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及园林应用研究

摘要:根据《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等级评价的要求,对伊宁市城市绿地的木本植物组成、应用及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伊宁市木本植物总计171种,本地木本植物154种,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90,达到了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的要求。各区域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差异较大,本地木本植物种类虽多,但个别物种应用频率与多度偏高。针对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的构造与绿化设计优化进行了木本植物优化配置策略分析,并提出园林景观特色营造建议。

关键词:园林应用;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绿化设计;植物优化配置;园林景观营造;伊宁市

中图分类号:s731.2;s71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139-0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以下简称《标准》)中规定:城市园林绿化评价类型应包括综合管理、绿地建设、建设管控、生态环境和市政设施5种[1],城市园林绿化评价应由高到低分成ⅰ、ⅱ、ⅲ、ⅳ 4个标准等级,各标准等级的评价项目应包括基本项、一般项和附加项。并规定各标准等级的基本项应为本标准等级中应纳入评价的内容,同时在《本标准用词说明》中明确:“应”为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该这样做。

1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地概况

伊宁市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地处天山西段伊犁河谷地中部,为我国陇海、兰新经济带西部最终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心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经济带核心支点,地理位置为:81°04′~81°29′e、43°50′~44°19′n,总面积达675.54 km2,平均海拔620 m。年均温7.4~10.6℃,最暖月(7月)均温23℃;最冷月(1月)均温-12℃;极端最高温40℃,极端最低温-40.4℃,年均蒸发量1 631 mm,年均降水量267 mm,空气平均相对湿度为65%。年均无霜期159 d,属半干旱大陆性中温带气候。

伊宁市地势北高南低,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开阔,受大气环流和地势抬升的影响,有利于地形雨和局部小气候的形成,又因伊犁河从市区南侧穿过,城市气候具有较湿润的特征,森林生态条件优越,北美植物区,欧洲-西伯利亚植物区,古地中海(或泛地中海)植物区植物资源丰富[2]。截至2014年底,建成区绿地面积为1 316.84 hm2,绿化覆盖面积达1 453.26 hm2,绿地率35.64%,绿化覆盖率39.33%,公园绿地面积为338.53 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9.6 m2/人。

1.2研究方法与样地设置

依据《标准》中生态环境评价类型的评价要求、范围、程序和时效规定,本地木本植物包括:1)在本地自然生长的野生木本植物种及其衍生品种;2)归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已易生)及其衍生品种;3)驯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在本地正常生长,并且完成其生活史的植物种类)及其衍生品种,不包括标本园、种质资源圃、科研引种试验的木本植物种类[1]。对照以上3点,本研究将外来木本植物限定为近年来引入的非本地原生、尚不能在自然条件下完成生活史的木本植物种类及其衍生品种。全面精确反映城市绿地木本植物种类组成,需要对整个城市建成区各类绿地进行调查,但从可行性角度讲,实践中新引种木本植物的生长表现等特征或性状达到稳定至少需要观察1~3个生长期,要融入本地自然生态系统需要的时间则更长。完成全面而精确的每年一度的调查难度大且意义不大。因此本研究以2012―2013年伊宁市种质资源调查为基础,采用普查、抽样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式进行。

普查采用选点及踏查形式、对各大绿地、老旧小区、城市主干道绿化沿线进行全面踏查,尽可能收集木本植物种类组成情况,强调植物种数的全面性。结合文献分析,补充记录在调查中未发现的木本植物[5-8]。

抽样调查方面,样点设置综合考虑了绿地类型、规模、建设历史、建设水平等要素,强调样地数据的准确完整,重点调查绿地中木本植物的应用状况,选择了对城市园林绿化风貌有重要影响并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及一至三类居住用地(绿地)及其他物种较为丰富的绿地为主要调查对象[9]。于东城区(老城区)、中心城区(含伊犁河国家级公益林市区段)、边境合作区(西城区、汉宾乡)遴选了18个样点。另外伊宁市境内北山丘陵及伊犁河岸公益林、自然湿地以自然或半自然群落为主的绿地作为伊宁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乡土物种种质资源库,作为g5(其他绿地)列入调查范围(表1),将样点中较具代表性的区域设置为样地,进行群落调查与统计。

1.3群落调查与统计

对于g1、g4、g5人工绿地,采用红线范围内的硬化边界或人为分段分块设定样地边界;对于g3和g5自然或半自然绿地,如伊犁河国家级公益林、天然次生林(丘陵、湿地),以20 m×20 m样方调查为主,记录样地内乔灌木种类、数量,个别代表性树种记录胸径、株高和冠幅等,对绿化应用价值较高的树种,如沙枣、密叶杨、伊犁小檗、大果蔷薇等另作频度计算。在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计算本地木本植物指数。

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本地木本植物种类数/总木本植物种类数。

频度=(某个种出现的样地数/总的样地数)×100%。

2结果与分析

2.1本地木本植物种类

对比全面调查(含文献分析)与样地调查结果,伊宁市木本植物总计171种,含亚种、变种及以下分类单位(下同),观赏特性各异,隶属于40科81属,其中乡土物种117种,归化物种20种,驯化物种17种,外来物种17种。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种类合计34科74属154种,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90。

2.2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分析

各样地中,老城区的木本植物种指数最高,伊犁河国家级公益林市区段和公园绿地本地木本植物指数相对较低,新建居住区的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最低。

对新建居住区的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低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房地产业发展的景观需求及住宅楼围合空间所形成的小生境为部分外来木本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如四季花城小区的紫荆、梧桐丽景小区的垂枝小叶杨、佳和怡园小区的白溲疏、世纪名门小区的木槿、合欢等,由于对外来木本植物运用较多,因而本地木本植物种类数较低。整体上呈现外来木本植物运用较散,重复性较小的特征。

2.3主要木本植物应用频度分析

伊宁市本地木本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各物种应用并不均衡,个别物种应用量偏高。在18个抽样调查样地中,新疆小叶白蜡的应用频率最高,超过50%,除个别道路绿化未种植外,各绿地均有应用。因新疆小叶白蜡是第三纪温带落叶阔叶林孑遗树种,是伊宁市城市绿化的基调树种之一。但频度过高,建议适当降低其应用频率,将新疆杨、夏橡、三刺皂角等绿量大的高大乔木作为重点繁殖和应用树种。其他频度较高的乔木有白蜡、海棠、圆冠榆、黄金树、裂叶榆、欧洲白榆、黄果山楂、火炬树等。灌木层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是水腊,频度超过60%,其次是紫叶矮樱、紫穗槐、金叶女贞、丁香等。值得一提的是金叶女贞、红王子锦带出现的频度虽然较高,但景观表现并不理想,在景观色彩上建议用金叶莸、风箱果(金叶、紫叶)等彩叶灌木或花灌木予以替代。其他树种有榆叶梅、海棠、红瑞木、金银木、接骨木、

连翘、珍珠梅、山桃等。

3木本植物区域分布情况与建议

各区域本地木本植物分布不均匀,差异较大。老城区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最高,但总植物种类数偏少。如单纯用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指导实践,则会出现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达标,但木本植物种类偏少、景观层次单一的现象。由于老城区可供绿化的建设用地面积较少,在今后的旧城改造中应以增加植物种类、丰富绿貌、改善环境为主导。

伊犁河景区本地木本植物种类数最多,但新优木本植物种植规模较大,如金山绣线菊,金叶榆等。建议在伊犁河景区的后续建设中,坚持自然生态的营造原则,采用将生态消耗转化为生态增值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10],以近自然林的理念(树种近自然、群落近自然、生态系统近自然)将本段建成兼有湿地保护和国家公益林保护功能的具有地带性植被特征的天山北坡西段区域有代表性的城市森林公园。

汉宾乡位于郊区(含国家级公益林),虽然本地木本植物指数高,但总植物种类数和本地木本植物种类数均偏少。畜牧业生产活动对残余自然植被造成了较大压力。建议在公益林管护中,多种植地带性植被,如尖果沙枣、杜梨、天山野苹果、欧洲白榆、心叶椴、黄檗、胡桃楸、水曲柳、欧洲花楸等有价值的阔叶树种,使其成为伊宁市重要的种源基地和生态涵养林。

边境合作区为伊宁市的重要工业区,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和植物种类数均较低。绿化集中在汉宾公园及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化上,其他绿地较少。值得肯定的是,结合拆墙透绿工作,边境合作区藤本月季、五叶地锦等垂直绿化特色鲜明,“市花”之一月季应用量虽大,但在品种选择方面,如株高均一度、花色、花期配置方面应寻求进一步改善。由于居住人口密度大,休闲需求高,在今后城市绿地建设中,应以道路游园化改造即营造带状休闲绿地为重点。4木本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伊宁市木本植物指数虽然达到《标准》中的城市园林绿化i级评价要求,但仅处于0.90的临界值。在丰富城市植物景观的同时,维持和提高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一方面需要加强乡土物种筛选培育,另一方面要重视外来物种监测。

加强乡土物种筛选培育与开发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途径,但单纯加强乡土物种应用,并不能解决丰富城市景观与乡土植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尤其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满足多样性的城市绿化景观需求,必然涉及外来木本植物应用与监测问题。

按照《标准》中“驯化种(非本地原生,但在本地正常生长,并且完成其生活史的植物种类)及其衍生品种”亦可列入本地植物名录[1]。相对于乡土物种选育,监测外来物种,将符合要求的物种转入驯化种名录,能在有效维持本地木本植物比例的前提下,提高城市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5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构造与绿化设计优化

5.1本地木本植物指数构造特点

园林绿化互动性强,尤其是在近几年外地园林绿化设计和施工企业对外来物种、新优植物的引种应用值得重视:如前述居住区绿地的紫荆、木槿、合欢,人民公园的玉兰,总部经济区文化公园的蓝叶忍冬,伊犁河景区的金山绣线菊,金叶榆等;再如夏橡引种,伊宁市调查登记的古树名木有113株,其中山毛榉科栎属夏橡达65株,占科属比重达57.5%,成为伊犁宾馆、伊犁河路、斯大林街的景观特色。夏橡正是通过引种在伊宁市推广发展的,由于景观适用性强,辽宁、山东等地的苗圃也在积极育苗[11],尽管各方引种有增加的趋势,但所引树种呈现有小灌木多、花灌木多2项特征,且由于小生境影响,景观效果参差不齐,真正起到城市园林绿化基调和骨干作用的有绿量的树种并不多见。

5.2木本植物优化配置策略

5.2.1适度引种

在已引种树种可以转入驯化种名录后或本地木本植物指数高于临界值较多时,应围绕国

家“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园林绿化项目的功能价值评价为引导,优先考虑原产中亚、地中海沿岸地区、欧洲及小亚细亚的植物引种。此外,由于锡伯族“西迁”等屯垦戍边历史影响,伊犁河谷的发展与我国东北地区有着深厚的关系,可适度引进原产东北地区的部分树种,强化城市发展的历史联系。

5.2.2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由于伊犁河谷是处于中亚干旱内陆这一辽阔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一个地质、地貌相对独立的区域,本地木本植物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代表性,以巩留雪岭云杉自然保护区、巩留野苹果(包括野杏及野核桃)自然保护区、新疆小叶白蜡林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生态植被抗外来病虫害能力有一定局限性,针对自然保护区有害生物防治的需要,新引种植物对病虫害防治工作亟需加强。

5.2.3提升人员素质

设计人员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强化绿化特色设计意识[12-13],不仅要提升设计、施工、管护人员对园林植物的了解广度和深度,还要密切其与资源、生态、生物、水保、历史、哲学、社会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避免因树种选择、配置等原因导致的植株枯死、病虫害发生、景观效果不佳或成本投入增加等现象。

5.3园林景观特色营造建议

伊宁市素有“塞外江南”、“白杨城”、“丝路花城”、“苹果城”等美誉,在春秋两季野花组合成功应用的基础上,提炼出富有城市景观特色的“水、绿、花、果”四大景观元素,制定了《丝路花城主题园林景观营造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新建园林工程中成功实施的案例有东苑湿地公园和后滩湿地公园,以湿地保护为主题的城市湿地公园;西环路、解放路以渠系修复而形成的水景工程;中心城区公园大街、边境合作区上海南路的新疆杨;武汉路、河北路的夏橡;山东路的海棠、玫瑰;新二北路的草芙蓉;深圳路(紫色大道)的薰衣草、马鞭草、鼠尾草。公园方面有汉宾公园的荷花;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公园的小青杨;总部经济区文化公园的月季(专类园)及拟建的苹果公园等,特色鲜明。

分析《标准》之所以规定本地木本植物指数要求,就是提倡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要具有地方或地域风格,地带性自然植被是本地木本植物的依托,也常常决定着城市景观的丰富度和城市绿化生态效益的大小。发展有特色的园林绿化,核心在于对本地木本植物的筛选和应用。建议未来园林绿化方面重点立足伊犁河谷,深入研究地域性景观植被类型、区域景观类型、景观基调和骨干元素构成,遵循生态原则,归集、筛选一批生态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具有较强景观特色代表性的木本植物,重点开展伊犁河谷杨柳科、蔷薇科的苹果属、蔷薇属植物分布区及品种调查、生境分析、物候期及伴生种记录。加强种质资源开发,建立和完善园林景观工程动态变化档案,掌握本地资源种的生态习性和和生物学特性,以“师法自然”的园林理念和“诗情画意”的园林理法将城市园林建设的生态性、美誉性融为一体。

毛竹是草本还是木本

毛竹是木本植物还是草本植物,为什么? 毛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大型。 我们知道草本植物的特性,草本植物的植物体木质部较不发达至不发达,茎多汁,较柔软。按草本植物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一般为一年生、二年生植物或多年生。 地上部分生存时间短,通常在一年内完成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次生组织(木质部)不进行肥大生长或木质化的植物。木本植物指根和茎因增粗生长形成大量的木质部,而细胞壁也多数木质化的坚固的植物,地上部分多年反复开花结果结果,木质部肥大生产的植物。 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他们茎的结构,草本植物的茎为“草质茎”,茎中密布很多相对细小的维管束,充斥维管束之间的是大量的薄壁细胞,在茎的最外层是坚韧的机械组织。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也与木本植物不同,维管束中的木质部分布在外侧而韧皮部则分布在内侧,这是与木本植物完全相反的,另外草本植物的维管束不具有形成层,不能不断生长,因而树会逐年变粗而草和竹子就没有这样的本领。 以上资源来源于百度百科, 竹 zhuBambusoideae 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植物的通称,一般为木本。根据近年来的发现,还包括少数草本和近草本的种类,称为草本状竹。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Ⅱ (1992-04-01) 禾本科 Hebenke 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的一个科。被子植物五大科之一,约600属,6000种以上,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我国193属,约1200种。通常为草本,除竹类以外称禾草,只竹类为木本。 ---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自然卷 (1993-06-01) 禾本科grass family; 单子叶植物,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也有木本(竹类)。 ---Gramineae 农业大词典 (1998-09-01) 竹类 禾本科竹亚科植物的总称。多数为木本,少数半木本或草本。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下 (1989-04-01) 上述概念描述有些含糊不清。 竹材的纤维细胞木质化后的长时间内,在胞腔中仍保留有生长作用的细胞质,因而竹材在生长过程中胞壁一直在增厚。 ---Walter Liese. The analomy of bamboo culms[ R] . Technical Report ,1997. 这是南京林业大学竹材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毛竹生长过程中纤维壁厚的变化》时引用的。 毛竹在生长过程中随着节间伸长,高度增加,竹竿的直径相应加粗,竹壁也相应增厚。资料来源于湖南省林科院。 综上所诉,毛竹具有地上部分多年生、有木质部,虽然竹竿变粗,但并非木质部肥大,具有木质化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毛竹是草本植物兼具有木本特性的植物。 10城11 王彭加10251007

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开发与应用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20030555) 作者简介:马 进(1973-),男,安徽泗县人,硕士,讲师.收稿日期:2004-06-20文章编号:1008-4673(2004)03-0026-03 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开发与应用 马 进,王小德,林夏珍 (浙江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摘要:通过对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本区有野生木本藤本植物136种(包含种以下等 级),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根据其攀援特性分为缠绕类70种、吸固类13种、卷曲类19种、搭靠类34种。探讨 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形式,并对今后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木本藤本资源问题提出了4点建议。 关键词:木本藤本植物;攀援习性;园林应用;天目山 中图分类号:S688.9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城市高楼林立,但绿地少,绿色景观差,而木本藤本植物具有粗放性管理、经济效益强、见缝插绿、掩盖和遮挡不雅观的建筑物等特点,在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方面具有强大优势。但实践表明,目前城市园林绿地中已应用的木本藤本植物(尤其是常绿木本藤本植物)存在着种类少[1]、景观效果单一[2]、乡土特色不明显等缺点。天目山区系古老、成分复杂、种类丰富,是当今华东地区植被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区之一[3] ,具有丰富藤本植物资源,其中木本藤本植物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它不仅有重要经济价值,而且具有观赏绿化及应用前景。但目前对其野生木本藤本资源相关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在多年野外实习的基础上,通过查询资料,重点对天目山野生木本藤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研究,为野生木本藤本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1 调查地木本藤本资源概况 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地理位置为30 18 ~30 25 N,119 23 ~118 29 E,面积4284hm 2。该地区地势高峻,沟谷众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在气候带上属中亚热带北缘,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山麓年平均气温14.8!~8.8!,年降水量1390~1870mm 。土壤类型属中亚热带北部的山地类型,随着山势升高,依次是红壤、黄壤、黄棕壤。 天目山是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北缘森林的代表地段,植被保存完好,原生性较强,是植被垂直分布较明显的森林生态系统。因此,该区野生木本藤本植物种类丰富,经过初步统计,天目山的野生木本藤本植物共有23科、46属、136种(含种以下等级,以下同),分别占本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15.4%、6.3%、 8.8%[4],占浙江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12.9%、3.9%、4.2%[5],占中国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 7.9%、1.6%、0.6%[6]。 2 木本藤本植物攀援习性与分类 根据蔡永立、宋永昌对我国垂直绿化木本藤本植物的分类方法,将天目山野生观赏木本藤本植物分为吸固、缠绕、卷曲、搭靠4大类型[7] : (1)吸固类。此类植物具有气生根或吸盘,可分泌粘液将植物粘附于它物之上而攀援生长,如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冠盖藤(Pileostegia viburnoides )、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 pidata )、络石(Trchelos perm jasminoides)、凌霄(Cam psis grandiflora)等13种,占9.6%。 (2)缠绕类。此类植物无特化的攀援器官,以茎缠绕它物生长,攀援能力很强,如紫藤(Wisteria 第24卷第3期 2004年 9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 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al Science)Vol.24No.3Sep. 2004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校园植物种类调查实验报告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观察、研究区域植物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 2.认识校园内外的常见植物。 二、材料用品 照相机、铅笔、笔记本、检索表等。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息。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成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6、实验报告:将资料、图片打印,汇集成实验报告。 7、制作PPT:用演示文稿形式,记录和呈现我们的探究过程,分享我们的研究心得。 三、调查内容 (一) 校园和公园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

植物种类的识别、鉴定必须在严谨、细致的观察研究后进行。在对植物进行观察研究时,首先要观察清楚每一种植物的生长环境,然后再观察植物具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植物形态特征的观察应起始于根(或茎基部),结束于花、果实或种子。先用眼睛进行整体观察,细微、重要部分再借助放大镜观察。特别是对花的观察、研究要极为细致、全面,从花柄开始,通过花萼、花冠、雄蕊,最后到雌蕊。必要时要对花进行解剖,分别作横切和纵切,观察花各部分的排列情况、子房的位置、组成雌蕊的心皮数目、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的详细特征,才能正确、快速地识别和区分植物。 (二)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 在对植物观察清楚的基础上,识别、鉴定植物就会变得很容易。对校园内外特征明显、自己又很熟悉的植物,确认无疑后可直接写下名称;生疏种类须借助于植物检索表等工具书进行检索、识别。 在把区域内的所有植物鉴定、统计后,写出名录并把各植物归属到科。 (三)植物的归纳分类 在对校园内外的植物进行识别、统计后,为了全面了解、掌握园内的植物资源情况,还须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分类的方式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植物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有关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植物归纳分类方式。 1.按植物形态特征分类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草本植、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 2.按植物系统分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植物造景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50题): 1、园林植物是园林中作观赏、组织、分隔空间、装饰、庇荫、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木本或草本植物) 2、()主要展示植物的个体美或群体美,经过对植物的利用、整理、修饰、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与周围环境相适宜、协调的景观。(植物造景) 3、()凡适合各种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园林树木) 4、()指具有观赏价值的地被、花灌木和草本植物。(花卉) 5、园林树木分为乔木类、()和藤本类。(灌木类) 6、花卉分为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 7、园林植物的防护作用主要表现在()、防风固沙两方面。(保持水土) 8、疏林结构和通风结构的防护距离比()的较大。(紧密结构) 9、园林中没有()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园林。(园林植物) 10、园林植物的生产功能是指大多数的园林植物均具有生产物质财富,创造()的作用。(经济价值) 11、人们欣赏植物大多以外部的形态、姿色为主,尤以()为最多见。(观赏) 12、古典园林取裁植物景观的手法有按诗歌、画理、生长习性和()等。(色、香、姿) 13、古典园林中植物与景观配置的种类有:()、建筑与植物。(山体与植物) 14、我国古典园林是为()服务的。(少数人) 15、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有主题性原则、()、艺术、生态、文化和经济原则。(美学原则) 16、园林中的色彩多以()为基调。(绿色) 17、植物造景中色彩有三原色为:();三补色为:橙、绿、紫。(红、黄、蓝) 18、植物配置时要适地适树,则树种选择时最宜选择()。(乡土树种) 19、植物美化配置中,()是构景的基本因素。圆柱形有杜松、圆锥形有圆柏,垂枝形有垂柳、垂榆,龙枝形有龙爪槐、龙爪柳等。(树形) 20、叶的观赏性主要表现在叶的大小、形状、质地和()四个方面。(色彩) 21、()的植物有:桃、杏、梅、月季、石榴等。(红色花系) 22、()的植物有:连翘、黄刺玫、黄蔷薇等。(黄色花系) 23、()的植物有:紫丁香、木兰、醉鱼草等。(蓝色花系)

校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 园林植物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校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是市级规范化校园,她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黄土不见天,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树荫下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同时,作为北中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为此,我们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决定对学校各种花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用途、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植物。(野生类不列为本次研究范围)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 xx年5月到xx年7月 五、研究成员生物兴趣小组 六、指导老师 xx 七、研究过程 1、实地调查:由指导老师分次带领各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学校花工师傅,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另外,还请花工师傅到实地介绍各类树木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植物的经验。

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的区别

草本植物茎内木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的植物;木本植物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多,质地坚硬,系多年生的植物。 草本与木本的区别按形态特征分类 一、草本花卉:花卉的茎,木质部不发达,支持力较弱,称草质茎。具有草质茎的花卉,叫做草本花卉。草本花卉中,按其生育期长短不同,又可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几种。 1.一年生草本花卉:生活期在一的以内,发年播种,当年开发、结实,当年死亡。如一串红、刺茄、半支莲(细叶马齿苋)等。 2.二年生草本花卉:生活期跨越两个年份,一般是在秋季播种,到第二年春夏开花、结实直至死亡。如金鱼草、金盏花、三色等。 3.多年生草本花卉:生尖期在二年以上,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有永久性的地下部分(地下根、地下茎),常年不死。但它们的地上部分(茎、叶)却存在着两种类型:有的地上部分能保持终年常绿,如文竹、四季海棠、虎皮掌等;有的地上部分,是每年春季从地下根际萌生新芽,长成植株,到冬季枯死。如美人蕉、大丽花、鸢尾、玉簪、晚香玉等。多年生草本花卉,由于它们的地下部分始终保持着生活能力,所以又概称为宿根类花卉。 二、木本花卉:花卉的茎,木质部发达,称木质茎。具有木质的花卉,叫做木本花卉。木本花卉主要包括乔木、灌木、藤本三种类型。 1.乔木花卉主干和侧枝有明显的区别,植株高大,多数不适于盆栽。其中少数花卉如桂花、白兰、柑桔等亦可作盆栽。 2.灌木花卉主干和侧枝没有明显的区别,呈从生状态,植株低矮、树冠较小,其中多数在适于盆栽。如月季花、贴梗海棠、栀子花、茉莉花等。 3.藤本花卉枝条一般生长细弱,不能直立,通常为蔓生,叫做藤本花卉。如迎春花、金银花等。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通常设置一定形式的支架,让藤条附着生长。 三、肉质类花卉:肉质类花卉的茎或叶生长肥大,含水分较多,呈肉质,叫做肉质类花卉。 1.仙人掌类这类花卉,由于原产沙漠地带,长期适应干燥环境,茎和叶多有变态,茎变得肉质粗大,能贮存大量水分和养料,叶变成刺状,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如仙人掌、三棱箭、令箭荷花等。 2.景天类景天科植物中,有不少种类可以作为花卉,它们的茎或叶脆嫩肥大,含水分较多。如景天、石莲、燕子掌、落地生根等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区别从蕨类植物开始,植物有了维管束这样的结构,这个维管束意义重大,一方面里面有输送营养水分无机盐的管道,另一方面,这个结构使植物的茎干变得又韧又硬,使茎变韧的是韧皮纤维,而使茎变硬的是木纤维。 所以,如果植物的茎里木纤维特别发达,特别是多年生的植物,木纤维一层一层地生长,就形成了年轮,对于这类植物,一般统称为木本植物,按照有无主茎和高度不同,还可细分为灌木、小乔木、乔木等。而草本植物的茎干里虽然也有木纤维,但不发达,大部分都是富含汁液的细胞,使它们的茎柔韧多汁,如果没有毒,则往往成为其他动物的可口食物。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一)校园植物名录: 1种名: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G.Don) 科属:松科、雪松属 特性:常绿乔木 用途:庭院绿化 2种名:圆柏(Sabina chinensis) 别名:桧、刺柏 科属:柏科、圆柏属 特性:叶兼有鳞叶与刺叶,刺叶三叶轮生,小枝不下 垂。木材坚韧耐用,有香气。 3、种名:侧柏[P. orientalis (Linn.) Franco] 科属:柏科、侧柏属 特征:常绿乔木,生鳞叶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 直展或斜展。叶鳞形交叉对生。 用途:常栽培作庭园树种,材用、药用。 4、种名:水杉(Mete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科属:杉科、水杉属 特征:落叶乔木 用途:行道树 5、种名:南洋杉(A. cunninghamii Sw.) 别名:鳞叶南洋杉、针叶南洋杉。 科名:南洋杉科 特征: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壮观。 用途:庭园观赏。 6、种名: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 科名:梧桐科 特征:落叶乔木 用途:作行道树及观赏;种子可食或榨油;树皮纤 维克制造纸和编绳的原料;叶、花果和种子 均可药用,有清热解毒,去湿健脾的工效。 7、种名: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um Lindl.) 科名:木犀科 特征:落叶藤状灌木,高2~3米。 用途:著名庭园花卉,可做花篱、绿篱等,也适合作各式盆景。 8、种名: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别名:木犀、岩桂、九里香 科属:木犀科、木犀属 特征:常绿灌木或乔木,树冠圆形或椭圆形,枝叶繁 茂。 用途:桂花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有一定的 抗性,也是工矿区绿化的理想花木。此外, 桂花还是食品加工的原料,可以浸酒、窨茶、 制各种糕点和甜食等。其花、果、根均可入 药。 10、种名: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 科属:木犀科(Oleaceae) 女贞属(ligustrum linn) 特征:常绿灌木; 用途:庭院绿化 11、种名:蒲葵( Livistona chinensis) 别名:扇叶葵 科属:棕榈科、蒲葵属 特征:单干型常绿乔木。树皮棕灰色,有环纹和纵裂 纹 用途:热带地区绿化的重要树种热带地区绿化的重要 树种 12、种名:棕竹(Rhapis humilis Blume.) 科属:棕榈科、棕竹属 特征:常绿丛生灌木 用途:观叶植物上品。 13、种名:棕榈[T. fortinei(Hook. f.) Wendl.] 科属:棕榈科、棕榈属 特征:叶掌状分裂,裂片多数顶端浅2裂。花常单性, 异株,多分枝 的肉穗状或圆锥状花序;佛焰苞显著。果实球形。 用途:除供观赏外,叶鞘纤维可制绳索、地毯、床垫、 蓑衣、刷子等, 嫩叶可制扇、帽等。果实供药用。 14、种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 别名:豫樟,香樟,`乌樟,小叶樟。 科属:樟科,樟属。 特性:叶具离地基感动大脉,脉腋间隆起为腺体。 用途:木材及根可提取樟脑,枝、叶、果可提取樟油, 为工业、医药及选矿原料。 15、种名:白兰花(Michelia alba) 别名:白玉兰,玉兰花,白缅花。 科属:木兰科,含笑属。 用途:供观赏。花及叶可提取芳香油和药用。 16、种名:含笑[M. figo (Lkur.) Spreng.] 科属:木兰科, 含笑属 特征:常绿灌木,嫩枝、芽及叶柄均被棕色毛,叶边 缘无锯齿。花腋生。 用途:庭园观赏植物。 17、种名:海桐花(Pittosporum tobira Ait) 别名:山瑞香,七里香。 种属:海桐科,海桐属。 19、种名:山茶( Camellia japonica L.) 科属:山茶科 特征:常绿灌木,树冠圆头形,树皮灰褐色 用途:著名的观赏植物。用来丛植或散植于庭院、花 径、林缘边,山茶木材细致,可供细工和雕刻。 种子能榨油,可供食用或防锈。叶作饮料,花 可入药。 20、种名:鸡爪槭(Acer palmatum Thunb. ) 科属:槭树科、槭树属 特征:落叶小乔木,小枝细瘦,紫色或灰紫色。 用途:观叶植物 21、种名:卫矛( Euonymus alatus) 科属:卫矛科、卫矛属 别名:鬼箭羽、四棱树。 特征:落叶灌木 用途: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可用于厂矿绿化。枝干 柔韧容易扎型,可作盆景赏玩。茎翅、叶 均可药用。 22、种名:大叶黄杨(llex latifolia Thunb.) 科属:卫矛科、卫矛属 特征:常绿灌木 用途:叶和果作药用,也可作庭园的绿化树叶。 23、种名:大叶冬青(Llex latifolia) 科属:冬青科、冬青属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作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课程论文 题目:长沙野生小檗科植物的观赏价值与用途学院:林学院 专业班级:园艺 学生姓名:陈浩 学号:20090201 二〇一二年十月二十四日 长沙野生小檗科植物的观赏价值与用途 陈浩2009020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长沙410004 摘要:小檗科木本植物繁殖容易、枝繁叶茂、耐修剪、观赏价值高、观赏用途广、适应力强、病虫害少等优点,是园林造景中的重要材料。近年来,小檗科植物,特别是木本的小檗科植物,其园林观赏价值已为人们认同,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已越来越多被人们使用。然而,在国内,对野生小檗科木本植物的园林观赏特性,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 关键字:长沙小檗科观赏价值与用途 引言:长沙市区拥有丰富多彩的观赏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各类观赏植物613种,其中常用木本植物196种,乔木108种,灌木88种,其他花卉草本417种。有树姿优 美的山杜英、日本杜英、叶萼山矾、榔榆、椤木石楠、青冈栎、石栎、苦槠等乔木树种;花色艳丽芳香的观花植物有杜英、南岭山矾、山矾、铁山矾、多花蔷薇、亨

利蔷薇、粉花绣线菊、黄栀子、金樱子、尖叶杨桐、乌饭、米饭花、野茉莉、小果蔷薇、檵木、多花崖豆藤、凌霄花等;观果植物主要有冬青、狗骨、赤楠、紫珠、乌药、野柿、蛇葡萄、乌蔹莓、火棘、满树星等;主要花卉有野菊、臭牡丹、鸭舌草、麦冬、忍冬、凤仙花、百合、三白草、紫花前胡、杏叶沙参、马兰、益母草、马鞭草、佛甲草、过路黄、打碗花、老鹳草、苦职、白英、豨蔹草、羊耳菊、地稔等;竹类有毛竹、阔叶箬竹、桂竹、水竹、慈竹等[1]。但是小檗科并没有作为一个强大的开发品种。 1 长沙自然环境 长沙市为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东经112°53′~113°06′,北纬 28°02′~28°16′,东临江西省铜鼓、宜春、萍乡三县,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与益阳、娄底毗邻,北与岳阳接壤,东西长约233km,南北宽约90km。 长沙处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和湘浏盆地,滔滔湘江贯穿南北。全市地势东西两端高耸,中部低平,形似马鞍。位于浏阳市东北部、距长沙 148km的大围山是长沙市的第一高山,其主峰七星岭海拔1607.9m;望城县境内的乔口海拔仅23m,为全市最低点。 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地貌形态以低山、丘陵、岗地和冲积平原为主。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谷山、莲花山一带为低山丘陵区,相对高差达200m以上,局部地段十分陡峻;湘江东岸及浏阳河、捞刀河一带主要以平原为主,海拔在30m~80m之间。 长沙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平均气温17.2℃,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4.7℃,极端最低温度为-11.3℃;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温度达43℃。年均降水量1360mm,年平均雨日152天,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冬春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年均日照时数1677小时,无霜期长达275天,年均相对湿度80%左右,≥10℃积温5466℃。境内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红色粘土。区内地带性土壤为红壤,主要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黄棕壤,以红壤分布最为广泛。[2]

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校園植物調查研究報告 研究性学习阶段小结 ○一、校园植物的作用 校园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绿色”校园是每一位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安静、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置身于清新和谐的绿色校园内,不仅可以让师生观赏到各种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消除大脑疲劳,而且更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优秀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绿色植物,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美化环境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城建筑群中。它不仅使学校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2,净化空气绿色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产生750公斤氧气,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果以成年人每日呼吸需要0.75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计算,则每人有10平方米的树林面积,就可以消耗掉每人因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供给所需要的氧气。据上海地区对一些常见的绿化植物进行了吸硫测定,发现臭椿和夹竹桃不仅抗二氧化硫能力强,并且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也很强。臭椿在二氧化硫污染情况下,叶中含硫量可达正常含硫量的29.8倍,夹竹桃可达8倍。其它如珊瑚树、紫薇、石榴、广玉兰、棕榈、银杏、桧柏、粗榧等也有较强的对二氧化硫的抵抗能力,刺槐、女贞、泡桐、梧桐、大叶黄杨等树木抗氟的能力比较强。另外,木槿、合欢、杨树、紫荆、紫藤等对氯气、氯化氢气体有很强的抗性;紫薇可吸收汞;大多数植物都能吸收臭氧,其中银杏、柳杉、樟树、海桐、青冈栎、女贞、夹竹桃、刺槐、悬铃木、连翘等净化臭氧的作用较大。树木还能吸收氨、铅及其它有害气体等等。故有"有害气体净化场"的美称。 3,调节气候树木能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 为师生的生活创造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树木也能调节气温,这是由于树木可以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能消耗许多热量用以蒸腾从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和制造养分,为人们创造了防暑降温的良好环境。据测定,夏季绿地的气温要比城市中的路面、广场等建筑区的温度低10℃左右。七、八月份柏油路面的温度高达30℃—40℃,而草地的温度只有22℃—24℃,林地中的温度更低,一般情况下,公园中的空气湿度,要比城市其他地方高27%。 4,减弱噪声茂密的树木能吸收和隔挡噪声。据测定,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分贝;公园中成片的树林可以降低噪声26-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降低噪声8-10分贝。在森林中声音传播距离小,是由于树木对声波有散射的作用,声波通过时,枝叶摆动,使声波减弱而逐渐消失。同时,树叶表面的气孔和粗糙的毛,就象电影院里的多孔纤维吸音板一样,能把噪声吸收掉。

校园植物分类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分类调查报告 导语:校园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绿色”校园是每一位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校园植物分类调查报告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杭城,她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风雨长廊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同时,作为朝晖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为此在指导老师的推动下,我们七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用途、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木本植物。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课余时间及专项的活动时间 七班全体学生。 戴老师 1、实地调查: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

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利用选修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查阅资料:与电脑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另外,小组分工回家查阅有关资料。 4、核准资料:经过以上各项活动,学生对校园树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使自己的认识更科学、更准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借阅了《植物志》,小组分工核准,使我们的资料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学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1、全体学生对校园树木的种类、科属、习性与特点、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调查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的意识有所增强。 4、为学校绿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在数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学校各位领导、年级主任、指导老师及其他同仁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此,我们

木本、草本植物的物候学观测

木本、草本植物的物候学观测 (转自“园林学习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d17845458.html,/thread-35196-1-1.html) 木本植物 (1)芽膨大开始期。裸芽植物主要是看芽的大小来判断,鳞芽植物是当芽的鳞片开始膨大,芽的侧面露出淡绿色的线形或角形时为芽膨大开始期。但不同植物又有些差异,其特征是:侧柏叶芽膨大是鳞片张开,中间露出紫褐色的芽,雄花芽膨大是褐色的雄花芽出现浅色的条纹;松属是当顶芽的鳞片开裂反卷,出现黄褐色的线缝;榆树是芽的鳞片边缘有绒毛出现;玉兰是春天绒毛状外鳞片顶部开裂;刺槐是在春季旧叶痕上有突起,出现人字形裂口;槐树是带绒毛的褐色隐闭芽露出绿色;枣树是冬芽上出现新鲜的棕黄色绒毛;栾树是芽中出现黄色的毛;木槿是当芽突起,出现白色的毛……花芽或叶芽的膨大宜分别记载,如人力不足,也可不分花芽、叶芽,只记最早出现的芽的发育期。芽膨大期的变化比较缓慢,不太显著,若记载不及时,可有半月左右的误差。 (2)芽开放期。其特征是:芽的鳞片裂开,芽的顶端出现新鲜颜色的尖端(如榆树);或是明显看见长出了绿色叶芽(如槐树);或是带有锈毛的冬芽出现黄棕色的线缝(如枫杨);有些植物的花芽开放,也就是花蕾出现(如玉兰)。芽膨大与芽开放期不易分辨的,就记为芽开放期。 (3)展叶期。观测植株上第一片叶子完全展开时为展叶始期;树上半数枝条上的小叶完全展开时为展叶盛期。针叶树,当幼针叶从叶鞘中开始出现时,就是展叶始期;当新针叶的长度达到老针叶长度的一半时,就是展叶盛期。 (4)花蕾或花序出现期。在叶腋或花芽中开始出现花蕾或花序的时候。 (5)开花期。应分别记始期、盛期和末期。当树上开始出现完全开放的花时是开花始期。对于风媒传粉的树(如松、柏、落叶松、杨、柳、胡桃、榆、桑、白蜡等属),当摇动树枝而散出花粉时,为开花始期;当树上半数以上的花开放或花序散出花粉,或半数以上柔荑花序松散下垂时(如加拿大杨),为开花盛期(针叶树不记开花盛期);当树上只留有极少数花,和柔荑花序停止散出花粉或柔荑花序大部分脱落时,为开花末期。多次开花是种特殊现象,往往是某些环境因子异常而引起的,也应该记载并在备注中加以说明。 (6)果熟期。分别记录果实或种子成熟期、脱落始期、脱落末期。果实或种子的成熟主要根据果实的颜色来确定:如松树是种子的球果变成黄褐色;侧柏是果实变成黄绿色;桧柏是果实变成紫褐色;刺槐和紫藤是荚果发褐色;榆属和白蜡属是翅果由绿色变为黄色或黄褐色;水果是达到采摘的果色。果实和种子脱落期:松属为种子散布,柏属为果实脱落,杨属和柳属为飞絮等。 (7)秋季叶变色期。树木秋季第一批叶子开始变为黄色或红色的时候为变色期。分别记录开始变色期、全部变色期。但应注意与干旱、炎热、病虫害等原因引起的非季节性叶变色分开。 (8)落叶期。当观测的树木秋季开始落叶时为落叶始期;树上的叶子几乎全部脱落为落叶末期。 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单株间物候期的差异较大,为避免偶然性,最好选择40株作为观测对象。当有10%的植株达到某发育期时,记为始期;当有50%植株出现某发育期时,记为盛期;花瓣凋谢,植株上只留有少数花时,记为开花末期。 (1)萌动期。地下芽出土或地面芽变成绿色的日期。 (2)展叶期。分别记载展叶始期和展叶盛期。 (3)开花期。记载花序或花蕾出现期、开花始期、开花盛期、开花末期、第二次开花

校园植物调查精选报告--实用精选优质范文.doc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范文 在校园有很多植物值得我们研究调查,下面是校园植物调查报告,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独山脚下,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校道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那是在上八年级生物上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一章时,我让学生阅读了教材第 89页的“林奈和双名法”,其中的一位学生就说:“老师,我们学校那么多树,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带我们去认识认识吗?”就是这一句话让我在生物课上有了新的追求。为此,我和民( 21)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 趣,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 民族中学校园内的所有木本植物。 三、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 20**年 9 月― 20** 年 1 月 五、研究成员 民( 21)班全体学生 六、指导老师 农** 七、研究过程 1.分工情况 把全班 52 个学生分成 3 组,每个小组各选出组长,同时把学校校园分成 3 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 第一组:学校门口到教师宿舍楼。

第二组:独山脚下到学生宿舍楼。 第三组:教学楼到围墙。 2.实地调查 由我亲自带领全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的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课余时间再由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在负责区域内进一步调查、认识植物。 3.采集标本 利用星期四下午第八节课外活动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并做成植物标本。 4.采访讨教 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校区的生物教师,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木本植物(优.选)

木本植物: 1、乔木,体型高大,主干明显,分枝点高,寿命长。分为大乔木(20m),中乔木(8-20m)和小乔木(8m)。按冬季是否落叶分为常绿乔木和落叶乔木两类。叶形宽大的称为阔叶常绿乔木和阔叶落叶乔木。叶片纤细如针或呈鳞形的称为针叶常绿乔木和针叶落叶乔木。 如桂花、榉树、银杏、香樟、二球悬铃木等。 2、灌木:灌木指那些没有明显的主干、呈丛生状态比较矮小的树木,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是多年生。一般为阔叶植物,也有一些针叶灌木。大灌木:2m以上,中灌木:1-2m,小灌木:1m以下。 如海桐、连翘、金叶女贞、火棘等。 3、草坪是指由人工建植或人工养护管理,起绿化美化作用的草地。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指以禾本科草及其它质地纤细的植物为覆盖并以它的根和匍匐茎充满土壤表层的地被。适用于美化环境、园林景观、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提供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场所。 按照气候类型可以分为:冷季型草和暖季型草两大类。冷季型草多用于长江流域附近及以北地区,主要包括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白三叶、剪股颖等种类;暖季型草多用于长江流域附近及以南地区,在热带、亚热带及过度气候带地区分布广泛,主要包括狗牙根、百喜草、结缕草、画眉草等等。 4、根据其地下茎的生长特性,有丛生竹,散生竹,混生竹之分。常见的有佛肚竹、凤尾竹、孝顺竹、茶杆竹、紫竹、钢竹等。 草本植物: 1、1,2年生花卉:一年内完成一个生活周期的为一年花卉,秋天播种,幼苗越冬,如鸡冠花,凤仙花,羽衣甘蓝,三色堇,金盏菊,雏菊等。 景观植物是经过人们选择的适应城市绿地的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作用,还起着卫生防护、改善生态等作用。(包括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2、球根植物:根部呈球状或者具有膨大地下茎的多年生草木花卉。 按形态特成分为:鳞茎类。球茎类。根茎类。块茎类。块根类。 3、多年生花卉是指个体寿命超过两年的,能多次开花结实的花卉。宿根花卉:是指能够“冬眠”的花卉,翌年春天地上部分又可萌发生长、开花结籽的花卉。如菊花、芍药、萱草等。 4、匍地类:干枝伏地而生,或者先卧地后斜升。如铺地柏,迎春等。 5、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低矮植物。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高度1m以下。 景观植物设计是根据场地自身条件特征以及对场地的功能要求,通过美学手法,利用植物不同的色彩、质感、形态以及香味来组合搭配,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创造具有空间变化,色彩变化,韵味变化等观赏性强的植物空间。 阳性植物;光照强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形态结构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发育健壮,在阴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称阳性植物。 阴性植物;是在较弱光照下比在强光照下生长良好的植物。它可以在低于全光照的1/50下生长,光补偿点平均不超过全光照的1%。体内含盐分较少,含水分较多。阴性植物多生长在潮湿、背阴的地方。 耐阴植物是指在光照条件好的地方生长好,但也能耐受适当的荫蔽,或者在生育期间需要较轻度的遮阴的植物。 中生植物;不能忍受严重干旱或长期水涝,只能在水分条件适中的环境中生活,陆地上绝大部分植物皆属此类。有耐旱和耐湿植物之分,耐寒性强的如油松、侧柏、白皮松、合欢等。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班级:2012级地本二班 姓名:沈俊丽 学号:121301050

一、校园植物的作用 校园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绿色”校园是每一位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安静、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置身于清新和谐的绿色校园内,不仅可以让师生观赏到各种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消除大脑疲劳,而且更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优秀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绿色植物,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美化环境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城建筑群中。它不仅使学校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2、净化空气绿色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树木还能吸收氨、铅及其它有害气体等等。故有"有害气体净化场"的美称。 3、调节气候树木能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 为师生的生活创造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树木也能调节气温,这是由于树木可以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能消耗许多热量用以蒸腾从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和制造养分,为人们创造了防暑降温的良好环境。据测定,夏季绿地的气温要比城市中的路面、广场等建筑区的温度低10℃左右。 4、减弱噪声茂密的树木能吸收和隔挡噪声。据测定,40米宽的林

草本与木本植物的区别

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区别 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 1、木本植物:茎含有大量的木质,一般比较坚硬。它们又可分为: 乔木: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 灌木: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如:月季、蔷薇、紫荆等。 2、草本植物:茎含有木质较少。这类植物又可分为: 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活周期在本年内完成,并结束其生命,开花结果。如:水稻、棉花等。二年生草本植物:生活周期跨越两个年份,即第一年生长,第二年才开花结果后枯死。如:白菜、萝卜、冬小麦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的地下部分能生活多年,每年都发芽生长。如:大理菊、马铃薯、甘薯等。 木本植物(woody plant) 指根和茎因增粗生长形成大量的木质部,而细胞壁也多数木质化的坚固的植物。是草本植物的对应词。地上部分为多年生,分乔木和灌木。 植物体木质部发达,茎坚硬,多年生。木本植物因植株高度及分枝部位等不同,可分为: ①乔木(tree) 高大直立的树木,高达5米以上,主干明显,分枝部位较高,如松、杉、枫杨、樟等,它们有常绿乔木(evergreen tree)和落叶乔木(deciduous tree)之分。 ②灌木(shrub) 比较矮小,高在5米以下的树木,主干不明显,分枝靠近茎的基部,如茶、月季、木槿等,有常绿灌木及落叶灌木之分。 ③半灌木(亚灌木sub-shrub)植物多年生,但仅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如牡丹。 草本和木本植物的区别 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 1、木本植物:茎含有大量的木质,一般比较坚硬。它们又可分为: 乔木: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 灌木: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如:月季、蔷薇、紫荆等。 2、草本植物:茎含有木质较少。这类植物又可分为: 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活周期在本年内完成,并结束其生命,开花结果。如:水稻、棉花等。二年生草本植物:生活周期跨越两个年份,即第一年生长,第二年才开花结果后枯死。如:白菜、萝卜、冬小麦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的地下部分能生活多年,每年都发芽生长。如:大理菊、马铃薯、甘薯等。 另:环境地理条件常可改变植物的习性,如:棉花、蓖麻在北方为一年生植物,而在华南则可为多年生植物。

木本粮与草本粮的区别

木本粮与草本粮的区别 什么是木本粮?木本粮也称木本粮食。“林中也有粮千斛”,我们把树上所结的富含淀粉、糖类,维生素、氨基酸等能够很好满足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果品称之为木本粮食。 红枣自古就被称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之称,是我国首批公布的药食兼用的果品之一。一提到木本粮人们就不由的想到以小麦、玉米、水稻等为主要代表的草本粮,它们因含有大量的淀粉,易制干,易储存,方便运输,且适应了历史的发展,因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是,随着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钟情于木本粮食,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1.植物的根系方面: 草本粮多为一年两生或两年三生植物,根系多为须根,分布在土地表层30~50厘米深处,容易受到化肥、农药的侵蚀。需要精耕细作。 木本粮一般生长周期较长,为多年生植物,根系发达,可深达几米甚至十几米,不易受土壤表层的污染,并能够吸收土壤深层的营养物质;木本粮树大多适应性强,对干旱、寒冷、土壤瘠薄及对盐碱有一定的抗性,用于荒山绿化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2.植物的茎叶方面: 草本粮:一般不含木质成分或者木质成分较少,疏导能力较弱。草本粮植物生长比较密集,叶子多为细长形,不能充分的进行光合作用。 木本粮:多为乔木,含有大量的木质成分,茎部粗壮,疏导作用较强,能很快将根部吸收的水、无机盐、各种矿物质高效运输到枝叶部分,使植物得到充分的养分,从而提高果树的开花坐果率。木本粮多为阔子叶植物,叶子形状多样,叶面总面积大,吸收阳光多,光合作用较强,果实更营养。 3. 植物的花、果实方面: 草本粮:花较小,多为自花传粉。果实小而坚硬且无味,淀粉含量较高,易充饥。 木本粮:花色鲜艳,花型多样,大多通过蜂类等昆虫异花传粉。果实多为圆形,口感香甜,基因实力较强,富含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及大量的微量元素。 4.生长环境 草本粮: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温度、湿度、土壤、气候都要求在一定得范围之内。需要人类的精耕细作,浇水、施肥、除草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木本粮:虽然也要在自己的生长环境内才能很好的生长,但是木本粮不需要年年翻土耕种、不需要肥沃的优质土壤,在草本粮无法生长的山地、丘陵、甚至悬崖、峭壁都可以成长结果。农民朋友们都知道,种植草本粮非常不易,因为它们多为须根生,茎部短小,单子叶,自生抗病能力差,多不能抵御外部环境的恶劣变化,生命周期也短,一般为3到8个月,需要农民精耕细作,播种、施肥、喷药、一年忙到头,费工费时又费力。而木本粮素有“铁杆庄稼”之称,因为它们适应性强,耐贫瘠,干旱、盐碱、抗性强,可以绿化荒山,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木本粮树种寿命也长,旱涝保收,产量稳定一年种植多年收益,具有很强的自生抗命能力。木本粮很容易种植,还好管理,不用农民费心。近几年,国家一直关心农民、农业、粮食生产安全问题,从2000年起,粮食连续4年产不抵消,到2003年降为4307亿公斤,但粮食消费总量逐年上升,消费结构出现新变化,木本粮的补充,可以很好的缓解粮食紧缺,更能使国家粮食安全后顾无忧。同时,在栽植方面,多数木本粮的种植不会影响草本粮的栽培,比如在枣树下种植花生等,这样一来,可以收获双重效益;另外,木本粮抗旱耐瘠,管理粗放,移栽成活率高,无论山区、丘陵、平原或沙荒地区,都可栽培,并可以使贫瘠的沙土重新变得肥沃,可以固结大片土壤,缓和地表径流,防止侵蚀冲刷,因而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的良好选择,可作为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优化土壤,再造秀美山川工程中的先锋树种。这些木本粮能够发挥极大作用,让荒山成为聚宝盆!这么一来,木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