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急性附睾炎

合集下载

附睾炎护理常规

附睾炎护理常规

十五、附睾炎护理常规附睾炎是青壮年的常见疾病,每当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便会乘机进输精管引起炎症,多继发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病。

一、【观察要点】1.发热2.肿胀3.疼痛4.患者有无腹胀、腹痛二、【护理措施】(一)急性附睾炎1.心理护理:急性附睾炎的病人发病突然,未生育的病人及家属担心是否影响生育,而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护士应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多交流,予以心理疏导,帮助其积极配合治疗。

2.一般护理:卧床休息,多饮水,禁房事。

告知患者切勿憋尿,以防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其排尿困难,早期应用冰袋冷敷消肿,晚期可热敷或者毫米波照射加速炎症消散。

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多食用鸡肉、鱼肉等胆固醇含量较低的肉类。

嘱其忌食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禁止饮酒。

4.症状护理: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勤换内衣,使用阴囊托带托起阴囊以减轻疼痛;遵医嘱服用退热止痛药,服药后要多饮水,如出汗多要及时擦干身体,更换衣物,保持身体干爽、舒适;用0.5%利多卡因精索封闭可减轻疼痛;5.用药护理: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6.如脓肿形成,应行脓肿切开引流减压治疗。

行脓肿切开引流者,要注意观察局部伤口敷料及引流的情况。

(二)慢性附睾炎参见急性附睾炎1.心理护理:慢性附睾炎的病人发病突然,未生育的病人及家属担心是否影响生育,而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护士应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多交流,予以心理疏导,帮助其积极配合治疗。

2.一般护理:卧床休息,多饮水,禁房事。

告知患者切勿憋尿,以防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其排尿困难,早期应用冰袋冷敷消肿,晚期可热敷或者毫米波照射加速炎症消散。

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多食用鸡肉、鱼肉等胆固醇含量较低的肉类。

嘱其忌食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禁止饮酒。

4.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时,如效果不佳可做睾丸切除。

5.用药护理:单纯用药效果不明显,应有效应用广谱抗生素。

急性附睾炎诊疗方法的阐述

急性附睾炎诊疗方法的阐述

急性附睾炎诊疗方法的阐述
一、概述
附睾炎的症状比较明显,应该及时治疗,附睾炎的患者在发病的早期,会导致突然间白细胞增高的产生,有的患者还可能会导致发高烧的症状,附睾炎的患者也可能会引起局部出现了肿胀和疼痛的感觉,也可能会导致下腹部位或者是腹股沟部位出现了疼痛的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可以选择使用口服消炎药的方法来治疗这个疾病。

二、步骤/方法:
1、有的患者出现了急性附睾炎可以到正规的医院的内科进行检查,治疗疾病期间应该多注意休息,这个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一般处理的方法来缓解病情,可以选择止痛药来进行止痛,也可以通过热疗的方法来缓解病情。

2、急性附睾炎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冰袋冷敷的方法,避免出现病情更加严重的现象,男性如果患有了急性附睾炎,也可以通过使用静脉注射抗菌消炎药品的方法进行治疗,一般在短时间内是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的。

3、急性附睾炎的患者治疗方法是比较多的,严重的妇科炎症,患者可以选择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避免出现疾病更加严重的现象,影响了患者的生育能力,附睾炎的患者应该一次性彻底治疗,避免出现病情的反复。

三、注意事项:
附睾炎对患者有很大的影响,急性附睾炎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所以应该引起重视,平时应该有个好的生活规律和作息规律,避免出现附睾炎的产生。

【附睾炎】附睾炎知识小百科

【附睾炎】附睾炎知识小百科

附睾炎知识小百科发病原因按病程可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两种。

急性附睾炎多继发于尿道、前列腺或精囊感染,慢性附睾炎常由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而引起。

感染途径:①输精管逆行感染,②淋巴管蔓延,③血性感染,④外伤,⑤导管或器械损伤,⑥药物。

临床表现急性附睾炎临床表现起病急,患侧阴囊坠胀不适、疼痛明显,可放散至同侧腹股沟区及下腹部,影响活动,并常伴有畏寒、高热、体温可达40℃。

查体患侧附睾成倍肿大,触痛明显。

若蔓延到睾丸,则睾丸与附睾界限不清,称附睾睾丸炎。

炎症较重时,阴囊皮肤红肿,同侧精索增粗,有触痛。

慢性附睾炎临床表现病人症状较轻,临床表现多样。

可有阴囊坠胀感,疼痛可放散至下腹部及同侧大腿内侧;患侧附睾轻度肿大、变硬,有硬结,局部压痛不明显;同侧输精管可增粗,偶有急性发作史。

诊断病史包括不洁性交史、性病感染史,有无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症等疾病,以及泌尿外科手术史、经尿道器械操作史等。

症状急性附睾炎表现为阴囊肿痛,沉坠感,并向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

慢性附睾炎表现为阴囊不适感。

检查3.1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可达(2~3)×10/L。

尿道分泌物可做染色或非染色检查。

尿液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

3.2 超声波检查:超声检查在急性附睾炎诊断尤其是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急性附睾炎时,B超显示附睾弥漫性均匀肿大;也可局部肿大,多见于尾部,呈结节状,有球形感。

内部回声不均匀,光点增粗,回声强度较睾丸低,境界模糊。

部分可与阴囊壁粘连,阴囊壁增厚,常伴鞘膜积液。

同侧精索增粗,精索静脉曲张。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 D F I )显示血流信号明显增多,脉冲多普勒( P D) 检测动脉血流速加快。

治疗急性附睾炎的治疗1.1 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应用阴囊托可减轻症状,自制较大的带棉花垫的阴囊托使用起来会更舒适。

疼痛重者可用止痛药,局部热疗可缓解症状,并可促进炎症消退。

但过早使用热疗可加重疼痛并有促进感染扩散的危险,所以早期宜用冰袋局部冷敷。

急性附睾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附睾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附睾炎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性附睾炎症状,尤其是急性附睾炎的早期症状,急性附睾炎有什么表现?得了急性附睾炎会怎样?以及急性附睾炎有哪些并发病症,急性附睾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急性附睾炎常见症状:
附睾囊肿、白细胞增多、寒战、脓肿、水肿
*一、症状
发病突然,高热、白细胞升高,患侧阴囊胀痛,沉坠感,下腹部及腹股沟部有牵扯痛,站立或行走时加剧。

患侧附睾肿大,有明显压痛,炎症范围较大时,附睾和睾丸均有肿胀,两者界限触摸不清,嘴时称为附睾睾丸炎。

患侧的精索增粗,亦有压痛。

一般情况下,急性症状可于一周后逐渐消退。

*二、诊断
根据病史及检查,急性附睾炎诊断不困难。

*以上是对于急性附睾炎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急性附睾炎并发症,急性附睾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急性附睾炎常见并发症:
慢性附睾炎、睾丸炎
*一、并发病症
如治疗及时,病损可完全消失而无损害,但附睾功能仍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炎症可发展形成脓肿,导致附睾组织的严重损害。

此外,附睾炎可继发纤维化,导致附睾管道的狭窄或闭塞。

双侧附睾损害常可导致男子不育症或男子生育力低下。

在睾丸被累及的情况下,还可引起睾丸生精功能障碍。

附睾脓肿可延伸并破坏睾丸(附睾睾丸炎)。

急性附睾炎可演变为慢性附睾炎。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急性附睾炎症状,急性附睾炎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急性附睾炎”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急性附睾炎吃什么好?

急性附睾炎吃什么好?

急性附睾炎吃什么好?
一、概述
急性附睾炎是一种附睾的非特异性感染,阴囊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该疾病的致病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后尿道炎、前列腺炎及精囊炎沿输精管逆行感染所致,血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该疾病有时候发生在中青年身上与尿道狭窄、尿道内器械使用不当、膀胱及前列腺术后等有关,使患者出现阴囊胀痛、高热、疼痛、下腹坠胀等症状,那急性附睾炎吃什么好呢?
二、步骤/方法:
1、首先急性附睾炎的患者要多吃香椿,因为香椿是一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食物,患有急性附睾炎的患者多吃对炎症感染性的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还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2、其次患有急性附睾炎的患者的饮食要注意清淡和营养,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膳食平衡,多吃新鲜苹果、菠菜、香蕉等蔬菜水果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并且还要忌海鲜、鸡肉、狗肉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最后患有急性附睾炎的患者要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比如多吃山药、乌龟、香菇、猕猴桃、沙丁鱼、牛奶、蜂蜜、猪肝、无花果等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由于患者的身体免疫力比较低下,及时的补充这些食物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三、注意事项:
注意急性附睾炎的患者在治疗的期间要注意禁止性生活,还要少吃辛辣、刺激、热性、酸、甜等食物,还有患者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附睾丸炎症状是什么?

附睾丸炎症状是什么?

附睾丸炎症状是什么?男人最担心的就是睾丸出现问题,因为这关系到男人的雄风问题。

但是男人如果在平时不能很好的注意到生殖器的卫生情况,就极有可能会患上睾丸炎或者附睾丸炎;还有的人患上了腮腺炎后,如果治疗不及时,也有可能会出现睾丸炎、附睾丸炎。

而患病后,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治疗,这样预后效果才会更好。

当然,想要及时的治疗,一定要简单的了解一些疾病的症状,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附睾丸炎的症状。

急性附睾炎的症状急性附睾炎发病较急,表现为患侧阴囊坠胀不适,局部疼痛严重,甚至影响行动,疼痛可向同侧腹股沟区及下腹部放射,并伴有全身不适及高热。

查体:患侧附睾肿大,触痛明显。

炎症较重时,可波及睾丸,阴囊皮肤可发生红肿。

慢性附睾炎的症状慢性附睾炎比急性附睾炎多见,部分病人系急性期未能治愈而转为慢性。

多数病人无急性发作史而常伴慢性前列腺炎。

本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可有阴囊疼痛、坠胀感,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同侧大腿内侧。

查体:可触及附睾轻度肿大,变硬并有硬结,局部轻压痛,同侧输尿管增粗,慢性附睾炎常可急性发作。

附睾炎自查方法附睾炎自查方法1:一般附睾炎患者会有硬结,硬结大多发生在附睾丸头部或者尾部,大多发生在尾部,附睾感染后,常在尾部或头部遗留结节。

附睾炎自查方法2:突然高热白细胞升高,患侧阴囊胀痛,沉坠感,下腹部及腹股沟部有牵扯痛,站立或行走时加剧。

患侧附睾肿大,有明显压痛。

炎症范围较大时,附睾和睾丸均有肿胀,两者界限触摸不清,称为附睾睾丸炎。

患侧的精索增粗,亦有压痛。

这是急性附睾炎症状。

如果感觉到自己现在出现了上述的症状,哪怕是疑似的症状,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这种疾病越早治疗,效果才会越好。

如果治疗的不及时,有可能就会影响到男人的一辈子。

平时要注意下体的清洁卫生,避免患有这种疾病。

急性附睾炎的中医学研究

急性附睾炎的中医学研究

急性附睾炎的中医学研究
急性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热、阴囊疼痛、红肿等症状,严重时
可能导致附睾坏死和不育。

在中医学中,认为急性附睾炎多与湿热、痰火、血瘀等病理因素有关。

因此,中医治
疗急性附睾炎的主要目标是清热解毒、祛湿化痰、活血化瘀。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
1. 清热解毒方:如加味大黄汤、板蓝根颗粒等。

这些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
帮助降低炎症反应。

2. 祛湿化痰方:如四逆散、海金沙等。

这些方剂具有祛湿化痰的作用,可以帮助消除
湿热和痰浊。

3. 活血化瘀方:如草木樨、三七煎等。

这些方剂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瘀的形成。

此外,中医治疗还可以针对个体病情选择具体的穴位刺激、艾灸、拔罐等疗法,以促
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炎症和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急性附睾炎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西医的药物治疗
和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疼痛、高热等症状,还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
建议。

急性附睾炎的健康宣教

急性附睾炎的健康宣教

4
饮食原则和禁忌
01
饮食原则: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 物
02
饮食禁忌:避免饮酒,避免食用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
03
饮食建议: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补充 维生素和矿物质
04
饮食调理:根据病情,适当调整饮食,如 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
营养补充和食谱推荐
营养补充:急性附睾炎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 物质,以促进身体恢复。
02
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避免自行调整用药
03
坚持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治疗,避免中途停止
04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3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01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缓解 急性附睾炎带来的心理压力
0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 作息、健康的饮食等
05
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 够战胜疾病
治疗方法:急性 附睾炎的治疗主 要包括抗生素治 疗、止痛治疗、 局部热敷等。
治疗和预后
01 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如 头孢类、青霉素类等
02 预后: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一般不会影响生育能力
03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久坐,多运动, 注意个人卫生
04 复发风险:急性附睾炎复发 风险较低,但需要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以防止复发
避免长时间憋尿, 及时排尿,保持 泌尿系统健康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01
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
02
勤换内衣,保持衣物清 洁
03
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当 运动
04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 好的作息规律
05
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 生活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名】急性附睾炎
【英文名】acute epididymitis
【缩写】
【别名】
【ICD号】N45
【概述】
急性附睾炎为附睾的非特异性感染,是阴囊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多由于后尿道炎、前列腺炎及精囊炎沿输精管逆行感染所致,血行感染少见。

致病菌以大肠埃希杆菌和葡萄球菌为多见,常见于中青年,尿道狭窄、尿道内器械使用不当、膀胱及前列腺术后留置导管等,常会引起附睾炎的发生。

其次为淋巴途径,血行感染最为少见。

【流行病学】
由于附睾炎仅有极少数病人住院治疗,因此不能统计确切的发病率。

从新生儿到老年人均可发生。

小儿期的发病率在各年龄期很少波动,但在青春期前略有增多。

在青春期的男性有阴囊肿胀及疼痛时,1/3病例为附睾炎,1/3为睾丸扭转,另1/3为睾丸附睾附件扭转所致。

急性附睾炎在各种年龄的男子均可发生,尤其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

约占总发病人群的70%,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低。

【病因】
尽管阴囊外伤或无菌尿从尿道经输精管反流偶可引起附睾炎症,但是绝大多数病人主要是由病原体感染所致。

国外有研究认为,35岁以前的附睾睾丸炎多在性交后感染沙眼衣原体和(或)淋球菌等病原体导致,而35岁以上的附睾睾丸炎则多由非性传播的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引起的尿道感染所致。

但是同性恋的男性也可在肛交后发生肠道杆菌导致的附睾睾丸炎。

一般认为病原体进入尿路导致尿道炎、膀胱炎或前列腺炎,由此穿过淋巴系统或经输精管直接侵入附睾及睾丸。

另外,扁桃体炎、牙齿感染或全身感染时致病菌进入血流也可导致附睾炎的发生。

如果近期行器械操作如尿道扩张术,或曾留置尿管,则革兰阴性肠道杆菌感染是更常见的原因。

幼儿附睾炎反复发作提示尿路可能存在解剖异常,从而使尿液进入精囊所致。

随着检测手段
的不断进步,约80%的附睾炎可以找到病因,但仍有20%的附睾炎病例病因不明,有人认为过敏及免疫因素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

【发病机制】
附睾炎早期是一种蜂窝织炎,一般在输精管开始再延伸至附睾尾部。

在急性期,附睾肿胀高低不平。

感染一般从附睾尾延至附睾头。

此时如切开附睾可见小脓肿,鞘膜分泌液可呈脓状。

精索变厚,睾丸的肿胀是继发于被动充血,极少数病例睾丸同时发生炎症。

早期组织学见水肿及中性白细胞、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以后即出现脓肿。

感染在后期可完全消失而无损害,但附睾管周围的纤维化可使管腔阻塞。

如为双侧附睾炎,可发生男性不育症。

【临床表现】
患侧附睾局限性疼痛,可向腹股沟及腰部放射,伴全身不适、寒战、发热。

【并发症】
如治疗及时,病损可完全消失而无损害,但附睾功能仍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炎症可发展形成脓肿,导致附睾组织的严重损害。

此外,附睾炎可继发纤维化,导致附睾管道的狭窄或闭塞。

双侧附睾损害常可导致男子不育症或男子生育力低下。

在睾丸被累及的情况下,还可引起睾丸生精功能障碍。

附睾脓肿可延伸并破坏睾丸(附睾睾丸炎)。

急性附睾炎可演变为慢性附睾炎。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增多,核左移,尿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

【其他辅助检查】
B型超声检查:可见附睾弥漫均匀性增大,也可局限性增大,其内部回声不均匀,光点增粗,可将附睾与睾丸肿胀及炎症范围显示出来。

【诊断】
根据病史及检查,急性附睾炎诊断不困难。

【鉴别诊断】
1.睾丸扭转 常见于青春期前儿童,30岁以上少见,普雷恩征阳性,而急
性附睾炎普雷恩征阴性。

放射性核素扫描显示扭转侧血液灌注降低,彩超见睾
丸内血流减少或消失。

2.睾丸肿瘤 为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沉重感明显,正常睾丸形态消
失,附睾常不易扪及,透光试验阴性。

B超及CT有助诊断。

血AFP或HCG常增高。

3.结核性附睾炎 一般很少有疼痛及发热,触诊附睾与睾丸界限清,肿块
质硬,病灶常与阴囊壁粘连或有脓肿、窦道形成,输精管可有串珠样改变,前
列腺及精囊亦有结核病灶。

【治疗】
1.内科治疗 由于附睾炎的病因是细菌性而不是尿液逆流,所以应采用药
物治疗。

急性附睾炎的致病菌常由肠道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多见于中老
年男性。

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按细菌培养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来决定。

如对甲
氧苄啶(复方新诺明)敏感,应每天口服2次共4周,特别是伴有细菌性前列腺
炎者更为有用。

若局部红肿明显,血白细胞增多,体温上升,应静脉滴入抗生素,至体温正常,改口服抗生素。

均应对这些病人的泌尿生殖道进行检查。


他一般支持疗法:在急性附睾炎期间应卧床休息。

阴囊用人工托,可以减轻疼痛。

如附睾疼痛较重,可用1%利多卡因20m l由睾丸上端处精索行局部注射,
减轻不适,亦可用口服止痛及退热药。

在早期可将冰袋放在附睾处,防止肿
胀。

晚期可用热敷,加速炎症消失,减轻病人不适。

有时应用吲哚美辛(消炎痛)亦可减轻症状。

急性期间避免性生活、体力活动,二者均可加重感染症状。


性期用中药如意金黄散用香油(也有用醋,对皮肤刺激大)调匀,敷于阴囊上,
盖以纱布,消炎镇痛效果好,若同时予以热敷,效果更好。

2.外科治疗 绝大多数急性附睾炎经药物治疗后自行消失,但有3%~9%病
例在急性期1个月发生脓肿。

有1组病人610例急性附睾炎,有19例由于化脓性附睾睾丸炎而做附睾睾丸切除术。

少数急性附睾炎(1%)发展为睾丸梗死而行
睾丸切除。

有人主张对不能控制的急性附睾睾丸炎进行手术探查。

如没有累及
睾丸可仅作附睾切除。

【预后】
急性附睾炎及时诊断并得到适当治疗后。

一般均可恢复而不发生并发症。

症状完全消失约需2周,4周或更长时间才能使附睾恢复正常大小和质地。

双侧急性附睾炎可导致患者生育力下降或不育,不过临床上少见。

【预防】
急性附睾炎的预防应将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予以彻底治疗,必要时为了防止反复发作,可行同侧输精管结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