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纤维艺术设计方向)学分制教学计划
纤维作品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了解纤维艺术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 学生掌握纤维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制作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纤维作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树立对传统艺术和民间工艺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培养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纤维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制作方法。
- 纤维作品的创意设计。
2. 教学难点:- 纤维作品的创新设计与制作。
-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展示纤维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了解纤维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与示范- 教师讲解纤维材料的种类、特性及制作方法,并进行现场示范。
- 学生观察并记录关键步骤,为后续实践做好准备。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纤维材料进行创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创意设计-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纤维作品的创意设计。
-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将作品展示在教室,邀请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
- 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6.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纤维艺术的特点和创作技巧。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
- 学生对纤维艺术的了解程度。
2. 评价标准:- 创意性:作品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体现学生的创意。
- 制作技巧:作品制作精细,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
- 审美价值: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符合审美标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408)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和相关的产品开发与研究能力,能够熟练从事染织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品牌设计与策划,以及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一)素质规格与要求毕业生应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素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专业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和艺术设计方法以及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设计课题中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基本的艺术科研方法,具备在本专业从事创新设计的良好素质与发展潜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系统扎实的艺术设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基本技巧,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2.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具备从事艺术设计的创新能力;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4.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5.具有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文化艺术领域从事艺术设计、管理与策划以及相关产品开发与研究的能力。
三、学制和修业年限(一)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
(二)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六年。
四、学科门类和学位授予(一)学科门类:文学(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五、毕业要求(一)学分要求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有关课程,获得毕业要求的最低学分146学分。
纤维艺术的工艺制作教案[001]
![纤维艺术的工艺制作教案[001]](https://img.taocdn.com/s3/m/5dd7fa1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d.png)
纤维艺术的工艺制作教案[001]1. 前言纤维艺术以纤维作为主要材料,是一门注重艺术感和手工艺的艺术制作技术。
其拥有大量的技术和方法,用手、线、纱、丝、毛等材料来表现艺术作品的感受性和表现力。
纤维艺术是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中发展起来的,它通过对纤维进行特定的材料和技术结合产生出广泛的艺术作品。
在纤维艺术的制作过程中,手工艺,漆过,结构和形式设计以及色彩和材料选择等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初学者掌握纤维艺术的制作和技巧,我们设计了以下的教案。
2. 教案内容2.1 材料选择在纤维艺术制作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材料的质量和特性使作品具有视觉诱惑力和触觉感受力。
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材料的质量和特性。
•颜色和纹理的协调性。
•作品的大小和形式。
同时,在选择材料时还应该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2.2 制作准备在进行纤维艺术制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1.设计作品的形式和结构。
2.选择材料,准备所需要的纱线、丝线、毛线等材料。
3.准备工具,如剪刀、细针等。
2.3 制作步骤在准备好材料和工具后,就可以开始纤维艺术的制作了。
以下是一些基本制作步骤:1.设计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将其放在纸上或轮廓上。
2.按照轮廓剪下所需形状。
3.用针和线将形状缝合在一起。
4.用线、石膏或填充物填充所需的地方。
5.在制作过程中调整形状和线条的位置和长度,直到最终作品满足预期目标。
6.如果需要,可以在最后的过程中对作品进行染色、印花或贴片等。
2.4 创意思路在纤维艺术制作中,创意思路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到制作的方向和作品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激发创意思路的方法:1.寻找灵感来源,如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地等。
2.探索新的材料,如市场上新材料的使用,冷静的考虑它的特性是否符合自己的设计要求。
3.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获得灵感,然后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创意思路。
4.与纤维艺术家或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学习他们的技术和经验。
《纤维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纤维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本课程融知识、技能、艺术和应用为一体,通过实际动手制作来体悟其工艺的独特魅力。
通过本课程系统的理论讲授和完整的设计课题制作训练,使学生对纤维艺术的概念、发展演变史和现状形成完整的认识,广泛了解纤维材料的属性,掌握其基本设计原理、工艺流程、技术方法和技能规范,能够正确地进行工艺技术的操作。
提高设计修养,具备全方位的动手造型能力,独立完成有一定质量的艺术作品。
培养学生具备鉴赏、分析纤维艺术作品审美的思维和工艺制作的能力,能胜任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需要。
2.本课程以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为制作材料,创作表现平面形态和立体形态的艺术形式。
选择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条件相适应的编织、结等工艺制作技术来学习纤维艺术,在具体实施中,分创作方案、基础练习与创作等环节进行。
3.结合今后教学工作的需要,进行创作训练,探索纤维艺术在不同应用空间的形式美,完成命题创作的设计方案和创作实物作品。
4.加强对优秀工艺作品的介绍、赏析,组织参观有地方特点的美术博物馆、工艺作坊等,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材料美、技艺美的鉴赏水平。
5.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基础条件和学习条件出发,循序渐进,在掌握传统工艺方法的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创新。
在实践中引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创造性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建议教材姜然著《纤维艺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2.主要参考书(1)周小瓯著.《跨越经纬一现代纤维艺术制作与欣赏》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2)马彦霞著.《壁挂编织》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3)高爱香编著.《纤维装饰艺术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1月版(4)诸葛雨阳郭烈炎编著.《现代纤维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5)龚建培著.《纤维艺术设计与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6)陈玲著《纤维艺术设计与制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纤维艺术的工艺制作教案1500字

纤维艺术的工艺制作教案1500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纤维艺术的定义和技法;2.掌握纤维艺术的基本工具和材料;3.学习纤维艺术的制作流程和步骤;4.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纤维艺术的基本技法;2.纤维艺术的制作流程和步骤。
三、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分节教学,共5个课时。
第一课时:纤维艺术的概述(30分钟)1.纤维艺术的定义、产生背景和流派;2.介绍纤维艺术的艺术价值和功能;3.分析纤维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课时:纤维艺术的基本技法(60分钟)1.纤维艺术的基本工具和材料;2.介绍纤维艺术的基本技法,如编织、钩织、打结、绣、染等;3.重点讲解编织和钩织的技法和使用方法。
第三课时:纤维艺术材料的准备(60分钟)1.了解纤维艺术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2.培养选材能力,介绍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3.学习如何处理、洗涤和保养纤维材料。
第四课时:纤维艺术制作流程和步骤(60分钟)1.分析纤维艺术的创作过程和设计思路;2.介绍纤维艺术的制作流程和步骤,如设计、图案绘制、样板制作、材料准备、编织或钩织、整理和装饰;3.培养创意设计和制作能力。
第五课时:纤维艺术制品制作(60分钟)1.现场教学纤维艺术制品制作;2.学生亲手动手制作纤维艺术手工产品;3.总结制作经验和技巧,讲述自己的制品制作过程。
四、教学过程安排:1.通过展示纤维艺术名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纤维艺术的魅力和内涵,引起学生的兴趣;2.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掌握纤维艺术的基本技法和制作方法;3.通过实践制作,让学生掌握纤维艺术的制作流程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手工制作水平和审美意识。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教师重点讲解编织和钩织的技法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对这两种技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学生制作的纤维艺术制品效果不错,有些同学还有自己的创意设计;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问题,注意实践环节中教学活动的安全措施。
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引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计划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使其能够在各种艺术和设计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教材使用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一个具有深度和有效性的计划。
一、教学主题教学主题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它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整体框架和教学目标。
在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中,我们的教学主题应该包括艺术表达与创新、设计理论与实践以及艺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主题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获得全面的艺术设计教育。
在艺术表达与创新方面,教学主题应关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组织,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学会运用不同的艺术媒介和材料进行创作,并掌握一定的艺术表达技巧。
在设计理论与实践方面,教学主题应关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设计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项目的实施,学生可以了解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运用设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并掌握一定的设计技能。
在艺术与社会方面,教学主题应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品位。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与社会艺术机构的合作,学生可以了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了解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并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品位。
二、活动安排活动安排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部分,它决定了教学过程中不同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方式。
在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中,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项目和艺术活动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教学计划的基础,通过课堂讲授可以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设计评审等活动,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实践项目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项目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提高其实践能力。
在实践项目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设计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设计过程的步骤进行设计和实施,并通过设计展览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
纤维艺术课程

纤维艺术课程纤维艺术(编织)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服装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对纤维的编织的艺术创造能力,通过欣赏和实践性环节的训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编织方面的基本技法,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设计出符合主题需要的纤维艺术品和能结合家纺的需要创造配套性设计。
要求学生:1、了解纤维艺术设计的概念、发展演变史和现状形成完整、系统地认识;2、了解纤维材料的属性,掌握纺织技法特点;3、掌握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诸多设计要素,提高设计修养。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纤维艺术的制作和创造本课程的难点:纤维艺术的综合运用和艺术表现力(二)课程内容第一章染织简述第二章纤维造型艺术表现技法综观1、染2、织3、针缝第三章材料与织机1、纤维的种类2、纤维艺术设计创造中新材料的尝试3、线的种类4、手织机与用具第四章织的学习与展开1、织物的基本组织2、缂丝的相关知识3、织的过程4、加入经线开口装置的织法5、织的几种表现技法6、缂丝织物的临摹第五章创作入门1、生活与创作2、纤维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3、基础与创作之间4、小品设计与织的练习第六章生活中的布与纤维艺术1、手织布在服饰方面的应用2、手织布在家居方面的应用三、本课程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前续课程)1、形态构成学2、基础图案四、课程内容的重点、深度与广度本课程是服装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的专业主干必修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纺织基本技法,本课程是家纺织物设计、室内软装饰及配套设计等课程的专业基础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纤维的编织艺术的创造能力,提高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课程涉及到技法、艺术审美等方面相关知识。
五、授课学时分配建议章节内容学时第一章染织简述 2第二章纤维造型艺术表现技法综观 4第三章材料与织机 2第四章织的学习与展开10第五章创作入门16第六章生活中的布与纤维艺术 2合计36六、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与参考书目参考书目:《纤维艺术》杨明天津出版社 2012年。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1)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教育、新闻、企业等单位从事相关艺术设计、研究、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奋发向上、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纪守法的观念,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掌握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具备厚基础、宽口径、专业化的知识结构。
了解所择专业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有较高的审美水平和设计创新能力,具有宏观把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知识和技能水平,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保健知识与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人性。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学时分配本专业学制为全日制四年,第三年开始选择专业方向。
教学计划中课程的设置共分五个板块即公共基础课、科内共同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综合课,总学时为2502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 812 学时,45学分,占总学分的26 %,科内共同课476学时,27.5学分,占总学分的16 %,学科基础课538学时,30.5学分,占总学分的18%,专业方向课(二个方向即装潢艺术设计A、环境艺术设计B)学时分别为484学时,28.5学分,占总学分的18%左右。
在公共基础课中,通识教育课为108学时,6学分,占公共基础课的11%。
总学分为170学分(包括必修课、选修课、体育达标、军训、创新、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集中实践环节等),其中,选修课学分共有11学分,实践环节29.5学分(不包括军训、毕业教育、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纤维艺术设计方向)学分制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各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工艺美术和手工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2、系统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我国有关纤维艺术设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艺术和设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能独立完成各种材料的工艺美术和纤维艺术为主的各种相关设计任务,并具有较强的现代设计和创作能力。
3、比较强的文化素质和较高的审美能力。
二、主干学科:艺术学、文学
三、主干课程:装饰基础、纤维艺术、地毯设计
四、学士学位课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外语、装饰基础
五、本科四年总学时:2844学时, 其中必修课1038学时,限选课1422学时,任选课240学时,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考察共计144学时。
六、本科四年总学分:163学分, 其中必修课53学分,限选课78学分,任选课12学分,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考察16学分,军政训练、艺术实践、就业指导4学分。
七、艺术设计专业(纤维艺术设计方向)学分制教学计划进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