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冲咖啡步骤及注意事项 附图

合集下载

咖啡粉的冲泡方法

咖啡粉的冲泡方法

咖啡粉的冲泡方法
以下是关于咖啡粉的基本冲泡方法:
1. 准备所需材料:咖啡粉、热水、咖啡壶、滤纸或金属过滤器、咖啡杯。

2. 确保咖啡壶和咖啡杯都是干净的,以确保最佳味道。

3. 将热水煮沸,然后让它稍微冷却一下,使温度在90C-96C之间。

这个温度范围可确保提取到咖啡的最佳风味。

4. 将咖啡粉加入咖啡壶中。

按照一般建议,每50毫升的热水要使用约7克的咖啡粉,可以按照个人口味适量调整。

5. 将滤纸置于咖啡杯或金属过滤器上。

6. 迅速倒入少量热水到咖啡粉上,使其湿润。

等待15-30秒,这个过程被称为“冒泡期”或“膨胀期”,有助于释放咖啡粉中的香气。

7. 缓慢而均匀地倒入剩余的热水,尽量将水注满咖啡粉。

可以使用旋转的方式,使咖啡粉充分接触到水,以促进均匀的提取。

避免猛烈倒水,以免溅出或造成漏水。

8. 等待咖啡通过滤纸或金属过滤器慢慢滴入咖啡杯中。

这个过程称为“滴落期”。

时间长短取决于咖啡粉和个人喜好,通常在2-4分钟之间。

9. 一旦滴滤完毕,即可将咖啡杯取出,品尝新鲜冲泡的咖啡。

请注意,这只是咖啡粉的基本冲泡方法,不同的冲泡方法和器具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可以进行适量调整。

手冲咖啡

手冲咖啡

手冲咖啡(滤泡法咖啡)1)手冲咖啡制作手冲咖啡是“第三波”即当今精品咖啡时代最流行的咖啡冲泡方式,不论是其制作方式还是咖啡风味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学问。

这种风靡世界的滤泡式冲泡咖啡方式,我们应当感谢德国的一位家庭妇女本茨·梅丽塔(Bentz Melitta)。

她在100多年前发明了咖啡滤泡法,改写了德国和世界饮用咖啡的历史。

在这项发明前,人们都使用布料袋过滤咖啡渣。

但布料滤袋一是清洗麻烦,二是多次使用后就不卫生了,残留在布袋缝隙的咖啡渣还容易破坏咖啡原本醇正的口味。

1908年6月20日,梅丽塔在皇家专利局注册了她的这项发明:一个拱形底部穿有一个出水孔的铜质咖啡滤杯,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滤泡式咖啡杯。

梅丽塔·本茨当时用很少的钱在自己的住所成立了“梅丽塔公司”,并用自己亲笔签名Melitta作为产品注册商标。

与虹吸咖啡一样,随着精品咖啡文化的崛起,手冲咖啡也迎来了新的春天,这种古老冲泡咖啡方式在东方土地上奇迹般地生根开花,尤其是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内陆得到前所末有的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尤其是日本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手冲咖啡几乎到了如痴如迷的境地,各种材质的滤泡式、滴滤式的咖啡滤杯器具层出不穷,建立了一整套手冲式滤泡咖啡的理论和操作技术,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真是应了那句“西方不亮东方亮”谚语。

通常的粉与咖啡液的比例是1:12~15,也就是说10克咖啡粉出120~150ml咖啡液(通常分享壶上都会标示100ml、200ml等)。

方法/步骤图一手冲咖啡器具磨豆机:在此建议喜欢喝现磨咖啡的朋友投资一个质量可靠的磨豆机,不论电动还是手摇都要比买咖啡粉出品的质量好很多而且一般家用的价格都不是很高。

细口手冲壶:手冲壶多种多样,有不同品牌、不同材质、不同款式、不同价位供我们选择。

分享壶:分享壶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分享壶一般用云朵壶,为透明玻璃材质,便于观察咖啡的量。

滤杯:滤杯也有许多选择,可以选择陶瓷滤杯。

咖啡冲煮的不同方法

咖啡冲煮的不同方法

咖啡冲煮的不同方法咖啡是一种受到全球范围内喜爱的饮品,而冲煮是制作咖啡的重要步骤之一。

咖啡冲煮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会带来不同的口感和风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咖啡冲煮方法,以及它们的特点和操作步骤。

一、滴滤咖啡法滴滤咖啡法是最常见和广泛使用的冲煮方法之一。

它简单易行,适合大多数家庭使用。

以下是滴滤咖啡法的操作步骤:1. 准备好滤纸和滤壶,将滤纸放入滤壶中,用热水将滤纸湿润,并倒掉滤纸上的水。

2. 磨碎适量的咖啡豆,将咖啡粉放入滤纸中间的滤网中。

3. 烧开一定量的水,并稍等片刻,使水温稍降至约95°C。

4. 缓慢且均匀地倒入热水,使之均匀地滴落在咖啡粉上,直至滤壶中的水全部用完。

5. 等待咖啡慢慢滴落完成,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4分钟。

二、法式压滤壶冲煮法法式压滤壶也被称为法壶,是一种冲煮咖啡的经典方法。

它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而且可以将咖啡的粉末和水进行更充分的接触。

以下是法式压滤壶冲煮法的操作步骤:1. 将磨碎的咖啡粉放入法式压滤壶中,根据个人喜好确定咖啡粉的量。

2. 用热水将咖啡粉浸泡几十秒钟,使其膨胀释放出更多的香气。

3. 倒入适量的热水,轻轻搅拌一下,确保咖啡粉和水混合均匀。

4. 盖上压滤壶的过滤网,缓慢地向下推压过滤壶的柄,将咖啡渣与咖啡液分离。

5. 等待大约4-5分钟,使咖啡粉与水充分交融,然后倒出咖啡,享用美味。

三、意式浓缩咖啡法意式浓缩咖啡法是意大利人热爱的冲煮方法,它能制作出浓郁的咖啡。

这种方法使用的设备通常是咖啡机或独立的浓缩咖啡壶。

以下是意式浓缩咖啡法的操作步骤:1. 将冷水加入咖啡壶的底部水箱中,并确保底部水箱的水位不超过安全线。

2. 将磨碎的咖啡粉填充进过滤篮中,并用手轻轻拍打一下,使咖啡粉平均分布。

3. 将过滤篮放入咖啡壶的顶部,轻轻旋紧。

4. 将咖啡壶放在炉灶上,用中小火慢慢加热,等待水开始沸腾。

5. 当水开始沸腾并通过过滤篮中的咖啡粉时,壶底会出现一股浓郁的咖啡液。

手冲咖啡 ppt课件

手冲咖啡 ppt课件
手冲咖啡
Hand Drip Coffee
体验咖啡豆自然的本味
Powerpoint Templates
目录
起源与发展 基本制作器材 制作方法 器材分类和名品 品评与功效
有人认为手冲咖啡是饮用咖啡的最健康方式,用心品味咖啡的原味,让 你感受一份自然的宁静……
First Page :
起 源 与 发 展
当今使用人数最多的手冲式咖啡滤杯——V60圆锥形咖啡滤杯
一:螺旋形的沟槽能更加有效地排出热气
二:较深的圆锥形让咖啡粉堆得更高并使水道变长 ,让咖啡能够均匀得到焖蒸
三:较大的漏孔使出水畅通无阻,而滴漏的快慢全 由你注水速度快慢的控制
品评与功效
手冲咖啡的品评内容
香气 香气包括干香气(咖啡粉的香气)与湿香气(咖啡液的香气)。
器材分类与名品
按照滤杯底部的孔洞,滤杯的不同材质来进行分类
美式滤泡壶,这种滤泡壶是于1941年,由出生 于德国的Peter J.Schlumbohm博士于美国发
明的。其设计及特殊性受到认可,不仅获选为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现代产品 100强,还被纽约MoMa作为“Smithsonian and the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的永久 收藏品来展示。
3.组合器具 组合滤纸,滤杯和滤壶,如果讲究一些的话,滤壶下面应该有保温炉,避
免冲泡时候咖啡变冷。
4.转移豆粉 轻拍滤杯,将豆粉拍实,表面平整.以便在后面的步骤中豆粉能均匀受水,
然后在豆粉中间挖一个小洞。
5.溫壶 将少量的热水倒入底壶中,摇晃几圈,然后倒出.再将拍实的豆粉放到底壶上。
6.焖蒸 从豆粉中央注水,绕圆2-3圈,使全部豆粉都能均匀吸水,咖啡液下滴 3-5滴为最好。 7.冲泡 将冲壶放在湿润的口布上降温,25-30秒以后,水温降低后再冲泡, 冲泡的水流可以比闷蒸的水流稍粗一些,但也必须稳定.水流从中心开始往 外绕圈注水,然后再从外圈绕回中心,到圆心收水。 8.装杯 装杯前应该先将壶里的咖啡轻轻摇晃,令其浓淡充分混合,然后将 温杯的水倒掉,将咖啡倒入杯中摆好盘就可以出餐了。

经典手冲咖啡技巧教程

经典手冲咖啡技巧教程

经典手冲咖啡技巧教程————————————————————————————————作者: ————————————————————————————————日期:经典手冲咖啡技巧教程今天,哈尔滨王森咖啡培训学校咖啡培训班教授你经典手冲咖啡技巧教程。

关于手冲,欧美的比较豪放,日式冲泡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一般的手法,讲究大臂带动小臂,慢慢转圈,保持手腕不动,控制水流大小始终不变,但也有分滤泡式和滴滤式,日式手冲咖啡就有N种方法和叫法。

1什么叫做“滤泡式”?就是梅丽塔小孔滤杯,它的滤杯孔眼很小,不管是一孔还是三孔,其下滴速度都较慢,咖啡粉其实上由一定温度的热水充分浸泡着萃取,所以中深烘焙比较好。

2什么叫做“滴滤式”?V60等大孔圆锥形滤杯、法兰绒、瑞士金等金属滤网都可归纳滴落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下孔大而通畅,滴落的速度快慢由操作者注水速度的快慢决定,所以无论那种烘焙都能适应。

ﻫ咖啡的冲煮方式有很多种,而关于手冲咖啡就有N种方法进行冲泡。

手冲咖啡常用的5种手法,各种手法对萃取口感的区别:1什么叫做“河野式手冲”?河野式手冲咖啡技巧:就是业界内说的点滴法,通过这个手法可以让咖啡粉有更充分的焖蒸效果,然后萃取咖啡液体的前段,后端需要加水来取得定量咖啡液体。

点滴法,顾名思义是用滴水的形式来进行冲泡。

就像沙漏一样,一点一滴的滴落在咖啡粉中,完全精致耗时啊!先用水集中一点一点的把咖啡粉预浸湿润,当滴了差不多1/3的时候,便可以开始注水,当咖啡粉的水位到顶时即可停一停,当水位下降到一半时,再次注水。

口感:点滴法可以使得咖啡豆的甜味突出,避免了酸涩、苦杂味。

它需要非常稳定的握壶手法和耐心,可以说,它除去的咖啡的酸涩味全部都移交到了你的手上。

也有朋友表示,除去的酸苦味,也会使得咖啡的风味并没有那么完整。

【萃取参考】ﻫ粉量:20g ﻫ水温:88ﻫ萃取量:120ml +ﻫ研磨刻度:粗研磨【萃取过程】:1.粗研磨,用过筛器筛细粉。

手冲咖啡新手基础步骤及注意事项(附图)

手冲咖啡新手基础步骤及注意事项(附图)

手冲咖啡其实是最能体现咖啡原味和个性的制作方式,对于咖啡师来说,想在店内或家里自己动手制作咖啡,手冲咖啡可以说是一种既简单易学又充满情趣的一种方式。

手工咖啡四要素,也是我们所称之为“好咖啡”的四大条件:1. 优质无瑕疵咖啡生豆;2. 新鲜烘焙好的咖啡豆;3. 新鲜研磨的咖啡粉;4. 新鲜冲煮好的咖啡。

手工咖啡造成味道被破坏的因素:1.咖啡粉的研磨度(粗细一致的研磨度,会尽量不影响成品);2.粉量;3.水温;4. 水量(注入热水时的节奏与速度会影响萃取时间,是要素里边最难控制的,最容易让咖啡走味的过程);5.时间。

54手工咖啡的水温:1.新鲜烘焙的豆子(烘焙两周以内的豆子)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这种状态的咖啡粉注入90℃以上的热水,产生一般的“闷蒸”的情况,反而会喷出泡沫,使味道变差(刚烘焙好的豆子若使用绿纸滴滤法或瑞士金滴滤法,要以80℃以下的较低温度缓缓萃取。

)2.另一方面,烘焙两周(非排气阀包装袋包装咖啡,特指放在咖啡密封罐内的咖啡,常温保存)以上的豆子,新鲜度已经丧失,必须使用高温的制作。

快要酸败的豆子在滤纸上的锁水能力差,因此90℃以上的高温才能让咖啡释放出味道与香气,避免味道过于淡薄。

3.水温不只受到豆子新鲜程度的影响,也会依照烘焙度而改变。

一般一来说,“深度烘焙适合稍微低温(75℃~79℃)或中温(80℃~82℃)浅度烘焙适合中文或稍微高温(83℃~85℃)”。

控制热水量:最难控制的部分就是“手冲咖啡热水的量”,为什么这项最难控制?因为有太多不确定的要素在其中,手冲壶:手泡咖啡的水壶与一般水壶不同的是它的嘴比较细,而且壶嘴位于壶身的下部位置,这样的好处是便于调节水流粗细,控制水流。

滤壶:一般为透明玻璃壶,有刻度,易观察水量。

滤器:滤器分为单孔、双孔及三孔。

滤纸:滤纸一般是跟滤器配套的,什么牌子,规格大小的滤器对应相应的滤纸。

温度计:对于初步操作的人来说有助于更好的调节水温。

做咖啡一般水温在83℃~85℃左右,水温过高则容易苦涩,水温太低又容易萃取不足。

正确冲泡咖啡的方法

正确冲泡咖啡的方法

正确冲泡咖啡的方法正确冲泡咖啡的方法了解咖啡的味道酸,果酸可以让咖啡变得很活泼,轻盈,丰富,但是,一杯成功咖啡的酸味是水果的果酸,而非像醋一般的尖酸。

甜,咖啡当中的甜,其实不是糖的甜,而是焦糖甜与焦糖般的香气综合起来的感受。

苦,所有的咖啡当中,都会存在苦味,苦味会随着烘焙程度而增加,而烘焙的咖啡豆,带来的应该是醇厚回甘的苦,而不是”焦”“碳”“烟”这样的味道。

均衡感,对我来说是非常的重要,均衡感基本上可以说是所有感受的综合,一定要有果酸、但是不能够太过头变成了尖酸,一定要有甜、不能够太过苦,要有舒服的口感,要有愉悦的回味。

了解咖啡的冲泡手冲咖啡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基本按照1:15的粉水比,水温以90-93度为佳,先洗滤纸,再布粉,最后冲泡,滴滤,出杯,总用时控制在2.5分钟。

至于咖啡豆的研磨程度,可根据冲泡工具而定,一般来说,滤纸冲泡所需的研磨程度是中度或中细研磨。

了解冲泡的工具一般手工冲泡都是脱离机器而言的,因此,器具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而言,选择不锈钢滤器是不错的选择,既可保温,又不易令到咖啡串味,需要的工具包括:漂白滤、纸玻璃壶、控温不锈钢手冲壶、电子秤、电动磨豆机。

好喝的雀巢咖啡冲法1、咖啡一勺(1.8克) 2、热水150毫升 3、咖啡伴侣2勺,糖适量 4、搅拌均匀如果只是速溶咖啡,三合一之类(糖奶都已经调和好的)就不说了。

举雀巢100%纯咖啡为例: 1、一般选择瓷杯,陶杯也可,口感会略高于玻璃等杯子。

杯子大小随你意。

内壁光滑,白色为佳。

2、放一勺咖啡。

开水冲泡,一定要是刚烧开不久的水,纯净水为佳。

3、放一块方糖。

4、放奶沫(就是咖啡伴侣),这一道有点讲究,需用勺子离杯口2寸左右高的地方慢慢将奶沫撒下来,像瀑布那样撒进咖啡里,但别太快,为的是让奶沫一点一点自己消融在咖啡中,而不是你一股脑儿把奶沫用勺子放进咖啡把它硬搅拌开。

两者的差别对味道的影响的明显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撒的过程中不要将奶沫撒在咖啡的同一位置上,就是说勺子要前后左右动一动,让奶沫尽量平均消融在咖啡里。

咖啡豆手冲浓缩的原理

咖啡豆手冲浓缩的原理

咖啡豆手冲浓缩的原理咖啡豆手冲浓缩是一种常见的咖啡冲泡方式,通过将精细磨碎的咖啡豆与热水进行接触,从而提取咖啡中的有效成分,形成浓郁的咖啡液。

咖啡豆手冲浓缩的原理涉及到水的温度、浸泡时间、咖啡粉末与水的接触面积等多个因素。

首先,咖啡豆手冲浓缩需要用到适宜的温度。

一般来说,水的温度应在90-96之间,这样能使咖啡中的挥发性物质得以充分释放。

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咖啡香气不足,而过高的温度则会使咖啡产生苦味。

所以,适宜的温度是咖啡豆手冲浓缩的关键。

其次,咖啡粉末的浸泡时间也是影响浓缩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咖啡豆手冲浓缩的浸泡时间应在3-4分钟之间。

在这个时间范围内,水与咖啡粉末充分接触,使咖啡中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溶解。

若浸泡时间过短,咖啡豆的香气和味道可能无法完全溶解;而过长的浸泡时间则可能会导致咖啡产生过度提取的苦味。

此外,咖啡粉末与水的接触面积也会影响浓缩的程度。

咖啡豆手冲浓缩使用的是磨得比较细的咖啡粉末,这样可以增加它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咖啡成分更容易被提取出来。

相比之下,研磨粗糙的咖啡粉末与水接触面积较小,难以充分提取咖啡中的有效成分,产生的咖啡液可能较为稀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咖啡豆手冲浓缩的原理还与水的流动速度有关。

若水流速度过快,咖啡豆内部的有效成分可能无法充分被提取出来,而若水流速度过慢,则会导致浓缩时间过长,产生过度提取的苦味。

所以,适宜的水流速度也是咖啡豆手冲浓缩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咖啡豆手冲浓缩的原理涉及到水的温度、浸泡时间、接触面积以及水的流动速度等多个因素。

合适的温度能够促使咖啡中的香气和味道充分释放,适宜的浸泡时间能够使咖啡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细磨的咖啡粉末能够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合适的水流速度则可以确保有效成分的提取。

在正确操作下,咖啡豆手冲浓缩可以制作出香气浓郁、口感丰富的咖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1-9-5滴滤咖啡(手冲咖啡)制作方法手冲咖啡其实是最能体现咖啡原味和个性的制作方式,对于咖啡师来说,想在店内或家里自己动手制作咖啡,手冲咖啡可以说是一种既简单易学又充满情趣的一种方式。

● 手工咖啡四要素,也是我们所称之为“好咖啡”的四大条件: 1. 优质无瑕疵咖啡生豆; 2. 新鲜烘焙好的咖啡豆; 3. 新鲜研磨的咖啡粉; 4. 新鲜冲煮好的咖啡。

● 手工咖啡造成味道被破坏的因素:1. 咖啡粉的研磨度(粗细一致的研磨度,会尽量不影响成品);2. 粉量;3. 水温;4. 水量(注入热水时的节奏与速度会影响萃取时间,是要素里边最难控制的,最容易让咖啡走味的过程); 5. 时间。

注:理论上,以上5点的各个要素好好处理,味道就不会出错,严格来说第4点的控制最困难,也是最容易让咖啡走味的过程。

但事实上,味道的失误(主要是酸味与苦味失衡)在允许的范围内不算出错,一些小失误是可以被接受的。

● 手工咖啡的水温:1. 新鲜烘焙的豆子(烘焙两周以内的豆子)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这种状态的咖啡粉注入90℃以上的热水,产生一般的“闷蒸”的情况,反而会喷出泡沫,使味道变差(刚烘焙好的豆子若使用绿纸滴滤法或瑞士金滴滤法,要以80℃以下的较低温度缓缓萃取。

)2. 另一方面,烘焙两周(非排气阀包装袋包装咖啡,特指放在咖啡密封罐内的咖啡,常温保存)以上的豆子,新鲜度已经丧失,必须使用高温的制作。

快要酸败的豆子在滤纸上的锁水能力差,因此90℃以上的高温才能让咖啡释放出味道与香气,避免味道过于淡薄。

3. 水温不只受到豆子新鲜程度的影响,也会依照烘焙度而改变。

一般一来说,“深度烘焙适合稍微低温(75℃~79℃)或中温(80℃~82℃)浅度烘焙适合中文或稍微高温(83℃~85℃)”。

● 控制热水量:最难控制的部分就是“手冲咖啡热水的量”,为什么这项最难控制?因为有太多不确定的要素在其中,如:注入的水流大小,注入方式等。

(注水注意事项请见后文内容)。

首先,所需工具简单易操作,主要包括:手冲壶:手泡咖啡的水壶与一般水壶不同的是它的嘴比较细,而且壶嘴位于壶身的下部位置,这样的好处是便于调节水流粗细,控制水流。

滤壶:一般为透明玻璃壶,有刻度,易观察水量。

滤器:滤器分为单孔、双孔及三孔。

滤纸:滤纸一般是跟滤器配套的,什么牌子,规格大小的滤器对应相应的滤纸。

温度计:对于初步操作的人来说有助于更好的调节水温。

做咖啡一般水温在83℃~85℃左右,水温过高则容易苦涩,水温太低又容易萃取不足。

5-9-11具体操作步骤:一、折滤纸。

把滤纸的侧面和地面边缘沿折痕反方向折叠,折叠要整齐平稳,而且侧面和底面折叠的方向是相反的。

然后用手将折痕处压平,把它撑开成圆锥状。

5-9-11二、磨豆1.咖啡豆用量:一般一杯咖啡用豆10克,两杯18--20克,三杯25克左右,根据个人喜好可以稍作调节,用专门的咖啡豆量勺,一勺是10克的量。

2.研磨度:一般手冲咖啡属于粗研磨。

这是由它的萃取方式和萃取时间决定的,短时间快速萃取如意式浓缩一般用细研磨,而手泡咖啡如果研磨过细,味道则会太苦,而且咖啡粉容易堵塞滤纸。

同时,研磨度还要视烘焙深度而定。

越浅烘焙的豆子研磨度应该越粗。

5-9-11三、咖啡粉盛装:将磨好的咖啡粉装进滤纸,放入滤器,双手轻轻摇晃滤器,保持咖啡粉表面水平。

5-9-11将烧开的水倒入水壶,然后将水在注入滤壶,将滤壶温热然后倒回水壶,这样一是保持器具温热,同时也可将高温的开水降到83℃~85℃左右的适当温度。

至此,萃取前的准备工作就绪。

开始进入最关键的步骤。

5-9-111)闷蒸咖啡:用大约10毫升的水,将水流控制的极细极柔和,如春雨滋润麦田般轻轻注入咖啡粉,将整个咖啡粉淋湿并滋润。

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咖啡粉例子得到膨胀,排出里面的二氧化碳气,为下一步注水打好基础。

5-9-11闷蒸好的咖啡粉会像发好的面包一样,表面膨胀成丰满的弧状。

2)第一次冲泡:闷蒸过后大约20——30秒开始第一次冲泡。

以咖啡粉的中心点为圆心,用适当细的水流画圆的方式注水,切记水流不要直接接触滤纸,注意圆圈保持在距咖啡粉边缘1厘米以内。

水流高度保持在与咖啡粉平面3--4厘米左右。

第一次冲泡注水量占整个咖啡水量的60%。

3)第二次冲泡:一泡后稍作停顿,等咖啡粉中的水完全流下之前,开始第二次注水,方法同一泡。

注水量占30%。

4)第三次冲泡(也有人会不进行3泡):收尾的一步,水量一般占10%左右。

5-9-11三泡之后将滤器与滤壶分离。

5-9-11咖啡粉残渣将咖啡倒入杯中。

5-9-11011-9-5六,整理清洁。

1、用热水清洗掉滤壶里的咖啡残液。

2、将咖啡粉残渣连同滤纸一起倒掉,清洗滤器,并将工具归位。

3、最后,便可以尽情享受新鲜出壶的美味咖啡了!5-9-11011-9-5滴滤咖啡(滴滤咖啡)冲泡咖啡注水姿势要领刚刚接触手泡咖啡的咖啡师来说,可能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初学阶段,原来看似简单轻便的手冲壶拿在手里突然变得重千斤,水流调节也没看起来那么自如,注水时间长了手还会发抖,无法控制水流……这些,一方面是因为练习不足不够熟练;另一个原因就是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姿势和用力方式。

手泡咖啡到底采用什么样的姿势才算最好?这个没有标准的答案,每个人的身高,体型,操作习惯不同,在姿势上也会有所差异,但是对于初学者,如果掌握了姿势要领,学会根据自身条件调整好姿势,那么练习起来也是事半功倍,所以在此总结了一套最基本最简单的手泡咖啡初学姿势,仅供参考。

1. 准备工作011-9-5保持操作区域整洁有序,准备好所需工具:手冲壶、滤器、滤壶、滤纸(瑞士金)、咖啡渣接取杯、毛巾,将手冲壶里注入9分满的水。

2. 调整姿势。

稍微活动一下四肢,保持身体舒适放松。

操作时可以采用两种站姿:一是朝向正前方,双脚分开一拳的距离,正直站立。

二是身体朝向左前方侧立,左腿在前右腿在后,双脚跟接触并分开30度角。

根据个人身体条件调整站姿,两种站姿都要保证:脚掌着地,将重心落于双脚,保持稳定,腰板直挺,肩膀自然打开,保持全身既有形又放松的状态。

3. 调整身体、吧台与器具的距离。

身体与吧台距离保持在5—10公分左右。

将滤壶置于身体正前方,距吧台边缘10公分以内,保证在注水时,目光下射直视滤器和水流。

左手轻轻按住吧台以辅助身体平衡,右手握壶。

4. 提壶并浇水。

握壶时拇指和小手指在壶把外侧,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壶把内侧,以环扣的形式握住手冲壶,保持稳定。

以肩为轴,通过大臂用力来提壶,小臂,手腕和手指起着稳定手冲壶的作用,保持自然舒适状态。

5. 注水。

将手冲壶提起,保持壶嘴距离滤器上方3公分左右的距离,壶嘴对准滤器正中央位置,目光直视滤器,轻轻倾斜壶嘴角度,让水流缓缓流出。

以滤器中央点为圆心,按顺时针的方向注水,由内往外画同心圆。

同心圆最外圈距离滤器边缘1公分以内。

保持水流纤细、均匀、缓慢、稳定。

注水停止时注意保持水流缓和。

注水熟练之后按照正常萃取注水步骤即:闷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注水分别按照总体注水量的60%,30%和10%的比率进行练习。

三次注水结束后,轻轻将滤器和滤壶分离,注意不要将滤器内残余水滴溅到吧台上。

手冲咖啡制作步骤:(一) 准备器具并烧水。

(二) 磨咖啡粉并设置到滤器。

(三) 预热虑壶并调整到合适水温。

(四) 冲泡:1、 闷蒸。

少量水浸湿咖啡使其充分膨胀。

2、膨胀到顶峰时第一次注水。

(60%)3、膨胀面落到平面时第二次注水。

4、第三次注水。

5、分离滤器。

(五)将咖啡倒入杯子并清洗整理器具。

5-9-11011-9-5闷蒸应注意的几点要素闷蒸是制作手泡咖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好的闷蒸能够使咖啡粉充分浸润,激活咖啡活性,从而使得后面的咖啡萃取过程更加顺利。

那么如何做好闷蒸呢?闷蒸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给磨好的咖啡粉一个“盖子”将其“盖住”,让其自己在里面进行“反应”,以方便后面的制作。

这“盖子”就是水,所谓的“反应”就是激活咖啡粉的活性。

这和制作馒头之前要先发面是一样的道理,合适的水与面的比例,合适的温度,合适的时间才能充分使面发酵,制作出的馒头才会好吃。

这一步闷蒸也需要注意几点要素才能做到充分激活咖啡粉活性使得制作的咖啡具有美好的味道。

一、合适的水温:制作咖啡需要使用合适水温的热水,闷蒸也是如此。

过高的水温(95度以上)会在咖啡粉浸润的过程中就将咖啡的部分味道特性破坏,导致萃取的咖啡味道浑浊,而过低的水温(80度以下)又会导致闷蒸的不充分,咖啡活性激发不够,导致萃取出的咖啡味道单调不丰富。

一般来讲制作手冲咖啡的水温保持在83—85度之间比较适宜,闷蒸的水温也应在这样的一个区间内。

二、合适的水量:闷蒸只是真正开始浇水萃取之前的准备步骤,只是为了将咖啡粉浸润使其味道特性被激活。

所以合适的水量便很重要,因为严格来说这并不是萃取。

如果水量过多,看到咖啡液流出,这样其实已经开始了萃取的过程,闷蒸的过程变的简短而不充分。

水量过少会怎么样呢?水量不足虽然没有咖啡液滴落,但是也会看到干粉仍然存在,即便表面上看不到干粉,但是粉层底部及中间的部分肯定会存在闷蒸不足不充分的情况,这样也不能充分激发咖啡的味道特性。

合适的水量既要保证咖啡粉被充分浸润,又要注意不能过度导致咖啡被萃取。

一般以咖啡液滴落几滴或者在咖啡容器底部薄薄的一层为佳。

三、合适的时间:闷蒸的关键作用在于让咖啡粉的活性被激发,有了合适的水温合适的水量仍然不够,时间的控制同样重要。

闷蒸的时间过长会导致咖啡粉浸润时间太长,咖啡粉味道特性被充分激发,不好的味道特性也变的活跃,而好的味道成分经过充分浸润后开始消失。

闷蒸的时间不够,很明显会造成闷蒸不足,还没来得及充分苏醒的味道特性很快就开始被萃取,味道不能得到全面的表现。

闷蒸时间以20—25秒为宜,或者根据肉眼判断咖啡粉的膨胀程度,在即将膨胀到最大的时候开始萃取,不要等到膨胀到最大后再开始,这时内部的咖啡粉可能就已经闷蒸过度了。

四、正确的闷蒸方式:闷蒸,当然要将咖啡粉闷住才称得上闷蒸。

这就对闷蒸的注水方式提出了要求。

咖啡制作中一般会从中心向外面画圆来进行萃取,闷蒸也应采用这样的方式。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闷蒸的时候水应均匀分布在咖啡粉上,不能直接浇在滤纸上面。

直接浇在滤纸上面会有什么影响呢?滤纸与滤器贴合,热量无处散发,会冲破咖啡粉层而出,形成空洞,冷空气进入,正在闷蒸的过程被破坏,咖啡的美好味道就不那么容易被萃取出来。

以上只是简单的几点应该注意的要素。

真正制作咖啡时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或者选择。

比如新鲜的咖啡豆研磨成粉。

不需要太高的水温也能使咖啡粉得到充分激活,因为本身豆子的活性就很高,而烘焙后存放时间较长的豆子在闷蒸时就要适当的使用高一些的水温,这样才能使活性已经不是很高的豆子的味道特性被激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