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行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的作用

合集下载

黄芪建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建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建中丸的功效与作用黄芪建中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以黄芪为主要药材,配以其他辅料制成的丸剂。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芪建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一、黄芪建中丸的功效1. 补气养血:黄芪是黄芪建中丸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

补气养血可以改善人体气血不足的情况,促进气血运行畅通,增强体力和免疫力。

2. 益肺健脾:黄芪建中丸中的黄芪和茯苓等成分具有益肺健脾的作用。

使用黄芪建中丸可以帮助调节肺脾功能,增强体质,改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3. 健胃消食:黄芪建中丸中还含有陈皮等辅料,它们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

黄芪建中丸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物消化,改善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4. 抗疲劳:黄芪建中丸中的黄芪和甘草等成分具有抗疲劳的作用。

黄芪建中丸可以提高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增加体力,缓解疲劳感。

5. 调节内分泌:黄芪建中丸的黄芪和人参等成分具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

黄芪建中丸可以平衡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相关症状。

6. 提高免疫力:黄芪建中丸中的黄芪和当归等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黄芪建中丸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二、黄芪建中丸的适应症1. 脾胃虚弱型消化不良:黄芪建中丸可以补气健脾,改善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2. 气虚血亏型贫血:黄芪建中丸可以补气养血,改善气虚血亏型贫血,提高血红蛋白含量。

3. 外感风寒感冒:黄芪建中丸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加机体的抵抗力,缩短病程。

4. 疲劳倦怠:黄芪建中丸可以抗疲劳,提高机体的抗压能力,缓解疲劳感。

5. 血虚头晕:黄芪建中丸可以补气养血,改善血虚型头晕,提高大脑供氧能力。

6. 气虚慢性咳嗽:黄芪建中丸可以益肺健脾,改善气虚慢性咳嗽,缓解咳嗽症状。

7. 妇科病:黄芪建中丸可以调节内分泌,预防和改善妇科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

三、黄芪建中丸的注意事项1. 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慎用:黄芪建中丸中的一些药材可能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这些人群中应慎用。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黄芪建中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

本文将从临床研究的角度,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一、黄芪建中汤的药理作用黄芪建中汤的主要组成为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益气健脾、祛湿化痰、调节胃肠功能等。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益阳升阳、健脾益胃、固表止汗等作用;白术具有健脾温中、祛湿利水、止痛化湿等作用;茯苓具有利水祛湿、健脾益胃、安神平肝等作用;甘草具有益脾胃、和中止痛、解毒润肺等作用。

以上药物组合在一起,可以协同作用,从而达到健脾益胃,调节胃肠功能的效果。

二、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1. 临床研究针对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黄芪建中汤加减的临床疗效观察。

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治疗。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胃肠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等情况。

2. 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后,发现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组的患者在胃肠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如胃肠蠕动加快,胃肠蠕动节律恢复正常等指标也得到显著改善。

说明黄芪建中汤加减在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三、临床应用建议1. 针对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进行治疗。

2. 在使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时,应注意严格掌握适应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加减用药。

3.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 结合临床辅助检查,如胃肠功能检查,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疗效情况。

5. 在临床实践中,应加强对患者的指导,帮助患者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促进疗效的提高。

结语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是显著的。

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

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

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究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接受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的效果。

方法以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时间所选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作为本研究对象,将其简单化分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同时实施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分析2组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的结果。

结果实验组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高,P<0.05;2组治疗后的症状(咽部梗阻、嗳气、胃纳减少、上腹痛、腹胀不适)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接受黄芪建中汤与枳实消痞丸加减联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脾胃虚弱;功能性消化不良;黄芪建中汤;枳实消痞丸Effect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Jianzhong decoction and Zhishi Xiaopi Pill on functional dyspepsia of spleen and stomach weaknessYan JiangAnyue Coun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Zi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64235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uangqi Jianzhong decoction and Zhishi Xiaopi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of spleen and stomach weaknes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of spleen and stomach weakness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7 to May 2018. The subjects were simplified and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medicin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uangqi Jianzhong decoction and Zhishi Xiaopi Pill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therapeutic result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of spleen and stomach weaknes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total effective rate (94.00%)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of spleen and stomach weaknes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4.0%.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6.00%) (P < 0.05). The scores of symptoms (pharynx obstruction, belching, decreased gastric absorption, abdominal pain, abdominal distension)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symptom scores in the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of spleen andstomach weakness were treated with Huangqi Jianzhong decoction and Zhishi Xiaopi Pill.Key words: weak spleen and stomach; functional dyspepsia;Astragalus membranaceus Jianzhong decoction; Zhishi Xiaopi Pill功能消化性不良是患者十二指肠、胃功能出现紊乱所致,可使得患者出现早饱、嗳气、食后腹胀、上腹疼痛等疾病症状[1]。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对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分析。

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法抽取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我院被临床诊断为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13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65例对照组病患应用常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65例对照组病患在此基础上配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

研究结束后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对两组病患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总结比较。

结果:通过对数据分析比较后发现,联合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的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81.54%,两组数据上存在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的实验组病患的中医证候评分的下降要比对照组更加显著,两组数据上存在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数据上存在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总结发现在进行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联合应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相关中医证候进行改善,有效调节患者的身体状况,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不适感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可以在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存在病程较长及病情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

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西药进行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总体疗效不是十分理想,而且容易伴发不良反应,而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应用中医疗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2]。

因此,为探究分析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抽取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我院被临床诊断为脾胃气虚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13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观察,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健脾调中消痞方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健脾调中消痞方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99期 157投稿邮箱:sjzxyx22@0 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消化内科疾病,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上腹饱胀、上腹疼痛、嗳气、恶心、呕吐以及早饱等,症状持续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院就健脾调中消痞方加减在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价值展开研究。

详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共40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治疗,共40例。

咨询和记录患者的信息资料,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临床症状,确定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性且可公平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取莫沙必利、兰索拉唑口服,取兰索拉唑15毫克口服,每天2次;取枸橼酸莫沙必利10毫克口服,每天3次。

实验组患者予以中医治疗,取人参、茯苓、白术、山药、莲子、槟榔、厚朴、枳实、青皮、薏苡仁各15克,木香12克,炒白扁豆、砂仁各10克,甘草5克。

泛酸明显患者增加黄连5克、吴茱萸3克、海螵鞘12克;呕吐患者增加藿香梗6克、竹茹9克;疼痛明显患者增加延胡索12克;纳差患者增加炒麦芽、炒山楂各15克;情绪抑郁患者增加合欢皮15克、柴胡12克;睡眠不佳患者增加远志15克。

上述药方用水煎煮取汁150毫升,复煎,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两组患者均以治疗15天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症状积分,依次对患者脘腹胀满、胃脘疼痛、纳差、嗳气呃逆进行计分,计分结合患者严重程度分0、1、2、3分。

(1)治愈:患者症状、体征经治疗后消失,症状积分显著下降,降幅为70-90%;(2)显效:患者症状、体征经治疗后改善,症状积分下降,降幅为30-70%;(3)有效:患者症状、体征经治疗后减轻,症状积分下降,降幅为30%以下;(4)无效:患者病情变化不明显或者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而传统中医药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其中黄芪建中汤加减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引言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出现反复或持续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食后不适、反酸、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

在中医上,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脾胃气虚密切相关,针对脾胃气虚为主症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黄芪建中汤加减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黄芪建中汤加减是由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建中汤加入黄芪等中药材而成,具有益气健脾、祛湿化痰的功效。

在临床实践中,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将探讨其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临床研究资料分析1.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至2020年在我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25-60岁。

2.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

3. 疗效评估标准采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来评价疗效。

(二)临床疗效分析1. 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明显减轻,且持续时间较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2. 观察组患者的脾胃功能得到改善,辅助检查结果显示肠道菌群失衡等情况明显减轻。

3. 对照组患者在用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且容易出现反复的症状。

4.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照试验的临床观察和分析,发现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为主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明显,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脾胃功能,达到治标治本的作用。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四川射洪 629200【摘要】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的效果。

方法:104例研究对象为本院于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为了满足研究需求,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为对照组,此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于西药治疗基础上行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每组患者为52例。

为了黄芪建中汤加减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的效果,本次研究以治疗有效率、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可见,实验组相比较较高(P<0.05)。

实验组的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可见,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无法满足统计学含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较低(P<0.05)。

结论:将黄芪建中汤加减应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中,由研究结果可见,该治疗方法效果凸显,能够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

由此看来,此种治疗方法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中较为理想。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加减;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有效率;症状评分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临床多见的疾病,导致此病产生的主要因素为胃以、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

当前该病在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但治疗效果不佳[1]。

伴随中医治疗在临床上的不断应用,相关研究指出,黄芪建中汤加减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效果可观。

为此104例研究对象为本院于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的效果。

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的效果。

研究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104例研究对象为本院于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为了满足研究需求,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为对照组,此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于西药治疗基础上行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每组患者为52例。

健脾调中消痞汤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

健脾调中消痞汤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 2020 年 第 18 卷 第 14 期 ·中医中药·186健脾调中消痞汤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赵顺军(江油市太平镇卫生院,四川 绵阳 621000)[摘要]目的:分析用健脾调中消痞汤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在江油市太平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这些患者按单双数分组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50例/组)。

为西药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为中药组患者采用健脾调中消痞汤加减进行治疗。

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其临床症状的积分。

结果:中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患者,P <0.05。

治疗后,中药组患者脘腹胀满症状的积分、胃脘隐痛症状的积分均低于西药组患者,P <0.05。

结论:用健脾调中消痞汤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多潘立酮;健脾调中消痞汤加减;脾虚气滞型;功能型消化不良[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14-0186-03作者简介:赵顺军(1964-),男,本科学历,籍贯:四川江油,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脾胃病,痹症疼痛等数表法将其分为对比组与小青龙汤组(45例/组)。

对比组患者中有男患者25例,女患者20例;其年龄为21~63岁,平均年龄(43.62±10.88)岁;其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5.12±1.04)年。

小青龙汤组患者中有男患者26例,女患者19例;其年龄为20~62岁,平均年龄(43.15±10.62)岁;其病程为0.8~7年,平均病程(5.09±1.01)年。

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行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8-12-05T11:55:44.7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2期作者:李文魁[导读] FD的病因是十二指肠与胃功能明显紊乱,其不属于器质性病变,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综合征之一。

(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陕西宝鸡 721006)
【摘要】目的:分析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疾病行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的作用。

方法:52例脾胃虚弱型FD患者为研究主体。

分成A组和B组,均是26例。

A组给予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

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NDI(尼平消化不良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P <0.05)。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B组为73.08%(P<0.05)。

结论:为脾胃虚弱型FD患者行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可改善其心理状态和消化功能,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黄芪建中汤;枳实消痞丸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142-01 FD的病因是十二指肠与胃功能明显紊乱,其不属于器质性病变,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综合征之一。

其临床症状为嗳气、上腹痛、早饱与食后饱胀等,且具有反复发作、根治率低等特征[1]。

临床中多采用西药治疗法纠正患者病情,虽疗效较佳,但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

研究中以2016年2月—2018年4月间入本院治疗的52例脾胃虚弱型FD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该病的作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6年2月—2018年4月间入本院治疗的52例脾胃虚弱型FD患者为研究主体。

经伦理委员会直接审查,且得到批准。

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26例。

A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范围是26~64岁,平均(45.31±0.51)岁;病程范围是2~4年,平均(3.24±0.11)年。

B组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范围是27~63岁,平均(45.12±0.42)岁;病程范围是1~4年,平均(3.04±0.24)年。

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B组给予常规治疗,即潘立酮+法莫替丁片治疗,潘立酮剂量为每次10mg,每日3次,于饭前30min服用;法莫替丁片剂量为每次20mg,每日2次。

连续用药4周。

A组给予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药方为:党参与大枣各30g,黄芪60g,枳壳、白芍、茯苓、白术和炒麦芽各20g,法半夏、厚补与桂枝各15g,炙甘草与干姜各10g。

腹胀甚者,枳壳用量为40g;腹痛甚者,加用15g木香;失眠多梦者加用龙骨与牡蛎各15g;大便溏薄者,加用20g猪苓;嗳气甚者,法半夏用量为25g。

将以上药物用水煎煮,每日1剂,于早晚分次温服,1个疗程为4周,共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利用HAMD评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包括睡眠障碍、躯体化、认知障碍与阻滞等方面,均为5级评分法,分数与不良心理程度呈正比。

利用NDI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共25项,均为5级评分法,共100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反比。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随访2个月无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随访2个月明显复发[2]。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21.0软件加以处理,HAMD评分与NDI评分用(x-±s)表示,行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HAMD评分和NDI评分
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和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P<0.05),详见表。

2.2 对比治疗效果
A组中,治愈15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25/26);B组中,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19/26),对比差异显著(χ2=5.318,P=0.021)。

3.讨论
中医认为,FD为“痞满”范畴,以脾胃虚弱型最为常见。

联合疗法中,黄芪具有健脾益肺和补中益气等作用,为君药[3]。

党参具有健脾益肺等功效;桂枝具有温通经络等功效;白芍具有缓中止痛等功效;干姜具有温中散寒等功效,均为臣药。

厚补具有燥湿除满与行气消积等功效;半夏具有降逆止呕等功效;炙甘草具有缓急止痛等功效;麦芽具有疏肝理气等功效,均为使药。

从药理作用层面分析:黄芪可加快机体代谢,增强免疫力,提高肠道紧张度;桂枝可减轻胃肠道痉挛,发挥健胃作用;党参可抑制胃酸分泌,抵抗Hp感染情况;白术可加快胃排空,增强小肠功能;白芍可缓解腹痛症状[4]。

诸药合用,可起到标本兼治、调理升降、温中益脾和化滞和胃等作用。

结果为:A组的HAMD评分和NDI评分均低于B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高于B组(73.08%)(P<0.05)。

与秦华佗[5]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可见,以上联合疗法可明显改善该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消化功能,可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秦华佗,杨英,刘雅雯,等.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9):93-95.
[2]张玉勇.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33):145.
[3]陶鹏飞,杨韵秋,林森,等.健脾和胃法治疗艾滋病合并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23):24-25.
[4]王洪展,李墨.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弱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8(4):46-47.
[5]秦华佗,杨英,刘雅雯,等.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9):93-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