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方法和护理进展
18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常规

18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常规创动脉血压监测是指通过将动脉导管插入患者的动脉内,实时监测和记录患者的动脉血压变化情况,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压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以下是18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常规的内容:1.护理评估:在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患者的血压状况、心脏功能、肺功能、出血倾向等,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2.术前准备:在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前,护士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医疗器械,包括无菌手套、消毒液、敷料、导管等。
同时,还需要将患者的腕部、手部或股部清洗干净,消毒处理。
与此同时,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告知患者有关操作的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3.氧气供给:术前应保持患者的氧饱和度正常,如有需要,可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并调整合适的流量,以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4.局部麻醉:在插入动脉导管前,需要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麻醉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使用无菌手套及工具。
5.导管插入:选择合适的动脉插管部位,一般常见的有放射动脉、股动脉和腕动脉。
插入导管时,需要保持导管的干燥和卫生,避免导管与空气接触。
导管插入后,将其固定在患者身体上,确保导管的稳定。
6.监测动脉压力:导管插入后,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动脉压力的变化。
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设置合适的监测频率和参数范围,如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并及时记录监测数据。
7.监测仪器的管理:对于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仪器的选择与使用,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并定期对仪器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严密观察: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期间,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波形变化以及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将数据反馈给医生,以便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9.预防感染:护士需要加强对患者导管插入口的护理,定期更换敷料和压力线,保持导管插入口干燥和清洁,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换导管。
10.监测并处理并发症: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导管脱出、感染、动脉损伤等。
有创血压监测护理常规

有创血压监测护理常规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常规一、原理及方法有创血压(IBP)是将动脉导管置于动脉内直接测量动脉内血压的方法。
IBP监测系统包括二个组件,电子系统和充液导管系统。
穿刺成功后将动脉导管与充液导管系统相连,然后通过换能器将充液系统与电子监测系统相连接,调零后即可直接测量动脉血压,此测量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窄及松紧度的影响,准确直观,是ICU重要的监测手段。
二、适用范围1,各类危重患者和复杂大手术及有大出血手术的,2,严重低血压、休克、严重的周围血管收缩和其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疾病需反复测量血压的,或者无创血压难以检测的,3,严重高血压、创伤、心梗、心衰、MODS、心肺复苏术后等,4,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
5,需反复采取动脉血标本作血气分析的患者。
三、禁忌症1,穿刺部位或其附近存在感染,2,凝血功能障碍,,对于已经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最好选用浅表切处于机体远端的血管,。
3,患有血管疾病的病人,如脉管炎,4,手术操作涉及同一部位的,appearance of the weld appearance qual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must not have a molten metal stream does not melt the basemetal to weld, weld seam and heat-affected zone surface must not have cracks, pores, defects such as crater and ash, surface smoothing, weld and base metal should be evenly smooth transition. Width 2-3 mm from the edge of weld Groove. Surface reinforcement should be less than or equal to 1 + 0.2 times the slope edge width, and should not be greater than 4 mm. Depth of undercut should be less than or equal to 0.5 mm, total length of the welds on both sides undercut not exceed 10% of the weld length, and long continuous should not be greater than 100 mm. Wrongside should be less than or at 0.2T, and should not be greater than 2 mm (wall thickness mm t) incomplete or not allow 7.5 7.5.1 installation quality process standards of the electrical enclosure Cabinet surface is clean, neat, no significant phenomenon of convex, close to nature, close the door. 7.5.2 Cabinet Cabinet face paints no paint, returned to rusted, consistent color. 7.5.3 uniform indirect gap from top to bottom, slot width <1.5mm 7.5.4 adjacent Cabinet surface roughness is 0. 7.5.5 the cabinets firmly fixed, crafts beautiful. 7.5.6 Cabinet surface gauge, switch cabinet mark clear, neat, firm paste. 7.5.7 Terminal row of neat, is reliable, the appearance is clean and not damaged. 7.5.8 cables neat and clean, solid binding, binding process in appearance. 7.5.9 the first cable production firm, crafts beautiful, clear signage does not fade.7.5.10 fireproof plugging tight, no cracks and pores. 7.6 7.6.1 of the standard electrical wiring quality technology cable a, the multi-core wire bunch arrangement should b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horizontal wire harness or wire should be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multi-corewire bunc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wire harness and wire harness symmetry, and as close as possible. B-core wiring harness into round, multi-core wire bunch used g wire binding, fastening5,ALLEN试验阳性者禁忌行桡动脉穿刺测压。
危重患者无创血压及有创血压监测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血压监测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发现有明显差异。所以,对 于危重患者高血压的控制还存在控制率低及意识不足,根 据2012-2015 年中国及一些亚洲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成年 人(≥ 18 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3.2%,比2002 年(18.8%) 增加了约5%,高血压的管理虽得到了改善,但仍处于较低 水 平, 其 知 晓 率、 治 疗 率 和 控 制 率 分 别 为 46.9%、40.7% 和 15.3%[22]。在印度 [23]、日本 [24] 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也在 增加,因此实时监测和早期诊断极其重要。苏晓霞 [3] 等人对 于高血压患者无创血压监测相比有创血压监测的研究发现, 收缩压平均低10.02 mmHg,舒张压平均高4.96 mmHg。邹春 莉 [25] 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无创血压对比有创血压的收缩压低 10 mmHg,若患者有明显动脉硬化者差距将近30 mmHg左右。 由此可见,使用无创血压监测或有创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时, 需做早期监测。 2.3 不同年龄段的危重患者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危重患者 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的监测也有不同。司徒敏雄 [26] 对比了25 例重症患儿有创及无创血压,监测结果表示:桡动脉有创血 压的平均收缩压为(12.37±1.80)kPa,高于肱动脉无创血 压(12.01±1.53)kPa,检测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78±1.50) kPa 和(8.90±1.24)kPa,由此可见,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在 临床上可较准确提供有效参数。王彬彬 [27] 等人,将患者分为 30~39 岁,40~49 岁,50~59 岁,60~69 岁,≥ 70 岁,分为5 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创收缩压均值比无创收缩压均值 高,有创舒张压均值与无创舒张压均值相似,有创平均动脉 压均值比无创平均动脉压均值高。俞晓薇 [28] 等人,针对老年 患者的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测量得出结论,无创血压的收缩 压低于有创血压,无创血压的舒张压高于有创血压。总体来 说,无论是有创血压还是无创血压,都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而两者之间的差值也会有所不同,但临床上参考平均压相对 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2.4 围术期的危重患者 围术期的血压监测是最基本项目, 危重患者的血压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病情及 疗效的判断 [29]。有学者研究表明 [30-31],在全麻围术期进行的 无创血压监测对比有创血压监测的平均动脉压结果一致性相 似。但高万露 [32] 等人,对全麻围术期的下肢有创血压与无创 血压的监测,得出结论:患者下肢踝部无创血压与同侧足背 动脉有创血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因为麻醉状态的血液 流速快于血管壁的血液流速,而无创血压是血管壁的压力, 所以低于有创血压;其次,有创置管需放入血管内部,血液 循环产生动力,而部分血流的动力转变成压强,导致测量的 血压偏高 [33]。随着术后麻醉效果逐渐减退,此时有创血压和 无创血压测量数据差异较小或无差异。在 Juri[34-35] 等人的研 究中对围术期的患者也采用了两种血压研究方法,结果得出 有创血压监测更优势于无创血压监测。临床上采用无创血压
有创动脉压监测及护理

文本
连接管道
连接从病人到传感器之间的管道水力学传递通道,可 显著改变整个测压系统的效能,有研究表明最理想的连 接是用大口径尽可能短的硬质导管,不用三通开关直接与 传感器相连便可产生良好的频率效应,但这种连接法临床 应用很少。“Paulsen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长6英寸(1英 寸=2.54cm)的连接管和84英寸的相比,可以使血压升高 10mmHg~25mmHg,但是在临床中用6英寸的连接管将传 感器与文动本脉插管的末文端本连接时,会给文系本 统校零、动文脉本采血 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故在临床应用中应选择高频效应的 传感器,用内径为2.0mm~3.0mm、长约60cm的硬质连接 管为宜,至多不超过120cm,并保证测压系统内不能有气泡。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传感器
为保证测量过程的动态精确性,真实地描记 出动脉压力波形和记录压力数值,传感器的性能 极为重要, 大多数临床应用的传感器具有良好 的放大或频率效应。有创血压的传感器是由流 量控制器、传感器芯片和三通组成。流量控制 器有2种工作状态,在准备阶段,可以快速冲刷管 内的气泡,在正常工作时,它可以保持冲洗液低 速注入血管内。传感器芯片是压力信号测量装 置,通过采集血压信号,然后将血压压力信号转 化为电信号,三通可以选择液体的流通方向,包 括排文气本、系统校零和血文液本取样的功能。为文了本提 高传感器的精度及动态特性, 采用一次性传感 器, 装置封装成一个整体,避免泄漏和其他连接 上的缺陷。医用传感器的测压范围为-50mmHg- 300mmHg,有资料表明其可耐受10000mmHg高压 而不损坏。
萄球菌,超过一周的留管感染率可上升至14%, 故留管一般不超过3~4天,最长一周; 研究发现局部抗生素使用导致G-感染,推荐使 用碘仿软膏; 防治措施:强化无菌操作、加强局部无菌护理、 发现以下情况立即拔管并行导管培养 (1)局 部变色、疼痛、脓液形成,(2)败血症表现。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关键词】有创;动脉血压;护理【中图分类号】r678.6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53-02血压监测是临床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无创血压监测作为传统的测量血压的方式有着简单,无痛苦,安全等优点,但此方法易受多种因素干扰,影响血压值的准确性[1]。
有创血压监测是经动脉穿刺置管后直接测量动脉腔内压力的方法,比较准确、可靠、能直接、持续、动态地反应患者的血压,利于及时处理病情,使用于各种急危重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需反复做动脉血气分析及其他血液检查的患者、外科手术患者,可为抢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节约时间[2]。
为使护理同仁更好、准确的使用对其护理总结如下:1 有创血压监测装置的组成有创血压监测装置是由冲洗装置、传感器和连接管道三部分组成。
套管针穿刺成功后,连接冲洗装置,用肝素生理盐水以2ml/h-4ml/h的速度连续冲洗管道,以防红细胞凝集阻管[3],为抵制动脉血反流,应向肝素液的塑料输液袋外加压至300mhg(1mmhg=0.133kpa)左右[4]。
有创血压的传感器是由流量控制器,传感器芯片和三通组成的[5]。
连接管道,连接从病人到传感器之间的管道水力学传递通道,要保证测压系统内不能有气泡[6]。
2 有创血压监测的影响因素2.1 测量部位:在周围动脉不同部位测压时要考虑到不同部位的动脉压差,测得的结果不但波形不同,而且压力数值也有显著不同,一般股动脉收缩压较桡动脉高10mmhg—20 mmhg,而舒张压低15 mmhg—20 mmhg[7]。
2.2 系统校零:采用传感器测压时,传感器的高度应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
1998年nttea[8]分别对传感器为止高于右心房水平5cm、10cm、15cm、20cm和低于右心房水平5cm、10cm、15cm、20cm的血压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传感器高于右心房水平时血压显著下降,而在低于右心房水平时显著升高,在数值上表现为传感器的位置每改变5cm,血压值就会改变3mmhg-4 mmhg。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技术之有创血压监测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技术之有创血压监测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体位、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评估动脉搏动情况及侧枝循环情况。
(二)操作要点
1.患者取舒适卧位,备齐用物,将配好的肝素盐水置于加压袋中,连接一次性压力套装,加压袋充气加压至300mmHg,排气备用。
2.动脉置管成功后妥善固定,肝素盐水冲洗管路,调整监护仪至动脉血压监测。
3.患者取平卧位,将传感器置于腋中线第四肋间(右心房同一水平)平齐的位置,调整测压零点后开始持续监测。
4.动态观察患者血压、压力波形并准确记录。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2.指导患者保护动脉穿刺部位,防止导管移动或脱出。
(四)注意事项
1.患者体位改变时,应重新调试零点,传感器的高度应平左心室水平。
2.避免测压管路导管受压或扭曲,保持管路连接紧密、通畅。
3.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应立即用肝素盐水进行快速冲洗,保持加压袋压力在300mmHg。
4.常规每班调定零点,对监测数据、波形有异议时随时调零。
5.在调整测压零点、取血等操作过程中严防气体进入动脉。
6.观察并记录动脉置管远端肢体血运及皮温情况。
7.监护仪波形显示异常时,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有创血压监测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有创血压监测护理进展

有创血压监测护理进展ICU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用药复杂,血压监测是ICU患者的重要监测手段,无创血压监测为传统的的测量血压的方法,是通过“断、续、流”原理进行测压的,其简单实用但只能每隔一定时间测量一次血压,不能连续及时监测血压的变化,而危重病人因为躁动或袖带大小不合适,或扎袖带松紧不合,血压较低,用听诊器听不清楚血压数值等影响血压的准确性,甚至测不出血压,以致影响对病情的判断和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
[1]而留置动脉管行有创血压监测能持续的观察循环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协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动脉血压的瞬间变化,连续,准确提供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的数据,从而反应心输出量、心肌收缩功能、血容量、血管阻力等心血管功能情况,是目前公认的测量血压的金标准。
[2]且通过留置动脉管采血标本,避免了多次穿刺,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和护士的压力,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3]真正把时间还给护士还给病人。
因此在重症医学科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该项技术属侵入性操作,广大医务工作者从多方面对动脉留置导管进行了探讨和改进。
现就动脉穿刺的部位,冲管液的选择及冲管方式,传感器的选择及并发症预防综述如下。
1 穿刺部位在周围动脉不同部位测压时要考虑到不同部位的动脉压差,测得的结果不但波形不同,而且压力数值也有显著不同,一般股动脉收缩压较桡动脉高10mmHg~20mmHg,而舒张压低15mmHg~20mmHg,足背动脉收缩压可能较桡动脉高约10mmHg,而舒张压低10mmHg[4]。
1992年Willem等[5]同时比较了主动脉、肱动脉、桡动脉以及股动脉4个部位的动脉内血压,发现收缩压自主动脉、肱动脉至桡动脉逐渐升高,舒张压逐渐降低。
而平均动脉压由于血压压力波的折返从主动脉至周围小动脉逐渐降低。
2 冲洗液的选择冲洗测压管是维持管道通畅和获取准确血压值的前提,目前临床上常用肝素化生理盐水加压持续冲洗管道,冲洗液中肝素的浓度[6]成人为2~4U/mL,儿童为1~2U/mL。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与管理1、目的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经动脉穿刺置管后直接测量动脉血压。
其监测系统包括二个组件:电子系统和充液导管系统。
穿刺成功后将动脉导管与充液导管系统相连,然后通过换能器将充液系统与电子监测系统相连接,调零后即可直接连续测量动脉血压了。
医护人员通过有创血压得出连续、可靠、准确的监测数据,动态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减少患者反复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带来的痛苦,为病人赢得治疗时间和抢救时间。
2、适用范围(1).各类危重患者和复杂大手术及有大出血的手术。
(2).严重低血压、休克需反复测量血压的患者。
(3).需反复采取动脉血标本作血气分析的患者。
(4).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
3、操作规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操作流程4、临床护理:1、动脉测压管的各个接头连接处要旋紧,防止脱开或渗漏,并置于无菌治疗巾内。
2、换能器零点校正,应保证换能器与心脏水平位置一致,以保证测定数值的准确,交换病人体位时始终保持换能器与心脏水平一致。
3、为保证动脉测压管的通畅应用1%肝素盐水定时冲洗,加压气袋的压力要大于300mmHg。
4、当动脉波形出现异常、低钝、消失时,考虑动脉穿刺针处有打折或血栓堵塞现象。
处理:揭开皮肤保护膜,若有打折调至正常,若有堵塞应先抽回血再进行冲洗,防止凝血块冲入动脉内,并用酒精消毒,待干后贴上皮肤保护膜。
5、动脉测压管内严禁进气,应定时检查管道内有无气泡.6、定时观察穿刺肢体的血运情况(肢体有无肿胀、颜色、温度异常、局部不宜包扎过紧,以免发生肢端坏死)。
7、为了防止感染,每次抽血标本时,严格无菌操作。
8、保证动脉穿刺点的局部干燥,若有渗血应及时更换皮肤保护膜,消毒穿刺点,范围应大于皮肤保护膜的范围。
9、当病人病情平稳后,不需要测压时应及早拔除测压管,拔管时局部压迫10分钟,观察无渗血时,用无菌纱布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0、拔除的动脉测压管应放入医疗垃圾袋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义
1.1 概念
血压指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分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
心室收缩时,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心室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1.2 影响因素
(1)体型:身体越高,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去泵出血液,令血液能流遍全身。
故身体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2)年龄:年龄增长,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但收缩压升高更为显著。
(3)性别:女性更年期前血压低于男性,更年期后血压升高,茶杯较小
(4)昼夜与睡眠:血压哟更明显昼夜波动,表现为夜间血压最低,清晨活动后血压逐渐升高,大多数在凌晨2-3是最低,在上午6-10时及下午4-8是各有一个高峰,晚上8时血压缓慢下降,表现为“双峰双谷”。
(5)环境:寒冷环境血压升高,高温,血压下降。
(6)体位:立位血压高于坐位,高于平卧位,这与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有关。
(7)身体不同部位:右上肢高于左上肢,因为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而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买的第三大分支,故右侧约比左侧高20-30mmHg;下肢高于上肢,由于下肢股动脉管径较粗,血流量大有关
(8)运动,血压变化与肌肉运动方式有关,等常熟所为主的运动,如持续握拳,血压升高;骑车、步行等在刚开始时血压升高,继而由于血流量重新分配,血压逐渐下降。
一般都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9)血黏度(血液密度):血液越黏稠,心脏需要越大压力泵出血液,故血压越高
(10)血管质素:血管如果变窄,血液较难通过,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泵出血液,血压升高。
(11)其他:精神状态、生活节奏、个人差异、饮食习惯、药物、遗传、天气变化等等。
例如情绪激动、紧张、恐惧、兴奋、吸烟可使血压升高。
总之凡能影响心输出量和血管外周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
每搏输出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动脉血压,心输出量多,血压升高,输出量少,血压下降。
输出量的多少决定于每搏输出量和每分钟的心搏频率,如每搏输出量不变而心搏频率增加,则动脉血压明显上升,一般对舒张压影响较大,心输出量增加使舒张期缩短,舒张压也上升,脉搏压减小。
如心搏率不变只是每搏输出量加多,则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稍有增加,因而脉搏压加大,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血管外周阻力的改变对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影响,但对舒张压的影响更为明显。
外周阻力减小使舒张压降低,脉搏压加大。
外周阻力加大,动脉血压流速减慢,舒张期末动脉存血加多,使舒张压升高,脉搏压减小。
可见舒张压的高低可以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硬化会使外周血管阻力过高,从而导致动脉血压特别是舒张压的显著升高。
二.血压测量
2.1 无创血压监测
2.1.1 无创血压监测原理
2.2有创血压监测
2.2.1有创血压监测原理
首先将导管通过穿刺置于被测部位的动脉血管内,导管的外端直接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由于流体具有压力,传递作用,血管内压力通过导管内液体的传递到外部的压力传感器上,从而可以测得血管实时压力变化的动态波形,通过特定的计算方法,可获得被测血管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
2.2.2注意事项
(1)部位选择造成的差异:最常用的部位有桡动脉,因桡动脉位置表浅,易于穿刺、固定及观察。
亦可选用股动脉、尺动脉、颞动脉和足背动脉,新生儿常用脐动脉心。
穿刺部位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和病情的需要,一般选择桡动脉和足背动脉居多。
穿刺部位不同测出的血压也不相同,有创测压较无创测压高5~20 mm Hg,股动脉收缩压较桡动脉高10~20 mm Hg,而舒张压低15~20 mm Hg,足背动脉收缩压可能较桡动脉高10 mm Hg,而舒张压低10 mm Hg。
因此,在分析患者有创动脉血压变化的时候,首先应考虑患者的穿刺部位所造成的差异。
(2)Allens试验:动脉穿刺部位首选桡动脉,在行桡动脉穿刺前必须检查患者尺动脉的供血情况,即Allen’s试验,以确保侧支循环良好。
试验的方法如下:将患者受测
的前臂抬高,术者双手拇指分别触摸桡、尺动脉搏动后,嘱患者做3次握拳和放松动作,接着压迫阻断桡、尺动脉血流至手部发白,松开尺动脉压迫,观察手部转红时间,正常5~7 s。
0~7 s表示血液循环良好,8—15 s为可疑,>15 s系供血不足,若>7 s判断为Allen’s试验阳性,禁止在该侧行桡动脉置管M J。
通过Allen’s试验的筛选可以有效地预防血栓的形成。
(3)管路连接对血压监测的影响:有创血压测量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导管、压力传感器以及心电监护仪系统的正确连接。
其中任何一处出现连接错误均会造成监护仪血压数值不显示或者显示测量数值不准确。
故连接好管路后若没有血压波形,首先确定连接的管路是否有损坏或者心电监护仪是否有故障,然后检查管路连接有没有错误,重新连接管路,第三可以更换有创血压连接线。
(4)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对血压的影响:管路连接好以后就要固定压力传感器。
将压力传感器置于右心房水平(腋中线与第四肋间交点处),以抵消监测管道所致的压力变化。
若当压力传感器低于心脏时,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当心脏跳动频率一定时,血压的升高与高度差成正比;当压力传感器高于心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
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应随体位变化而变化,每次有体位变动时必须重新校零。
(5)测压管的长度及材质对血压的影响:以往有研究证实,延长管的长度增80cm可使收缩压增加8~
12 mm Hg,而舒张压无变化,这是因为延长管长度的
增加使测压管路阻力增大。
而且临床上如果用廉价的
一次性输液延长管替代标准的测压管可使收缩压下降
10~15 mm Hg,舒张压升高2~5 mm Hg。
原因是富有
弹性的测压管改变了监测系统的顺应性,管道的弹性
越大对血压值测量结果影响亦越大¨0|
(6)穿刺针的固定对血压的影响:穿刺针应妥善固定,对于意识不清、全麻未醒和躁动不安、不能配合的患者,应该给予相应的制动或者镇静镇痛,防止穿刺针脱落、打折等造成监测结果的不准确。
用碘伏消毒穿刺点处周围皮肤,干燥后用透明3M敷贴覆盖固定,这样既有利于观察,又能做到防止污染。
同时应做到每日更换敷贴,污染时随时更换敷贴。
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管路阻塞对血压的影响:当监护仪上出现动脉血
压波形低平,监测数值下降时,可首先量取一无创血压
作为比较,观察是否真的是血压下降。
若血压较前无下
降,可重新摆正动脉穿刺部位肢体,防止因压迫阻塞造
成读数不准确。
同时应每日评估患者测压管路是否有
血凝块阻塞,为防止血凝块阻塞可用稀释的肝素钠盐水
溶液持续冲洗。
肝素钠盐水溶液浓度一般为1~
5 U/rnl,以2~4 ml/h的速度持续冲洗,每24小时更换
1次肝素钠盐水溶液,并保持压力袋外加压至
300 mm Hg¨2|,以抵制动脉血反流的作用。
同时每次通
过有创血压装置采血后或者管路中有血液时,不应冲人
过多肝素钠盐水溶液(一般为2Ⅱd),防止凝血功能异常
而致出血,或者发生与肝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如果
出现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低于8×109/L一10 X
109/L),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液代替。
1列冲洗液。
4.7其他因素:有创动脉血压还与患者的自身因素有
关,如:性别、年龄、24 h动脉血压的波动性、心理因
素、季节变化、“白大衣效应”及代谢综合征的影响¨41
等。
因此,对于监测结果应全面分析,综合考虑,不可
一味只看数字变化。
有创动脉血压的测量对于严重的危重患者和手术患者,
无法连续显示瞬间的血压变化,
因此
对于血压不稳定及失血性休克的危重患者,
尤其是手术患者,
无创血压的监测尤为重要,
与
有创血压监测相比,无创血压可以提供连续、可靠、准确的监测数据。
目前,临床上监测动脉血压的方式分为有创(桡动脉穿刺)和无创(袖带法)两种。
袖带法
的原理是通过检测动脉血管壁的运动、博动的血液或血液容积等参数间接
得到血压,主要
是用充气袖带阻断四肢动脉,
通过柯氏音或示波法来测量血压。
这种方法最大的缺陷是不能
实时的检测,结果较延迟,也易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和
松紧度的影响。
有创动脉血压检
测即桡动脉穿刺的原理是将套管留置于周围动脉内直接测压的监测方法,
能连续监测动脉收
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血压。
有创动脉
血压监测缺陷是具有创伤性,技术要求高,有使
外周动脉管腔部分或全部闭塞、假动脉瘤形成、
OLser
结节形成、在导管插入的地方形成血
栓和脓毒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