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通论(2)(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2)

202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2)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十七年文学”指的是以下哪个时期的文学()A.“抗战文学”B.“内战文学"C.“新中国文学"D.“文革文学”2.在新文学发展过程中,创作步履最为艰难是()A.小说B.散文C.诗歌D.话剧3.朱自清第一部专门的散文集是()A.《踪迹》B.《背影》C.《欧游杂记》D.《伦敦杂记》4.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A.叶圣陶B.许地山C.郁达夫D.朱自清5.以自叙传小说的模式确立了中国20世纪抒情小说的最初样式的作家是()A.郭沫若B.郁达夫C.庐隐D.冯沅君6.下列回忆性散文集,作者为孙犁的作品是()A.《“牛棚”小品》B.《云梦断忆〉C.《往事如烟》D.《晚华集》7.伤痕小说《班主任》的作者是()A.卢新华B.金河C.张弦D.刘心武8.被诗评家张柠称为“词语集中营”的诗是()A.《0档案〉B.《你见过大海》C.《我和我》D.《第三代诗人》9.“周文祥"是小说()的主人公。
A.《中国一九五七》B.《叔叔的故事》C.《革命时期的爱情》D.《金草地》10.汪曾祺反复改写过三遍的小说是()A.《老鲁》B.《职业》C.《受戒》D.《异秉》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闲话散文”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朝花夕拾》。
12.象征派的主要诗人除李金发外,还有后期创造社的三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和冯乃超。
13.o林译小说”开始了现代中国最早的文学启蒙,翻译者是林纾,又名林琴南.14.有人说:。
老舍是旧中国北方市民社会的同情者和批判者,而张天翼则是当时东南沿海一带市镇社会的揭发者。
”15.“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是“文协"提出的。
16.巴金的《灭亡》与《死去的太阳》、《新生》可以称为“革命三都曲17.采用“冰糖葫芦式”结构的新时期话剧是《陈毅市长》。
《外国文学(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30分)
(一)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每空1分,共10分)
1.《埃涅阿斯纪》
2.<神曲》
3.《失乐园》
4.《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5.《父与子》
6.《东方故事诗》
7.《简爱》。
8.《苍蝇》
9.《一个人的遭遇》
10.<日瓦戈医生》
(二)综合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一一是欧洲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鼻祖。
他说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艺
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即影子的影子;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艺术就更不真实。
他的文艺观点开西方唯心主义文艺思想之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
12.中世纪中期著名的英雄史诗有法国的《》、西班牙的
《》、德意志的《尼卜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
13.____ 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小说家。
代表作是《艾凡赫》等。
14.狄更斯和——一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作家。
后者的代表作
是长篇小说《名利场》。
15.未完成的长诗《____》写一个西班牙贵族青年出国冒险的故事,是拜伦晚期最伟大的作品。
16.哈代把他的长篇小说分为三类;“ ”、“
”、“机敏和经验小说”。
17.长篇小说《一____》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它也是
___ _ (填流派名)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2)盗传必究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政治小说”的概念是康有为提出的。
2. 1897年,严复、夏曾佑在《本馆附印说部缘起》一文中提出,应该利用小说来启发国民的觉悟。
3.长篇小说《家》在发表时题为《激流》。
4.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蚀》由三个中篇《幻灭》、《动摇》、《追求》组成。
5 丁西林的剧本在戏剧结构上通常采用“三元结构”的模式。
6.《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描写了“失败的资本家、失恋的大学生、失业的政府职员、失宠的交际花、失神的学者”,属于新感觉派小说。
7.七月诗派是40年代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
8.四十年代,著名翻译家傅雷以“迅雨”的笔名发表了当时评论张爱玲的最重要的文章《论张爱玲的小说》。
9.北岛《古寺》一诗中的“石碑”意象象征着历史。
10.余华从先锋向世俗的妥协,一般认为始于《在细雨中呼喊》。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报章体”的创造者是( )。
A.章士钊B.刘师培C.梁启超D.章炳麟2.新文学初期最有影响的散文刊物和散文社团是( )。
A.《语丝》周刊和语丝社B.《创造月刊》及创造社C.《觉悟》副刊和春雷社D.《太阳月刊》及太阳社 3. 20年代被看作抒情散文代表作家的是( )。
A.朱自清和郁达夫B.朱自清和冰心C.郁达夫和周作人D.冰心和周作人4.公开登报宣告退出创造社的作家是( )。
A.郭沫若B.成仿吾C.郁达夫D.叶灵凤5.借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创作了《雷锋之歌》的诗人是( ) A.郭小川B.贺敬之C.闻捷D.邵燕祥6.“右派”作家创作的反思小说,其反思得出的结论往往是( )。
A.怀疑人生B.感谢苦难C.责问历史D.谴责人性7.“七哥”是以下哪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
A.《烦恼人生》B.《原始风景》C.《一地鸡毛》D.《风景》8.与余华一样主要描写了暴力的苏童小说是( )。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2)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2)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发生在( )
A. 1918年
B.1931年
C.1936年
D.1947年
2.“汉译小说”的流行,始于林纾,他翻译了大量西方文学名著,约有( ) A.160种
B.180种
C.200种
D.220种
3.“汉园三诗人”为卞之琳、何其芳和( )
A.戴望舒
B.梁宗岱
C.孙大雨
D.李广田
4.抗战时期,老舍也曾尝试写过一首长诗( )
A.《剑北篇》
B.《古树的花朵》
C.《英雄的草原》
D.《射虎者及其家族》
5. 1980年胡风案平反后,绿原与牛汉一起编辑出版了七月派诗选( )
A.《集合》
B.《无弦琴》
C.《白色花》
D.《中国牧歌》
6.“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运动影响下的剧作家”指的是( ) A.田汉
B.欧阳予倩
C.曹禺
D.丁西林。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简答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简答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2)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简答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2)盗传必究一、简答题1.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答:文学革命,同这时期所有的革命运动一样,也是以政治革命为目标的,同时,也是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
(2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批判封建思想,而长期以来,封建文学已经成为了封建思想的重要载体,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
要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就必须废除它的载体。
而要彻底废除封建文学,就必须进行文学革命。
(4分)2.李金发为什么被称为“诗怪”?答:李金发的诗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主要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
(1分)他对社会现实的绝望态度,在诗中以丑为美,表现颓废,处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都是受象征主义影响的结果。
(2分)他的诗歌语言夹杂着文言和外语,诗歌中大量的象征形象和意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多义性。
(2分)他更直接带来了象征主义以神秘朦胧为美的新的美学原则。
常用暗示、通感,使意象显得捉摸不定,一般读者很难理解,故被称为“诗怪”。
(2分)3.舒婷的《致橡树》与翟永明的《独白》对女性的表现有何不同?答:《致橡树》是明朗健康的,积极乐观的,是那个时代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表现。
(2分)《独白》深入女性内心世界,挖掘她们的内在伤痛。
不再追求舒婷所追求的“女强人”形象。
(2分)同时,舒婷追求的男女平等,在翟永明诗中则成了女性对男性的依持。
(1分)翟永明的诗歌无疑是个性化的,但她对女性命运与内心的关注,体现了舒婷那代诗人较少具备的女性自我意识,更体现出知识女性的历史感。
(2分)4.如何理解鲁迅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是诗化的政论,也是政论化的诗歌?答:所谓诗化即形象性和艺术的创造性,所谓政论化即逻辑性和思想的深刻性。
《植物学(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胚的结构?(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胚乳
2.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排列到细胞中央赤道面上的时期是(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3.叶肉属于( )。
A.输导组织 B.高尔基体
C.分泌组织 D.薄壁组织
4.在茎的次生结构中,出现了初生结构中所没有的结构,它是( )。
A.髓 B.髓射线
C.维管射线 D.轴向薄壁细胞
5.机械组织是对植物体起( )。
A.主要支持作用 B.支持作用
C.输导作用 D.保护作用
6.受精前的成熟胚囊包含有( )个卵细胞。
A.1 B。
2
C.3 D.4
7.葡萄的卷须属于以下哪种变态?( )
A.茎 B.叶
C.枝条 D.芽
8.年轮的形成与( )的活动状况有关。
A.形成层 B.木栓层
C.中柱鞘 D.栓内层
9.栅栏组织位于( )上表皮。
.
A.茎 B.叶。
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2)

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212)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新文学第一部个人诗集是1920年3月出版的()oA.胡适的《尝试集》B.郭沫若的《女神》C.鲁迅的《狂人日记》Do郁达夫的《沉沦》2.“报章体”的创造者是()oA.章士钊B.刘师培C.梁启超D.章炳麟3.最能体现出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艺术主张的作家是()oA.冰心Bo叶圣陶C.许地山D.王统照4.“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目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句出自()oA.《复活的土地》B.《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C.《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D.《我爱这土地》5.中国第一部用现代主义手法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是()A.《都市风景线》B.《夜总会里的五个人》C.《梅雨之夕》D.《上海的狐步舞》6.称自己是“爱秋梦与美女之诗人”的诗人是()。
A.戴望舒B.李金发C.闻一多D:徐志摩7.标志新时期文学复苏的第一波文学主潮是()。
A.寻根文学B.伤痕文学C.反思文学D.改革文学8.取材于“建国15年来的现实生活”的“革命样板戏”是()oA.《沙家浜》B.《红灯记》C.《龙江颂》D.《白毛女》9.“七哥”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小说()。
A.《烦恼人生》B.《原始风景》C.《一地鸡毛〉D.《风景》10.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中“黄金时代”指的是()。
A.五四时代B.革命战争时代C.文革时代D.改革开放时代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从1898年开始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启蒙始终是这时期文学最具普遍意义的重要特征和中心主题。
12.“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共同为后来的“文学革命”承担起了开路先锋的重任。
13.“林译小说”开始了现代中国最早的文学启蒙,翻译者是林纾,又名林琴南。
14.新文学第一个真正的诗歌流派“格律诗派”又称“新月诗派”。
15.“五四”小说表现出“写实"和“抒情”两大倾向。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文学通论(1)》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11)盗传必究简答题1.简述《诗经•氓》中的比兴的手法。
答:比兴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是此诗的一大特色。
(2分)特别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两处, (2分)分别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与年老色衰时不同的遭遇,十分贴切传神。
(4分)这两处比兴对揭示悲剧根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分)2.筒述《三国演义》中的“三绝”。
答:指《三国演义》塑造的三个重要人物。
(2分)因其有鲜明的特色与突出的特征而被称为“绝,(2分)诸葛亮是“智绝”。
(2分)关羽被塑造为“义绝”,当作义气所化身。
(2分)曹操则是被当作一个反面人物、一个暴君来塑造的,是“奸绝”。
(2分)3.简述《诗经•氓》中的比兴的手法。
答:比兴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是此诗的一大特色。
(2分)特别是“桑之未落”,“桑之落矣”两处, (2分)分别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与年老色衰时不同的遭遇,十分贴切传神。
(4分)这两处比兴对提示悲剧根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分)4.筒述《三国演义》中的“三绝”。
答:指《三国演义》塑造的三个重要人物。
(2分)因其有鲜明的特色与突出的特征而被称为“绝(2 分)诸葛亮是“智绝”。
(2分)关羽被塑造为“义绝”,当作义气的化身。
(2分)曹操则是被当作一个反而人物、一个暴君来塑造的,是“奸绝”。
(2分)5.《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子形象有何不同?答:木兰的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前的女性形象在文学题材中都是与爱情、婚姻有关的,(3分)且往往是弱者和被动者,是受损害的形象。
(2分)而木兰的形象则与一般爱情婚姻题材无关,(2分)且她已是一个主动者,一个强者的形象。
(3分)6.筒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对比手法。
答:对比在此词中表现为三个方面:(1分)a.古今赤壁对比。
(1分)显示出孤单寂寞的心情。
(2分)b.身游与神游的对比。
(1分)是抒情与写景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通论(2)(专科必修)》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十七年文学”指的是以下哪个时期的文学( )
A.“抗战文学” B.“内战文学”
C.“新中国文学” D.“文革文学”
2.在新文学发展过程中,创作步履最为艰难是( )
A.小说 B.散文
C.诗歌 D.话剧
3.朱自清第一部专门的散文集是( )
A.《踪迹》 B.《背影》
C.《欧游杂记》 D。
《伦敦杂记》
4.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 )
A.叶圣陶 B.许地山
C.郁达夫 D.朱自清
5.以自叙传小说的模式确立了中国20世纪抒情小说的最初样式的作家是( ) A.郭沫若 B.郁达夫
C.庐隐 D.冯沅君
6.下列回忆性散文集,作者为孙犁的作品是( )
A.《“牛棚”小品》 B.《云梦断忆>
C.《往事如烟》 D.《晚华集》
7.伤痕小说《班主任》的作者是( )
A.卢新华 B.金河
C.张弦 D.刘心武
8.被诗评家张柠称为“词语集中营”的诗是( )
A.《O档案> B.《你见过大海》
C.《我和我》 D.《第三代诗人》
9.“周文祥”是小说( )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