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2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

2022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2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课件人教
【点拨】一天中,正午时刻的影子最短,一年中,冬至 日时的影子达到最长。
【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请结合你的学习实践,回 答下列问题。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某中学地理兴 趣小组利用自制简易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结合图示完 成(1)~(2)题。
(1)图甲中左手持铅笔(代表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 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能观测到____昼__夜__交__替_____现象 。
【巧学妙记】 五带和纬度带的区别
地球五带和高、中、 低纬度地区的范围关系: 热带<低纬度,温带>中 纬度,寒带<高纬度。
图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以 北半球为例)
习题链接
练基础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B 6 见习题
练能力
练素养 答案显示
1 C 6 见习题
见习题
2D
2B
3A
【点拨】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2)图乙中手持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应该注意: ①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②以光源为中心沿 ___逆_____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点拨】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公转。
通过演示,同学们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有了 更形象地认识。请你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解答(3)~(4)题 。
日期
__3_月__2_1__ __6_月__2_2__ __9_月__2_3__ _1_2_月__2_2__ 日前后 日前后 日前后 日前后
直射纬线 __赤__道____ 北回归线 赤道 南__回__归__线__
图示




北半球昼夜 昼夜等长 _昼__长__夜__短_ 昼夜等长 昼__短__夜__长__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__季__节____变化。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本节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经纬线的特点。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可以通过海边看到远处的帆船、月食、日食等自然现象来说明。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经纬线是地球表面的基本划分线,纬线是指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到极点缩为一点;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长度相等,都是半圆。

主要的经线有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有赤道、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可以通过经线纬线及经度纬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本节主要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的轴心旋转,自转地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面对赤道的时候是逆时针,面对北极的时候是顺时针,一天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这导致了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以及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西向东,主要导致了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南北移动。

以北半球为例,二分二至点是指春分和秋分两天,这两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

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时,昼夜平分,阳光直射赤道;冬至时,昼最短,夜最长,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气象部门根据二分二至日将北半球季节划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需要注意的是,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但月份相同。

地球上的五个带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热带是指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23.5S)的地区,这里有阳光直射现象;北寒带和南寒带是指南极圈(66.5S)以及北极圈(66.5N)以北的地区,这里有极昼极夜现象;而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地区被划分为温带,这里四季分明。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精品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精品课件

A.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旋转轴相同
C.公转的周期是一天
D.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2.下列关于地轴和地球公转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地轴是倾斜的
B.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相同
C.地轴是垂直的
D.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读太阳直射点一年中回归运动的示意图,完成3~4题。
3.造成太阳直射点一年当中回归运动的原因是( )
配套人教版
第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为什么12月25日圣 诞节,正当中国寒风呼 啸时,澳大利亚却是仲 夏时节呢?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
和周期。 2.能大致确定二分二至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能利用图或亲
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能用地球公转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知道四季变化的原因,以及
二 地球的公转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展示自己绘制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并总结绘制的要点。
动手做
限时3分钟)
二 地球的公转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为例)
23.5°N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0°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次年) 23.5°S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温馨提示:太阳直射点是地心和日心的连线与地球球面的交点
二 地球的公转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赤道
最终结论
( 限时3分钟) • A、C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 • B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D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证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站得高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点和北极点分别是地球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终点,过点方向改变)。

三、纬线和经线(重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四、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做题)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会判断经线、纬线,南北纬东西经的判别注意对应字母大写),判断两点位置方向(根据经纬线指示方向),判断东西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温度带。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共优秀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地球和地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共优秀ppt课件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练习
INSERT LOGO
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赤道时,其节气是 春分 和 秋分 。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 长 , 黑夜最 短 。 (3)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与2013年6月11日打在三位 航天员飞向太空,当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 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 春分 和 夏至 之间(节气)。
ININSSEERRTT LLOOGGOO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地球的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换
昼 长 夜 短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 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 运动第2 课时地 球公转 的地理 意义共 16张pp t
INSERT LOGO
昼 短 夜 长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LN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 地一 球章 和地球 图 和 第地 二图 节 第 地二 球节 的 地 运球 动的 地 运 球动 公第 转2的课地时理地意球义公共转优的秀地p理pt 意课义件共 16张pp 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运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运动

资料阅读
16世纪中叶,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经过30年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 有根本性的错误。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 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 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 起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 自转所引起的。 哥白尼的宇宙体系学说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宇宙观念,第一次 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发 现了真正的太阳系。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高度角
太阳直射点位 于赤道
正午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
新知探究
思考交流
1.同一房子不同时期,为什么房 屋内影子的长度不同呢?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一 年中房屋内影子的长度有什么变 化规律吗?
新知探究 以北半球为例
观察二:归纳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既无太阳直射 四季分明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回归线 23.5N 南极圈 66.5S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新知探究 热带气候特征——高温多雨
新知探究
北温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
新知探究
南寒带、北寒带——终年寒冷
拓展提升
如果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不倾斜而是竖直 的,地球表面的各地有无四季变化呢?
新知探究
直射点
说一说
地平面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 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 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 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太阳直射的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目录绪言:与同学们谈地理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七年级地理上册目录:第五章发展与合作附录一: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录二:本书常用地图图例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教书育人也一样,需要谨慎地进行规划,沿着目标的方向,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调整,从而落实计划,实现教育的梦想。

所以,鉴于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学习,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比较零碎。

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级性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也不排除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积级性不高,差异性较大。

我们不仅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地理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还要渗透培养地理素养,让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进一步增长,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享受每一天的日久天长。

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知识,认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唯物主义思想观;3、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7.图中①地有一艘轮船,其位于晨昏线上,若该船不动,它将 ( A) A.迎来黎明 B.迎来黄昏 C.处在正午 D.进入南半球
返回目录
8.如图1-2-4所示四个城市中,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B ) A.上海 B.堪培拉 C.孟买 D.莫斯科
返回目录
二、综合题 9.图1-2-5是地球自转示意图,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表1-2-1
概念
地球绕着___地__轴___的旋转运动
方向
______自__西__向__东________
周期
____2_4_小__时__(_或__一__天__)___
产生的地理现 _____昼__夜__更__替_____、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___时__间___的差异
返回目录
2.在图1-2-1中北极附近的地轴短线上画出箭头,以表示地球的自转 方向。
返回目录
3.某科幻大片讲述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寻 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在驶 离太阳的过程中停止自转,假如地球真的停止自转,昼夜会出现什么 变化?
地球上同一地点不再有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更替现象。
返回目录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 1.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 B )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 B.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 D.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返回目录
素养提升
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 了。”他爸爸笑了笑,然后认真地说:“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 太阳转了60圈了,还准备再转二三十圈呢!” 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可信吗?请你推测宇航员爸爸的年龄是多大并 简述理由。 可信。宇航员爸爸的年龄是60岁。因为地球公转一圈的周期是一年, 宇航员爸爸跟随地球绕太阳转了60圈,也就是他爸爸的年龄是60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1.会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基本运动规律。

2.会用简单工具演示昼夜的形成,并会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知道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

3.会用图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并能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和各自的特点。

4.了解地球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地球上很多地理现象都和地球运动有关,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1.用地球自转的基本知识解释一些自然地理现象。

2.四季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地球仪1个、昼夜形成演示仪1个,手电筒1个,地球公转运行仪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为什么我的影子这么短,比我小很多的小猫影子这么高大?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
2.天安门升国旗。

3.去北京旅游的人们,一定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去看天安门升国旗,可是看过的人有的说是凌晨四点多观看的,有的说是早上七点多观看的,他们究竟谁对谁错?
4.毛泽东诗词《七律——送瘟神》有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坐地日行八万里”可能吗?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就能较容易地解决这一问题。

5.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四季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那么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了解地球的运动,寻找产生四季的原因。

6.近几年,候鸟度假理念受到追捧,去海南过冬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时尚风向标,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

他们天冷时到海南过冬,待到春暖花开时再回来,这样组团或家庭去海南过冬的老人群体被称为“候鸟老人”。

分析“候鸟老人”去海南过冬的原因,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地球的自转
观察与发现
追问与探索
升旗、早自习
第一节
第二节
广播体操第三节
第四节
:
梳理知识体系:
二、地球的公转
(一)、展示公转静态示意图,对比自转与公转,了解公转的基本特点,理解体会,为进一步动手演示作铺垫。

(二)、用教具演示公转。

第一步:介绍教具,第二步:摆位置,第三步:学生自主演示,第四步:纠错,第五步:学生示范演示。

演示地球公转过程中,让地球仪停在轨道上北半球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位置,通过学生观察,认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对号入座,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辨二分二至。

大胆质疑:为什么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动呢?如果地球直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的情况是什么样呢?
观察结论:因为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才导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承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联系生活谈体验: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低和白昼长短会发生变化,使得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我们会感觉到冷热不同。

【课堂总结】
展示板书设计,总结新课。

【作业布置】
观察一天中某物体影子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记录下来,分析原因。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