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蒸汽耗量的方法
换热器蒸汽耗量计算

换热器蒸汽耗量计算
换热器蒸汽耗量是工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关系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成本的控制。
换热器是一种用来传递热量的设备,它通过将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来实现。
而蒸汽耗量则是指在换热过程中,蒸汽的消耗量。
换热器蒸汽耗量的计算是基于物质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在一般的换热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入口流体温度、出口流体温度、入口流体流量、出口流体流量以及热传导的速率等。
通过测量这些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换热器蒸汽耗量。
我们需要确定入口流体的温度和流量。
这可以通过传感器来测量或者通过流量计来计算获得。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出口流体的温度和流量。
同样,这些参数也可以通过传感器或者流量计来获取。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热传导的速率。
这可以通过测量入口和出口流体的温度差来获得。
计算换热器蒸汽耗量的公式为:蒸汽耗量 = (入口流量 - 出口流量) * 热传导速率。
在实际的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换热器的参数。
比如,换热器的材料、结构、工作条件等都会对蒸汽耗量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通过合理地计算和控制换热器蒸汽耗量,我们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换热器蒸汽耗量的计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只有通过科学的计算和精确的控制,我们才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蒸汽锅炉计算蒸汽使用量方法

蒸汽锅炉计算蒸汽使用量方法蒸汽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它能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并传递给其他设备使用。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计算蒸汽使用量,以便对蒸汽锅炉的运行进行控制和管理。
蒸汽使用量的含义蒸汽使用量指的是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蒸汽量。
通常,蒸汽锅炉的输出量会超过实际消耗量,因此需要计算蒸汽使用量,以了解实际消耗量和节约蒸汽的可能性。
蒸汽使用量的计算蒸汽使用量的计算需要以下几个参数:1.设备的蒸汽耗量2.每个设备的使用时间3.设备开启的频率通过这些参数,可以计算出每个设备的消耗量和总消耗量,从而确定实际消耗量。
计算公式设备蒸汽使用量的计算公式为:设备蒸汽使用量=设备蒸汽耗量×设备使用时间×设备开启频率总蒸汽使用量的计算公式为:总蒸汽使用量=Σ设备蒸汽使用量其中,Σ表示总和。
示例假设某企业使用了三个设备,它们的蒸汽耗量分别为2T/h、3T/h和4T/h,使用时间分别为8h/d、6h/d和4h/d,开启频率分别为90%、80%和70%,那么每个设备的消耗量和总消耗量如下:1.设备1的消耗量为2T/h×8h/d×90%=14.4T/d2.设备2的消耗量为3T/h×6h/d×80%=14.4T/d3.设备3的消耗量为4T/h×4h/d×70%=11.2T/d4.总消耗量为14.4T/d+14.4T/d+11.2T/d=40T/d以上仅为简单示例,实际计算需要更加详细的数据和精细的分析。
总结通过计算蒸汽使用量,我们能够了解设备的实际消耗量,调整设备运行方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计算蒸汽使用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换热器蒸汽耗量计算

换热器蒸汽耗量计算在工业生产中,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将热能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以实现能量的有效利用。
而蒸汽耗量的计算,对于换热器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向您介绍如何计算换热器的蒸汽耗量。
我们需要明确蒸汽耗量的定义。
换热器蒸汽耗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从蒸汽进入换热器的热量。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换热器的蒸汽耗量:蒸汽耗量 = 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 换热面积 × (蒸汽进口温度 - 蒸汽出口温度)其中,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是指换热器在传导热量方面的效率,换热面积是指换热器表面的总面积,蒸汽进口温度是指蒸汽进入换热器时的温度,蒸汽出口温度是指蒸汽离开换热器时的温度。
为了准确计算蒸汽耗量,我们需要首先确定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流体的性质、流速、管道的材质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或者经验公式来估算传热系数。
接下来,我们需要测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换热面积是指换热器内用于传递热能的表面总面积。
通常,换热器的设计中会包含换热面积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公式来计算换热面积。
我们需要测量蒸汽进口温度和蒸汽出口温度。
这可以通过在换热器的进口和出口处安装温度传感器来实现。
确保测量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得到换热器的蒸汽耗量。
这个值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换热器的性能,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准确计算蒸汽耗量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起来,计算换热器的蒸汽耗量需要先确定传热系数,然后测量换热面积和蒸汽的进口出口温度。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公式来计算蒸汽耗量。
这个值对于换热器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您理解换热器蒸汽耗量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准确计算和评估换热器的性能。
蒸汽耗量计算

的 水 从10℃ 加 热 到60 ℃ , 所 使 用 的 蒸 汽 压 力 为2 bar g,
20000 4.18650
则 所 需 的 蒸 汽 量 Qm
2163 2
968kg / h
同 样 的 计 算 方 法 可 用 于 油 箱 的 加 热、 蒸 汽 主 管 的 起 动 负 荷 等 等。
1947 0.5
166.3kg / h
使 用 3 倍 的 安 全 系 数, 则 凝 结 水 量 为 3x166.3 = 498.9kg/h
空气加热器组
空 气空气加热器组的制造商给出了输出功率 KW 计算蒸汽用量。 假定输出功率为44KW,蒸汽压力3.5bar g 蒸汽量 = (44 x 3600)/2120 = 74.7
12.00
9.53
16.10
16.80
31.30
蒸汽主管的起动负荷举例
钢 制 主 管, 长 91.5 米, 直 径 100mm。 包 括 18 对 BST‘H’ 型 法 兰 和 一 个 截 止 阀( 重 量 90.7kg)。 环 境 温 度 为 8℃, 蒸 汽 压 力 14bar g( 潜 热 为 1947kJ/kg, 温 度 199℃)。 预 热 时 间 为 30 分 钟。
热量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
Qm
mCp t H fg h
其 中:
Qm
= 所需的蒸汽量
m
=被加热介质的质量
Cp
=被加热介质的比热
t
=被加热介质的温度升高
Hfg
=所使用蒸汽的蒸发潜热
h
=所需的加热时间
kg/hr
kg KJ/Kg .℃ ℃
KJ/Kg 小时
计算实例
蒸汽耗量计算

蒸汽耗量计算蒸汽系统的优化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精确估计蒸汽的用量。
这样才可以计算蒸汽的管道口径和各种附件的口径如控制阀、疏水阀等,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确定工厂的蒸汽负荷可以有不同的方法:1.使用传热公式可以分析设备的热输出,可以估计蒸汽的耗量。
计算加热物质所需热量的公式,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的传热制程------Q= m* cp*∆T / t。
Q = 热量 (kJ);m = 物质的质量 (kg);cp = 物质的比热 (kJ/(kg·℃));∆T = 物质的上升温度(℃);t = 加热的时间(s)。
计算非流动型应用的平均换热功率将一定质量的油在10min (600s)内从温度35℃加热到120℃。
油的体积为35L,在该温度范围内比重为0.9,比热为1.9 kJ/(kg·℃)。
确定所需的换热功率:油的质量m = 0.9×35 = 31.5 kgQ =31.5kg×1.9kJ/(kg·℃)×(120-35)℃/600sQ = 8.48 kJ/s(8.48kW)2.蒸汽的耗量可以使用流量测试设备直接测量。
这对于现有的设备可以得到足够精确的数据。
通过收集冷凝水来对一个夹套锅进行测试,在本例中使用一个空的水罐和台秤。
这种方法容易操作,也能达到的精确的测量结果。
3.额定热功率(或设计额定值)通常标志在工厂各个设备的铭牌上,该数据由设备制造商提供。
这些额定值通常以kW表示的热量输出,以kg/h表示的蒸汽耗量取决于使用的蒸汽压力。
如果负荷用kW表示,蒸汽压力给定,蒸汽的流率可以用公式确定:蒸汽中的热量用来做两件事:1.使产品温度改变,也就是说提供“加热”部分。
2.来维持产品的温度(由于自然的热量损失或设计的热量损失),也就是说提供“热量损失”部分。
罐体的能量损耗顶部开口罐体,这些罐体的热负荷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其内的物品和材料,并计算蒸发损失。
脱油脂箱-脱油脂是在产品经过机械加工之后但在最终装配之前进行的,从金属表面去掉沉积的油脂或冷却油的工艺。
蒸汽用量计算

20
2.2
25
3.0
32
4.5
40
5.2
50
6.7
80
11.2
100
14.9
150
24.5
每 对 法 兰 重 量( 包 括 螺 钉 螺 母)
BST’ E’
BST’ H’
1.25
2.84
1.59
2.95
1.93
3.06
2.49
4.54
2.95
4.99
4.08
7.03
6.35
12.00
9.53
16.10
则所需的蒸汽量
Qm
20000 4.18650 968kg / h 2163 2
同 样 的 计 算 方 法 可 用 于 油 箱 的 加 热、 蒸 汽 主 管 的 起 动 负 荷 等 等。
蒸汽用量 9
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钢管重量
管 道 口 径 mm 钢 管 重 量 kg/m
15
1.5
压力
蒸汽用量 6
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常用的设备
• 非储存式换热器 • 空气加热器组 • 管壳式换热器 • 油加热器 • 板式换热器 • 等等
蒸汽用量 7
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热量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
Qm
m Cp t H fg h
其 中:
Qm = 所 需 的 蒸 汽 量
m
=被加热介质的质量
Cp
=被加热介质的比热
t
=被加热介质的温度升高
Hfg
=所使用蒸汽的蒸发潜热
h
=所需的加热时间
kg/hr
洁净空调系统蒸汽消耗环节及消耗量估算过程

洁净空调系统蒸汽消耗环节及消耗量估算过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尤其在洁净空间的要求下更是必不可少。
洁净空调系统在保证空气质量的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作为能源。
蒸汽消耗环节及消耗量的估算是研究洁净空调系统效率和节能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洁净空调系统蒸汽消耗环节以及消耗量进行深入分析和估算。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洁净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包括空气处理装置、送风系统、回风系统等。
然后,我们将聚焦于洁净空调系统中蒸汽消耗的关键环节,如空气加热、空气湿化、冷却等。
通过对这些环节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将揭示蒸汽在洁净空调系统中的消耗过程和机制。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蒸汽消耗量的估算过程。
估算蒸汽消耗量是评估洁净空调系统能效的重要指标,也是优化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基础。
我们将探讨蒸汽消耗量的估算方法,包括基于压缩机功率、湿球温度差、冷却负荷等的估算模型,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以验证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探讨洁净空调系统蒸汽消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本文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我们将提出一些对洁净空调系统蒸汽消耗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最后,我们将得出结论,强调蒸汽消耗量估算在洁净空调系统中的重要性,并为优化系统设计和运行提供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洁净空调系统中蒸汽消耗的环节和估算过程,为提高系统能效和节能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2 文章结构(Article Structure)本文将按照以下几个部分展开:- 引言部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本文的结构和总结;-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洁净空调系统介绍、蒸汽消耗环节分析、消耗量估算过程和相关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讨论洁净空调系统蒸汽消耗的启示,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1.2.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介绍。
教您怎样计算加热设备的蒸汽消耗量,公式拿走

教您怎样计算加热设备的蒸汽消耗量,公式拿走蒸汽管道、疏水阀、减压阀、控制阀、流量计、安全阀等阀门选型,都必须知道蒸汽流量!是选型的必备参数之一!知道了蒸汽流量,就知道冷凝水排量,可以进行疏水阀的选型;知道了流量,就可以计算出最大流量系数,即Kv值,就可以进行控制阀的选型;那么怎样计算加热设备的蒸汽耗量呢?备注:蒸汽的本质就是含有足够热量的气态的水。
当蒸汽加热产品时,释放热量,热量被产品吸收,因此产品得以升温;蒸汽释放热量后,迅速冷凝,这个过程中,其质量并没有变,只是能量发生了转移,所以理论上,消耗多少蒸汽,就会产生多少冷凝水,因此,我们只要知道设备的蒸汽消耗量,就等于知道了冷凝水的排量了。
一、确定设备蒸汽耗量的方法从上述说明我们知道,所有阀门选型,都需要知道流量,那我们怎么确定流量呢?一般确定工厂的蒸汽用量有三种方法:1、计算:利用传热相关公式来分析计算,因为传热的影响因素很多,可能有很多未知的变量,所以计算出来的结果不一定非常精确,不过这个计算精度对于大多数的应用来说已经足够了。
2、计量:使用流量计直接计量,但是这仅仅局限于已投入使用的设备。
3、额定热功率:根据设备厂商铭牌上的额定热功率,就可以很简单的转换计算出蒸汽耗量,不过这个只是理想状态的最大蒸汽耗量,与实际耗量还是有一定差距。
蒸汽流量(kg/h)=热负荷kw×3600/工作压力下的hfg二、设备蒸汽耗量的计算实际应用中,蒸汽主要有两大作用:(其他作用如灭火蒸汽,这里不讨论)用来加热物料,使物料升温;用来维持物料的温度,即保温。
下面我们讨论几种常用设备的蒸汽流量的计算问题。
1、对于流体储存式加热器的蒸汽耗量计算(kg/h)---间歇性生产,间接加热Q=CpMΔT/rt其中Cp---物料的比热容,一般流体,如水的比热容=1M—储存物料的质量(kg),ΔT--升温温差(℃ ),r—工作压力下蒸汽的热焓值(kcal/kg)t--加热时间(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Q = 热量 (kJ);m = 物质的质量 (kg);c p = 物质的比热 (kJ /(kg·℃));∆T = 物质的上升温度 (℃)。
估计蒸汽耗量的方法蒸汽系统的优化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精确估计蒸汽的用量。
这样才可以计算蒸汽的管道口径和各种附件的口径如控制阀、疏水阀等,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确定工厂的蒸汽负荷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计算 - 使用传热公式可以分析设备的热输出,可以估计蒸汽的耗量。
虽然传热的计算不是非常精确(同时可能有很多未知的变量),但可以使用从相类似应用得出的经验数据。
使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数据对大多数应用来说的精度已经足够。
计量 - 蒸汽的耗量可以使用流量测试设备直接测量。
这对于现有的设备可以得到足够精确的数据。
但对于尚处于设计阶段或没投入使用的的设备来说,这种方法意义不大。
额定热功率 - 额定热功率(或设计额定值)通常标志在工厂各个设备的铭牌上,该数据由设备制造商提供。
这些额定值通常以kW表示的热量输出,以kg/h表示的蒸汽耗量取决于使用的蒸汽压力。
任何参数的变化都会改变预期的热量输出,这意味着额定热功率或设计额定值和连接设备的负荷(蒸汽耗量)将不会相同。
制造商标出的额定值是一种理想能力的表示,没必要和连接设备的负荷相等同。
计算在大多数情况,蒸汽中的热量用来做两件事:使产品温度改变,也就是说提供“加热”部分。
来维持产品的温度(由于自然的热量损失或设计的热量损失),也就是说提供“热量损失”部分。
在任何加热制程中,由于产品温度的上升,“加热”部分将减少,并且加热盘管和产品之间的温差减小。
但是,因为产品温度的上升热量损失部分将会增加,更多的热量将从容器或管道损失到环境中。
任何时候需要的总热量是两部分之和。
计算加热物质所需热量的公式(公式2.1.4)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的传热制程。
此公式的原始形式可以用来计算整个制程需要的总热量。
但是,这种形式没有考虑传热率。
为了确定传热量,将各种形式的换热应用分成两大类:没有流动的应用 - 被加热的产品质量恒定、在一定的容器内单批加热。
流动形式的应用 - 被加热的流体连续地通过换热表面 。
没用流动的应用在没有流动的应用中,被加热流体在一定的容器内单批加热。
容器内的蒸汽盘管或环绕容器的蒸汽夹套构成加热面。
这种典型的应用实例如图2.6.1所示的热水储存式换热器或大型的储油罐 - 黏性的油在泵送前必须加热降低黏度。
有些制程是用来加热固体,典型的实例如轮胎压机、洗衣房烫机、硫化机和高压灭菌器。
在有些非流动的应用中加热时间不重要且可以忽略,但对有些应用例如水箱和硫化机,加热时间不仅很重要而且对制程非常关键。
w w w.b z.c om图2.6.1 热水储存式换热器-没有流动的应用蒸汽热水储存式换热器式中:Q = 平均换热功率 (kW (kJ /s));m = 流体质量 (kg);c p = 产品的比热 (kJ /(kg·℃));∆T = 流体的温度上升 (℃);t = 加热制程的时间 (s)。
例 2.6.1计算非流动型应用的平均换热功率将一定质量的油在10min(600s)内从温度35℃加热到120℃。
油的体积为35L,在该温度范围内比重为0.9,比热为1.9 kJ/(kg·℃)。
确定所需的换热功率:在标准温度和压力 (STP)下水的密度为1 000 kg/m 3。
考虑两个非流动加热制程,它们需要的加热量是相同的,但加热时间不同。
虽然总的换热量相同,但换热功率不同。
对于这种应用平均换热功率可以用公式2.6.1表示:油的密度ρo = 0.9×1000ρo = 900 kg/m 3因1000L = 1 m 3,ρo = 900 kg/m 3因此油的质量 = 0.9×35 = 31.5 kgQ =31.5kg×1.9kJ/(kg·℃)×(120-35)℃ 600sQ = 8.48 kJ/s(8.48kW)w w w.b zf .式中:Q = 热量 (kJ);m s = 蒸汽质量 (kg);h fg = 蒸汽的蒸发比焓 (kJ/kg)。
因此,蒸汽的消耗率可以由公式2.6.3确定结合换热功率,反之也然:公式2.6.1可以应用于被加热介质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的使用场合,但没有考虑相变产生的热量。
对于给定质量的蒸汽所提供的热量可以用公式2.6.2表示:在这里如故假定热量传递的效率为100%,那么蒸汽提供的热量必须和被加热介质需要的热量相等。
这样可以产生一个热量平衡公式:一次侧 = Q = 二次侧例 2.6.2一个油箱中装有400 kg的煤油,在20min内从10℃加热到40℃,使用4 bar g 的蒸汽。
在该温度范围内煤油的比热为2.0 kJ/(kg·℃), 4.0 bar g下饱和蒸汽的蒸发比焓为 2108.1 kJ/kg。
油箱保温良好,热量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确定蒸汽流率: Q =400 kg×2.0 kJ/(kg·℃)×(40-10)℃1200sQ = 20kJ/s 因此: m s =20 kJ/s2108.1 kJ/kg m s = 0.0095 kg/sm s = 34.2 kg/h在有些非流动型应用中,单批制程的加热时间不关键,可以接受更长的加热时间,这样可以减少蒸汽的瞬时耗量并减小所需设备的尺寸。
式中:Q= 平均换热功率 (kW或kJ /s);m s = 平均蒸汽消耗率 (kg /s);h fg = 蒸汽的蒸发比焓 (kJ/kg)。
式中:m s = 平均蒸汽耗量 (kg /s);h fg = 蒸汽蒸发比焓 (kJ/kg);Q= 平均换热功率 (kW (kJ/s));m = 二次侧流体质量 (kg) ;c p = 二次侧流体比热 (kJ/(kg·℃));∆T = 二次侧温升 (℃);t = 加热制程时间 (s)。
w w w.b zf w.c流动型应用典型的应用包括管壳式换热器,如图2.6.2所示 (也称为非储存式换热器),主要用来为加热系统或工业制程提供热水。
其它的应用如空气加热组,蒸汽在其中释放能量连续加热通过的空气。
冷水进口= 产品流率 = 恒定C p = 比热= 恒定因此: Q∝∆Tm T因为流率是单位时间, 公式2.6.1中二次侧流率可表示为:mT图2.6.3给出了在稳定的二次侧流量下换热器内的温度分布。
换热器内的冷凝温度可以认为恒定不变的(T s ),被加热流体从进口温度T 1上升到出口温度T 2。
对于二次侧流量稳定的工况,需要的热负荷 (Q)和产品温升 (∆T)成正比。
使用公式 2.6.1:图2.6.2 非储存式换热器图2.6.3 换热器内的典型温度分布T 2.b .Q = 平均换热功率 (kW);m = 平均二次侧流率 (kg /s);c p = 二次侧流体的比热 (kJ/(kg·K))或(kJ/(kg·℃));∆T = 二次侧流体温度上升 (K或℃)。
对于连续流动的应用其热平衡方程式可表示为:一次侧 = Q = 二次侧它可以表示为m,m是二次侧流体流率(kg/s),公式2.6.1可变为公式2.6.5。
式中:m s = 平均蒸汽耗率 (kg /s);h fg = 蒸汽蒸发比焓 (kJ/kg);Q = 平均换热功率 (kW (kJ/s));m = 二次侧流体流率 (kg /s);c p = 二次侧流体比热 (kJ/(kg·℃));∆T = 二次侧流体温度上升 (℃)。
式中:m s = 平均蒸汽耗量 (kg /s);m = 二次侧流体流率 (kg /s);c p = 二次侧流体比热 (kJ/(kg·℃));∆T = 二次侧流体温度 (℃);h fg = 蒸汽的蒸发比焓 (kJ/kg)。
平均蒸汽耗量相应地蒸汽的平均耗量也可以根据公式2.6.6表示为公式2.6.8。
因为,平均传热量本身需要根据质量流率、比热和温度上升计算所得,因此使用公式2.6.7更加方便。
例 2.6.3使用3 bar g的干燥饱和蒸汽将恒定流率为1.5 l/s的水从10℃加热到60℃。
3 bar g 下蒸汽的蒸发比焓为2133.4 kJ/kg,水的比热为4.19 kJ/(kg·℃)。
式中:.b x w.cm s = 1.5×4.19×(60-10)2133.4m s = 0.1473 kg/s m s= 530 kg/h在启动阶段,进口温度T 1可能比满负荷时的期望的进口温度要低,因此需要更多的热量。
如果暖机时间对制程很重要,选择换热器时需要考虑这部分增加的热量需求。
但是,对于流动型应用的设计计算时,启动负荷通常可以忽略,同时因为启动不会很频繁,其达到设计工况的时间不是很重要,因此 换热器换热面的设计通常根据实际的运行负载进行。
对于流动型应用,从系统向环境的热量损失通常要远远小于非流动型换热设备,可以忽略不计。
但如果热损失很大,当计算换热表面时应该考虑平均热损失(主要是分配管网系统的热损失)。
暖机和热损失部分对于任何加热过程,暖机热损失将随产品温度的上升而不断减少,通过换热盘管的温差也不断减少。
但整体热损失将随着产品和容器设备温度的上升而增加,通过容器或管道向环境的散热损失增加。
任何时候总的热需求为这两部分之和。
如果换热面的选型只是考虑启动的热损失,有可能没有足够的热量提供给制程以达到期望的温度。
如果考虑这两部分的热损失然后选择换热器,则可以满足应用的总热量需求。
有时,例如大型的油储存罐,有必要考虑油储存的温度要低于需要的泵送温度,这可以大大减少从储存罐表面的热损失。
当需要泵送时,需要考虑另外一种加热形式,如安装一个出口换热器,如图2.6.4所示。
换热单元设计嵌入油箱内,并只是对马上需要被泵送的油进行加热,因此,只有在油被泵送时需要热量。
由于整个油箱的温度很低,可以不需要保温。
流出口换热器的大小取决于油箱内油的温度、需要被泵送的温度和泵送流量。
无论何种应用,当需要计算换热面时,首先必须确定总的平均换热功率。
据此,可以确定在满负荷和起动时的热量需求量和蒸汽耗量,然后根据以上两种量之一选择合适的控制阀口径。
确定蒸汽流率1L的水质量为1 kg,因此质量流率为1.5 kg/s图2.6.4 流出口换热器w zf x w.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