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优秀ppt课件

想一想:英法联军烧毁的仅仅是圆明园吗? 他烧毁的不仅是宏伟的建筑,还是灿烂的文化。
知识拓展
圆明园文物的流失:众所周知,近代由于清政府的 腐败无能,我国遭受了西方列强长达百年的侵略和洗劫。 尤其对于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遗存和历史文物而言, 无疑是一场浩劫。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代流失的文物里,英国拿走 了130万件,日本拿走了200万件,德国大约30万件,美 国占了230万件。这还只是有据可查的一部分,还有更多 则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保守估计,近代我国流失的文 物,数量足足有1000万左右。
精华——指事物最精美、最重要的部 分。
精品
精品——精心创作的作品;上乘的作 品。
1. 这万尊佛像,鬼斧神工,各具灵妙,真是上上的艺 术(精品 )。 2.妈妈说,过去一切时代的( 精华 )尽在书中。
整体感知
1.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
被英法联军毁灭的。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描写的圆明园,曾经是一座_皇__家__园__林__,是园林艺术的 __瑰__宝___、建筑艺术的__精__华___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
解析(1)作者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采用的是反衬的手法,更能激发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 以及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联系上下 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 在园内放火。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共20张PPT)

学认字
gū
huáng diàn
lóng tī
不可估计 光辉 殿堂 玲珑剔透
lán
líng
hóng fèng
jìn
安澜园 武陵春色 宏伟 奉命 灰烬
学写字
huǐ
gū gǒng huī huáng
毁估拱辉煌
diàn líng lǎn
jìng
殿陵览境
学写字
hóng táng chuǎng
宏唐闯
tǒng xiāo fèng
词语解释
金碧光辉:碧,翠绿色。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 夺目。
金碧光辉的宫殿,真是 美不胜收呀。
玲珑剔透:玲珑,精 致细致;剔透,孔穴明晰。 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 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他的这件作品玲珑剔透, 漂亮极了。
光辉
光辉灿烂的意思。
侵犯
指对他国领土、 主权的侵犯。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 了哪些内容,可以分为哪几部 分。
(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圆明园的毁灭 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计的损失。
(2)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圆明园的 布局、建筑和文物,再现往日光辉。
(3)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圆明园毁灭的 过程。
其实被焚毁的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包含圆明园在内的京西 皇家三山五园等。
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再 阅读下面资料,说一说圆明园 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资料
(1)法国大文豪雨果对圆明园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 令人心驰神往的,如同月光城堡一样的建筑,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 与伦比的杰作。
(5)圆明园历史悠久。历时150多年,才最终形成圆明园四十景,被 誉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可以说“一座圆明园,半 部清代史”。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精美课件(共123张PPT)

火烧圆明园:历史上圆明园遭到劫掠的事曾发 生过两次,第一次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 入侵北京时,第二次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入侵北 京,为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而再次火烧圆明园。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殳 笔画:13 组词:殿后 宫殿 殿堂 造句:这座宫殿看上去很雄伟。
笔顺:
结构:左右 部首:阝 笔画:10 组词:丘陵 陵园 陵墓 造句:这一带是丘陵地带,到处冈峦
起伏。
笔顺:
结构:上下 部首:见 笔画:9 组词:阅览 浏览 展览 博览群书 造句:他经常去阅览室看书。
笔顺:
想一想:作者连用两个“不可 估量”说明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两个“不可估量”说明圆明园的毁灭对我 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来说损失大得无法计算, 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损失到底有多大呢?圆明园被毁前到底是
什么样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2-4自然段,
找一找。
地理位置
历史地位很高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
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用途
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
不可估量:没有办法估计。本课用来形容损失非 常惨重。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 人精明灵活。
众星拱月:无数星星围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 绕着一个中心。
探究读
根据默读指导,默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1.圆明园的珍贵体现在哪 两个方面? 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朗读指导
默读本文时速度要快,不要指 读,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试 着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形象。
人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圆 明园的修缮和维护;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机制,加强文物安全管理。
圆明园的历史教训与启示
教训
圆明园的毁灭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导致国家遭受外 敌入侵,珍贵文物被掠夺和破坏。这警示我们要加强国家安 全意识,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根本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国家积贫 积弱,无法有效抵御外敌的侵略。
毁灭的过程描述
英法联军入侵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入圆明园。
劫掠
侵略者们对园内的文物、艺术品、珍宝进行疯狂劫掠,不计其数的 珍贵文物被抢走。
放火焚烧
为了掩盖罪行,并迫使清政府屈服,侵略者们放火焚烧圆明园。大 火持续了数日,昔日的辉煌化为灰烬。
第三段(第5自然段)
叙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并烧毁圆明园 的经过。
第四段(第6自然段)
总结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作者对这一 历史事件的悲愤和思考。
重点词语解释
01
02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等光彩夺目,异常 华丽。
玲珑剔透
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 构奇巧。
03
举世闻名
形容非常著名。
04
众星拱月
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 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
文化传承
圆明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 代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2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分段解读
第一段(第1自然段)
概括介绍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 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 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段(第2-4自然段)
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包括其布局 、建筑风格、文物收藏等方面的内容 。
五年级上语文14《圆明园的毁灭》优质精品课件

词语熟读
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 皇家园林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亭台楼阁 山乡村野 田园风光 平湖秋月 蓬岛瑶台 西洋景观 风景名胜 天南海北 青铜礼器
名人书画 奇珍异宝
我会认
huǐ gū gǒng huī huáng diàn líng lǎn
毁估拱辉煌殿陵览
jìng hóng táng chuǎng tǒng xiāo fèng
3.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众(星 )拱( 月) 举世( 闻 )( 名 ) ( 亭 )台楼( 阁 ) 奇(珍 )异( 宝 ) ( 诗 )情( 画 )意 天( 南 )海( 北)
(1)写一个和画“___”词语构词方式相同的词语:_酸__甜__苦__辣___。 (2)故宫拥有无数的_奇__珍__异__宝___,吸引了来自_天__南__海__北__的朋友前来参观。 (选词填空) 4.选词填空。 留恋流连依恋眷恋 (1)桃花盛开时节,我常常()流花连间,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 (2)年幼的弟弟十分()依妈恋妈,和妈妈寸步不离。 (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眷之恋情。 (4)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年,现在要离开了,怎能不叫我()留呢恋?
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
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
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
在圆明园周围。
大家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声。形 容名声极大。
“举世闻名”这个词说明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圆明园的名声之大、地位之高。
众星拱月: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 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同学们看了这些 图片,你可以用四字 词语来形容美奂。
气势宏伟, 巧夺天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PPT课件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下至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 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西周康侯簋 商周时期樽青铜酒器皿 青铜虎蓥 青铜“大象”香炉 圆明园内文物之多及年代悠久。
东晋顾恺之作《女史箴图》(局部) 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 清乾隆圆明园十二生肖马首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 不不可可估估量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 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痛惜、愤恨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 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 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 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 面,众众星星拱拱月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和平宣言(节选)
冯亦同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 钟山花雨,千秋芬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 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 尸横遍野,血染长江。 三十余万,生灵涂炭, 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此处为英法联军火 烧圆明园视频链接。
请点击
圆明两度昆明劫, 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 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 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损失!
痛惜、愤恨。
七子之歌(节选)
闻一多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 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 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PPT课件

圆明两次昆明劫,
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 残灰犹共晚烟飞。
— 李大钊 —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 沸腾起来了。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 们纷纷前来围观。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 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 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 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 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着胡须。青年人 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 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 鬼子的大烟了,快到
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杭州“平 湖 秋 月”
杭州雷峰夕照
“蓬 莱 瑶 台”
“武 陵 春 色”
西 洋 景 观
圆明园现状
课堂讨论
讨论与交流: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
想说些什么?
1、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北
长春圆
圆明园
西
万春圆
东
南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
着6月的骄阳,经过长途跋涉,前来观看。 虎门海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15丈见方的销烟 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 面有一个水沟,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 几个高台,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文 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虎门滩去看呀!” 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 打鼓,起劲地舞着狮子和龙灯;孩子们用 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 聋。浩浩荡荡的人流,向虎门滩涌去。 前往虎门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那 里,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可 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 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 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 虎门离广州城约有一百多里地,人们冒
小语人五上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课件(共41张PPT)

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的教学,包括文章背景、圆明园的历史
、毁灭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对后人的启示等方面。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帮助他们
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意义,并引导他们感悟其中的爱国情感和历史意识。
学生反馈:在课后,我通过提问和作业等方式,了解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大多数学生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二)
例如,可以在导入时说:“同学们,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宝库的 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却在19世纪末遭受了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破坏,从此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圆明园毁灭的一篇课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悲痛和愤怒吧 !”或者,“圆明园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的民族瑰宝。但是,它却在清朝末年遭受了 巨大的灾难和损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圆明园毁灭的一篇课文。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历 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吧!”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 也可编辑修改
学习目标
1.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生字,会写“毁灭”“不可估 量”等24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语,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情感的变化。(重点)
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难点)
圆 明 园 的 毁 灭
THE DESTRUCTION OF YUANMINGYUAN
资料 资料链接
一
背
圆明园:清代名园之一。遗址在北京海淀附近,艺术价值极高,被誉为
景
“万园之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五年级上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上圆明园的毁灭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
让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辉煌和毁灭)。
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5.学习生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视野,了解圆明园的过去辉煌和现在的惨状。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通过网络考查制作电子作品,汇报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
教学准备:
网络环境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导语:(略)。
2、揭题齐读课题。
3、复习总结、学生质疑。
(出示网上论坛中学生讨论的相关内容。
)
①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都知道了什么呢?
②课文中还有哪些没有读懂的地方?(出示学生在BBS上的讨论、留言)
[归纳学生问题:⒈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⒉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⒊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分组考查明确目的。
1、分组:(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组)园林艺术
历史文物
园林毁灭
2、明确各考查小组的任务。
[园林艺术:园林布局、景色特点。
历史文物:文物种类及其价值。
园林毁灭:毁灭原因、毁时惨状、毁后惨景。
]
3、制作简报步骤。
(略)
三、网络浏览查寻收集资料,制作电子作品,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分工协作根据不同任务学习不同内容。
]
四、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示讲解结合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三、五自然段。
]
[扶、放结合体现学生自主性。
]
㈠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介绍园林概况。
(电脑演示)
2、[扶]理解课文内容。
⑴学生自读课文。
⑵结合电脑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
㈡学习第三自然段。
1、介绍园林景观。
(电脑演示)
2、组长主持:游览圆明园后你有什么感受?(其它组学生谈感受。
)
3、[放]互问互答理解课文内容。
(其它组学生提问由园林艺术考察小组进行解答。
)
[预设问题:⑴圆明园中有哪些景物?⑵圆明园内的建筑有什么特点?⑶为什么说买卖街和山乡村野都是象征的景物?
⑷平湖秋月蓬莱瑶台西洋景观有什么特点?]
4、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⑴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文中描写园林景观的优美语句读一读,说说它美在什么地方。
⑵品读:圆明园中山乡村野。
A、指名读。
美在什么地方?
B、这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具体说一说。
怎样朗读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
C、自由读。
D、指名读。
⑶品读: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A、指名读。
B、理解饱缆流连的含义。
C、指导:在园内游览景色众多看不够也不想走,应该用依依不舍、缓慢的语调来朗读。
D、自由读、指名读。
⑷导读第三自然段。
(教师读导语部分学生跟读。
)
5、小结。
(揭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
[读、演、讲结合体现主导、主体作用。
]
㈠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用笔勾出重点词句理解。
2、理解重点词句。
[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说明文物种类很多。
上自下至说明时间长。
(2000千多年)]
3、经过这么漫长的历史岁月,这些文物还能遗留下来,说明园内文物怎样?(珍贵价值高。
)
4、学生汇报考察结果。
(电脑演示)
5、小结。
[揭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
㈡第五自然段。
(园林毁灭)
1、演示汇报。
(电脑)
2、组员补充。
3、自读课文。
思考:英法联军采取了什么野蛮手段来毁灭圆明园?
4、出示句子,体会带点的词语。
[闯进、统统、凡是、毁掉、实在。
]
5、看视频。
6、写作训练。
(谈感受)(电脑输入)
7、小结。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