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生版)

合集下载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下列运动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自由落体运动解析:运动状态的变化是指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了变化,或者两者都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不变,一定是其速度的大小、方向均不发生变化,所以只有选项A正确.答案: A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在宇宙飞船内物体不存在惯性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D.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这一点,A、C正确;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宇宙飞船内物体仍存在惯性,和物体是否处于超、失重无关,B错;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减小惯性,有利于运动状态的改变,D对.答案:ACD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惯性是只有物体在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B.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仍保持原来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惯性;受外力作用时,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而就无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有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但运动状态的改变不等于物体惯性的改变.“克服惯性”“惯性消失”等说法均是错误的,不管物体是否受外力作用,其惯性是不能被改变的,故B、C错.物体惯性由物体本身决定,与运动状态和受力无关,故D正确.答案: D4.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解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大运动就快,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会停止运动;A、B、C反映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只有D反映了牛顿第一定律.故D正确.答案: D5.行驶的汽车在刹车后能停下,这是因为()A.汽车的惯性消失了B.汽车的惯性小于汽车的阻力C.阻力的作用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D.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刹车停下答案: C6.关于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没有科学依据B.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有力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D.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解析: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实验事实基础之上,经过抽象思维、科学推理,把合理的假设、巧妙的构想和严密的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但现实中永远无法通过实验验证.答案:BC7.在匀速上升的气球中突然落下一个物体,在物体刚离开气球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立即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具有向上的初速度,做匀加速运动C.物体具有向上的初速度,具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gD.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解析:由于惯性,物体脱离气球后要保持原有的速度——向上运动的速度.由于物体脱离气球后只受重力作用,故物体的运动状态要改变,会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答案: C8.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沿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位移的讨论,正确的是()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位移越长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位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解析:要理解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决定因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其大小由物体的质量确定,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所以A错B正确.滑行位移应由刹车时的速度确定,因为刹车过程中,其加速度是相同的,根据v2-v20=2ax,所以车速越大,其滑行位移越大,而与其惯性大小无关,所以C对D 错.答案:BC9.如右图所示,甲运动员在球场上得到篮球之后,甲、乙以相同的速度并排向同一方奔跑,甲运动员要将球传给乙运动员,不计空气阻力,问他应将球向什么方向抛出()A.抛出方向与奔跑方向相同,如图中箭头1所指的方向B.抛出方向指向乙的前方,如图中箭头2所指的方向C.抛出方向指向乙,如图中箭头3所指的方向D.抛出方向指向乙的后方,如图中箭头4所指的方向答案: C10.如右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球,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其他阻力不计,设车无限长,则两小球() 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若m1>m2,则肯定相碰D.若m1<m2,则一定不相碰解析:小车表面光滑,两个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两球都保持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不会发生变化,因而它们一定不相碰,B正确.至于C、D项把质量考虑进来,是一种干扰因素.答案: B11.如右图所示,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一人相对车厢由静止释放一小球,则小球()A.可能落在A处B.可能落在B处C.可能落在C处D.以上都不可能解析:“相对车厢由静止释放一小球”的意思是,释放小球时,小球和车在水平方向具有相同的速度.由于正在行驶的火车怎样运动未知,可能加速、匀速、减速,所以小球落在A、B、C处都有可能.答案:ABC12.有两辆相同的车A和B,其中A车装满货物,而B车为空车,现对两辆车施加相同的推力,则B车启动得快,A车启动得慢.则:(1)在相同的时间内,B车获得的速度比A车获得的速度________,即B车的加速度比A车的加速度________.(2)B车的运动状态比A车的运动状态________改变.(填“容易”或“难”)(3)B车反抗其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比A车________,即B车的“惯性”比A 车的“惯性”________.答案:(1)大大(2)容易(3)小小13.为了行车安全,规定城市里各种车辆的最高行驶速度.已知两个最高行驶速度是40 km/h和50 km/h,一个是小汽车的,一个是大卡车的.请你判断一下哪个是小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为什么解析:因为大卡车的质量比小汽车的质量大,惯性大,运动状态难以改变.若大卡车用高速50 km/h行驶,那么遇到险情时就比小汽车难停下来(相同阻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小,从运动到静止所用的时间长,滑行距离远).所以,为了行车安全,大卡车应该用较小的速度行驶.故50 km/h是小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答案:50 km/h是小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

8.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一、选择题1.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下列四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B.一切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能保持静止状态C.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离弦的箭能继续飞行B.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落回地面C.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用力,速度也会越来越快D.加大油门时,汽车加速前进3.骑自行车下坡的过程中,其惯性()A.不变B.先变小后变大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4.如图所示,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一次实验时让小车从棉布表面滑过,第二次实验时去掉棉布,让小车直接从木板表面滑过,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时,小车应该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用力推下B.两次实验中运动的小车都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根据该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D.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比在棉布上滑行的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变小,速度减小的变慢5.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乘客发现自己头顶正上方的车厢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下落后,将要落在()A.此乘客的座位前面B.此乘客的头上C.此乘客的座位后面D.此乘客的左侧肩膀上6.细绳系住的一个小球在水平面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细绳突然断掉后,小球将()A.继续做圆周运动B.保持细绳断裂时的速度不变,永远运动下去C.小球速度不断减小,但做直线运动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开车出行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在雨水路面上刹车距离长,是因为汽车在雨水路面惯性变大了B.汽车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C.汽车超载时的惯性比汽车空载时的惯性大D.安全带主要是在汽车被追尾时减小惯性对司机带来的伤害8.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直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保持静止(小车足够长,甲、乙互不影响),甲物体与车板间有摩擦,乙物体与车板间无摩擦,当小车突然向右加速启动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两木块同时向左倒下B.甲向左倒的同时,乙向右倒下C.甲先向左倒下,乙随后向右倒下D.甲向左倒下,乙保持原来的直立状态二、填空题9.被誉为“经典力学奠基人”的物理学家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的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训练题(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公交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原因是()A.乘客有惯性B.公交车有惯性C.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D.公交车和乘客都有惯性2.如图所示是炮弹的运行轨迹,当其运动到最高点时,若外力突然消失,则炮弹将()A.处于静止状态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C.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按原来的轨迹运动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B.在太空中遨游的卫星没有惯性C.下坡的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其惯性也越来越大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如图所示,飞机在空中匀速直线向前飞行时,每隔一段相同的时间向下投掷一枚炸弹,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在炸弹下落过程中,下列关于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5.玩滑板车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当用力蹬一下地,滑板车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若不再蹬地,滑板车最终会停下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板车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阻力是滑板车最终停下来的原因C.滑板车停下来是因为它不受力的作用D.滑板车能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它受到惯性的作用6.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惯性无关的是()A.紧固锤头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进C.安全气囊对人起到保护作用D.在草地上滚动足球,越滚越慢7.如图所示,玩具车一直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车上有A、B、C三个洞,某一时刻从车上的B洞(洞口足够大且朝上)沿竖直向上方向发射一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小球最终将()A.落在车上的A洞B.落在车上的B洞C.落在车上的C洞D.A,B,C都有可能8.如图所示,小明猛然抽出水杯下的纸条,水杯仍然稳稳的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杯静止是因为水杯受到惯性作用B.这一现象是因为水杯具有惯性而纸条没有惯性C.水杯没动说明力不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在水杯中加水这个实验会更好完成,说明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二、填空题9.由苹果下落得到启示,提出“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观点的科学家是。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的作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物体从变为运动或从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或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或,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4.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由于乘客具有,他会向跟车行的方向倾倒;向北行驶的汽车突然向西拐弯时,车上的乘客会向倾倒.5.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轰炸机,要击中地面目标,应在投弹.(填“目标正上方”或“到达目标上方前”)6.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汽车的牵引力.7.用钢丝绳系上一个重为500 N 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 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N.8.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和两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和,这两个力的关系是.9.重104N 的车厢,在103N 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厢受到的阻力是N;若将拉力增大,则车厢速度将;若拉力减小,则车厢速度将.二、选择题10.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即停下来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C.改变运动方向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1.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12.一位旅客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这位旅客的落地点(不计空气阻力)A.在起跳点之后B.在起跳点之前C.仍在起跳点D.无法确定1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14.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1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16.我国公安部规定,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那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A.车速太快B. 车速太慢C.突然起动D.紧急刹车17.牛顿第一定律是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C.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D.是日常生活得出的结论三、作图和实验题18.关闭发动机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在图11—7 中画出汽车受力示意图.图11—719.如图11—8 所示的小车实验,表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它的速度减小得;表面越光滑,摩擦阻力,它的速度减小得,当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时,它将做运动.图11—8 图20.如图11—9 所示,弹簧秤的最小刻度值是N,量程是N,弹簧秤示数是N.四、简答与计算题21.人跑步时,当脚下碰到障碍物时会摔倒,这是为什么?22.重104 N 的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3 倍,则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多少N?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一、填空题1.力改变2.静止运动大小方向3.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状态惯性定律4.惯性相反北5.到达目标上方前6.等于7.500 500 5008.重力支持力地球桌面平衡力9.103 变大变小二、选择题10.D 11.D 12.C 13.B 14.D 15.D 16.D 17.C三、作图和实验题18.略19.越大越快越小越慢匀速直线20.0.2 5 2.4四、简答与计算题21.因为人原来是运动的,脚下碰到障碍物时,脚受到了力被迫停止运动,由于惯性,身体的上部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摔倒.22.300 N。

好题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好题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牛顿第必定律同步稳固复习试题5 分钟训练 ( 预习类训练 , 可用于课前 )1.大批事实表示,本来静止的物体,拥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本来处于运动的物体拥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我们把物体保持 _________不变的性质叫做 _________。

思路分析:经过实验和察看,科学家认识了物体拥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并把这类物质属性称为惯性。

答案:运动状态惯性2.全部物体在没有遇到 _________作用的时候,老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必定律,也称为 _________定律。

思路分析:牛顿第必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的主要内容是全部物体在没有遇到外力作用时,老是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是物体拥有的基本属性之一。

答案:外力惯性3. 公共汽车碰到紧迫状况急刹车,小明从座位上向前冲去。

这现象是因为()A. 小明没有坐稳B.小明没有抓紧扶手C. 小明的座位圆滑D.小明拥有惯性思路分析: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小明拥有和公共汽车同样的速度,汽车忽然刹车,汽车的速度减小了,可小明的速度并无减小,所以向前冲去,这是惯性的表现。

则ABC错, D正确。

答案: D10 分钟训练 ( 加强类训练 , 可用于课中 )1.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A.遇到向前的摩擦力B.遇到向后的摩擦力C.遇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不受力思路分析:物体匀速运动时,物体不受力或许所受协力为零。

人站在车厢内相对车厢是静止的。

在竖直方向上遇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车厢对他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点同样,都是作用在人的重心上,组成二力均衡。

在水平方向上没有运动趋向,更没有相对运动,所以不受力的作用。

则 ABC均错, D 正确。

答案: D2. 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停止使劲,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由思路分析: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一定明确力和物体的运动没关,力只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相关。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8.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卷 包含答案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学期物理《8.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卷  包含答案

8.1 牛顿第一定律一.选择题(共29小题)1.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宇宙飞船将()A.减速飞行B.匀速飞行C.加速飞行D.立即静止2.如图所示为高速照相机连拍的自行车极限运动中某运动员在空中的情形,P为该运动员运动的最高点。

如果他运动到P点时所有的外力都消失,他以后的运动可能是()A.马上停止在P处不动B.沿PA方向竖直下落C.沿PB方向做直线运动D.沿PC方向做曲线运动3.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越快,惯性越大B.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慢慢停下来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4.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B.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C.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D.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5.小明同学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后思考:自已荡秋千到达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会处于什么状态呢?她做出以下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A.继续摆回来B.做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不动D.做圆周运动6.如图所示是炮弹的运行轨迹,当其运动到最高点时,若外力突然消失,则炮弹将()A.处于静止状态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C.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按原来的轨迹运动7.小明站在地面竖直向上扔出一枚硬币,若硬币在最高点时失去一切外力作用,则硬币将()A.保持静止B.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C.向下加速D.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8.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被竖直拋向空中,上升过程中经过A点到达最高点B点。

如果小球到达A点处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A.立即静止在空中A点B.继续向上运动一段,最后静止在B点处C.以A点时的速度匀速直线向上运动通过B点D.继续向上运动一段,到达B点处后匀速直线向下运动9.如图所示是我国篮球明星易建联投篮的图片,假如在他投篮的瞬间,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则()A.篮球将静止于原来位置B.篮球将沿斜向上运动C.篮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篮球将沿水平方向运动10.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按顺序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4.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必修第一册

4.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必修第一册

4.1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的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较重物体与较轻物体下落得一样快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C.笛卡儿认为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方向运动下去D.牛顿认为力不仅可以维持物体的运动,而且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伽利略理想实验揭示了()A.若物体运动,那么它一定受力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只有受力才能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只有受力才能使物体运动3.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A.悬浮在空中不动B.速度逐渐减小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4.(多选)关于物体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恒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可能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5.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力对运动的影响,学习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丙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B.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近C.实验中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就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6.(2022·湖南长沙高一检测)“严禁超重,严禁超速,严禁酒后驾驶”是阻止马路车祸的有力三招。

在这三招中,都应用到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严禁超重”是为了控制汽车刹车后的滑行距离B.“严禁超速”是为了控制汽车的惯性C.“严禁酒后驾驶”是为了控制汽车的惯性D.汽车超重会增大汽车的惯性7.(多选)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演示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装置为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左边的斜面滑下,并滚上右边的斜面,然后改变右边斜面的倾角,重复操作,利用曝光频率一定的相机拍下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图片,则()A.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由图可知小球在右侧的斜面上的速度逐渐减小,因此证实了“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维持”C.当右侧的斜面水平时,小球近似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小球将在水平面上永远运动下去”D.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在右边的斜面上将运动到与左边释放点相同的高度8.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两个小球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无法确定9.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其上表面放一个光滑小球m。

8.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_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_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A.天宫一号绕地球运动B.汽车沿平直路面匀速行驶C.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D.自行车加速运动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B.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C.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D.一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一定不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3.课堂上部分同学有“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的不良习惯,如图所示。

手指停止拨动时笔能继续转圈的原因是()A.笔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笔受到摩擦力的作用C.笔具有惯性D.手具有惯性4.如图是小丽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自创的“大炮”。

当瓶内产生的气体增加到一定量时,瓶塞会水平向右冲出,若此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瓶塞将()A.立即静止B.向上运动C.沿竖直方向下落D.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5.小明在溜冰时只需用脚在冰面上向后轻轻蹬一下,就会滑行很远。

在滑行过程中,如果冰面摩擦阻力突然消失,不计空气阻力,小明将()A.做匀速直线运动B.立即停止运动C.慢慢停下来D.以上均可能发生6.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定距离后起跳B.锤头松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锤头就紧紧地套在锤柄上C.公交车发动时,广播提醒人们站稳扶好D.雨伞被水打湿后,用力将水甩掉7.立定跳远是洛阳市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其动作分解如图所示。

下列对某同学在立定跳远过程中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起跳时用力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起跳后,该同学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他受到惯性的作用C.该同学腾跃到最高点时,若外力消失,将保持静止D.该同学下落过程中所受重力逐渐变大8.如图的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当车向左突然开动时,气泡相对车将向____运动;向左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时,气泡相对车将向____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巩固复习试题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大量事实表明,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来处于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我们把物体保持_________不变的性质叫做_________。

思路解析:通过实验和观察,科学家认识了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并把这种物质属性称为惯性。

答案:运动状态惯性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_________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_________定律。

思路解析: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的主要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是物体具有的基本属性之一。

答案:外力惯性3.公共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小明从座位上向前冲去。

这现象是因为()A.小明没有坐稳B.小明没有抓紧扶手C.小明的座位光滑D.小明具有惯性思路解析: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小明具有和公共汽车一样的速度,汽车突然刹车,汽车的速度减小了,可小明的速度并没有减小,所以向前冲去,这是惯性的表现。

则ABC错,D正确。

答案:D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不受力思路解析:物体匀速运动时,物体不受力或者所受合力为零。

人站在车厢内相对车厢是静止的。

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车厢对他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点相同,都是作用在人的重心上,构成二力平衡。

在水平方向上没有运动趋势,更没有相对运动,所以不受力的作用。

则ABC均错,D正确。

答案:D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思路解析: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必须明确力和物体的运动无关,力只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关。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的作用不是使物体产生运动,而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物体如果原来的状态是运动的,不受力仍将永远运动下去,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因此A、C是错误的。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并不是力作用的结果,因此D是错误的。

如果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等同于物体不受力,运动规律也与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相同。

因此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可表达为: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时,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答案:B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静止时的惯性比运动时的大B.物体的惯性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C.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它的惯性也越大D.物体的惯性大小跟它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都没有关系思路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

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具有惯性,无论物体是否受力,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无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外界因素无关。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答案:D4.(2010广东佛山模拟)牛顿第一定律是()A.由科学家的经验得出的B.通过物理实验直接得到的C.斜面小车实验做成功后就能够得出的结论D.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思路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初步规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牛顿力学中三大运动定律之一。

它是一条理想定律,因为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这个力或那个力的作用,所以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

但它却是在大量实验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推理而概括得出来的。

从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答案:D5.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对跳远运动员来说()A.向西跳跳得最远B.向东跳跳得最远C.向任何方向跳都一样D.以上说法都不对思路解析:由于惯性,人同地球具有一样的速度,相对地球是静止的,所以向任何方向跳都是一样的。

ABD错,C正确。

答案:C6.(2010江苏南通中学考模拟)在行使列车车厢的天花板上悬吊一个小球A,在A的正下方地板上有一点B,如图12-5-1所示,当用剪刀剪断细线,小球A将()A.落在B点上B.落在B点的前面C.落在B点的后面D.无法确定图12-5-1思路解析:由于惯性,球A在水平方向保持绳断前的运动状态,而小车在水平方向的运动状态不确定,有可能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因此小球A相对于B点的位置也无法确定.答案:D快乐时光冬季的一天,一位先生走进一家饭店,忘记带上门,这时一位顾客大声嚷道:“先生,外边这么冷,您快点带上门吧!”刚进来的先生随即回答道:“尊敬的先生,难道您以为我关上门外面就暖和了吗?”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2010江苏南京模拟)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C.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思路解析: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这就是说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A错。

我们用手推房子,房子并不运动,B错。

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所以C错。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所以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则选项D正确。

答案:D2.(2010江苏淮安金湖实验区模拟)如图11-5-2所示的四幅图中的情景,不需要用惯性知识加以解释的是()图12-5-2思路解析:A、B、C都是惯性现象,都能用惯性知识解释。

D瀑布直下是由于重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运动时比静止时惯性大B.同一物体运动快比运动慢时惯性大C.载重汽车比自行车惯性大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力越大思路解析:选项A、B是错误的,因为物体的惯性与其状态无关,对于同一个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运动得快与慢,它的惯性都一样。

惯性是物体自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选项D也是常见的错误。

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把惯性与力混为一谈。

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答案:C4.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它所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物体立即停下来B.物体继续做曲线运动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将改变运动方向思路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正在做曲线运动”,这说明了物体是运动的;某时刻“突然外力同时消失”,说明该物体将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而永远运动下去。

因此选项C正确,ABD错误。

答案:C5.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时,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运动状态就改变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思路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应选B而不选A。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有可能会改变物体的状态,有可能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如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合力为零时,这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效果相同,相当于物体没有受力,这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C项错,而D项正确。

答案:BD6.坐在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的人,身体突然向右倾斜,这可能是()A.汽车正在加速B.汽车正在减速C.汽车正在向左拐弯D.汽车正在向右拐弯思路解析: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的人原来与车运动状态相同,当车的运动状态突然发生变化时,人与车接触的部位由于受力与车一起改变了状态,但上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相对车向右倾斜,则说明车向左拐弯,故选C。

答案:C7.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共同以10 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某一个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这个重物将()A.继续上升一段,然后下落B.立即下落C.以原来的速度一直上升D.以上说法都不对思路解析:重物原来随气球一起以10 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绳子突然断开,重物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上运动,又由于重物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所以重物向上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做加速运动,故选A。

此题易错选B,因为气球的拉力是重物上升的动力,重力为阻力,此时绳子断开,动力消失,只受重力,有的同学可能没考虑到惯性而轻易认为在重力作用下,重物会立即下落,从而错选B。

答案:A8.吊在室内的电扇重为G,静止时固定杆对它的拉力为F1,电扇的扇页水平转动起来后,杆对它的拉力为F2,则()A.F1=G F2=GB.F1>G F2=GC.F1=G F2<GD.F1>G F2>G思路解析:由吊扇静止时固定杆对它的拉力为F1,知F1=G。

当电扇平转起来后,电扇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杆的拉力F2和空气对它的浮力F浮,并且浮力F浮的方向竖直向上。

浮力怎么来的呢?因为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当电扇平转起来后,它吹出来的风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空气上,空气自然也对电扇产生一个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作用在电扇上,这个力就是浮力。

三力的合力为零。

即F2+ F浮= G 由此就知道:F2<G,所以选项ABD错,选项C正确。

答案:C9.从左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先后投下两枚炸弹,不计空气阻力,落地前两枚炸弹在空中的位置应如图12-5-3中的()图12-5-3思路解析:两枚炸弹原来都随飞机匀速向右飞行,炸弹投下后,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一段距离,但由于重力的作用,最后都要落下来。

因此落地前两枚炸弹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是相等的。

故应选B。

答案:B10.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12-5-4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图12-5-4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D.②或④思路解析:本题可采用代入法。

将各个选项代入题中,分析产生的结果与图中所示的现象是否相符。

列车如果是静止的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杯中水面应是水平的,车子若向右运动或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应向左涌,因此①、④两个变化是不可能的。

若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或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向右涌,因此②、③两个变化是可能的。

故应选C。

答案:C11.(2010江苏泰州模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下列一些经历或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