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完整word版)计量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1•计量经济学模型:揭示经济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主要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的经 济数学模型。
2•参数估计的无偏性:它的均值或期望值是否等于总体的真实值。
3•参数估计量的有效性:它是否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具有最小方差。
估计量的期 望方差越大说明用其估计值代表相应真值的有效性越差; 否则越好,越有效。
不同的估 计量具有不同的方差,方差最小说明最有效。
4•序列相关:即模型的随即干扰项违背了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
5.工具变量: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被作为工具使用,以替代与随即干扰项相关的随机解释 变量。
6•结构式模型:根据经济理论和行为规律建立的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直接关系结构的计量 经济学方程系统。
7.内生变量:具有某种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 它的参数是联立方程系统估计的元素, 内生变量是由模型系统决定的,同时也对模型系统产生影响。
内生变量一般都是经济变 量。
8•异方差:对于不同的样本点,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不再是常数,而是互不相同,则认为 出现了异方差性。
9. 回归分析:研究一个变量关于另一个(些)变量的依赖关系的计算方法和理论 其目的在于通过后者的已知或设定值,去估计和预测前者的(总体)均值。
前一变量称 为被解释变量或应变量,后一变量称为解释变量或自变量。
1 •下列不属于线性回归模型经典假设的条件是( A )A •被解释变量确定性变量,不是随机变量。
C .随机扰动项服从正态分布。
2 •参数'的估计量?具备有效性是指( AVar (国)=0 C E (?-')^0 3. 设Q 为居民的猪肉需求量肉和猪肉是替代商品 根据理论预期 B .随机扰动项服从均值为0,方差恒定, 且协方差为0。
D .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B ) B . Var (?)为最小D .E (?「)为最小 A .啤<0,C .舛>0, 4 .利用OLS 估计模型(D )A .样本回归线通过C . Y NI 为居民收入,PP 为猪肉价格,PB 为牛肉价格,且牛 则建立如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上述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估计参数 ?1、:?2<0,?3 0 B . :?1<0, ?<0,?3 0 D . :? >0, Y 二'0 '「X i 求得的样本回归线,下列哪些结论是不正确的 P BQ —〉1丨 i * 2R - 3P ■ J ?2和:?3应该是(C ) C?2>0,"?3<0 :?2>0,:?3::0 B 「? =0 D Y 二:?o :?Xi5.用一组有2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Y =札「梯匚…\后,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的显著性作t 检验,则芮显著地不等于零的条件是t 统计量 绝对值大于(D )6 .对模型Y i = :o 亠亠』2X 2i 亠打进行总体线性显著性检验的原假设是(C )D . ^-0,其中 j =1,2 7. 对于如下的回归模型lnYi *iln X i 中,参数宀的含义是(D )A . X 的相对变化,引起Y 的期望B . Y 关于X 的边际变化率 值的绝对变化量C . X 的绝对量发生一定变动时,D . Y 关于X 的弹性 引起丫的相对变化率8. 如果回归模型为背了无序列相关的假定,则 OLS 估计量(A )A .无偏的,非有效的B .有偏的,非有效的C .无偏的,有效的D .有偏的,有效的 9. 下列检验方法中,不能用来检验异方差的是( D )A .格里瑟检验B .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C .怀特检验D .杜宾-沃森检验 10. 在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检验时, 发现各参数估计量的t 检验值都很低, 但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且F 检验显著,这说明模型很可能存在( C )A .方差非齐性B .序列相关性C .多重共线性D .模型设定误差11. 包含截距项的回归模型中包含一个定性变量,且这个定性变量有 3种特征, 则,如果我们在回归模型中纳入 3个虚拟变量将会导致模型出现( A )A .序列相关B .异方差C .完全共线性D .随机解释变量 12. 下列条件中,哪条不是有效的工具变量需要满足的条件(B ) A .与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B .与被解释变量高度相关C .与其它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D .与随机误差项不同期相关 重共线性13. 当模型中存在随机解释变量时,OLS 估计参数仍然是无偏的要求( A )A .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独B .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同 立期不相关,而异期相关 C .随机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同D .不论哪种情况,OLS 估计量都 期相关 是有偏的 A. t o.i (20) B. t o.o5(2O) D. t o.o5(18)=0B .打=0,其中 j =0,1,2C .14•在分布滞后模型Y t =」i X t 「2X t 」…1.中,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长期影响 乘数为(C ) A P i B 卩2C 卩1 +P 2D 卩0 * P i + 卩2 15•在联立方程模型中,外生变量共有多少个(B ) A. 1 B. 2 C. 3D. 4 1 •普通最小二乘法确定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 =氐++£的参数?0和?1的准则是使 (B )A .刀e 最小B .刀&2最小C .刀&最大D . Xd2最大2、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要求模型误差项 叫满足某些基本假定。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课程代码:00143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古希腊学者色诺芬主要论述财政问题的著作是A.《经济论》B.《赋税论》C.《雅典的收入》D.《国富论》2.托马斯·阿奎纳关于财富问题的主张是A.私有制比公有制优越B.财产私有是自然的C.反对财产私有D.公有制比私有制优越3.马克思评价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的著作是A.《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B.《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C.《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D.《对近来我国各界同胞的一些抱怨的简单考察》4.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A.重商主义B.古典经济学1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C.新古典经济学D.凯恩斯主义经济学5.政治经济学之父是A.亚当·斯密B.约翰·洛克C.休谟D.威廉·配第6.重农主义的理论核心和最基本的问题是A.价值学说B.纯产品学说C.货币学说D.地租学说7.“斯密教条”是指A.三种收入决定商品价值B.资本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C.社会可分为三大阶级D.社会总产品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8.李嘉图认为决定农产品生产价格的是A.优等地的生产条件B.劣等地的生产条件C.中等地的生产条件D.社会平均的生产条件9.西尼尔的经济学说在价值取向上的特点是A.具有同情社会主义的倾向B.露骨地为资本主义辩护C.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D.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弊端10.第一个专门研究人口理论的人是A.斯密B.安德森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11.约翰·穆勒的代表性著作是A.《政治经济学概论》B.《政治经济学原理》C.《政治经济学新原理》D.《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2.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古典经济学家是A.马尔萨斯B.萨伊C.魁奈D.西斯蒙第13.最早向英国学习古典经济学的法国人是A.魁奈B.古尔诺2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C.萨伊D.瓦尔拉斯14.“戈森定律’’认为人的某种欲望会随其不断满足而A.递增B.递减C.不变D.有时递增,有时递减15.主张建立以福利为核心的伦理经济学的经济学家是A.西尼尔B.西斯蒙第C.马尔萨斯D.杰文斯16.经济和谐论的经济学依据是A.服务交换论B.效用价值论C.劳动价值论D.生产力分配论17.官房学产生于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18.德国新历史学派最突出的政治特征和政策特征是其A.自由放任主义主张B.国家干预主义主张C.国家资本主义主张D.改良主义主张19.被称为“美国学派的创始人”的经济学家是A.富兰克林B.汉密尔顿C.雷蒙德D.凯里20.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土地问题B.资本问题C.分配问题D.生产问题21.被称为“社会心理学派”的经济学流派是A.古典学派B.洛桑学派C.奥地利学派D.制度学派22.首次运用边际效用原理和方法研究实际经济问题与政策选择的经济学家是A.郎菲尔德B.劳埃德C.杜普伊D.戈森23.数理经济学派的实际创始人是3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经济思想史试题A.古尔诺B.戈森C.瓦尔拉斯D.屠能24.克拉克认为全部经济学分析研究的基础和中心是A.一般经济学B.国民经济学C.动态经济学D.静态经济学25.马歇尔分配理论的核心是A.边际效用论B.劳动价值论C.均衡价格论D.生产费用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1.简述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统计学、数理统计学学科间的关系。
2.计量经济模型有哪些应用?3.简述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主要步骤。
4.对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应从几个方面入手?5.计量经济学应用的数据是怎样进行分类的?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什么会存在随机误差项?7.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8.总体回归模型与样本回归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9.试述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10.在满足古典假定条件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有哪些统计性质? 11.简述BLUE 的含义。
12.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什么在进行了总体显著性F 检验之后,还要对每个回归系数进行是否为0的t 检验?13.给定二元回归模型:01122t t t t y b b x b x u =+++,请叙述模型的古典假定。
14.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为什么用修正的决定系数衡量估计模型对样本观测值的拟合优度?15.修正的决定系数2R 及其作用。
16.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模型有几种情况?17.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①t t t u x b b y ++=310 ②t t t u x b b y ++=log 10③ t t t u x b b y ++=log log 10 ④t t t u x b b y +=)/(1018. 观察下列方程并判断其变量是否呈线性,系数是否呈线性,或都是或都不是。
①t t t u x b b y ++=log 10 ②t t t u x b b b y ++=)(210③ t t t u x b b y +=)/(10 ④t b t t u x b y +-+=)1(11019.什么是异方差性?试举例说明经济现象中的异方差性。
20.产生异方差性的原因及异方差性对模型的OLS 估计有何影响。
21.检验异方差性的方法有哪些?22.异方差性的解决方法有哪些? 23.什么是加权最小二乘法?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24.样本分段法(即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检验异方差性的基本原理及其使用条件。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篇: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课程代码:0016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l分,共30分)1.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与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原则和方法,完成组织活动任务过程的管理职能是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指挥职能D.控制职能2.从情绪活动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看,可划分为三种形态:激情、应激和A.心境B.心情C.心态D.心智3.不要主观臆测和单凭内省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而应当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认识事物,实事求是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环境并找出人行为结果的真正心理原因是管理心理学研究应坚持的A.联系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具体性原则4.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被后人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古利克5.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A.泰勒B.梅奥C.马斯洛D.洛斯奇6.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关系的认识,属于对物的知觉的A.形状知觉B.运动知觉C.时间知觉D.空间知觉7.人在知觉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它做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并用词标志出来,是知觉的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8.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常受以往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知不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
这是社会知觉的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心理定势现象9.从能力测验的观点看,能力可分为实际能力和A.特殊能力B.潜在能力C.认知能力D.创造能力10.以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为例,业务技术能力、人际关系与协调能力、管理决策能力的要求与差异也非常明显。
中层管理者偏重于A.技术能力B.人际协调能力C.管理能力D.组织、协调能力11.适宜从事社交、政治、经济、军事、地质勘探、推销、节目主持人、演说家等工作的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12.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良好的政策与管理、良好的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生活条件等因素归为A.情境因素B.保健因素C.激励因素D.工作因素13.麦克莱兰提出的激励理论是A.需要层次论B.成就需要理论C.强化理论D.双因素理论14.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影响激励程度的因素主要是期望值和A.需要B.动机C.人格D.效价15.小张毕业后参加应聘考试时十分紧张,感觉到自己呼吸困难、血压升高。
计量经济学考试2013-2014选择和填空题复习

广西科技大学2013— 2014学年第 2 学期计量经济学 选择题和填空题复习汇总一、单项选择题1. 如果某个结构式方程是过度识别的,则估计该方程参数的方法可用( A )。
A.二阶段最小二乘法B.间接最小二乘法C.广义差分法D.加权最小二乘法2.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 .虚拟变量B .控制变量C .政策变量D .滞后变量3.参数β的估计量ˆβ具备有效性是指( B )。
A .ˆvar ()=0βB .ˆvar ()β为最小C .ˆ()0ββ-=D .ˆ()ββ-为最小4.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于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C )。
A.异方差性B.序列相关C.多重共线性D.高拟合优度5. 设某地区消费函数i i i x c c y μ++=10中,消费支出不仅与收入x 有关,而且与消费者的年龄构成有关,若将年龄构成分为小孩、青年人、成年人和老年人4个层次。
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不变,则考虑上述构成因素的影响时,该消费函数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 C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6. 在由30=n 的一组样本估计的、包含3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中,计算得多重可决定系数为0.8500,则调整后的多重决定系数为( D )。
A. 0.8603B. 0.8389C. 0.8655D.0.83277.下列属于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是( C )。
A.t t t t t u Y b Y b X b a Y +++++=--......22110 B. t k t k t t t t u Y b Y b Y b X b a Y ++++++=---......22110 C. t k t k t t t u X b X b X b a Y ++++=--......110 D.t t t t u X b X b a Y +++=- (110)8. 当模型存在序列相关现象时,适宜的参数估计方法是( C )。
全国自考计量经济学历年考试真题与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计量经济学自学考试历年(2009年10月——2013年1月)考试真题与答案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经济计量研究中的数据有两类,一类是时序数据,另一类是( )A.总量数据B.横截面数据C.平均数据D.相对数据2.经济计量学起源于对经济问题的( )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定量研究D.定性研究 3.下列回归方程中一定错误..的是( ) A.5.0r X 6.03.0Y ˆXY ii =⨯+= B.8.0r X 7.02.0Y ˆXY i i =⨯+= C.5.0r X 2.09.0Y ˆXY i i =⨯-= D. 2.0r X 6.08.0Y ˆXY i i -=⨯-=4.以Y i 表示实际观测值,iY ˆ表示预测值,则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的准则是( ) A.∑(Y i 一iY ˆ)2=0 B.∑(Y i -Y )2=0 C .∑(Y i 一i Y ˆ)2最小 D.∑(Y i -Y )2最小5.在对回归模型进行统计检验时,通常假定随机误差项u i 服从( )A.N(0,σ2)B.t(n-1)C.N(0,2i σ)(如果i≠j ,则2i σ≠2j σ)D.t(n)6.已知两个正相关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为0.64,则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 )A.0.32B.0.4C.0.64D.0.87.在利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区间预测时,随机误差项的方差越大,则( )A.预测区间越宽,精度越低B.预测区间越宽,预测误差越小C.预测区间越窄,精度越高D.预测区间越窄,预测误差越大 8.对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e i =0B.∑e i ≠0C. ∑e i X i =0D.∑Y i =∑iY ˆ 9.下列方法中不是..用来检验异方差的是( )A.安斯卡姆伯-雷姆塞检验B.怀特检验C.戈里瑟检验D.方差膨胀因子检验 10.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与某个变量Z i 成比例,则应该用下面的哪种方法估计模型的参数?( )A.普通最小二乘法B.加权最小二乘法C.间接最小二乘法D.工具变量法11.如果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等于0.3,则DW 统计量等于( )A.0.3B.0.6C.1D.1.412.如果d L <DW<d u ,则( )A.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正自相关B.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负自相关C.随机误差项不存在一阶自相关D.不能判断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 13.记ρ为回归方程的随机误差项的一阶自相关系数,一阶差分法主要适用的情形是( )A.ρ≈0B.ρ≈1C.ρ>0D.ρ<014.方差膨胀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 A.2ii R 11)ˆ(VIF -=β B.2i R 11)ˆ(VIF -=β C.2i i R 1)ˆ(VIF =β D.2i R 1)ˆ(VIF =β 15.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Y t =0.5+0.6X t -0.8X t-1+0.3X t-2+u t 中,短期影响乘数是( )A.0.3B.0.5C.0.6D.0.816.对于一个无限分布滞后模型,如果模型参数的符号都相同且参数按几何数列衰减,则该模型可以转化为( )A.Koyck 变换模型B.自适应预期模型C.部分调整模型D.有限多项式滞后模型17.在联立方程模型中,识别的阶条件是( )A.充分条件B.充要条件C.必要条件D.等价条件18.在简化式模型中,其解释变量都是(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19.对于联立方程模型中的制度方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可识别B.恰好识别C.过度识别D.不存在识别问题20.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的自价格弹性系数iiη>0,则该商品是( )A.正常商品B.非正常商品C.高档商品D.劣质商品21.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0<iη<1,则该商品是( )A.必须品B.高档商品C.劣质商品D.吉芬商品22.设生产函数为Y=f(L,K),对于任意的λ>l,如果f(λL,λK)>λf(L,K),则称该生产函数为( )A.规模报酬大于λ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递减D.规模报酬规模小于λη=1,则( )23.如果某商品需求的自价格弹性DA.需求富有弹性B.需求完全有弹性C.单位需求弹性D.需求缺乏弹性24.下列各种用途的模型中,特别注重模型拟合优度的是( )A.经济预测模型B.结构分析模型C.政策分析模型D.专门模型25.如果△Y t为平稳时间序列,则Y t为( )A.0阶单整B.1阶单整C.2阶单整D.协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00142计量经济学全国自考试题.doc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经济计量学就是数理经济学B .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数理统计学和政治经济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C .经济计量学是数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D .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2.经济计量学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A .内生变量 B.虚拟变量 C .控制变量D.外生变量3.在一元回归模型分析中,被解释变量Y 和解释变量X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Y 为非随机变量,X 为随机变量B .Y 为随机变量,X 为非随机变量C .X 、Y 均为随机变量D .X 、Y 均为非随机变量4.在含常数项的线性回归模型中,有3个解释变量,2σ的无偏估计量2ˆσ为 A .2ien∑B.22ie n -∑C .23ie n -∑D.24ie n -∑5.对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有效估计量是指 A .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方差最大 B .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变异系数最小 C .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方差最小 D .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变异系数最大6.在线性回归模型i 122i 33i i Y =β+βX +βX +u 中,2β表示 A .3X ,u 保持不变条件下,2X 每变化一单位时Y 的均值的变化B .任意情况下,2X 每变化一单位时Y 的均值的变化C .u 保持不变条件下,2X 每变化一单位时Y 的均值的变化 D.3X 保持不变条件下,2X 每变化一单位时Y 的均值的变化7.在回归模型1223344Y X X X u ββββ=++++中,解释变量之间高度相关,则参数估计量的方差会 A .为零 B.变小 C .不确定D.变大8.在对数线性模型i i i LnY LnX u αβ=++中,β度量了 A .Y 变动一个单位时,X 变动的数量 B.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变动的数量 C .X 变动1%时,Y 变动的百分比D.Y 变动1%时,X 变动的百分比9.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223344Y=β+βX +βX +βX +u 中,对回归系数j β(j=2,3,4)进行显著性检验时,t 统计量为 A .ˆˆ()j jSe ββB.()jj Se ββ C .()jj Var ββD.ˆˆ()j jVar ββ10.残差回归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A .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 .序列相关D.设定误差11.若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性,则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A .普通最小二乘法 B.加权最小二乘法 C .广义差分法D.工具变量法12.若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且自相关系数为1。
《计量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二)

《计量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经济计量学与数理经济学的区别在于是否考虑经济行为发生变化的
A.内生因素B.确定性因素
C.随机因素D.外生因素
2.在同一时点或时期上,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是
A.时期数据B.时点数据
C.时序数据D.截面数据
3.选择模型的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统计理论B.数理统计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D.经济行为理论
4.线性估计量是指与下述哪个变量的关系是线性的?
A.解释变量X B.被解释变量Y
C.误差项u D.残差项e
5.最小二乘原理是
A.残差平方和最小B.残差和最小
1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2
C .误差平方和最小
D .误差和最小
6.解释平方和ESS 是指 A.2
()i Y Y -
∑- B .2()i Y Y ∧-
∑- C.2()i Y Y ∧∑-
D .2u ∑
7.按照经典假设,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误差项u i 应为零均值、同方差,且与 A .被解释变量Y i 不相关 B .其他随机误差项u j 不相关 C .回归值i Y ∧
不相关
D .残差项e i 不相关
8.残差平方和随着解释变量个数的增加而 A .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先增加后减少
9.在一元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2β通过了显著性t 检验,表示 A .2β≠0 B .2β∧
≠0 C .220,0ββ∧
≠=
D .220,0ββ∧
=≠
10.在回归模型12233t t t t Y X X u βββ=+++中,序列相关是指 A.Y 与X 相关 B .,t t i u u -彼此相关 C .X 2、X 3与u 相关
D .X 2、X 3彼此相关
11.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两个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 .异方差 B .自相关 C .多重共线性
D .设定误差
12.加权最小二乘法就是对原模型加权,使之变成一个新的不存在异方差的模型,然后使用下面方法估计参数 A .广义矩估计法 B .工具变量法 C .普通最小二乘法
D .间接最小二乘法
13.如果模型中存在与误差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则应该选择的参数估计方法为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3
A .加权最小二乘法
B .间接最小二乘法
C .广义差分法
D .工具变量法
14.DW 检验适用于检验 A .异方差 B .序列相关 C .多重共线性
D .设定误差
15.设01,i i i i Y X u Y ββ=++=居民消费支出,X i =居民收入,D =l 代表城镇居民,D =0代 表农村居民,则截距变动模型为 A.012i i i Y X D u βββ=+++ B .021()i i i Y X u βββ=+++ C .011()i i i Y X u βββ=+++
D .012i i i i Y X DX u βββ=+++
16.部分调整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是 A .OLS 法 B .广义差分法 C .工具变量法
D .加权最小二乘法 17.间接最小二乘法适用于如下特征的方程的参数估计 A .过度识别方程 B .不可识别方程 C .恰好识别方程
D .可识别方程
18.C-D 生产函数中的要素产出弹性是指当其它投入要素不变时,该要素增加1%时所引起 的产出量的变化率,规模报酬递减是指 A .β=0α+ B .β1α+> C .β=1α+
D .β1α+<
19.在CES 生产函数[(1)]
Y A K
L υρ
ρ
ρ
δδ-
--=+-中,A 的含义为
A .效率参数,反映技术发达程度
B .制度技术进步水平
C .相对技术进步水平
D .科技进步率
20.如果消费模型设定为t t t C Y u αβ=++,则所依据的理论假设为 A .相对收入假设 B .生命周期假设 C .持久收入假设
D .绝对收入假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4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对于经典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解释变量X 应满足的条件有 A .X 是非随机变量 B .同方差 C .X 间无完全共线性 D .零均值
E .X 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
22.计量经济模型中异方差的主要检验方法为 A .残差图法 B .方差比检验法 C .怀特检验 D .DF 检验法 E.戈莱瑟检验法
23.对自适应预期模型121t o t t t Y a a X a Y u -=+++估计参数时,为解决1t Y -与u t 的相关问题 而选择一个工具变量Z t 来代替1t Y -,则t Z 必须满足 A.Cov(,)=0;t t Z u B .()Cov ,0;t t Z X ≠ C .()1Cov ,0;t t Z Y -≠ D .1Cov()0t t Z Y -=,; E.1Cov()0t t Z X -=,。
24.对于有限分布滞后模型,对它应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时存在的困难有 A .产生多重共线性 B .产生异方差 C .产生自相关
D .损失自由度 E.最大滞后期k 较难确定
25.对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的评价准则有 A .数学准则 B .预测准则 C .经济理论准则 D .统计准则 E.经济计量准则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5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随机方程 27.二阶自相关 28.异方差 29.前定变量 30.完全多重共线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构造经济计量模型的基本原则。
32.简述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的性质。
33.简述存在自相关时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存在的问题。
34.经济计量模型中使用虚拟变量的设定原则是什么? 35.简述随机解释变量条件下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后果。
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6.变量Y 是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百分比。
X l 是销售额(万元),X 2是利润占销售额的百分比,利用50家制造业企业数据,得到如下回归模型: 120.4720.321ln 0.050Y X X ∧
=++
se (1.052)(0.102) (0.021) 2R 0.256=
要求:(1)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0.025(t 2)≈
(2)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
37.依据我国居民储蓄(Y)和国民收入(X)30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到如下储蓄函数模型 2882.40.1470.052t ( 2.59)(12.22)( 4.88)R 0.256
Y X DX
∧
=-+---= 其中,D=1,1997年以前,D=0,1997年后。
要求:(1)检验回归模型的显著性。
0.025(t 2)≈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计量经济学试题
6
(2)给出1997年前后的储蓄函数,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
38.经济学家提出假设,能源价格上升导致资本产出率下降。
据30年的季度数据,得到如下回归模型:
()()/ 1.54920.7135/0.10810.0045Ln Y K Ln L K LnP t =+-+
(16.35) (21.69) (-6.42) (15.86)
R 2=0.98
其中,Y =产出,K =资本流量,L=劳动投入,P t =能源价格,t =时间。
括号内的数字为t 统计量。
(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问:(1)回归分析的结果是否支持经济学家的假设;
(2)如果在样本期内价格P 增加60%,据回归结果,资本产出率下降了多少? (3)如何解释系数0.7135?
(4)回归系数0.0045的经济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