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活水公园调研报告
城市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探索分析———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

城市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探索分析———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作者:刘欣杨依婷赵卓琦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5期摘要院成都市活水公园是1997 年建成的世界上首座以展示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为主要内容、以水保护为主题的生态公园。
它所展示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工程现己正常运行了20 年,被污染的水体通过进入公园的厌氧沉淀池———水流雕塑———植物水塘———养鱼池———回到府南河,这一过程是一个大的生态水体循环。
本文就城市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过程及所用系统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活水公园;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活水公园是园林艺术与人工湿地净水工艺相结合的一次成功的尝试与实践。
城市园林艺术因应用了人工湿地净水工艺系统,而增加了科学内涵。
人工湿地净水工艺系统是一门内容广泛、内涵丰富的学科,有许多待研究和待完善的课题,需要多学科合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1 概况四川省成都市活水公园,是我国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湿地生态展示景观公园,该公园展示了国际先进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过程。
其占地2.4hm2,坐落于成都市的护城河———府南河。
2 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公园的创意者,美国“水的保护者”组织创始人贝西·达水难分的象征意义,将鱼形剖面图融入公园的总体造型,喻示人类、水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公园中的流水取自锦江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
成都市活水公园的人工湿地净水工艺分成3个系统,形成3 个区,分别展示了人工湿地系统3 个不同的工艺过程,相应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休闲、娱乐、教育等景观功能,成都活水公园集人工湿地净水系统与园林景观于一体,蕴涵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和生态意义。
2.1 进水预处理系统环境艺术家利用厌氧池的水面上设置了象征清水受污染的石雕作品,在厌氧池与兼氧池的联接处设置了可观赏与自流曝气的水流雕塑;厌氧沉淀池泵入污水,厌氧沉淀池出水经水流雕塑自流曝气后,流入兼氧高位水池的工艺过程;园林建筑设计者利用沉淀池与地面的高差及其地形地貌,设计建设了反映川西古建筑特点的,带水车的吊脚楼和地下展厅,并在地上山坡上种植仿峨眉山的亚热带自然植被。
演示人工湿地生态的活水公园_中国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杨玉培成都市_省略_景园林规划设

规划设计中国花卉报/2003年/05月/22日/第007版/演示人工湿地生态的活水公园中国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杨玉培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高级规划师骆华北治理水污染、维护水资源的良性循环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川成都府南河整治是以治水为核心,带动城市住区环境和基础设施的综合性工程,治理了河道、污水,建设了滨河环城公园,获得联合国颁发的/迪拜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0。
活水公园是滨河环城公园中的一个景园,既是一个人工湿地生态公园,也是一个环保教育的科学公园。
一、公园概况活水公园是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的一部分,是滨河环城公园中最大的景园。
位于府南河红星北路桥的东侧,河的南岸。
东与游乐园隔河相望,南接猛追湾体育公园。
占地面积2. 4公顷,地势北高南低,狭长呈鱼形,寓鱼水难分之意。
公园地面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大型水车取自府河的水依次流经厌氧沉淀池、水流雕塑池、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进行净化,再流到鱼池和戏水池,向人们演示污水由/浊0变/清0的过程。
地下为环保教育馆,以文字和电教方式向人们进行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处理的环保教育。
公园景观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美学融为一体,设水池喷泉、水流雕塑和仿黄龙寺五彩池水景,栽植于高地、河边、池塘内的各种植物,模拟不同生态环境。
园路则是自然石板小径,或是架于湿地之上的木板栈道。
处理后的净水流入开阔平坦的园地,清莹的溪流、观鱼池、儿童戏水池、露天演出场等布置在天然图画般的草坪、树丛之中,让游人在这里感受自然,享受自然,寓教于游。
二、生态环保主题的构想成都是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天府之国0的誉称。
历史上成都因水而兴,因水而荣。
近几十年,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水的污染问题日渐暴露和突出。
1993年,市政府决定对环抱中心城区的府、南两河进行以治水为核心的综合整治。
在沿河两岸规划了滨河环城公园。
美国环境艺术家达蒙女士和我国园林专家共同构想,运用水生植物能吸收和富集水体中的污染和有害物质的生态学原理,把水质生物净化过程和园林艺术结合起来,建设人工湿地生态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化滨河公园,让人们游憩其间,了解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知识,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唤起人们保护自然生态和水资源环境的意识,使成都在新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不再因水而困,而要因水而活,因水而发展。
公园调研报告ppt

公园调研报告ppt公园调研报告昆明市洛龙公园、桃源广场调研报告指导老师:目录1.引言................................................ (3)1.1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方法 (3)1.2调研概况........................................................................................... ..... (3)2.场地分析 (4)2.1场地概况........................................................................................... .. (4)2.2场地自然条件........................................................................................... (4)2.3区位分析........................................................................................... .. (6)2.4功能分区........................................................................................... (12)2.5游路分析........................................................................................... (22)2.6景观节点分析........................................................................................... . (23)2.7场地公共设施统计与分析.......................................................................................242.8植物分析........................................................................................... (26)3.基于POE方法的调研与结果分析 (29)3.1调研方法与内容........................................................................................... (29)3.2调研内容(样卷)....................................................................................... (29)4.调查结果与分析 (30)1. 引言1.1 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方法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方法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经过设计并正在使用的设施(户外空间)进行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一)2024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一)引言概述:本报告是对城市公园进行调研并分析其现状与问题的一部分,旨在提供关于城市公园发展的全面认识,为未来的规划和改进提供参考。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城市公园进行分析,包括公园的规划与设计、绿化与景观、设施与管理、社区参与以及公园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正文:一、规划与设计1. 研究公园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2. 调查公园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价3. 分析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4. 探讨不同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5. 提出改进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的建议与方向二、绿化与景观1. 考察城市公园绿化与景观布局的现状与问题2. 分析城市公园绿色植被的种类、分布及养护管理情况3. 调研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与生态友好性4. 研究城市公园景观与人们健康、精神需求之间的关系5. 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园的绿化与景观质量三、设施与管理1. 调查城市公园的基础设施与服务配套情况2. 分析公园管理体制与绩效评价机制的有效性3. 探讨公园设施的可达性和无障碍性问题4. 研究城市公园管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5. 提出提升城市公园设施与管理的改进建议与策略四、社区参与1. 调研城市公园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关系2. 分析社区参与对城市公园规划和管理的影响3. 探讨社区参与在城市公园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4. 研究公众参与决策对城市公园建设的效果评估5. 提出促进社区参与的方法和策略五、城市公园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1. 考察城市公园在环境保护中的功能和作用2. 分析城市公园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与效益3. 探讨城市公园在促进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意义4. 研究城市公园在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5. 提出城市公园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进一步发展与利用的建议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城市公园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中,我们应更加重视公园的规划与设计,注重绿化与景观的提升,改进设施与管理,积极引导社区参与,充分发挥城市公园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活水公园调研报告

活水公园调研报告活水公园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活水公园作为本地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之一,我们决定进行一次调研,旨在了解公园的运营情况、人气以及市民的满意度,为进一步改进公园的服务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向公园的游客发放调查问卷,以获得客观全面的数据信息。
问卷主要涉及公园设施、服务以及环境等方面的评价。
三、调研结果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几点分析:1. 公园设施在公园设施方面,游客普遍认为设施齐全,并且各种娱乐项目丰富多样。
尤其是水上乐园设施备受欢迎,受访者占比达到78%。
然而,部分游客反映在设施维护方面有待提高,如有些滑梯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
因此,我们建议公园方面加大设施的维护力度,确保游客的安全和体验。
2. 服务质量在服务质量方面,绝大多数受访者对公园的工作人员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工作人员态度友好、服务周到。
然而,也有少数游客反映在繁忙时段,某些游乐项目的排队管理不够规范,导致游客等待时间过长。
为此,推荐公园方面加强排队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3. 环境卫生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游客对公园的环境卫生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公园的绿化养护工作做得不错,清洁卫生。
然而,也有少数游客反映在公园内乱扔垃圾的问题仍然存在,在繁忙时段公园人流量大,垃圾桶容量不够。
因此,我们建议公园方面加强垃圾桶的摆放和清理工作,提高公园的整体环境卫生。
四、改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设施维护:加大对设施的维护力度,确保游客的安全和体验。
2. 排队管理:加强繁忙时段游乐项目的排队管理,缩短游客等待时间。
3. 垃圾清理:加强垃圾桶的摆放和清理工作,提高公园的整体环境卫生。
五、总结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活水公园在大部分方面的运营和服务都得到了游客的认可,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我们相信,只要公园方面持续改进和优化服务,提高设施的维护和环境卫生,将能够赢得更多游客的满意和喜爱,进一步提升公园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建设公园调研报告

建设公园调研报告建设公园调研报告一、引言公园是城市重要的绿地空间,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市民对公园建设的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公园建设调研。
本报告将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市民对公园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已有公园的状况和不足之处。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我们选取了不同年龄、职业、居住区域的市民作为被调查对象,以充分反映市民对公园的看法。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市民对公园的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公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健身休闲:约70%的受访者希望有足够的健身器材和运动场地,例如健身器械、篮球场、足球场等。
- 绿化环境:约80%的受访者认为公园应具备良好的绿化环境,并希望有大面积的草坪和花卉。
- 休闲娱乐设施:约60%的受访者希望公园内有适合儿童玩耍的设施,如游乐场和儿童游泳池等。
- 文化活动:约50%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公园能够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如音乐喷泉、露天剧场等。
2. 已有公园的状况和问题调研发现,虽然城市中已经建有一些公园,但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设施老化:一些公园的器械和设施已经老化,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 绿化不足:一些公园的绿化面积较小,缺乏草坪和花卉,无法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
- 维护不及时:一些公园的卫生状况较差,垃圾清理不及时,给市民带来不便和不满。
四、建设公园的建议基于调研结果,我们对建设公园提出以下建议:- 动态规划:根据市民需求和城市规划,制定公园建设的规划方案,全面考虑公园的功能和设施。
- 多样化设施:建设公园时,应在公园内设置各类健身器材和运动场地,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同时,为公园增加儿童游乐设施和文化活动设施,提供更多休闲娱乐选择。
- 加强绿化:注重公园的绿化建设,增加草坪和花卉数量,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和视觉享受。
- 定期维护:确保公园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卫生状况的良好,加大对公园的维护力度,提升市民对公园的体验感。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二)2024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二)引言概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公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系列调研。
本文是《城市公园调研报告(二)》,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所调研内容进行扼要阐述。
一、城市公园规划设计1.城市公园的功能定位2.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3.公园内元素的布局和组织形式4.公园景观设施的设计要求5.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公园设计策略二、城市公园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公园中的重要性2.草坪绿化的生态优势和养护技术3.湖泊与水景的生态建设与监测4.植物配置与保护策略的研究5.公园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环保实践三、城市公园管理与服务1.城市公园管理模式的对比研究2.公园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3.公园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4.公园安全问题与应急措施5.公园服务设施的提升与创新四、城市公园文化传承与创新1.城市公园中的文化元素保护与传承2.公园文化主题展示的形式与内容3.公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4.城市公园文化创新的实践与探索5.公园文化品牌打造与推广五、城市公园对社会的影响与意义1.城市公园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2.公园的休闲价值与社交功能3.城市公园对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4.公园对城市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5.城市公园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总结:通过对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与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与意义等五个大点的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城市公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同时,我们认识到城市公园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公园在提供居民休闲娱乐场所、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我们希望这份调研报告能为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公园前期需求调研报告

公园前期需求调研报告公园前期需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和社交交流的场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市民对公园的需求和期望,为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覆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和居住地的市民,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收集大量的调查数据。
实地观察主要关注公园的基础设施和环境状况。
三、调研结果1. 公园的基础设施需求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市民普遍对公园的基础设施提出以下需求:景观绿化、休闲椅、户外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公共卫生间等。
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和儿童而言,休闲椅和户外健身器材的需求较为迫切。
2. 公园的功能需求在调研中,市民表达了对公园功能的期望。
其中最普遍的需求是健身活动和文艺演出。
健身活动可以包括晨跑、散步、太极拳等,而文艺演出则包括音乐会、舞蹈表演等。
此外,市民还希望公园能够提供运动场地,如篮球场、足球场等。
3. 公园的环境需求环境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中市民对公园环境提出了诸多期望。
首先是绿化环境,市民希望公园能够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供更多的树木和花草。
其次是环境卫生,市民呼吁公园要保持整洁,加强垃圾分类和垃圾桶设置。
此外,市民还关心公园的安全问题,希望增强公园的安全设施和巡逻力度。
4. 公园的活动需求公园作为社交交流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市民对公园活动有一定的期望。
调研中市民表达了对公园举办各类主题活动的希望,如音乐会、摄影比赛、亲子活动等。
同时,市民也希望公园能够提供一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如开设户外运动培训课程、种植养护小技巧等。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与市民需求相结合,特别要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
2. 公园要注重提供各类健身和文艺活动的场地和设施,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3. 加强公园的绿化和环境整治工作,增加植被覆盖,提高环境卫生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前期调研报告
(报告顺序如一,二,三)
调研人:王婷婷
学号:2011541104
指导老师:刘樾
调研时间:2014年11月11号
调研地点:活水公园
调研方法:实地考察法
调研内容:调研活水公园的游览路线走向、功能分区、公共设施以及雕塑的设计。
调研目的:了解活水公园游览路线、功能分区的设计;公共设施与景观的合理结合;了解活水公园怎样把净化与美化一体的结合,以及了解活水公园的优缺点。
调研前期资料基本情况:
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内的府河边,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
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位于中国四川成都,占地24000多平方米。
取自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活水园的规划设计和府南河的环境治理修复工程,是由成都市政府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地方有关部门施行的一次国际间的通力协作,参与者有府南河管理部门、园林部门、建设部门、规划部门、防灾部门的雕塑家、湿地生态学家,还有美国环境艺术家、擅长于水处理项目的Besty Damon;景观设计是由
Magie Rulldick,她特别擅长于生态景观规划设计项目。
这种非凡的合作模式十分必要和有利。
环境问题已跨越了国界,超越了专业界线。
其中景观师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并在将来会发挥更大潜能。
成都活水公园是成都市人民注重环保的标志,是成都市人民的骄傲。
成都活
水公园沿府河岸修建,由东向西,迤逦蜿蜒,长约1000米。
从公园内的俯瞰图来看,其形状极像一条鱼,鱼眼就是厌氧池,鱼嘴就在水车前面洼地那几丛芦苇的所在处。
不过身处园中是看不出来的。
从府河北岸眺望活水公园,园内植被茂密,树木葱茏,倒影在河中,景色秀丽;电视塔高耸入云,高楼大厦,重重叠叠。
活水公园给城市注入了田园的美丽风光。
拟调研方面:
1,活水公园的游览路线的设计;
2,功能分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布置;
3,怎样把净化与美化一体的结合;
4,以及了解活水公园的优缺点。
调研正稿;
1,(1)活水公园的游览路线的设计
因为成都市活水公园沿河布局,所以其游览路线主要以一条贯通整个公园的中轴线为主,为了交通的方便,在内侧公路旁与外侧河岸旁各设一条小道。
以功能分区为依据采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布局游览线路,让人进入活水公园就犹如进入山野田园,鸟语蛙鸣,流水潺潺,让人为繁华的都市中用这样一处桃源之地而惊叹不已。
具体的游览线路。
(2)活水公园水循环的线路设计
活水公园的水循环主要通过引入府南河河水,进过水生植物的净化处理,通过环境教育区与休闲游憩区的展示,最后流入府南河的一个水循环过程。
水从雕塑中心喷出经过厌氧沉淀池处理后,经水流雕塑一路吸收空气中的氧,流入兼
氧池.有机污染物在兼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降解成植物易于吸收的有机物。
兼氧池中的兼氧微生物和植物对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水经过兼氧池配水后,进入人工湿地植物塘床系统。
由6个植物塘和12个植物床组成。
这个系统仿造了黄龙寺五彩池的景观,并种有浮萍、凤眼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和芦苇,香蒲,茭白,伞草,菖蒲等挺水植物,拌生有各种鱼类,青蛙,蜻蜓,昆虫和大量微生物及原生物。
它们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人工湿地塘床系统。
污水在这里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有机污染物中的大部分被分解为可被植物吸收的养料污水就变成了肥水,在促进系统内植物生长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水质明显改善。
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好似一个生态过滤池,污水通过这个过滤池后可得到有效净化。
当污水经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净化后再次经水流雕塑充分曝气,充氧,水中溶解氧含量大大增加,水质可全面达到Ⅲ类水质,即达到了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的水质标准,可作为公园绿化和景观用水。
养鱼塘系统养殖着观赏鱼类和水草。
这些鱼多以各种藻类和微生物为食,同时也排出鱼粪等有机污染物促进藻类植物生长。
具体的水循环过程。
2,功能分区、公共设施的设计布置
①功能分区:成都活水公园主要由“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自然森林群落模拟”和环保教育馆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鱼形的整体平面上,以绿地分割各个景观区域以及通行流线,再以从鱼眼到鱼尾的水处理系统串联各分块,就像鱼的生命动力一样给以整个公园活力,并在视觉上联系了各个板块,使游人在观看游览中感受到绵绵不绝的水流场景,体会水对于各种生命的重要滋养,成都市活水公园功能分区主要分为水净化设施展示区、环境教育区、休闲观光区等三个大区
“人工湿地生物净水系统”主要由数个水处理池构成,在功能上不仅向游人展示如何将污水步步进行净化,四周的植物配置也营造了一种自然式生态的亲和环境效应,从而更好地在自然方面诠释公园的象征意境。
此区域包括了水处理展示区,休息观赏区和湿地生物展示区。
三者在游人步行过程中交替出现,通过植物整体外形的相似性和路道实现自然过渡,展现节能环保可循环的多功能水资源利用和别具一格的湿地景观。
在宣传和实行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的作用和提供城市居民的休闲空间上都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自然森林群落模拟”这一景观是广泛分布于公园各处绿地中。
随着净水系统和自然森林群落的组合运用,让“公园”的功能得以更完善地体现和发挥,在多是人造混凝土景观周围布置令人舒适的绿色植物,不仅可以作为与净水系统相对应的软质景观,而且也具有限制游览空
间的作用,让公园的多功能性和人与自然鱼
水难分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环保教育馆则集中体现了建造公园的
核心意义。
由于我们没有到馆内参观,故在
此不评析它的主要特征。
但在公园的功能区
间中,它起到了点睛的启示人们保护生态环
境的作用,同时也展现了活水设施的必要性。
②公共设施布置:
3,怎样把净化与美化一体的结合;
水从雕塑中心喷出经过厌氧沉淀池处理后,经水流雕塑一路吸收空气中的氧,流入兼氧池.有机污染物在兼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降解成植物易于吸收的有机物。
兼氧池中的兼氧微生物和植物对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水经过兼氧池配水后,进入人工湿地
植物塘床系统。
由6个植物塘和12个植物床组成。
这个系统仿造了黄龙寺五彩池的景观,并种有浮萍、凤眼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和芦苇,香蒲,茭白,伞草,菖蒲等挺水植物,拌生有各种鱼类,青蛙,蜻蜓,昆虫和大量微生物及原生物。
它们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人工湿地塘床系统。
污水在这里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
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有机污染物中的大部分被分解为可被植物吸收的养料污水就变成了肥水,在促进系统内植物生长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水质明显改善。
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好似一个生态过滤池,污水通过这个过滤池后可得到有效净化。
当污水经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净化后再次经水流雕塑充分曝气,充氧,水中溶解氧含量大大增加,水质可全面达到Ⅲ类水质,即达到了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的水质标准,可作为公园绿化和景观用水。
养鱼塘系统养殖着观赏鱼类和水草。
这些鱼多以各种藻类和微生物为食,同时也排出鱼粪等有机污染物促进藻类植物生长。
4,了解活水公园的优缺点及解决办法
优点:
(1)通过展示河水的自然净化过程,唤起人们对赖以生存的水环境的关注与保护;
(2)外型设计因势利导;
(3)构思突出成都的地域文化
(4)功能设计维护生态多样性
(5)细节处理体现生态学原理
(6)、保护工作公众参与。
同时活水公园的维护工作很好的融入到其周边社区的人群中,这对于一个城市生态公园是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点。
缺点:
(1)卫生条件没有做好
(2)安全措施没有到位,在很多亲水区没有树立警示牌
(3)道路指示牌不够,园内分叉路太多,没有明确的路牌指示
(4)公共设施陈旧
(5)植物配置太多,显得有点杂乱
(6)地面铺装太过平凡、单一
(7)主和次干道区分不大,吸引力不强
(8)水域区蚊虫太多;
解决问题:
(1)应加强园内卫生清理
(2)应该在亲水区、危险区树立警示牌
(3)设置道路导视系统
(4)对园内陈旧的公共设施进行更换
(5)植物配置应有序、合理的设计
(6)地面铺装应参照浣花溪的设计
(7)主次干道明显分区
(8)应在水域区或蚊虫多的地地方栽种驱蚊性强的植物。
调研总结:
活水公园的多功能性启示了我们新的景观设计理念。
那就是在科学和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创造更加人性化的生态景观。
其中现代和历史人文的元素都可以通过不同分区或景点之间的切换共存,特别是在小品或铺装的细节处理和借景手法的运用上,可以为园林增加多样化的视觉元素,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往往都是这些理念的关键部分,是园林吸引力的重要源泉之一。
在具体手法的表现上,与当地文化背景的融合是重要的一环,需要更多的积累和更高层次的人类学等广泛跨学科的认知。
我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还远远不够,有待更多实践经验的累积和更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醇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它不可忽视的一大魅力,在这一方面的景观表现也是需要长久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