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

合集下载

卢梭的名言

卢梭的名言

卢梭的名言1、出于自然这个造物主手中的一切都是善的,到了人手中才变成了恶——卢梭2、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

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

——卢梭3、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卢梭4、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全部魅力——卢梭5、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卢梭6、人人都有幸福和痛苦,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

谁遭受的痛苦最少,谁就是是最幸福的人;谁感受的快乐最少,谁就是最可怜的人。

——卢梭7、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

——卢梭8、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荣。

——卢梭9、由于过分审慎,人们对于时机就会重视不够,就会坐失良机。

——卢梭10、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们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卢梭11、良心是腼腆的,它喜欢幽静,世人一吵闹就会使它害怕。

——卢梭12、在不幸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通常总是使卑怯的心灵恼怒,而使高尚的心灵喜悦的。

——卢梭13、在寂寞无聊中,一个人才能感到跟关于思想的人在一起生活的好处。

——卢梭14、异性友情的发展,就像双曲线,无限接近但永不触及。

——卢梭15、任何一个人,只要他的心和他的爱好遭到了破坏,他如花似锦的年华就会像春梦似地消磨过去。

——卢梭16、谁成了哪一行的尖子;谁就能走运,因此,不管哪一行,我只要成了尖子,就一定会走运,机会自然会到来,而机会一来,我凭着本领就能一帆风顺。

——卢梭17、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卢梭18、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卢梭19、生活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的价值在于怎样使用它。

——卢梭20、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在婚姻问题上可以不考虑社会关系,我的意思是说自然关系的影响比社会关系的影响要大得多,它甚至可以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而且在爱好、脾气、感情和性格方面是如此严格地要求双方相配……这样一对彼此相配的夫妇是经得起一切可能发生的灾难的袭击的,当他们一块儿过着穷困的日子的时候,他们比一对占有全世界的财产的离心离德的夫妻还幸福得多。

卢梭名言名句

卢梭名言名句

卢梭名言名句2017-05-301、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卢梭2、当我们只遇到逆风行舟的时候,我们调整航向迂回行驶就可以了;但是,当海面上波涛汹涌,而我们想停在原地的时候,那就要抛锚。

当心啊,年轻的舵手,别让你的缆绳松了,别让你的船锚动摇,不要在你没有发觉以前,船就漂走了。

——卢梭3、良心是灵魂之声,而情愫是肉体之声——卢梭4、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

?——卢梭5、困厄无疑是个很好的老师;然而这个老师索取的学费很高,学生从他那里所得到的时常还抵不上所缴的学费。

——卢梭6、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卢梭7、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卢梭8、向他的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他不在心中装填谬误。

——卢梭9、对我所爱的人保持信赖和沉默。

——卢梭10、为了学会思想,就需要锻炼我们的四肢,我们的感觉和各种器官,因为它们就是我们的智慧的工具;为了尽量地利用这些工具,就必须使提供这些工具的身体十分强健。

所以人类真正的理解力不仅不是脱离身体而独立形成的,而是有了良好的体格才能使人的思想敏锐和正确。

——卢梭11、青年期是增长才智的时期,老年期则是运用才智的时期——卢梭12、装饰的华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富有,优雅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趣味,但一个人的健康与茁壮则须由另外的标志来识别,只有在一个劳动者的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嬖幸者的穿戴之下,我们才能发现强有力的身躯。

——卢梭13、在不幸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通常总是使卑怯的心灵恼怒,而使高尚的心灵喜悦的。

——卢梭14、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

——卢梭15、根本不该为取悦别人而使自己失敬于人。

——卢梭16、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卢梭17、德行啊!你是纯朴的灵魂的崇高科学。

卢梭的名言警句大全

卢梭的名言警句大全

卢梭的名言警句大全1、"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Real freedom does not mean that you can do anything you want, rather you can reject what you do not want to do. ——卢梭《社会契约论》"2、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3、唯独在这些孤独和沉思默想的时刻,我才是真正的我,才是和我的天性相符的我,我才既无忧烦又无羁束。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4、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

——卢梭5、十岁受诱于饼干,二十岁受诱于情人,三十岁受诱于快乐,四十岁受诱于野心,五十岁受诱于贪婪。

人,到底何年何月才会只追求睿智?——卢梭《爱弥儿》6、我以回忆往事滋养自己,在我体内寻找养料。

我已养成反观自己的习惯,对苦难的感受和记忆已经不再强烈。

我从自身的经验中发现:真正的幸福的源泉在我们自身,一个人只要自己善于追求幸福,别人是无法使他落到真正悲惨——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7、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卢梭8、忍耐是苦涩的,但它的果实却是甘甜的。

——卢梭《爱弥儿》9、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长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卢梭10、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11、性格软弱,至多只能做到不犯罪恶,如果还要侈谈高尚的美德,那就是狂妄和大胆了。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12、你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卢梭政治思想

卢梭政治思想

卢梭政治思想(⼀)卢梭的关于⼈类社会不平等的发展阶段的思想1 .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

⼈类曾⽣活在⾃然状态中,过着孤⽴的、⾃由的和平等的⽣活。

⼈类具有的“⾃我完善化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产⽣了私有制度。

随着私有制的产⽣,⼈类出现不平等。

私有制的出现是⼈类产⽣不平等的真正根源。

2 .⼈类社会的不平等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阶段是确认富⼈和穷⼈的状态。

出现财产上的不平等。

第⼆阶段是确认强者和弱者的状态。

⼜出现政治上的不平等。

第三阶段是确认主⼈和奴⾪的状态。

不平等达到顶点。

这时,⼈民起来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消灭不平等,平等⼜重新出现,建⽴起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由平等的新社会。

3 .价值。

卢梭的这⼀思想包含有唯物主义因素。

在他对不平等的分析和批判中,还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认识到了不平等的真正根源。

(⼆)卢梭的平等思想1 .地位。

平等思想是卢梭民主主义政治思想的核⼼。

他在批判不平等的基础上提出的。

2 .内容。

(1) ⼈们在财产⽅⾯应当尽可能地接近平等。

重要的任务之⼀是防⽌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等。

(2) 法律⾯前⼈⼈平等,从⽽实现⼈们在政治上的平等。

(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1 .内容与特点:(1) 是共同体中各个成员之间的⼀种约定;(2) 权利的转让是毫⽆保留的;(3) 每个⼈都向整个集体奉献⾃⼰,并获得⾃⼰所丧失的⼀切东西的等价物,并得以以更⼤的⼒量来保全⾃⼰的所有;(4) ⼈民是主权者,也是⽴法者,如果政府破坏了契约,⼈民有权取消这⼀契约,可以以暴抑暴。

2 .意义与局限。

社会契约论中所阐述的平等要求和以暴抑暴的光辉思想,鲜明地表达了他反对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命精神,⿎舞和启迪了法国⼈民,直接影响了法国⾰命。

但是始终未能清楚地叙述并合理解决个⼈与国家的关系问题。

(四)卢梭的⼈民主权思想1 .⼈民主权的涵义。

以社会契约的⽅式建⽴起来的国家,其最⾼权⼒是属于全体⼈民的,⼈民⾏使国家主权统称为⼈民主权。

⼈民主权是公意的运⽤和体现。

卢梭的生平和哲学

卢梭的生平和哲学

卢梭的生平和哲学、社会政治观点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反封建的勇猛战士。

他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父亲是个钟表匠,热爱祖国。

卢梭出生后不久,母亲逝世,由父亲抚育。

他从4~5岁起就跟随父亲识字读书。

10岁时,父亲因受人陷害逃离瑞士。

卢梭13岁即开始自谋生计。

他当过学徒、杂役,为人抄写过乐谱,做过家庭教师。

寄人篱下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长期漂泊不定的贫困生活,培育了卢梭对于“残暴和不正义”的反抗意识。

1741年,卢梭到达巴黎,靠抄写乐谱为生。

不久,他结识了伏尔泰、狄德罗、达兰贝尔、孔狄亚克等学识渊博者和思想家,并参加了《百科全书》的撰写工作。

通过与思想家们的交游,他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洞悉了当时腐朽的政治,而且锻炼了反抗封建势力的坚强意志。

1749年,法国第戎学院悬赏征文,题目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卢梭在论文中认定,科学与艺术只是为少数人所享有,助长了贵族的骄奢和对弱者的掠夺,因而败坏了社会风气,并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这篇论文被选为首奖,卢梭由此博得声誉。

1754年,卢梭又发表了第二篇应征文章《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在这篇文章里,卢梭明确指出,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出版,在这部不朽的社会名著中,他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民主主义政治思想,同年,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

卢梭在这部构思20年,撰写3年,精思熟虑的杰作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

他对摧残儿童身心的封建主义教育,疾之如仇,无情地揭露了其压抑儿童个性的种种弊端,要求加以根本改造。

他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幅培养新人的蓝图。

这部讨伐传统教育的长篇檄文,刚一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

法国政府下令逮捕卢梭,焚毁《爱弥儿》。

卢梭被迫逃到瑞士,翌年又出走英国。

卢梭的生平

卢梭的生平

卢梭生平卢梭(1712.6.28—1778.7.2)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是古典自然法学派和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

● 1712年6月28日卢梭生于且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母亲在生他时去世,他从小由姑母抚养,这是其人生的第一大不幸。

● 1722年,其父与市政议员发生争执,卢梭的父亲离开了,留下年仅10岁的小卢梭。

卢梭被寄居在舅父家,托付给姨妈照管,在此期间卢梭读过两年书。

● 1727年在零件刻缕师那当学徒,受到奴役。

也因偷窃经常挨打受骂。

● 1728年被华伦夫人收留。

1728年由于游玩误了时辰,城门关上了,他害怕回去后会遭到挨打,未满16岁的卢梭,只身离开了日内瓦,后被华伦夫人收留。

1740年卢梭离开了华伦夫人,一直颠沛流离,受过教育,学会作曲,做过仆从、家庭教师、秘书等等,但始终籍籍无名。

● 直至1750年,这也是卢梭生平转折的一年,他参加全国论文大赛并获得一等奖。

他的哲学家的生涯也因此开始了,声誉如日中天,社会交往也日渐增多,但卢梭不善交际,深感不自在。

卢梭也因此疑心周围的那些朋友设计合谋毁掉自己,觉得他们表面上似乎在努力使我幸福,实际上却努力使我成为笑柄。

他开始胡思乱想。

● 1756年,声望日高,但鄙弃与贵族为伍的卢梭与瓦瑟迁往退隐庐,告别了巴黎,在乡间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此时的他一边倾慕着瑟瑞斯,一边又开始了对乌德托夫人的热恋。

也正是因为乌德托夫人之缘故,卢梭怀疑狄德罗从中毁掉他的名声(即将平时告知的秘密传给他人),于是与他绝交。

他激进思想及行为引起封建王朝和僧侣们的的不安,也使其与伏尔泰、狄德罗等启蒙学者决裂。

● 1757年,因与乌德托夫人恋爱一事,和狄德罗、格里姆、埃皮奈夫人闹翻,他离开了退隐庐,住到了卢森堡元帅家,受到卢森堡夫妇的保护。

● 1762年起,卢梭由于写政论文章,也就是《爱弥尔》与《社会契约论》发表,这两本书给卢梭招致了严重的后果,他本人被谴责,书被查禁和焚烧,为逃避当局的逮捕,卢梭从此逃出巴黎,之后四处逃亡,几近举世共弃。

卢梭经典名言

卢梭经典名言

卢梭经典名言导读:1、我既找不到一个完全献身于我的朋友,我就必须有些能以其推动力克服我的惰性的朋友。

2、十岁受诱于饼干,二十岁受诱于情人,三十岁受诱于快乐,四十岁受诱于野心,五十岁受诱于贪婪。

人,到底何年何月才会只追求睿智?3、在法律建立之前每个人都是自己所受伤害的唯一评判员和复仇者。

这样一来,自然状态中所需要的善良不再适用于新诞生的社会。

人们之间的碰撞越来越频繁,复仇手段也越来越残忍,对复仇的恐惧起到了严酷法律的作用。

4、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可以被称为半神半兽的动物,在他身上寄存在高贵的神性,也存在卑劣不堪的兽性。

人就是神性与兽性相斗争,相撕咬的产物。

是神性不断超越兽性,涤荡兽性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5、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

6、峥嵘头角的时机到来了么?我行年将近三十,无声无臭的过了半生。

7、社交场中的闲逸令人厌恶的,因为它是被迫的;孤独生活中的闲逸是愉快的,因为它是自由的、出于自愿的。

8、根据自然法则,父亲只有在孩子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才是他们的主人,等儿子长大完全独立的时候,他就和父亲是平等的了,他对父亲只有尊敬而不必服从,因为报恩是一种自己应尽的责任而不是他人能够强求的权利。

9、一听到召唤,他们就急不可耐地奔向他们的枷锁,希望这个枷锁可以保障他们的自由,因为他们虽然有足够的智慧来理解**制度的好处,却没有足够的经验来预测它的弊端。

而最有能力预测这种弊端的人,却正是希望从中获益的那些人。

即使是最精明的人也认为,牺牲一部分自由来保障另一部分自由也不是不可行,正如一个受伤的人砍掉自己的胳膊来保全身体的其余部分一样。

10、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11、**就是在臣民与主权者之间所建立的一个中间体。

国家是由于它自身而存在的,但**则只能是由于主权者而存在的。

12、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13、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卢梭的经典名言

卢梭的经典名言

卢梭的经典名言1.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明明渴望自由地玩耍,却被各种规章制度束缚着。

比如上体育课的时候,大家都想尽情地奔跑嬉戏,可是老师说不能乱跑,这不就是一种枷锁吗?2.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这就好比妈妈教我做数学题,不是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引导我自己去思考、去发现解题的方法呀。

有一次我做数学作业遇到难题,妈妈就一点点引导我,让我最终找到了答案,这就是在教我发现真理呀!3. “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哎呀,每次我周末睡懒觉浪费时间,过后就会很后悔,这可不就是大罪过嘛!像有个周末,我一觉睡到中午,起来后发现好多想做的事都没时间做了,真的好可惜呀!4. “只要谈起国家大事时,人们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那么可以断定,这个国家就算完了。

”这就像我们班级组织活动,如果大家都觉得和自己没关系而不参与,那班级还怎么团结呢?上次班级竞选班干部,有些同学就觉得和自己没关系,不关心,这多不好呀!5. “装饰的华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富有,优雅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趣味,但一个人的健康与茁壮则须由另外的标志来识别。

”就像我们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穿得多漂亮,还要看他是不是有活力呀。

比如我们班那个很会打扮的同学,可是经常生病请假,这就说明光有外在的装饰不行呀,还得真正健康才行。

6. “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就像我们对朋友友好,自然就会很有礼貌地和他们说话呀。

有一次我和好朋友闹矛盾了,后来我怀着善意主动和他说话,我们就又和好了,这就是善意带来的礼貌的力量呀!7. “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

”这多像有些同学盲目听从别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呀。

比如有个同学总是跟着别人做事情,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不就像奴隶一样吗?8. “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

”就好像我们有了零花钱,就可以自由地选择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呀。

像我攒了零花钱买了自己喜欢的漫画书,就感觉很自由很开心呢!9. “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梭的《丛林组画》由《梦》、《耍蛇女》、《奇异的景色》、《饥饿的狮子》、《被美洲豹攻击的马》、《被美洲豹攻击的黑人》、《小瀑布》等一批描绘异国风情的热带丛林的画所组成。

这些画涉及了人类的存在、自然的奥秘、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展示了生命中最神奇、最隐秘、最难以捉摸的梦幻般的东西。

在丛林中,树干、花朵、叶子、果实各具特色,人和动物自然地隐约其中,动物看上去有人的灵性,人看上去又像动物,植物也富有生命力。

这些画都充满了生机,茂密的、占满了画面的森林,奇异的花和果实,可爱的、富有灵性的动物,神秘的人物,构成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丛林奇景图,引起人们对热带丛林的遐想和向往。

最神奇的是他没有去过真正的丛林,无法亲自欣赏和体验那里的景色和气息。

然而他笔下的丛林却是那麼富有生机和魔力,栩栩如生。

在他超凡的想像力之下,丛林被描绘成如世外桃源的仙境一般,亦真亦幻。

画面的色调明快,以深色的绿色调为主,只是树叶就用了20多种深浅不一的绿色。

欣赏内容:法国大画家卢梭,他从未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完全凭自己对绘画的热爱画了许多纯朴的作品,被人们成为朴素派画家。

他坦率、真诚、温和、天真,用儿童般的心灵作画,他像小孩子一样喜欢听故事,特别是旅行者的见闻,他根据自己的想象让原始神秘的森林景致隐含着无限的生命,吐露着幻想的芬芳,单纯生动而富有诗意,他的画具有原始童话般的魅力。

选择的背景音乐是莫扎特的作品,与卢梭的画非常有审美共鸣。

指导策略:1、动作表现。

幼儿的审美感知的特点以直觉行动为主,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同一性。

从某种程度上讲,幼儿的直觉感知比成人强,他们不受理性的干扰,和艺术家有着相似的感觉,他们共同追寻自己的直觉表现出敏锐的感知能力。

2、模仿和创造。

“头脑不是用来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

只是由于年龄和认知的不完整所表现独特的意象,决不是成人能代替的。

“大师-名画”好似幼儿行走的拐杖,从拄着拐杖到尝试摆脱拐杖,走自己的路,使幼儿对丛林的感知和理解,通过自己的画笔尽情发挥,实际上是一个审美再创造的过程。

我的理想是以审美感知为出发点,以情感为动力,在不断挖掘幼儿创造潜力的同时,使幼儿内在心灵在美的节奏中和谐发展。

在我们幼儿园的后花园生长着上百种形状各异的树木,各种各样的树叶,对于孩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每每在散步时孩子总会不经意地去看看、摸摸、说说,还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要种树?树有什么用?这是什么树?树的叶子的颜色、形状为什么不一样呢?孩子们天天可以从树的周围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小树苗在春天露出嫩叶,秋天里桂花树那么香?树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雨后,蜗牛在树下爬出泥土,枕着树叶……有位天真憨厚,朴实自然,童心未泯的法国大画家卢梭,他像小孩子一样喜欢树,还根据自己的想象让原始神秘的森林景致隐含无限的生命,吐露幻想的芬芳,单纯生动而富有诗意。

卢梭的《丛林组画》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性,用那纯真无瑕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和感受生活的真谛,使丛林具有原始童话般的魅力。

他从未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完全凭自己对绘画的热爱画了许多纯朴的作品,被人们成为朴素派画家。

他坦率、真诚、温和、天真,用儿童般的心灵作画。

艺术家的全部秘密就是心灵的自由。

带领孩子们和卢梭一起“漫步丛林”,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目的是让孩子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幼儿对艺术和艺术世界的基本感觉,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表现出直觉的喜爱,有叙述和谈论作品的能力,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设计意图带幼儿参观热带植物园之后,他们对那里的一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它不仅给幼儿带来视觉上的新奇,也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刺激和探险的愿望。

依据幼儿的兴趣,我尝试让他们欣赏卢梭的《丛林组画》,深入感受自然中蕴含的生命力,从而激发幼儿通过大胆的想像表现自己眼中的热带雨林。

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丛林组画》,感受丛林的奇异景象,体验其神秘、安详、充满生机的梦幻般的感觉。

2.学习用明快的色彩,大胆想像,表现出自己对热带雨林的印象。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参观热带植物园,并进行了参观后的主题绘画;了解有关热带雨林的故事。

2.材料准备:卢梭的《丛林组画》,参观植物园照片及绘画作品,投影仪,8开画纸,彩笔,蜡笔。

活动重点1.让幼儿在神秘的情景中感受卢梭《丛林组画》的奇异,并大胆、准确地说出自己的感觉。

2.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创意自己的热带雨林。

活动难点1.通过欣赏活动,真正理解热带雨林中人与动物的关系。

2.画面布局均衡,植物富有热带雨林特点,人和动物富有情节化。

活动过程1.引入环节。

以故事为引子,欣赏《丛林组画》。

今天我要为小朋友讲一个热带雨林的故事。

在法国有一位伟大的画家叫卢梭,他和我们一样听过许多关于热带雨林的故事,他非常向往和热爱热带雨林,但是因为许多原因他一直没有机会去热带雨林探险,但他每天都在想像着热带雨林的情景。

一天,卢梭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发生了许多在热带雨林里的神秘的故事,他感到很兴奋。

他马上拿起画笔将自己的梦记录下来,并给那些画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丛林组画》。

你们是否想听听卢梭梦里的故事呢?分析欣赏《丛林组画》的目的是让幼儿产生奇异的感受和体验,而故事情境的设计,能让组画在神秘的气氛中出现,深深地吸引幼儿。

2.感知环节。

(1)出示《梦》和《小瀑布》,引导幼儿观察森林、人和动物的样子,体验人和动物的关系以及画面的颜色。

分析将《梦》和《小瀑布》作为第一顺序出现,因为这两幅作品表达的都是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安详、平和的状态。

(2)出示《奇异的景色》,引导幼儿观察猴子在怎样工作,丛林中花、叶子及果子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幼儿表达自己对丛林的感觉。

分析将《奇异的景色》作为单独的画面出现,是为了让幼儿感知动物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快乐和美满。

(3)出示《饿狮》、《被花豹袭击的马》和《被花豹袭击的黑人》,引导幼儿观察野兽在做什么,并表达自己的感觉。

分析《饿狮》、《被花豹袭击的马》和《被花豹袭击的黑人》表现的均是人与动物抗争及动物之间弱肉强食的现象,将这三幅作品作为第三顺序出现,是为了让幼儿看到人与自然中最残酷、最现实的一面。

(4)将《丛林组画》全部展示,请幼儿说出自己对卢梭的梦有什么感觉,想到什么,喜欢什么。

分析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丛林世界,既发现大师表达的自然色彩之明快、物体形象之丰富,又让幼儿感知到大自然环境中的危险,从而使幼儿的想像带有真实世界的成分。

3.创作环节。

(1)教师提议幼儿闭上眼睛,尝试做一个神秘的梦。

(2)请部分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梦”,鼓励幼儿大胆创意“梦”的情节。

(3)提示幼儿绘画的植物要有热带雨林的特点。

(4)提示幼儿画面布局既均衡、丰富,又不杂乱。

(5)鼓励幼儿大胆使用对比色,使画面色彩亮丽、明快。

分析让幼儿以模仿大师做梦的形式去构思自己的热带雨林故事,使幼儿的创造同样也带有了卢梭一样的梦的情调。

这样既激发幼儿积极创作的兴趣,又促进他们大胆想像。

同时,操作中的指导也很重要,它可提醒幼儿以大师的作品为参照,有效地选用色彩来模仿大师的风格,在绘画中有意突出热带雨林的植物特点,鼓励幼儿大胆描绘自己的热带雨林之梦。

活动点评把握最恰当的时机,依据幼儿的兴趣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是本次活动尤为突出的地方。

热带植物园的景色深深吸引了孩子,用笔描绘自己眼中的热带雨林成为孩子的期望。

活动中,教师借助卢梭的《丛林组画》带孩子走进富有魔力、梦幻般的热带丛林,在圆梦的过程中将视觉艺术欣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孩子学会用心灵作画,学会用自己的想像在头脑中重新构建、描绘自己的梦想。

值得欣赏的是,教师不仅抓住了好的教育契机,而且进行了缜密的思考,故事的引入和作品出现的顺序都体现了教师对细节的关注,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内在的生命力,调动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课题由来:平时小朋友总是很喜欢小动物,喜欢听小动物的故事,喜欢表演小动物,唱小动物的歌,画小动物……这些特性正好与法国的一位画家卢梭的作品,有着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从卢梭的《丛林组画》、《耍蛇的女人》、《春日》……把人、动物、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尽显在我们眼前。

因此,我便选中了卢梭的另一幅作品《睡着的吉普赛姑娘》作为本次课堂实践的内容。

它是一幅有异国情调和梦幻气息的作品,表现了狮子也人神秘相遇的情景。

活动目标:1、欣赏卢梭的《睡着的吉卜赛姑娘》,感受画面的宁静、神秘、奇特。

2、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尝试画一幅人与动物共存的想象画。

活动准备:1、电脑课件:卢梭的《睡着的吉卜赛姑娘》。

2、图画纸、钩线笔、腊笔。

活动过程:1、欣赏抽象画《睡着的吉卜赛姑娘》,根据画面的内容展开讨论。

师:昨天,我们已经欣赏了卢梭画家的许多大自然里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的画,今天,我们就来看一幅他的另一幅人与动物的画。

师:看看画的是什么样的人?什么动物?他们在干什么?幼:有个黑人和狮子。

师:这个黑人是男的还是女的?是哪个国家的人?幼:是女的。

(师告诉幼儿是印度吉普赛民族)师: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幼:年轻的。

师:我们就叫她姑娘。

幼:姑娘被狮子咬死了躺在沙漠上。

师:姑娘死了?狮子吃人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很凶,很恐怖(幼儿比划狮子吃人的样子并学狮子的吼叫)。

师:那画面中的狮子是什么样的呀?幼:狮子很安静,眼睛一直看着姑娘。

幼1:我也看到了狮子和姑娘,姑娘在演奏琴累了就睡着了,狮子在看她睡觉。

幼2:狮子要背姑娘回家,跟姑娘说:“你睡吧,我会保护你的。

”幼3:觉得姑娘在听狮子讲故事呢!师:姑娘下面的那个琴叫什么?幼:小提琴师:那不是小提琴,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曼陀铃。

它和姑娘有什么关系?幼:姑娘学拉琴,学累了要回家,走散了迷路了。

师:我们知道这位姑娘是印度吉普赛的人,他们是一个流浪的民族,没有固定的住所,坐在大蓬车里,走到哪儿就为别人表演节目来赚取一些吃的、穿的。

生活过得很苦。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幼:我还看到了月亮,感觉月亮很圆、很亮。

师: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晚上发生的事情,因为有月亮。

师:你有什么感觉?幼:很安静。

师:你看画面中最明亮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幼:月亮,因为月亮很亮,照亮了狮子和姑娘。

小结:月亮在画面中虽然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却让整个画面变得明亮起来。

使人产生一种神秘、幽静的感觉。

2、引导幼儿欣赏画面的色彩及线条的刻画师:我们来看一下画家用了哪些色彩?天空和地面主要用了哪些颜色?幼:天空是深蓝色的,地面主要用的是土黄色的。

师:那天空的颜色给你什么感觉?地面的颜色给你什么感觉?幼:天空是冷色,地面是暖色的。

师:那我们就把它们叫做冷暖对比。

师:你觉得画中画得最细的线条是什么?这样画有什么好处?幼:我觉得狮子的毛画得很细致,还有姑娘身上的衣服头发也画的很细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