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评估与控制管理(术后)

合集下载

术后疼痛管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术后疼痛管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术后疼痛管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术后疼痛是许多患者在手术后经历的常见问题之一。

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术后疼痛管理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以帮助医务人员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一、术后疼痛管理操作流程1.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术后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第一步。

医务人员应该使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或面部表情量表(Facial Expression Scale,FES),来帮助患者描述疼痛的程度。

2. 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手术类型,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此计划应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状态和疼痛敏感度等因素。

3. 使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术后疼痛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如酮洛芬)和处方药(如阿片类药物)。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剂量和频率使用。

4. 应用非药物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医务人员还应考虑使用非药物治疗方法来缓解术后疼痛。

这包括物理疗法(如冷敷和热敷)、放松技巧和心理支持等。

5. 定期复评并调整治疗计划:疼痛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医务人员应定期复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计划。

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任何问题。

6. 提供教育和康复建议:术后疼痛管理不仅仅是治疗疼痛,还涉及到患者的康复过程。

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教育和康复建议,包括如何正确服药、如何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二、疼痛评分标准1. 视觉模拟评分(VAS):VAS是一种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它要求患者在一条直线上标记出自己的疼痛程度,其中0表示无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标记的位置来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 面部表情量表(FES):FES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来评估其疼痛程度。

该评分标准根据患者的面部表情可分为不同的级别,如正常表情、轻度疼痛表情和剧烈疼痛表情等。

术后疼痛管理的规定和程序

术后疼痛管理的规定和程序

术后疼痛管理的规定和程序引言术后疼痛管理是手术后的一个重要方面,旨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本文将介绍术后疼痛管理的规定和程序,以帮助医务人员进行合理有效的疼痛管理。

规定1. 疼痛评估:在手术后的早期,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类型,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

评估包括疼痛的程度、频率、特点、影响程度等方面的内容,以便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2. 多学科合作:术后疼痛管理需要医务人员、护士、药剂师等多学科的合作。

医务人员应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疼痛管理方案,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疼痛控制和护理。

3.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和病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包括使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4. 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术后疼痛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医务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在调整治疗方案时,应注重疼痛的控制效果和患者的反馈意见。

5. 安全管理:在术后疼痛管理中,医务人员应注重患者的安全。

应合理使用药物,防止药物滥用和依赖的发生。

同时,医务人员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程序1. 疼痛评估:在患者手术后的早期,医务人员应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包括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观察患者的表情和行为,并使用疼痛评分工具进行客观评估。

2.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和病情特点,医务人员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方案应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多个方面,以综合控制患者的疼痛。

3. 实施治疗方案:医务人员应按照治疗方案的要求,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可以包括口服药物、静脉注射药物或贴敷药物等方式。

非药物治疗可以包括物理疗法、心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

物理治疗可以包括按摩、理疗和针灸等。

4. 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医务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

术后疼痛的评估与缓解措施

术后疼痛的评估与缓解措施
评估时机
术后疼痛评估应贯穿患者的整个住院期间,包括术前、术中 和术后。在患者清醒后、活动前、换药时、理疗后等关键时 刻进行疼痛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疼痛问题。
03
术后疼痛原因分析
手术创伤引起疼痛
手术切口
手术过程中对皮肤、肌肉 等组织的切开和缝合,造 成局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 应,引发疼痛。
神经受损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术后疼痛评 估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能够更好地满足患 者的需求。
疼痛缓解手段将更加多样化 和智能化
未来疼痛缓解手段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如利用 虚拟现实技术、智能穿戴设备等进行疼痛干预和治 疗。
疼痛管理将更加全面和系 统化
未来疼痛管理将更加全面和系统化,从术前 预防、术中控制到术后康复等各个环节都将 得到更加有效的管理。
血栓处理
疼痛处理
一旦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抬高患 肢、制动、抗凝治疗,必要时手术取栓。
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 镇痛药等缓解疼痛。同时采用心理干预、物 理疗法等辅助治疗。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项目成果回顾
建立了完善的术后疼痛评估体系
通过制定详细的评估标准和流程,确保了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准确、及时评估。
用。
非阿片类药物
如对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等 ,具有镇痛、抗炎作用,适用于轻 中度疼痛。
局部麻醉药
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通过局 部麻醉作用来缓解疼痛,常用于术 后伤口疼痛。
非药物镇痛方法
物理治疗
包括冷敷、热敷、电疗等,可减 轻炎症和肌肉紧张,缓解疼痛。
心理治疗
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疼
患者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评估自己的疼痛 程度,掌握缓解疼痛的技巧和方法,如深呼吸、 放松训练等。

术后疼痛评估(NRS评分)

术后疼痛评估(NRS评分)

术后疼痛评估(NRS评分)---简介术后疼痛是许多患者面临的常见问题。

对术后疼痛进行准确评估是有效管理疼痛并提供适当的治疗非常重要。

NRS评分是一种常用的术后疼痛评估工具,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本文档将介绍如何进行术后疼痛评估,并使用NRS评分。

---术后疼痛评估的重要性术后疼痛的评估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准确评估术后疼痛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效果,并给予患者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

如果疼痛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理,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恢复缓慢甚至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及时准确地评估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NRS评分介绍NRS评分是一种常用的术后疼痛评估工具。

其全称为Numeric Rating Scale(数字评分法)。

该评分法使用一个0-10的数字比例尺,要求患者在该比例尺上标记自己的疼痛程度,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将数字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医生可以通过NRS评分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评分结果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计划。

---使用NRS评分进行术后疼痛评估的步骤1. 向患者详细介绍NRS评分的使用方法,并解释"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2. 提供一张NRS评分表给患者,要求其根据自己的感受在相应的数字位置上标记疼痛程度。

3. 回顾患者标记的数字,询问其是否满意该数字的描述。

4. 根据NRS评分的结果,判断患者的疼痛程度:- 0-3:轻度疼痛,可以进行常规疼痛管理。

- 4-6:中度疼痛,可能需要使用镇痛药物或其他控制疼痛的方法。

- 7-10:重度疼痛,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

5. 根据评分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并记录评分结果于患者病历中。

---总结术后疼痛评估是术后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NRS评分是一种常用的评估工具。

通过使用NRS评分,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

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

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手术后痛感控制是术后管理的重要一环,有效的疼痛控制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以下是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评估疼痛程度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可以使用疼痛评估量表(如VAS评分)来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类型,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多模式疼痛管理手术后痛感控制常采用多模式疼痛管理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来减轻疼痛感。

根据疼痛程度的不同,可以选择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或处方药物如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以及局部麻醉药物等。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减轻手术部位的疼痛感。

例如,使用冰袋或热敷来缓解肿胀和疼痛,或进行适度的运动和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神经阻滞神经阻滞是一种常用的手术后痛感控制方法,通过注射麻醉药物来阻断疼痛信号传导,从而减轻疼痛感。

心理支持手术后痛感控制也需要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个体化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和手术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应包括合适的药物选择和剂量、物理治疗的频率和方式,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计划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计划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根据患者的疼痛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疼痛控制效果。

定期随访和教育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还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教育。

随访可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和治疗效果,及时解决问题和调整治疗计划。

教育可以提供患者关于疼痛管理的知识和技巧,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上是手术后痛感控制的治疗规则和步骤。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特点,可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计划,以达到疼痛控制的最佳效果。

术后疼痛护理评价及措施

术后疼痛护理评价及措施

一、引言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还可能延缓康复进程。

有效的术后疼痛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术后疼痛的护理评价及措施进行探讨。

二、术后疼痛护理评价1. 评价标准(1)疼痛程度:采用口述疼痛分级评估法(VRS)、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等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2)疼痛持续时间:观察患者疼痛出现、加重和缓解的时间。

(3)疼痛部位:了解患者疼痛发生的具体部位。

(4)疼痛性质:分析患者疼痛的性质,如钝痛、锐痛、刺痛等。

(5)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

2. 评价方法(1)定期评估:在术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等时间点进行疼痛评估。

(2)动态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疼痛护理措施。

(3)反馈评估:及时了解患者对疼痛护理的意见和建议。

三、术后疼痛护理措施1. 疼痛评估(1)了解患者疼痛程度、部位、性质和规律。

(2)采用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如VRS、NRS和VAS等。

(3)记录疼痛评估结果,以便动态观察和调整护理措施。

2. 疼痛治疗(1)药物治疗: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2)物理治疗:采用冷敷、热敷、电疗等方法缓解疼痛。

(3)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其心理负担。

3.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按时进行消毒换药处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3)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伤口敷料,避免伤口污染。

4. 日常生活护理(1)协助患者变换体位,减轻切口张力,缓解疼痛。

(2)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3)保持患者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

5. 心理护理(1)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其心理需求。

(2)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其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3)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其对疼痛的耐受能力。

临床药师术后疼痛管理指引

临床药师术后疼痛管理指引

临床药师术后疼痛管理指引术后疼痛是患者在手术后常见的症状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其心理状态和康复进程。

作为临床药师,在术后疼痛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为临床药师提供一份全面的术后疼痛管理指引,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患者的疼痛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一、术后疼痛的评估准确评估术后疼痛是有效管理的基础。

临床药师应与医护团队密切合作,采用多种方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

1、患者自我报告这是评估疼痛的最可靠方法。

鼓励患者使用数字评分法(0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剧痛)、面部表情疼痛量表等工具描述疼痛的强度。

同时,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如刺痛、钝痛、胀痛等)、部位、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加重或缓解因素。

2、观察患者的行为和生理指标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姿势、活动能力、睡眠情况等。

此外,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的变化,虽然这些指标不是疼痛特异性的,但在疼痛剧烈时可能会有所改变。

3、查看病历和医疗记录了解手术的类型、部位、创伤程度,以及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史等,这些信息有助于评估疼痛的可能原因和严重程度。

二、术后疼痛的药物治疗1、常用镇痛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具有抗炎、镇痛作用,适用于轻至中度疼痛。

但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2)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芬太尼等,是治疗中重度疼痛的主要药物。

但可能引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使用时应密切监测。

(3)局部麻醉药通过局部浸润、神经阻滞等方式给药,可用于手术切口周围的镇痛。

2、药物选择原则(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疼痛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多模式镇痛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以提高镇痛效果,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

(3)按时给药而非按需给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更好地控制疼痛。

3、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1)药物相互作用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避免镇痛药物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

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干预

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干预

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干预研究问题及背景术后疼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问题,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交功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干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然而,在目前的研究中,对于术后疼痛的评估工具和护理干预措施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研究问题: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干预方法是否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疼痛控制和康复效果?研究方案方法1.回顾性研究设计:从过去的患者病历中收集临床数据,包括手术类型、患者年龄、性别、疼痛评估数据等,以评估目前广泛使用的术后疼痛评估工具的有效性。

2.前瞻性研究设计:选择一定数量的术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干预组采用新的术后疼痛评估工具和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则继续使用传统的评估工具和常规护理措施。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康复情况等指标,评估新的评估工具和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3.数据收集:收集术后患者的疼痛评估数据、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效果等指标。

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收集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比较分析。

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控制效果、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康复效果等指标的差异。

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呈现将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使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数据分析结果。

比如,可以展示不同评估工具对疼痛评估结果的差异,干预组和对照组疼痛控制效果的对比等。

结论与讨论基于所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分析,对于研究问题进行结论与讨论。

比如,新的术后疼痛评估工具和护理干预措施在疼痛控制和康复效果方面是否优于传统方法,是否能够显示出统计学意义等。

同时,对于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如何改进术后疼痛的评估和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术后疼痛控制等。

论文的逻辑清晰,从问题和背景到方法、结果和结论,保证内容完整且具有创新性。

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充分考虑了可比性和实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术后疼痛的护理要点
一、术后疼痛的特点
手术病人 均会感到 不同程度的疼痛 术后 24 小时内 最明显 夜间 疼痛加重
术后 疼痛
二、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影响
术后疼痛
内分泌反应 心功能影响 肺功能影响 术后高凝状态 胃肠道影响 外周或中枢敏化
水电解质 代谢异常
交感神经兴 奋性增强
肺不张 肺炎
促血栓形成
四、术后镇痛的并发症及处理
术后镇痛
呼吸抑制
镇痛不全

恶心呕吐 尿潴留 下肢麻木
发 症
嗜睡 皮肤瘙痒 其它
副作用处理原则《专家共识》
副作用 镇静过度 评分≥3
呼吸<8次min 呼吸抑制 SpO2<90% 循环改变 恶心呕吐 VAS评分≥4 瘙痒 运动障碍 评分≥1 感觉异常 有 尿潴留 有 血压、心率>基 础值30%
处理原则 立即停用阿片药物,紧急呼叫麻醉科医生
立即停用阿片药物,强疼痛刺激,给氧,机械 通气,纳络酮0.1-0.2mg/次直至呼吸率>8次/ min, SpO2>90%
消除原因,对症处理
地塞米松2.5 mg/次,2次/日(或甲强龙20mg, 2次/日),或氟哌啶1mg/次,2次/日或5-HT3受 体阻滞剂
第三期:病人肠蠕动开始恢复,肠管内气体易贮留,病人感 到腹胀及腹部牵拉痛。注意不要使用强烈的镇痛剂,可适当 给予肠蠕动剂促进排气; 第四期:术后疼痛基本消除。患者若发生疼痛现象,应主要 考虑异常情况的发生,诸如炎症、感染等。
结 语
• 术后疼痛评估:主观&客观 一家 独大
• 术后镇痛管理:理想 在左
抗组胺药或小剂量纳络酮(<0.05 mg)
评估所用镇痛药物和方法是否恰当,排除 其他原因
对症处理
呼吸抑制
观察病人嘴唇颜色 观察胸廓起伏情况 监测脉搏氧饱和度 必要时鼻导管吸氧
镇痛不全
检查镇痛泵的开关与连接
检查通路有无堵塞
检查进药情况
恶心呕吐
对因、对症处理 不应盲目夹闭镇痛泵
嗜睡
注意老年及体弱病人 不影响神志及呼吸,不处理
此法主要用于胸腹部手术后疼痛的测量
多维度评估工具
• McGill 疼痛问卷表(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 MPQ)
• 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PQ, SF-MPQ)
• 疼痛简明记录表(brief pain inventory,BPI)
McGill疼痛问卷表
• 四类20组疼痛描述词 • 感觉、情感、评价和其他相关四类 • 评价现时疼痛强度(PPI)
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SF-MPQ)
感觉类
• 11个感觉类和4个情感类对疼痛的描述 • PPI情感类 和VAS • 0~3表示“无”、“轻”、“中”和“重”
疼痛简明记录表(BPI)
• 躯体图

用数字评分法评分
《专家共识》
最大程度的镇痛《专家共识》
• • • • 术后即刻镇痛,无镇痛空白期 持续镇痛 避免或迅速制止突发性疼痛 防止转为慢性痛
超前镇痛
超前镇痛
• 预先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 • 预防性镇痛(preventive analgesia) • 1983年 Woolf 首先提出
4.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
0 1 2 3 4 5
无 痛
极 轻 微 的 疼 痛
疼 痛 稍 明 显
疼 痛 显 著
重 度 疼 痛
最 剧 烈 疼 痛
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疼痛评估尺
长海痛尺
0 1 2
轻度疼痛 :可忍受, 能正常生 活睡眠
3
4
中度疼痛 :轻度影 响睡眠, 需用止痛 药
5
6
7
剧烈疼痛: 干扰睡眠 较重,伴有 其他症状
现实 在右
更新
探索
2.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完全 不痛 非常疼痛 无法忍受
3.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s,NRS)
• 11点数字评分法(the 11-point numeric rating scale , NRS-11) • 101点数字评分法(the 101-point numeric rating scale , NRS-101)
• •
外科医生和病人的认识问题(错误) 技术因素 尚难预知每一病人术后疼痛的程度、持续时间 几乎无法预测病人对镇痛药物的个体需求 常用药物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缺乏个体化的镇痛手段
术后疼痛管理目标
• • • • 最大程度的镇痛 最小的不良反应 最佳的躯体和心理功能 最好的生活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术后疼痛护理
1 术前评估 2 改善病室环境 3 保持术后的良好体位
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5 心理护理 6 饮食护理 7 自我放松与按摩 8 适当药物止痛 9 预防褥疮
疼痛分期护理
外科术后疼痛的时间分为4 期:麻醉清醒至24h内、术后 2~3d、术后3~4d、4d之后。 第一期: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第二期:可能是切口痛,应鼓励病人深呼吸,自动排痰,必 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有效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8
9
10
无痛
重度疼痛 :干扰睡 眠,需用 麻醉止痛 药
无法忍受:严重 干扰睡眠,伴有 其他症状或被 动体位
5.Prince-Henry评分法
0分:咳嗽时无疼痛 1分:咳嗽时才有疼痛发生
2分:深呼吸时即有疼痛发生,安静时无疼痛
3分:静息状态下即有疼痛,但较轻,可忍受 4分:静息状态下即有剧烈疼痛,难以忍受
布洛芬
德国科学家 Friedrich Sertumer 提炼 鸦片产生吗 啡,“上帝 自己的药物 ”。
双氯芬酸 保泰 松 萘普生
COX-2抑制 剂 万络撤回
吡罗昔康
疼 痛 术后疼痛评估与控制管理
主题篇
1 术后疼痛的特点 2 术后疼痛对身体的影响
3 术后疼痛的评估
4 术后镇痛并发症的评估与处理
5 术后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生理评估法
• • • • 心率、血压、呼吸加快, 体温上升; 表情痛苦、肌肉紧张、掌心出汗; 肤色改变; 血氧饱和度下降;
生理测定法是通过记录患者肌电图的变化 或根据心率、血压、呼吸、肺活量、脑电 生化测定法是通过测定神经内分泌的变化, • 生理、生化测定法 图、诱发电位及局部皮肤温度对疼痛进行 如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皮质醇含量、血和 评定。 β-内啡肽变化等来作为疼痛评定 脑脊液中 的辅助方法。
美索不达米亚 南部地区已经 在种植罂粟。 苏美尔人将鸦 片称为“欢乐 草”
埃及所使用 的鸦片传播 到希腊和欧 洲其它地区 西奥佛雷特斯是第一个在其 著作中提到鸦片的人。“鸦 片”这个词本身来源于希腊 词汇“植物汁液”;因此是 罂粟的汁液。
吗 被 次 于 娩
啡 首 用 分
Paul Janssen博士 ,化学家,药理 学家和内科医师 Paul Janssen博士 在比利时合成芬 太尼 吲哚美辛
有这样一种感觉....
与生俱来
伴随一生
眉头紧锁
情绪失控
疼痛历史
华陀实施腹部手术
6000年前, 苏美尔
2600年前,希腊
1800年前,中国
摩顿用乙醚手术
保罗杨森博士发现芬太尼
1800 年前,希腊
1846年,美国
1950年代后期,比利时
疼痛药物发展史
对乙酰氨基酚 扑热息痛,
强生公司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无疼痛 轻微疼痛:能正常生活睡眠 中度疼痛:适当干扰睡眠,需用止痛药 重度疼痛:干扰睡眠,需用麻醉止痛药 剧烈疼痛:干扰睡眠较重,伴有其他症状 无法忍受的疼痛:严重干扰睡眠,伴有其他症状或 被动体位
文献报道有许多不同的VRS,包括4级评分,5级评分,6级评分, 12级评分和15级评分。
• Katz等:超前镇痛不应仅局限于“切皮前或后” 所采取的干预措施,而应包括手术前、中、后的 整个围手术期
多模式镇痛(Multimodal Analgesia)
• 1993年由Kehlet 和 Dahl提出,又称“平衡镇痛”
(Balanced Analgesia ) • 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不同的 镇痛技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镇痛作用,以获 得更好的镇痛效果---提高有效性 不良反应降至最低---保证安全性
下肢麻木
偶见于硬膜外镇痛的病 人,不伴肢体乏力。在排除 了术中局麻药的残留作用或 神经损伤的可能后,可以不 处理。待镇痛药物用完,症 状自行消失
术后疼痛管理 欠完善
• • • •
75.5%病人担心术后疼痛 92%病人迫切需要术后镇痛 80%病人反映镇痛不足
50%以上病人术后72 h仍疼痛不止
术后疼痛管理欠完善
疼痛评估方法
单维度
自诉评
行为评估法(小孩)
单维度评估工具
1、语言评分法(VRS) 2、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3、数字评分法(NRS) 4、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 5、Prince-Henry评分法
1.语言评分法(verbal rating scales ,VRS 法 )
恶心、呕吐 麻痹性肠梗阻
水钠潴留
心肌氧耗 增加
深静脉栓塞 肺动脉栓塞
慢性疼痛
徐建国等,《疼痛药物治疗学》2007:264-266;276
三、疼痛的评估
疼痛的反应
可见 植物神经反应:出汗、心率和血压 的变化、恶心、呕吐等 心理或情绪反应:恐惧、不安、急 躁等
疼痛的感觉
耳听
病员主诉
病人是自身疼痛的专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