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
新疆地区乡土园林植物研究附录表格

新疆地区乡土园林植物研究附录表格常绿乔木:侧柏、桧柏、蜀松、叉子圆柏、落叶乔木:臭椿、垂枝榆、国槐、大叶白蜡、法国梧桐、合欢、红叶李、金丝柳、龙柏、龙爪槐、馒头柳、泡桐、千头椿、碧桃、圆冠榆、胡杨、柽柳(红柳)、白桑、垂柳、榆树、刺槐(红花槐)、沙枣、红枣、杏、青杨(庭荫树、行道树)、相枣(红枣的一个品种)、沙棘、杜梨、沙拐枣、梭梭、香梨、小叶水蜡、新疆杨、银杏、黄榆、裂叶榆、复叶槭、合欢、龙爪柳、火炬树、石榴、云杉、楸树、枸杞、紫穗槐、金丝垂木、无花果(桑科榕属)、白榆、丝绵木(丝棉木是嫁接龙爪槐的主要砧木)、皂荚、毛白蜡、垂枝榆、箭杆杨、小叶杨、钻天榆、钻天杨、银白杨、苹果、梓树、黄金树、核桃、金枝槐、山楂、木槿、榉树、木芙蓉、香花槐、白玉兰、树锦鸡儿(乔木,北方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树种)、球/小灌木:丁香、榆叶梅、珍珠梅、金银木(金银花,忍冬)、牡丹、接骨木、柠条(豆科锦鸡儿属,落叶大灌木,防风、固沙植物)、绿篱:侧柏绿篱、爬山虎(五叶地锦)、葡萄、紫藤、香茶镳子、榆树绿篱、沙冬青、铺地柏、红叶小檗、洒金柏、地被草花:香雪球(多年生草花,岩石园的优良花卉)、地肤、紫茉莉、甘草、旱金莲、鸡冠花、金叶莸、大花美人蕉、一枝黄花、白三叶、一串红、连翘、月季、芍药、锦鸡儿(小灌木,抗旱耐瘠,向阳,丛植于草地或配置于坡地、山石边)、小叶锦鸡儿(固定及半固定沙地上均能生长,防风、固沙植物,用于管理粗放或立地条件差的地区)、万寿菊、矮牵牛、羽叶甘蓝、瓜叶菊、彩叶草、霍香蓟、银叶菊、雪波、日日春、花雨、仕女、千日红(小矮人)、百日草、天王星、郁金香、迎夏、红瑞木(落叶灌木、红色茎干、多丛植草坪或乔木间植)、草坪:午夜、康尼、抢手股、巴林、公园、肯塔基、凯迪沙、球通、美洲虎三代、贝克、猎狗5号、派尼、白三叶、17种乔木常用引种园林植物有:欧洲大叶榆、圆冠榆、垂榆、大果榆、裂叶榆、复叶槭、茶条槭、黄果山楂、白桑、黑桑、樟子松、红皮云杉、黄金树、夏橡、梓树、黄菠萝、垂柳;25种灌木:紫丁香、暴马丁香、红丁香、榆叶梅、重瓣榆叶梅、红玫瑰、白玫瑰、月季、山桃、黄刺玫、重瓣黄刺玫、珍珠梅、金山绣线菊、桃叶卫矛、红瑞木、金银木、红叶小檗、五叶地锦、火炬树、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雪柳、深碧连翘、朝鲜连翘、紫穗槐;21种草本:大花萱草、芍药、德国莺尾、蓝亚麻、美人蕉、石竹、荷兰菊、地被菊、滨菊、福禄考、玉簪、荷包牡丹、三色堇、万寿菊、一串红、孔雀草、鸡冠花、羽衣甘蓝、草芙蓉、黑麦草、白花三叶草。
伊犁河谷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果

伊犁河谷不同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果郑贵元;张文太;李建贵;王飞;张佩佩;张少博;仲亚婷【摘要】[目的]分析伊宁市铁厂沟地区多种植被的水土保持效果,为保护伊犁河谷的生态环境及减少水土流失导致的经济损失提供参考植被.[方法]通过实地统计法和烘干法,分析以苹果、杏树、榆树、怪柳、合欢树、黑枸杞、榛子、苜蓿、狗牙根、角果黎组合共16个小区的产流量与产沙量及平均侵蚀模数值.[结果]同等覆盖度下不同林木种类中以苹果小区的侵蚀模数最小;草类植被中以85%角果黎的侵蚀模数最小;85%角果黎的水体保持效果优于30%角果黎的水土保持效果.[结论]在同等覆盖度下最适宜伊宁市水土保持效果的植被是苹果.鉴于高密度角果黎的水土保持效果也较好,可采用苹果树与角果黎搭配栽种的方式来保持当地的水土.【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1【总页数】4页(P64-66,78)【关键词】伊犁河谷;植被;水土保持;土壤侵蚀【作者】郑贵元;张文太;李建贵;王飞;张佩佩;张少博;仲亚婷【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林业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32;新疆农业大学林业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水利局,新疆伊宁835000;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32;新疆农业大学林业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1],仅在2000年因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的经济损失达642.6亿元[2]。
据相关资料记录,2010年4月26日伊犁河谷遭遇第一次沙尘暴[3]。
新疆是山地与丘陵、高山雪地等多种地貌形态汇集地。
沙尘暴和各种原因导致的土壤侵蚀加剧了新疆生态环境恶化。
据刘宝元等[4]统计的新疆水力土壤侵蚀面积为87 621 km2,水力侵蚀强度属于中等偏强。
园林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016年第12期现代园艺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园林植物能够有效提升空气质量、降低噪声、防止水土流失等,能够在保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1园林植物中的环保资源1.1环境监测资源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其中有很多种类对大气污染表现出较强的敏感度,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时,往往有不同的反应[1]。
因此,这些具备以上特性的植物能够成为环境监测指示资源。
例如,用于监测SO 2污染的植物有:乔木中的白杨、雪松等;灌木中的月季;地被植物中的彩叶草等。
当大气中的SO 2浓度超标时,这些植物的叶片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例如,变黄或出现斑点等。
用于监测CL 2的植物有:鸡冠花、枫树等,这些植物对CL 2表现出了较高的敏感度,如果大气中氯气含量超标,叶片就会出现斑块和正常组织界限模糊,甚至出现叶片枯萎脱落的现象。
在环境监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植物的特性,根据植物对不同污染物含量的反应程度判断出环境是否被污染,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1.2环境净化资源园林植物净化环境的原理在于,通过植物的气孔与角质层吸取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包括污染物,经由植物维管系统运输与再分布,经过植物自身的代谢功能,从而完成对污染物的分解。
作为大气污染中最常见的污染物,SO 2所产生的危害也是最严重、最普遍的。
很多园林植物资源都能够分解吸收SO 2,其中以乔木或者灌木等木本植物的应用最为广泛,例如,悬铃木、杜鹃、海桐、垂柳等。
此外,地被植物中的菊花、石竹等也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SO 2。
作为毒性最强的污染物之一,氯化物能够经过植物的气孔进入植物体,取代酶蛋白中的金属元素,酶蛋白活性一旦丧失,会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
能够吸收分解氯化物的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例如,臭椿、侧柏、紫藤、桑树等。
1.3环境修复资源植物根系能够吸收其生存环境中的氮、磷等有害元素,利用这些元素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或者由根系吸收后运输至自身的茎、叶等部位,大幅降低自身生存环境中的污染物。
木通属植物应用价值及繁殖研究进展

木通属(Akebia Decne )植物,俗称“八月瓜”,属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藤本,亚洲东部共有4种分布,其中我国分布有3种、2个亚种,即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Thunb.)Koidz]、白木通[A.trifoliata subsp.Australis (Diels)T.Shimizu]、木通[A.quinate(Thunb.)Decne]、长序木通(A.longeracemosa Matsum )和长萼三叶木通(A.trifoliate subsp.longisepala )[1-2]。
因木通口感香甜,果形似香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且其种子含油量高,是食用油料和工业油料生产中的“潜力股”,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欢,是典型的“药食油赏”同源植物[3]。
目前木通作为经济作物已有大量人工栽培,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品质优良的种质资源,往往供不应求。
总结木通属应用价值和近年来繁殖技术研究进展,可以为木通属植物定向育种提供参考。
1应用价值研究进展1.1食用与油用价值木通属植物食用价值可分为果用和油用两大类。
木通属发达的胎座食用味糯甘甜,是人们秋季采食的佳品,其果实中的总糖、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含量丰富,特别是总糖、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和维生素C 含量高,使木通属果实不仅口感好,营养与保健价值更高,如白木通总糖含量达50.32%,含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谷氨酸1.013mg·L -1含量突出,微量元素丰富,属典型的钾高钠低植物[4-6],经常食用钾高钠低食物有预防肠胃炎及心血管疾病的作用[7]。
由于木通种皮厚实,果肉种粒多,加上成熟果皮沿腹中线开裂,易被虫鸟啃食,致使其可食率仅30%左右[8]。
木通属植物果实虽然皆可食,但研究显示不同种质果实的品质存在差异,综合感官、内含物、外观、口感指标,白木通品质优于三叶木通和木通,是作为水果的最佳种质选择[9]。
园林绿化乔灌木植物选择与景观应用研究

园林绿化乔灌木植物选择与景观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优质环境的生存需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开始建设园林绿化工程,可以提升城市环境的美观度,改善生态环境,对于城市未来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
在园林绿化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其中乔灌木植物应用范围较广,通过对其进行合理搭配能够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保证提高空气质量水平的基础上发挥园林绿化的美化价值。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园林绿化乔灌木植物选择以及在景观中的具体应用,以期可以为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提供有效参考意见。
关键词:园林绿化;乔灌木植物;选择策略;景观应用近年来,城市建设规模持续扩大,满足了人们的居住需求,但是随着人们开始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后,城市在建设时更加注重如何保障外部环境的美观性和舒适性,在保证基本功能之外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园林景观。
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包括多种不同的要素,其中乔灌木植物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通过结合园林绿化施工环节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植物搭配方案,充分发挥乔灌木植物的自身优势。
除此之外,分析施工区域的功能和作用,以此将乔灌木植物融入其中,避免出现视觉混乱的问题,保持各类植物的搭配处于协调性的状态。
一、园林绿化乔灌木植物选择(一)乔木的选择乔木具体是指由根部位置发生独立的主干,植树冠以及树冠之间区分较为明显,在一株乔木上可能会出现多根不同的竹主干,例如香樟以及榕树均属于这一类乔木[1]。
乔木在园林绿化中多数作为行道树,充分利用了乔木高大的特点,繁密的枝叶形成阴蔽,可以起到遮光的作用,在夏季能够改善行人的观看体验,还能对街景进行美化。
由此可见,在选择乔木时应当重视发挥乔木的功能,合理利用乔木的造型特点和色彩进行搭配。
首先,保证树形的整齐性,提高乔木观赏性。
树形整齐能够让人们在视觉上感受协调统一的美感,大量的乔木排列在一起也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否则树形不一致会影响到遮光效果。
同时还需要考虑果实因素、花型因素、叶型因素、色彩因素以及花期因素等,尽最大可能带给人们不同的艺术感受。
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1. 引言1.1 地被植物的定义地被植物是指能够长时间覆盖地面并形成局部地表植物群落的植物群体。
它们通常生长在地表上,形成茂密的覆盖层,可以有效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环境。
地被植物的范围广泛,包括草本植物、地生蕨类和地被乔木等,它们在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和生态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被植物在园林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可以营造出自然、生态的景观环境,增加景观的层次和美感。
地被植物还可以有效控制土壤水分蒸发,增加根系稳定土壤的作用,保持土壤湿润,减少土壤流失和水源污染。
地被植物的种类繁多,适应性强,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在未来的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中,地被植物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城市环境提供更多的生态、环保和美观的功能。
1.2 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性地被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覆盖大面积的地面,起到装饰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地被植物可以通过其丰富多样的形态、颜色和纹理为园林景观增添层次感和立体感,使整个园林更加丰富和有趣。
地被植物还可以起到覆土保水、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有利于园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地被植物还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吸引和维持各种有益的动植物种群,增加园林的生物多样性。
地被植物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园林的环境质量。
在城市园林中,地被植物更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能源消耗,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地被植物在园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它们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增加景观效果,还可以提高园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对人类生活和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对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地被植物的分类地被植物的分类是根据其生长形态和生态习性进行划分的。
根据生长形态,地被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草本植物是指高度较低,根茎茂密,叶片多为细长形状的植物,如地被草、早熟禾等。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一

一项不足
-1分
7
城市“其他绿地”控制
①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建立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
②城市郊野公园、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等“其他绿地”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郊野公园规划建设合理、管理到位,并与建成区内公园绿地相得益彰;
③“其它绿地”(包括改建绿地、生态修复等)建设需统一规划、统一指导建设、统一监督管理,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全过程指导服务与跟踪监督,水利、交通、市政等各有关部门负责按规划和规范要求建设和管理。
不达标-1分
3
本地木本植物指数
*
≥0.90
不达标-1分
4
城市湿地资源保护
考核规划区内有湿地资源的
城市
①已完成城市规划区内的湿地资源普查;
②已制定《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和实施措施;
③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已见成效。
一项不足
-1分
5
城市自然生态保护
考核范围为市域范围
①城市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得到较好保护,确保其原貌性、完整性;
100%
不达标-1分
2
无障碍设施建设
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设有无障碍设施,其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不满足-1分
3
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
≥90%
不达标-1分
4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线高于本省(自治区)同类城市平均水平,实现应保尽保,正常发放。
不满足-1分
否决项
4
水环境质量达标率(%)
100%
不达标-1分
5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否决项
6
城市道路完好率(%)
红色系观花植物的科属统计及其园林应用

第一作者简介:石学丽(1986-),女,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园林设计与工程,主持项目有四川绵竹遵道镇/雎园0规划设计,参与项目有四川省阆中古城旅游开发,茂县畅馨园规划设计,成都龙湖丽景规划设计,成都成华区政府广场规划设计。
通讯作者:罗言云(1969-),男,四川省大竹县人,博士,副教授,现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工程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
E -mail:luoyanyun3966@ 。
基金项目:/十一五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7BAQ 01089)。
收稿日期:2009-05-10红色系观花植物的科属统计及其园林应用石学丽1,刘雅平1,2,罗言云1(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4;2.成都新都区文物管理所,四川成都610500)摘 要:色彩是植物非常重要的观赏特性,植物的花朵是重要的观赏器官,而红色花观花植物占据主要地位。
将红色花观花植物进行科属统计,对该类植物的园林配置具有积极意义。
并根据此类植物色彩的心理特征和视觉特征提出园林植物配置的建议。
关键词:花色;红色;园林植物;园林应用中图分类号:S 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09)10-0184-05自然界的植物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在设计和艺术创作上都是灵感的源泉。
远至古代,人们便已利用天然植物所含的色素染色织品;而/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0,/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0,则表现出古人对植物色彩已有很高的欣赏水平。
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多样,植物色彩的表现和搭配不仅可以营造美的景观,还体现了设计者的感情流露。
因此,色彩的认识和运用是通往造景艺术的必经途径。
而花朵又是园林植物重要的观赏器官,花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的观赏特性和配置原则。
1 红色花植物显色原因自然界的花朵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
在生理上,植物的花色主要决定于花色素苷和胡萝卜素。
温度和光强对花色有很大影响,高山植物受紫外光照射多,强光下花色素苷合成旺盛,因此植物花色饱满鲜艳;温度偏高使喜温植物开花艳丽而喜低温植物花色黯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根据《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等级评价的要求,对伊宁市城市绿地的木本植物组成、应用及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伊宁市木本植物总计171种,本地木本植物154种,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90,达到了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的要求。
各区域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差异较大,本地木本植物种类虽多,但个别物种应用频率与多度偏高。
针对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的构造与绿化设计优化进行了木本植物优化配置策略分析,并提出园林景观特色营造建议。
关键词:园林应用;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绿化设计;植物优化配置;园林景观营造;伊宁市中图分类号:s731.2;s71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139-0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以下简称《标准》)中规定:城市园林绿化评价类型应包括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和市政设施5种[1],城市园林绿化评价应由高到低分成ⅰ、ⅱ、ⅲ、ⅳ 4个标准等级,各标准等级的评价项目应包括基本项、一般项和附加项。
并规定各标准等级的基本项应为本标准等级中应纳入评价的内容,同时在《本标准用词说明》中明确:“应”为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该这样做。
1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1.1研究地概况伊宁市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地处天山西段伊犁河谷地中部,为我国陇海、兰新经济带西部最终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心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经济带核心支点,地理位置为:81°04′~81°29′e、43°50′~44°19′n,总面积达675.54 km2,平均海拔620 m。
年均温7.4~10.6℃,最暖月(7月)均温23℃;最冷月(1月)均温-12℃;极端最高温40℃,极端最低温-40.4℃,年均蒸发量1 631 mm,年均降水量267 mm,空气平均相对湿度为65%。
年均无霜期159 d,属半干旱大陆性中温带气候。
伊宁市地势北高南低,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开阔,受大气环流和地势抬升的影响,有利于地形雨和局部小气候的形成,又因伊犁河从市区南侧穿过,城市气候具有较湿润的特征,森林生态条件优越,北美植物区,欧洲-西伯利亚植物区,古地中海(或泛地中海)植物区植物资源丰富[2]。
截至2014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为1 316.84 hm2,绿化覆盖面积达1 453.26 hm2,绿地率35.64%,绿化覆盖率39.33%,公园绿地面积为338.53 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6 m2/人。
1.2研究方法与样地设置依据《标准》中生态环境评价类型的评价要求、范围、程序和时效规定,本地木本植物包括:1)在本地自然生长的野生木本植物种及其衍生品种;2)归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已易生)及其衍生品种;3)驯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在本地正常生长,并且完成其生活史的植物种类)及其衍生品种,不包括标本园、种质资源圃、科研引种试验的木本植物种类[1]。
对照以上3点,本研究将外来木本植物限定为近年来引入的非本地原生、尚不能在自然条件下完成生活史的木本植物种类及其衍生品种。
全面精确反映城市绿地木本植物种类组成,需要对整个城市建成区各类绿地进行调查,但从可行性角度讲,实践中新引种木本植物的生长表现等特征或性状达到稳定至少需要观察1~3个生长期,要融入本地自然生态系统需要的时间则更长。
完成全面而精确的每年一度的调查难度大且意义不大。
因此本研究以2012―2013年伊宁市种质资源调查为基础,采用普查、抽样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式进行。
普查采用选点及踏查形式、对各大绿地、老旧小区、城市主干道绿化沿线进行全面踏查,尽可能收集木本植物种类组成情况,强调植物种数的全面性。
结合文献分析,补充记录在调查中未发现的木本植物[5-8]。
抽样调查方面,样点设置综合考虑了绿地类型、规模、建设历史、建设水平等要素,强调样地数据的准确完整,重点调查绿地中木本植物的应用状况,选择了对城市园林绿化风貌有重要影响并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及一至三类居住用地(绿地)及其他物种较为丰富的绿地为主要调查对象[9]。
于东城区(老城区)、中心城区(含伊犁河国家级公益林市区段)、边境合作区(西城区、汉宾乡)遴选了18个样点。
另外伊宁市境内北山丘陵及伊犁河岸公益林、自然湿地以自然或半自然群落为主的绿地作为伊宁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乡土物种种质资源库,作为g5(其他绿地)列入调查范围(表1),将样点中较具代表性的区域设置为样地,进行群落调查与统计。
1.3群落调查与统计对于g1、g4、g5人工绿地,采用红线范围内的硬化边界或人为分段分块设定样地边界;对于g3和g5自然或半自然绿地,如伊犁河国家级公益林、天然次生林(丘陵、湿地),以20 m×20 m样方调查为主,记录样地内乔灌木种类、数量,个别代表性树种记录胸径、株高和冠幅等,对绿化应用价值较高的树种,如沙枣、密叶杨、伊犁小檗、大果蔷薇等另作频度计算。
在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计算本地木本植物指数。
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本地木本植物种类数/总木本植物种类数。
频度=(某个种出现的样地数/总的样地数)×100%。
2结果与分析2.1本地木本植物种类对比全面调查(含文献分析)与样地调查结果,伊宁市木本植物总计171种,含亚种、变种及以下分类单位(下同),观赏特性各异,隶属于40科81属,其中乡土物种117种,归化物种20种,驯化物种17种,外来物种17种。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种类合计34科74属154种,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90。
2.2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分析各样地中,老城区的木本植物种指数最高,伊犁河国家级公益林市区段和公园绿地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相对较低,新建居住区的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最低。
对新建居住区的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低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房地产业发展的景观需求及住宅楼围合空间所形成的小生境为部分外来木本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如四季花城小区的紫荆、梧桐丽景小区的垂枝小叶杨、佳和怡园小区的白溲疏、世纪名门小区的木槿、合欢等,由于对外来木本植物运用较多,因而本地木本植物种类数较低。
整体上呈现外来木本植物运用较散,重复性较小的特征。
2.3主要木本植物应用频度分析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各物种应用并不均衡,个别物种应用量偏高。
在18个抽样调查样地中,新疆小叶白蜡的应用频率最高,超过50%,除个别道路绿化未种植外,各绿地均有应用。
因新疆小叶白蜡是第三纪温带落叶阔叶林孑遗树种,是伊宁市城市绿化的基调树种之一。
但频度过高,建议适当降低其应用频率,将新疆杨、夏橡、三刺皂角等绿量大的高大乔木作为重点繁殖和应用树种。
其他频度较高的乔木有白蜡、海棠、圆冠榆、黄金树、裂叶榆、欧洲白榆、黄果山楂、火炬树等。
灌木层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是水腊,频度超过60%,其次是紫叶矮樱、紫穗槐、金叶女贞、丁香等。
值得一提的是金叶女贞、红王子锦带出现的频度虽然较高,但景观表现并不理想,在景观色彩上建议用金叶莸、风箱果(金叶、紫叶)等彩叶灌木或花灌木予以替代。
其他树种有榆叶梅、海棠、红瑞木、金银木、接骨木、连翘、珍珠梅、山桃等。
3木本植物区域分布情况与建议各区域本地木本植物分布不均匀,差异较大。
老城区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最高,但总植物种类数偏少。
如单纯用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指导实践,则会出现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达标,但木本植物种类偏少、景观层次单一的现象。
由于老城区可供绿化的建设用地面积较少,在今后的旧城改造中应以增加植物种类、丰富绿貌、改善环境为主导。
伊犁河景区本地木本植物种类数最多,但新优木本植物种植规模较大,如金山绣线菊,金叶榆等。
建议在伊犁河景区的后续建设中,坚持自然生态的营造原则,采用将生态消耗转化为生态增值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10],以近自然林的理念(树种近自然、群落近自然、生态系统近自然)将本段建成兼有湿地保护和国家公益林保护功能的具有地带性植被特征的天山北坡西段区域有代表性的城市森林公园。
汉宾乡位于郊区(含国家级公益林),虽然本地木本植物指数高,但总植物种类数和本地木本植物种类数均偏少。
畜牧业生产活动对残余自然植被造成了较大压力。
建议在公益林管护中,多种植地带性植被,如尖果沙枣、杜梨、天山野苹果、欧洲白榆、心叶椴、黄檗、胡桃楸、水曲柳、欧洲花楸等有价值的阔叶树种,使其成为伊宁市重要的种源基地和生态涵养林。
边境合作区为伊宁市的重要工业区,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和植物种类数均较低。
绿化集中在汉宾公园及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化上,其他绿地较少。
值得肯定的是,结合拆墙透绿工作,边境合作区藤本月季、五叶地锦等垂直绿化特色鲜明,“市花”之一月季应用量虽大,但在品种选择方面,如株高均一度、花色、花期配置方面应寻求进一步改善。
由于居住人口密度大,休闲需求高,在今后城市绿地建设中,应以道路游园化改造即营造带状休闲绿地为重点。
4木本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伊宁市木本植物指数虽然达到《标准》中的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要求,但仅处于0.90的临界值。
在丰富城市植物景观的同时,维持和提高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一方面需要加强乡土物种筛选培育,另一方面要重视外来物种监测。
加强乡土物种筛选培育与开发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但单纯加强乡土物种应用,并不能解决丰富城市景观与乡土植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尤其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满足多样性的城市绿化景观需求,必然涉及外来木本植物应用与监测问题。
按照《标准》中“驯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在本地正常生长,并且完成其生活史的植物种类)及其衍生品种”亦可列入本地植物名录[1]。
相对于乡土物种选育,监测外来物种,将符合要求的物种转入驯化种名录,能在有效维持本地木本植物比例的前提下,提高城市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5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构造与绿化设计优化5.1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构造特点园林绿化互动性强,尤其是在近几年外地园林绿化设计和施工企业对外来物种、新优植物的引种应用值得重视:如前述居住区绿地的紫荆、木槿、合欢,人民公园的玉兰,总部经济区文化公园的蓝叶忍冬,伊犁河景区的金山绣线菊,金叶榆等;再如夏橡引种,伊宁市调查登记的古树名木有113株,其中山毛榉科栎属夏橡达65株,占科属比重达57.5%,成为伊犁宾馆、伊犁河路、斯大林街的景观特色。
夏橡正是通过引种在伊宁市推广发展的,由于景观适用性强,辽宁、山东等地的苗圃也在积极育苗[11],尽管各方引种有增加的趋势,但所引树种呈现有小灌木多、花灌木多2项特征,且由于小生境影响,景观效果参差不齐,真正起到城市园林绿化基调和骨干作用的有绿量的树种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