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一着惊海天》教案及知识点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一着惊海天》教案及知识点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的基本特点,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学习叙事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巧妙组材的特点。
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培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重点:学习通讯的文体特点与写法 难点:揣摩文章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要保证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就必须取大家之智慧,集大家之所长,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为目标,实现民族复兴。
俗话说的好,国不可一日无“军”。
国家要强盛,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军队。
航母建设承载国人百年强国强军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 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让我们走进“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现场,去领略一下我们这支精锐军队的风采,去见证让人激动、自豪的“圆梦”时刻吧! 二、资料助读 获悉我国将首次组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起飞的消息后,记者多方协调,随直升机飞降正在海上训练的辽宁舰,从高空中目睹了“航母就像汪洋中一片树叶”。
现场采访中,记者获取了独家进入采访部位 辽宁舰岛塔台采访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个视角,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
三、自主学习(一) 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桅杆(wéi) 承载(zài) 娴熟(xián) 湛蓝(zhàn) 刹那(chà) 镌刻(juān) 2.生词注释 娴熟:老练、熟练或灵活,形容对某种事物或工作很熟练。
定格: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
文中指当时的相机记录下的场面。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四、自主学习(二) 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在课文上标注生字词读音。
2.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大意,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 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介绍歼-15舰载机着舰前的准备,点明此项任务的危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课堂笔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课堂笔记》作者:(你的名字)引言课堂笔记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巩固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课堂笔记》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如何有效记笔记的方法,这对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1. 理解课文主题在第四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
主题是课文的中心思想,通过理解主题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点。
在笔记中,我们应该多次提及课文主题,以便在复习的时候能够迅速抓住文章的核心。
2. 如何记录关键信息除了理解主题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记录关键信息。
学生们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在课堂上不能及时记录下重要的信息。
在笔记中,我们应该使用条理清晰的方式记录重点内容,可以使用标题、关键词、提纲等方式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复习。
3. 总结和回顾在课文中,我们还了解到了总结和回顾的重要性。
总结和回顾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发现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方向。
在笔记中,我们应该不断地总结和回顾所记录的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我个人而言,在学习了《课堂笔记》这一课程后,我意识到了有效记录笔记的重要性。
我将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重视做好笔记这一环节,以助我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通过学习《课堂笔记》,我深刻地意识到了笔记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只有做好笔记,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都能够重视做好笔记这一环节,使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课堂笔记》的个人理解和观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你的名字)很高兴看到你对课堂笔记的重视,确实,做好笔记对于学习非常重要。
接下来,让我来扩写一下关于如何有效记笔记的一些新内容。
5. 制定个人笔记方法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和记笔记的方式可能都有所不同,因此制定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非常重要。
可以尝试不同的方式,比如使用颜色来标记重点内容,或者用符号和图表来总结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语文名著阅读知识点梳理《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及练习知识要点埃德加·斯诺( 1905—1972 ),美国著名记者。
他于1928年来华。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根据采访和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 又名《西行漫记》)的写作,第一次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三次来华访问。
【作品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战士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作品导读】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斯诺客观公正地向世界人民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战略、方针及政策,让世界和中国人民了解到真实的中国共产党。
在那个信息封闭的年代,掌握话语权的国民党把中国共产党称为“共匪”,长期进行不实宣传,广大国统区的人们根本不了解中一、填空题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国籍是美国。
2.《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12篇,又名《西行漫记》。
3.在斯诺的笔下,“他是个大个子,像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
年过半百,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这个人物是贺龙。
4.作者第二次见毛泽东的时候,他正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路旁的行人一起走。
5.作者一直要想见的“红色窑工”是徐海东,他是红军十五军团司令,司令部设在西北八十里外的预旺县,这是一个古老的回民县城。
6.红军的成长离不开严明的纪律,1928年后,红军提出了八条纪律: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四、借东西要还;五、损坏东西要赔;六、和农民买卖东西要公平;七、买东西要付钱;八、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各课知识点解读汇总

第四单元各课知识点解读汇总第13课《背影》1 生字生词交(jiāo)卸(xiè) 奔(bēn)丧(sāng) 狼(láng)藉(jí) 簌(sù)簌(sù) 典(diǎn)质(zhì) 赋(fù)闲(xián) 颓(tuí)唐(táng) 琐(suǒ)屑(xiè) 差(chāi)使(shi) 亏(kuī)空(kōng ) 勾(gōu)留(liú) 拣(jiǎn) 搀(ch ān)2 本课导学走进作者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一生之中共著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26种,约二百多万字。
《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他的文章大都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背景知识这篇《背影》写于1925年,作者28岁,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
“那年冬天”就是指1917年冬。
作者谈写作动机时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
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文章主题《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
《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
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
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释疑解惑1、赏析第6段。
第6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
这是全文的精华,点题的文眼,写出作者留在心灵深处的永记不忘的“背影”。
衣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穿戴可展示父亲的境遇较为糟糕,呼应文章的开头;写穿戴可与父亲给我买的紫皮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父爱子的感情,有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体态:肥胖走路姿态:蹒跚、慢慢(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动作:探、攀、缩、微倾。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知识点归纳导学案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知识点归纳导学案一、故事背景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二、理解词义1.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2.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3.镌刻:雕刻。
4.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5.娴熟:熟练。
三、课文分段第一部分(①-④):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二部分(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20-25):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四、问题归纳1.文章的主标题有何妙处?“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
一个主谓宾短语做主标题,强烈的镜头画面感跃然纸上,“一着”“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①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属于自然环境描写。
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写,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
为下文详写舰载机在困难重重之下成功着舰作铺垫。
3.第③④段在文中有何作用?①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强军的梦想,而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赏析这个比喻的好处。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危险性之大,语言生动形象,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读者为之捏一把冷汗。
5.飞行员与舰载指挥员的对话为什么如此简短?此处的对话简洁准确,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个高端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

以下是八上语文第四单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特别是一些多音字和形近字。
理解和分析本单元的文言文,包括《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
重点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文言文的句式和语法。
深入理解本单元的古诗,包括《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等。
需要掌握诗歌的主题、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
学习本单元的现代文,包括《三峡》、《短文两篇》等。
需要理解文章的主题、情感、表现手法等,并能够进行一定的赏析。
了解本单元的文学常识,包括各个作品的作者、时代背景等。
掌握本单元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包括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完成本单元的练习和测试,包括课后的练习题、单元测试卷等。
以上是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可能因教材和教学实际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教材和老师的指导,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1.文学常识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叙事散文)。
2.文章思想内容《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极好的叙事散文。
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3.重点字词交卸(xiè)狼藉(jí)簌(sù)赋闲(fù)惟(wéi)游逛(guàng)妥帖(tuǒ)踌躇(chóu chú)拣(jiǎn)箸(zhù)迂(yū)蹒跚(pán shān)倾(qīng)拭(shì)晶莹(y íng)颓(tuí)唐琐屑(xiè)惦(diàn)记第14课《白杨礼赞》1.文学常识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2.文章思想内容(1)相关背景: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2)写作思路:描绘形象(白杨树)——精神品质(不平凡、力争上游)——象征意义(北方抗战军民的精神)——抒发情感(通过礼赞白杨树,歌颂抗战军民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的精神) (3)写作线索:本文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为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主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学语文,要多读、多背、多记。
对于学校的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我整理了相关资料,盼望能关心到您。
第21课《孟子》两章《富贵不能淫》1.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人,闻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注: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高校》《中庸》合称为“四书”。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大丈夫”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提倡儒家的仁义礼智。
3.重点字词字音衍(yǎn)丈夫之冠(gun)淫(yn)通假字(1)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古今异义(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真正,的确:今义:诚恳)(2)父命之(古义:教育,训诲;今义:命令)(3)丈夫之冠也(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一词多义戒:戒之曰(告诫);必敬必戒(谨慎)之:往之女家(动词,到);妾妇之道(助词,的);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词类活用(1)威猛不能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容词使动用法;苦:使苦痛;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
)4.重点内容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抱负(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
1.你怎样理解孟子提出的“富,贫,威”这一大丈夫的标准?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转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
这样才叫大丈夫。
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转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日,更应时刻留意。
2.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见你有怎样的熟悉?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知识点整理
第4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珐琅fàláng脂zhī粉惊骇hài
箱箧qiè野蛮mán
2.解释下列词语。
(1)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说明。
(2)荡然无存:指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也没有留下。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
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
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
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