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趣味故事44罗伯特

合集下载

物理史小故事

物理史小故事

爱因斯坦与泡利
着实太委屈爱因斯坦 了

排第二的 是丹麦物理 学家波尔, 波尔在当时 基本上是量 子物理方面 最权威的物 理学家了, 算是泡利的 前辈了,泡 利曾给波尔 做过助手。
• 大家猜他俩两个人可以 所是
量子物理发展的英雄人物,但功劳 都被波尔一人抢完了

在索末菲的学生当中, 有六 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几十人成为第 一流的教授, 他们的名字足可铺成 一条二十世纪物理学的星光大道。 索末菲本人虽从未得过诺贝尔奖, 却是一位无冕之王, 是物理史上最 伟大的教师之一,如果说泡利很牛
传奇物理学家
欢迎收听 ——熊杰
誉为“物理学界的朝拜圣地”和 “量子力学的诞生地”的哥本哈根学 派讨论会,经常是提完想法,Bohr点 头,然后Pauli算一遍,pauli说没问题, 于是大家就确定该理论正确,然后拍 手走人……
大家知道这其中的两位牛人 Bohr和Pauli是指的哪两个人吗?
泡利
Pauli则是今天 我要讲的主人 公泡利。
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 泡利传奇式的故事……
虽然泡利很高傲,其实他也有尊重的人, 在泡利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满大街都是科 学家的时代,那么他尊重的人有几个呢?
海森堡与泡利在交流
先说这半 个,半个指 的是他的师 弟海森堡, 海森堡与泡 利,都是物 理学顶尖的 高手和天才。
爱因斯坦算是很牛 的了,但估计在泡利 尊重的人当中只能排 第三了。
的话,那么索末菲就只能用一个词
来形容—more 牛 ,简直就是牛er
索末菲与泡利
20世纪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珍贵合影
好好找找你的偶像在哪里?和他们搞好关系, 对你有好处的……

物理学家名人故事:阿瑟·康普顿_400字

物理学家名人故事:阿瑟·康普顿_400字

物理学家名人故事:阿瑟·康普顿_400字
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瑟·康普顿出差去另一个城市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

他随身携带了4个相同的装满实验器材的大箱子,其中两个箱子里装的是实验仪器,很轻,另两个箱子里则装满了铅块,非常重。

在火车站,搬运工来帮阿瑟·康普顿搬运箱子时,首先提起的正是一个装着铅块的箱子,于是就要求提高搬运费用。

阿瑟·康普顿没有马上回答,只是拎起那两个装着实验仪器的箱子,轻松自如地摆动着双臂,大踏步地朝站台上的火车走去。

搬运工们见状,惭愧不已,急忙4个人抬着一只箱子,匆匆跟了上去。

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伍德有一天发现分光镜的镜筒里布满了蜘蛛网。

因为镜筒太长,用常规的清理办法无法清除掉里面的灰尘。

天才的罗伯特·伍德想出了一个奇招:他把一只小猫放进了镜筒。

那只小猫因为无法转身回头,只能从镜筒这一端一直爬到另一端,结果镜筒被小猫擦了个干干净净。

可怜的小猫从镜筒里爬出来后,无奈地给自己洗起了澡。

物理学史珍闻趣事

物理学史珍闻趣事

物理学史珍闻趣事第一章:伟大的科学家们1. 牛顿的苹果众所周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有一天,牛顿坐在树下,看到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这颗苹果的掉落引发了他对重力的思考,从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2.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物理学中的里程碑。

据传,年轻的爱因斯坦在等车的时候,看到了一列列火车经过,并突然想象自己坐在其中一个火车上,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两列火车以相对静止的速度相遇时,他们的钟表竟然不一致了!这个奇异的想法最终推动了他提出了相对论的理论。

第二章:重大发现1. 电的发现18世纪,贝克勒尔一家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现象:当他们将一些物质与金属接触时,物质会吸引或排斥金属。

这个现象被称为静电,为电学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2. 辐射的发现伽马射线、X射线和阿尔法射线的发现是物理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玛丽·居里是第一个发现放射性元素的科学家,她的研究为核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实验的奇闻1. 平面镜实验伽利略在研究光学时,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

他将两面平行的镜子放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无限反射的通道。

当他把一个物体放在其中一个镜子前面时,他发现物体的映像在镜子之间来回跳动,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光影效果。

2. 壁虎爬墙实验数百年前,一位科学家观察到壁虎能够在垂直的墙壁上自由爬行。

为了揭开这个谜题,他进行了一项实验,将壁虎的脚趾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他惊讶地发现,壁虎的脚趾上有许多微小的细毛,这些细毛能够与墙壁的微小凹凸相互作用,从而使壁虎能够爬上墙壁。

第四章:物理学的趣事1. 空中飞行人类一直梦想着能够像鸟一样自由地在空中飞行。

但直到兄弟俩莱特兄弟的出现,这个梦想才成为现实。

他们通过对鸟类飞行的观察和自己的实验,最终发明了飞机,使人类的飞行梦想成为现实。

2. 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量子物理学中的一个奇特现象。

两个粒子在某些条件下可以成为纠缠态,即使它们之间的距离很远,它们仍然能够以瞬间的速度相互影响。

趣味物理故事3

趣味物理故事3

汤姆生与电子的发现1884年,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瑞利因年老体衰而宣告辞职,他推荐年仅27岁的汤姆生做他的继承人.尽管人们对此行动感到惊奇和不安,但是事实很快证明了这一决定是非常正确和明智的.人们随即又赞杨起瑞利来了,说他具有识才的慧眼!约瑟夫。

约翰。

汤姆生1856年12月18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父亲是一个专印大学课本的著书商,由于职业的关系,他父亲结识了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些教授。

汤姆生从小就受到学者的影响,学习很认真,十四岁便函进入了曼彻斯特大学。

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受到了司徒华教授的精心指导,加上他自已的刻苦钻研,学业提高很快。

1876年,即二十一岁时,他被报送进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深造,1880年他参加了剑桥大学的学位考试,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取得学位,随后被选为三一学院学员,两年后又被任命为大学讲师。

他在数物理学方面具有很高修养的第一批成果是《论涡旋环的运动》和《论动力学在物理学和化学中的应用》1884年,汤姆生在瑞利的推荐下,担任了卡文迪许实验室物理学教授。

1897年汤姆生在研究稀薄气全放电的实验中,证明了电子的存在,轰动了整个物理学界。

我们在做稀薄气体放电的实验中,如果继续抽出利害内的空气。

在真空度较高的情况下接上高压电源后,阴极就会发出一种射击线来,它能使用权面对阴极的管壁发出录色的荧光,这种射击线被命名为“阴极射线”。

阴极射线是由什么组成的?十九世纪末时,有的科学家说它是光波;有的科学家说它是由带电的原子所验成;有的则说是由带阴电的微粒组成,众主纷纭,一时得不公认的结论。

英法的科学家和德国的科学家们对于阴极射击线本质的争论,竟延续了二十多年。

最后到1897年,汤姆生的出色实验结果面前,真相才得以大白。

汤姆生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他将一块涂有硫化锌的小玻璃片,放在阴极射线所经过的路途上,看到硫化锌会发闪光。

这说明硫化锌能显示出阴极射线的“径迹”。

他发现在一般情况下,阴极射线是直线行进的,但当在射击线管的外面加上电场,或用一块蹄形磁铁跨放在射线管的外面,结果发现阴极躬一都发生了偏折。

数学家罗伯特的故事简写100字

数学家罗伯特的故事简写100字

罗伯特·胡克,又译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1635年7月28日,儒历7月18日-1703年3月3日),英国博物学家,发明家。

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他提出了描述材料弹性的基本定律-胡克定律,且提出了万有引力的平方反比关系。

在机械制造方面,他设计制造了真空泵,显微镜和望远镜,并将自己用显微镜观察所得写成《显微术》一书,细胞一词即由他命名。

在新技术发明方面,他发明的很多设备至今仍然在使用。

除去科学技术,胡克还在城市设计和建筑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但由于与艾萨克·牛顿的论争导致他去世后少为人知,近来对胡克的研究逐渐兴起。

胡克也因其兴趣广泛,贡献重要而被某些科学史家称为“伦敦的莱奥纳多(达芬奇)”。

演讲科学家牛顿的故事3分钟

演讲科学家牛顿的故事3分钟

演讲科学家牛顿的故事3分钟大家晚上好,今天由我给大家来讲一下牛顿的故事。

第一次接触牛顿是初中、高中的物理课本牛顿三大定律,这个是经典力学的基础,而且力的单位就是用牛顿的名字来命名的。

相信高中物理很多人都学的比较累吧,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所以我在高二分班的时候,选择了化学,放弃了物理。

因为我们那一年高考是第一次改革3+2,可以在物理和化学中间选一个。

而其实牛顿对于科学所做出的贡献远远不止力学三定律这一点。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牛顿的一生吧。

童年1643年,牛顿出生于英格兰林肯郡乡下的一个小村落。

他的童年可以说是非常的悲惨,早产的牛顿瘦小到甚至可以装进一只大马克杯中。

牛顿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的爸爸就去世了,妈妈给他取了和爸爸一模一样的名字,叫艾萨克·牛顿。

3岁的时候,他的妈妈改嫁了,弃养了小牛顿,把他交给外婆抚养,而外婆也不在意他。

所以牛顿从小就感觉自己被全世界抛弃,变得很自闭,性格也相当内向,不喜欢说话交流,也不和别人接触。

当别的小孩子还在玩耍的时候,牛顿就对绘画和手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制作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工具模型,比如说可以用老鼠催动的风车、计时的日晷、照明用的灯笼等等。

8年以后,牛顿妈妈的第二任丈夫也去世了,于是带着3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妹妹,还有一大笔遗产回到了牛顿身边。

从小缺少亲情的牛顿这时候已经成为了一名问题少年,跟弟弟妹妹打架就成了家常便饭。

在11岁的时候,牛顿独自离开家去读中学,在那里小牛顿遇到了可爱的房东女儿,两个人经常一起看书学习。

传说牛顿和房东女儿曾经订过婚,但后来牛顿上大学后,这个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

原因不得而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牛顿太沉迷于学习而忽略了她。

中学时期中学时代的牛顿因为沉迷于各种小发明,成绩并不好,直到有一次被班里一个男生欺负了,这个男生成绩又好,长得又壮,牛顿受不了这个气,下课就找他单挑,打赢之后,牛顿还放下狠话,学习成绩也要碾压他。

然后牛顿一努力,果然成绩超过了这个男生,而且之后一直都保持在全班第一名。

十个有关物理学家的故事

十个有关物理学家的故事

十个相关物理学家的故事一、成功的秘诀: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诀。

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

我能够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很多人也一样有用。

”二、牛顿在生活中常常废寝忘食,曾因为对研究过于专注闹了笑话,后来被大家传为趣谈。

一次,他一边读着书,一边在火炉上去煮鸡蛋。

等他揭开锅想吃鸡蛋时,却发现锅里是一只怀表。

还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当饭菜准备好时,牛顿突然脑子中灵感闪现,想到一个问题,便立即进了书房,朋友等了他好久还是不见他出来,于是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全吃了,鸡骨头留在盘子,不告而别了。

等牛顿想起,出来后,见了盘子里的骨头,以为自己已经吃过了,便转身又进了内室,继续研究他的问题。

三、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但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

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

一天,他在家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

他突然悟到能够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

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

(E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来到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

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四、有一天,小瓦特在家里看见一壶水开了,蒸汽把壶盖冲得噗噗地跳。

这种常人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起了他极浓厚的兴趣。

初中物理胡克定律

初中物理胡克定律

初中物理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曾译为虎克定律,是力学弹性理论中的一条基本定律,表述为:固体材料受力之后,材料中的应力与应变(单位变形量)之间成线性关系。

满足胡克定律的材料称为线弹性或胡克型(英文Hookean)材料。

从物理的角度看,胡克定律源于多数固体(或孤立分子)内部的原子在无外载作用下处于稳定平衡的状态。

许多实际材料,如一根长度为L、横截面积A的棱柱形棒,在力学上都可以用胡克定律来模拟——其单位伸长(或缩减)量(应变)在常系数E(称为弹性模量)下,与拉(或压)应力σ 成正比例,即:弹簧给予物体的力F与长度变化量x成线性关系(F=-kx或△F=-kΔx)
其中Δx为总伸长(或缩减)量。

胡克定律用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的名字命名。

胡克提出该定律的过程颇有趣味,他于1676年发表了一句拉丁语字谜,谜面是:ceiiinosssttuv。

两年后他公布了谜底是:ut tensio sic vis,意思是“力如伸长(那样变化)”,这正是胡克定律的中心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 罗伯特·福尔顿的第一艘轮船
故事发生在两百年前。

夏季的一天,美国东部的海岸边,有几个少年坐在一条小船上钓鱼。

他们玩儿得太高兴了,谁也没注意到一场大风暴突然向他们袭来。

狂风呼啸,巨浪汹涌,小船像一片枯叶在波峰浪谷之间挣扎。

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都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他们费尽了力气,才把小船划到岸边,少年们终于脱险了,其中一个就是后来发明轮船的罗伯特·福尔顿。

那天晚上,福尔顿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一闭上眼睛就想起白天在海上遇到的危险。

他想:用木桨划又慢又费力,能不能想个办法,叫船行驶得又快又省力呢?
天刚蒙蒙亮,福尔顿又来到海边。

他爬上小船,坐在船头上苦思冥想起来。

他又把脚浸泡在暧和的海水里,来回踢打着浪花。

不知什么时候,小船竟悄悄地离开了海岸。

等到福尔顿发觉,小船已经漂出很远了。

“咦,我没有划桨,船怎么自己走了这么远?”福尔顿惊奇万分。

他试了又试,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脚起了桨的作用。

他高兴极了,心想:要是做几个脚底板那样的木片,装在小船的左舷和右舷,把它们摇起来是不是能使船走得快些,也省力些呢?福尔顿决心试一试,真给小船装上了一对桨轮。

他和朋友们一同登上小船,摇动桨轮,小船前进了,比过去快得多,而且很省力。

福尔顿和朋友们都乐得闭不上嘴。

后来,福尔顿去英国伦敦求学,认识了发明蒸汽机的瓦特。

两个人志趣相同,成了要好的朋友。

福尔顿看了瓦特的蒸汽机,他想:蒸汽机既然能开动机器,一定也能转动桨轮。

给小船的桨轮装上蒸汽机,小船不就成了机器船,不必再用人摇了吗?经过17年零6个月的反复试验,福尔顿设计制造的一艘轮船,终于在法国塞纳河畔下水了。

可惜,福尔顿的第一艘轮船没有来得及试航,就被一场无情的大风暴折断了船身。

福尔顿一点也不气馁,他请工人把船打捞上来,重新修建。

1803年,这艘轮船又出现在塞纳河畔,可是试验又失败了。

福尔顿反复检查设计图,总结失败的教训,决定回美国去继续进行试验。

1807年8月9日,福尔顿精心设计制造的轮船“克雷门特”号在纽约的哈德逊河上露面了。

这艘轮船经过8天试航,获得了成功。

福尔顿在试航成功后,又从纽约出发以每小时8公里以上的航速,完成了长距离的航行。

当福尔顿与世界上第一艘轮船“克雷门特”号满载荣誉返回纽约的时候,受到了人们盛大隆重的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