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选材和组材
作文的选材与组材

你帮我擦干身子,披上毛巾,避免我着凉;你帮我找来水杯,灌上热水,给予我温暖;你 把我冰冷的手放在掌心,一遍又一遍地揉搓着;你为了照顾我,放弃了观看精彩的比赛, 始终陪在我的身边,温暖着我,我的心。我想对你说声,“谢谢你”,却,全身发抖……
突然有一天,你递给我一份礼物,口中还说着,“祝你生日快乐!”,我才猛然悟起自己 的生日到了。学业的繁重,让我早已忘记了生日,忘记了童年,你,却是除了爸爸妈妈, 记得最清楚的一个,始终,准时为我送上祝福,带来温暖,温暖着我,我的心。我想对你 说声,“谢谢你”,却,只留下了两行泪痕……
还有默默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和安全的医生、消防员,还有为我们辛苦劳作的快递员。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敬业中国人! 其实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敬业人,母亲所在的交通银行信息技术部,每年春节, 总有值班人员在机房里度过。
“机组运转正常,报告完毕!”“数据运行正常,报告完毕!”“通讯线路正常,报 告完毕!”值班员工认真地汇报着工作,室外是万家灯火,阖家团圆,室内是谨慎认真, 严阵以待。他们是平凡的,却用身影铸就了丰碑。为了保护机房的正常运转、随时排除安 全隐患,除夕夜,当别人阖家团圆时,他们只能守在监控室,全神贯注地关注着每一个系 统的运行情况。他们的敬业精神着实让我感动。
④同样,很残忍的,我相信破碎的人生才最美丽。 ⑤我喜欢苍老的人记起发黄的青春,孤傲的人忏悔错过的爱情; 我喜欢英雄暮年时的忍痛回首,红颜逝去后的对镜哀思。我喜欢人
记叙文的选材和组材

以《钓鱼》为题 的选材
▪ A、妈妈为了筹钱 交学费,劳累过度,病倒在床。 星期天,我去钓鱼,准备给妈妈补补身体。(表现 母子之情)
▪ B、我是钓鱼能手,可大半天,才钓到两条鱼。我 感到纳闷,向爸爸一问,得知一个月之前,河上游 建了一家工厂。(反映环保问题)
▪ C、 我偷偷地到王大伯的养鱼池到钓鱼,妈妈得知 后,让我向王大伯认错,并给了钱。(表现母亲对 子女的严格要求)
文章立意是“歌颂生命中的一位良师”,以下选材有 何利弊?
练习:
假如让你以“良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你认为下列哪些材料比较合 适?
① 清晨,老师和同学一起打扫卫生,衣服都弄脏了。 ② 开运动会时,老师为自己班级加油,嗓子都喊哑了。 ③ 老师被评为优秀老师。 ④ 周六,班上有个同学得病了,老师不顾自己小孩子发烧,专程50
▪ D、几位领导干部利用公款钓鱼。(抨击社会不良 现象)
▪ 选材要求四:时代感社会感
▪ 贴合社会的热点, 以小见大,本身就是文章最好的写作方法。 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 “一叶落而知秋,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 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更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材料,缺乏材料,即使再高明的 作家,也无法进行写作。 那么材料从哪里来呢?
材料的来源
《创业史》的作者柳青,他一贯深入生 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 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部分以农村 生活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比较真实地 反映了近几十年历次重大历史时期农民的 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
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头。
材料的来源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说过:“问 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 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 补充啊! ”
选材组材

选材组材:中考作文如何选材组材王延学讲前综述:对于一篇作文而言,内容(材料)往往是第一位的,各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将“内容充实具体”列为重要条件。
作文的内容好,充实、具体,这是中考作文取得高分的先决条件之一。
内容空洞、虚假的文章,是绝对进不了一类卷的。
此外,有了鲜活、典型的作文材料,同学们还得想办法将其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同一大把散落在地上的珠子,你得找一条线将其串起来。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也是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选材无论是何种文体,对材料的选用都有三个基本原则:其一,紧紧围绕中心。
选取能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舍弃不能表现中心的材料。
这就像盖房子,建筑工人需要的是钢材、水泥、砖,而做衣服的材料、造糖的材料,即使再好,也是不能用的。
比如你要写一名助人为乐的同学,那就得搜集他如何助人的材料,至于他如何刻苦读书之类,就不宜作为文章材料了。
其二,选取典型的材料。
典型的材料,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能够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其三,选取新颖的材料。
选材时还应尽量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材料,避免老生常谈。
我们写作时不妨以时事入文,不妨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真正属于自己的材料。
在选取典型素材时,同学们应注意如下几点:1.写记叙文一定要精选材料。
例如两个父亲同时给女儿送学费。
一个是直接乘车30里送钱给女儿;另一个是挑了一担谷子,夜里出发走了30里山路,天亮到了集市,然后卖掉谷子给女儿送钱。
这两个送钱的材料,给读者留下的感受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显然要选取后者作为作文素材。
2.记叙多件事,不少考生容易出现的误区是,仅仅从一个方面选材。
虽然记叙了多件事,可这“多件事”属于同类材料的简单相加,这样文章内容就会显得单薄,人物形象也会显得单薄。
就像是请客吃饭,如果桌上有十几盘菜,可全是同一种菜,那就会显得单调;相反,虽然桌上的菜并不是很多,但却各具特色,那么,比起一类的十几盘菜,它反而要显得丰富。
记叙文选材与组材

比如作文题目“珍惜所拥有的 ____”,从家庭考虑,可选择亲情、 母爱、温馨等;从学校考虑,可选 择朋友、师爱等;从社会考虑,可 选择爱心、宽容等;从自身考虑, 可选择思考、信心、忍耐等。
同时可选自己材料积累丰富的写,比 如你占有丰富的有关珍惜时间方面的 材料,就可以写“珍惜所拥有的时 间”;可选自己感悟最深的写,比如 你平时对亲情就有一定的感受和思考, 就可以写“珍惜所拥有的贫穷经历”, 就更能让人耳目一新了。
具体做法常有两种:(1)从一草一木、 一虫一鸟的小事物中迸发出诱人的思想 火花,揭示深刻的生活哲理(2)借助日 常小故事、小场景烘托时代大背景,透 视出本质意义要注意的是挖掘材料内涵 要适度,挖掘的思想不能游离材料蕴涵 的本质
4.移花接木法,把别的事物、人物、故 事转借到自己作品中,借别处的题材表现 人物性格,表现深刻的主题,这种方法就 叫移花接木法
7.从众人关注的热点下手 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关注时事,观 看《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如果 把这些“热点”引入自己的作文, 文章肯定能够出彩。
半命题作文“想起了___________”,有 的考生积累了2004年感动中国的人物的 材料,以“想起了任长霞”为题目,谈她 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 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 济困,她柔肠百转。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 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 虔诚的尊重。
6.从小巧的切入点下手 切入点越小越好,小中见大,深处开掘。 题目“走近__________(伟人、名著、 自然、科学……)”, “走近科学、走近 自然、走近名著”等,那样就很容易写得 空泛、笼统,不能写出真情实感。 而“走 近刘翔”,“走近辛弃疾”“走近‘神 六’”等等,这就具体得多,就能通过自 我的生活细节来写活伟人、名著、科学等 对自己的深刻影响,而且可以采用多种表 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体验与感悟。
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

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作者: ————————————————————————————————日期:记叙文写作选材与组材要想写好文章,选材是关键。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材料,靠积累。
要积累,靠观察,靠收集。
占有材料,途经一般有三:1、从生活中汲取。
沸腾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热爱生活,关注人生,作文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
2、从书籍中收集积累。
人不能事事经历,书籍为我们体味生活,理解生活提供了又一渠道。
3、整合生活素材,或在原材料基础上,借假设推理而生发出新的材料。
选择材料如果说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这篇文章的血肉躯体。
中心思想是由具体材料来表现的,中心思想蕴含渗透在材料之中。
因此,我们要表现一个特定的中心思想,是不能随便找点材料就写的,而需要进行认真的选择,那么如何选择材料呢?一、材料要真实。
这个真实,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是事情的直接参与者);也可以是耳闻目睹(自己作为旁观者)。
尤其要选取真实的有个性特点的细节材料。
记叙文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人或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
在写人记事时,大而空,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
如果能从“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即选择个性特点鲜明的细节材料来写人记事,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二、材料要典型。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表现力和说服力。
因此,要从众多的材料中挑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
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
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
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典型事例的安排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让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化。
2、不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
小学生作文指导:选材和组织材料

小学生作文指导:选材和组织材料(一)选材的标准按照什么标准选择作文材料呢?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看哪个材料最符合题目的意思,最能表达中心意思。
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标准。
第二是看哪个材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清晰最深刻。
只有清晰、深刻的印象,才能写得具体。
第三是看哪个材料最能用语言表达清楚。
(二)选材的基本要求1、紧扣中心。
要选与中心有关的材料。
无论是叙事、记人,还是状物、写景,都要按中心意思来取舍材料。
2、详略得当。
一般说,凡是与中心意思关系特别密切的,最能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应该详写;对表现中心意思起辅助作用的次要有材料可以略写。
3、力求新意。
所选的材料要尽量有新意。
有的小作者写《记一个值得学习的人》,总是选取一些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大家十分熟悉的材料,缺乏新鲜感。
要使作文不落俗套,尽量要选取自己新发现的一些材料。
4、材料要真实,要善于选小材料。
作文要记实事,说真话。
记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要防止夸大事实,更不能胡编乱造。
有的小朋友会说,作文不是要想象吗?想象也要以事实为基础,没有事实基础的想象是胡思乱想,是不足取的。
还要注意选择一些小的材料。
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一件事的意义,往往从小事中反映出来,以小见大。
(三)列作文提纲选材以后要做的工作是组织材料、安排材料。
这一步工作集中体现在列作文提纲上。
提纲列好了,作文的框架也是搭好了。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这样一一列出来,写起文章来就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自测题:1、下面三个题目,应该选哪些材料,在题目后面写上所选材料的序号。
题目:(1)乐于助人的张叔叔(2)小博士(3)给妈妈的礼物材料:1)他脑子里装的东西比谁都多。
2)双休日为邻居修自行车。
3)为王奶奶换煤气。
4)画幅肖像作为“三八”节给妈妈的礼物。
5)“太阳是静止的”这话讲得不科学。
6)画白发引起的回忆。
7)“我”喜欢跟他一起做作业。
8)妈妈额头的皱纹记载着她的辛劳。
记叙文选材与组材共28页文档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记叙文选材与组材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选材、组材

议论文写作指导——选材、组材学习目标1、了解议论文选材的途径及要求;2、提高选取、压缩、组合、运用材料的能力。
预习案了解选材途径一、明确阅读与写作的三大母题,平时注重从这几方面积累、归纳素材:1、人与自然2、人与社会3、人与人(自我、他人)二、结合几大母题,从以下几个途径选材:1、中外历史【人与自然】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表现人与自然的抗争。
孟子“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朴素雏形。
请你举一举:【人与社会】如: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积极用世。
梭罗退居瓦尔登湖淡泊避世。
请你举一举:【人与人】如:武则天的“无字碑”。
德国总理勃兰特的“惊世一跪”。
请你举一举:2、课本素材【人与自然】如:《像山那样思考》呼吁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赤壁赋》中自然永恒与人生荣枯无常的矛盾。
请你举一举:【人与社会】如:《五人墓碑记》中的“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战争对人身体及心灵的摧残。
请你举一举:【人与人】如:《老王》中“我”对“老王”的愧怍。
《我与地坛》“死是必然要降临的节日”;“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
”请你举一举:3、时代人物【人与自然】如:韩少功曾乡居耕读八年,被称为“现代陶渊明”。
中国人马军领导他的公众与环境信息研究中心(IPE)披露了500多家公司的污染问题,获得了戈德曼国际环保奖。
请你举一举:【人与社会】如:人权斗士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黑色肌肤,一生奉献,风雨中抱紧自由。
孙杨,作为奥运冠军的耀世辉煌与作为公众人物的行为失范。
请你举一举:【人与人】如:林丹与李宗伟,“既生瑜,何生亮”/“瑜亮之争”没有失败者。
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请你举一举:4、社会现象【人与自然】如:玉树重建工作进入第六年,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却几乎失控,人们惊呼“重建一个玉树,毁掉一个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