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读红书心得体会
阅读红色书籍有感10篇

阅读红色书籍有感10篇阅读红色书籍有感(10篇)许多红色书籍具有优秀的艺术和文学价值,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可以提高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丰富个人的文化生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阅读红色书籍有感(10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阅读红色书籍有感【篇1】我曾热泪盈眶,当我读到许云峰那个铁骨铮铮的革命者,两次战胜死神,又在与世隔绝的魔窟中仅凭双手艰难地为战友挖出一条越狱的通道,自己却壮烈牺牲时!我不曾想象,那双手该布满了多少伤口,才能去抵抗顽固的石头与渣滓,而那颗为了革命,为了战友的心灵又是如何充斥着神圣的念头!“他神色自若地移动脚步,拖着锈蚀的铁镣,不再回顾站立两旁的特务,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
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命令道:‘走!前面带路。
’”这是书中的描写,多么质朴而简单地描写,却在其间迸发出了无穷的力量,也是此刻,我才明白,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我也曾热泪盈眶,当成岗在狱中受尽各种严刑拷打,催眠术,测谎器,美国新药注射剂……他居然还在敌人审讯室大声朗诵“我的自白书”时:“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革命党人的信仰,正如一把拂尘,扫去现实的滞重与黑暗,只留下无穷的信仰的力量,而正是这种力量,让我感佩,让我颤栗而心安!潮湿腐臭的渣滓洞,散发馊味的残羹冷炙,伤痕累累的身体,旧脓新疮的阵阵裂痛,这就是我们的战士,甘心为革命忍受的一切,尽管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可是,没有人退缩,也没有人放弃,更没有一个人喊过苦,说过累!是信仰,支撑着他们一路走过荆棘,重见鲜花与光明!阅读红色书籍有感【篇2】当我看到这本封面上有红色的岩石的书时,我就决心一口气看完这本书。
关于读红色书籍的心得感悟10篇

关于读红色书籍的心得感悟10篇红色书籍记录很多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我们此刻生活在繁华富强的新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不用为衣食发愁,我们不必提心吊胆地生活,我们是幸福的,无疑也是荣幸的。
下面是由作者带来的有关红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10篇,以方便大家鉴戒学习。
红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1在暑假中,我浏览了一本叫做《红日》的书。
合上书,我的思绪却早已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硝烟滚滚的年代。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我们的中华民族展现了她不畏艰巨,奋力拼搏的精神。
在伟大的背后,是那些人民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建起了新的长城,换来了民族的崛起。
在读这本书时,好像我也来到了战场上。
只见远处解放军正与禽兽般的入侵者大胆地搏斗着。
空气好像也被染成了血红色,诉说着日本鬼子的灭绝人性。
在故事中,蒋介石带领着自己的王牌74师,却被共产党消灭了。
在猛烈的斗争中,刘胜受伤了,但是他临死前还关心着前线的情形。
终究,人民解放军在战争中,灵活地运用毛主席伟大的战略战术,获得了光辉的胜利。
在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岁月里,有多少产生在中华大地的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坚强不息的斗志以及他们宝贵的青春热血,高举起革命的火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诞生入死,为新中国洒下了血汗。
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
我们应当学习烈士们的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红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2今天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畏敬的心态来面对,而没想到的是参与了这次征文比赛以后能够有机会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
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据一切的年代!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肃,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断是,眼眶不由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安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觉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没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当?书中如此描写: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
红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三篇

红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三篇红色书籍阅读心得体会1《保卫延安》是一部著名的红色经典,英雄史诗,作者杜鹏程从基层写起,描写了一九四七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在国民党军以十倍于我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发动疯狂进攻的情况下,由防御转为进攻,并在青化砭、羊马河、沙家店、蟠龙镇等有名战役中歼灭数倍于我军的敌人,取得了当时西北战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辉煌胜利的故事,赞颂了无数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精神和许多解放军指战员镇定自若、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
整本书以解放军某纵队第一连的经历为主线,重点塑造了周大勇等人的英雄形象。
年轻的老革命周大勇既是英勇无畏的战士的代表,又是冷静果断的指挥员的代表。
因为他年轻,又有对敌人无限的仇恨,他起初无法理解我军撤出延安的举动,但他是老革命,他还是理解了党中央的智慧决策,逐步成长为优秀的指挥员。
这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形象。
除了周大勇、卫毅、张培等指挥员和孙全厚、马全有、李江国等战士。
书中,作者还第一次描写了彭德怀将军的形象,也是从书中,我认识了彭德怀将军。
虽然着墨不多,但我们仍能清楚地看到一个长于作战善于指挥,而又淳朴真诚,甘于清苦,有人饥己饥精神的人民勤务员。
他是一个伟大的模范共产党员,是中国人民的好公仆,是一个伟大的人民勤务员。
他关心每一个战士和人民群众,从不摆架子,陈兴允旅长这样转述过他的话:我们要像扫帚一样供人民使用;而不要像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抬高我们,害怕我们。
泥菩萨看起来很威严、吓人,可是它经不住一扫帚打。
扫帚虽是小物件,躺在房角里并不惹人注意,但是每一家都离不了它。
长期革命斗争的锤炼使得他富有中国劳动人民传统的优良品性,他朴厚、博大、真诚、正直,严肃却又慈爱,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虚怀若谷的谦虚精神。
他以这样的精神品质来矢志不渝地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服务;把中国劳动人民的优良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党性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为中国走向解放、统一之路而奋斗。
红色书籍读书心得

红色书籍读书心得1. 读红色书籍啊,就像在翻开一本充满尘土却发着光的历史,感觉一页页都是鲜活的往事在眼前展现。
比如说,我读《红星照耀中国》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一幅幅画卷:战士们的坚毅,老百姓的质朴,还有那些在漫天风沙中一步一个脚印走出的希望。
2. 红色书籍就像一碗浓烈的烈酒,喝下去是辣的,但回过味来却有一股暖流在心里流淌。
就像《长征》这本书,刚读的时候,感觉都是数字和事件,密密麻麻地压在人心上。
但你慢慢去消化,就能看到那些数字背后的故事,每一段路程背后都是血与汗,是那种震撼人心的坚持。
3. 你看,红色书籍就像是一块磨刀石,让人不断磨砺自己。
就像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虽然是外国的书,但它传递的那种信仰,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真的就像一块磨刀石,不断让人审视自己的懒惰和松懈。
4. 读红色书籍,就像在荒野中行走,偶尔会遇到一片蓊郁的树林,那种希望和力量让人感到特别振奋。
比如在《毛泽东选集》里读到他对革命形势的判断,那种胸有成竹的自信,就像在荒野中找到了方向的指引灯,给人一种深深的安全感。
5. 红色书籍读起来,就像是在登一座陡峭的山。
像读《井冈山斗争》那样,刚开始你可能觉得很难懂,特别是那些历史背景和复杂的人物关系。
但是越往上爬,越能看到广阔的视野,越能感受到那些为信仰奋斗的人,他们的牺牲和无畏,是多么值得尊敬。
6. 哎呀,红色书籍就像是一把沉甸甸的铁锤,敲打着你的内心,让你不得不反思。
就像在读《论持久战》的时候,毛主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时那种坚定和远见简直就像是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对力量积累的全新理解。
7. 读红色书籍是一种精神上的历练,就像在烈日下流汗,虽辛苦,但却能让自己变得更强。
像《西行漫记》中的那些描写,让我看到革命队伍的真实面貌,那些顽强的士兵、无私的群众,还有一种无畏的乐观主义,真的让我觉得自己那些小烦恼简直不值一提。
8. 红色书籍像是一首动人的史诗,歌颂的不仅是英雄们的辉煌,更是普通人面对困境时的坚强。
读红色经典心得体会10篇

读红色经典心得体会10篇读红色经典心得体会(一)我怀着无比崇敬的情绪读完了《红岩》这本书。
书中的革命志士们一个个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用鲜血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史诗。
这本书主要描述的事革命者们在狱中与反动派斗争的故事。
书中塑造的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于新江等在酷刑下毫不畏惧,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书中我十分敬佩江姐,江姐的丈夫在革命的斗争中牺牲了,但她却忍着悲痛,接替了她丈夫的工作,任然在工作的第一线奋斗。
之后由于叛徒的出卖,她在万县被捕,后被关押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
再那里,她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但是她丝毫没有动遥甚至于当敌人残忍地将竹签子一根根插入她的食指时,她也是面无惧色,还说:“严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就这样,江姐宁死不屈,就在重庆即将解放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的杀害了。
我读完书后,又深入地查了资料。
我发现其实书中的众多烈士在历史上都是确有其人。
如许云峰的原型徐建业,敌人用酷刑拷打,他只字不招,之后改用利诱,他仍然不为所动。
敌人恼羞成怒,给他施加了所有狠毒的刑罚,但他仍是沉默。
敌人无计可施,只得将奄奄一息的他关进渣滓洞集中营。
最后,他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
我们这天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当初那么多的革命烈士用鲜血书写历史,我们怎样可能有如今的生活呢?而应对这些牺牲的烈士,他们在酷刑之下信念始终如一,这对我们是不是也有所启示呢?此刻的许多人,一碰到困难就退缩,一遇到挫折就放下。
但革命先烈们在遇到数十倍、数百倍于此的困难时他们畏惧了吗?他们退缩了吗?不,他们没有!他们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用鲜血开辟了革命的道路,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了基石,这难道不应发人深省吗?读完这本书,我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被鲜血染红的红岩,出现了那些为了革命胜利而献身、为了争取自由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读红色书籍心得范文(精选9篇)

读红色书籍心得范文(精选9篇)读红色书籍心得范文篇1自幼就与红色经典名著有着不解的情结,利用再次拜读了由我国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呕心沥血精心打造的红色经典巨著《长征》,书中以50多万字的篇幅,描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中艰难卓绝的各个细节。
一滴一滴的泪,像蒙蒙细雨一样,洒落大地,眼前闪过的画面让我永无难忘,那是一场奇迹的话剧,那是一篇难以忘怀的历史纪录,那更是一段辛福而痛苦的记忆!当我合上《长征》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萦饶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原来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根植于我的心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令人神往,最能影响世界前途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军事奇迹,是人类战争史上一部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在历时两年时间里,各路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终于胜利到达陕北。
雄关漫道、险象环生,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积雪履盖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4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敌人派来追击的中央各部队。
他们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放地区,有些地方是中国军队几十年所没有去过的地方,但他们多以野菜、草根甚至牛皮、皮带充饥,他们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同心同德、众志成诚征服了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
是的,纵使装备极其简陋,给养严重匮乏,环境殿堂艰苦,数十倍敌军前堵后追,但中国人却没有屈服和害怕;没有埋怨和叹息;没有懦弱和退缩。
他们把个人命运与党的命运、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一起,义无反顾肩负起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这中的历史重任,他们用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抒写了一首荡气回肠、感动世界、震惊历史的英雄史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有关红书读后感

有关红书读后感
《红书》是一部充满革命斗争与磨难的历史巨著,它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革命斗争的艰辛与胜利,以及中国人民在革命中的奋斗和牺牲。
读完这部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也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红书》中,我看到了无数共产党人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和勇气。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艰难地开展革命斗争,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不断努力。
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对革命事业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同时,我也看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中的巨大牺牲和奉献。
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不断地投入到革命事业中。
他们的坚定和勇敢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通过阅读《红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书让我对革命事业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也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
人民有了更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我相信,只有不断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祖国。
有关红书读后感

有关红书读后感
《红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文献,它记录了中
国共产党从成立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阅读完《红书》,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和不懈努力,以及他们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决心和
毅力。
通过《红书》,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
个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不断前进。
同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于人民利益的忠
诚和坚定,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谋幸福、为国
家谋发展。
阅读《红书》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我也意识到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只有人民群
众的团结一心,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发展。
总之,阅读《红书》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
认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支持。
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实现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员读红书心得体会
《红岩》这一伟大的著作,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
它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重庆地下党组织的革命志士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与国民党特务、军警展开顽强斗争,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鲜血和生命的感人故事。
书中再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许建业)、江姐(江竹筠)、成岗(陈然)、刘思扬(刘国志)、余新江(余祖胜)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
太多太多令人愤慨的场景,太多太多让人震撼的情节我无法忘怀,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无畏精神、钢铁意志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正是烈士们的鲜血把巍峨耸立的红岩染得更加红艳,犹如一部波澜壮阔、激越悲壮的革命乐章。
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这是《红岩》中新中国成立时一个黎明的描写。
这一片生机
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他们血染红岩,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烈士,将他们铭记在心!然而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取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作为当代大学生和预备党员的我不禁汗颜。
通过一段时间阅读有关党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
读完这饱含深刻意义的党历史,知道党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其次就是要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方面充实自己,然后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党服务。
经过党史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党,以及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永远跟党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