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市地铁总体规划

据记者了解,从2012年至2017年,我市每年都将建成开通一条地铁线。
2012年,开通地铁2号线一期,从常青花园至鲁巷广场。
2013年,开通地铁4号线一期,从武昌火车站至武汉火车站;2014年,开通地铁4号线二期,从汉阳黄金口至武昌首义路;2015年,开通地铁3号线,从沌口至三金潭;2016年,开通地铁8号线一期,从三金潭至梨园广场;2017年,开通地铁6号线一期,从三角湖到东西湖区假日广场。
建成7号线,从金银湖至南湖研究了下12号线各地区的人都照顾到了,这个图仔细看了看,很完美,很好非常好,1号线大汉口线,2号线连通汉口武昌,3号线连通汉口汉阳,4号线高铁线,实现高铁地铁无缝换乘,连通武昌汉阳,5号线大武昌线,六号线连通金银湖沌口未来两大卫星城,7号线是武汉未来的机场线,实现飞机地铁无缝换乘,8号线连接盘龙城,南湖两大居民区以及华侨城和大学城,9号线横跨汤逊湖,贯穿整个东湖高新,打通光谷到纸坊的直线,带动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片发展,10号线联动常福,沌口,阳逻三大卫星城,11号线实现蔡甸和豹澥到中心城区首尾相应,12号线为1号线大汉口线的补充,在汉口地区和一号线组成一个内环线,汉口同时拥有1号线和12号线实现汉口小循环武汉唯一的三条地铁线转乘站香港路超级地铁站即将开建咯。
根据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2005-2012年为城市道路网与轨道网打基础时期,推进地铁网络建设控制走廊。
建成轨道1号线(轻轨)、过江地铁2号线一期和地铁4号线一期,共计70公里,构成“工”字型轨道骨架。
到2013年,地铁2号线和4号线建成后,常青花园、武广、江汉路、中南、鲁巷、徐东、建二等七大商圈将连成串,形成武汉一条新的“地铁经济带”。
届时,只要40分钟,就可以把从江汉路到鲁巷的武汉七大商圈转个遍。
当2015年,武汉将建成地铁1号线、2号线一期、3号线—期、4号线、8号线一期5条地铁,形成近150公里的轨道网,比2013年“工”字形轨道通车里程翻了一番。
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规划研究

15
都市快轨交通·第 25 卷 第 4 期 2012 年 8 月
燃、易爆、噪声、振动、强电磁干扰源等地区。
4. 2 控制中心设置的方式
从上述国内 外 发 展 情 况 来 看,轨 道 交 通 控 制 中 心 从物理位置规划布局角度来分,主要分为集中式、分散 式和区域集中式 3 种方式。 4. 2. 1 集中式
都市快轨交通·第 25 卷 第 4 期 2012 年 8 月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 - 6073. 2012. 04. 004
快轨论坛
武汉市轨道交通 线网控制中心规划研究
甘建文 王 怀 李金龙
(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37)
摘 要 轨道交通线网控制中心的设置规划,将直接 影响城市轨道 交 通 线 网 规 划 的 实 施,并 将 对 今 后 的 运 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借鉴国内外轨道交通发达城市 的成功经验,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从运营管 理和工程建设两方面对运营控制中心的不同设置方案 进行比选; 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近期和远景规划线路 的实施方案,分析其对线路控制中心的需求,进而提出 武汉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控制中心; 线网指挥中心; 区域集 中; 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 U239.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6073( 2012) 04 - 0014 - 04
4 武汉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规划
4. 1 控制中心设置的原则
控制中心选 址 宜 选 择 在 靠 近 城 市 道 路 干 线、靠 近 地铁车站、接近监控管理对象的中心地带,这样能兼顾 多条线路,方便地铁运营管理; 应尽量缩短与地铁线路 的距离,降低工程和管线投资及运营管理成本,便于在 紧急情况下组织事故抢修及事件的处理; 也可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在车辆段内,或与管理中心集中统一设置。
湖北安装热烈祝贺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开通试运营

喷吹煤粉工程设计的主要经验,规定了喷吹煤粉设计各 个环节的设计要求和主要技术指标,使设计人员在今后 的高炉喷 吹煤粉工程设计中有规可循 ,为高炉喷吹煤粉
2 1年, 00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进一步强化技术标准修编 工作, 组织开展对新颁布的标准规范进行宣贯。 2 0 年 l f 04 开展标准化 工作以来, 经过6 年的艰苦努力, 技术标准修编 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 (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 隋冬)
ISA L TO I 行 业 动 态 N T LA IN
本刊讯 近日, 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发布第6 3 6 号公告, 批准发布了 《 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 为罔家标准, A 01 月1 起实施。 中, ..、 ..() 372 2 1年2 日 其 第311 3711、 ..、 3754、 ..( 条 ( 为强制性条文, . ( 3823 . ) ) 款) 必须严格执行。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按照标准制 订、 修订年度规划, 于 2 0年组织启动了《 07 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 编制 [ l 作。 该标准 由中冶京诚技术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 会同其它 8 个参编单位共同完成了 编制工作。 《 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是我 国第一部高炉喷 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填补 了我国高炉喷吹煤粉工程 设
计 规 范的 空 白。规 范 系统 地 总 结 了我 国 5 多年 来 在 高炉 0
工程建设奠定 了基础 。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把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工作摆在夯 实行业基础工作 的重要位置 ,下大力气组织 、协调会 员 企业积极参与到行业技术基础工作 中来。2 0 年,冶建 09 协会在积 极向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争取国家标准编修任务 的同时,主动 向工信部 申报编修行业标准 。在广大会员 企业的热情参与和支持下,全年共 申报 国家标准 l项, 6 获批1项 。经过一年努力 ,编制完成上报待批6 3 项;申报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延伸线信号系统倒接方案分析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延伸线信号系统倒接方案分析李冬;李晓梅【摘要】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uhan Line 1 extension section, the challenges for the signal system cutover solution ar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two cutover solutions: the dedicated switch cutover and the overlay-replacement cutover are compared.A reasonable cutover solution should be based on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base line and extension signalling system, on the balance between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human resource, materials, duration, impact and so on,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afe opening of the extension line described as "one step, high standard, fully functional", meanwhile to reduce the cost and impact on the existing lines.%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延伸线工程的建设情况,分析了信号系统倒接所面临的挑战.分析比较了独立开关倒接法和覆盖置换法两种信号系统倒接方案的特点及实施过程.科学合理的倒接方案,是在深入了解既有线和延伸线信号系统设计原理的前提下,综合权衡人力、物力、时间,以及对运营的影响等各方面因素后选定的,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小对既有线的影响,以及安全且保质保量地完成"一次性、高水平、全功能开通试运营"的目的.【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4(017)0z2【总页数】4页(P55-57,61)【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信号系统;倒接方案【作者】李冬;李晓梅【作者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430030,武汉;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430030,武汉【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7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延伸线项目也越来越多。
武汉轨道交通发展及未来规划小论文

武汉轨道交通发展及未来规划小论文1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基本情况武汉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为1号线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总长10.23公里,设站10座,全部为高架线路。
2000年12月23日开工建设,历时3年零7个月,于2004年7月28日观光试运营,同年9月28日正式试运营。
2005年客运量为465万人次,2006年1月至7月客运量410万人次,目前日均客运量近2万人。
客流构成主要以观光、休闲为主。
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建设线路较短,客流较低,总体运营情况不容乐观。
2006年4月10日,《武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建设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这标志着我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按照分期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规划》提出在现有轨道交通1号线-期工程的基础上,于2006年--2012年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和4号线-期工程,全长70.0公里(含1号线--期工程),设站62座。
根据批复中“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进-步优化局部线路和站点布局”的要求,在《建设规划》的指导下,我市开展了近期建设线路的可行性研究,形成了线路建设的比较方案和优化方案。
2武汉市轨道交通现状运营特征分析2.1现状轻轨沿线人口及用地形态.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期工程线路走向最初的构想是结合汉口旧京广铁路线外迁后城市的改建规划,设想利用原旧京汉铁路走廊,以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启动老汉口旧城的改造,改善旧城面貌,缩小汉口老城区与中心区的建设发展差距。
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建设更新速度较慢,轨道交通的站点建设与城市开发缺乏互动,未形成轨道站点周边的高密度开发。
通过对轻轨沿线用地调查发现,2005年10个轨道站点800米范围内的覆盖人口为40万人,覆盖岗位为28万个,分别只有主城人口岗位的10%及14%。
而香港,轨道客流构成中50%以上来自步行,大约50%的居民和约55%的职业岗位集中在离轨道交通车站10分钟的步行距离之内,其轨道交通成功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21年3月武汉1 总论1.1 编制说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
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21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局部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工程地点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
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七雄路转向北,再沿七雄路跨东吴大道、金山大道至终点金山大道站。
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设计

武汉市轨道交通 1 号线彭华春好,抗扭刚度大,适用性强。
梁体外 形美观,与桥墩配合设计,更显得结 构轻巧简捷,线条流畅,结构占用空 间最小,通透性好。
在相同线路设计 标高下,桥下两侧公路净空高,无压 抑感,设计与施工技术较成熟。
用满 堂脚手架现浇施工,工期较长些。
(2)简支组合箱梁。
该方案结构整体性强,抗扭刚度大,适应性 强。
双槽梁预制吊装,铺预制板,重量轻。
但是从桥下看,景观效果稍差。
从预制厂到工地的运输对运输 车辆、运输道路及沿途安全保障的 要求相对较低,运输费用也相对较低。
但桥面板需现浇施工,增加现场作业量,工期也相应延长。
(3)简支单线箱梁。
该方案结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图1)一 期工程西起宗关,东至黄浦路,全线 高架,沿武汉市解放大道、京汉大道 而行,是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 的骨干线路。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 一期工程自正式运营以来,安全性和 舒适性都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济合理、施工方便,并与城市环境相 协调,总体设计开始之前,以武汉市 代表性地段的地质资料为基础,对区间一般地段的各种可能的梁型及各种梁跨、梁高及基础,从结构受力 性能、经济、景观、施工等方面进行 了比选。
2.1 梁型方案比选 2.1.1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简支双线箱梁。
该方案采用单箱单室截面形式,结构整体性1 设计原则武汉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工程 设计无现成的规范标准可供参考。
其车辆荷载较“中-活载”小,在加载长度上受列车编组长度的限制,不象“中-活载”加载长度可无限延 长。
但是,武汉轨道交通 1 号线与铁 路一样采用了轮轨系统,活载的作 用方式与铁路相同,其水平力无论 大小还是作用方式都与铁路接近。
因此,设计时采用了铁路的相关规 范,将公路规范作为参考规范。
2 桥型方案比选图 1 武汉市轨道交通 1 号线路示意图为了使高架结构安全可靠、经 彭华春: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湖北武汉 43006343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5 / 2005 MODERN U RBAN TRANSIT摘 要:武汉市轨道交通 1 号线一期工程全线高架,借鉴我国城市 和铁路高架桥梁的设计经验,结合轨道交通的特点,提出了适于城 市轨道交通的桥型方案和经济孔跨,并对设计进行了回访总结。
地铁车站站交通疏解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站交通疏解施工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 (3)1.2 编制依据 (3)1.3 施工原则与目标 (3)二、工程概况 (4)2.1 地铁车站概述 (5)2.2 交通疏解需求分析 (6)2.3 施工范围与工期安排 (7)三、交通疏解设计 (8)3.1 交通疏解原则 (9)3.2 交通疏解方案 (10)3.2.1 出入口改造 (11)3.2.2 站厅区调整 (12)3.2.3 出入口通道与换乘设施 (13)3.3 交通疏解效果评估 (13)四、施工组织与管理 (15)4.1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17)4.2 施工人员及设备配置 (18)4.3 施工进度计划与控制 (19)4.4 施工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 (20)五、施工围挡与交通疏导 (22)5.1 施工围挡设计与实施 (23)5.2 交通疏导措施 (25)5.3 周边交通组织调整 (26)六、施工影响分析 (28)6.1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9)6.2 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30)6.3 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31)七、结论与建议 (32)7.1 结论总结 (32)7.2 改进建议 (33)一、前言随着城市经济和交通需求的快速发展,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在地铁车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区域的交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确保地铁车站站交通疏解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市民的出行需求和交通安全,特制定本交通疏解施工方案。
本方案旨在明确地铁车站站交通疏解施工的目标、原则、方法和实施步骤,为相关施工单位提供明确的指导。
本方案也将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进行全面把控,确保地铁车站站交通疏解施工的顺利完成。
在实施本方案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地质条件、施工难度、交通流量等,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我们也将积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沟通协调,共同推进地铁车站站交通疏解施工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2评价范围内声环境保护目标汇总表
序号
声环境敏感点
对应工程概况
名称
规模
建筑层次
建筑年代
所在区间
距声源水平最近(m)
桥梁高度(m)
对应声源(线路)位置
1
吴西村
220户
3~7层
90年代以来
起点~东吴大道站
29
12~13.5
YK0+460~YK0+690左侧; YK1+130~YK1+200左侧
(2)东段调整路段: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线路进行调整,里程为EK5+735~EK6+995,长度为1.26km;
东段调整线路段示意图
设计变更后,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共设17座车站,线路全长19.468km。其中西段线路长度12.478km,设11座车站;东段线路长度6.99km,设6座车站。
1.2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
1.2.1项目地点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七雄路转向北,再沿七雄路跨东吴大道、金山大道至终点金山大道站。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10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部分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2)项目主要工程内容:
①西段线路全长11.658km,东段线路全长7.518km,均为高架线;
②16座车站,均为高架站;
③车辆段1处,即古田车辆段及其出入线、试车线;
④1座主变电所。
(3)项目投资:44.66亿元。
2.1.2本次设计变化情况概况
本次设计阶段,1号线二期部分工程内容设计情况发生变化,具体内容如下:
2
山水星辰小区
550户
7层
2005年
起点~东吴大道站
42
13.5
YK0+500~YK1+160右侧
3
星辰启航幼儿园
200名师生
1~2层
2005年
起点~东吴大道站
44
13.5
YK0+770~YK0+825右侧
4
武汉警官职业学校
3000余名师生
2~8层
90年代以来
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
23
13.5
YK1+245~WK0+320右侧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 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0年3月 武 汉
1总论
1.1编制说明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线路从宗关沿解放大道高架至吴家山开发区;东段线路以高架形式从黄浦路下穿长江二桥后沿解放大道至堤角。
西段调整线路及增设车站路段示意图
(1)西段调整线路段:二期工程西段线路工程起点经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至东吴大道站间线路发生变化,线路设计变化里程为YK0+000~YK1+308(WK0+130)~ WK1+824,长度为3.002km;另根据招商项目规划要求,在额头湾站(WK3+479)至舵落口站(WK5+230)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WK4+423),与原可研文件相比,考虑了新设计的汉宜铁路工程净空要求,该路段高架桥设计高度有所变化,该区段长度为2.513km;
1.2.2建设单位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2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2.1工程概况
2.1.1项目原设计概况
(1)项目范围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解放大道中间布设,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五环路转向北,再沿五环路跨过东吴大道,最后到达终点金山大道站。西段线路全长11.658km,沿线设有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舵落口、额头湾、四明路、东吴大道、金山大道共10个车站,在古田布置一号线车辆段。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至岔路口,沿汉黄路至终点堤角。东段线路全长7.518km,沿线设有头道街、二七路、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堤角共6个车站。二期工程设古田车辆段,在古田四路增设110kV主变电所一座,
5
南山家园小区、博大精品小区
1200户
7~8层
90年代以来
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
43
13.5
WK0+210~WK0+525左侧
6
吴家山第三中学
2800余名师生
4层
1997年
东吴大道站~五环大道站
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西段正线长12.478km,车站10座。东段正线长6.99km,车站6座。
本次环评阶段设计中,与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批复的环评报告书工程设计的变化情况: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