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土挡土墙内部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设计方法的研究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设计方法的研究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设计方法的研究摘要: 在分析了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破坏形态的基础上, 总结归纳了国内外有关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极限平衡法、极限状态法和有限单元法三种设计方法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提出了该结构的设计发展方向。

关键词: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土墙设计破坏中图分类号:tu47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挡墙的破坏形式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的破坏形式主要有三类: ①外部稳定性破坏; ②内部稳定性破坏; ③加筋土挡墙的变形破坏。

目前国内外加筋土挡墙的设计主要是基于①、②进行稳定性验算的。

外部破坏一般表现为结构的整体失稳、倾覆等, 其力学行为与重力式挡墙相似, 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平面滑动、倾覆破坏、地基破坏和深层滑移。

内部破坏发生在加筋土体的内部, 主要表现为拉筋材料的拉断破坏、拔出破坏以及由于拉筋和面板连接处的局部应力超过构件的构造强度发生的连接件破坏。

变形破坏是指加筋土结构虽未发生整体失稳, 但由于其变形过大而丧失正常的使用功能, 主要包括加筋土挡墙墙面的过大变形和地基的沉降破坏两种形式。

在实际工程中, 加筋土支挡结构的破坏往往表现为综合性的破坏,各种破坏形式互相交叉、互相转化。

2 设计方法概述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方法很多, 但可归纳为极限平衡法、极限状态法和有限单元法三种。

极限平衡法和极限状态法是用于分析加筋土挡墙极限破坏时的稳定安全系数, 有限元法则用于分析加筋土挡墙在工作应力状态和极限破坏状态时拉筋材料的拉力分布与土体变形情况。

一个完整的加筋土挡墙的设计分析应包含极限平衡分析、工作应力状态分析及墙体变形量的估算等内容。

2.1极限平衡法目前,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方法普遍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

该方法是对加筋土挡墙进行稳定性验算, 即分析计算墙体整体结构内、外部稳定破坏所需的拉筋材料强度及应力分配。

外部稳定性设计分析是将加筋土体视为具较高强度的复合土体, 再依据传统重力式挡土墙外部稳定性设计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超高加筋土挡墙稳定性研究

超高加筋土挡墙稳定性研究
用 途 ,制 造 成 不 同 的 产 品 具 备 刚柔 相 济 性 ,具 有 良好 的对 地
墙 的安全 性、经济性 具有 明显优势 ,因此本文着 重研究超高
加筋土挡墙稳 定性 。 本 文 主 要 内容 为 大 连 某 上 市 公 司厂 区 挡 土墙 工 程 。该 公
基适应性、 良好 的抗 震性能和抗往复 动荷载作用性能 、基 本
不存在蠕变问题 。
加筋 格宾是一种 生态 防护 。由于墙 面板 非传统加筋土挡 墙 的混凝土刚性面板 ,墙 面可 以 自然透 水 ,利于填土 中地 下
水 排 出 ,保 证 了结 构 长期 稳 定 ,面 墙 有 较 好 的 刚 度 。加 筋 格 宾挡 墙 的标 准 断 面 图 如 图 l所 示 。

挡土墙 是指支承路基填 土或 山坡土体、 防止填 土或土体 变形失稳 的构 造物 。按其 结构型式可分 为重力式 、悬臂式、
扶 壁 式 、 加筋 式 、锚 杆 式 、装 配 式 等 。按 挡 墙 高度 分 : 墙 高
5 m 的属普通挡 土墙 ,墙高 2 8 m 的属高挡 土墙 ,如果墙 高超 过 1 5 m 时 ,挡墙为超高挡 土墙 _ l 】 。文 献[ i i 针对超 高挡墙
司厂 区原场 地为耕地 、荒地、住宅 用地 以及建设 用地 等多种 类型 ,后 被该公司征 用为新建厂 区 ,公 司在原有耕地 的基础 上 ,进行素填 土 回填 ,由于 厂 区的规划 标高和周 围原 有耕地 的标 高相差较大 ,最大 高
差为 1 2 . 5 m, 为 了 防 止 场 一 上
l 』
I j

基础砂酥按填层 , 犀 2 m)
素填 土、耕 土为特殊性软 一 差 ,压缩性高 ;下伏全风

加筋挡土墙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加筋挡土墙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加筋挡土墙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加筋土挡墙是由砌块、土工格栅和填料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结构,依靠填料与土工格栅之间的摩擦力,抵抗预制块所受的水平土压力(即加筋土挡墙的内部稳定),并抵抗格栅尾部填料所产生的土压力(称为加筋土结构的外部稳定),从而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定,加筋土挡墙的主要优点是施工简便、造价低廉、少占土地、造形美观,并且发展成很多形式。

本文主要从加筋挡土墙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加筋土挡土墙设计过程中几个问题的讨论和加筋土挡墙施工要点和步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加筋挡土墙;施工Abstract: the retaining wall is by brick, grille and packing three part composite structure, rely on the packing friction between the grille, resist precast block were level soil pressure (or of the retaining wall internal stability), and resist the tail produced grille packing earth pressure (called the structure of reinforced external stability), so as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structure, the main advantages of the retaining wall is construction simple, low cost, less land and forms of beauty, and developed into many form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reinforcement retaining wall construction easily appeared problems, the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 design process of some problems of discussions and retaining wall construction points and steps are discussed.Keywords: reinforcement retaining wall; construction一、加筋挡土墙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采用钢筋植入和吊线锤,在加筋土挡墙施工过程中对墙面水平位移进行监控,通过设计角度,运用三角函数可轻松算得准确水平值,安装好预制块后测得初值施工中重点监控,尤其是晚间不施工段早晨开工前和傍晚收工前监控数据差值要严格审查。

加筋挡土墙

加筋挡土墙
加筋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reinforced earth retaining wall】指的是由填土、拉带和镶面砌块组成的加筋土承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是在土中加入拉筋,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加筋土挡土墙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一般应用于地形较为平坦且宽敞的填方路段上,在挖方路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由于不利于布置拉筋,一般不宜使用。 加筋土是柔性结构物,能够适应地基轻微的变形,填土引起的地基变形对加筋土挡土墙的稳定性影响比对其他结构物小,地基的处理也较简便;它是一种很好的抗震结构物;节约占地,造型美观;造价比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加筋土挡土墙施工简便、快速,并且节省劳力和缩短工期,一般包括下列工序:基槽(坑)开挖、地基处理、排水设施、基础浇(砌)筑、构件预制与安装、筋带铺设、填料填筑与压实、墙顶封闭等,其中现场墙面板拼装、筋带铺设、填料填筑与压实等工序是交叉进行的。 加筋挡土墙施工质量控制 摘 要 分析了高速公路施工中加筋挡土墙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对如何加强 加筋挡土墙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加筋挡土墙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随着我省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加筋挡土墙以其显著的技术 经济效益,在高等级公路项目中越来越多地得到推广和应用。在同三高速公路日照段疏港连接线合同段中,有两处典型路段就采 用了加筋挡土墙这种路基防护型式。本文结合施工实际,对如何 做好加筋挡土墙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1 加筋挡土墙的设计 1.1加筋挡土墙的采用 疏港连接线是连接同三线和日照港的重要路段,是同三线日 照段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有两处路段采用了加筋挡土墙这一路基防护型式。一处是K3+030—K3+920段内侧的中央分隔带挡墙,该路段位于北京路互通立交区,路基平均高4.5米。因该路段与市区道重合,原道路的中 央分隔带内已放置各种管道、管线,为保护和维修方便,中央带之上不能再填筑土方,故采用了加筋挡土墙;另一处是K6+010 —K6+250段坡脚,该段位于一大水塘边部,此水塘深约20米, 常年积水,设计单位通过对成本、稳定、美观等方面的论证分 析,最后对靠近水塘侧的路基坡脚采用了加筋挡土墙的防护型 式,挡土墙平均高13米。 1.2结构型式及计算指标 挡墙采用路肩式加筋土结构,现浇C30砼条形基础,预制安装C30钢筋混凝土面板,加筋带采用CAT30020C钢塑复合拉 筋带的技术指标为计算依据,填料挡墙上部采用碎石土(其技术指标应满足r=19.5KN/M3,ф>35o )。对于浸水部分挡墙填料要求采用砂砾土或碎石等透水性填料(其技术指标应满足ф>37o)。 2 加筋挡土墙的施工 加筋土挡墙施工应严格执行《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 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图纸,严格按图施工。 2.1加筋挡土墙的一般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2.2施工操作及质量控制 2.2.1基础施工 施工前要挖除地表种植土和高液限粘土,持力层为风化砂岩 或满足设计承载力的地层。基础开挖深度大于50cm。如果施工时发现地质情况变化较大,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基坑开挖后应进行整理和夯实,不满足设计承载力时应进行处理。 2.2.2面板预制 墙面板预制必须采用钢模板,对钢模及底板要经常检查及维修,清除模板上的砼残留物,每次都要刷脱模剂后再预制,以保证预制面板光洁平整,达到设计精度要求。面板预留的穿筋孔要保证圆滑。 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采用机械振捣,如表面粗糙无浆,可用相同灰砂比的水泥砂浆对表面作收光处理,使之平整美观。 面板的检查标准为:强度合格;边长误差不大于±5mm或边长的0.5%;两对角线误差不大于10mm或最大对角线长的0.7%; 厚度误差在+5mm~-3 mm之间;表面平整度误差不大于4mm或长(宽)的0.3%。穿筋孔无明显偏差,且易于穿筋。不符合上述标准的面板严禁使用。 2.2.3面板的安砌 1) 安装第一层面板前,应在干净的条形基础顶面,准确划出面板外缘线,曲线段应适当加密 控制点。然后在确定的外缘线上定点并进行水平测量,按板长划 线分割、整平板基座。 2) 安装面板可从墙端和沉降缝两侧开始,采用适当的吊装设备或人工抬运,吊线安装就位。 安装时单块面板倾斜度一般可内倾1%左右,作为填料压实时面板在侧向压力作用下的变形值。任何情况下严禁面板外倾。 3) 面板安砌时用M5水泥砂浆砌筑调平。除排水缝外,水平及竖缝内侧均全部勾缝处理,板 外侧应简单勾缝、保持整洁。排水缝一般每3米设置一道,用干 砌的竖缝代替。同层相邻面板水平误差不大于10mm,当缝宽较 大时,宜用沥青软木进行填塞。安装缝应均匀、平顺、美观。并不得在未完成填土作业的面板上安装上一层面板。严禁采用在板 下支垫碎石或铁片的方法调整水平误差,以免造成应力集中,损 坏面板。 4) 每层面板的填料碾压稳定后,应对面板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用垂球或挂线检查,以便及时校 正,防止偏差积累。每安装2~3层面板应全面检查一次安砌质量, 超过规定者须及时纠正。检查项目包括轴线偏差、垂度或坡度、平整度、面板破损情况、相邻面板高差、板缝宽和最大宽度等。 2.2.4拉筋带铺设 1) 拉筋带的选用。拉筋带应采用CAT30020C钢塑复合拉筋带,筋带表面应有粗糙花纹,单 根破断拉力不小于9KN,破断延伸率不大于2%,每吨长度约12000m。产品应附有厂家的送检报告,其破断拉力和延伸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该产品应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其抗老化性 能应经过国家法定的检测单位检测并有检测报告。 拉筋带应按规定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标准。 2) 拉筋带下料。应根据包装规格及整个工点的各断面拉筋设计长度统筹提前安排,合理下 料,避免边铺边下料,以免造成加筋材料的浪费或人为随意性造 成尺寸误差。 筋带的铺设采用一根筋带穿过穿筋孔分成等长两股的形式, 因此每根筋带的下料长度应为该结点处筋带的设计长度乘2再加 上300~500mm富余(作为拉筋穿过孔时所占长度)。 3) 拉筋带铺设。筋带应按设计的长度和根数铺设在有3%横向侧坡的平整压实填土上(使筋 带端比前端高5~10cm)。筋带应拉直、拉紧、不得有卷曲、扭结。 筋带应尽量垂直于墙面并呈扇型、辐射状均匀敞开,并尽量分布均匀,应有至少2/3的长度不重叠。 加筋带铺设时,边铺边用填料固定其铺设位置。先用填料在 筋带的中后部成若干纵列压住加筋材料,填料的多少和疏密以足以能固定住筋带的位置为宜,再逐根检查,确保拉直、拉紧,然 后按设计摊铺填料。 每层筋带铺设后都要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内容包括筋带铺设 的长度、根数、均匀程度、平整度、连接方式、与面板连接处的松紧情况等。 2.2.5 填料摊铺 1) 填料的采集。加筋体填料应在土体各项性能技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ф>35 o)的采集场采集,无论何种情况都要对准备采集的填料进行土工试验,以保证其内磨擦角、比重等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填料应级配均匀, 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且最大粒径块体的总含量不得大于15%。 2) 填料的摊铺。填料可采用机械、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摊铺。当采用机械摊铺筋料时,必 须辅以人工作业。人工作业就是用人工就近将填料搬运和摊铺在 拉筋带上。当用推土机摊铺填料时,拉筋带上的填料覆盖厚度不小于20cm。未压实的加筋体,一般不允许运输车辆在上面行驶;若需临时行驶,则填料厚度不得小于30cm,同时其车速不得大于5km/h,并不准急刹车,以免造成拉筋带的错位。 填料的每层摊铺厚度可根据填料种类,压实机具等确定,并 不得大于30cm。 2.2.6碾压 压路机应选用振动式压路机或光轮压路机,严禁用单足碾。 距面板1.0mm范围内及拐角处严禁用重型机械碾压,宜用5t以 下压路机或振动夯等轻型机械压实。 填料碾压时应先从筋带长度的二分之一处开始,向筋带尾部 碾压,然后再从二分之一处向墙边碾压。碾压时压路机运行方向宜垂直于筋带,且下一次碾压的轮迹与上一次碾压轮迹重叠的宽度应不小于轮进的1/3。第一遍宜慢慢轻压,以免拥土将筋带推起或错位,第二遍以后可稍快并重压。每次应碾压整个横向碾压 范围内,再进行下一遍碾压,碾压的遍数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 准。压路机不得在未经压实的填料上急剧改变运行方向和急刹车。 加筋体每层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查。检测点数按每500 m2或每50m长工程段不少于3个点为宜。检测点应相互错开,随机选定,面板后1米范围内至少 有1个检测点(每500m2或每50m长)。压实度要求为:距面板1.0米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90%, 其余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小于95%。 3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拉筋带在运输、保管、加工中应尽量防止阳光照射,筋带铺设 时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及时用填料覆盖,施工时暴露总时间不得 超过8小时。 3.2基础和墙体及压顶应按10米左右分段,分段处缝宽20mm,用 沥青木丝板嵌满缝。每一分段基础顶面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3面板排水缝处应挂贴滤水土工布(规格为300g/m 2),在条形基础上应向墙内平铺至少50mm并随面板升高而逐渐向上挂贴, 挂贴时一定要紧贴面板。 3.4 加筋体后的回填料与加筋体同步进行,压实度不低于95%。 3.5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遇到降雨天气应采取适当措施将 水迅速排走或将施工现场进行遮盖。 3.6各道工序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并做好施工的验收记录。

挡土墙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估

挡土墙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估

挡土墙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估1. 介绍挡土墙的定义与分类挡土墙是一种用于抵抗土体侧向压力的结构物,通常由土体和加筋材料组成。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形式,挡土墙可以分为重力式挡土墙、加筋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等。

2. 挡土墙的稳定性分析方法2.1 土体参数测试与收集在进行挡土墙稳定性分析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土体参数的测试与收集。

包括土壤类型、土壤比重、内摩擦角、黏聚力等参数,这些参数将作为后续稳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

2.2 假定与边界条件的确定在进行挡土墙稳定性分析之前,需要假定一些条件,如土体的极限强度,并确定边界条件,如土体的外界荷载等。

这些条件将对挡土墙的稳定性评估产生重要影响。

2.3 初步稳定性分析初步稳定性分析是指对挡土墙在不考虑剪切破坏和渗流的情况下进行稳定性评估。

主要通过平衡方程来评估挡土墙的潜在倾覆、倾斜和滑动等情况。

2.4 剪切破坏分析剪切破坏分析是指对挡土墙在考虑土体内部剪切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稳定性评估。

主要通过各向异性塑性模型和强度准则等方法来评估挡土墙的剪切破坏情况。

2.5 渗流分析渗流分析是指对挡土墙在考虑土体内部渗流对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评估。

主要通过渗流方程和边界条件来模拟挡土墙的渗流状况,从而评估挡土墙的稳定性。

3. 挡土墙的安全评估方法3.1 极限平衡法极限平衡法是挡土墙安全评估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通过平衡方程、最大倾覆力和最大滑动力等来评估挡土墙的安全系数。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判断挡土墙的稳定性程度。

3.2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一种更加精确的挡土墙安全评估方法,可以考虑土体的非线性特性和复杂边界条件。

通过建立挡土墙的有限元模型,可以模拟挡土墙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和承载性能,从而评估其安全性。

3.3 历史资料分析历史资料分析是根据挡土墙的使用年限和使用情况,对挡土墙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通过分析挡土墙的维护记录、维修情况和总体使用情况,可以判断挡土墙的安全性。

4. 挡土墙的安全评估指标4.1 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评估挡土墙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它表示挡土墙所能承受的荷载与其破坏荷载之间的比值。

多级加筋土挡墙极限稳定分析

多级加筋土挡墙极限稳定分析

多级加筋土挡墙极限稳定分析杨贞贞;邓文强;陈福全;付杰【摘要】加筋土挡墙由于造价低廉、施工简单等优点已普遍被应用于岩土工程中,然而对多级加筋土挡墙的研究并未深入,其中涉及到结构设计以及稳定分析还有待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本文以三级加筋土挡墙为研究对象,利用极限分析方法计算该模型安全稳定性分析,研究不同参数对挡墙的影响,最后形成一套优化方案.采用极限分析法和强度折减法对挡土墙分析得出的滑裂面破坏模式均属于内部破坏;随着填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大、基础条件提高、间距减小,多级加筋土挡墙的安全稳定性越好,但破坏模式未发生改变;拉筋强度对安全挡土墙影响较小;挡墙形式及构造中的台阶宽度和台阶高度的变化对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具有相反的规律.研究结果对三级加筋土挡墙的设计施工具有实际意义.【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7(069)006【总页数】10页(P57-66)【关键词】三级加筋土挡墙;极限分析;稳定分析;优化设计【作者】杨贞贞;邓文强;陈福全;付杰【作者单位】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2;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2;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州350000;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7.11965年,世界上第一座加筋土挡土墙出现在法国比利牛斯山的普拉聂尔斯[1],由于加筋挡土墙具有施工简易、占地少、造价低廉、柔性强、抗震性能好、建筑高度不受限制以及对地基变形的良好适应性等优点,可适用于场地狭窄地区,加筋挡土墙在公路、铁路、河道以及机场等高填方应用越来越广泛。

多级加筋土挡墙由于具有墙体应力分布均匀、变形易控制以及方便绿化、美化周围环境等特点,更是得到设计、施工及使用单位的青睐[2],图1为多级加筋土挡墙。

土体具有一定的抗压和抗剪强度,但抗拉强度较低,在土体中掺入或铺设适量拉筋材料后可改善土体的强度与变形。

由于多级加筋土挡墙存在强度、变形、受力特性、稳定性认识不足,在建设与使用过程中易造成整体失稳和局部破坏。

加筋土挡墙的原理分析

加筋土挡墙的原理分析

(3)玻璃纤维土工格栅
• 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是以玻璃纤维为材质,采用一定的编织工艺制 成的网状结构材料,为保护玻璃纤维、提高整体使用性能,经过 特殊的涂复处理工艺而成的土工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的主要成份 是:氧化硅、是无机材料,其理化性能极具稳定,并具有强度大、 模量高,很高的耐磨性和优异的对寒性,无长期蠕变;热稳定性 好;网状结构使集料嵌锁和限制;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承重能力。 因表面涂有特殊的改性沥青使其具有两重的复合性能,极大地提 高了土工格栅的耐磨性及剪切能力。 有时配合自粘感压胶和表面沥青浸渍处理,使格栅和沥青路面紧 密结合成一体。由于土石料在土工格栅网格内互锁力增高,它们 之间的摩擦系数显著增大(可达08~10),土工格栅埋入土中的 抗拔力,由于格栅与土体间的摩擦咬合力较强而显著增大,因此 它是一种很好的加筋材料。同时土工格栅是一种质量轻,具有一 定柔性的塑料平面网材,易于现场裁剪和连接,也可重叠搭接, 施工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施工机械和专业技术人员。
单向塑料土工格栅
• 用途:
单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是一种高强度土工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 堤坝、隧道、码头、公路、铁路、水利、环保、建筑等领域。 其主要用途如下: 1、 增强路基,可有效地分配扩散载荷,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 载力,延长使用寿命; 2、 可承受更大的交变载荷; 3、 防止路基材料流失造成的路基变形、开裂; 4、 使挡土墙后的填土自承能力提高,减少挡土墙的土压力,节 省费用,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维修费用; 5、 结合喷锚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边坡维护,不仅可节省投资, 而且可以大大缩短工期; 6、 在公路的路基和面层中加入土工格栅,可以减少沉降、减少 车辙,推迟裂缝出现时间,可大大减少结构层厚度; 7、 适用于各种土壤,无需异地取材,省工省时; 8、 施工简单快捷,可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土工格网加筋土挡土墙设计及应用

土工格网加筋土挡土墙设计及应用

土工格网加筋土挡土墙设计及应用加筋土挡土墙是一种新型的轻型支挡结构物,与一般圬工挡土墙相比具有造价低,外形美观,地基承载力要求低,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强,构件制作简便,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效益显著。

2 土工格网加筋土挡土墙设计2.1 工程概况该工程场坪为纯填方,高度达到13米左右,需修建路肩挡土墙。

线路跨越一大鱼塘,其地基承载力较低,为了节省圬工,缩短工期,减少场坪的沉降,故采用土工格网反包形式的加筋土挡土墙结构。

2.2 加筋土挡土墙结构设计与措施一:设计方案场坪最高填土达13米,且跨越大鱼塘,如采用重立式挡墙或衡重式挡墙,基底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且存在不均匀沉降,为此经过研究决定采用土工格网加筋土轻型挡墙。

墙体填料采用粉质粘土,其物理力学指标:r=18KN/m3,Φ=30°,f′=0.8tgΦ=0.461。

二:结构设计该挡土墙结构由墙面板,拉筋,填土及搭板组成。

设计荷载为汽车荷载:重30吨。

挡土墙道面结构层:水泥混凝土道面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5cm。

挡墙基底采用强夯土夹石填筑,挡墙基底标高下沿墙长铺设1m厚12m宽的碎石,即可满足挡墙承载力的要求。

三:土工格网加筋挡土墙加筋体内部稳定性分析:一般可按局部平横法计算,墙高大于12米的尚应用总体平衡法验算。

验算内容包括筋材的强度,筋材的设计长度以及筋材的抗拔稳定性。

(1)水平土压应力计算:作用于挡墙墙背上的水平土压应力σhi,为墙后填料和墙顶面以上荷载所产生的水平土压应力之和,即σhi=σh1i+σh2i。

σh1i =kirhi σh2i = kirh当hi≤6 m时,ki=k0(1- hi/6)+ka hi/6 hi>6 m时,ki= ka式中 ki—加筋体内深度hi处土压力系数k0—静止土压力系数,k0=1-sinФka—静止土压力系数,ka=tg²(45º-Ф/2)hi——第i单元结点至加筋体顶面垂直距离(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