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检分诊规范要求共42页
《预检分诊规范要求》课件

预检分诊人员资质与职责
资质要求
预检分诊人员应具备医学相关专 业背景和一定临床经验,熟悉常 见疾病症状和流行病学知识。
职责内容
负责患者接待、病情评估、信息 登记与报告,协助患者完成挂号 、诊疗等手续,提供必要的医疗 咨询和心理支持。
预检分诊设施与设备
设施要求
预检分诊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设置独立的挂号、候诊区域,配备必要的消毒 设施。
04
预检分诊质量管理与改进
预检分诊质量评估指标
01
02
03
04
患者满意度
评估患者对预检分诊服务的满 意程度,包括候诊时间、Biblioteka 务态度等。分诊准确率
衡量预检分诊人员对疾病分类 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准确性
。
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评估预检分诊对医疗资源的合 理分配和利用,如医生、床位
等。
医疗质量安全
关注预检分诊过程中医疗差错 、事故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 、方式等。
培训方式
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理论授课、实践操作 、案例分析等。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预检分诊的理论知识、操作技 能、沟通技巧等。
培训考核
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和质量。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大型医院预检分诊系统升级改造
提升患者满意度
通过预检分诊,医疗机构可以缩短 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提升患者满意度。
预检分诊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预检分诊起源于二战时期的战地医疗救治,当时为了快速救治伤员而采取的初步分类措 施。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预检分诊逐渐成为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工
预检分诊管理规定

预检分诊管理规定1. 目的本规定旨在规范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工作,提高预检分诊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
2. 定义2.1 预检分诊:指医疗机构在患者就诊前对患者进行初步筛查和分类工作,以便将患者分配到适当的医疗资源和医生进行进一步诊疗。
2.2 预检分诊工作人员:指由医疗机构指定的负责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
3. 职责和权限3.1 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状况,进行合理的初步筛查和分诊,确保患者紧急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3.2 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应尽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3 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应与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医疗服务。
4. 流程4.1 患者到达医疗机构时,由预检分诊工作人员进行初步登记,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主要症状。
4.2 预检分诊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状况,进行初步筛查和分诊,将患者分配到适当的医疗资源和医生。
4.3 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将患者引导到相应的就诊区域,并将相关信息通知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
4.4 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深入诊疗,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分诊或转诊。
5. 质量控制5.1 医疗机构应建立预检分诊工作的质量控制机制,定期对预检分诊工作进行评估。
5.2 医疗机构应培训和考核预检分诊工作人员,确保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5.3 医疗机构应及时整理和报告预检分诊工作的数据和统计信息,以便进行分析和改进。
6. 违规处理6.1 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如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医疗机构应进行相应处理,并记录在档案中。
6.2 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违规处理措施,包括警告、停职、解除劳动合同等。
7. 附则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医疗机构应按照本规定进行预检分诊工作。
《预检分诊规范要求》课件

定期进行手部消毒,避免交 叉感染
及时上报疑似病例,确保及 时隔离和治疗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病史,包括症状、持续时间、治疗情况等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辅助检查:根据需要,进行血液、尿液、影像学等辅助检查 综合评估: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早期发现疾病:及时发现患者病情,避免延误治疗 减少交叉感染: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保护患者健康 提高医疗效率: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保障患者权益: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提高患者满意度
培训教育:对医护人 员进行预检分诊的培 训,提高其专业水平
设立咨询台:在医院 入口处设立咨询台, 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 问
提供资料:提供预 检分诊的相关资料, 如宣传册、视频等, 方便患者及家属了 解
汇报人:PPT
报告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 症状、接触史等
发现疑似病例或异常情况, 应立即报告给相关部门
报告方式包括电话、短信、 微信等
报告后,应做好记录,以便 后续追踪和调查
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
及时反馈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 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协调各科室之间的工作,确保患 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了解患 者需求,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制定考核标准,确保医护人 员掌握预检分诊技能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医护人 员的预检分诊能力
建立考核机制,定期对医护 人员进行考核
加强培训与考核的监督,确 保培训与考核的有效性
预检分诊规范要求

检查体征:检查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粪便 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感染传染病
影像学检查:进行X光、CT等影像学检查 判断是否感染传染病
危急重症优先处理
识别危急重症患者:快速识别出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 优先处理:将危急重症患者优先安排到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 快速评估: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快速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及时救治: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及时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YOUR LOGO
,
预检分诊规范要求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预检分诊 流程
03.
预检分诊 要点
04.
预检分诊 沟通技巧
05.
预检分诊培 训与管理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内容
01
预检分诊流程
02
患者接待与登记
接待患者:热情接待了解患者基本信息 登记信息:记录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信息 询问病史:询问患者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 测量体温:测量患者体温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特殊人群照顾
老年人:关注其身体状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照顾 儿童:关注其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安抚和照顾 孕妇:关注其孕期状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照顾 残疾人:关注其行动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顾
预检分诊沟通技巧
04
有效沟通方式
保持冷静:在沟通中保持冷静避免情绪 激动
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避 免使用歧视性语言
预检分诊要点
03
常见症状识别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皮疹、红斑、瘙痒等皮肤症状
腹泻、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预检分诊规范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预检分诊设置要求
3、分诊台:有体温计、口罩、手套、 发热病登记表、宣传资料、简单消 毒设施,医务人员24小时值班。
4、在预检分诊处,向就诊的发热病 人及陪同人员发放口罩,有短暂休 息的场所和设施,做好初始隔离措 施。
二、发热门诊设置要求
(一)、基础设施 1、医院入口处有醒目的发热门诊引
(10)实验室试剂 有碱性蛋白胨水、 庆大琼脂(或四号琼脂、TCBS弧菌培养 基)、山梨醇麦康凯琼脂培养基、霍乱 O1群诊断血清、O139霍乱诊断血清。
三、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4、技术落实 (1)制度 建立有严格的肠道门诊
工作制度和隔离消毒制度。 (2)相关配备 医生必备《中华人
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霍乱 防治手册》(第五版),有传染病 报告卡。
前有提示语“腹泻病人请在预检分 诊台预检分诊”;挂号室和肠道门 诊区之间有肠道门诊的方向指示牌 (能指引病人顺利找到肠道门诊)。
三、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3)肠道门诊区的设置 肠道门诊区便于隔离,防止交叉感
染。区前有明显的“肠道门诊区” 标识。区内应设置专用的肠道门诊 诊疗室、留察室、药房(柜)、厕 所。
三、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2)开展宣传:流行季节在门诊设 置宣传专栏,宣传肠道传染病的防 治知识,增强病人和家属的自我保 护意识和能力。
三、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2、组织落实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 成立以院长或分管院长为组长的霍 乱病防治领导小组和抢救小组,成 员包括院保健科、肠道门诊、检验、 后勤等部门领导和医生,要有具体 的分工和责任制(以文件为依据),若 人员发生变动,文件应做相应调整。
4、工件人员坚守岗位,在规定范围 内活动,不擅自离岗或进入其他科 室,下班作更衣、清洁、消毒等处 置后方可离开;
预检分诊台工作规范

预检分诊台工作规范
一、预检分诊点一般设立在门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二、预检分诊点要备有发热病人用的口罩、体温表、流水洗手设
施或手消毒液、病人基本情况登记表等物品。
三、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般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四、经预检查出的发热病人,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陪送到
发热门诊,预检人员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五、门诊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实行24 小时值班制(晚间预检分诊
可设在急诊,但应设有醒目标识),以保证能24 小时应诊。
六、非定点医院若发现需要排查的疑似病例,应先将病人收治在
隔离留观室,通过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时转诊到定点医院,并将病历
资料随同病人转至相应定点医院。
预检分诊规范要求

整理课件
36
乡镇(社区)卫生院肠道门诊设置要求
❖ 药物及器械 有抢救、治疗药品,消毒药物及器械。 药品(物)不在有效期内视为缺,器械不能正常使用 视为无。
整理课件
25
整理课件
26
整理课件
27
发热门诊设置存在的问题
❖ 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差,完全不能满足传染病隔离要求。 ❖ 人员不固定。平时不开诊,遇到疫情发生时才临时组建人员上岗。
但临时上岗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长期工作经验积累,患者的医 护治疗很难保证。
❖ 发热患者就诊流程不合理。没有设置发热门诊或发热门诊没有按 规范运行的医院发热患者仍和其他内科患者同时就诊,发现传染 病后再送至发热门诊或隔离病房隔离。一个传染病患者从来诊到 确诊一般要经历挂号、候诊、就诊、检查等四个流程后才能被确 定为传染病疑似病例,然后再进行转运,在此期间很难计算此患 者有多少密切接触者,更难知道被接触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及 环境污染情况,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尤甚,极易导致院内感染的发 生。
整理课件
5
传染病预检分诊内容及工作人员职责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主要内容 1、测量体温:通过有关仪器或体温计测量就诊者的体温,
以期了解就诊者体温的高低。体温高于37.5℃的病人 简单询诊后送到发热门诊进一步诊断。 2、询诊:凡发热病人就诊首先询问有无与流感病人接触 史、有无病死禽接触史、有无外出史及与疫区病人及 疑似病人接触史。对前来就诊的腹泻病人,首先询问 有无到过疫区接触史及群体就餐史,并立即将病人带 至肠道门诊进行就诊。
预检分诊制度

预检分诊制度一、门诊设置导医台,导医要采取一级防护措施。
初步了解患者病情并测量体温,对体温≥38℃的立即提供一次性口罩并引导到发热门诊,对其它患者或体温<38℃的引导至挂号台和普通门诊。
二、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医师接诊时必须询问流行病史、职业史并进行登记。
三、普通门诊医师结合患者主诉、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对患者进行传染病预检,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立即通知导医,在对患者采取一级防护的情况下分诊到发热门诊。
四、发热门诊医师还需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检查,并进行相关处理。
五、发现原因不明病例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妥善保存病历资料,立即报告医务科组织会诊,做出临床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
六、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患者或疑似病例,应当依次采取隔离或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它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它必要的预防措施。
预检分诊制度一、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二、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三、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诊断及转诊制度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