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

合集下载

儿童诗的欣赏及其写作

儿童诗的欣赏及其写作

儿童诗的欣赏及其写作儿童诗的欣赏及其写作一、什么是儿童诗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是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

包括成人创作的儿童诗以及儿童创作创作的诗歌。

二、儿童诗的特征(一)童心童趣由于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儿童诗必须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激情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面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

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到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

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出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对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

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子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胆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

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叫大人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

……”诗人于幽默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渲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而不是生硬的外加的成分。

(二)儿童式想象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原创】02 儿童诗

【原创】02 儿童诗

放萤火在你的枕边, 我再编一个童话给你听: 说在夏天的夜里, 有一个翠绿的梦 ……
• • • • • • • • • • • • •
《小花朵的梦》 调皮的小风, 把小花朵的梦, 吹开一条缝。∥ 它想瞧一瞧, 小花朵的梦里, 有没有会唱歌的星星?∥ 它想数一数, 小花朵的梦里, 由几种漂亮的颜色组成?∥ 谁知从那条缝里, 滴出几滴, 弯弯曲曲的鸟声------
爸爸不会回来,今天不是星期天 妈妈你不要发愁 我是男子汉 我会用爸爸用过的锯子和斧子 给你劈开生炉子的柴 叔叔说男子汉就是有出息 妈妈,你也有一个出息∥ 如果你收到一封 从天上拍来的电报 那就是你的男子汉儿子 要摘来一颗星星 照你写字到很晚很晚
3、体现儿童特有的情趣
这种趣味是体现儿 童精神天性的趣味, 展现儿童独特的审美 心理,表现为天真、 活泼、率朴、稚拙的 特质。常通过富有想 象张力的奇妙构思来 实现。 海 带(谢采筏)
神 气 的 弟 弟 (台湾)杜荣琛 弟弟念幼稚园大班, 神气得像个大学生。 毕业典礼那天, 我问他最喜欢什么课? 他理直气壮地说: “喝牛奶课, 和吃饼干的课最好啦!”

(台湾)林武宪
我回爸回家,也都把鞋脱下
大大小小的鞋,是一家人
依偎在一起,说着一天的见闻.
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
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
五、儿童诗欣赏
4、在反复吟咏中发现诗味
诗贵在有诗味。诗学中所说的“味” 失去了生理学上的意义,已变成了评价 审美、情感的一种符号。评价诗歌时常 说的韵味、情味,是超越语言所达到的 艺术境界。
(1)把握源于节奏的诗韵 ★ 音节的长与短 ★ 句式的整与散
儿童诗的情感基 调——纯真、率朴、 明朗、欢快、自然。 这样的情感表达才能 为儿童理解并激起读 者的共鸣

唯美儿童诗

唯美儿童诗

唯美儿童诗一、原文:《星之梦》夜空里的星,像点点小灯。

我躺在草地,数呀数不清。

星星眨眼睛,似在说事情。

是宇宙的秘密,还是精灵的来信。

我好想攀登,那星星的高峰。

拉着月亮的手,在银河里游泳。

二、衍生注释:- “星之梦”:指以星星为主题,充满梦幻般想象的内容。

- “拉着月亮的手,在银河里游泳”:这是一种非常奇特而且富有想象力的表达,将月亮想象成一个可以拉手的伙伴,银河成为了可以游泳的地方,体现出孩子心中对宇宙浪漫又无边界的幻想。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围绕着对星空的喜爱和向往展开。

从躺在草地数星星开始,将星星比喻成小灯,表现出纯真的童趣,孩子看见星星那好奇的心理被生动地描绘出来。

情感方面,整首诗充满了对星星的喜爱和对宇宙神秘的向往。

比如“星星眨眼睛,似在说事情”,把星星当作能交流的对象,这种鲜活的想象背后是孩子对星星的好奇与亲近感。

表现手法上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想象,星星像小灯,是直观的视觉比喻。

而想象自己到银河里游泳,拉月亮的手等情节,充满奇幻色彩,把孩子心中那个充满幻想的世界打开呈现给读者。

四、作者介绍:没有确切的作者信息。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作者应该是一个充满童真并且有着丰富想象力的人。

熟悉儿时躺在草地上看星星的场景,所以能把孩子好奇、充满幻想的心理用简洁而富有童趣的诗句表达出来,很可能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且保有童心的成年人,或者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五、运用片段:1. 在一个宁静的夏夜,一群小朋友围坐在草地上,一个小老师模样的小朋友站在中间,指着天空开始了讲述:“夜空里的星,像点点小灯。

就像我们那首诗里说的一样,星星可神奇啦!”孩子们听着,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憧憬。

2. 美术课上,老是让孩子们画夜晚的天空。

有一个小朋友在画面上除了画了星星月亮,还在旁边写了一句“星星眨眼睛,似在说事情。

是宇宙的秘密,还是精灵的来信。

”老师走过来看到后,微笑着点头,还请这个小朋友给大家讲一讲这句诗的灵感。

3. 在家里,一位妈妈陪着孩子一起入睡。

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

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

• (三) •湖 • 好大的一面镜子, • 一只蝴蝶飞过来, • 照一照,看看衣服美不美, • 看看身材好不好。 • 一只青蛙跳过来, • 打破了镜子, • 蝴蝶急得大声喊: • 我的衣服破了! • 我的衣服破了!
爸爸的鼾声 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 它使我想起, 美丽的森林。 爸爸的鼾声, 总是断断续续的, 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 咦? 爸爸的鼾声停了, 是不是火车到站了?
诵读儿童诗
作业机
作业机,哦,作业机 世界上最完美的机器。 只要把作业放进去,再投进一角硬币, 按下按钮,等上十秒, 你的作业就会出来, 又干净,又整齐。 来看看——“9+4=?”答案是“3” 3? 哦,我的天! 看来它没有我想的那么神奇。
诵读儿童诗
• (一)春天 • 谢武彰 • 风跑得直喘气 • 向大家报告好消息 • 春天来了 • 春天来了
• 花朵站在枝头 • 看不见春天 • 就踮起脚尖 • 急着找 • 春天在哪里 • 春天在哪里
• •花 • 不知道 • 自己就是春天
(五)不学写字有坏处
小虫写信给蚂蚁 他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我想你
蚂蚁收到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 咬了三个洞 表示看不懂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 怎么办呢?
一春天谢武彰风跑得直喘气向大家报告好消息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朵站在枝头看不见春天就踮起脚尖急着找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花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六括号的遭遇一春天谢武彰风跑得直喘气向大家报告好消息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花朵站在枝头看不见春天就踮起脚尖急着找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花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白云好多的棉花糖啊
儿童诗欣赏与创作
例 诗(1)
白云 好多的棉花糖啊! 谁把它举得那样高, 叫人看又让人尝不到。
诗歌补白(2)

国内外优秀儿童诗

国内外优秀儿童诗

国内外优秀儿童诗《国内外优秀儿童诗赏析》一、原文:《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我为我心爱的马儿,带走一片云彩。

(注:这里原诗最后一句是“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为了体现一定的幽默创意,做了小改动。

正常引用请按原诗为准。

)二、衍生注释:康桥:今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

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

三、赏析:主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情感:充满了对康桥的那种不舍、柔情与热爱。

仿佛康桥是一位久别重逢又即将分离的恋人。

表现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手法。

像“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把柳树比作新娘,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柳树在夕阳下美丽而娇羞的模样;“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把青荇拟人化,赋予其“招摇”这样具有生命力和活泼感的动作。

而且全诗节奏舒缓轻盈,读起来朗朗上口,每一节的字数和句式都较为整齐,体现出诗歌的韵律美。

四、作者介绍: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名章垿,字志摩,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他的诗作情感细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语言优美。

他一生追求“爱”“自由”和“美”,诗歌风格深受英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在现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五、运用片段:1. 在小学的诗歌朗诵比赛上。

小明明朗诵着《再别康桥》,他略微稚嫩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就像他也来到了那美丽的康桥河畔,在带着同学们领略康桥的美。

分享 儿童诗

分享 儿童诗

分享儿童诗一、原文:《月亮》月亮像个大圆盘,高高挂在天上面。

夜晚洒下温柔光,好像妈妈在身边。

二、衍生注释:- “大圆盘”:这里把月亮比喻成大圆盘,这是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因为我们看到的满月的时候,月亮是又圆又亮的,形状和圆盘很相似。

三、赏析:1. 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月亮。

通过简单而生动的描述,给我们呈现出月亮在夜空中的形象。

2. 情感:表达出一种温暖、安心的情感。

将月亮的光芒比作妈妈在身边,这里面包含着孩子对于妈妈那种天然的依赖感和安全感。

孩子可能在夜晚看到月亮的光,内心就如同被妈妈呵护着一般。

3. 表现手法: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把月亮比作大圆盘,非常直观地让读者就能想象出月亮的形状。

同时还采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由月亮的光联想到妈妈在身边,让这种自然景色有了人性化的情感色彩。

四、作者介绍:从这首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作者应该是一个充满童真的人,很可能是一位小朋友或者是非常熟悉孩子心理的成年人。

从孩子纯净的视角见证自然事物月亮,并且用直白而清新的语言把这个景象描绘出来,还能融入对母爱的感受,可见作者内心的细腻和充满爱的内心世界。

五、运用片段:1. 小侄子闹着不肯睡觉,一个劲儿地说怕黑。

我就轻轻地跟他讲:“宝宝你看,这月亮像个大圆盘,高高挂在天上面。

夜晚洒下温柔光,好像妈妈在身边。

你看月亮这么温柔地照着你,就像妈妈的目光在守护着你呢,不要害怕啦。

”小侄子睁大眼睛看着窗外的月亮,慢慢安静了下来。

2. 在幼儿园的课堂上,老师问小朋友们夜晚最喜欢什么。

一个小朋友举手说喜欢月亮,老师就邀请这个小朋友分享为什么。

小朋友就站起来念起这首诗:“月亮像个大圆盘,高高挂在天上面。

夜晚洒下温柔光,好像妈妈在身边。

”小朋友念完后,其他小朋友也都纷纷点头,对月亮又多了一份喜爱。

3. 露营的时候,小伙伴看到夜色中明亮的月亮,感叹说这月亮真美啊。

我笑着说:“这月亮让我想起一首诗呢。

月亮像个大圆盘,高高挂在天上面。

夜晚洒下温柔光,好像妈妈在身边。

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

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

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儿童诗是儿童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简单、朗朗上口的语言表达儿童的情感和体验,给予他们快乐和启迪。

本文将探讨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并提供一些有用的创作技巧。

一、儿童诗的欣赏方法儿童诗的欣赏是培养儿童审美情趣和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儿童诗欣赏方法:1. 音乐欣赏法:儿童诗常常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旋律。

儿童可以通过听诗朗诵或唱儿歌的方式来感受音乐和诗歌的结合,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2. 视觉欣赏法:儿童诗的排版通常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

通过观察图画,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升欣赏水平。

3. 情感共鸣法:儿童诗通常以儿童的角度描述日常生活的点滴。

儿童在欣赏诗歌时,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与诗中的情感进行对比,增进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二、儿童诗的创作技巧儿童诗的创作是培养儿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几个儿童诗创作的技巧:1. 选择生活主题:儿童诗的主题通常来自于儿童的生活经验。

可以鼓励儿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例如家庭、友谊、自然等,以便更好地表达内心世界。

2. 创造鲜明形象:儿童诗歌中的形象应该鲜明、有趣。

儿童可以通过形容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述事物的特点和特征,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3. 采用简单语言:儿童诗的语言应该简单易懂,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

可以使用短句、简单词汇,避免使用复杂的表达方式,让诗歌更容易被儿童所理解和接受。

4. 增加节奏感:儿童诗通常具有明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可以通过使用重复的词语、句子,或者使用押韵等手法,增强诗歌的节奏感,使其更易于诵读和记忆。

5. 引导儿童发挥:在创作过程中,应该鼓励儿童自由发挥,尽可能体现他们独特的想法和表达方式。

可以在启发儿童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诗歌作品。

总结: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是培养儿童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选择合适的欣赏方法和运用有效的创作技巧,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创作诗歌,开拓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鉴赏儿童诗

鉴赏儿童诗

鉴赏儿童诗一、原文:《春天》春天来啦,春天来啦,大地从冬眠中醒来啦。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像小娃娃。

桃花姐姐羞红了脸,穿上她那漂亮的粉裙纱。

杏花妹妹也不落后,扬起她那白色的小帽挂。

春风像个调皮的小画家,拿着彩笔到处画。

画出了蓝天和彩霞,画出了河流和青蛙。

小朋友们真高兴呀,在春天里快乐地玩耍,放风筝,捉蝴蝶,嘻嘻哈哈乐开花。

二、衍生注释:这首诗里没有特别难理解的词汇。

“冬眠”指的是某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这里把大地拟人化,说它从像动物冬眠一样的状态中醒来。

“羞红了脸”是一种拟人化的描写,表现桃花盛开时花朵的粉红色如同人脸害羞时变红的样子。

“彩笔”这里也是一种充满童趣的表达,把春风带来的万物复苏的景象生动地描述成像用彩笔描绘出来的。

三、赏析:1. 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春天的景象。

诗人通过描写春天里的小草、桃花、杏花、春风、小朋友等元素,全方位地展现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画面。

2. 情感: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从描写各种动植物的姿态,到小朋友在春天里快乐玩耍的场景,都让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喜悦。

3. 表现手法:- 拟人手法的运用非常巧妙。

例如“大地从冬眠中醒来啦”“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桃花姐姐羞红了脸”等句子,把大地、小草、桃花都当作人来写,使这些自然景物富有了生命力和情感。

- 排比的使用。

“画出了蓝天和彩霞,画出了河流和青蛙”这样的句子结构相似,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而且整首诗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儿童诵读。

四、作者介绍:虽然我们不清楚这首诗的具体作者,但从诗的风格来看,这位作者应该很了解儿童的心理和喜好。

他善于运用儿童的视角,用简单明了又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描绘春天这个孩子们比较喜爱的季节。

用词简单朴实,也展示出一种纯粹的情感,很有可能是一位热爱生活、对孩子充满爱与关怀的诗人,也许是一位幼儿园老师或者是一位年轻的家长,想要通过诗歌把春天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孩子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二)落叶教学目标:1.让学生觉得写诗并不难。

2.初步了解写诗要有新奇的想象。

3.合作试写以落叶为材料的小诗。

教学准备:诗歌几首教学过程: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从哪里看出是秋天呢?(引出落叶板书落叶)你们去观察过叶子是怎么飘落的吗?学生回答后,再让他们去捡拾落叶,回到教室再观察落叶,再说话。

学生回答时,挑选好答案写在黑板上。

(估计:一片一片、摇摇摆摆、打着圈儿、荡秋千)引导连成一小诗:落叶:秋天树叶落了一片一片摇摇摆摆打着圈儿荡着秋千秋天树叶落了一片一片赏析比较1、出示两首小诗茶叶我不小心碰了一下茶杯/茶叶就象一条条/惊动的小鱼/在水中上下游动/慢慢地水稳了/小鱼又静静地躺在水底苹果苹果是太阳的孩子/它是爱红脸的小胖子/苹果是一个小火炉/把美好燃烧/苹果在树枝上是一只鸟/它把一句话藏在肚子里/那就是甜蜜反复诵读这两首小诗,分析这两首小诗的新奇比喻。

茶叶——小鱼苹果——太阳的孩子、爱红脸的小胖子、小火炉、一只鸟比较前面写的《落叶》和这两首诗,让学生感受到一首好的诗里往往要有新奇大胆的比喻。

2.试着给落叶进行大胆夸张的比喻。

(随即板书)4.挑选一个或几个新奇的比喻在小组的合作下写成一首小诗。

5.挑选写得好的几首小诗给同学们诵读。

6.帮助修改几首小诗。

课后小结:学生对新奇的比喻接受得很慢,想象不够大胆,而且没有什么逻辑。

在比喻,拟人写法上还须细致辅导。

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二)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拟人手法,什么是比喻手法。

2.初步了解什么是联想,联想的常见种类。

3.欣赏《萤火虫》、《山》,在诵读中做拟人联想,产生新奇想象。

4.以《小河的水》、《风》、《山》为题,产生新奇想象,仿写一首或几首小诗。

教学准备:诗几首教学过程:一、谈话:同学们写的第一首诗《落叶》写得很认真,可惜缺少想象力,大多是根据老师提供的例子模仿写下来的,没有自己独特的新奇的想象。

想象力也是能靠不断的练习培养的,今天,让我们发挥想象的翅膀,让我们的脑筋激荡起来吧!同学们觉得想象有困难吗?怎么样才能打开思路呢?其实,想象也是要不断训练才能越来越出色的,而且还要讲究方法。

按一定的逻辑打开思路。

下面就来学学一些打开自己思路的方法。

二、讲解什么是拟人,什么是比喻。

什么是联想。

相似联想:比如由树→伞,由天空→海洋,由鸟→飞机接近联想:由黃昏→老年,由绳子→蛇,牡丹→中国。

对比联想:神仙→鬼怪,白天→夜晚,春天→冬天。

三、以《萤火虫》《山》为例,引导进行拟人化写作练习。

出现:白天时,你躲起来充电,晚上才提灯泡出来玩。

你是星星的妹妹吗?那么,月亮是不是你妈妈?元宵节沒到,你等不及了,提着灯笼四处游玩。

同学们,你能从这些句子中读出写的是什么吗?你觉得哪句最感兴趣,为什么?分析这些句子好在哪儿?(拟人化想象)四、欣赏五首小诗。

山 1 山要找鸟儿玩/鸟儿拒绝他/ 山要找风而聊天 /风而溜走了 /只留下 /山愣愣的站在那里山2 山静静的站着/云在他的头上玩捉迷藏/ 远山过来和他拉拉手/风儿为他唱唱歌/他虽静/但是不寂寞山 3 山/是一个不会长大的孩子/山/是一个爱穿绿衣裳的姑娘/ 山/ 是我向往的地方山4 白天想找太阳玩/晚上想邀月亮游戏/ 却长不高/ 只好白天看太阳/ 晚上看月亮山5 山 /一年到头/ 都穿着绿衣服 /静静地站在那里 /任风吹,任与打/他都不怕读完了这些诗,你也能把山当人,模仿着写一首吗?五、小结:大胆的、巧妙的比喻能产生意想不到的美妙神奇效果。

你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产生大胆新奇的比喻吗?把这些想象整理好就是一首好诗。

六、指导完成《小河的水》创作,学有余力的孩子再写写《风》。

七、课后小结:对修辞手法的和联想类型的讲解范例不够,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要多准备经典范例。

另外,诵读时间太少,要挤出时间加强这项训练。

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三)教学目标通过对三首立意不同,风格炯异但题材类似的诗作的阅读、欣赏、分析,促进学生理解诗作的主题、意境、思想感情、语言艺术、写作方法等,以达到学生训练语言,积淀学生诗情的目的。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出示雪野有关树的诗(如下)。

为了能听到/好多的意见/为了能让自己/长得直/长得高/(树/才长出了/那么多的/绿色的小耳朵)《树叶》雪野)1.先让学生续尾。

2.出示雪野的诗句,让学生学习笔锋突兀而出,却意境全现的表现方法。

3.反复诵读,感受诗作的哲理。

4.诵读比赛。

二、出示王宜振的《树的烦恼》一只小鸟/给一棵树讲了许多飞翔的故事/树着听着流泪了//树也是一只鸟/树有许多翅膀/树不能飞翔//树的苦恼/是夜晚老做飞翔的梦(《树的苦恼》王宜振)1.说说这首诗作表达了什么情感,它与前面的诗作有什么异同。

2.小结:他们的题材都是树,但前面这首侧重讲理,后面这首则从树与鸟的依存,尤其是树空有翅膀和满身绿色羽毛却不能飞翔的悲哀入手,写尽树的苦恼。

重点让学生体会那中淡淡的忧伤。

情感。

3.诵读作品。

4.诵读比赛。

三、出示邱易东的《五个杈丫的小树》。

我的两只手/真像两棵树/两棵长着五个杈丫的小树//阳光下/我高高地举起这两棵小树/伸开所有的枝丫/希望能够看到/真正的树叶/真正的果子//可是只是看到——远处/蓝天、白云、大地和路/于是我在手背和手掌上/画上茂密的绿树叶/画上数透的红果子/还画上/飞来的小鸟——/我的追求和愿望。

1. 说说这首诗作表达了什么情感,它与前面的诗作有什么异同。

2.小结:不是写实物树,而是写精神树,写出了自己希望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

3.诵读。

四、反复诵读这三首诗作后,讨论从这三首作品的欣赏中你发现了什么?五、小结:同样写树,但他们决不雷同。

雪野的《树叶》有些哲理味,王宜振的《树的烦恼》偏重情感表达,邱易东的《五个杈丫的小树》则不是写实物树,而是写精神树。

正是作者视角的不同,诗所表达的主旨、思想就不同。

通过对“树”的主题的几首诗对比学习,我们对树有了多种的认识,自己在创作有关树的诗时,也要从多视角进行思考。

六、布置任务:以树为题材,自己选择一个或者几个角度,写一首或者几首诗。

儿童诗的欣赏与创作(四)教学目标:1.用强迫联想法对学生进行脑力激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欣赏范诗后,能发现主题是不畏艰难,有坚强的意志,并围绕这个主题仿写或者自己创作一首或者几首儿童诗。

教学准备:卡片几张,范诗几首,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强迫联想(扑克牌法):联想有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指导儿童运用强力联想,把似乎不相关的事,物联想在一起,很特别,很新鲜,愈有创意愈佳.1、做强力联想,对儿童提出问题:「书包除了装书,还能做什麼?一张报纸除了拿来阅读,还能做什麼?如果没有日光灯,你要用什麼照明?鲸鱼和航空母舰有什麼相似?海浪和大灰熊有什麼相似?房子和车子有什麼相似?路桥和巨龙有什麼相似? 2、拿卡片配对联想,乌贼,花园,作家,蝴蝶,墨水,文字,莲雾,污染,鼻子成语句如下:「乌贼是作家,喷出墨水来写字」「莲雾是好大的鼻子」「我们是花,爸妈是树,花园是我家,飞来的蜜蜂是来访的客人」二、给学生赏析范诗1.蜜蜂蜜蜂很喜欢唱歌 /一边飞一边唱 /嗡嗡嗡/碰到刮大风 /嗡嗡得更大声 /从龙眼林嗡到橘子林 /像在检阅树林/从早嗡到晚 /一刻不休息 /黄昏了, /风更急 /他说: /在风暴里 /采蜜更快乐 /回家更快2、返家十万里的雁子雁子很喜欢飞行/飞飞飞 /每年都南飞 /过冬真有趣 /飞过海洋 /飞过急流 /他喜欢在狂风中 /张开喉咙大声唱 /他说: /不怕风,不怕雨 /认清方向 /明年看我认归路3、松土的蚯蚓蚯蚓喜欢钻洞/一边钻一边唱 /嘿嘿嘿/身体钻进去 /泥土挤出来/他说: /觅食要努力 /不管手酸和头痛/从早到晚上 /蚯蚓都在唱: /嘿嘿嘿/嘿嘿嘿/用力, 用力再用力4 .母鸟抓虫麻雀妈妈很喜欢唱歌 /一边飞一边唱 /吱吱喳吱吱喳/虫子在哪里? /虫子在哪里? /从榕树唱到桂花树 /从晴天唱到雨天 /风雨中看他匆匆的划过田边 /急急的走到草地 /雨愈大,他愈说: /风把树叶的裙子掀开 /虫虫露出光溜溜的身子 /小麻雀有福了, /嘿嘿嘿! 嘿嘿嘿.5. 毛毛虫小毛毛喜欢打坐 /就拉一条丝 /仔仔细细 /从头到尾 /把自己裹起来 /缠成一床丝被 /密不透风/好像躲入一艘太空舱 /一到晚上 /萤火虫提著灯笼 /在外面拍翅逗他 /快出来快出来/膛螂拿著镰刀 /动手挥拳要剪他 /小毛毛沉住气 /不到时候 /就不出来6. 茧小毛虫喜欢坐禅 /就拉一条条 /仔仔细细 /从头到尾 /把自己裹起来 /缠成一床丝被 /密不透风/好像躲入一艘太空舱 /一到晚上 /隔著雾一样的纱帐 /看见萤火虫 /提灯笼四处游荡 /一闪一闪 /飞上又飞下 /有的还故意逗弄它 /绕著它的「太空船」/飞近 /飞远 //嗡嗡嗡地拍动翅膀 /还作各种倒飞表演 /小毛虫心想 /这树林诱惑太多了 /坐禅那有飞翔美妙 /我要长出翅膀 /我要赶快飞出太空舱分析:1.这几首诗里写的小动物都是怎样的小动物,你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2.哪首你最喜欢,哪几句你最喜欢,自己去诵读几遍。

三、习作:仿作,创作,不断的修改.四、批改: (1)改成有诗味的词.(2)分行,段落的修正.(3)把叙述句改成有诗味的句子.(4)删去多馀的字句,使之精鍊.(5)句子的前後搬动.儿童诗的欣赏和创作(五)一、教学目标:1、通过作品比较,让学生初步明白诗歌要注意压韵。

了解一些基本的韵脚。

2、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韵脚编一些儿歌。

3、能够修改习作中没有压韵的一些地方,使之读起来朗朗上口。

4.创编《时序歌》二、时间:二课时三、教学准备:臧克家诗作《老马》。

《小鸟》二首。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作品比较,让学生初步明白诗歌要注意压韵。

了解一些基本的韵脚。

2、能够根据老师提供的韵脚编一些儿歌。

教学准备:臧克家诗作《老马》。

《小鸟》二首。

教学过程:一、出示臧克家作品《老马》,朗读感受。

说说读起来什么感觉。

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二、出示《小鸟》二首,比较,这两首诗歌有什么异同?你喜欢哪首?为什么?小鸟,小鸟,小鸟,小鸟,停在树梢。

停在枝头。

我唱歌儿,我唱歌儿,小鸟不笑;小鸟不睬;我跳舞儿,我跳舞儿,小鸟不瞧;小鸟不看;我咳一声,我咳一声,它飞走了(liao)。

它飞走了。

小结:这两首诗主题相同,而在表达形式上略有不同,第一首儿童诗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因为它的每一句的句末是同韵字。

三、简单介绍同韵字:一般指韵尾相同的字。

1.如请学生把《老马》中每一诗句的句尾字都标出拼音,确定韵尾,告诉他们够、扣、韵尾都为ei 它们就是同韵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