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无脉性心跳骤停抢救流程
心跳骤停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心跳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若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患者将面临极高的死亡风险。
为提高心跳骤停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心跳骤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2. 提高医护人员对心跳骤停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减少心跳骤停患者的死亡率。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医护人员及在医院内发生心跳骤停的患者。
四、预案组织架构1. 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担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负责制定、修订、实施和监督本预案。
2. 应急救援小组:由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内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心跳骤停患者的现场急救和转运。
3. 信息联络组:由医务科、护理部、保卫科等部门组成,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病情判断(1)医护人员在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等症状时,应立即判断为心跳骤停。
(2)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急救(1)现场评估:判断患者周围环境安全,确保急救人员安全。
(2)心肺复苏(CPR):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6厘米。
(3)开放气道:清除口鼻腔、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人工呼吸:采用口对口或口对鼻呼吸,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频率为10-12次/分钟。
(5)电击除颤:若心电图显示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立即进行除颤。
3. 转运与监护(1)转运:将患者迅速转运至具备抢救条件的科室,如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
(2)监护: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监测。
4. 抢救记录(1)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包括患者病情、急救措施、用药情况等。
(2)将抢救记录归档,便于后续分析、总结和改进。
六、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心跳骤停急救知识的培训,提高急救技能。
2. 定期开展心跳骤停急救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流程及急救药品知识

整理课件
40
止血药
止血敏(酚黄乙胺) 止血芳酸 去甲肾上腺素
整理课件
41
止血敏(酚黄乙胺)2ml:0.25g
适应症:用于防治各种手术前后的出血,也可用 于血小板功能不良、血管脆性增加而引起的出血, 亦可用于呕血、尿血等。
用法: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不良反应:本品毒性低,可有恶心、头痛、皮疹、
以上顺序简略归纳为一句口号: “叫叫CAB”:首叫是叫病人,二叫是呼救援助
和急救员, C是胸外心脏按压,A是开放和检 查气道,B是人工呼吸。
整理课件
28
10、若有脉搏,开始复苏后处理。仍无脉搏, 则重复进行上述1~9项救治流程。
11、应设法建立高级气道(如气管内插管、 喉罩)。一旦高级气道安置完毕,可以使用球 囊面罩,甚至呼吸机进行人工通气。按压和通 气可以分别进行,将减少因通气而中断按压。
用法:静脉注射。
注意事项:1、常有口干、眩晕、严重时瞳孔散 大、皮肤潮红、心率加快、兴奋、烦躁、谵语、 惊厥。2、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3、老 年患者、哺乳期妇女慎用。4、孕妇静脉注射阿 托品可使胎儿心动过速。
整理课件
56
呼吸兴奋剂
洛贝林(山梗菜碱) 可拉明(尼可刹米)
整理课件
57
尼可刹米(可拉明) (0.375g;1.5ml)
作用机理:兴奋呼吸中枢,用与中枢性的呼吸 功能不全。
用法:静脉注射。也可皮下或肌肉注射。
不良反应:多汗、恶心、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大剂量引起郑发性的惊厥。
注意事项:1、小儿高热时慎用。2、静脉注射 速度不宜过快。
整理课件
58
洛贝林(山梗菜碱)(3mg;1ml)
作用机理: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 器,反射性的兴奋呼吸中枢。用于各种原因引起 的呼吸抑制和新生儿窒息。
儿童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儿童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 引言1.1 概述儿童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救助措施,旨在挽救因心跳骤停而陷入生命危险的儿童。
心肺复苏电除颤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在恢复患儿自主循环和呼吸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正确的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流程和准确的评分标准对于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以及改善最终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正确的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流程,包括步骤和技巧,并提供相关注意事项。
然后,文章将详细描述适用于儿童心肺复苏的评分标准,包括评分细则、特殊考量因素以及结果解释与措施调整建议。
通过实际应用场景举例,我们将展示学校突发状况处理情景模拟演练、家庭急救案例分析与处理以及公共场所心脏骤停救护措施示范指导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我们将总结当前儿童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流程的关键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改进方向及研究需求进行展望,同时强调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及培训的重要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全面准确的儿童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救援人员以及普通民众掌握正确的救护技能。
通过本文介绍的实际应用场景举例,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和技巧。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强调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及培训的重要性,增加社会各界对于急救技能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为保障儿童生命安全贡献力量。
2. 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流程:2.1 正确的操作步骤: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是在儿童心跳停止或出现室颤/室速时进行的紧急处理措施。
以下是正确的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步骤:1. 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电除颤:首先检查患儿是否意识丧失,没有呼吸或异常呼吸,以及没有脉搏。
如果符合这些条件,则需要进行电除颤。
2. 呼叫急救人员:紧急情况下,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务人员发生了儿童心跳停止或出现室颤/室速状况。
3. 判断是否安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危险因素对急救措施产生干扰。
4. 进行CPR(心肺复苏):在进行电除颤之前,开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提供血流和氧气到达心脏和大脑。
心跳呼吸骤停预案及演练脚本

心跳呼吸骤停预案及演练脚本一、预案目的为确保患者在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紧急救治,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规范救治流程,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增强团队协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医院所有临床科室、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涉及心跳呼吸骤停救治的部门。
三、预案内容1. 病情判断: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时,应立即判断为心跳呼吸骤停。
2. 紧急呼救:发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立即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及紧急救治团队,并启动应急预案。
3. 现场处置:(1)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按照CPR操作规程进行。
(2)开放气道:采用头后仰、下巴抬高等方法保持气道通畅。
(3)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选用合适静脉进行穿刺,必要时采用股静脉穿刺,确保输液通畅。
(4)应用抢救药物:根据医生口头医嘱或处方,迅速给予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5)使用抢救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机等,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4.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救治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5. 通知医生:在实施紧急救治的同时,立即通知负责医生,并根据医生指示进行下一步救治。
6. 转运患者: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其迅速转运至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继续进行救治。
四、演练脚本1. 场景设定:一名患者在医院门诊大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
2. 角色分配:(1)主演:模拟患者,负责表演心跳呼吸骤停的症状。
(2)医护人员A:发现患者异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医护人员B:协助医护人员A进行心肺复苏,并开放气道。
(4)医护人员C: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抢救药物。
(5)医护人员D:使用抢救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机等。
(6)医生:负责指导救治过程,并根据病情作出决策。
院内心脏骤停急救流程图

1.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外伤性及出血性休 克、心脏性哮喘等忌用。 2.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而导致脑溢血。
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但经查阅相关资料有些说回灵已淘汰肾上腺素别名副肾碱副肾素盐酸肾上腺素外文名adrenalinedoc专业药理作用及用途激动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受体尤其是肾动脉明显收缩骨骼肌和冠状动脉则扩
院心脏骤停急救流程
1、目击病人昏倒或发现病人情况不好:医护人员应首先确定病人是否心脏 骤停,通过轻拍重喊判断是否有意识,随后摸颈动脉判断是否有心跳(时间 不超过 10 秒钟),同时观察是否呼吸不正常及存在紫绀。 如确定病人已经心脏骤停,应立即求救(如身边有人,请通知医生或护士), 并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 如身边无人应视是成人或儿童,成人可先离开求救,儿童应进行 5 个循环心 肺复后离开求救。 求救应在通知到一名医护人员后立即返回实施心肺复急救。 建议建立医院院心肺复小组专项急救(总值班),可由总值班负责通知复 小组到位。也可考虑在各电脑上设置复报警器,通过网络 直接通知复小组。 2、一人及多人心肺肾上腺素)要点先后或同时进行。 3、复小组应在接到求救后 10分钟赶到,协助抢救,重点分析 心脏骤停原因 及未能复原因(6H6T),注意脑复及超长期复。建议医院在各病区配置 AED ,或由复小组携带。 4、当班医护人员在抢救空隙应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及医院相关领导。
阿托品
:【别名】阿托品,硫酸阿托品 【药理作用】为阻断 M 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 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血管循环);抑 制 腺 体 分 泌 ;解 除 迷 走 神 经 对 心 脏 的 抑 制 , 使 心 跳 加 快 ; 散 大 瞳 孔 , 使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
心跳骤停操作流程及评分表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理论提问:
1.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①心音消失
②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
③10s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伴有全身性抽搐
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或短促痉挛样呼吸,随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30s内
⑤瞳孔散大
⑥面色苍白兼有青紫
2.高质量心肺复苏:
①按压频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
②成人按压幅度至少5cm
③确保每次按压后胸部充分回弹
④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多人抢救时:2次胸外按压间隙小于5秒)
⑤避免过度通气(如采用呼吸机,送气在6-8ml/kg)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考核评估标准
评估人:
时间:。
儿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及操作规范

目录一、输液、输血反应一、患儿出现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发生输血反应时:【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皮条,改换为生理盐水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57(二)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改换液体和输液皮条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4.观察和记录患儿生命体征5.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记录救治经过6.保留输液皮条和药液备检二、住院患儿发生误吸的应急预案与程序【工作流程】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及时清理分泌物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长→记录抢救过程【应急预案】1. 住院患儿因误吸而发生病情变化后,护人员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
当患儿处于神志清醒时:取站立身体前倾位,医护人员一手抱住上腹部,另一手拍背;当患儿处于昏迷状态时:可让患儿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医护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也可让患儿处于俯卧位,医务人员进行拍背。
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儿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
并请患儿家长帮助呼叫其他2.3.5.6.7.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②安慰患儿及其家长,给予患儿及其家长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③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8. 待患儿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儿家长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在发生类似的问题和情况。
【工作流程】防范措施到位→猝死后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应急预案】1. 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儿,尤其对新患儿、重症者应按要求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2. 急救物品做到“四定”,班班清点,同时检查急救物品性能,完好率达到100%,急用时随时投入使用。
3.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儿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及流程

儿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及流程目录一、输液、输血反应二、误吸三、突发猝死四、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五、小儿惊厥六、窒息七、重症哮喘八、中毒九、急性喉梗阻十、心搏呼吸骤停与心肺复苏术十一、急性呼吸衰竭十二、高血压危象一、患儿出现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发生输血反应时:【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皮条,改换为生理盐水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及时上报院感科和血库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儿血样一起送血库。
6.患儿及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患双方对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实物由医院保管7.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通知中心血站派人到场【应急程序】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记录→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院感科、输血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儿血样→送输血科(二)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改换液体和输液皮条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4.观察和记录患儿生命体征5.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记录救治经过6.保留输液皮条和药液备检7.患儿家长有异议时,立即按输血处理程序对实物进行封存【应急程序】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皮条→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皮条和药液→送检吸氧过程二、住院患儿发生误吸的应急预案与程序【应急程序】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及时清理分泌物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长→记录抢救过程【应急预案】1. 住院患儿因误吸而发生病情变化后,护人员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
当患儿处于神志清醒时:取站立身体前倾位,医护人员一手抱住上腹部,另一手拍背;当患儿处于昏迷状态时:可让患儿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医护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也可让患儿处于俯卧位,医务人员进行拍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13
紧急评估 神志是否清醒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置患者于坚硬平面上
建立静脉通道或者骨通道,控制液体入量
准备电击除颤器,尽可能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大流量吸氧,可以使用球囊面罩,甚至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
立即重新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使用肾上腺素
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应注意: 按压快速有力(100次/分);确保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一次心肺复苏循环:15次按压然后2次通气;5次循环为1~2分钟 避免过度通气;确保气道通畅及气管插管安置正确
建立高级气道后,双人复苏不必再行15:2循环,应持续以100次/分进行胸外按压,同时每分钟通气8~10次,通气时不中断按压。
每两分钟检查一次心律,同时通气者与按压者轮换 》
寻找并治疗可逆转病因
低氧、低血容量、酸中毒、高钾或低钾血症、血栓或栓塞(冠脉或肺)、低血糖、低体温、中毒、心包填塞、创伤、张力性气胸
除颤
除颤器充电时,持续进行徒手心肺复苏 手动除颤器:2J/kg 》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1岁以上儿童方可使用
除颤
立即重新开始徒手心肺复
除颤
,
立即重新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除颤
立即重新开始心肺复苏(5次心肺复苏循环后,见框10) 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肾上腺素:
静脉注射(IV )骨通道注射(IO ):kg (1:10000:kg ) 气管内给药:kg (1:1000:kg )
抗心律失常药物
胺碘酮5mg/kg IV/IO 或利多卡因1mg/kg IV/IO 硫酸镁:用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25~50mg/kgIV/IO ,最大量2g
)
骨通道注射(IO ):
所有年龄病人均适用(新生儿不常使用骨通道),在心搏停止病人如果预计建立其他液体通道耗时大于90秒,则应该选择骨内通道,病人情况稳定可适当放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