

王本人知晓症状,有就医行为,无精神病幻觉或妄想。

根据精神活动正常和异常三原则,可以排除王有严重精神疾病。

王某目前心理与行为问题是由其沟通问题的事情引起,为近期发生,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不良情绪持续一周左右,社会功能轻微受损,不愿意与同学交流,学习积极性降低,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2、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相鉴别:求助者对自己的症状有自知力,系主动前来求助,经观察发现无逻辑思维混乱且不伴有感知觉异常及妄想、幻觉,可排除精神病(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初始反应强度强,反应已普遍化,对社会功能有严重影响,病程2个月以上。

心理咨询的初步诊断分析

心理咨询的初步诊断分析

心理咨询的初步诊断分析导言: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业服务,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他们内心的困扰。

而初步诊断分析是心理咨询师在开展咨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心理咨询的目标、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以及初步诊断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心理咨询的目标心理咨询的目标是帮助客户认识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通过与咨询师的对话,客户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并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和困扰。

因此,在初步诊断分析中,心理咨询师需要与客户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反应和行为背后的潜在问题。

2. 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心理咨询师在初步诊断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倾听和沟通技巧,以便真正理解客户的内心世界。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分析客户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建议。

心理咨询师还应当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以便准确地识别出潜藏在客户心中的问题。

3. 初步诊断的方法在进行初步诊断分析时,心理咨询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之一是面谈,通过与客户进行对话,倾听他们的感受和经历,以便深入了解问题的起因。

心理咨询师还可以使用问卷调查等工具,帮助客户自我评估和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

此外,观察客户的行为和情绪反应也是初步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4. 初步诊断的常见问题在进行初步诊断分析时,心理咨询师需要关注一些常见问题。

例如,焦虑和抑郁是许多客户所面临的心理问题。

通过观察和与客户的对话,心理咨询师可以判断出客户是否有睡眠不佳、食欲改变、自我贬低等典型的抑郁症状。

此外,咨询师还需要识别出可能导致焦虑的触发因素,并帮助客户建立应对焦虑的策略。

除此之外,咨询师还应注意其他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5. 诊断分析的限制初步诊断分析具有一定的限制和挑战。

首先,客户的自我披露可能存在偏差,他们可能有意或无意地隐藏真实情况。

其次,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可能导致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不同。

心理评估诊断报告

心理评估诊断报告

心理评估—诊断报告班级:心理咨询一班姓名:李彤学号:0921043107【内容摘要】:求助者是一名46岁的徐女士,因丧夫而导致敏感、情绪不稳定三个多月,睡眠出现障碍,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对其家人和朋友进行了访问调查,进一步了解了来访者的实际状况,经过分析,作出诊断,以上症状和行为表现主要来自于其本人的一些不合理的认知。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咨询师在和求助者商议后,征得来访者的同意,根据其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用了认知疗法、家庭疗法.经过咨询,求助者重新回到家庭生活中,其情绪也基本稳定,咨询效果良好.【关键字】:成人中期;焦虑情绪;认知疗法;家庭疗法;一、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徐女士,女,46岁,已婚,育有一女,某职业院校后勤老师,现在家待岗。

个人成长史:四兄弟排行老二,无姊妹,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学历中专,从小父母很少管教,性格开朗,为人善良,交友广泛。

精神状态:感知觉、记忆及思维未见异常,情绪不稳定、稍低落,出现焦虑情绪。

身体状态:轻度睡眠障碍,食欲不振,医学检查躯体正常。

社会功能:影响正常生活。

心理测验结果:没有做心理测试。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稍低落,出现焦虑情绪。

轻度睡眠障碍,食欲不振。

个人陈诉:因丈夫意外发生车祸,生活被迫打乱,女儿在外上学,无依无靠。

丈夫发生意外后,丈夫的家人及朋友对母女二人态度异常冷漠,甚者不闻不问,说风凉话。

丈夫外边有钱财,但是无人归还,证据不足。

因为身边的朋友出现类似状况,造成子女心理问题,生活困难,他人抢夺属于自己的财产,所以担心自己的女儿会出现心理问题,母女二人的生活会发生改变,会影响女儿一生的幸福.所以身边的家人及朋友问起家庭经济状况时,会产生多疑,担心有人来抢夺属于女儿的财产.晚上不敢睡觉,总是提高警惕担心意外发生。

不敢单独过马路,担心自己发生意外,不希望女儿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觉得自己孤独、害怕.出现轻微的焦虑,想要离开现在熟悉的环境,找一个无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和女儿重新开始生活.多疑的对象只限于家人,没有泛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诊断的科学性
任何单项测验均应有常模,且常模来自信、效度良好的量表和 测验
心理诊断必须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的综合分析(各单项之间有内 在逻辑性,测定结果与临床症状应用相对一致性)
根据各基础学科的规律和操作原则来提出心理诊断及方法设计 心理诊断应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
纵向比较:不同时间收集到的资料 确定临床症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
或横向影响关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 集到的各类与临床表现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 和分析。
综合分析临床表现 ,寻找关键因素的过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 主观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自知力) • 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知、情、意) • 个性/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P27:例1-慢性精神分裂症;例2-非精神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 表现进行定义
P30:例3-强迫症 例4-躁狂抑郁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诊断
(psychological diagnose)
对在初诊接待中以观察法、会谈法、实验法、测 量法获取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对当事人 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智力水平及个性特征,以及 是否存在各种偏离常模的行为等做出判断的过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诊断的对象
求助咨询与治疗的人,或界 于健康人与精神病患者之间的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诊断的方法
心理诊断的直接目的 对心理紊乱的性质、程度和原因做出判断,心理评
估是诊断的先决条件。 心理评估的手段和方法
(1)晤谈法:与患者晤谈直接了解 (2)观察法:直接、间接观察 (3)测验法:认知能力、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与个 性等
(三)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 神经症或重型精神病
P30:例5 –迫害妄想 例6 - 钟情妄想 例7– 一般心理问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 来分析
P32:例8-对重性精神病 例11-边缘性精神障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P30-3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工作程序
运用判断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三原则 根据求助者是否具有典型的特异性行为(具体定性) 根据求助者是否具有求医行为(神经症or重性精障) 根据求助者对于症状的“自知”程度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判断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三原则
(五)不属于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 P:34 例12 例13 - 同性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六)寻找心理紊乱的原因 • 社会原因、认知原因、生物学原因 • 找出经常的、起主要作用的原因 • 对主要因素和从属因素的关系作出解释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 初步印象:
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后,对问题的 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大致的判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习目标
依据观察、会谈和心理测验结果,对求 助者的心理行为问题形成临床初步印象。
• 广义的心理诊断: 涉及到临床心理学中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
碍的诊断和临床精神病学的辅助诊断、疗效和预 后评定问题。
• 狭义的心理诊断(心理评估) : 专指临床心理学中对各类心理紊乱的定性
区分与评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等),临床精神病学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用心理 学方法取得的资料只能作为参考依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诊断的重要性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心理诊断应为 “心理评估—诊断”的过程。
在精神病学领域当中,心理评估只有参考价值, 诊断必须依据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在临床心理学领域中判断和鉴别心理问题、严重 心理问题和神经症心理问题,必须依据心理诊断 的标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注意事项
(一)必须认真对待资料来源可靠性和资料的真实 性,未经验证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
(二)资料分析不能主观随意性,要符合客观逻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判断问题是否属心理诊断范围
学习目标
学会判断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 作范围的原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确定造成心理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学习目的
(1) 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性 (2) 找出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工作程序
(一) 分类收集、确定资料的可靠性
横向比较:不同途径收集到的临床资料 (主诉、 家属报告、晤谈、临床观察、心理测验等)
心理诊断的任务
• 正确区分正常精神活动和异常精神活动 • 寻找心理紊乱的原因 • 对心理紊乱状态做出分类诊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诊断的基本步骤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
行分析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 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多数临床表 现有内在联系
• 该因素持久存在,自身形式可能变,但其本身 性质不变(强迫行为,厌食)
原则:真实、客观、逻辑
P2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相关知识
• 找关键点或关键因素是最基本的或重要的 技能。
P24:病例-寻找关键因素 1. 临床表现 2. 相关资料 3. 分析 4. 结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诊断的目标
• 以个体为目标,探求个体心理特征,并确定其在群 体中的位置,以及个体行为偏离常模的程度和距离。
与一般心理学研究目标的区别:
(1)寻求人类总体或各种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与规律 (2)某些心理特征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