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什么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合集下载

浅析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浅析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浅析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摘要: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形成了建筑面貌的一致;而后现代主义建筑是针对”建筑面貌”做出了回应。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风格上是两个极端,但在诸多方面互有异同。

一、背景及简介(一)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设计从建筑设计开始,很快便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几乎所有的传达设计等领域,成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的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等欧洲国家,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高峰,二战以后通过美国影响到全世界。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条件和要求的崭新建筑。

强调功能主义,用科学的、客观的、理性的精神进行设计。

它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设计,提出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机器美学”,希望通过现代设计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表现出强烈的民主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

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二)后现代主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

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特别是对现代主义理性的反叛。

在20世纪50年代现代主义日渐衰落的情况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开始逐渐盛行。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

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

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

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

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

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

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后现代主义百科名片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

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现代主义是近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在文化、意识领域内的表现。

它的核心是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他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理性,主张用理性战胜一切、衡量一切。

相信历史的进步和发展,相信人性和道德的不断改良和完善,相信人类将从压迫走向解放,而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和力量就是理性。

“后”与“现代主义”之关系现代主义之后:“后”即“在……之后”之意。

亦即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包含有时间顺序上的前后相继,或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之后发生的事情。

非现代主义:“后现代”是指“非现代”、“反现代”,与现代相对立、相对抗。

亦即后现代主义要与现代的理论和文化实践、现代的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彻底决裂,反其道而行之。

高级现代主义:“后现代”即“高度现代化”、进一步发展了的现代化、更加完善的现代化。

亦即对现代的继续和强化,是现代主义的一种新面孔和一种新发展。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

而现在成了:一切都是凌乱的,没有中心。

一些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基督教世界的终结。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立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一、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

它强调个人感情、想象力、超自然的元素和对自然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以表达情感、唤起读者共鸣为目标,作品常常描绘个人的内心体验、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并反映社会不公、现实的矛盾。

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家包括英国的拜伦、雪莱和德国的歌德。

二、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是指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

与浪漫主义不同,现实主义强调描写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作品追求呈现社会、人性和日常生活的本质。

现实主义文学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反映来揭示现实的不公与不平等。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三、象征主义(Symbolism)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

象征主义作品常常使用隐喻、象征和象征性的语言,以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世界。

这种文学运动对诗歌和美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追求通过视觉和声音的艺术形式来传达灵魂的深层含义。

法国诗人马拉美和比利时诗人梅兹尼克夫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

四、现代主义(Modernism)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起在欧洲和美国兴起的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对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形式进行颠覆和创新,拒绝叙事的线性结构和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强调意识流和碎片化的写作技巧。

现代主义文学致力于探索个体意识、时间流逝和社会变革,对传统价值观进行质疑和冲击。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和美国作家福克纳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五、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

后现代主义文学突破了现代主义对形式和结构的限制,注重文本的多样性和多声性,以模仿、拼贴和戏仿等手法来表达复杂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相对性,以及对大希汀崇拜、权力与认同的分析。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1)发展脉络:①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

②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

现代主义经历了在西方近半个世纪的激荡之后,对西方文化氛围和思维逻辑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③但30年代之后,由于内部诸多流派松散组合产生的离心力以及自我困境难以摆脱加速了现代主义运动的解体。

后现代主义从现代主义的母体中发生发展起来,一出现立即对现代主义造成不同寻常的逆转和撕裂,引起了哲人们的严重关注。

④后现代主义虽然表面上从现代主义之中分离出来与之对立,但实质上也是对晚期资本主义制度的抗争,是对西方焦虑、无言的痛苦的畸形表达。

(2)当代重要后现代理论家都对后现代主义有自己的界定:①贝尔认为后现代主义是随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而兴起的,是社会形态在文化领域的反映,因此后现代主义产生于60年代。

②哈贝马斯认为后现代主义产生于二战以后,是一股反现代性的思潮,必须加以抵抗。

③利奥塔德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知识状态的集中体现,因此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对“无叙事”的怀疑和否定,所以他把后现代主义的兴起看做是60年代中期的事情。

④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表征,标志着对现代主义深度模式的彻底反叛,兴起时间应该是50年代,与消费的资本主义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⑤斯潘诺斯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本质是“复制”,注重偶然性和历史呈现性的机遇,兴起时间应该追溯到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

⑥伯顿斯认为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有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在某种情境中这意味着复活那被现代主义所摒弃的艺术风格,而在另一种情境中这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东西。

⑦由此可知,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工业社会(或叫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等)的产物,30年代孕育于现代主义的母体之中,并在二战之后从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毁誉交加的文化“幽灵”,徘徊在整个西方文化领域。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 现 代 状 况 ” 的 探 讨 著 称 于 世 。 德 里 达 后
( 9 0 2 0 ) 创 立 的解 构 主义则 被认 为是后 13 — 0 4 所
代却 仅仅抓住 了这个表 面之物 ,以为那就是 其 实质, 于是 , 新立异 , 便标 特立独行 , 反对一切 传 统 和既 定 的东西 , 至放 浪形 骸 , 甚 以为这 就 “ 后 现代 ” 其 实与后现代完 全不沾边 。 了, 在这种 “ 后 现代 ” 行为方 式 中没有任何 创造 , 没有提供 可理
经过考 察 以后 ,我信 以为 真理 的东西 才可 以相 信。 就这一点 而言 , 现代 与传统 哲学 的根本精 后
神是 一致 的。
意味着反传 统 。 际上 , 只是 对于近 代 以来所 实 它
形成 的理性 主义传统 的反拨 ,对于其错 误 的纠
正 。它在进行 这种批 判 的同时也在建设 一种更 加人 道 的价值 观念 。
新 的规则— —那属 于 自己独创 的规则 。 总之 , 后 现代指 向创 造性 维度 ,是要确 立起独 立思考 的
在哲学 中本来也存 在着非哲 学 的活动 ,如 当我
《 思想 课 8) 政治 教学 2 9 0 年第3 0 期
们 思考 哲学 是什 么 的时候 ,这种 思考本 身出 了原来 的逻 辑 , 人 了 走 非逻 辑 的胡 同。 逻辑 总在 超 出逻 辑 , 于是可 以说 逻辑 具有生 殖 能力 ,从 中不断产 生 出它原来 没
在对 待哲 学 的态 度上 ,解 构 主义诚然 要批
判形 而上 学 的错误 ,但另 一方 面它 又不 主张否
如黑格尔的体 系, 可实际上却是断续的碎片 , 它 们只是用语言连缀起来 的格言,根本不能保证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是什么?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区别是:1、哲学上现代主义是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而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2、思想上现代主义强调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后现代主义则推崇高技术,高情感,强调以人为本。

3、方法上现代主义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

后现代主义则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4、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洛斯语);后现代主义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less is bore)。

后现代主义风格特点“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现代主义风格引领设计潮流已近一个世纪。

从威廉·莫里斯为“红屋”设计的家具、到麦金托什设计的直背餐椅、从赖特的“流水山庄”、到格罗皮斯的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的萨沃伊别墅。

都充分体现了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

然而,现代主义在完成它特定的使命后走下了历史的神坛,后现代主义成为主流设计。

究竟后现代主义有什么样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性化、自由化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2、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3、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近代主义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它们的理论基础、理论取向是不一样的。

后现代主义哲学特别强调要反对近代主义、现代主义共同的基础和特点。

另外,后现代主义实际上继承了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对近现主义则几乎分盘否定。

近代主义,是从笛卡尔为起点到黑格尔达到顶峰。

它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一种一元决定论的哲学形态。

这两个特点统一起来就是:通过理性把握世界。

它的价值在于把人从神统治下解放出来。

是从神治到人治的转变。

当然理性主义也有其弊端,当它把理性作人的本质之后,就把人片面化、对象化、固化了。

理性主义作为人能把握自己,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说明,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性可以解释的。

现代哲学则转向注重非理性。

现代的哲学第一个转向就是在认识的基础上,思考问题的基础上用非理性主义取代理性主义。

非理性也是总体化的,可以把握的。

另外,现代主义哲学强调世界不是统一性的整体。

世界是多样性的,但没有统一性,没有现象背后的本质。

认为现象背后有本质,就是形而上学。

在价值取向上,近代主义强调整体,现代主义则认为存在的都是个人,因而强调个性化。

20世纪现代主义的兴起是伴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的。

后现代主义产生后,恰恰要攻击现代主义与近代主义这两点。

它的特点就是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

它认为我们不能再给世界一个统一的认识,世界是破碎的。

根本就没有一个理性的或非理性的主体,有的只是个体。

它是彻底的多元化、破碎化的世界观。

其次,它没有一个理论支点。

后现代主义不是找到一个理论去解释世界,而是要具体的考据。

明显表现出反本质,反规律,反同一性、后确定性、后一切概念,具有彻底的多元论、不确定性、差异的零碎化等等。

这是一个个的“话语”而不是“理论”。

它的特点可以概括这“后现代主义在哲学意义上来说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从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进入现代主义社会为背景,以反思、批判或否定近代主义现代或文化的理论取向、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为基本特征,以一种新的话语、新的形式的解释为说现代主义社会出现的种种新的社会现象,提出解决当代社会条件,人类命运问题的一种理论思潮。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我们如何理解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西方的一个哲学、文化和艺术运动,它对现代主义的理性、科学和进步信仰提出了批判,强调了文化多元性、相对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思想,成为了当代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理解后现代主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理性、科学和进步信仰提出了批判,认为现代主义过分强调了自由、平等和人权等价值,忽视了文化多元性、相对主义和历史性等因素。

后现代主义强调了语言和符号的重要性,认为语言和符号的使用对人类认知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往往采用了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后现象学、文化相对主义等多个哲学流派的思想和方法。

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出多元性、反传统性、反规训性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电影、音乐、视觉艺术等领域的作品往往采用了多样的艺术手法和风格,强调了文化的混杂和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作品也常常采用了反传统和反规训的手法,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艺术界的规范。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对于社会和文化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和政治后现代主义对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和理论挑战了传统的社会和政治体制,强调了社会和个体的多元性和相对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对于权力、身份和文化认同等问题的探讨和思考也成为了当代社会和政治中的重要议题。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哲学、文化和艺术运动,它对现代主义的理性、科学和进步信仰提出了批判,强调了文化多元性、相对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思想。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表现出多元性、反传统性、反规训性的特点,对于社会和政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理解后现代主义需要对其哲学和理论、文化和艺术以及社会和政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什么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

十九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

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疏远冷漠,社会变成了人的一种异己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

二十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使用借助科技发明的武器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等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应运而生。

在思想方面,非常突出地表现为对传统的叛逆态度,在人与世界、社会的关系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表现了人与社会的分离,外在的世界作为人的异己的、陌生的、对立的环境包围了孤独无靠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隔绝是许多现代主义作品中常见的主义。

在艺术特征上,现代主义主张表现论,反对再现论,强调主观性、自我表现。

重视艺术想象,强调艺术直觉提出心里现实主义的理论吧内心的想象高置于客观现实之上。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

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
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

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那么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有什么关系呢?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