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误码性能仿真报告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仿真报告书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通信综合课程设计题目: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仿真系(院):电子工程系学期:2011-12-01专业班级:姓名:学号:1课程设计的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是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而制定的。
综合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完所有专业课后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 )掌握一般通信系统设计的过程、步骤、要求、工作内容及设计方法;掌握用计算机仿真通信系统的方法。
(2)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通信工程设计的能力。
2教学要求课程设计要求的主要步骤有:1、明确所选课题的设计目的和任务,对设计课题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系统的性能,指标,内容等。
2、进行方案选择。
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系统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
从多个方案中选择出设计合理,可靠,满足要求的一个方案。
并且对方案要不断的进行可行性和优缺点的分析,最后设计一个完整框图。
3、原理设计。
4、调试阶段。
5、说明书编制。
3设计内容本次综合课程设计内容为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仿真。
应该包括以下设计内容:1、使用一种分组码进行信道纠错编码。
2、使用格雷码对数据进行映射。
3、使用MQAM进行调制,M可选择8、16、32、64、128。
4、选择合适的升余弦函数,使用升余弦对基带信号进行滤波。
5、在解调端,进行滤波,MQAM的解调,格雷码的逆映射,纠错解码。
&改变信噪比,分析系统性能。
4设计内容介绍MQAM是一种基本的相位----幅度联合调制方式。
研究这种基本的数字调制信号的性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通信的基本特点。
信道纠错编码是分组码,M必须选择数字8、16、32、64、128以分析各种M下的QAM系统性能。
数字通信系统误码率仿真分析报告

3G移动通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数字通信系统误码率仿真分析学生:学生学号:学生班级:所学专业:实验日期:1. 实验目的1. 掌握几种典型数字通信系统误码率分析方法。
2. 掌握误码率对数字通信系统的影响与改良方法。
2. 实验原理1、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通信的任务是传递信息,因此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最主要的质量指标。
有效性是指在给定信道能传输的信息容的多少,而可靠性是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
为了提高有效性,需要提高传输速率,但是可靠性随之降低。
因此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相互矛盾的,又是可交换的。
可以用降低有效性的方法提高可靠性,也可以用降低可靠性的方法提高有效性。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通常用信息传输速率来衡量。
当信道一定时,传输速率越高,有效性就越好。
传输速率有三种定义:码元速率〔s R 〕:单位时间传输的码元数目,单位是波特〔Baud 〕,因此又称为波特率;信息速率〔bR 〕: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比特数〕,单位是比特/秒〔b/s 〕,因此又称为比特率;消息速率〔M R 〕:单位时间传输的消息数目。
对于M 进制通信系统,码元速率与信息速率的关系为:()s b M R R s b /log 2=()baud MR R bs 2log =特别说明的是,在二进制数字通信系统源的各种可能消息的出现概率相等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相等。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都默认这两个速率相等,所以常常简单地把一个二进制码元称为一个比特。
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的衡量指标是错误率。
它也有三种不同定义:误码率〔eP 〕:指错误接收码元数目在传输码元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即传输总码元数错误接收码元数=e P误比特率〔bP 〕:指错误接收比特数目在传输比特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即传输总比特数错误接收比特数=b P误字率〔WP 〕:指错误接收字数在传输总字数中所占的比例。
假如一个字由k 比特组成,每比特用一码元传输,如此误字率等于()ke W P P --=11对于二进制系统而言,误码率和误比特率显然相等。
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仿真与实现

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仿真与
实现
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仿真与实现,是指使用计算机来进行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其中包括误码率、带宽分配、延迟时间等。
通常而言,在使用数字通信系统前,采取性能仿真技术,即使用计算机模拟实际环境,并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以确保系统的正常工作。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实际实施系统时可能遇到的风险,而且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水平。
误码率(BER)是指在进行数字通信时,传输的数据信息中出现的错误率。
误码率的测定是一种标准的数字通信系统测试,用于衡量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为了测试误码率性能,需要使用计算机模拟系统的操作环境,并设置所需的参数,以测量系统在特定情况下的误码率。
当系统的性能符合要求时,可以实施系统。
因此,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仿真和实现是一种重要的测试手段,可以帮助系统开发者检测系统的性能,并确保系统的功能和安全。
(完整word版)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摘要:数字通信系统是数字传输的过程,模拟信号到达接收端必须先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会有损耗,因此合理的采用信道的编/译码和调制、解调是十分重要的,本实验采用systemview 进行仿真.关键字:眼图、误码率、调制、解调.1数字通信系统模型与原理1.1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图1数字通信系统模型1.1.1 信源编码与译码信源编码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即通过某种数据压缩技术设计减少码元数目和降低码元速率.二是完成模/数(A/D)转换,即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1.1.2 信道编码与译码信道编码的目的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时受到噪声等影响后将会引起差错.为了减少差错,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息码元按一定的规则加入保护成分,组成所谓“抗干扰编码”.接收端的信道译码器按相应的规则进行解码,从中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1.1.3 加密与解密在需要实现保密通信的场合,为了保证所穿信息的安全,认为地将被传输的数字序列扰乱,即加上密码,这种处理过程叫加密.在接收端利用与发送端相同的密码复制品对收到的数字序列进行解密,恢复原来信息.1.1.4 数字调制与解调数字调制就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基带的数字调制方式有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绝对相移键控、相对相移键控(DPSK).在接收端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或非相干解调还原数字基带信号.对高斯噪声下的信号检测,一般用相关器或匹配滤波器来实现.1.1.5 同步同步是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步调一致,是保证数字通信系统有序、准确、可靠工作的前提条件.按照同步的公用不同,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1) 抗干扰能力强,尤其是数字信号通过中继再生后可消除噪声积累(2) 数字信号通过差错控制编码,可提高通信的可靠性.(3) 由于数字通信传输一般采用二进制码,所以可使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复杂的远距离大规模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通信网.(4) 在数字通信中,各种消息(模拟的和离散的)都可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在系统对数字信号传输情况的监视信号、控制信号及业务信号都可采用数字信号.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结合起来组成的ISDN 对于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自动地进行变换、综合、传输、处理、存储和分离,实现各种综合业务.(5) 数字信号易于加密处理,所以数字通信保密性强.数字通信的缺点是比模拟信号占带宽,然而,由于毫米波和光纤通信的出现,带宽已不成问题.2 系统的设计过程为了使数字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使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以使信号与信道的特性相匹配.这种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同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器把带通信号还原成数字基带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解调.通常把包括调制和解调过程的数字传输系统叫做数字带通传输系统.一般来说,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技术有的方法:把数字基带信号当作模拟信号的特殊情况处理;是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取值特点通过开关键控载波,2.1 信源编码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包括三个步骤:抽样,量化,编码.(1) 抽样:把模拟信号在时间上离散化,变换为模拟抽样信号.(2) 量化:将抽样信号在幅度上离散化,变换成量化信号.(3) 编码:用二进制码元来表示有限的量化电平.抽样定理指出:设一个连续模拟信号m(t)中的最高频率〈f h ,则以间隔时间T〈1/2f h的周期性冲激脉冲对它抽样时,m(t)将被这些抽样值所完全确定.由于抽样时间间隔相等,所以此定理又称均匀抽样定理.例如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10hz,则采样频率为30hz.2.2 信道格雷码的编/译码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干扰的影响,码元波形将变坏,,接收端收到后可能发生错误判决,故采用GRAY编\译码方式来进行差错控制. 格雷码的编码和译码设备都不太复杂,而且检错的能力较强.格雷码除了具有线性码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循环性.循环性是指任一码组循环一位(即将最右端的一个码元移至左端,或反之)后,仍为该码中的一个码组.2.3 2FSK信号的调制与非相干解调2.3.1 调制原理键控法:在二进制基带矩形脉冲序列的控制下通过开关电路对两个不同的独立频率进行选通,使其在每一个码元T s 期间输出 f1或f0两个载波之一, 图2所示.键控法产生的2FSK信号,是由于电子开关在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之间转换形成,故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不一定连续. 2FSK信号可以看成两个ASK的相加,图3所示.图2 键控法产生2FSK 信号的原理图图3 相位连续的2FSK 信号波形2.3.2 2FSK 信号的非相干解调2FSK 的非相干解调:其原理是将2FSK 信号分解为上下两路2ASK 信号分别进行解调,然后进行判决.这里的抽样判决是直接比较两路信号抽样值的大小,可以不专门设置门限.判决规则应与调制规则相呼应,调制时若规定“1”符号对应载波频率w 1,则接收时上支路的样值较大,应判为“1”;反之则判为“0”.2FSK 信号的非相干解调方框图如图4所示,其可视为由两路2ASK 解调电路组成.这里,两个带通滤波器(带宽相同,皆为相应的2ASk 信号带宽;中心频率不同,分别为w 1、w 2 起分路作用,用以分开两路2ASK 信号. 振荡器f 1选通开关 反相器 想加器 振荡器f 2 选通开关基带信号 2FSK 信号图4 2FSK信号非相干解调方框图2.4 模拟FIR滤波器的设计通过选择菜单上的”Filter/Analog”按扭,可以设计五种模拟滤波器.它们是:巴特沃斯,巴赛尔,切比契夫,椭圆,线性相位.这些滤波器可以是低通、高通或带通,所选滤波器的一般形状由滤波器的类型决定,需要输入的数据是滤波器的极点数、-3db带通或截止频率、相位纹波系数、增益等参数,按”finish”完成设计.低通滤波器:去掉信号中不必要的高频成分,降低采样频率,避免频率混淆,去掉高频干扰.带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同低通滤波器的组合.对滤波器而言,所有频率都应是采样速率的分数,即相对的百分比系数.例如,系统的采样速率为1MHZ,所涉及的FIR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50KH Z,则滤波器涉及窗口输入的截止频率为0.05(50KH Z/1MH Z),如果在滤波器前面连接的是抽样器或采样器的图符,则这些图符的频率也必须是滤波器采样速率的分数. 2.5 眼图分析眼图是指利用实验的方法估计和改善(通过调整)传输系统性能时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一种图形.观察眼图的方法是:用一个示波器跨接在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然后调整示波器扫描周期,使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这时示波器屏幕上看到的图形像人的眼睛,故称为“眼图”.从“眼图”上可以观察出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估计系统优劣程度.另外也可以用此图形对接收滤波器的特性加以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和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眼图的“眼睛” 张开的大小反映着码间串扰的强弱.“眼睛”张的越大,且眼图越端正,表示码间串扰越小;反之表示码间串扰越大当存在噪声时,噪声将叠加在信号上,观察到的眼图的线迹会变得模糊不清.若同时存在码间串扰,“眼睛”将张开得更小.与无码间串扰时的眼图相比,原来清晰端正的细线迹,变成了比较模糊的带状线,而且不很端正.噪声越大,线迹越宽,越模糊;码间串扰越大,眼图越不端正.眼图对于展示数字信号传输系统的性能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可以从中看出码间串扰的大小和噪声的强弱,有助于直观地了解码间串扰和噪声的影响,评价一个基带系统的性能优劣;可以指示接收滤波器的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1) 最佳抽样时刻应在“眼睛” 张开最大的时刻.(2) 对定时误差的灵敏度可由眼图斜边的斜率决定.斜率越大,对定时误差就越灵敏. 在抽样.(3) 时刻上,眼图上下两分支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最大信号畸变.眼图中央的横轴位置应对应判决门限电平.(4) 在抽样时刻上,上下两分支离门限最近的一根线迹至门限的距离表示各相应电平的噪声容限,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可能发生错误判决.(5) 对于利用信号过零点取平均来得到定时信息的接收系统,眼图倾斜分支与横轴相交的区域的大小,表示零点位置的变动范围,这个变动范围的大小对提取定时信息有重要的影响.2.6 误码率分析对于二进制双极性信号,假设它在抽样时刻的点平取值为+A或-A(分别对应信码“1或“0”),在-A 和+A之间选择一个适当的电平V d作为判决门限,根据判决准则将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 对“1”码:当X>V d,判为“1”码(正确);当X<V d,判为“0”码(错误).(2) 对“0”码:当X<V d,判为“0”码(正确);当X>V d,判为“1”码(错误).假设信源发送“1”码的概率为P(1),发送“0”码的概率为P(0),则二进制基带传输系统的总误码率Pe= P(1) P(0/1)+ P(0) P(1/0) 其中P(0/1)= P(X<V d),P(1/0) = P(X>V d)3参数的设定(1)模拟信源:正弦函数,频率fs=10hz,幅度A=1V;。
PAM、PSK、QAM数字调制解调系统误码性能仿真

数字通信系统传输误码性能仿真(一)摘要:脉冲幅度调制(PAM)、频移键控(PSK)、正交振幅调制(QAM)等数字信号调制解调模式在经典和现代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同调制方式在不同的条件下传输可靠性能不尽相同。
Matlab/Simulink包含多种仿真模块库,可以对各种通信调制方式的调制解调进行仿真,并验证其传输可靠性能。
关键字:通信系统、仿真、PAM、PSK、QAMAbstract:Digital sign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odes such as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PAM), frequency shift keying (PSK),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QAM)are widely used in classical and modern communication. The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of different modulation are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Matlab/Simulink contains a variety of library of simulation modules for various communications modem modulation to simulate and verify its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Keywords: communication systems, simulation, PAM,PSK,QAM0 引言系统仿真是进行协议标准制定、算法分析优化和产品总体设计的重要步骤,对验证算法和理论的设计性能、缩减设计开发时间、降低总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系统仿真方法主要使用基于C语言等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仿真程序的可读性、可靠性、可移植性无法达到现代大中型系统的要求。
QPSK误码率仿真分析

[键入文字]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QPSK的误码率仿真分析学生姓名谭夕林学号 **********所在院(系)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专业 1102 班指导教师魏瑞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2014年 3 月 12 日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院(系)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工程专业1102班学生姓名谭夕林一、课程设计题目 QPSK的误码率仿真分析二、课程设计工作自 2014 年 2 月 24 日起至 2014 年 3 月 16 日止三、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四、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利用仿真软件等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和各渠道资料,对QPSK在高斯通道下的误码率进行研究分析指导教师魏瑞系(教研室)通信工程系接受任务开始执行日期2014年2月24日学生签名谭夕林QPSK的误码率仿真分析谭夕林陕西理工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通信1102班,陕西汉中723003)指导教师:魏瑞【摘要】为实现QPSK应用到无线通信中,该文对QPSK系统性能进行了理论研究。
介绍了QPSK调制解调原理,对高斯白噪声信道的系统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比了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系统误码性能。
为基于副载波QPSK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使用MATLAB中M语言完成QPSK的蒙特卡罗仿真,得出在加性高斯白噪声的信道下,传输比特错误率以及符号错误率。
并将比特错误率与理论值相比较,并得出关系曲线。
使用simulink搭建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QPSK调制解调系统,其中解调器使用相关器接收机。
并计算传输序列的比特错误率。
通过多次运行仿真得到比特错误率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QPSK,误码率,仿真,星座图【中图分类号】 TN702 [文献标志码] AQPSK BER simulation analysisTan Xilin(Grade11,Class2,Major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School of Phys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3,China)Tutor:Wei Rui[Abstract]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QPSK (Phase-Shift-Keying) to the wireless laser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system of QPSK's performance, theoretically. In the paper, the principle of the QPSK's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were introduced in brief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at white Gaussian noise (AWGN) channel was also analyzed carefully. The above results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wireless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QPSK with e the MATLAB language to complet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QPSK, and to obtain the transmission sequence bit error rate and symbol error rate in the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channel, comparing it with the theoretical value, then get curve. The second aspect is to learn how to use Simulink and the functions and principles of various modules. Then we use Simulink to create the model of QPSK through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channel. And take the advantage of the Correlator receiver to complete the operation of demodulation. Then calculate the transmission sequence bit error rate. By running the simulation repeatedly, we can g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t error rate and SNR.Keywords: QPSK, BER, simulation, constellation目录摘要 (3)Abstract (4)一绪论 (6)1.1 课题背景及仿真 (6)1.1.1QPSK系统的应用背景简介 (6)1.1.2QPSK实验仿真的意义 (6)1.1.3仿真平台和仿真内容 (6)二系统实现框图和分析 (7)2.1QPSK调制部分 (7)2.2QPSK解调部分 (8)三QPSK特点及应用领域 (9)3.1QPSK特点 (9)3.2误码率 (10)3.3QPSK时域信号 (10)3.4扩充认知QPSK-OQPSK (10)3.5QPSK的应用领域 (11)四使用simulink搭建QPSK调制解调系统 (12)4.1信源产生 (12)4.2QPSK系统理论搭建 (13)五仿真模型参数设置及结果 (15)5.1仿真附图及参数设置 (15)5.2仿真结果 (16)5.3误码率曲线程序及其仿真结果 (17)六仿真结果分析 (19)七总结与展望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1)一.绪论1.1课题背景及仿真:1.1.1QPSK系统的应用背景简介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
PAM、PSK、QAM数字调制解调系统误码性能仿真

数字通信系统传输误码性能仿真(一)摘要:脉冲幅度调制(PAM)、频移键控(PSK)、正交振幅调制(QAM)等数字信号调制解调模式在经典和现代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同调制方式在不同的条件下传输可靠性能不尽相同。
Matlab/Simulink包含多种仿真模块库,可以对各种通信调制方式的调制解调进行仿真,并验证其传输可靠性能。
关键字:通信系统、仿真、PAM、PSK、QAMAbstract:Digital sign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modes such as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PAM), frequency shift keying (PSK),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QAM)are widely used in classical and modern communication. The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of different modulation are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Matlab/Simulink contains a variety of library of simulation modules for various communications modem modulation to simulate and verify its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Keywords: communication systems, simulation, PAM,PSK,QAM0 引言系统仿真是进行协议标准制定、算法分析优化和产品总体设计的重要步骤,对验证算法和理论的设计性能、缩减设计开发时间、降低总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系统仿真方法主要使用基于C语言等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仿真程序的可读性、可靠性、可移植性无法达到现代大中型系统的要求。
信道误码率仿真课程设计

信道误码率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信道误码率的基本概念,掌握误码率与通信质量的关系;2. 学会运用仿真软件进行信道误码率的模拟与计算;3. 掌握影响信道误码率的主要因素,了解提高通信质量的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使用仿真软件设计简单的信道模型,进行误码率仿真实验;2. 能够分析仿真实验结果,提出优化通信质量的方案;3. 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与交流技巧。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通信原理等相关知识,设计信道误码率仿真课程。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较强的理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明确以上课程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信道误码率基本概念:包括信道、误码、误码率定义,以及误码率与通信质量的关系;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数字通信系统性能指标”,第1-2节。
2. 仿真软件介绍:介绍信道误码率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如MATLAB等;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通信系统仿真技术”,第1节。
3. 影响信道误码率的因素:分析信号幅度、噪声、信道特性等因素对误码率的影响;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信道与信号”,第3-4节。
4. 信道误码率仿真实验:设计实验方案,使用仿真软件进行误码率模拟与计算;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通信系统仿真技术”,第2-3节。
5. 结果分析及优化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提出降低误码率的优化方案;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通信系统性能改善”,第1-2节。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 2课时:信道误码率基本概念;2. 2课时:仿真软件介绍与操作;3. 2课时:影响信道误码率的因素;4. 3课时:信道误码率仿真实验;5. 2课时:结果分析及优化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R 的一半,这与理论结果契合。此外,BER、SER 的 仿真值都与其理论值基本一致。
(a)
(b)
图 3.(a)QPSK 星座图,(b)SNR=14dB 时的星座图
图 2.BPSK 的误码率仿真值与理论值,仿真 100 次取平均值
尽管 BPSK 两星座点的正交分量均为 0,星座点 相似于 2ASK,但 BPSK 的误码性能优于 2ASK。BPSK 是二维调制,而 ASK 是一维,对于同一 SNR,在平均 信号功率、平均噪声功率均相同的情况下,BPSK 的 噪声被分散在两个维度中,因而 BPSK 的抗噪声性能 比 2ASK 更强。 (2)QPSK 在 AWGN 信道下的误码性能 QPSK 的误码率可由 BPSK 推导得到, QPSK 可以视 为两个正交的 BPSK,且两者相互独立。于是有如下 推导过程:
s(t ) Bk e j 2π f k t k
k 0
N 1
式中:Bk 为之前 16QAM 调制所得的第 k 路子信 道中的复输入数据。 由于 OFDM 信号表达形式如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 (IDFT),所以可以用计算 IDFT 和 DFT 的方法进行 OFDM 调制和解调。OFDM 信号的实现基于快速傅里叶 变换(FFT),其调制原理[1]如图 11 所示:
图 5.Gray-16QAM 星座图
图 6.Gray-16QAM 与普通 16QAM 的 BER 对比
图 7.SNR=[5dB,10dB,15dB,20dB]时的 16QAM 星座图
判决时比较 r1 和 r2,如果 r1>r2,则判决为 1, 接收正确,反之则误码。此算法与 2FSK 比较判决的 调制解调原理相契合。仿真程序据此设计。 2FSK 误码性能的仿真 2000 次的仿真结果如图 8 所示。从图 8 中可以看出,SNR 达到 13dB 时,基本 可实现无差错数据传输。
(a) (b)
接近于 0,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对信道进行仿真。 正交频分复用(OFDM)[3]系统信道的频带被划 分为 N 个子信道, 不同信息同时别调制在不同子载波 上传播,并且各子载波之间是正交的,这要求载波间 的最小频率差距为 1/T。对于 OFDM,不但要考虑信道 中的 AWGN 噪声,还要考虑载波之间的干扰,保护间 隔可以有效减小这种干扰。本文中,每个子载波上使 用 16QAM 调制格式,下文将仿真它的调制、解调以及 误码性能。 2 不同调制方式在 AWGN 信道下的误码性能 (1)BPSK 在 AWGN 信道下的误码性能 对于二进制相位调制 BPSK,s1(t)和 s2(t)是 双极性信号,因此误码概率为
由图 6 可以看出, 普通 16QAM 的 BER 仿真值总是 比 Gray-16QAM 高一些,这与理论原理契合。而且 Gray-16QAM 的 BER 几乎与理论值完全一致,大约是 SER 的 1/4(SER 见图 9 中的 16QAM-SER)。由图 6、 图 7 可以看出,SNR=10dB 时 16QAM 存在严重的误码 率,无法正常传输信息。当 SNR 达到 15dB 时,误码 率达到 10 数量级,仍然无法完成可靠的数据传输; 当 SNR 达到 20dB 时,误码率达到 10 数量级,基本 可看作误码率趋向于 0,基本可以实现无差错传输。 (4)2FSK 在 AWGN 信道下的误码性能 可以利用信号向量 sm 、接收向量 r 来分析 2FSK 的误码率,具体算法如下[4]:(假设信号能量为 1) s1=(1,0) s0=(0,1) 假设发送的信号为 s1,即‘1’。 则接收矢量为 r =(1+ n1,n2);
-6 -3
图 8.2FSK 的 BER 仿真,仿真 2000 次取平均值
图 9.四种调制方式的 SER 仿真, 仿真 1000 次取平均值
图 10.四种调制方式的 BER 仿真,仿真 1000 次取平均值
(5)四种调制方式在 AWGN 信道下的误码性能比较 四种调制方式的 SER 仿真如图 9 所示,BER 仿真 如图 10 所示,图 9、图 10 展示了各调制方式仿真值 与理论值的比较,均为仿真 1000 次取平均值,从图 中可以看出,仿真值基本契合理论值。 从图 9 可以看出,误码性能从优到劣依次为: BPSK > 2FSK > QPSK > 16QAM。在 AWGN 信道下,抗 噪声性能最好的是 BPSK;而 2FSK 和 QPSK 抗噪声性 能比较接近,在信噪比相同的情况下,QPSK 的 SER 大约是 2FSK 的 2 倍,在图 10 中,二者的 BER 基本相 等;对于 16QAM 若想实现可靠的通信,需要付出更高 的信噪比代价。 二进制调制的抗噪声性能明显要好于多进制调 制。多进制调制(如 16QAM)的优点是提高了频带利 用率,提高了通信的有效性[1],但与此同时抗噪声 性能降低了,也就是降低了通信的可靠性。有效性和 可靠性是数字通信需要权衡折衷而难于兼得的两个 系统性能指标。 3 OFDM 调制解调仿真 (1)OFDM 调制解调原理 如果采用单载波调制,在高速传输中,容易因信 道特性的不理想而造成信号失真和码间串扰(ISI),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多载波传输技术,本文 以 OFDM 作为多载波调制的典型代表。
图 4.QPSK 的 BER/SER,仿真 100 次取平均值
(3)Gray-16QAM 在 AWGN 信道下的误码性能 16QAM 可以视为两个正交的 4ASK, 且两者相互独 立,所以 16QAM 的误码率理论值可以由 4ASK 推得:
Pq 1 Pc Pq 1 (1 Pb ) 2 Pq 2 Pb 2 Eb Pq 2Q ( ) N0
随着快速持续发展的数字信号加工和大规模集 成电路技术,美国贝尔实验室[3]提出了正交频分复 用(OFDM)。利用快速离散傅里叶算法(FFT/IFFT), 利用可以保持正交性的子载波且觉有良好的硬件实 现,OFDM 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有线和无线宽带通信 系统,例如数字用户环路(DSL),数字视频广播系 统(DVB),802.11a 标准等。 OFDM 的基本原理[1]是将发送的数据流分散到多 个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 接收端利用正交特性可以很 容易地将各路子载波分离开; 各子载波的信号速率大 为降低,从而提高抗多径和抗衰落的能力,适用于衰 落严重的无线通信; 为了进一步克服码间串扰 (ISI) , 添加循环前缀,在相邻码元之间增加保护间隔,使相 邻码元分离。 OFDM 的复数形式为:
对于 BER, 因为各相邻星座点之间仅有一位不同, 所以误码时很大概率上是两位比特中的一位出错, 所 以理论上 QPSK 的 BER 是其 SER 的一半。 QPSK 星座图如图 3(a)所示,SNR=14dB 时,基 本可实现无差错传输。 QPSK 误码率的仿真结果如图 4 所示。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QPSK 的 BER 大约是其
4 不同调制方式在平坦 Rayleigh 信道下的误码性能 (1)Rayleigh 衰落信道 多径效应[5]引起多径时延扩展,当信号持续时 间远大于多径时延扩展时,信道看作平坦信道,几乎 可以忽略多径效应的影响。 瑞利衰落信道(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 [ 5 ] 是一种无线电信号传播环境的统计模型。 这种模型假 设信号通过无线信道之后,其信号幅度是随机的,即 “衰落”,并且其包络服从独立同一分布,其相位服从 均匀分布。 瑞利衰落只适用于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不存 在直射信号的情况,即信号由多条路径到达接收机。 在 Rayleigh 信道下的误码性能反应的是信号的 抗衰落能力。在 AWGN 信道的基础上,加上了乘性失 真,即与衰落信道函数的卷积。 (2)在平坦 Rayleigh 信道下的误码性能仿真 这里仿真的是平坦 Rayleigh 慢衰落信道,以上 文中公式(2)为仿真的基础。由于是平坦衰落信道, 多径时延很小;多普勒频移设为 100。 四种调制方式在平坦 Rayleigh 信道下的 BER 仿 真结果如图 14 所示。在衰落更加严重的信道中,仿
Pb Q (
2 Eb ) N0
图 1.(a)BPSK 星座图(b)SNR=10dB 时的接收星座图
如图 1 (b) 所示, 当信噪比 SNR 为 10dB 时, BPSK 调制基本上可实现无差错传输。BPSK 在 AWGN 信道下
的误码性能仿真结果如图 2 所示,即 SNR 所对应的 BER100 次仿真结果的平均值。可以看出,仿真结果 与理论值几乎完全一致, 多次仿真让仿真结果更加准 确。
BPSK、QPSK、16QAM、2FSK 在 AWGN 信道和 平坦 Rayleigh 信道下的误码性能以及 OFDM 的调制解调仿真
孔淼 通信 1303 班 201308030309 摘要:利用 MATLAB 对 BPSK、QPSK、16QAM 和 2FSK 四种调制方式进行仿真,在加性高斯白噪 声(AWGN)信道和平坦 Rayleigh 信道下分别进行仿真,计算每种调制方式在以上两种信道 中的误码率,并进行比较,介绍了理论原理、仿真结果以及仿真分析。此外,利用 MATLAB 对 OFDM 的调制和解调以及误码性能进行了仿真。 关键词:BPSK;QPSK;2FSK;16QAM;误码率;AWGN;平坦 Rayleigh 衰落;OFDM 1 引言 抗噪声性能是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即系统 抵抗噪声干扰的能力[1]。而在数字通信系统[2]中, 信道噪声干扰使传输符号或传输码元产生错误, 所以 误码率可以用来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BPSK、QPSK、16QAM 和 2FSK 等各种调制方法可 以用于通信系统传输数字信息。 发送端调制器将数字 序列映射成信号波形, 这些信号在信道中传输并受到 损伤,被接收机接收,造成了误码。信道中的损伤包 括噪声、衰减、衰落和干扰等,本文将以加性高斯白 噪声BPSK、QPSK、16QAM 和 2FSK 等四种 调制方式的误码性能。 由于不同调制方式调制原理的 不同, 它们在不同信道中的误码性能表现出来的抗噪 声性能也有优有劣,将在下文进行比较。 对于 AWGN 信道,信道噪声是加性高斯白噪声, 该信道的数学描述是 r(t)= sm(t)+n(t) (1) 式中 sm(t)是发送信号,它是 M 个可能的信号之一;n (t)是均值为 0 且功率谱密度为 N0/2 的高斯白噪声 过程的样本波形。对于平坦 Rayleigh 信道,信道中 的干扰包括乘性失真和加性噪声。 该信道的数学描述 是 r(t)= sm(t)*c(t)+n(t) (2) 式中 c(t)是平坦瑞利信道函数。由于是平坦衰落, 多径时延远小于符号时长, 可认为几条径上的时延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