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上语文五单元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名师教案)

合集下载

写作指导教学——如何突出中心 教案

写作指导教学——如何突出中心  教案

如何突出中心——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材分析“如何突出中心”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要求的写作指导课。

本单元重点强调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那么本课作为本单元的写作指导课,就主要围绕如何突出中心来设置教学目标。

在引导学生学会确定中心,并合理安排详略,恰当选择素材。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采用一些具体写作方法,比如卒章显志等手法,来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在写作中突出中心的意识,学会系统的写作技法,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内容运用在写作中,最终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目的。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通过观察生活,能够捕捉一些细节,但是缺乏观察对象的系统性和观察内容的思考,在自己的习作中不能自如的运用于生活中观察、体会和积累到的内容,来突出文章中心。

本节课着重通过如何突出中心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习作中能恰当地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来表达出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以此来进一步突出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目标1、写人记事,有比较明确的中心思想2、根据中心整体布局,确定恰当的行文线索3、引导启发学生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恰当处理详略以突出中心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写人记事有较明确的中心思想难点:如何选取适合的材料以突出中心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六、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PPT上展示秀才赶考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的中心2、明确中心的重要性,并讲解相关知识(1)PPT上展示不同年级写的关于学校组织的夜行军的文字,让学生猜年龄段并说明原因。

(2)点明作文突出中心的重要性(3)讲解“中心”的定义,作用3、回顾单元课文,思考突出中心的方法(1)同学们独立思考找出本单元每篇课文(《猫》、《动物笑谈》、《狼》)的中心,填好文中的表格并请人发言(2)小组讨论并思考文中突出中心的方法,教师予以一定指导,并请小组代表发言(3)全部小组发言完毕后,教师予以总结4、仔细讲解方法技巧(1)详略得当1)讲解“详略得当”的含义,原则2)赏析一篇优秀作文,分析详略3)小组合作修改两篇详略不当的文章(2)卒章显志1)讲解什么是卒章显志,及其作用2)让学生找出本单元课文卒章显志的地方(3)反复扣题1)让学生找《猫》点题的地方和次数2)强调反复扣题的作用。

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目标】1.能够在写作前确定中心。

2.能够在写作中紧扣中心(选材、合理选用表现手法)3.能够在文章写成后突出中心(推敲修改)【教学重点】能够在写作中紧扣中心(选材、合理选用表现手法)能够在文章写成后突出中心(推敲修改)【教学难点】能够在写作中紧扣中心(选材、合理选用表现手法)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古时候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一位大师请教写作文章的诀窍。

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请教我,你请教它吧。

”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了三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

事后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写文章要有中心。

2.阅读材料默读教材P108《如何突出中心》,针对下面的问题,勾画出材料中的重点信息。

课件出示:什么是中心?中心对一篇文章有什么重要作用?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有哪些?(师引导明确)【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心对于文章的重要性。

用故事引出“突出中心”的话题,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写作材料与中心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依据题目,确定中心让学生从黑板上所列出的题目中,任选其一,确定其中心。

活动过程:首先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选出五人的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

(教师依据学生确定中心的情况及时点评) 预设:《我的书包》:将书包视作客观事物,着眼于介绍、说明,可以写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和内部构造等。

《妈妈的书包》:妈妈是个老师,背着大大的一点也不时尚的书包,里面总是装满学生大大小小的试卷,由此表达出妈妈的简朴和辛苦。

《书包的诉说》:小主人上初中后,书包的负担越来越大,每天不仅要被各科书籍和作业本塞得满满的,而且还要起早贪黑地陪伴着小主人,由此表达出学生的课业负担重。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优质教案_4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上册《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优质教案_4

点燃作文之“魂”【教学目标】1.明白作文中突出中心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在写作中使用自己最得心应手的方式方法突出习作的中心。

2、难点:抓住以物为线索,提炼中心。

【教学方法】1.赏析法2.启发式3.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探秘作品之魂(一)作文素材PK天空飘着蒙蒙细雨,一路上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的无精打采,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有的说说笑笑,特别兴奋;还有的却在那里持续地抱怨走得好无聊。

很可惜路上没有厕所,我又喝多了水,实在憋不住了,就选了个没人的地方小便。

昨夜两点半,集结号吹响了,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好衣裤奔向操场。

天空飘着蒙蒙细雨,马路上的车稀稀拉拉。

大约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就到了能量补给点,说是能量补给,也不过是把我们出发时佩戴的下士勋章换成了中士,然后有一杯姜汤。

不过,这是我第一次在夜晚远足,还是觉得蛮有意思的。

文段三天空中淅淅沥沥地飘着雨,时大时小,仿佛是在给我们鼓劲儿加油,我看见前面的女生居然摘下雨帽,昂着头,大踏步地走,一副雄赳赳的样子。

耳边是海浪汹涌的声音,一大一小,一短一长,宛若一首节奏鲜明的实行曲。

在模糊的夜色里,我依稀看见泛白的浪花兴奋地、一次次地、永不疲惫地冲向沙滩,我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提问:你能不能再这段文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点评、过渡:前两段虽然描写细致、具体,因中心不明确、突出,如木头美人,总少了几分气韵生动,由此可见,中心是作文的魂!如何让我们的作文拥有一个或靓丽或深刻的魂?总是一种情思牵动另一种情思,让我们从优秀的灵魂中汲取养分。

(二)名家指路《雨的四季》:开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记忆,永远是美的。

”结尾:“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提问:《雨的四季》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抒情或首尾呼应。

首尾那些词形成呼应呢?“爱恋”呼应“喜欢”,“美丽”呼应“美”。

“爱恋”与“喜欢”有什么区别呢?情感更强烈。

其实,呼应并非简单机械的重复,在情感上会有一定的提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案(含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上的单元作文指导内容“如何突出中心”进行自主先学,结合自己的以往的写作体验理解“如何突出中心”里介绍的的一些写作技巧。

2. 从这次单元作文指导中选择一个自己有写作素材的文题,紧扣“如何突出中心”的要求去写作,获得初步写作实践体验。

3. 结合具体的写作范例,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交流,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突出中心”的具体方法,并反思自己在写作中运用的情况如何。

4. 紧扣“如何突出中心”的写作训练要求,进行自批、互批,进行作文升格修改练习。

二、教学重点:1.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上的单元作文指导内容“如何突出中心”进行自主先学,结合自己的以往的写作体验理解“如何突出中心”里介绍的的一些写作技巧。

2. 结合具体的写作范例,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交流,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突出中心”的具体方法,并反思自己在写作中运用的情况如何。

三、教学难点:1. 从这次单元作文指导中选择一个自己有写作素材的文题,紧扣“如何突出中心”的要求去写作,获得初步写作实践体验。

2. 紧扣“如何突出中心”的写作训练要求,进行自批、互批,进行作文升格修改练习。

四、教学准备:1. 写作自主学习导学案2. 学生作文升格训练案例五、课堂实录:(一)导入:师:新编人教版语文教材是国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精心组织一批享有极高声誉的语文专家用了很长时间编写而成的,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教材中每一单元的作文训练指导内容都非常详细而有操作性,如果我们每一次写作时都能认真充分地学习利用,不但会使我们的作文水平有大幅度地提升,还会大大减轻语文教师的工作量,不需要教师再额外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教学设计了。

希望同学们以后写作文时都先去认真自主学习教材上的单元作文训练指导内容。

(二)了解学生作文自主导学案完成情况,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学情,初步了解作文“如何突出中心”。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部编七上第五单元写作教案)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部编七上第五单元写作教案)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部编七上第五单元写作教案)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自我反省精神介绍作者观察动物行为时的趣事,体现科学精神和对动物的尊重与喜爱叙述XXX归遇狼的故事,揭示狼不是人的对手,会被勇敢和智慧所战胜2)确定中心的方法师:在确定中心的过程中,我们要先了解文章的主题,再从主题中提炼出中心。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确定中心。

课件出示: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题。

2)从主题中提炼出中心。

3)检验中心是否符合主题。

4)在文章中寻找中心的依据。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回顾课文,体会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确定中心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章主题和中心的理解能力。

三、梳理线索1.师生互动,探究方法师:确定中心后,我们要梳理出文章的线索,把文章的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进而突出文章的中心。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梳理线索的方法。

课件出示:1)列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对主要内容进行分类。

3)确定每类内容的主题句。

4)确定主题句的先后顺序。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师生互动,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梳理线索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分类和主题句的把握能力。

四、安排详略1.师生共同讨论,总结方法师:在梳理出文章的线索后,我们还要安排文章的详略。

下面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如何安排详略。

课件出示:1)确定文章的重点和次重点。

2)根据主题句的先后顺序,安排文章的详略。

3)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总结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安排详略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章重点和次重点的把握能力。

妈妈端着盘子进来,说:“来尝尝这个,这是昨天放学后我和XXX一起挖的荠菜,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在地里好多人都抢着挖,好不容易才弄了这些呢!”我和爸爸都很感兴趣,夹了一些荠菜尝了尝,味道确实不错。

奶奶也夹了一些,放进嘴里说:“我们小时候野菜可是主食啊,别说是野菜了,就连榆树叶、柳树芽都抢光了,那还吃不饱呢,为了抢野菜还打架呢!哪像现在啊!放这么多油、调料、芝麻和碎花生,那时候就是用水煮一下,放点盐就吃,有时候连盐都舍不得多放,别提多难吃了,一辈子不吃我也不想!”说完又夹了一大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作文辅导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作文辅导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 教案

【作文指导】写作突出中心【教学目标】1.学习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

2.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突显文章中心【教学时数】二课时【自主学习】一、默读《突出中心》知识短文,思考:(在文中打上记号)1、什么叫中心?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中心有什么作用呢?3、怎样才能做到突出中心?二、知识回顾回顾一下,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紫藤萝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走一步再走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贝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山的那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虽有佳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考练习】①爸爸的工作是搞进出口贸易,主要负责东南亚地区进出口业务。

一天晚上,狂风呼啸,电话铃声响起,紧急告之一批货物滞留在港口。

爸爸二话没说,穿上大衣,匆匆走出家门。

事后我才知道,爸爸如不及时赶到现场处理,国家就要损失几百万元。

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②临近考试了,教语文的张老师发了高烧,但她仍然带病坚持上课。

同学们知道后,有的给老师搬椅子,有的给老师递上一杯热茶,有的帮老师擦黑板……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文题再现】本单元的作文题目是:一、书包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试根据提示将你想到的填写在下表中。

(表格见课文)二、以“电视机前(餐桌旁)的一家子”为题,自定中心,写一篇作文。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五单元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五单元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 教案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详案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帮助学生认识立意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

3.写作实践,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表达情感和
思考。

重点难点
如何围绕中心立意设计线索、组织材料、安排详略。

课前准备
1.回顾本单元的三篇文章,明确每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2.从读到写,学会依据中心选材,掌握突出中心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与动物有关的短文?(停顿,听同学回答——《猫》《动物笑谈》《狼》)很好,这些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中心非常明确,通过叙述一件事或描写一个动物,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情感。

这种情感的表达,就是文章中心的体现。

(板书——“中心”)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文章的中心就像人的灵魂,在状物叙事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总分总结构、对比衬托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突出中心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们尝试运用所学技巧,撰写一篇突出中心的短文。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通过恰当的写作手法,清晰、准确地表达中心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3. 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分析优秀范文,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母语的热爱。
5.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课堂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分享观点,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总分总结构、对比、衬托、修辞手法等写作技巧来突出文章中心。
- 学会分析课文中如何通过各种写作手法明确表达中心思想,例如《春》一文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气息来表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如何突出中心》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效果还是不错的。大家对于写作中遇到的Hale Waihona Puke 题都有共鸣,这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总分总结构、对比衬托等写作技巧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这些技巧的讲解和举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上语文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目标】1.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

3.根据命题要求完成习作,通过一件小事、一个物品,表达情感和思考。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

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古时候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一位大师请教写作文章的诀窍。

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请教我,你请教它吧。

”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了三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

事后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写文章要有中心。

2.阅读材料默读教材P108《如何突出中心》,针对下面的问题,勾画出材料中的重点信息。

课件出示:什么是中心?中心对一篇文章有什么重要作用?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有哪些?(师引导明确)【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心对于文章的重要性。

用故事引出“突出中心”的话题,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写作材料与中心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确定中心1.回顾课文,体会方法(1)中心为文章之主脑、灵魂、统帅。

古语道:“意在笔先。

”因而在写作之前,我们就要确立文章的中心。

根据表格中三篇课文的中心,说说它们的主要内容和概括的角度是什么。

课件出示:预设课件出示:确定中心:以小见大化实为虚师小结:三篇文章都是通过写生活小事,来传达自己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这种确定中心的方法是——以小见大、化实为虚。

(2)回忆学过的其他文章,说说还有哪些运用了这种方法确定中心。

预设《散步》写一家人散步的事情,表现了温馨的亲情和中年人的责任意识,弘扬尊老爱幼的美德。

(散步——人物情感、态度)《春》描写春天的美景,表现春天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特点,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彰显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不断奋斗的人生态度。

(美景——人物情感、态度)2.逐步指导,确定中心(1)拟定题目,审清题意。

师:现在,我们尝试用这些方法来确定文章中心。

书包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学习用品,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

假如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我们首先从拟定题目开始确定文章中心。

围绕话题,请拓展思考含有“书包”二字的作文题目。

(生思考交流)课件出示:含有“书包”二字的作文题目①我的书包、妈妈的书包、奶奶的书包、智能书包……②我是书包、书包的诉说、书包的自白、路边的“破”书包、书包“减肥”记、书包奇遇记……③我和书包、哭泣的书包、温暖的书包、书包里的爱……师:将这些题目进行归类,可以分为三类,试从三个不同角度审清题意。

(生讨论交流)预设我和书包——着眼于“我”和书包的关系,写两者之间的故事。

我是书包——可以将书包拟人化,以“书包”的口吻表露自己的心声。

我的书包——侧重于从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对“我”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确定中心。

(2)搜集材料,确定中心。

师:请大家回忆生活中与“书包”有关的人和事情,思考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①说一说你和书包之间的故事及对它的感受。

②自己用过几个书包?说说它们的色彩、图案、大小及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并从中察觉自己成长的足迹。

③你最喜欢哪一个书包?说说它的色彩、图案、大小及功能。

④将自己想象成书包,想要表达自己的什么心声呢?(生自由交流)师:有些材料可以表达同一个中心,我们就把它们归类放在一起。

请同学们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将搜集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

预设课件出示:角度一:我和书包材料:(小、实)①我的书包是爷爷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爷爷一直督促、鼓励我好好学习,可是不久他就去世了。

②妈妈送给我一个“喜羊羊”的书包,让我经历了由害怕上学到喜欢上学的变化过程。

我在文艺表演比赛中落选,它教会我勇敢面对人生的小挫折。

中心:(大、虚)①“书包”寄托了爷爷对我的殷切希望,表达对爷爷的怀念之情。

②人要学会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角度二:我的书包材料:(小、实)①具体介绍我最喜欢的书包的大小、颜色、外观设计、款式、功能、使用时间等。

②写自己使用的几个书包的功能、特点的变化,写成记叙文。

中心:(大、虚)①对书包的珍惜、喜爱之情,勉励自己勤奋学习。

②对成长的感悟,意识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要有担当意识;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国家越来越繁荣……角度三:我是书包材料:(小、实)①我装的书和资料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主人背不动了,苦不堪言;我减肥瘦身,最终失败。

②我的肚子里塞满了各种资料、小玩意和零食,脏兮兮的;我被主人随便遗弃在路边,差点被清洁工丢进垃圾桶……③我装的书和资料越来越多,主人越来越需要我。

中心:(大、虚)①为学生日益加重的学业负担鸣不平,呼吁减轻学生负担。

②为主人将自己乱扔乱放而委屈,希望学生养成勤于整理、讲卫生的好习惯。

③以能够为别人服务奉献而自豪、骄傲……(生选择其中一类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中心)师小结:我们刚刚按照“审清题意——搜集材料——材料分类——确定中心”的步骤,运用以小见大、化实为虚的方法,学习提炼中心。

围绕“书包”这个平常的话题,我们回忆了很多与之有关的往事细节,感受到了美好的亲情、可贵的精神、自我的成长、时代的变化等。

3.学以致用,确定中心(1)审题立意。

师:写作实践二是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写一篇作文,让我们再次运用以小见大、化实为虚的方法确定中心。

题目: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1.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

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是一次内容宽泛的聊天,还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确定写作内容。

2.内容确定了,需要考虑你想表现什么,也就是立意的问题。

比如,要写爸爸在餐桌前跟你语重心长地谈话,纠正你的错误,立意就可以放在生活的启示上;要写一家人热烈地讨论电视节目,立意可定在展现温馨的家庭氛围上。

(生讨论交流)步骤:审清题意——搜集材料——材料分类——确定中心。

方法:以小见大、化实为虚。

预设课件出示:餐桌前的谈话审题: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

人物可以是家人、同学或朋友。

谈论的内容可以是一次其乐融融的交流,可以是一场妙趣横生的家庭模仿秀,可以是对某一事件、问题、现象的谈论,还可以是激烈的争论等。

材料及中心:1.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吃年夜饭——展现家庭的温馨、亲情的温暖;表现国家的快速发展与繁荣。

2.自己获奖后,与父母一起吃饭——成功的喜悦;骄兵必败;细节决定成败。

3.自己考试失利后,与家人一起吃饭——失败的沮丧,亲情的力量;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方能改变现状;勇于走出心理阴影,自我强大。

4.自己犯错后,爸爸与我一起吃饭谈话,纠正我的错误——良好的家教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勇于反省,有错必改。

5.自己周末回家,与孤独的奶奶吃饭、聊天——孩子对父母的思念;空巢老人对于亲情的渴望;呼吁亲情的回归。

6.给奶奶过生日,一大家人团聚吃饭——表现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7.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家庭的温馨,亲情的温暖。

(2)确定中心。

学生自主确定写作《餐桌前的谈话》的中心。

师小结:确定文章中心,不可盲目。

我们审清题意、搜集材料后,运用以小见大、化实为虚的方法,就可以确定文章中心。

确定了文章中心后,我们才能紧紧围绕中心,提笔成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确定中心。

通过回顾课文,总结确定中心的方法,并进行迁移训练,由“扶”到“放”,让学生逐步学会提炼中心,确定中心。

三、突出中心1.一线串珠,突出中心(1)巧用《西游记》,了解线索。

师:围绕中心,我们可以把材料有序地组织在一起。

如《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难险阻,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了真经。

“取经”就是贯串全书的一条线索,它将形形色色的人、神、妖和错综复杂的事件衔接起来,使全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回顾课文,设置线索。

师:大师名家在写作时,常常用事件、实物、时间、地点、人物、精神品质、情感态度变化等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

课件出示:《猫》——三只猫带给人的三次情感波澜。

(情感态度的变化)《秋天的怀念》——去北海看花。

(事件)《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对世界、生命的认识的变化。

(情感态度变化)莎莉文老师的高超教育方式对海伦的影响。

(精神品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地点的变化。

(地点)(方法:以事件、实物、时间、地点、人物、精神品质、情感态度变化作为线索。

)(3)围绕线索,选定材料。

设置线索后,就必须围绕线索筛选材料。

以《猫》为例,文章围绕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经历来突出中心。

课件出示:第一只:活泼可爱;愉悦——难过(略写)第二只:更有趣;更喜欢——悲伤(略写)第三只:忧郁、懒惰;冷漠厌恶、不喜欢——内疚、自责(详写)线索:猫带给人的三次情感波澜中心:第三只猫的命运带给“我”的情感冲击与自我反省(4)学生训练。

学生根据前面确定的《餐桌前的谈话》的中心,自主设置线索,选定材料。

2.详略得当,突出中心(1)回顾课文,学习材料安排。

师:在理清写作顺序和设置线索后,还要注意合理安排详略,以突出中心。

如《猫》中详写第三只猫的故事,是因为第三只猫的死更能引发“我”的情感冲击和自我反省。

(2)范文引路,指导写作。

阅读范文,看一看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设置线索、安排详略的。

课件出示:餐桌前的谈话“吃饭啦!吃饭啦!”随着奶奶一声声的召唤,我们一家人都围坐到了餐桌前。

(开篇点题,语言简练。

交代了地点——餐桌前,人物——我们一家人。

)今天的饭菜很丰盛,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西红柿炒鸡蛋……我却一点儿也吃不进去,举着筷子望着饭菜发呆。

奶奶看到我的样子,不禁又唠叨起来:“现在的孩子可真不好养啊,搞不清到底喜欢吃什么,这要放在我们小时候,别说有这么多好菜,只要看见这白花花的米饭,早就抢着去吃了……”(由奶奶的话引出“谈话”内容。

)这时妈妈端着盘子进来对大家说:“来尝尝这个,这是昨天放学后我和思睿一起挖的荠菜,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在地里好多人都抢着挖,好不容易才弄了这些呢!”我一下来了精神,抢着说:“给我!给我!我要吃野菜!”爸爸也夹了一大筷子,一边往嘴里塞一边说:“野菜还用抢啊,我小时候遍地都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嗯!不过今天这个吃起来味道确实不错,我再来点……”奶奶也夹了一些,放进嘴里说:“怎么不用抢啊,我们小时候野菜可是主食啊,别说是野菜了,就连榆树叶、柳树芽都抢光了,那还吃不饱呢,为了抢野菜还打架呢!哪像现在啊!放这么多油、调料、芝麻和碎花生,那时候就是用水煮一下,放点盐就吃,有时候连盐都舍不得多放,别提多难吃了,一辈子不吃我也不想!”说完又夹了一大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