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必过教材
网络工程师必看书籍

转贴]网络工程师考试总结网络工程师考试要想做网络工程师最权威的国家认可的就是计算机软考的中级网络工程师,只有考上这个才能成为网络工程师。
证书由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同时颁发,很有权威性~也是政府唯一认可的职称证书:要考网络工程师需要学习的有:1、《网络工程师教程》,必看,当作指导性的大纲来看,它可以使你网络知识的结构更加清晰与合理。
由于教程不完全覆盖考试内容,获取其他资料作为知识的深化和补充是绝对必须的,下面的推荐与大纲介绍的基本同步。
2、《数据通信原理》,包括通信原理和交换技术的内容,在上午肯定有一二道大题,只看教程不够。
对这本书不一定看得太深,即使没有任何基础通上一两遍也不困难,可以让你提高一大步。
这部分相关的内容还包括《信号与系统》,不想做硬件的朋友我觉得就不用看了。
3、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这部分看教程即可。
4、局域网技术,先看教程,然后找一本CCNA英文教材看一遍。
这样有三个好处:比教程更深入;同时提高专业英语水准;顺便学习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础知识。
5、广域网技术看教程,这部分A TM是重点,需要找别的资料深化一下(因为它流行,如CISCO流行一个道理)。
6、网络互连,先看教程。
路由方面的知识教程上不够,建议有Linux环境,看看UNIX系统中的路由配置。
CCNP的教程不必要全看,路由和交换看看就行,中文的也可以。
7、网络操作系统,如上,研究linux就可以。
上午题目里面会有。
8、网络管理上,教程中本章前面对局域网的管理部分非常好,是每一个网络管理员都应该耳熟能详的经验。
后面的SNMP不太深,但是也差不多够了,想深化的找一本《网络管理》,对snmp会有更认识。
9、网络安全,教程很概念化,如果想深入一点,看看《计算机密码学》,对加密技术能有更多感性认识(如RSA的原理,一次一密乱码本),但不用太深入。
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感受一下win2000在安全方面对身份认证,鉴别,访问控制等技术的具体实现。
信息安全工程师软考书籍

信息安全工程师软考书籍信息安全工程师是一个关键的职业,他们负责保护和维护组织的信息系统安全。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信息安全工程师,学习合适的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值得推荐的软考书籍,帮助您准备和通过信息安全工程师的考试。
一、《信息安全工程师教材》这本教材是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的官方教材,由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它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并重点阐述了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密码学、应用安全等内容。
这本书的编写团队由多位业界专家和教育界人士组成,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可以帮助考生全面理解信息安全工程师的知识要点。
二、《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指南》这本书是一本辅导类教材,由多位从业经验丰富的信息安全工程师和培训导师编写。
它结合了考试大纲的要求,精选了重点和难点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和讲解。
它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习题训练,帮助考生巩固理论知识,并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这本书在内容的覆盖面和实用性上都非常出色,是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信息安全技术与实践》这本书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经典教材,它以信息安全的实践应用为主线,全面介绍了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和方法。
书中内容涵盖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物理安全等多个方面,并且结合了真实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这本书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能够帮助考生理解信息安全技术的本质和应用场景。
四、《信息安全工程师备考指南》这本书是由国内知名的IT培训机构编写的备考指南,主要面向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的考试要求。
它全面梳理了考试大纲的重点和难点,列出了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并提供了详细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这本书还附带了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考生可以通过练习来检验和提升自己的复习效果。
这本书适合那些对考试重点和考点不太了解的考生,能够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五、《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全真模拟卷》这本书是一套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的全真模拟试题,由多位软考考官和从业专家编写。
网络优化工程师必学—LTE高负荷小区应急处理步骤

网络优化工程师必学—LTE高负荷小区应急处理步骤一、高负荷小区预警门限 (3)二、黄色预警处理方案 (3)第1步:修改最小接入电平 (3)第2步:修改邻区CIO即Ocn参数 (3)第3步:修改邻区Qoffsetcell参数 (4)第4步:修改参考信号发射功率 (4)第5步:4G分流话务至2G网络 (5)第6-1步:修改室分服务小区A5门限(学会理解事件) (6)第6-2步:D+F配置中降低D频段负荷(学会理解事件) (7)第6-3步:D+F配置中降低F频段负荷(学会理解事件) (7)第6-4步:修改宏站服务小区A3事件的Ocs参数(学会理解事件) (8)三、红色预警处理方案 (9)1、修改最小接入电平 (9)2、修改参考信号发射功率至10dBm (9)3、4G分流话务至2G (9)4、2G分流话务至3G(针对23G双模手机) (10)5、2G分流话务至3G(针对234G三模手机) (11)6、修改3G涉及2G参数(提高3G业务吸收能力) (11)7、修改3G涉及4G参数(提高LTE网络难度系数) (12)8、修改initPUCCHSRSConfigprofile参数(慎用,未经验证) (13)一、高负荷小区预警门限通过NPO的“VS_UE_RRC_connected_state_Tmax”计数器或PMS统计来监控小区的时段最大在线用户数,以此来评估小区的负荷情况,按下表设定预警门限,并对应下文所采取的处理手段:二、黄色预警处理方案●第1/2/3步可一次性执行完毕,观察小区负荷变化情况;●若负荷持续偏高,则继续执行第4/5步,执行完毕后,观察小区负荷变化情况;●若负荷持续偏高,则继续执行第6步,该步骤中视情况分解为四个分支。
第1步:修改最小接入电平修改空闲态小区最小接入电平Qrxlevmin参数至-120dBm,意在排除小区边缘用户:第2步:修改邻区CIO即Ocn参数依靠mapinfo基站地图,查看周围邻区的负荷情况,挑选负荷相对较轻的几个邻区,修改这些邻区CIO小区偏移量也即Ocn参数,该参数对邻区切换判断事件A3/A4/A5-2均适用,修改至dB3(即正值3dB,不能再超过该值),人为增强邻区满足条件,加快向邻区切换,从而减轻服务小区负担:第3步:修改邻区Qoffsetcell参数对标第2步,依靠mapinfo基站地图,查看周围邻区的负荷情况,挑选负荷相对较轻的几个邻区,且这几个邻区符合以下条件:同频邻区或同优先级异频邻区,修改Qoffsetcell小区偏置值至dB-3(即负值-3dB,不能再超过该值),人为增强R准则中邻区R值,鼓励重选至邻区,减轻服务小区负担:第4步:修改参考信号发射功率该步骤必须区分宏站还是室分,是单端口还是双端口,因为对应着SIMO节点还是TxDiv/MIMO节点,若节点搞错了,是达不到效果的。
软件工程师必学《红宝书》-计算机基础课

软件工程师必学《红宝书》-计算机基础课摘要:一、引言二、软件工程师必学的《红宝书》1.《红宝书》的概念2.《红宝书》的重要性三、计算机基础课程1.计算机组成原理2.数据结构和算法3.操作系统4.计算机网络四、软件工程师如何学习《红宝书》1.理解基本概念2.动手实践3.结合项目经验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发展道路上,有一本书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被誉为“红宝书”的经典教材。
本文将介绍《红宝书》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软件工程师必须学习它,并探讨其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二、软件工程师必学的《红宝书》1.《红宝书》的概念《红宝书》是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核心知识的总结,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和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
这些课程为软件工程师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2.《红宝书》的重要性《红宝书》中的知识是软件工程师必备的基本素养。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原理,提高编程效率,分析问题,优化算法,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1.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包括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对于软件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程序运行的底层机制。
2.数据结构和算法数据结构和算法课程涉及数据表示、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软件工程师编写高效、可维护的代码,提高程序性能。
3.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课程讲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软件——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实现。
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助于软件工程师更好地管理资源、调度任务、优化程序性能。
4.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协议和技术。
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可以帮助软件工程师设计和实现分布式系统、优化网络通信、解决网络问题。
四、软件工程师如何学习《红宝书》1.理解基本概念学习《红宝书》时,软件工程师应关注基本概念和原理,而不仅仅是具体的技术和工具。
网络工程师必须了解的常见网络协议

网络工程师必须了解的常见网络协议网络工程师是当今信息时代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之一。
他们负责设计、构建和维护网络基础设施,确保网络的高效运行和安全性。
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和掌握常见的网络协议是网络工程师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网络工程师必须了解的常见网络协议。
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之一,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规则。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负责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
IP (Internet Protocol) 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寻址,将数据从源地址传输到目标地址。
网络工程师需要深入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各个层次的功能,以便能够解决网络中的问题和故障。
2. HTTP协议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是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它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规则,包括请求和响应的格式、状态码等。
网络工程师需要熟悉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了解常见的请求方法(如GET、POST)、请求头和响应头的含义,以便能够优化Web应用的性能和安全性。
3. DNS协议DNS (Domain Name System) 协议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重要协议。
它负责将用户输入的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以便实现网络资源的访问。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DNS协议的工作原理,包括域名解析的过程、DNS服务器的层次结构和缓存机制等,以便能够解决域名解析的问题和优化DNS性能。
4. DHCP协议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协议是一种自动分配IP地址的协议。
它允许网络中的设备自动获取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等网络配置信息。
网络工程师需要了解DHCP协议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式,以便能够正确地配置和管理网络中的IP地址和其他网络参数。
全国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很好的复习

网络工程师复习结构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试题分析[1] 网络概念题目比较多,一般了解了定义就能给出正确答案。
[2] 考查了更多的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配置的内容,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今后的出题人员更加重视这方面知识的考核,而且网络工程师考试的上、下午试题钭不会将软件设计师等级别的考试一样有明显的区别。
[3] 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方面的比重有所下降,分数仅有6分。
[4] 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题、企业信息化、标准化及知识产权方面知识和同级别的软件设计师上午试题是完全相同的,前后有34分的题目是一样的。
表1 按试题号分布的考查内容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试题分析下午试题从题型上来看最大的变化是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主要体现在无线网卡的设置,交换机VLAN的设置,路由器的基本设置等方面。
这样的考核,更能体现网络工程师的能力。
符合网络设计师的发展趋势。
因此要求网络设计师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熟练的动手能力,特别是配置实际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也是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发展的方向。
与往年惯例不同的是,网络分析、综合应用、网络故障排除等成熟的考点,在本次考试中没有出现。
从本次试题结构来看,网络设计师下午试题偏向实际应用。
局域网络技术、VLAN、无线局域网、居民接入网以及路由器的基本设置等都是本次考试的重点。
本次考试的知识点和分值分布如表2所示专业老师总结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全部在上午题出),这个部分的内容现在一般有8分左右,有一定难度,而且知识的覆盖面很广但目前考察的难度有所降低,大部分的题目都是以前考过的真题(尤其是这个部分的计算机)..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主要讲述了网络的七层模型,建议大家简单地了解一下,书的后面有详细的讲解。
第三章《数据通信基础》,这一章的考题主要集中在上午的考试,一般2分左右,本部分内容有难度,但从考试方面来看不必研究太深,本章的考点有:(1)熟练信道带宽、误码率的公式(计算题);1、模拟信道的带宽 W=f2-f1 其中f1是信道能够通过的最低频率,f2是信道能够通过的最高频率2、尼奎斯特定理也叫【尼奎斯特极限】:信道带宽为W 最大码元速率也叫波特率:B=2W(Baud)注意:超过尼奎斯特极限传送脉冲信号是不可能的,所以要进一步提高波特率必须改善信道带宽3、一个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bit)与码元的种类数N有如下关系:n=log2N单位时间内在信道上传送的信息量(比特数)称为【数据速率】数据速率= R=B log2N=2W log2N(b/s)每秒比特简写为bps或b/s4、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香农定理C =W log2(1+s/n)这个公式叫做香农定理,其中W为信道带宽,S为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噪声的平均功率,s/n叫做信噪比。
2023年版软考网络工程师内部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详解

2023年版软考网络工程师内部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详解1.用于连接以太网的网桥类型是(B)。
A.源路由网桥B.透明网桥C.翻译网桥D.源路由透明网桥详解:此题是一个概念题,多看教材就可以选择出来。
透明网桥(或生成树网桥)以混杂方式工作,它接收LAN上传送的每一。
当收到一加时。
网桥必须决定将其丢弃或是进行转发。
如果要转发,则通过查表找到目标主机的输出端口。
网桥的地址表是通过生成树算法自动建立的。
透明网桥的优点是易于安装,只需插入电缆就可以自动工作,无须预先进行设置。
但是这种网桥仅仅使用了网络拓扑结构的一个子集。
在802委员会内部.支持CSMA/CI)和令牌总线的人选择了诱明网桥,而令牌环的支持者则倾向于源路由网桥。
2、以下关于以太网交换机地址学习机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交换机的初始MAC地址表为空B.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如果没有相应的表项,则不转发该帧C.交换机通过读取输入帧中的源地址添加相应的MAC地址表项D.交换机的MAC地址表项是动态变化的详解:交换机是网工种必须熟练掌握的。
交换机就是一种由高速硬件构成的多端口网桥。
交换机的初始MAC地址表为空,收到一个数据帧时将其源地址添加到自己的MAC地址表中,通过这种逆向学习算法逐步建立地址表。
当收到的帧的目标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时,交换机将其广播发送到所有输出端口。
3、路由器包含多种端口以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其中能够连接DDN、帧中继、X.25和PSTN等广域网络的是(八)。
A.同步串口B.异步串口C.AUX端口D.Consol端口详解:这个答案有点长,但是和交换机一样,路由器也是网工考试的重中之重,必须完全掌握。
常见的网络端口有以下几种。
①RJ-45端口。
这种端口通过双绞线连接以太网。
IOBase-T的RJ35端口标识为ETH,而IooBaSe-TX的RJ-45端口标识为10/10ObTX,这是因为快速以太网路由器采用10∕100Mb∕s自适应电路。
5.网络工程师复习(背熟必过秘籍)---必看.

5.⽹络⼯程师复习(背熟必过秘籍)---必看.⽹络⼯程师笔记⽬录⽹络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章数据通信基础 ................................ - 3 - 第⼆章局域⽹技术.................................. - 5 - 第三章⼴域⽹和接⼊⽹技术 ......................... - 16 - 第四章因特⽹ ...................................... - 23 - 第五章路由器与交换配置 ............................ - 34 - 第六章⽹络安全 .................................... - 50 - 第七章⽹络管理 ................................... - 58 -第⼋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 - 72 -第⼀章数据通信基础⼀、基本概念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送的码元个数,如果信道带宽为T 秒,则码元速率1B =。
若⽆噪声的信道带宽为W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 与码元种类N 关系为2log N n =,则极限数据速率为22log 2log N N R B W ==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为(1)2log S N C W += 1010log S N dB =其中W 为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平均功率,S N 为信噪⽐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率的2/3左右,即20万千⽶/秒编码:单极性码:只有⼀个极性,正电平为0,零电平为1;级性码:正电平为0,负电平为1;双极性码:零电平为0,正负电平交替翻转表⽰1。
这种编码不能定时,需要引⼊时钟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回归到零电平,正电平到零电平转换边为0,负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为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计算机系统知识 (4)硬件知识 (4)计算机结构 (4)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原码、反码、补码) (4)指令系统(指令、寻址方式、CSIC、RISC) (8)多处理器(耦合系统、阵列处理机、双机系统、同步) (11)存储器 (13)存储介质 (13)输入输出(I/O)系统 (14)操作系统 (15)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 (17)软件的分类 (17)软件生存周期 (17)软件开发模型 (17)软件测试 (18)软件项目管理 (18)网络技术 (20)网络体系结构 (20)网络分类 (20)参考模型 (21)数据通信 (22)传输介质 (23)编码和传输 (24)传输技术 (25)差错控制技术 (25)局域网与城域网 (26)IEEE802项目体系结构 (26)802.3和以太网 (26)802.11无线局域网 (27)网桥 (28)虚拟局域网VLAN (28)广域网与接入网 (30)TCP/IP协议族 (32)概述 (32)网络层协议 (32)ARP地址解析协议 (32)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33)IP协议 (33)进制转换的基础知识 (33)IP地址 (34)关于IP的计算 (36)IP协议 (40)ICMP (42)传输层协议 (42)UDP协议 (43)TCP协议 (43)应用层协议 (46)交换和路由 (47)交换机 (47)交换机工作原理 (47)交换机交换方式 (47)交换机配置 (48)路由 (49)路由基础 (49)常见路由协议 (50)路由信息协议RIP (50)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EIGRP (50)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50)路由交换配置案例 (51)综合案例 (51)OSPF的基本配置 (60)网络操作系统NOS (61)Windows操作系统 (61)域 (61)活动目录的组成 (61)Linux系统 (62)Linux磁盘管理 (63)文件系统 (63)常用命令及常见配置文件格式 (63)文件类型与权限 (64)应用层协议及网络服务实现 (66)DNS (66)基础知识 (66)LINUX实现DNS (67)Windows实现DNS (68)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68)DHCP基础知识 (68)LINUX下DHCP配置 (69)windows下配置DHCP (71)电子邮件 (71)文件传输协议FTP (71)计算机系统知识硬件知识计算机结构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原码、反码、补码)运算器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的基本功能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与、或、非、异或等逻辑操作,以及移位、求补等操作。
计算机运行时,运算器的操作和操作种类由控制器决定。
运算器处理的数据来自存储器;处理后的结果数据通常送回存储器,或暂时寄存在运算器中。
与Control Unit共同组成了CPU的核心部分。
【考试要点】:运算器组成【参考文档】:/view/147768.htm控制器是整个CPU的指挥控制中心,由指令寄存器IR(InstructionRegister)、程序计数器PC(ProgramCounter)和操作控制器0C(OperationController)三个部件组成,对协调整个电脑有序工作极为重要。
【考试要点】:计数器的用途【参考文档】:/view/122229.htm存储器根据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控制存储器等。
为了解决对存储器要求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三者之间的矛盾,目前通常采用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即使用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名称简称用途特点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高速存取指令和数据存取速度快,但存储容量小主存储器内存存放计算机运行期间的大量程序和数据存取速度较快,存储容量不大外存储器外存存放系统程序和大型数据文件及数据库存储容量大,位成本低高速缓存是为了解决高速设备和低速设备相连,提高访问速度【考试要点】:高速缓存存在的意义,内存存储机制【参考文档】:/view/87697.htmI/O部件输入设备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和信息的设备。
是计算机与用户或其他设备通信的桥梁。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是人与计算机交互的一种部件,用于数据的输出。
【考试要点】:近几年没有出现过【参考文档】:/view/2632399.htm原码、补码、反码计算机储存有符号的整数时,是用该整数的补码进行储存的,0的原码、补码都是0,正数的原码、补码可以特殊理解为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它的反码加1。
【考试要点】:计算,例如给予一个数值算补码和反码【参考文档】:/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6&page=1&extra=#pid166历年考题及解析●在计算机中,最适合进行数字加减运算的数字编码是(1),最适合表示浮点数阶码的数字编码是(2)(1)A.原码B.反码C补码D.移码(2)A.原码 B.反码C补码D.移码●(1)不属于计算机控制器中的部件。
(1)A.指令寄存器IR B.程序计数器PCC.算术逻辑单元ALU D.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试题解析:ALU 属于运算器,不属于控制器。
答案:C●在CPU 与主存之间设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其目的是为了(2)。
(2)A.扩大主存的存储容量B.提高CPU 对主存的访问效率C.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提高存取速度D.提高外存储器的速度试题解析:Cache 是不具有扩大主存容量功能的,更不可能提高外存的访问速度。
但Cache 的访问速度是在CPU 和内存之间,可以提高CPU 对内存的访问效率。
答案:B●计算机在进行浮点数的相加(减)运算之前先进行对阶操作,若x 的阶码大于y 的阶码,则应将(2)。
(2)A.x 的阶码缩小至与y 的阶码相同,且使x 的尾数部分进行算术左移。
B.x 的阶码缩小至与y 的阶码相同,且使x 的尾数部分进行算术右移。
C.y 的阶码扩大至与x 的阶码相同,且使y 的尾数部分进行算术左移。
D.y 的阶码扩大至与x 的阶码相同,且使y 的尾数部分进行算术右移。
试题解析:为了减少误差(保持精度),要将阶码值小的数的尾数右移。
答案:D●在CPU 中,(3)可用于传送和暂存用户数据,为ALU 执行算术逻辑运算提供工作区。
(3)A.程序计数器B.累加寄存器C.程序状态寄存器D.地址寄存器试题解析:为了保证程序(在操作系统中理解为进程)能够连续地执行下去,CPU 必须具有某些手段来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而程序计数器正是起到这种作用,所以通常又称为指令计数器。
在程序开始执行前,必须将它的起始地址,即程序的一条指令所在的内存单元地址送入PC,因此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即是从内存提取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
当执行指令时,CPU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历年试题244将自动修改PC 的内容,即每执行一条指令PC 增加一个量,这个量等于指令所含的字节数,以便使其保持的总是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状态寄存器:用来标识协处理器中指令执行情况的,它相当于CPU 中的标志位寄存器。
累加寄存器:主要用来保存操作数和运算结果等信息,从而节省读取操作数所需占用总线和访问存储器的时间。
地址寄存器:可作为存储器指针。
答案:B●关于在I/O 设备与主机间交换数据的叙述,(4)是错误的。
(4)A.中断方式下,CPU 需要执行程序来实现数据传送任务。
B.中断方式和DMA 方式下,CPU 与I/O 设备都可同步工作。
C.中断方式和DMA 方式中,快速I/O 设备更适合采用中断方式传递数据。
D.若同时接到DMA 请求和中断请求,CPU 优先响应DMA 请求。
试题解析:快速I/O 设备处理的数据量比较大,更适合采用DMA 方式传递数据。
答案:C● Cache 用于存放主存数据的部分拷贝,主存单元地址与Cache 单元地址之间的转换方式由(5)完成。
(5)A.硬件B.软件C.用户D.程序员试题解析:当然是硬件啦。
答案:A●(1)是指按内容访问的存储器。
(1)A.虚拟存储器B.相联存储器C.高速缓存(Cache)D.随机访问存储器试题解析:相联存储器(associative memory)也称为按内容访问存储器(content addressed memory),是一种不根据地址而是根据存储内容来进行存取的存储器。
参考答案:B●处理机主要由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组成。
总线包括(2)。
(2)A.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B.并行总线、串行总线、逻辑总线C.单工总线、双工总线、外部总线D.逻辑总线、物理总线、内部总线试题解析: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历年试题276常识。
参考答案:A●计算机中常采用原码、反码、补码和移码表示数据,其中,±0 编码相同的是(3)。
(3)A.原码和补码B.反码和补码C.补码和移码D.原码和移码试题解析:常识。
参考答案:C指令系统(指令、寻址方式、CSIC、RISC)指令告诉计算机从事某一特殊运算的代码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位运算指令、程序流程控制指令、串操作指令、处理器控制指令。
指令周期是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一般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是从取指令、分析指令到执行完所需的全部时间。
CPU从内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总和。
指令不同,所需的机器周期数也不同。
对于一些简单的的单字节指令,在取指令周期中,指令取出到指令寄存器后,立即译码执行,不再需要其它的机器周期。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指令,例如转移指令、乘法指令,则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机器周期。
从指令的执行速度看,单字节和双字节指令一般为单机器周期和双机器周期,三字节指令都是双机器周期,只有乘、除指令占用4个机器周期。
在编程时要注意选用具有同样功能而机器指令步骤的并行。
指令流水线:将指令流的处理过程划分为取指、译码、计算操作数地址、取操作数、执行指令、写操作数等几个并行处理的过程段。
这就是指令6级流水时序。
在这个流水线中,处理器有六个操作部件,同时对这六条指令进行加工,加快了程序的执行速度。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性能计算机都采用了指令流水线。
周期数少的指令。
例如:一个指令分为三个步骤,取指4T,分析3T,执行5T。
则指令周期为5T【取时间值最长的】,串行运行100条指令的时间是100*(4+3+5)T=1200T,并行执行100条指令的时间是99*5T+(4+3+5)T=507T[考试要点]:指令周期运算时常考的重点[参考文档]:无寻址方式寻址方式就是寻找操作数或操作数地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