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阅读理解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考试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阅读理解能力

考试年份 2017年上 2016年下 2015年下 2014年下 2014年上 2013年上
所占分值 4 4 4 5 4 10
一、什么是重要概念?
指文章中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 能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对人们认识过 程中感知的事物的本质特点加以概括归纳的词语。理解 重要概念是理解整个文段内容的基础。
A.词典编纂者不能对词汇的用法随意改动
C
B.词典编纂者应该熟悉词典编纂的具体过程
C.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D.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应由广大人民群众来决定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上过程】本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文学是一项寻求认同的事
其实,不仅比喻,文学中任何精彩的修辞,任何超现实的个人感觉,表现于节奏、色彩、韵味、品相的相机把握,引导处缺略、跳跃、拼接、置换的变化多端,使一棵树也可能有
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信息,掌握作者观点的能力。 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若没有文字,脑子里仅剩一堆乱糟糟的影像,人类的意识活动岂不会滑入幼儿化、白痴化。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正视事实”的“事实”指什么?“纵切面”指的是什么?
2、把握标点提示
冒号、破折号在句中一般起注释作用,其后的内容是起 解释说明的作用。
围绕主旨,结合语境,整体感 知是前提,局部揣摩是重点,“前 后联系”是要点。
实战演练:巴甫洛夫《给青年们的一封信》
首先,要循序渐进。我一谈起有成果的科学工作所应具备的这个重要条件时, 总不能不感到心情激动。要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 就得在积聚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 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彻底。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 往后的事情。决不要企图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哪怕是用最大胆的猜度和假设作 为借口来掩饰。不管这种肥皂泡的美丽色彩怎样使你们炫目,但肥皂泡是不免要破 裂的,那时你们除了羞惭之外是会一无所得的。你们要养成严谨和忍耐的习惯。你 们要学会干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鸟的翅膀无论怎样 完善,但若不借空气支持,是不能使鸟体上升的。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 实,你们永远也飞腾不起来。没有事实,你们的“理论”就是枉费了苦心。但是在 研究、实验、观察的时候,要力求不停留在事实的外表上。你们不要变成事实的保 管人。要设法洞悉事实发生的奥秘。要坚毅不拔地去寻求支配事实的法则。

2021下幼儿园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真题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1下幼儿园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真题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1下幼儿园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共30分)1.教学活动中,洋洋趁老师不注意溜出教室。

当邓老师试图伸手抓住他时,他故意让老师追自己,就像在玩追逐游戏。

对此,邓老师应该()。

A.让家长领洋洋回家教育B.让洋洋在户外自由活动C.牵着洋洋的手回到教室D.关闭房门,不让洋洋进入答案:C。

2.窦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

A.生存关注阶段B.虚拟关注阶段C.任务关注阶段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答案:D。

解析:在幼儿园任教多年的窦老师有意识的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关注学生整体发展,积累了比较科学的个人实践知识。

3.户外活动时,梅老师对超超说:“今天老师看到你用尽全力在跳,相信你还可以做得更好!”这表明梅老师()。

A.未能把握教育契机B.善于创设学习环境C.未能提供针对性指导D.善于改进教学策略答案:D解析:超超属于大(2)班里少数不会跳绳的孩子。

4.班里养的金鱼死了,孩子们纷纷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起来:"怎么就死了呢”“不对呀,他还睁着眼睛呢!"对此,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A.埋怨孩子们投喂了过多食饵B.对孩子们提出问题不予回应C.让孩子们回家问爸妈D.引导孩子们讨论金鱼死亡原因答案:D。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发展学前教育B.国家发展义务教育C.国家发展中等教育D.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答案:B6.区域活动时,毛毛把安安打哭了,田老师把毛毛关进卫生间反省,毛毛的父母知道后,来幼儿园把教室里的东西砸得稀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毛父母应承担刑事附带民事法律责任B.毛毛父母应承担行政附带民事法律责任C.田老师和毛毛父母应承担刑事附带民事法律责任D.田老师和毛毛父母应承担行政附带民事法律责任答案:A7.我国实行教师职务制度,我国教师职务制度的具体办法为()。

A.国务院规定B.教育部规定C.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D.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答案:A8.依据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下列情形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是()。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语文》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上,教师要求学生整理教材选文中的宾语前置句,下列适合的是()。

A、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后汉书·张衡传》)C、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2教学鲁迅《春末闲谈》,教师引入富有哲理的散文开展比较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A、茅盾《森林中的绅士》B、周涛《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C、多丽丝·莱辛《特别的猫》D、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3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具有西北地域文化色彩的作品,下列作品适合的一组是()。

A、《白鹿原》《马桥词典》B、《浮躁》《平凡的世界》C、《红旗谱》《尘埃落定》D、《大漠祭》《林家铺子》4学习“良知与悲悯”主题单元,学生讨论戏剧人物的身份特征,下列作品中的主人公均为小人物的是()。

A、曹禺《日出》易卜生《玩偶之家》B、老舍《龙须沟》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C、白朴《梧桐雨》阿瑟·密勒《推销员之死》D、洪昇《长生殿》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5开展《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师在“初读”环节带领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半部环环相扣,以聚义梁山为线索,串起各个英雄人物B、上半部以人物为单元,侧重展示典型人物的人生轨迹C、下半部一波三折,以杀富济贫为主线,串起每个故事D、下半部以事件为顺序,描写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等大事件6在学习古今词义变化专题时,教师安排学生运用工具书查解“无赖”一词的意义,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虿螫其手,呻呼无赖呼叫(陈寿《华佗传》)B、江水不胜绿,梅花无赖红受不住(陆游《广都道中呈季长》)C、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奸诈(辛弃疾《清平乐》)D、长恨早梅无赖极,先将春色出前林可爱(段成式《折杨柳七首》)7教师安排学生课下搜集咏叹同一历史人物的诗句,下列适合的是()。

【9A文】教师资格证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9A文】教师资格证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阅读理解题只有两小题,第一小题4分,第二小题10分。

第一小题的4分一般都送分题,所考的知识点集中在理解能力方面。

第二小题一般考查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

理解词语、句子或细节的关键是把握词句概括的内容要点,基本方法如下:1、定区域。

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2、明方向。

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3、巧表述。

答案表述可以采用摘取、整合、归纳的办法。

摘取原文中的某句话、某个词,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

这样的题目要去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指表达出来。

重要词语、句子最常用的答题技巧为联系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如果重要词语或句子本身蕴含修辞手法,那么要结合修辞手法理解词义。

如果重要词语或句子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词或中心句,那么要结合文章主旨理解词义。

【例题】“照着讲”和“接着讲”冯友兰先生有一个提法:“照着讲”和“接着讲”。

冯先生说,哲学史家是“照着讲”,例如康德是怎样讲的,朱熹是怎样讲的,你就照着讲,把康德、朱熹介绍给大家。

但是哲学家不同。

哲学家不能仅限于“照着讲”,他要反映新的时代精神,要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这就叫做“接着讲”。

例如,康德讲到哪里,后面的人要接下去讲;朱熹讲到哪里,后面的人要接下去讲。

人文科学的新的创造必须尊重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经典创造和学术积累,必须从经典思想家“接着讲”。

“接着讲”,从最近的继承关系来说,就是要站在21世纪文化发展的高度,吸取20世纪中国学术积累的成果,吸收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冯友兰、熊十力等前辈学者的学术成果。

对中国美学来说,尤其是要从朱光潜接着讲,之所以特别强调朱先生,主要是因为他更加重视基础性的理论工作,重视美学与人生的联系。

河北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考点归纳阅读理解能力

河北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考点归纳阅读理解能力

河北教师资格之小学综合素质基本能力考点归纳:阅读理解能力第一章阅读理解能力考点归纳1.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重点提示一、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实际是文章段落内部和段落之间的组合关系。

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不过,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往往是两者并提的,这就是“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一)分析结构的目标目标主要有两点:1.分清层次。

分清层次,既包括分清全文的层次,也包括某一部分的层次(或说段内层次),前者通常称为划分成几个部分,后者通常称为分析小层次。

因为段内层次的分析与全文层次分析的原理是相同的,这里只说段内层次分析。

段内层次分析的途径主要是辨类型、归意群、找标志。

(1)分辨段的类型。

段的类型从表达方式上说,分为叙述段、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这四类。

强调分辨段的类型,是因为段的类型不同,其写作思路、结构特点也不相同。

一般来说,说明段、议论段往往有中心句,主体句则围绕中心句展开,有时还有小结句。

叙述段、描写段往往没有中心句,各句围绕客观存在的中心意思按时空或逻辑顺序展开。

懂得这一点,有助于段内层次分析。

(2)归纳意群。

所谓归纳意群,就是以句为单位,把句意密切相关的句子按意义归纳在一起,并以此为根据来划分段内层次。

一个意群,就是一个层次。

(3)寻找标志。

一般说来,段内意群之间往往有标志性词语或句子,如表先后顺序的词语,表递进或转折的句子,或者提示性、小结性的词语等等。

找出这些标志性语句,有助于准确归纳意群、分清层次、概括层意。

2.摸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里所说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指开头和结尾的关系,它们与主体部分的关系,以及前后照应的关系。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小学)50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小学)50

1.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问题:(1)找出本诗的诗眼,分析其用法及其效果。

(2)试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3)针对诗歌讲授环节,设计教学过程。

2.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人讲课到铃响/你任劳任怨地讲解那道题,可知道学生心里很勉强/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讲/灌输总是简单,自主太难/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铃响了,你还不想停,你还要讲几分钟吗/你这样讲解到底累不累,明知学生心里怨你/只不过想好好讲透课文,可惜学生无法给你满分/多余的牺牲,你不懂心痛,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讲师”/哦,算了吧,就这样放手吧/该放就放,再讲也没有用/傻傻地讲,学生只会依赖,你总该为学生想想未来……——歌词摘自网络改编视频《心太软》问题:(1)请分析歌词所描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教学过程包括了导入、新授、巩固、反馈等环节,请选择你熟悉的某一教材内容,设计“新授”环节,要求在设计中能解决上述歌词所反映的问题。

3.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观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dı̄)。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zhào)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yı̀)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dı̌nɡ)沸(fèi),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考试试题,希望大家喜欢!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考试试题第一部分: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10分)1、阅读《红楼梦》时,头脑中呈现出大观园的形象,这是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幻想D.空想2、《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是A.直观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3、“点拨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A.蔡澄清B.李镇西C.程翔D.洪镇涛4、新《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是A.教学阅读评价B.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着眼未来C.自主合作探究D.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一首表达爱国与思乡主题的诗歌,一般来说最恰当的教学思路是A.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味诗中的思想感情。

B.让学生在把握诗中的人物和情节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C.让学生在分析字句的基础上,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

D.让学生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结构特点。

第二部分:语文教育的基础知识与技能(90分)一、积累与运用(16分)6.韩愈在《师说》中用一句话解释了教师的作用,请你把这句话用正楷字写在答题卷的田字格内。

(标点符号占一格)(2分)7.默写与填空(8分)①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③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刘禹锡《陋室铭》)⑤ 余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苏轼《水调歌头》)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毛泽东《沁园春·雪》)⑧王维《使至塞上》一诗描写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其中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教师资格证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资格证科目一 -阅读提升 14 分阅读能力:(1)理解能力(4分):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必考)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文中代词的含义文中细节的含义(2)分析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中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3)探究能力: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探究作者的观点态度(必考)(4)鉴赏能力:鉴实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不常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鉴赏能力:一、考查方式:(从作者意图,作者角度出发)1.文中××词的含义(内涵)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这里的××词指的是什么?3.你如何理解文中××一词的含义?4.说说你对××词语的理解。

5.请简述文中“××”的意思。

理解能力:二、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1)借助固有含义理解词句不能抛开词语的原本义不管。

原本义是理解的根本。

(2)联系具体语境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并紧扣文章的有关内容,得出切合该词句的特定环境意义的理解。

(3)结合修辞手法理解词句(考的少)先指出修辞方法,对修辞方法进行相应的阐释。

解读修辞隐含义,要结合作者的表达意图及具体语境进行还原。

(4)结合文章主旨理解词句要从作者的观点、作者的态度等方面去考虑,结合文章主旨具体阐述。

总结:①读问题②定区域③归纳段意④筛信息⑤后整合⑥适当运用逆向思维三、文中代词的含义(涉及概率低于30%)指代词出现的位置往往在指代的对象或内容之后。

因此,指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的落实在本句子往往是找不到答案的。

解题时,必须从上下文找,而且应当采用逆推法或顺推法,由近及远地去找。

四、文中细节的理解(考试概率50%)这类题型不像词语和句子,能直接从原文中显而易见地找到答案,所以,做这类题型,需要深入文章段落,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标点符号也要注意。

分析能力: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是对信息搜寻、辨别及提取的过程,这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分析题1.慢慢老去的故乡①人们常说,城里是农村人的梦想,农村是城里人的精神家园。

可是,我的家乡就像我们的乡亲一样,年复一年地老去。

②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田野依旧平静,炊烟依旧袅绕。

除了平坦的乡村道路延伸着一些希望,其他的都早已定格在记忆里。

③我的故乡在湖北黄冈,坐落在倒水河畔,是著名的老区。

那里远离都市,是一个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

群山环绕的故乡被高速公路、铁路抛在一边,更不用说机场了。

千百年来,人们或吃田地的出产,或靠一门手艺走村串户,或从事服务业,或在小型企业做手工活,养活着穷二代、穷三代。

④老家有百多户人家,胡同连通,鸡犬串户。

老屋的一条巷子十二户屋连屋,脊连脊。

当年,人们吃饭的时候聚在某一家门前,尝“百家菜”;哪家有红白喜事,大家纷纷自愿帮忙,那叫一个壮观。

月儿升起了,竹床、藤椅、小凳搬到一块,劣质烟点燃了,一壶茶,几瓶水,天南海北地唠。

小孩们捉迷藏,从第一家一直藏到最后一家。

月儿西斜,在大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不知疲倦的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散了。

⑤如今,这条巷子只住着一个独身老人,今年七十多了。

其余的都搬家做了城里人。

有两间屋子因年久失修、雨水冲刷倒塌,其余的被铁锁封存。

走在巷子中,满眼残破、衰败,连鸡犬猫都不见踪影。

⑥新房子很少,穷二代、三代们把从城里挣的钱还给了城市。

⑦村里少见青壮年,他们纷纷到城里打工去了,家里有大事才回来。

女孩子开了眼界,宁可嫁给老头、多婚头、残疾人,也要保留城里人的身份。

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守着祖传的家业。

晚辈给年迈多病的老父老母雇来保姆,给田地请来小工。

一句话,不差钱,缺的是宝贵时间。

农村的扶贫款项很多,合作医疗也很完备,但是老人缺的是在身边尽孝心的孩子。

⑧小学荒废了。

断壁残垣,荒草藤蔓,紧锁的木门。

也不知道没有玻璃的窗户里,除了藏着我儿时的回忆之外,还有什么宝贝物什。

随着孩子自然和非自然的递减,农村学校大都被并到乡镇里了。

孩子在家门前上学的时代就这样远去。

⑨村子旁有一个工厂,曾经机声隆隆。

这里加工的半成品源源不断地送往武钢。

能够到厂里做工是青年人的梦想。

他们能够拿一份不错的薪水,每年还有几次去武汉的机会,的确让人眼馋。

现在,这里已经办成了榨坊,虽然仍有机器声,但没有当年旺盛的人气。

⑩走近田野,澄澈依旧、碧绿依旧。

虽然种植的面积与重点有些不同,但不外乎还是那些品种。

欠缺和遗憾却太多了。

水间鹭鸶呢?田埂上的王八、水蛇呢?塘梗上的桑葚、梧桐籽呢?望着绿得有些沉寂的田野,我怅然若失。

11乡间还有保留了数十年的行当,那就是货郎、赤脚医生(兽医)。

自行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

只有在年关,摩托、各种小汽车才会多起来。

12在跟村支书的聊天中得知,虽然党的富民政策好,但青年人习惯了做城乡之间的候鸟,不愿意在老家生活。

可喜的是,本村有一个叫二狗的青年,在外打工十多年,积累了千万身家,近来准备回乡投资创办绿色家园公司。

他计划承包部分山和坡,逐年改良山林品种,以山茶和意杨林为主;扩建山间公路,增挖鱼塘鱼池;并新建休闲餐厅、宾馆和体育娱乐场馆。

二狗的计划提起了我的兴趣。

也许,像这样的有志青年才是农村的希望,他们的投资能够给家乡注入活力,使古老的乡村焕发出无限生机。

(选自《散文百家》略有改动)问题:(1)文章第⑥段“新房子很少,穷二代、三代们把从城里挣的钱还给了城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结合全文,谈一谈作者为什么说故乡在“年复一年地老去”。

2.钥匙①自从有一天,和他因小事争吵,我一怒离家,回来时却发现忘带钥匙,又不肯按铃请他来为我开门,只得索性坐火车去高雄住了一夜。

那以后,我对钥匙就十分小心。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自尊的保障,独立的象征,代表着可以我行我素的自由和不必求助于人的快乐。

我的钥匙好像就因为这种意义的追求才逐渐多起来的。

②除了自己住处大门、二门的钥匙,以及家中一切备而不用的钥匙之外,我有办公室抽屉和四个柜橱的钥匙,还有发音室的钥匙。

另外我还有洛杉矶女儿住处的两套钥匙和纽约朋友住处的钥匙。

他们说:“知道你这人喜欢随时高兴就跑来了,给你一套钥匙,我们不在家,你也可以进来。

”③钥匙因此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一种权利和别人对你的信任。

④为了预防自己某天忘了带钥匙或丢了皮包,我多配了一些钥匙,放在办公室。

必要时,我可以回办公室去拿,而不必麻烦锁匠或任何其他的人。

办公室昼夜都有人在。

我不怕任何时候会被关在办公室的门外——这另一套的钥匙给我的是一种左右逢源的保障。

⑤我信赖我的钥匙,而且对它们十分感谢,好像它们是黑夜中的一些灯,寒夜里的一炉火,或一把挡雨的伞,一件御寒的大衣。

它们是如此的简单、轻便、信实,而又可以由我自己掌握。

⑥仿佛凡不能由我自己一个人来掌握的东西,都使我觉得不安全。

不是我不信任别人,而是我不知自己肯不肯去烦劳或支配别人。

我总觉得,要烦劳或支配别人的时候是很紧张的。

虽然我知道,那么多的人乐意对我付出关怀与帮助。

不说别人,电台的老工友,每当我进了办公室,还未坐定,他就用我留给他的钥匙帮我把抽屉打开了,而且总会问:“又没带钥匙吧?”我接受他的好意。

在他面前,我永远可以不必说我带了钥匙。

只有当他偶尔休假,或出去访友的时候,我才庆幸我不会真的没带钥匙,而可以很愉快地打开抽屉,取用我工作上绝对必需的唱片或录音带。

这使我产生一种有备无患的快乐。

⑦为了怕使未曾预料我真会从天而降的朋友或女儿大吃一惊,我还没有这样使用过他们善意交给我的钥匙。

不过,我也曾想象,如果某一天,天寒地冻或风雨交加,迫使我不得不找个地方落脚的时候,忽然想起,附近就有她们某一个人的住处,而我正带着她们的钥匙,尽管她们已去上班,或者刚好出去度假。

我也一样可以轻而易举开门进入她们舒适的家,让我卸下满身风尘、一心倦意,安稳地蜷卧在沙发上入睡——这钥匙,对我来说,是一种可以安心的投奔。

⑧天气冷了。

外面滴滴沥沥地下着冬雨。

从外面回来,躲进自己的家里,插上电暖炉,把那串小小的钥匙珍重地放回皮包内存有拉链的口袋,感觉上,我所拥有的一切都在这里了。

于是,我忽然记起二十多年前的某一天,住处的邻居发生火警。

慌乱中,一点也想不起该先抢救什么,敞着大门跑出去,却带着一把开大门的钥匙。

我并不觉得自己反应错误,因为那是一种下意识“提纲挈领”的抢救——有钥匙,就可以让我拥有那个家。

⑨女儿出国前夕,把她用的那把开大门的钥匙交给我。

我推还给她,说:“万一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不在家呢?”——钥匙,在这时,是一种无言的挽留。

⑩当忍痛不得不把房子卖掉的时候,最后的割舍。

是交出了那把使用了多年,感觉上犹有余温的钥匙,使我觉得那把交出去的钥匙上,像是缀满了珠钻,而它们却是我在这人生旅途上奔波时的汗滴和泪滴。

问题:(1)文章围绕“钥匙”而展开,那么“钥匙”在文章中有哪些含义?(2)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交出去的钥匙上,像是缀满了珠钻,而它们却是我在这人生旅途上奔波时的汗滴与泪滴”。

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3.阳光的香味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

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①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

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

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

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

”我说他开颜地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腔。

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没有香味了。

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

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流泻出来。

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

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注】①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问题:(1)声音一般都是用“听”来形容,文章第一段作者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这里为什么用“想着”?(2)文章最后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结合全文,分析农夫通过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1.【参考答案】(1)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农村的青年都到城里打工,在城里生活,很少有挣了钱回乡建设、发展、安居的。

(2)作者说故乡在“年复一年地老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随着时间的流逝,城市的发展,很多青壮年都去城市打工安居,村里很少见青壮年。

②村里巷子残破、衰败。

③村里的小学随着人数的减少而荒废。

④田野里沉寂萧条,没有生机。

⑤村里的工厂失去了旺盛的人气。

⑥乡村经济、交通落后。

2.【参考答案】(1)“钥匙”在文中有多种内涵,具体如下:①是自尊的保障、独立的象征;②是我行我素的自由和不必求助于人的快乐;③是自己的一种权利,也是别人对自己的信任;④是有备无患的快乐,也是左右逢源的保障;⑤是安心的投奔和无言的挽留。

(2)钥匙是作者人生历程的见证者。

见证了作者的悲伤与欢喜,见证了作者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收获.见证了作者家庭的幸福和工作的欣慰。

钥匙也是作者心灵的守护者。

所以在交出钥匙的时候,作者会有小小的伤感与不舍。

3.【参考答案】(1)①从客观上来说,植物突破土地的声音我们不易察觉,只能通过“想”来感受;②从主观上来说,“想”加入了主观思考的意味,可以凸现作者对自然的品味和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