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活动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中小学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机会,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在上课期间的紧张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但是在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措施。

问题一:活动项目单一目前大多数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项目以跑步为主,缺乏变化和趣味性。

这使得很多学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失去了兴趣,甚至有些学生视其为一种负担。

解决措施:丰富活动内容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多样化的体育大课间活动项目,比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项目,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也可以组织一些特色活动,例如定期举办体育比赛、健身操比赛等,增加活动的丰富性和吸引力。

问题二:师生参与度不高在一些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师生参与度不高,很多老师和学生都选择在教室里休息或做其他事情,导致活动的效果不明显,甚至使得学生错失锻炼的机会。

解决措施:加强管理和引导学校可以加强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管理,明确规定老师和学生参与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

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参与度调查和评比活动,激励师生积极参与。

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运动氛围。

问题三:时间安排不合理一些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体育大课间活动,使得学生缺乏锻炼的机会,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解决措施: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学校应合理安排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时间,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也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活动时间,比如在天气较炎热的时候安排室内活动,避免暴晒和中暑。

还可以将体育大课间活动纳入学校日常课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问题四:设施条件有限一些中小学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设施条件有限,比如操场面积小、器材不齐全等,使得学生的体育锻炼受到了限制。

浅谈小学体育大课间现状及活动策略

浅谈小学体育大课间现状及活动策略

浅谈小学体育大课间现状及活动策略一、引言体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生体能训练的一部分,对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从现状出发,探讨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活动策略,以期为学校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现状分析1.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不足之处目前,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活动形式单一,多以开放式活动为主,缺乏系统的体能训练;二是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监督,学生参与度不高;三是活动时间不足,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四是设施设备不完善,影响了活动的开展。

2.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由于现代社会的高压生活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电子游戏、手机等,长时间久坐,缺乏体育锻炼,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出现了肥胖、近视等问题,这也与大课间体育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三、活动策略1.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内容为了让学生更愿意参与体育大课间活动,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创新的活动形式,如有趣的团体游戏、轻松的拉伸训练等,丰富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2.引入专业教练,加强指导为了让活动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我们可以引入专业教练,设计专门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和需求的体能训练课程,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锻炼效果。

3.延长活动时间,加强训练考虑到大课间时间有限的情况,我们可以在其它时间段,如早操或晚自习后,安排更长的体育训练时间,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锻炼和训练,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4.完善设施设备,提高体验学校可以加大对体育设施设备的投入,完善场地、器材等,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体验,增强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意愿。

四、建议1.加强班级管理,提高约束力学校可以通过班级管理的方式,督促学生按时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的约束力,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提供奖励机制,激励参与学校可以设立体育活动的积分制度或者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与解决对策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放松身心、增强体质的重要形式,但是目前在一些学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现状分析1.缺乏规划和设计目前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往往缺乏前期的规划和设计,学校往往只是简单安排学生在操场上自由活动,导致学生在活动中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2.活动内容单一大课间活动内容往往比较单一,通常是学生自由活动、跑步、跳绳等,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这种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容易导致学生对活动缺乏积极性。

3.时间分配不合理有些学校的大课间时间过短,导致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活动,没有充分的时间来锻炼身体,这也是制约学生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4.缺乏专业监督和指导在大课间活动中缺乏专业教师的监督和指导,很多学生在活动中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和受伤情况。

以上种种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解决对策1.制定规范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学校应该在每学期开始前,就组织相关教师和体育专业人员制定规范的大课间活动方案,内容包括活动形式、时间安排、安全指导等。

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设计多样性的大课间活动,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团体项目,以及器械操、瑜伽等个人项目,使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2.引入专业指导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体育教师或者专业运动员作为大课间活动的指导老师,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和指导方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训练和指导。

3.加强设备和场地建设学校应该为大课间活动提供足够的器材和场地,比如篮球架、足球场、跑道、体操器械等,保证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需要,同时要保证器材和场地的安全性。

4.合理安排时间学校应该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的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运动锻炼,目前国家规定的大课间时间为30分钟,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运动。

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与策略

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与策略

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与策略近年来,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大课间体育活动指的是学生在上午和下午课间休息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活动。

一、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1.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普及度不高。

尽管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提供学生身体锻炼的机会,但由于学校和教师的认识不足,许多学校并未将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日常教学计划中。

2. 大课间体育活动缺乏系统性。

在部分学校中,大课间体育活动仅仅是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的,缺乏规范和指导,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大课间体育活动设施不足。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许多学校仍然没有体育设施,学生无法进行身体锻炼。

二、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1. 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和体能水平。

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素质。

2.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得到了舒缓和放松,缓解了学习压力,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大课间体育活动通常以集体游戏为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比赛来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策略1. 教师专项培训。

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提高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和理解,掌握相关的指导方法和技巧。

2. 制定科学合理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计划。

学校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计划,包括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需求,确保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学校应增加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改善学生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场地和器材条件,以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4. 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与评估。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监督与评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确保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5. 增加日常体育课程的时间安排。

学校应增加日常体育课程的时间安排,将体育活动纳入日常教学计划中,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体育锻炼。

综上所述,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作为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节,体育大课间活动在中小学校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放松身心,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不过,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问题一:体育大课间活动较为单一在许多学校中,目前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形式还比较单一,主要以操场上的跑步、踢足球、打篮球为主,缺乏更多的元素。

这样的形式一方面容易造成孩子们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也难以满足学生们不同的需求。

解决措施:增加多样化的活动项目学校可以引入一些新的体育活动项目,比如跳绳、排球、网球、羽毛球等,让学生们多样化地选择运动项目。

同时,学校可以在体育课间加入一些有趣的小游戏,比如投掷游戏、接力游戏等,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问题二:安全意识缺失在体育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很多孩子会对自己的安全意识缺乏认识,不注意安全防范措施,容易造成意外伤害,带给学校与家长无穷的麻烦。

解决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应加强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教育,让他们了解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如如何正确佩戴运动装备、注意安全距离等,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学校还应派遣专门的职业教练员或陪练老师,加强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指导和监管,保证学生的安全。

问题三:缺少规范与纪律在体育大课间活动中,由于参与的学生很多,且孩子们的个性与思想特点都不相同,部分学生常常会不遵守规则,随意打闹,甚至带来团体作战,导致场面失控,影响了全班全校的秩序。

解决措施:建立体育规范与纪律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建立相应的体育规范与纪律制度,并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前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让学生们知道活动的规则和要求。

同时还可设立班级或小组竞争活动,鼓励同学们通过集体协作和竞争促进自身发展。

综上所述,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虽然存在着问题与挑战,但都有相应的解决办法。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问题概述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生们休息、放松、锻炼身体的重要时间。

但目前在中小学
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活动内容单一:许多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都是进行简单的跑步或操练,缺乏变化
和乐趣性,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2.安全问题:当学校出现大量学生时,如何保证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安全是非常
重要的问题。

许多学生在玩球或奔跑时容易受伤。

3.参与人数不足:在某些学校,只有部分学生会参加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

这可能
是由于运动器材减少或掌握方式不当等原因导致的,导致参与人数不足。

二、问题解决措施
1.丰富活动内容: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应该丰富多样,不仅限于单一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

学生们可以轮流尝试各种不同的体育项目,以增强他们
的兴趣和体育素质。

2.加强安全保障:学校应该派遣专责人员负责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管理和安全保障。

在活动地点周边设置保护措施,如围栏、警戒线等,以保障学生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
的安全。

3.提高参与度: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器材和体育设施,以吸引更多的学生
参与其中。

还可以通过加强对参与方式、程序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参与体育大
课间活动。

三、结论
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学校应该重视并建立制定健全的中小学体
育大课间活动计划,增加活动种类和趣味性,加强安全保障,提高参与度,从而更好地满
足学生需求,让他们更加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与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体育活动在学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大课间的体育活动,不仅是学生们进行体能锻炼和放松的时间,也是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同学之间友谊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

现状分析1. 缺乏活动方案在很多学校,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常常是由老师临时决定,缺乏具体的活动方案和目标。

这导致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低,活动的效果也不明显。

2. 缺乏地点和设施很多学校的操场和体育馆在大课间不对学生开放,导致学生们缺乏合适的场地和设施进行体育活动,只能在教室或者走廊里进行简单的运动。

3. 缺乏监督和指导在大课间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很少有老师进行监督和指导。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们安全意识不强,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在锻炼过程中容易出现意外。

4. 单一的活动形式目前大课间的体育活动主要是篮球、排球、羽毛球等单一的活动形式。

这种单一的体育项目很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

解决对策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让学生和老师都清楚活动的安排和要求。

可以每周固定一种体育项目,并由老师提前设立好活动目标,并组织好相关器材和场地。

学校应该合理安排操场和体育馆的使用时间,充分利用这些场地和设施,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活动条件。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购买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让学生们可以在课间进行自由锻炼。

学校应该派一些老师或者学生领导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安全锻炼。

老师们可以在活动前向学生们宣传相关安全知识,并监督他们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和要求。

学校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增加一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比如跳绳、游泳、瑜伽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还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比如集体跳绳、三人篮球等,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与策略

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与策略

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与策略随着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特别是在教育方面的改革和进步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然而,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学校中的现状却并不乐观。

许多学校和学生忽视了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导致学生体质不佳、乏力等问题不断增加。

如何改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1.缺少科学有效的规划很多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规划存在问题。

一方面,有些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使得体育活动仅仅只局限于上课前后或下课铃响的几分钟时间。

另一方面,有些学校过分依赖老师的自主安排,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监护。

2.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类型和内容往往由老师自由决定,这导致了一些活动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

教师除了要教书育人外,还要负责开展体育活动,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也成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不可忽视的问题。

3.体育设施严重不足许多学校的体育设施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体育活动场地。

学生只能在狭小的教室、走廊或者几个球场进行活动,很难获得充分的锻炼。

另外,一些学校的体育设施陈旧,设备破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策略1.加强领导和管理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明确相关规划和指导思想。

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应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加强管理,确保活动的科学、有效进行。

2.改进活动内容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体质状况的学生,需要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才能适应他们的需要。

应加大激励和引导力度,鼓励学生广泛参与体育活动,提升课间体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

3.增加体育设施投入学校和政府应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课间活动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0年春天,三铺初中被确立为211工程试点校以后,我们在大课间建设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杨,现将我校大课间的开展情况介绍如下:
一、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有利条件
1、校园面积大,运动场地多。

我校原有面积60亩,2009年底,又新征了22亩土地,现实有面积已达到82亩。

早在1990年,学校就建成了400米标准跑道8条,标准足球场地一个。

2011年学校将在新征的土地上新建篮球场3个,排球场2个。

如此大的校园面积、运动场地,在农村中学都是罕见的。

2、学校有浓厚的体育氛围,很深的体育文化积淀。

三铺初中是被安徽省体委、教委命名的(1986)省田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一九九二年以前,在省级传统学校体育比赛中屡获殊荣。

本校向体育院校输送人才40余人,本校培养、选送的徐从先、石新来等同志已获得国际和国家级体育健将资格。

近年来,三铺初中每年都组队参加蚌埠市中学生体育运动会。

2005年取得了蚌埠市中学生运动会第二名的好成绩。

浓厚的体育氛围与文化积淀为我校开展大课间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
1、资金的投入
建校几十年来,邢国钧、彭光吾、朱世龙、孙家双等历任校长都十分重视体育工作,现在的张学兵校长更是珍惜“体育项目传统学校”这一来自不易的荣誉,大课间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每学期都会拿出近万元的资金用与大课间体育器材的采购。

两年来,学校用与大课间的活动经费已经超过了4万元。

2、开设的项目
由于学校场地充足,只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我们都尽量开设。

比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踢毽子、呼拉圈等等,只要学生愿意,我们都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

田径是我校的传统项目,平时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为了学习与训练两不误,我们安排田径队的同学利用大课间的时间进行体育训练。

为了避免学生对开设项目的厌烦,我们在大课间还逐步加入新的元素,比如抖空竹、单脚转、蹦蹦球、竹杆舞、武术、拉丁舞等都是我校逐步推广的项目,学生对这些新鲜的活动项目,兴趣很高特别是竹杆舞进步很大,在即将举行的五河县首届健康节闭幕式上,将会出现我校同学表演竹杆舞的身影。

3、时间的设置
研究众多学校的大课间方案,我们认为,大课间时间少了,学生达不到运动量,起不到锻练的效果;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劳,从而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

经过多次讨论、实践,我们把我校的大课间设置为40分钟。

具体安排在上午的第二节课以后,即9:20—10:05分之间。

这样的安排切实保证了学生的锻练时间和学习时间两不误,做到了学习和锻练共同进步。

4、活动的方案
为了使大课间活动更合理、更科学,学校根据季节的不同,设置了春夏季、秋冬季两套不同的活动方案。

春夏季节,天气炎热,我们就取消了跑步这一环节;数九天寒,学生做激烈运动,容易受伤且剧烈运动后,学生出汗容易着凉感冒,我们就取消了一些对抗性强的球类运动。

这样,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活动方案,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又使得活动的开展更科学、更合理。

三、大课间活动实施的效果
大课间的实施使广大学生的精神状况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是学生的体质增强了。

过去那种因升旗仪式或集会而晕倒的现象没有了,学生请病假的情况也大为减少。

在今年九年级的体育加试中,我校绝大部分同学的体育成绩都在25分左右;在县教育局组织的八年级的体育测试中,在最能体现学生耐力与意志的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的长跑中,我校八(1)班同学全部达标,这不能不归功于我校坚持开展大课间活动的结果。

二是健康行为的形成。

过去不少学生有不吃早饭的习惯,由于大课间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促使学生早晨多吃一点,学生少食、不食早饭的现象基本得到改正。

三是自主、合作意识增强。

大课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动空间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少数不爱动、性格孤僻的同学、通过活动的锻练增强了自信心和心理健康。

同时一些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也通过大课间找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有效地减少了学生的辍学与流失。

四是促进了班风、校风建设,大课间的有序流程、音乐指挥依赖于各班级的组织协作,无形中每个班级每天都受到组织纪律的检验,都在承受公开的竞争,健康、和谐的班风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

四、大课间需要解决的问题
1、条件需要改善,设施需要更新
我校的田径运动场修建于1990年,由于经费紧张,排水设施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雨天排水不畅,操场上大面积的积水,使得大课间活动好多天都无法开展。

煤渣型跑道,晴天尘土飞扬,在上面跑步,运
动所带来的益处,有时还不抵灰尘给师生们身体带来的侵害,这也是很多老师不愿加入大课间跑步行列的原因之一。

因此能够拥有一个塑胶跑道成了三铺初中全体师生的渴望与梦想。

2、时间需要调整,校园需要绿化、
我们的大课间都放在上午9:20—10:05分进行。

进入五月份以后,天气炎热,由于校园绿化面积少,树荫少,别说运动、锻炼,就连站在太阳底下几分钟,人都受不了,而室内的体育设施又远远满足不了运动的需要,因此调整大课间的时间已成为当务之急。

现在学校正在考虑将大课间从上午移到下午课外活动至晚辅导之间较大的时间区间内,这样老师和同学们锻练起来无后顾之忧,师生们可以尽情运动、尽情放松。

另外,在校园里多绿化、多栽树、修设功能齐全的室内运动场是解决学生夏天不愿上大课间的长远之计。

3、老师需要调动,制度需要完善
除了班主任以外,大课间很少有老师主动活动的身影,校园还没有彻底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欢快、和谐的场面。

老师很少参与大课间,除了运动场地条件很差以外,主要有以下原因:(1)一些老师碍于情面,不好意思与学生同场活动(2)一些老师对自身健康问题重视不够,不愿意活动(3)大课间时间设在上午的中间时间段,一方面老师没有更换运动服装的空间;另外,运动后,大汗淋漓,老师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上好下一节课,为了不影响上课,老师就只好放弃大课间的锻练。

(4)学校还没有以制度的形式对老师参与大课间进行约束,还没有以适当的奖惩对老师加以引导。

因此,改变老师的观念,改善学校的条件,调动老师参与大课间的积极性,对参与大课间活动的老师实行奖惩,已成为学校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