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血压监护仪的工作原理与质量控制
血压计的工作原理

血压计的工作原理血压计是用来测量人体血压的一种医疗设备,它可以帮助医生或个人监测血压的变化,及时发现高血压或低血压等问题。
那么,血压计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血压计的工作原理。
血压计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两个基本原理,一是袖带的压力传感器原理,二是气压计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袖带的压力传感器原理。
当我们使用血压计时,首先会在上臂或手腕处绑上袖带,袖带内部有一种特殊的材料,可以感知外界的压力变化。
当我们按下启动按钮,血压计会开始给袖带内部充气,同时压力传感器会检测袖带内部的压力变化。
一旦袖带内的压力超过了收缩压的值,压力传感器就会记录下这个数值。
其次,气压计原理也是血压计工作的重要原理之一。
在测量血压时,血压计会通过充气和放气的方式,逐渐增加或减少袖带内的气压。
当气压逐渐增加到超过收缩压时,血管内的血液就会开始通过袖带内的气囊流动,这时血压计会记录下袖带内的气压数值,这个数值就是收缩压。
同样,当气压逐渐减小到低于舒张压时,血管内的血液就会停止通过袖带内的气囊流动,这时血压计会记录下袖带内的气压数值,这个数值就是舒张压。
综合来看,血压计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袖带的压力传感器和气压计原理,来测量血管内的压力变化,从而得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这些数值可以帮助医生或个人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血压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压力传感器和气压计原理,通过测量血管内的压力变化,来得出血压的数值。
这种测量方式简单、快捷,可以帮助人们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让大家对血压计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血压计的工作原理

血压计的工作原理
血压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血流通过动脉时的压力来确定血压值。
一般血压计采用的是包裹在袖带中的气囊、压力传感器和显示屏。
在测量前,袖带被绕在测量对象的上臂上,然后通过手动或自动装置将气囊充气。
充气时,气囊中的空气将袖带围绕上臂压紧,阻止了动脉的血流。
接着,压力传感器会监测气囊中的压力变化。
测量血压时,气囊会逐渐放气,同时压力传感器将会实时记录下气囊内的压力变化。
当气囊内的压力低于动脉内的压力时,动脉开始重新恢复血流。
在这个过程中,压力传感器记录到的最高血压值称为收缩压。
当气囊内的压力完全放空时,动脉完全恢复血流并且压力传感器记录到的最低血压值称为舒张压。
血压计的显示屏会实时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从而得出一个完整的血压值。
血压计的工作原理基于欧姆定律和伯努利定律的原理,通过测量气囊内的压力变化间接地测量出动脉内的压力值。
这种测量方法被证明是相当准确和可靠的,因此血压计成为临床医学以及家庭健康监测中广泛使用的器械。
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质量与计量指南——JJG692—2010《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检定规程

工作 计 量 器 具 的 检 定 , 般 实施 周 期 计 量 检定 . 在 特 一 这 定 条件 下 是 依 据 标 准 和计 量器 具 失 准 的 普遍 规 律 而 制 定 的 。 随 着 大 型 、 密 、 重 疗 仪 器 设 备 ( X— T、 精 贵 如 C
③网络信息技术 的应用。 伴随计算机和信息集成技
装置 ( C 要通 过 软件 程 序 对 获 取 的 图像 进 行数 字 化 X— T) 处理 后 .才 能形 成 图像 和有 关 诊 断信 息 .结 果 直 观 可 靠 . 难确 定 其 不确 定 度 的概 念 提 高 测 量能 力 和 自动 很 化 水 平 .软件 测 试 技 术 将成 为今 后 计 量 领 域 重要 的 发 展方向。
证 信息 采集 质量 、 质 量 、 输质 量 的重 要环 节 。 图形 传 基 于上述 特 点 . 高新 技术 在 医学 装 备 的应 用 对计 量
检测 技术 的要 求 将是 空前 的 , 别是 对 新技 术 、 特 新工 艺 、 新 材料 中综合 性 、 参 数 、 准 确 度 的检 定 和校 准 有更 多 高 多 的需 求 。 国外 如 瑞典 、 国 等 已生 产有 不 同用 途 的 自 美 动 化 综 合参 数 检 测装 置 . 在 使 用 上 仍 有 局 限性 , 但 且在 我 国 尚不能 溯源 。 而 国 内的绝 大 部分 检 定设 备 , 又远 远 不 能满 足对 先进 医 学设 备综 合 参数 检测 工 作 的需要 因 此 . 展 自动 化综 合 参 数 测 试 研 究 . 开 实施 测 量 的 自动 化
( AC ) 医 院 的应 用 已 1 深 入 . 像 工 作 站 、 片 P S在 3益 影 读
月甚 至 更 长时 间工 作 设备 在 运行 过程 中一旦 发生 故 障
医用监护仪的质量控制

医用监护仪的质量控制〔摘要〕目的掌握医院医用监护仪的质量状况,保证监护仪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方法采用瑞典奥丽科新型生命体征模拟器九合一蓝9型(Uni Sim)便携式心电监护仪检测系统抽检医院在用监护仪的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
结果所抽检的175台医用监护仪的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针对测量值偏离设定值较大的监护仪,进行检修或更换配件后,测量值与设定值的差值减小。
结论通过对在用监护仪的抽检,了解医院在用监护仪的性能情况,既为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工作打好基础,也为今后监护仪质控工作的改进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医用监护仪;质量控制;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随着现代社会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多样化、精密性等特点的医疗设备逐渐成了辅助医师完成诊疗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
近年来,各级医院各临床科室对辅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的各项生命体征及诊断病情等信息的医用监护仪的广泛使用,使得多参数监护仪成为医院必备的医疗设备。
目前,各医院使用的多参数监护仪种类较多,但工作原理和性能基本相似。
监护仪的主要功能是监测患者的多项生理参数,如体温、血压、心电、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处理,最终以波形或数据的形式反映患者的多项生命体征[5];此外,监护仪能在较长时间(可达几百个小时)内连续实时监护患者生理参数的变化,并可与设定好的参数值进行比较,出现偏差时报警[6]。
由此可见,医用监护仪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患者生命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定期对医用监护仪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保证其安全可靠、准确有效地用于临床工作中,提高监护仪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是做好预防性维护切实可行的途径。
多参数监护仪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3项性能指标是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参数,也是评价监护仪性能和特征的重要指标。
本研究主要对这3项常规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调研。
1、检测工具与标准检测仪器为我院自行购置的瑞典奥丽科新型生命体征模拟器九合一蓝9型(Uni Sim)便携式心电监护仪检测系统。
监护仪原理

监护仪的基本原理
核心提示:监护仪功能各异,其具体工作原理也不同,但一般都是通过传感器感应各种生理变化,然后放大器会把信息强化,再转换成电信息,这本文监护仪的基本原理来自于互联网,本站不对其内容做任何评价,转载目的主要为了让医学工程从业人员了解更多医学科普知识,并供参考与交流使用
监护仪功能各异,其具体工作原理也不同,但一般都是通过传感器感应各种生理变化,然后放大器会把信息强化,再转换成电信息,这时数据分析软件就会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编辑,最后在显示屏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显示出来,或根据需要记录,打印下来,当监测的数据超出设定的指标时,就会激发警报系统,发出信号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
1.监护仪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标,可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
2.监护仪与监护诊断仪器不同,它必须24小时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情况,供医生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的依据,使并发症减到最少达到缓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
监护仪的用途除测量和监护生理参数外,还包括监视和处理用药及手术前后的状况。
3.监护仪可选的参数:心电、呼吸、血压(有无创和有创两种)、血氧饱和度、脉率、体温、呼吸末二氧化碳、呼吸力学、麻醉气体、心输出量(有创和无创)、脑电双频指数等。
监护仪的原理及使用维护

监护仪的原理及使用维护监护仪是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通过24小时对各种生理参数的监测及分析,在病人的生理机能参数超出某一数值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进行抢救的一种监护系统。
根据本院工作实践,我把近年来遇到的监护仪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维护保养方法和措施,以便保障临床使用和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一、监护仪的工作原理及硬件构成监护仪的工作原理一般都是通过传感器感应各种生理变化,然后放大器把信息强化再转换成电信息,这是数据分析软件就会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编辑,最后在显示屏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显示出来,或根据需要打印出来。
当监测的数据超出设定的指标时,就会激发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医护人员。
监护仪的硬件构成一般包括测量服务器(包括生理感受器,信号放大器,数据模拟处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输出接口等)、数据记录和报警系统。
二、临床使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我们从设备维修中发现最主要的有三类问题,它们分别是:1、心电参数问题及解决方法心电参数是心电监护仪最基本的监测参数之一,主要依据心脏的生物电的电活动的综合矢量在体表各方面上的投影,形成了3个肢体加压导联和6个导联心电信号监测和分析。
体表心电的投影分量大小一般只有几百微伏到需要具有高输入阻抗的信号放大,为了消除工频干扰和其他高频噪声源,在心电信号放大电路中应该充分考虑共模噪声的抑制,充分考虑通频带的设置,在心电特征识别的方法上将主要考虑心电QRS波的监测和异常波的剔除,正确计算心率,同时还需要考虑心律失常的特性识别, ST段的测量提供了实时的心电监护数据。
故障一:报警显示导联脱落。
分析原因:(1)电极脱落;(2)导联线与电极连接脱落;(3)干线与导联线脱落,干线与主机端口脱落。
前2种最为多见。
处理方法:更换电极。
电极连接不良可引起任何形式的心电图干扰,因此,应用电极时力求做好电极放置部位皮肤的清洁和接触良好。
医用电子监护仪的工作原理和参数监控

医用电子监护仪的工作原理和参数监控医用电子监护仪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医院的各个部门,用于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身体状况。
本文将介绍医用电子监护仪的工作原理和参数监控。
一、医用电子监护仪的工作原理医用电子监护仪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呼吸、体温、血压等。
传感器将感测到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给监护仪进行处理和显示。
下面分别介绍各类参数的监测原理。
1. 心率监测心率监测通常使用心电图传感器,通过检测心电图信号的变化来计算心率。
心电图传感器通常有多个电极,贴在患者胸部的特定位置。
当心脏收缩和舒张时,会产生相应的电信号,通过监护仪解析并计算得到心率数值。
2. 呼吸监测呼吸监测可以使用胸带式呼吸传感器或指夹式呼吸传感器。
胸带式呼吸传感器通过监测胸部的运动来判断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指夹式呼吸传感器则通过监测患者的指尖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来推测呼吸频率。
3. 体温监测体温监测可以使用贴在患者皮肤表面的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将感测到的体温变化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监护仪进行解析和显示。
4. 血压监测血压监测可分为无创式和有创式两种方式。
无创式血压监测通常采用充气式血压计,通过感应压力变化来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
有创式血压监测则需要将压力传感器插入患者动脉内来直接测量血压。
二、参数监控医用电子监护仪不仅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还可以设定不同的报警阈值,当某个参数超出设定的范围时,监护仪会及时发出警报。
参数监控功能对于患者的安全和护理非常重要。
例如,当患者的心率过快或过慢时,监护仪会发出警报以提醒医护人员注意,并及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同样,当患者的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时,监护仪也会发出警报,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及时处理。
此外,监护仪还可以将监测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形成趋势图和报告。
这些数据对于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指导医疗决策。
总结医用电子监护仪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以及身体状况。
无创血压(示波法)监护仪质量与计量问题的研究

严格来说人体 每一时刻的血压 是不同的。它是 随着人的心理 状态 时间 季节 气温的变化 以及测量 的部位 c 腕的。由此可见 血液 动态系统 。血压作 为血液循环系统 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循环 系统是一个 受诸 多参数影口 每时每刻都处在运 动中的 确 一致
据我们了解 . 在医院 中用于诊 的关键 也 是计量部 门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断血压 的血 压计属 强制 检定 的工作计量器具。 目前用于诊断 血 压的基准器不 仅在我 国甚至在世 界上都还没有 建立 起来 . 血压的血压测量仪器有 三种 一是水银柱 血压计 .二是无创 那么如何 解决血压 的溯源 问题 呢7这就需要弄清几个基本概 血压监护仪 .三是 有创 血压 监护仪 为了广大人 民群众 的身 念
3 7
维普资讯
■
定义 也就是说 标准血压是 不存 在的 12 血压参考标准 _
《 , I
oL H l
手 3 定期检 测使用中的无 创血 压监 护仪 无创血压监护仪 已被 广泛应用于 临床 保障血压量值 准 则是计量部 门当前要解决 的研究课 题。我们知道 无 困此需要定期对它进行检测。使用 中的
Ma et e r n c n q e id mnt r on rl u lyo n wo n lo — r s u emont r k h o ya dt h i u e i f t ai f ・ u d bo d p e s e n yo c o q t u r i . o
测 出血压 。只要测压传 感器 和仪器经校正准确 者及 大手 术的血压测量等特殊需要外 法 也可称为无创法 按 测量原理划分
有创法可作 地批准颁 布了J G 《 ) 6~1 9 无创血 压 c J 京 2 9 8《 示波 法 } 监 得到 医生和患者的欢 迎。为使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创血压监护仪的工作原理与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无创血压监护仪的基本原理及组成,结合实际分析了检测中常见问题的产生因素,以便对临床所使用的无创血压监护仪的质量进行控制,保障临床使用的安全、准确、可靠。
【关键词】监护仪;无创血压测量;工作原理;故障分析;误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是当今各级医院普遍使用的诊断设备,它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多项生理指标。
无创血压作为众多生理指标的重要一项,为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病情,提供治疗的重要依据。
在日常检定工作中发现,使用人员多次反映用多参数监护仪测量的无创血压数值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测量结果不够准确,人们常常更倾向于水银血压计的测量结果。
无论是在正规的血压检查中,还是在确诊疾病时,水银血压计的测量结果常常被医护人员视为血压测量的“金标准”。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就如何保证多参数监护仪中无创血压测量模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予以探讨,分析了该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影响检测结果主要因素,以提高医护人员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无创血压监护仪概述
1.1人体血压简介
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心脏每一次收缩与舒张过程中,血流对血管壁的压力也随之变化,而且动脉血管与静脉血管内的压力也不同,不同的部位血管压力也不同。
临床上以人体上臂与心脏同高度的动脉血管内对应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压力值表征人体血压,分别称为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
压强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帕(Pa),血压数值常用千帕(kPa)来表示,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血压计采用kPa和mmHg双刻度标尺。
换算关系为1mmHg=133Pa=0.133kPa。
1.2振荡法无创血压测量原理
多参数监护仪中无创血压监护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振荡法、电子柯氏音法。
目前大多采用振荡法测量无创血压。
它的基本原理是:当袖带充气到一定压力时,完全压迫动脉血管并阻塞动脉血流,然后随着袖带压力的减小,动脉血管将出现如下变化过程:完全阻塞,渐开,完全放开。
当袖带压大于收缩压时,动脉被压迫关闭,此时呈现细小的震荡波。
随着袖带压降低,波幅逐渐增大。
当袖带压等于平均压时,动脉壁处于去负荷状态,波幅达到最大值。
袖带压小于平均压时,波幅逐渐减小。
当袖带压小于舒张压后,动脉管腔在舒张期已充分扩张,管腔刚性增强,此时波幅维持在较低水平。
在全过程中,动脉血管壁的搏动将在袖带内的气体中产生气体震荡,这种震
荡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之间存在确定的对应关系。
因此通过测量、记录和分析放气过程中袖带内的压力振动波即可获得被测部位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
1.3无创血压监护部分的结构组成
无创血压测量模块一般由袖带、压力采集系统、充放气系统、微处理器键盘显示部分和电源几大部分组成。
充放气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首先用电机(或手动)给袖带加压,达到一定压力时阻断动脉血流,然后在放气过程中检测袖带内的气体压力振荡波。
放气方式包括:多阀连续放气、阶梯式放气、线性放气等。
泵气系统主要实现袖带内充、泄气功能,并要与压力传感器配合,当气体压力充到预设值时停止充气;泄气动作会在紧急情况下(如压力过大)或测量结束时启动,泄气后可将袖带内的压力降至大气压。
2、无创血压测量的影响因素及局限性
2.1影响无创血压准确测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a.袖带尺寸:袖带过窄会导致血压测量值过高。
相反,袖带过宽会导致血压测量值过低。
b.袖带放置位置:袖带应放置在上臂与心脏同一水平线的位置以得到真正的零读数,袖带太松会导致血压读数过高。
c.人为因素:由颤抖、冲击或其他有节奏的或外部的压力导致的误差。
2.2无创血压测量的局限性
振动描记法在某些临床环境下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当被测人员的状况难以检测到规则的动脉压力脉冲时,测量结果就是不可靠的,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查找原因。
当被测人员移动、颤抖或抽筋时,很难得到或者无法得到可靠的测量结果。
心律不齐患者不规则的心跳使测量结果不可靠或无法得到可靠的结果。
严重休克或体温过低会减少血液流向身体外围,从而减小信号幅度,容易引起测量值不准确。
对于肥胖的被测人员,脂肪层环绕在上臂周围会抵消动脉脉冲使其无法达到袖带,会降低测量的准确度。
当被测人员心率低于15次/min或高于300次/min 时均无法对其进行测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无创血压测量所基于的原理方法优于水银血压计采用的方法,但是人耳在用听诊器监听柯氏音时,会从众多噪音中辨别所需要的声音及其变化。
而电子电路则很难将这些干扰造成的压力波动噪声分辨出并过滤掉。
虽然有些监护仪现在采取了抗干扰措施,如采用阶梯放气法,有软件自动判别干扰与正常动脉脉动波,但是若干扰太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这种抗干扰手段还是会失
效。
所以,在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的干扰之后,才能够产生令人满意的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1]贾新泽.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J].山西电子技术,2006,(2):75-77.
[2]武文君.多参数监护仪质量控制检测技术[M].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3]李晓梅,张伟,于天林.多参数监护仪无创血压测量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维修[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