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 —阅读指导课
整本阅读指导课《骆驼祥子》教案

整本阅读指导课《骆驼祥子》教案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
三、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人称互换法、表演法、探究法。
五、教学课例:名著导读课型。
六、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名著1.播放《骆驼祥子》的片尾曲《四季风》,请学生留意画面和歌词,从中传递出了哪些信息。
2.介绍作家XXX及其代表作《骆驼祥子》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批注了解祥子(买车)1.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关注细节和描写方法,理解XXX买车后的心情和心理描写。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质疑,促进思考和探究。
师小结:1.批注式阅读法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可以从字词、内容、描写方法等方面进行批注。
2.通过欣赏和批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XXX被骗了钱,他感到非常愤怒和痛苦。
他站起来,握紧了拳头,准备动手。
但XXX警告他不要动手,否则会有麻烦。
XXX感到委屈,他说自己并没有得罪任何人。
XXX告诉他,这只是碰巧被骗了而已,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会碰到不幸的事情。
XXX颤抖着,拿出了自己的钱罐子,XXX看了看,笑了笑,把钱罐子摔在了地上。
XXX看着钱散落在地上,心痛不已。
XXX问他这些钱够不够,XXX没有回答,只是颤抖着。
XXX告诉他,这些钱买一条命都不够,他不会对他下手的。
XXX想要把自己的被褥拿出来,但XXX警告他不要动。
XXX咬紧嘴唇,咽下口水,最终推开门离开了。
设计意图:本课旨在介绍表演法作为一种愉快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激发研究热情和阅读兴趣。
通过视频欣赏和猜结局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复杂命运。
学情分析:在表演活动中,学生通过评价同学的演技,认识到细节描写对于理解人物情感的重要性。
在视频欣赏中,学生猜测XXX的命运,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命运多变。
《骆驼祥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指导课件(共23张PPT)

人物介绍
老舍把祥子这样的“小人物” 写活了。祥子本是农村人,后来 到城市谋生。来到北京后,他选 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常见的 职业——拉洋车,想凭自己的力 气挣饭吃。他老实,健壮,坚忍, 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 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
车厂老板的盘剥。
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 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 祥子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 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专题探究
专题一: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祥子、虎妞、小福子的人物形象。用 完整的一段话分别概述。
专题二:探寻悲剧原因
祥子的悲剧命运不是个人的、家庭的悲剧, 而是社会的悲剧。那么,造成了祥子悲剧命 运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谈一谈你的理解?不少于100字。
人物形象
祥子: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前期);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后期) 虎妞:泼辣又工于心计,勇敢追求爱情 小福子:善良、可悲 刘四爷:自私、凶暴无情、冷酷
10.彻底堕落: 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特别是在小福子吊 死以后,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 吃喝嫖赌。拉车不勤快,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人命,彻底 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由“人”变成了“兽”。
《骆驼祥子》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老舍《骆驼祥子》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梳理本文情节,厘清主要人物及其特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赏析小说中的人物群像;梳理祥子这一主要人物的前后变化,以原版与英译版的结局差异为切入点,初步探讨老舍创作此小说的主旨思想;教学重难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赏析小说中的人物群像;梳理祥子这一主要人物的前后变化,以原版与英译版的结局差异为切入点,初步探讨老舍创作此小说的主旨思想及小说三要素的关联;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用具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课文《济南的冬天》中,我们曾感受到过身为京派作家的老舍先生那活泼温情、信手拈来的语言风格,感受到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热爱。
今天这节《骆驼祥子》阅读指导课,我们将以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为切入点,感受老舍作为大作家的悲天悯人之心。
二、整体感知1,学生交流与老舍有关的作者信息(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们明确: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2,齐答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3,设问:祥子的梦想是什么?(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4,为了这个梦想,他做过几次努力?分别是怎样的努力?努力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5,祥子是本篇小说贯穿始终的核心人物。
在故事的初始,祥子是怎样一个人物?你从哪些情节当中看出来的?6,而在小说结尾,祥子又变成了怎样一个人呢?结合情节来谈一谈。
7,你觉得,祥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三、深入感知除了祥子这一命途多舛的拉车夫形象之外,小说还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
他们与祥子存在着各自千丝万缕的关联,他们的命运与祥子的命运相互交织着。
初中名著骆驼祥子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阅读,了解《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关系,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掌握《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
3. 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领悟小说所表现的人性悲剧和社会悲剧。
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教法学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和领悟小说的主题。
3. 使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对《骆驼祥子》的兴趣,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知识,如作者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骆驼祥子》的题目,思考题目中的“骆驼”和“祥子”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
1. 简介老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简介《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三、回顾指导1. 让学生复述故事梗概,以检验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掌握程度。
2.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问题研讨1. 作者通过祥子的形象表现了什么主题?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2. 小说中的祥子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对他的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 在小说中,祥子与虎妞、小福子的关系有何象征意义?第二课时一、圈点与批注1. 指导学生对小说中的重要段落进行圈点与批注,如对祥子的心理描写、对社会环境的描写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圈点与批注,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二、活动展示1. 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进行展示。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批判性思考。
三、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骆驼祥子》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骆驼祥子》阅读指导课课件

进取! 努力!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方法归纳
❖1.读题目,思考含义 ❖2.读故事,梳理情节 ❖3.读人物,分析形象 ❖4.读背景,总结主旨
拓展延伸
读书交流会!
期待大家的精彩 发言!
读人物,分析形象
祥子的性格
祥子原来是一个老实、善 良、健壮、坚韧、勤劳、 自尊、积极进取的人力车 夫 经历种种打击后,变成了麻木、 潦倒、狡猾、自私懒惰、好占 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 行尸走肉。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
积极向上
不甘失败
自甘堕落
祥子的性格 为何有如此 巨大的变化?
读背景,总结主旨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情节,分析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 2.梳理整合,理解探究阅读的方法。(重点) 3.指导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 习惯。(难点)
读题目,思考含义
题目:骆驼祥子
❖①点明小说的主人公— —祥子;
❖②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 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 得来。
写作背景
上个世纪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 最黑暗、最混乱的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 军阀不断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 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 产。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生便纷纷涌 入城市,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 民中的一个典型。
批判 同情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如果祥子来到我们 生活的时代,他的 命运会如何?
❖③揭示主人公的性格— —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 沉默憨厚。
读故事,梳理情节
把书读薄
为各章加小标题
祥子人生大事录:把书读厚
三年攒钱 喜买新车→连人带车 被兵抢走 →逃出兵营 贱卖骆驼→怒辞杨宅 虎妞设诱 →曹府拉车 虎妞施计→茶馆行善 理想蒙尘 →侦探敲诈 丢了现金→父女翻脸 虎妞下嫁 →再次买车 葬妻卖车→夏妾勾引 身染脏病 →小福子死 绝望透顶→彻底堕落 行尸走肉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

名著《骆驼祥子》教案名著《骆驼祥子》教案「篇一」教学创意:一、通过“第一现场”新闻报导与采访的活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贴近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对祥子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二、通过问题的设置与引导,让学生三次静心阅读,感受文本的魅力。
三、在作业布置方面,导入整本书具体的阅读规划,并在活动安排中设置了制作目录卡片、观赏电影并于朋友圈发表影评、撰写研究性小论文等一系列创新活动。
教学重难点:1、三次精读文本并从中感受祥子人物形象及其命运变化;2、结合背景,探索祥子命运变化的多方面原因;3、通过名著阅读规划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教学方法:猜读法、提要法、合作交流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以“第一现场”新闻采访形式,通过阅读、访谈,填写户籍信息卡,初识祥子。
记者:经过多日调查,发现农民工祥子的个人信息严重缺失。
此外,我们需要对祥子的能力进行评估,看其有无可能实现最终梦想。
请同学们翻开《骆驼祥子》第一节(1-10页),静心阅读(时间:6分钟),思考并完成:1、祥子的户籍信息卡;2、刚到北平时,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活动目的:1、巧设情境,通过“第一现场”新闻报导与采访的活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贴近生活,激发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填写户籍信息卡,并关注与思考祥子的命运。
活动二“第一现场”栏目组再次回访,进行跟踪报道。
请同学们翻开《骆驼祥子》第23节(207-215页),阅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记者:祥子梦想是否已经实现?他现在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注明:此环节角色变换,学生成为记者,由学生采访学生。
活动目的:1、通过问题的设置与引导,让学生静心阅读,进行思考,回答问题。
2、通过角色变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三深圳市“第一现场”栏目的报道总结。
记者:梦想破灭!祥子从一个“五好”青年几经辗转沦为社会混混,原因是什么?请大家快速阅读《骆驼祥子》导读1-4页、知识链接1-4页,寻找答案。
注明:此环节仍为角色变换,学生成为记者,由学生采访学生。
初中名著导读微型课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名著导读微型课《骆驼祥子》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及其作品背景。
2. 把握小说的主人公祥子的形象特点及其命运。
3. 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之间的联系。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祥子形象的分析。
2. 小说社会现实的把握。
教学难点:1. 小说深刻内涵的理解。
2. 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作者简介、作品背景、人物关系等。
2. 学生预习《骆驼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老舍及其作品《骆驼祥子》。
2.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分析祥子形象特点:勤劳、朴实、善良、坚韧,有梦想。
2. 探讨祥子命运的悲惨原因:社会现实、人际关系的冷漠、命运的无常。
3.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旧社会的黑暗、人性的扭曲、底层人民的苦难。
三、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享阅读《骆驼祥子》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骆驼祥子》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物命运。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老舍的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骆驼祥子》,使学生了解了作者老舍及其作品背景,分析了小说中主人公祥子的形象特点及其命运,探讨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阅读指导和思维训练。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6篇)全文优选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祥子买车”的心酸故事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教学方法批注式阅读法、人称互换法、表演法、探究法五、教学课例名著导读课型六、教学过程(一)欣赏引入名著(1)播放《骆驼祥子》的片尾曲《四季风》,请大家留意画面和歌词,从中传递出了哪些信息?这部电视剧,是由哪部作品改编而来的?读了的同学,能跟大家说一说,这本书的影响力吗?(2)欣赏二,了解作家及作品的影响:老舍,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骆驼祥子》是其代表作。
俗语云:“点铁成金”,有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唯有《骆驼祥子》才当得起。
——司马长风据不完全统计,《骆驼祥子》有31个版本,光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再版了14次,还曾被翻译成十几种外文。
设计意图:片尾曲的播放,学生一下子就能从画面和歌词中,找到关键信息点,比如老北京、车夫、贫穷等,自然而然地引入名著《骆驼祥子》。
欣赏二,更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老舍先生及其《骆驼祥子》影响力之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批注了解祥子(买车)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着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些不尽合自己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骆驼祥子》阅读指导
涉县原曲中学
吴丽宁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典型章节,比较分析作品人物 的性格变化,多角度感知人物形象,体会 作者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2.学会运用浏览大致情节,精读精彩片段, 赏读典型语句等方法进行名著的阅读,激 发阅读兴趣,实现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老舍,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北京人,现代 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 大师,被誉为“人民艺 术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 子》《四世同堂》《龙 须沟》《茶馆》《月牙 儿》等。
阅读方法
浏览——了解故事情节 精读——欣赏精彩片段 赏读——实现情感体验
人物形象
健壮勤劳 诚实善良 憨厚正直 坚韧奋进 懒惰颓废 投机取巧 狡诈贪婪 麻木不仁
阅读方法
浏览——了解故事情节 精读——欣赏精彩片段 赏读——实现情感体验
内容简介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 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 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 中拉洋车。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 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 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 起来,再度奋斗。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而 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 的梦。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毁坏成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 无业游民。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 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 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