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

合集下载

中国饲料行业检测方法标准

中国饲料行业检测方法标准
饲料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邻苯二胺荧光法
62
GB/T 17817-2010
饲料中维生素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63
GB/T 17818-2010
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64
GB/T 17819-1999
维生素预混料中维生素B12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65
GB/T 18246-2000
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饲料中盐酸不溶灰分的测定
119
GB/T 23743-2009
饲料中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的微生物学检验Baird-parker琼脂培养基计数法
120
GB/T 23744-2009
饲料中36种农药多残留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121
GB/T 23873-2009
饲料中马杜霉素铵的测定
122
GB/T 23874-2009
114
GB/T 23385-2009
饲料中氨苄青霉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115
GB/T 23710-2009
饲料中甜菜碱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116
GB/T 23737-2009
饲料中游离刀豆氨酸的测定离子交换色谱法
117
GB/T 23741-2009
饲料中4种巴比妥类药物的测定
118
GB/T 23742-2009
饲料中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测定
89
GB/T 20806-2006
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
90
GB/T 21033-2007
饲料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91
GB/T 21036-2007
饲料中盐酸多巴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蛋白质、粗蛋白、胃蛋白酶消化率、总氮方法步骤总结

蛋白质、粗蛋白、胃蛋白酶消化率、总氮方法步骤总结

称取样品时称样量按照样品中蛋白质含量多少称取蛋白质(GB 5009.5-2016)试剂:硼酸(20g/L):50g硼酸+2.5L水NaOH(400g/L):3瓶氢氧化钠稀释至桶标刻度线甲基红指示剂(1g/L):0.1g甲基红,95%乙醇稀释至100mL亚甲基蓝指示剂(1g/L):0.1g亚甲基蓝,95%乙醇稀释至100mL溴甲基绿指示剂(1g/L):0.1g溴甲酚绿,95%乙醇稀释至100mLB混合指示剂:2份甲基红+1份亚甲基蓝B混合指示剂:1份甲基红+5溴甲酚绿蛋白催化剂:33.3g硫酸铜+500g硫酸钾。

称样:燃烧法:0.1-0.3g 腐竹:粉碎燃烧(糖分较高或脂肪较高的样品可选择1g-1.5g的称取量)淀粉:5g 鸡蛋:1g 奶、血浆、冰棍:3-4g 酱油:1mL 醋:5mL 饮料、口服液:4-5g 调味酱:1-2g 湿饲料:2g 制不匀的饲料、酒糟、草:1g 酒:5mL挥干乙醇胃蛋白酶消化率:称样3-4g,用乙醚脱脂,洗液澄清,室温风干。

称风干试样1g→250mL磨口锥形瓶→150mL水+0.9mL浓盐酸+0.3g胃蛋白酶→盖塞→45℃振摇16h→抽滤→消化→蒸馏→滴定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称样1g→250mL烧杯→50mL 0.2%KOH→搅拌20min→27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消化→6432的规定测粗蛋白含量酪蛋白的测定:称0.2g试样→150mL具塞锥形瓶→酸法(0.0200±0.0010gNaHCO3+ 8mL水)或酶法(0.0200±0.0010g三聚磷酸钠 + 8mL水)或膜法(8mL水)→混匀→65-67℃水浴→每隔5min轻摇一次至溶解→冷却加1mL乙酸→混匀,静置5min→加1mL乙酸钠→静置,沉淀,过滤→沉淀物置于消化管→5009.5处理水溶性蛋白质(腐乳):取样沥干汁液,捏匀称取25g,加少量水煮沸冷却转移250mL容量瓶,定容过滤,吸取10mL置于消化管→5009.5处理。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过滤法参考标准:GB/T 17811-2008一、适用范围二、实验原理已脱过脂的试样,用温热的胃蛋白酶溶液(酶液浓度和用量与酶解试样质量恒定),在恒温、持续不断地振摇或搅拌下消化16小时,过滤分离不溶性残渣,洗涤、干燥,测定残渣的粗蛋白质含量。

同时测定空白和脱脂未酶解试样的粗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用品三、实验内容照上法振摇和倒出。

检查瓶子,并用丙酮再次洗涤。

当全部液体通过滤纸后,用洗瓶以少量丙酮洗涤漏斗壁上残渣两次,并抽干。

从布氏漏斗上小心取下载有残渣的滤纸(用滤纸将残渣包裹好),无损地移入100烧杯中并置于105℃烘箱内烘干。

5 粗蛋白质的测定将上述已烘干的滤纸包无损地移入凯氏烧瓶中,按《FOSS 定氮仪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方法》测定残渣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ω2)。

同时,称取脱脂风干的样品0.3 g(精确至0.0002 g),直接按《FOSS 定氮仪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方法》测定脱脂未酶解的样品中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ω1)。

测定残渣粗蛋白质时应从每个样品残渣粗蛋白质中减去酶液的空白值。

6 计算X- 试样胃蛋白酶消化率,以质量分数计(%);ω1- 脱脂未酶解的样品中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ω2- 脱脂酶解后的残渣中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

重复性:1每个试样脱脂风干后取两份试料进行酶解,平行测定残渣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以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测定结果的相对≤6%;2 每个试样脱脂风干后取两份试料进行平行测定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以其粗蛋质含量允许相对偏差>25% 1%10%<X≤25% 2%≤10% 3%3 每个试样胃蛋白酶消化率测定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误差来源及分析误差来源控制方案附录2: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参考标准:GB/T601-20021.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按下表的规定量取盐酸,注人1000m L 水中,摇匀。

浅谈鱼粉掺假鉴别的5大常用方法

浅谈鱼粉掺假鉴别的5大常用方法

浅谈鱼粉掺假鉴别的5大常用方法鱼粉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原料,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饲料中。

其蛋白含量高,蛋白质消化率可达90%左右;氨基酸组成齐全、平衡,其中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都较高;钙磷含量较高,比例良好,利用率高;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也特别丰富,此外还含多种未知生长因子,适口性好,因而在水产饲料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使用量大,市场价格高,所以掺假掺杂现象特别普遍。

下面介绍一些常规的检测手段,来定性地判断鱼粉的掺假掺杂情况。

常用的方法有感官鉴别法、镜检鉴别法、近红外技术鉴别法、物理鉴别法、化学鉴别法和氨基酸组分测定等鉴别法。

1感官鉴别1.1观察色泽色泽一致没有任何“载体”的,比如鱼骨、鱼片、鱼鳞、鱼眼的一般是配方鱼粉。

1.2闻气味好鱼粉有清香鱼粉气味,掺假鱼粉有腥臭味、氨味、酸败味,掺有植物性木质素类原料的有夹杂的植物味道,掺有其他动物源性饲料的混杂动物气味。

1.3口感口感是识别鱼粉的杀手锏。

好鱼粉入口即化,有清香鱼片的味道,掺假鱼粉则含而不化,有辣味、涩味、苦味、哈喇味等。

1.4触觉拇指与食指轻捻鱼粉,好鱼粉细腻光滑,掺假鱼粉粗劣有细小颗粒。

1.5灼烧正常鱼粉电磁炉烘烤有鱼香味,若有难闻、异臭或者芳香味均为掺假鱼粉。

2镜检鉴别在显微镜下,鱼肉颗粒较大,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呈黄色或黄褐色,有透明感,形碎蹄筋,似有弹性;鱼骨(包括鱼刺、鱼头骨)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碎块,大小各异,呈白色至白黄色(一些鱼骨屑呈琥珀色),表面光滑,鱼刺细长而尖,似脊椎状,仔细观察可看到鱼刺碎块中有一大端头或小端头的鱼刺特征,而鱼头骨则呈片状,半透明,正面有纹理,鱼头骨坚硬无弹性;鱼鳞,平坦或卷曲的藻形片状物,近似透明,有一些同心圆线纹;鱼眼,表面碎裂,呈乳色的圆球形颗粒,半透明,光泽暗,较硬。

在鱼粉中和以上特征相差较远的其他颗粒或粉状物多为掺假物,可据掺假物的镜检特征加以鉴别。

2.1植物性原料鱼粉掺假掺大豆皮粉的鱼粉:鱼粉中掺入大豆皮粉,镜下可见豆皮,为黄色或黄色块状物。

体外消化法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体外消化法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体外消化法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研究进展对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准确评定是配制日粮的关键。

众所周知,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分析法、体内法和体外法。

化学分析法是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一种常用方法,如总能、总磷、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等测定方法。

但利用概略养分分析所测得的饲料养分与动物消化吸收养分间存在很大差异,不足以准确地反映出饲料的实际营养价值。

利用动物试验能够比较准确地对饲料营养价值进行评定,但这些方法往往耗时、费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饲料样品进行评价分析,且生物学影响因素多,结果变异较大,重复性差,限制了其实用性。

因此,人们建立了体外法来研究饲料的营养价值。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动物消化生理的研究进展,利用动物体外消化模拟技术来研究饲料的营养价值也成为可能。

体外法具有简单、快捷、重演性好等特点,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就体外法在不同动物上的应用状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以综述,以提高人们对体外法的认识和重视。

体外消化在猪上的应用由于猪个体较大,体外消化所需要的一些消化酶,如胃蛋白酶和胰酶以及小肠液等比较容易获得。

而且一次性获得数量也比较大。

因此,体外消化法在猪上的研究和应用较多。

猪体外消化法有pH法、单酶(比如胃蛋白酶)法、两步法(胃蛋白酶-胰酶法)、三步法(胃蛋白酶-胰酶-碳水化合物法)等,它们都能很好地预测猪饲料的体内消化情况。

利用NaOH不断中和蛋白质水解过程中所产生的H+,使pH保持恒定不变,并记录所用NaOH数量。

利用该方法所测定的31种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11种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体外消化率与猪体内消化率存在显著相关(r=0.85和0.92)。

在对89个日粮样品进行评定时发现,用胃蛋白酶在 pH=1.5的条件下处理饲料样品,有机物质体外消化率与体内消化率相关系数很高(r=0.92),可以用来预测饲料在猪体内的消化率。

研究员对胃蛋白酶 -胰酶法进行了改进。

在分离已消化养分与残渣时,先利用三氯乙酸将可溶性肽和蛋白质沉淀出来,然后用测定纤维的标准过滤器过滤消化食糜液,分离已消化养分。

几种蛋白原料的体外消化率的测定方法的比较

几种蛋白原料的体外消化率的测定方法的比较

几种蛋白原料的体外消化率的测定方法的比较摘要:试验分别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肉食性鱼类(如鲈鱼)消化道粗酶提取液消化法和草食性鱼类(如草鱼)消化道粗酶提取液消化法测定了酪蛋白、鱼粉、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等7种蛋白质原料的体外消化率。

3种测定方法中,鱼粉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豆粕、菜籽粕、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用两步法和草鱼消化酶法测定的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棉籽粕消化率用两步法测定值高于用消化酶法的测定值,差异极显著(P<0.01);豆粕、菜籽粕、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的消化率用两步法比用鲈鱼消化酶测定的值高,差异极显著(P<0.01);草鱼消化酶法和鲈鱼消化酶法对酪蛋白的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酵母粉和玉米蛋白粉草鱼消化酶法测定值高于鲈鱼消化酶法的测定值,差异极显著(P<0.01)。

结果表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在测定鱼粉蛋白质消化率时可替代鱼类消化液粗酶消化法,对其它蛋白质原料使用该方法应慎重。

关键词:蛋白质饲料;体外消化率;测定方法消化率是动物从食物中所消化吸收的部分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是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定饲料消化率主要有两种方法:体外法和体内法。

体内法测定的消化率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鱼类对饲料的消化情况。

但体内法测定方法复杂、时间长、费用高,而且对外界环境的要求较高,季节、温度、光照等都会影响消化率测定值。

体外消化法是利用精制的消化酶或研究对象的消化道酶提取液在试管内进行的消化试验,其测定值可近似反映鱼对饲料的消化率。

此法能快速测定原料的相对利用率,为营养师制作配方提供参考[1]。

然而,体外消化法无法反映体内消化的真实情况。

Boisen和Eggum(1991)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中利用标准过滤装置测得饲料蛋白质消化率与鼠和猪的真消化率十分接近,他们认为这种方法测得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经内源氮校正与回肠末端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高度相关。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过滤法参考标准:GB/T 17811-2008一、适用范围二、实验原理已脱过脂的试样,用温热的胃蛋白酶溶液(酶液浓度和用量与酶解试样质量恒定),在恒温、持续不断地振摇或搅拌下消化16小时,过滤分离不溶性残渣,洗涤、干燥,测定残渣的粗蛋白质含量。

同时测定空白和脱脂未酶解试样的粗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用品三、实验内容一份15ml的丙酮进行洗涤,照上法振摇和倒出。

检查瓶子,并用丙酮再次洗涤。

当全部液体通过滤纸后,用洗瓶以少量丙酮洗涤漏斗壁上残渣两次,并抽干。

从布氏漏斗上小心取下载有残渣的滤纸(用滤纸将残渣包裹好),无损地移入100烧杯中并置于105℃烘箱内烘干。

5 粗蛋白质的测定将上述已烘干的滤纸包无损地移入凯氏烧瓶中,按《FOSS 定氮仪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方法》测定残渣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ω2)。

同时,称取脱脂风干的样品0.3 g(精确至0.0002 g),直接按《FOSS 定氮仪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方法》测定脱脂未酶解的样品中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ω1)。

测定残渣粗蛋白质时应从每个样品残渣粗蛋白质中减去酶液的空白值。

6 计算X- 试样胃蛋白酶消化率,以质量分数计(%);ω1- 脱脂未酶解的样品中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ω2- 脱脂酶解后的残渣中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

重复性:1每个试样脱脂风干后取两份试料进行酶解,平行测定残渣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以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测定结果的相对≤6%;2 每个试样脱脂风干后取两份试料进行平行测定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以其算粗蛋质含量允许相对偏差>25% 1%10%<X≤25% 2%≤10% 3%3 每个试样胃蛋白酶消化率测定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误差来源及分析附录2: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参考标准:GB/T601-20021.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按下表的规定量取盐酸,注人1000m L 水中,摇匀。

几种蛋白质原料体外消化率测定方法的比较

几种蛋白质原料体外消化率测定方法的比较
为 1 的0 5o1 - C缓冲液3m, 0 . .ml H 1 1 4 0 / CK 0l 在4℃台 式恒温摇床上保温3 后过滤, h 多次冲洗残留物, 用凯
氏定氮法测定残留物的蛋白质含量。 计算饲料蛋白质
为2 I/g妒鱼消化道混合液; 50 m ; 0U 草鱼消化道混合 液; 双抗为青霉素G钾盐( 0 m) 1 I/l 5 U 和硫酸链霉素
匀, 再加浓硫酸2m, 01 在消化炉上小心加热, 起初电 压
调大, 冒烟时调小电压, 大量冒烟后再调大电压, 加热 至样品呈透明的浅蓝色或白色为止, 关上电源, 使消 化瓶自 然冷却。 而后, 用蒸馏水冲洗消化瓶, 洗液注人 10 1 0m 容量瓶内, 定容。同时做一个空白 对照试验。
1 .2 蒸馏 .1 2.
于体积 1 m, 值 1 的H l C缓冲液中。 0 l H . C KI 0 p 4 -
c . 用移液管移取 3m 上述混合液置于三角瓶中。 0l
鱼类消化道的粗酶液离体消化 1 后终止反应, 2 h 用定量滤纸过滤, 并用温水冲洗 34 取滤渣( - 次, 含滤 纸) 1 ℃ 在 0 下烘干至恒重并准确称重。凯氏定氮法测 5 定饲料原料及其消化后相应滤渣的粗蛋白含量。 粗蛋白消化率 ( = x饲料样品粗蛋白含 %) 1 ( 0 0
1 . 3 离体消化程 序 .2 2.
黄沦海等: 几种蛋白质原料体外消化率测定方法的比较
①胃蛋白酶处理
a 饲料样品2 分别置于20 . 称取0g . 5 份, 5 m 带盖 l 三角瓶中( 每个样品测2 个平行样) 。
b 称取17 蛋白 准确到00 ) .7 胃 酶( . 准确 7g .1 , 0g置
1 . 1 胃蛋 白酶最适量的选择 .2 2.
标定甲基红一 嗅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取 2 m 0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过滤法
参考标准:GB/T 17811-2008
一、适用围
二、实验原理
已脱过脂的试样,用温热的胃蛋白酶溶液(酶液浓度和用量与酶解试样质量恒定),在恒温、持续不断地振摇或搅拌下消化16小时,过滤分离不溶性残渣,洗涤、干燥,测定残渣的粗蛋白质含量。

同时测定空白和脱脂未酶解试样的粗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用品
1.实验用试剂
2.实验用设备
三、实验容
5 粗蛋白质
的测定将上述已烘干的滤纸包无损地移入
凯氏烧瓶中,按《FOSS 定氮仪测
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方法》测定
残渣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ω2)。


时,称取脱脂风干的样品0.3 g(精
确至0.0002 g),直接按《FOSS 定
氮仪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方
法》测定脱脂未酶解的样品中粗蛋
白质的质量分数(ω1)。

测定残渣粗蛋白质时应从每个
样品残渣粗蛋白质中减去酶液
的空白值。

6 计算X- 试样胃蛋白酶消化率,以质
量分数计(%);
ω1- 脱脂未酶解的样品中粗蛋
白质的质量分数(%);
ω2- 脱脂酶解后的残渣中粗蛋
白质的质量分数(%)。

重复性:1每个试样脱脂风干后取两份试料进行酶解,平行测定残渣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以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测定结果的相对≤6%;
2 每个试样脱脂风干后取两份试料进行平行测定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以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符合:
粗蛋质含量允许相对偏差
3 每个试样胃蛋白酶消化率测定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误差来源及分析
附录2: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参考标准:GB/T601-2002
1.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
按下表的规定量取盐酸,注人1000m L 水中,摇匀。

2.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
按下表的规定称取于270-300℃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无水碳酸钠,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用配制好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 min ,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

同时做空白试验。

3.计算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HCI)].数值以摩尔每升(mol/L 表示,按式(2)计算:
M
V V m HCl C ⨯-⨯=
)21(1000
)(
m- 无水碳酸钠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g); V1 -盐酸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 -空白试验盐酸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M- 无水碳酸钠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注意事项:
1.灼烧温度不能超过300度,当温度超过300度时无水碳酸钠分解,可将马福炉的温度调至250,等升温稳定后再调至280,或者将马福炉事先升温至280度,待稳定后再放入无水碳酸钠
2.无水碳酸钠的称量质量小于0.2g时要用十万分子之一天平称量。

3.混合指示剂为0.1%甲基红,0.1%溴甲酚绿,1:1混合。

4.滴定一定要滴到暗红色再煮沸,可事先根据大体浓度计算大约的滴定体积。

5.滴定终点到达之后一定是再次去煮不会变回绿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