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证实:中国人最早的祖先来自非洲
中国人祖先并非北京猿人 而是远古非洲人

中国人祖先并非北京猿人而是远古非洲人综合报道:“我们的祖先究竟是谁?”传统教科书的说法是,分布在中国的现代人是由生活在4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进化而来。
这个说法的理论依据是人类的多地区起源说,认为在欧、亚、非的现代人都是由当地的猿人进化而来。
其实,现代人是单一的物种,而各地的猿人差异却很大,属于不同的物种,并没有都进化成为现代人。
只有东非的猿人走上了向现代人进化的道路。
所以,北京古猿人不可能成为中国人的祖先。
据新京报消息,世界多个国家的科学家们正在合力完成一项庞大的人类寻根计划,希望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的变异来绘制出一幅“人类迁移图”。
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祖先源于东非,经过南亚进入中国。
这支南亚先民经过多次迁徙及体内基因突变,逐渐分化成为各个民族。
领导“人类迁徙遗传地理图谱计划”的人类基因组科学家斯宾赛-威尔斯说,“我们都曾属于同一个祖先,仅仅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分离开来。
”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现代人,无论是亚洲人、美洲人、欧洲人,都是由东非直立人进化而来。
他们在5万-10万年前,开始向世界各地扩散。
1987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瑞贝卡·坎恩破译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妇女的线粒体DNA,发现现代女性的线粒体DNA都来自一位妇女,她大约生活在15万年前的非洲。
线粒体存在于细胞质里,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它们包含少量遗传物质—————DNA.每个人的线粒体都来自母亲,因此线粒体是从母系遗传的角度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工具,就像Y染色体是研究父系遗传的工具。
随后,分子人类学家再次成功破译了男性遗传密码的Y染色体。
通过研究,他们得出结论,现代男性都有一个共同的父亲,他生活的年代也应该在大约15万年前的东部非洲。
“DNA中的遗传密码让亚当、夏娃离开了神话世界,变成了有血有肉的非洲人。
他们成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所有人的祖先”。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李辉说。
李辉解释说,大约15万年前,在东非分化出了很多人种与部落,其中就已经包含了现在的黑、棕、黄、白四个人种的祖先。
中国专家语出惊人 起源之争中国人来自东非

中国专家语出惊人:起源之争中国人来自东非摘要: 一个群体由黄河流域朝西南方向迁移,大约在3,000 年前到达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北面,并在这里居住下来,最后分化出了藏、羌、彝、景颇、土家族等民族 ..."元谋人、北京人等中国本土古人类不可能是我们的祖先。
" 当记者问起谁是中国人的祖先这个问题时,钱吉的回答非常肯定。
钱吉是上海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人类群体分子进化学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在他看来,"现代人是单一的物种,而各地的猿人差异很大,属于不同的物种,并不是每种猿人都能进化成现代人。
最终,只有东非的那支猿人走上了向现代人进化的道路"。
过去几年,钱吉和同事们几乎走遍了六大洲(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采集了15 个国外人群样本和中国28 个人群样本(包括4个汉族和24 个少数民族群落),进行了详细的基因比对和遗传学分析,而最终结果都支持这样的观点: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所有现代人类,都起源于非洲。
我们的祖先真的是非洲人?起源之争在中国科学界,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钱吉的观点,现代中国人起源于何处,至今仍极具争议。
不少科学家坚持认为,我们的祖先就是中国本土的古人类。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就是"本土起源"的支持者。
1984 年,他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米尔福得·沃尔波夫(Milford Wolpoff)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阿兰·索恩(AlanThorne)共同提出"多地区进化学说",认为现代人的祖先是在多个地区出现,并独立、连续地进化成了现代人类。
接受记者采访时,吴新智院士表示,从古人类的牙齿化石,就可以找到现代中国人起源于本土的证据。
他在我国发现的人类化石中,找到了很多上门牙化石,这些门牙都是呈铲形的(即从门牙后面看,牙齿的两边鼓出来,中间凹进去像煤球铲子一样),而这种铲形门牙,到现在还存在于80%的中国人口腔中,而现代欧洲人只有不到5%有铲形门牙,非洲黑人大概有10%左右,澳大利亚土著人约20%。
人类进化起源非洲是现代人类的发源地

人类进化起源非洲是现代人类的发源地人类是地球上最智慧、最有创造力的物种之一。
我们现代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而最早的现代人类群体则被认为来自非洲。
通过考古学和遗传学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得出了一些重要的证据,以支持非洲是现代人类的发源地的理论。
人类起源的时间线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00多万年前的非洲。
在这个时期,非洲大陆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物种,被称为“古人类”。
这些古人类具有直立行走的能力和较大的脑容量,而这些特征在其他动物中并不常见。
从这些古人类中演化出了现代人类。
关于人类起源的几个关键化石发现,支持了非洲是现代人类的起源地的理论。
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Howard Carter)。
他在20世纪初的非洲探险期间发现了我们如今所熟知的非洲化石,例如“露西”(Lucy)和“塔瓦纳族人”(Toumai)。
这些化石展示了不同世代的人类进化过程。
露西是一具部分完整的古人类化石,于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的哈达尔地区被发现。
这具 f化石被认为是一种被称为“鲁西亚人”(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的古人类的化石。
露西约生活在距今约360万年前,她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非洲是人类进化的发源地。
另一个重要的化石发现是塔瓦纳族人,该化石于2001年在乍得的萨哈拉沙漠中被发现。
这具化石是一颗头骨碎片,被确认为一种被称为“扁颅人”(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的物种的残骸。
这种物种是现代人类的祖先之一,证明了在非洲大约700万年前就有现代人类的存在。
遗传学提供了其他证据,证明非洲是现代人类的起源地。
通过研究现代人类的 DNA,科学家们发现我们现代人类的遗传基因组在非洲拥有最高的变异水平。
这意味着我们现代人类的祖先必然在非洲大陆上存在,并从那里开始了迁徙的旅程。
此外,根据种群遗传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0万年以来的历史时期,非洲是所有现代人类祖先的共同来源。
中国人从哪里来

中国人从哪里来:“北京人”与中国人没关系2009年02月12日10:13国家历史【大中小】【打印】在中国古人类的化石链上,出现了距今10-5万年的一段缺环,而这被认为是涉及到中国人起源的关键所在。
文/国家历史记者孙展除了非洲以外,世界其他地区还没能找到早于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
人类学家们推测,大约在距今200万年左右,古人类开始从非洲迁徙,进而散布到世界各地。
但是,这些早期人类到了各个大洲之后,命运又是如何呢?1940年代,德国古人类学家魏敦瑞提出了自己的假说,那就是在这些古人类以欧洲、非洲、东亚和东南亚几个地区为中心,开始独立的进化过程。
这似乎很能合理的解释,为什么这些地区会出现早期古人类化石,而又会在时间上比非洲晚些。
但是一个新问题出现了,从各地区早期的化石形态来看,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如果人类是按照多个地区独立进化的话,那么在长达数百万年的时间里,这种差异只能是越来越大,而不是相反,但从世界各地的现代人来看,他们之间的差异似乎比他们的“祖先”还要小,这又是为什么呢?自1987年以来,遗传学家们通过检测世界各地现代人的DNA发现,世界各地的现代人都来自于一个大约20万年前的“非洲祖母”。
大约从15万年左右,这位“非洲祖母”的后代开始走出非洲,向外扩散,进而演变成目前世界上的现代人群。
也就是说,人类曾经有两次走出非洲,一次是200万年前的古人类,另一次则是10多万年前的现代人祖先。
但如果按照这个理论,那批200万年前走出非洲,散布在各地的远古人类的后代哪里去了呢?按照遗传学家们的解释,经过数百万年的沧桑巨变,他们要么根本没能生存下来,要么就是被更加适应环境,更加聪明的现代人类祖先所替代。
然而,中国的人类学家们却并不支持这一说法。
自1920年代,“北京人”化石发现以来,中国就被认为是人类持续进化的中心之一。
这似乎已经被中国境内发现的大量早期人类化石所证明。
按照人类学家们的分类,人起源分为四个阶段: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中国人从哪里来

人类起源问题一直是国际科学家热衷于探讨的重大问题,中国人种起源也是引起中国学人巨大兴趣的题目。
现在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人种来源于非洲大陆,与欧洲、大洋洲、中东等各地的人种都属于同一祖先。
这个观点有很复杂的科学数据作支撑,因而相信的人很多。
但是,现在的中国人则不太相信这个说法,包括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也都是在想方设法论证中国人种是在本土独立发生的。
中国人种外来说,其实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一个题目。
中国人种的本土独立发生更是晚近才出现的一个说法,大约在1930年代形成。
在那之前,虽然也有人认为中国人种起源于本土,但这种看法并不居于主导地位,相反,中国人种外来说倒是很受中国人的推崇。
中国人种外来说并不限于一个外来地域,归纳各家说法,至少有巴比伦说、非洲说、澳大利亚说、亚细亚北方说、美洲说、帕米尔高原说、埃及说、印度说,以及东方海岛说等等。
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巴比伦说。
而这个说法又往往被概括为“中国人种西来说”。
“中国人种西来说”即来自巴比伦说的创造者为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Terrien De Lacouperie,1844-1894)。
拉克伯里生于香港,并在那里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后往英国,先是出任大英博物馆馆员,后任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院教授。
他在1894年出版的《早期中国文明的西方起源》(又译《支那太古文明西元论》)中,提出中国人种可能来自巴比伦的看法,以为当西历纪元前二二八二年,有那苛黄特(Nakhunte)者率巴克民族东迁,经过大夏即今中亚西亚,自西徂东,到达昆仑山脉之东,以卜居于中土,有雄大之邦名为“华国”,心醉其隆盛,因记而传之子孙。
其后人继先祖之志,遂称那苛黄特为来华初祖,这个那苛黄特按其音转就是“华”,就是中国古籍中所说的黄帝。
按照这一说法,所谓“巴克”就是“百姓”,而黄帝即巴克民族之酋长,神农即巴比伦之莎公,仓颉即但克。
拉克伯里还从学术、技术、文字、文学等数十个方面进行论证,以为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无不与巴比伦迦克底亚相同。
人类起源于哪里?

人类起源于哪里?人类是自然界最具智慧和创造力的物种之一。
然而,人类的起源地点特别是时间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
以下是人类起源地点的几种可能性,以及对这些可能性的科学研究和阐述。
一、非洲许多科学家认为非洲是人类起源的地方。
据考古学家发现,人类在非洲的生存时间远远超过了其他地区。
最早的现代人类化石发现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
这些化石年代追溯至大约20万年前。
这也是人类最早开始演化的时期。
此外,人类早期的基因组、进化过程、迁徙路径等研究表明,非洲具有丰富的人类起源信息。
二、中国中国也是人类起源之一的可能地点。
考古学家在云南省的元谋县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现代人类化石。
这些化石年代追溯至大约70万年前。
这项发现表明,中国可能是现代人类起源的地方之一。
此外,中国境内还发现了其他早期人类骨骼,支持了中国作为现代人类起源地点的可能性。
三、欧洲虽然非洲和中国通常被认为是人类起源的最有可能地点,但是欧洲也有可能是人类起源之一。
最早的现代人类化石在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被发现。
这些化石年代追溯至大约40万年前。
此外,欧洲祖先的基因组、人类迁徙、变异速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欧洲作为人类起源地点的可能性。
四、中东中东地区一直是人类迁移和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中东地区也有可能是人类起源之一。
沙特阿拉伯等地发现了最早的现代人类化石,年代可追溯至60万年前。
中东地区还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和城市文明之一的起源地,证明了中东作为人类起源地点的可能性。
五、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也被认为是人类起源之一的地方。
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批在澳大利亚的早期人类骨骼,年代可追溯至40万年前。
这些人类根据遗传学研究结果判断是非洲人类迁移到澳大利亚后演化形成。
这一发现支持了澳大利亚作为人类起源地点的可能性。
从以上几种可能性来看,人类起源的地点存在多种可能性。
目前的研究显示,非洲是人类起源的可能性最大的地方,但是其他地区的发现也提示我们不能排除其他地区作为人类起源地点的可能性。
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的证据

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的证据人类是地球上最发达和智慧的物种之一。
要想了解人类的起源,了解人类的起源地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的理论已经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有关的科学证据。
首先,考古学发现的化石证据支持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理论。
在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早期人类的化石,如露西(Lucy)。
露西化石是非洲埃塞俄比亚地区一具完整的古人类化石,年代可以追溯到约300万年前。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化石证据表明,非洲是人类起源的地方。
其次,基因研究也提供了支持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的证据。
研究人员通过比较人类DNA中的基因序列发现,非洲人的基因组拥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这意味着非洲是人类种群的起源地。
此外,研究还发现,人类离开非洲并扩散到其他地区的时间可以通过研究基因的突变速率得出。
这项研究表明,人类离开非洲的大约时间是60,000到70,000年前。
进一步的证据可以从人类祖先的行为和工具使用中获得。
在非洲的早期人类化石遗址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早期人类狩猎、采集和制造工具的证据。
这些早期的工具包括石器、骨制品和其他材料的制品,表明人类在非洲大陆上已经开始发展出复杂的社会和文化。
此外,语言学研究也支持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理论。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通过研究全球各地的语言,我们可以追溯人类起源的历史。
语言学家发现,现代人类语言中的语音和语法的共通性与非洲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提示我们,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散到其他地区。
最后,考古遗址中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和艺术品也提供了支持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证据。
比如,在南非的布莱因麦恩斯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系列古老的岩画和雕塑。
这些岩画和雕塑描绘了早期人类狩猎、采集和社会活动的场景,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在非洲大陆上的早期文化。
综上所述,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的证据来自于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
从考古学发现的化石证据、基因研究的遗传信息、早期人类工具的发现、语言学研究和早期文化遗迹,这些证据都表明人类的起源地是非洲大陆。
中国古代人类的起源

中国古代人类的起源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许多人对中国古代人类的起源感兴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中国古代人类的起源,包括早期人类的进化、考古发现以及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起源追溯到大约700万年前的非洲地区。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大约在50万年前,早期的智人类类群开始从非洲迁徙至亚洲地区。
这些早期的人类通过陆地桥梁穿越了现在的中东地区,最终抵达了中国。
在中国的考古发现中,最早的人类化石可以追溯到约60多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这些化石是早期智人类的遗物,证明了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早期智人类不断进化和演变,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东亚人。
早期的中国人类主要过着游猎采集的生活方式,依靠狩猎采集取得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并开始定居在一些适宜耕作的地方。
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重要转折点。
这个时期,中国人开始使用石器制作工具,同时学会了农耕和养殖。
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定居下来,并形成了一些最早的农村社会。
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阶段。
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比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这些文化代表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水平,展示了人类对于农业生产的掌握程度以及社会组织和文化的繁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时期,人们通过冶炼铜器和青铜器,取得了重大的制造技术突破。
青铜器的制造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带来了方便,同时也标志着古代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
古代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见证了许多伟大的王朝的崛起和衰落。
例如,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等。
每个王朝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成就,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还经历了诸多科学技术和文化的进步。
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家证实:中国人最早的祖先来自非洲
开篇
中国人来自哪里?谁是我们最早的祖先?
这个问题,必须从远古人类出非洲开始讲起。
早在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中就写道,“人类的早期祖先曾经生活在非洲大陆,而不是别的地方。
”但是,正如“人类是‘猴子’变的”这一命题曾经引起几乎全人类的抵制一样,人类——包括中国人——来自非洲,最初也同样不会为人们所顺利接受。
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陆续发现的远古猿人化石,尤其是东非的猿人化石,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个事实。
于是,科学家据此推测出了这样一幅图景:较早前的发现是,自“人类”从200万年前走出非洲,进而散布在各地之后,我们的先祖就各安其所,各得其命,他们在旷古洪荒的原野上采摘,在泥沼溪流中渔猎,在幽暗的岩洞中繁衍,生生不息,延绵至今。
然而,正当这一图景渐渐为学界所接受之时,科学家们又有了新的发现:15万年前,人类曾经拥有一个共同的“非洲祖母”,今天的所有人都是她的后代。
我们的先祖从东非出发走走停停,直到6万年前才到达东亚南部,而后渐次进入到我们如今生息的这片广阔大陆。
炎黄子孙的拜祖大典仪式
中国人从非洲来,与我们是“炎黄子孙”的说法其实也不矛盾。
在20世纪20年代的考古发现后,我们一度曾有新的答案:我们来自“北京人”。
但是后来水帘洞人的发现,证实我们跟北京人没有血缘关系。
反而是“炎黄子孙”这个说法,隐藏着远古人类自西部进入中国大陆的事实:昆仑神话中的汉藏民族远古图景、汉藏语系中的语言传承密码……所谓炎帝、黄帝,大约就是远古青海一代古羌部族的首领。
我们的迁徙路线图正越来越清晰,但科学家们却并永远不会驻笔,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或许正在于他从不会停止从各种角度探索一个命题:我们从哪里来,又向何处去。
入中国记
黄色人种的近祖之一,是3万~4万年前出现在中亚或南西伯利亚的Y染色体M242,它是M45的后代,他们被天山阻挡后,转向中亚和印度,然后一部分人移民进入了美洲。
这批移民至少分为三批,在不同时间到达美洲:第一批是3万年前,由中亚来的部分人走过白令陆桥,到达美洲后南下,成为南美和北美南部大部分的印第安人;第二批在2万年前,从南向北经中国东北到白令陆桥,占据了北美北部;而大约3千年前,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从白令海峡到美洲,是第三批。
人类Y染色体迁移分布图
另一支近祖M175,则继续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向东、向北
迁徙,绕过中南半岛进入中国,他们是从东非来到东亚的第二波亚洲人:晚亚洲人,也就是黄色人种,他们的扩散速度很快,从西亚进入印度河流域,穿过南亚次大陆北端,大约3万~4万年前到达东南亚地区,只用了棕色人1/5的时间,在两万年前的玉木冰河盛期,黄种人进入中国,由南往北分布,整个扩张开来。
由于棕色人种到达较早,最初到达的黄色人种还没有能力和棕色人种抗争,后来黄色人种逐渐与棕色人种争夺地盘,由于黄色人种先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在技术和体力上都占优势,他们逐渐得以对棕色人种进行屠戮和驱逐。
尽管这一事件已经非常久远,我们仍能从考古或者历史记载中发现蛛丝马迹,和DNA的分析结果暗合——在商代的人骨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棕色人种的成分,殷墟的祭祀坑里有大量异族俘虏的头骨,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棕色人种;同时地方史料记载,清代广东官宦家庭曾养过“小黑人”;在台湾,最早到达的南岛语系原住民有着灭绝“矮黑人”的传说。
这些传说或史料,都是对这一事件的历史记忆。
黄种人对棕种人的屠戮和驱逐导致现在东亚人群中,棕色人种的标记M130非常少见,但现在仍存在的少量棕色种人可以证明他们曾经的历史——比如菲律宾吕宋岛中部、马来半岛北部的山地、安达曼群岛的亚洲黑人,印度半岛的达罗毗荼人。
X 女孩
此前,线粒体DNA检测结果还表明,非洲来的人类没有与其他古人类通婚。
但在2011年,古人和现代人细胞核DNA 的重新分析对比表明,大多数现代人,都携带了当地古人类的DNA痕迹。
事实是,现代人的祖先在10万年前离开非洲后,先后遇到了尼安德特人与丹尼索瓦人,并与之交融繁衍。
根据骨骼骨架重建的尼安德特人标本图
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因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河谷的人类化石而得名。
30万年前,尼安德特人生活的足迹,曾遍布整个欧洲和亚洲西部。
并且经历了此后的几次冰河期考验。
但在2.8万年前,尼人却消失了。
现代基因组测序研究表明,大约10万年至5万年前,尼安德特人曾在中东地区与走出非洲的早期现代人发生过交融,而后,他们的后裔散居欧亚各地。
至于丹尼索瓦人,那是3万年前上一个冰河时代的神秘人类种群。
2008年,在西伯利亚南部阿尔泰山脉的丹尼索瓦洞,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人类的牙齿和指骨,一同发现的还有一些装饰品和珠宝。
指骨的主人,是一名5到7岁的小女孩,她被称为“X女孩”。
其DNA检测结果显示,她既不是早期人类,也不是穴居人,而是一个此前未知的人类种群。
这一发现,意味着人类族谱至少有3个截然不同的成员:现代人、丹尼索瓦人和穴居人。
丹尼索瓦人在身体结构上与穴居人和现代人存在差异,但他们也是用两条腿直立行走。
他们的牙齿,与100多万年前灭绝的直立人等生存年代更为久远的人类祖先类似。
丹尼索瓦人画像
之后,科学家们从新几内亚地区的居民中取得基因样本,对比发现美拉尼西亚人至少有4%~6%的基因来自丹尼索瓦人。
而东亚大陆上的彝族,受丹人血统影响也较大,与美拉尼西亚人相当——东南亚人群普遍与丹尼索瓦人有亲缘关系。
这意味着,当时他们一定在亚洲广泛分布。
然而丹尼索瓦人对中国人(北京组)、日本人等的血统贡献,则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极为微弱。
从西伯利亚到中国
证实远古人类曾从西伯利亚南下进入中国的另一个证据,是宁夏水洞沟遗址发现的石叶石核。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使用的石器,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通常都比较粗糙,且修理加工简单,北京猿人遗址也属于这一时期。
但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东西方文化面貌出现了较大差异。
普遍认为,当4万年~5万年前,欧洲旧石器向具有中石器时代特征的狭长细石器形状过渡时,东亚大陆同时期的石器技术,仍然停留在旧石器时代。
1923-1924年,考古学家在
这里发现了石叶石核,它既具有华北旧石器的传统,也包含了欧洲旧石器的风格。
人们由此联想到,这是否可以说明它与西方文化有联系呢?生产这些石叶的人群,是否来自西方?
当他们详细观察了阿尔泰地区、中亚几处重要旧石器中晚期遗址的标本后,终于信服:水洞沟人的源头在北边,确切说在西北;阿尔泰地区和中亚即使不是水洞沟先人的始发站,也是重要的驻足地。
水洞沟古人类居住遗址在这里,8万年前就出现勒瓦娄哇技术与石叶技术的混合体,前者最初发现于法国巴黎近郊勒瓦卢瓦-佩雷的一种石器制作技术,因为在打下石片之前,要对用来打石片的石核进行精心的修理,所以也称为修理石核技术。
修理后的石核像个倒置的龟甲。
打下的石片薄而规整,常常不加修整便可当作工具使用。
石片背面布满石片疤,台面上也有许多小疤片,这些是修理石核留下的痕迹。
因此,在遥远东方的水洞沟遗址中发现修理石核技术,无疑是当时的震惊性新闻。
5万年前石叶的生产,已是如此系统、成熟和规范,一些产品与水洞沟的出土物惊人地相似。
不仅如此,在丹尼索瓦等遗址,还出土了精美的刻有螺旋条纹的鸟骨和带有钻孔的兽牙、石珠、骨珠,最令人惊喜的是,这里竟然还找到了用鸵鸟蛋片制成的带钻孔的环珠,而这正是水洞沟人最明显的族
群特征。
由此,一条伴随着石叶工业扩张的人类迁入中国之路渐渐清晰:大约在4万多年前,最早在西亚欧洲出现的石叶工业开始扩张,首先扩散到南西伯利亚;在距今约2.5万年前,石叶工业又逐渐演变成细石器工业,开始在远东地区广泛传播,先后进入蒙古、东北、日韩和新疆,最后到了宁夏水洞沟。
甚至,近些年在中原腹地也发现了石叶工业遗存。
选自:大公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