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宴----奇石欣赏

合集下载

御封“天下第一石”灵璧石观赏收藏极具价值

御封“天下第一石”灵璧石观赏收藏极具价值

01
需求旺盛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崇尚和对美的追求,灵璧石作为一种独特的艺
术品,其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02
价格波动较大
灵璧石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供需、品相质量、买家偏
好等,价格波动较大。
03
未来趋势向好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灵璧石的未来趋势向好。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认同,灵璧石的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形态自然
灵璧石形态各异,有山峰、溪流、 沟壑等自然景观,也有奇特的动物 、植物等形象,形态自然生动。
色彩丰富
灵璧石的颜色有红、黄、灰、白等 多种颜色,其中黑色和白色最为常 见,色彩变化丰富。
声音清脆
灵璧石敲击时声音清脆悦耳,是赏 石中的一种独特享受。
灵璧石的收藏价值
1 2
历史文化价值
灵璧石是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灵璧石的旅游景点推荐
安徽灵璧县
灵璧县是灵璧石的故乡,拥有众多著名的灵璧石旅游景点,如 灵璧奇石文化园、灵璧石博物馆、渔沟古镇等。
江苏太湖石
太湖石是中国传统名石之一,产于江苏省太湖地区,与灵璧石齐 名,也是重要的旅游观赏石种之一。
北京房山
北京房山是著名的“燕山石艺之乡”,有着丰富的燕山石资源, 包括著名的“燕山石艺园”、“房山云居寺”等景点。
灵璧石的投资前景
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灵璧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
投资回报潜力巨大
作为一种艺术品,灵璧石的投资回报潜力巨大。随着市 场的进一步发展和灵璧石收藏的日益繁荣,其投资回报 将更加可观。
需要长期持有

难得的自然瑰宝―颐和园奇石

难得的自然瑰宝―颐和园奇石

难得的自然瑰宝―颐和园奇石翟小菊石,依其自然特征奇特而被称为奇石,是中国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点缀。

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在她辉煌的湖山宫阙间,也有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奇石,其中的佼佼者是几峰颇富盛名的太湖石。

蔚为壮观的青芝岫青芝岫是颐和园中最大的一峰太湖石,它以卧姿屏列在乐寿堂水木自亲宫门内,长八米,宽二米,高四米,重约二十几吨。

石身上宽下窄,状似一朵巨大的莲花。

在石的下面承托着一个用青石浮雕海浪纹的随型底座,气势雄壮,蔚为壮观。

这峰大石生长在北京房山的大石窝,在它身上“瘦”、“皱”、“透”、“漏”的太湖石特征并不显著,但大自然赋与它青润的色泽,以及石峰博大的王者身材,都使它倍受皇室青睐,成为众多皇家园林中引人瞩目的太湖石峰之一。

青芝岫之所以著名,除了大石本身的自然特征外,还在于他不平凡的经历。

据《艮斋笔记》载:“房山之阴,有石立于岩麓,其长三丈,其广七尺,首昂而俯,足跂而歛,濯之则色青而润,叩之则声清而越。

米先生仲诏思致之海淀勺园中,车重轮,马十驷,既凿,百夫曳之登车,七日始出山。

又五日仅达良乡道上。

工力竭,因卧之田间,缭垣衛之,覆以葭屋。

”文中“米先生”指明代太仆米万钟,四百多年前他在北京的房山发现这峰奇石,欲将它运到自己的勺园(现在北京大学内)装点庭院。

他不惜财力,雇用了三百余名壮夫和四十匹马拉的重轮车,用了七天才运石出山,又走了五天,但终因财力不支,半途而废,并由此败家。

当时,大石被丢弃在良乡郊野塔窪村北大道边,村人称其为“败家石”。

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皇帝去西陵祭祖,遇见此石,感叹大石的雄伟和其不凡的经历,于是命人将石运到正在修建的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前身)乐寿堂前,取名为“青芝岫”,并作青芝岫诗及序“米万锺《大石记》云:“房山有石,长三丈,广七尺,色青而润,欲致之勺园,仅达良乡,工力竭而止。

”今其石仍在,命移置万寿山之乐寿堂,名之曰青芝岫,而系以诗。

我闻莫厘缥缈,乃在洞庭中。

灵璧石——“天下第一石”!乾隆皇帝对灵璧石如此高的赞美,实在是不无道理

灵璧石——“天下第一石”!乾隆皇帝对灵璧石如此高的赞美,实在是不无道理

灵璧石——“天下第一石”!乾隆皇帝对灵璧石如此高的赞美,实在是不无道理灵璧石——“天下第一石” ! 乾隆皇帝对灵璧石如此高的赞美,实在是不无道理(2013-06-08 17:58:24)标签:石如此石形玩家平纹上人文化中国明代的《云林石谱》里,共记录了116种石头,而今天石头的种类更是数不胜数。

按照总体上的分类,分为山石和水石,其中的4大名石则是灵璧石、太湖石、雨花石和英德石。

鉴别一块石头的好坏,主要在于3个方面——色、质、形。

不过现代和古代的标准已经相去甚远了,古时候讲究的是“透、皱、漏、瘦”,主要以太湖石为代表。

而现在,人们观赏石头讲究的是“轻、奇、古、怪”,还有一种标准是“绝、丑、旧、名”。

“奇”和“绝”是现代玩家们收集石头的首要标准。

精美的石头,可以让人浮躁的心马上安顿下来;有灵性的石头,让你有“气在为之静,神在为其凝,血在为其动,意在随之奔”的奇妙感觉。

灵璧县盛产玉石、故得名“灵璧”。

灵璧石分奇石、磬石和大理石。

奇石天然神韵,叩之有道,清帝乾隆封其为“天下第一石”。

磬石为灵璧独有,色如墨玉,敲击可发出美妙的声音,俗称“八音石”,四千年前古人即用之制作磬石编钟。

玲珑剔透的磬石工艺品和大理石板材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灵璧石,只所以能奇绝于天下,享誉古今和海内外,其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天赋其内在的灵气和形态的神奇,主要还有击之响彻于皇宫内外,及质、色、纹的美。

因此历来为世人所珍视。

南唐后主李煜所爱的“灵璧研山”,径才逾尺,具 36 峰,且各有其名。

又有下洞三折而通上洞,中有龙池,天雨则津,滴水稍许于池内,经旬不燥。

宋徽宗得一“灵璧小峰”,‘‘长仅六寸,高半尺,玲珑秀润,卧沙、水道、裙折、胡桃纹皆具,小峰之巅有白石圆光,晶莹如玉”。

御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勒于石。

清乾隆帝称灵璧石为“天下第一石”。

石癫米芾得南唐后主“灵璧研山”,赞曰:“谁谓其小,可置笔研,石形如岱,顶有方坛。

收藏奇石 传播文化——记“中华第一肉石”收藏家于瑞军

收藏奇石 传播文化——记“中华第一肉石”收藏家于瑞军

辞旧迎新,纳春贺岁。

回顾盘点2014收藏盛事,在华人收藏界有一大家津津乐道、持续热议的话题:大陆奇石收藏家于瑞军先生携肉形石赴台湾展览,并受邀访问了台北故宫博物院,获得“中华第一肉石”赞誉并在海内外引起广泛轰动。

此事成就了弘扬中华传统赏石文化、推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话。

其实,于瑞军先生赴台湾参展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先后两次下发红头文件,将于瑞军收藏的肉形石等“食为天系列藏石”赴台展出列为大陆对台重点文化交流项目之一,并给予经费支持。

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通过河北省台办工作人员邀请于瑞军先生赴台湾办展。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杨伯达数次亲往鉴赏于先生藏肉形石,称其为“国宝”,建议赴台湾展出。

并题词:“天下肉形石,本系同根生。

隔海互顾盼,相聚终有期。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孙洪琦专门设宴祝贺于瑞军赴台湾参展成功,称之为“文化之旅”。

台湾展出载誉归来后,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亲自召集协会的科学与艺术顾问孙淮滨、雷敬敷等人为“天下第一肉石”(东坡肘子)正式题名。

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的由国家协会领导亲自组织专家题名的精品观赏石。

媒体惊呼,“中国肉形石第一把交椅”回归大陆。

国内主流媒体如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腾讯网、搜狐网、新浪网等,海外有美国《侨报》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语报纸都报道了这一消息。

更让人钦佩的是于瑞军先生的收藏理念。

他说:“中国的收藏家不能局限于汉字文化圈,要具有世于瑞军,1966年出生,研究生学历,国家观赏石鉴评师、估价师,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执着于食品象形石的专项收藏,编著了我国第一部食品类观赏石著作《食为天奇石选》。

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收藏了该书,并邀请作者到台湾岛内举办展览。

其收藏的“东坡肘子”赴台湾展出后,被誉为“中华第一肉石”,轰动海内外。

于先生的收藏理念是:“收藏家不是纯粹的玩家,要有社会责任感,力争为国家和民族做点事,给后人留些东西。

历代名家画奇石作品欣赏

历代名家画奇石作品欣赏

历代名家画奇石作品欣赏陈洪绶《米芾拜石图》设色绢本上海工美2007春拍成交价836万元“石奇含天地,趣雅意隽永”。

奇石是大自然散落的美,是无声的诗,是不朽的画。

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对奇石情有独钟,敬石、供石、赏石、写石、画石、藏石之风更是层出不穷,千百年来在我国形成了独特的石文化。

中国历代向有爱石之人,而以石入画者亦层出不穷,古之赵佶、米芾、陈洪绶,近之任伯年、溥心畬、吴昌硕等皆有专画奇石佳作传世。

【五代】【宋代】宋代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鼎盛时期,北宋徽宗举“花石纲”,成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

由于皇帝的倡导,达官贵族、绅商士子争相效尤。

于是朝野上下,搜求奇石以供赏玩,一度成为宋代国人的时尚。

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如米芾、苏轼等赏石大家,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等文坛、政界名流都成了当时颇有影响的收藏、品评、欣赏奇石的积极参与者。

宋微宗能书善画,尤其喜爱翰墨、花、石;他大兴土木,在皇城东北处隅筑万寿艮岳,《艮岳记》云:”石以土地之殊,风气之异,悉生长成,养于雕栏曲槛”。

除了征用民间的庭苑花石来筑艮岳,还广征天下奇珍异石,选得六十五块,亲自一一予以封爵题写铭文并刻于石背,定名为“宣和六十五石”。

宋代大书画家米芾是闻名古今的第一石痴,他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他玩石如醉如痴,最有名的就是“米芾拜石”的故事。

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米芾初入州廨,见奇石便“呼为兄弟”,见之三拜九叩,“米颠拜石”一直传为美谈。

他曾在涟水为官,因当地毗邻美石产地灵壁县,因而米芾藏石很多,上佳石子,他一一品题其名,藏于雅斋,“入玩则终日不出”。

遇有石中珍品,他便藏于袖中,随时取出观赏,谓之“握游”。

而且在相石方面,还创立了一套理论原则,即长期为后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皱”四字诀。

赏石、玩石的胸襟与其性情一样阔达磊落,他仕途坎坷,颠沛流离,所到之处广泛收集奇石,得意失意,奇石总成知己,还写了许多咏石诗文。

举凡山水景石、抽象石、纹理石、彩石等等,都是随兴所至,无甚拘束。

不可多得的奇石——仙鹤踏浪

不可多得的奇石——仙鹤踏浪

奇石,系指天然形成的形状不一般的石头,其材质、造型、色彩及花纹不同寻常,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或审美习性,可供观赏收藏把玩,如中国四大奇石:东坡肉形石、岁月、中华神鹰、小鸡出壳。

奇石在我国历史上又称为怪石、雅石、供石、案石、几石、玩石、巧石、丑石、趣石、珍石、异石、孤赏石等,我国台湾及港澳称雅石,日本称水石,在韩国称寿石。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石均可称为奇石。

如追溯历史,自有文字记载的商周以来,赏石一直是帝王、宦官、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传统。

这种传统一直在中国延续了三千多年。

直到清末民国,几乎在任何一个有学问、有身份、有地位的文人官员府第,厅堂多少会有一块雅石。

在当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钱加之有闲,“奇石热”在神州大地的温度于是便越升越高。

有识之士甚至称:“收藏奇石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奇石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这些都为收藏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东坡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在清朝康熙年间供入内府,现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

现收藏在台北故宫,此奇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如鸡蛋大小,其矿物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

此东坡肉形石,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

现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规格5.73厘米×6.6厘米×5.3厘米,重量0.52千克,专家估价无价。

岁月现收藏于银川的一位赵姓藏家手中,属戈壁石类。

这块奇石约为成人拳头大小,酷似一位西洋老妇人头像,鼻子、嘴巴、额头上的皱纹、头发宛如真人,能够形成人脸状的奇石,而且眼睛、嘴、下巴等器官的比例,与真人的比例是如此近似,甚至皱纹、都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规格8.5厘米×8厘米×6.9厘米,重量1.3千克,专家估价1亿。

中华神鹰现收藏于广东的张家铭藏家手中,属庙子石石种,出自广东紫金南母寺。

异彩纷呈、鬼斧神工的观赏石

异彩纷呈、鬼斧神工的观赏石

二.奇石的发展历史
4. 魏晋南北朝时代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政局动荡、吏治黑暗的一段时期。 许多文人学士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又无力抗争,受到老庄思想 的影响,隐居于山林之中,寄情于山水之间,大自然奇石的 那种超俗拔尘、孤高贞洁的形象引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日渐成为其观玩欣赏的对象。因而玩石之风兴起,许多人将 山石作室内陈设,供欣赏玩用。比较著名的如东晋名士顾辟 疆,在私家园林(故址在今苏州西美巷况公祠址)中收罗了 许多奇峰怪石,成为当地之盛景。又如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 陶渊明,引退山林后,每当喝醉了酒,便在自家后院中的一 块山石上酣睡,日子一长,陶渊明深深地喜欢上了此石,特 取名为“醉石”(今在庐山南麓虎爪崖下),并作诗咏到: “万仭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凉。谁知片石多情甚,曾 送渊明入醉乡”。这是有史记载最早被文人雅士命名的一块 奇石,有人据此而尊陶渊明为赏石鼻祖。
2.商周时代(公元前1000多年)
曾一度出现过一定规模的石玩市场,据历史文献记载, 周武王灭商时,“得归宝石万四千,佩玉亿有8万”。
3.春秋战国时代
奇石的踪影已开始出现于有关文献典籍了。如当时的 地理学著作《三海经》中,明确提到了各地名山所产 奇石,其名目众多,记有珉、美石、婴石、采石、文 石、硌石、怪石、磬石等。在《尚书》的《禹贡》篇 中,甚至提到奇石已作为地方贡品上缴中央。
北京中山公园的名石“青莲朵”(高
二.奇石的发展历史
清代虽然记载观赏石的文献不多,但观赏石作为一种 民族石文化现象扎根到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之中, 如曹雪芹著的”石头记“、施耐庵的”水浒、宋荦的 “怪石赞”、沈三白的“浮生六记”、沈从房的“怪 石录”都有过对观赏石的赞颂和形象描述。号称“扬 州八怪”的郑板桥,一生爱石、咏石、画石,他在一 副画中题咏道:“ 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

这个石展够狠,你看过的和没看过的石头全来了

这个石展够狠,你看过的和没看过的石头全来了

这个石展够狠,你看过的和没看过的石头全来了今日由武汉市观赏协会和武汉客厅联合主办的2016第二届世界奇石文化博览会在武汉客厅(武汉市东西湖区宏图大道8号)隆重开幕,首日前来观赏人数众多,更有石友一早前来等候观摩精品展示厅内数件首次展出的奇石精品。

在开幕式上,市观赏石协会会长刘明利先生对本次博览会邀请到前来参展的重要贵宾和重要奇石作品做了全面介绍。

应邀出席的贵宾代表中,除了有原武汉市政协主席刘善璧先生和武汉市副市长刘英姿女士等政府相关领导,还有全国乃至国际具有影响力的赏石大家、《中华奇石》的总编陈西先生,有中观协化石专委会主任、化石领域的收藏大家北京的陆建华先生,有矿物宝石界的知名大家、华夏矿物宝石董事长萧刚先生,石源地协会、哈密观赏石协会会长张新民先生,还有国家玉雕刻大师郁劲松先生,还邀请了奇石博物馆的代表、中华奇石馆的馆长舒式伟先生等,他们都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精品一饱大家的眼福。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武汉市观赏石协会与哈密市奇石协会在开幕式当场签订友好协会,将加强武汉市乃至湖北地区的奇石文化发展。

另外,现场还特别准备安排了宝石玉石模特秀,引起全场喝彩。

昨日,主办方邀请的奇石专家就本次博览会展出的几百件精品奇石中评选出了24位金奖作品并为获得者现场颁奖,其展出的奇石可谓精品中的精品。

上午开幕式刚结束,下午金奖作品之一——潦河石系列(共6件)即被石友相中并于今日下午完成购买,另所有人惊奇意外。

本次博览会不仅邀请到了众多的来宾和大咖,更为珍稀的是博览会上展出的形色各异、价值不菲的各色奇石、宝石,其中更有大部分展品为首次亮相展出。

主办方特设精品展示厅,展示的作品源自国内外各地,除了湖北地区特色的绿松石也有印尼、马达加斯加等地的玛瑙玉石。

据主办方消息,博览会将持续至本月底,为全国各地广大奇石爱好者提供更为良好专业的对接平台,同时亦是通过博览会的连年定期举办让广大市民能够更多的了解赏识奇石文化。

(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动翻页
背景音乐:韩信《我请你吃饭》
五亿元一桌的“天下第一宴”
爆炒腰花、夫妻肺片、爆炒肥肠、大闸蟹、五花肉、腊兔肉、五香猪脚、肥鹅、羊肉蒸饺、果脯拼盘……这些令人馋涎欲滴的菜肴,其实全是用石头拼出来的。

形象逼真、颜色鲜艳令人叹为观止。

宾语先生摄影的菜肴有2028道!这些美味佳肴,让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的世界奇石博物馆成了“天下第一宴”,身价高达5亿多元。

“天下第一宴”不仅仅诠释了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也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神奇的赏石文化,让人不由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您光临“宴会厅”,无须落座,不用动筷子,就能勾起馋虫,遗憾的是这些菜肴有色无味、只能饱饱眼福!
“天下第一宴”天然奇石,是湖南奇石爱好者罗先生花费近20年搜集起来的,实在难能可贵。

泰安市岱岳区的“天下第一宴”世界奇石博物馆。

2028道菜肴,让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的世界奇石博物馆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宴”,它不仅诠释了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也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的赏石文化。

五花肉
五花肉(近景)
爆炒腰花、夫妻肺片、爆炒肥肠、大闸蟹、五花肉、腊兔肉、五香猪脚、肥鹅、羊肉蒸饺、果脯拼盘……这些看着让人食欲大发的“菜肴”,全是用石头拼出来的。

湘味五花肉
夏威夷干果
夫妻肺片
糖炒板栗
素炒荟豆
红糖瓜子
腊兔肉
羊肉蒸饺
糯米藕
陈坛老姜
新鲜桂圆
水晶葡萄
御贡葡萄
黑瓜子
野乌梅
“天下第一宴”不仅诠释了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也生动地展现了神奇的中国赏石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