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凝心聚力推动企业发展

坚持凝心聚力推动企业发展
坚持凝心聚力推动企业发展

坚持凝心聚力推动企业发展

摘要: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作为国有企业,要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牢记群众观点、真走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上下功夫、出实招,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转变干部员工思想观念密切结合,与促发展、提效益、惠民生密切结合起来,不断增进党群干群的血肉联系,凝聚广大员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群众路线;企业;党员干部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毛泽东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说共产党人好比种子,要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牢记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实际行动,推动企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

一、牢记群众观点,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当前员工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牢固树立群众观念,顺应群众期待,凝聚群众力量,汲取群众智慧,大力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一是结合发展实际,树立群众观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树立“企业发展的目的是培育优秀员工、实现持续发展,而不只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而不是物”、“企业发展的主体和依靠是广大员工群众”、“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每个员工永无止境的追求”等四种观念。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探索群众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通过党委中心组、专题讲座、收看辅导录像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集团公司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系列要求和精神,学习企业的发展历史、光荣传统。

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调查研究。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立2个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为企业8名领导班子成员划分了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明确了调研重点、内容和时间要求。召开了以“践行群众路线,推动和谐发展”为主题的专题学习讨论(扩大)会,班子成员围绕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加快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整个活动做到了“边学习、边调研、边发动、边查改”。特别是两级领导干部围绕查纠“四风”以及员工群众最为关注、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深入到一线队、后勤单位、员工公寓,听取基层员工的呼声,找准问题症结和解决办法。到8月20日,组织座谈会18场次,260余人参加,

个别谈话50余人次,征集梳理基层意见建议60余条。对照基层提出的意见反思改进,做到举一反三,持续整改。对领导干部值班带班、中午禁酒、严肃劳动纪律、梳理相关制度等方面,补充了细节,完善了有关规定,铲除四风生根接枝的“土壤”,使党员干部思想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

三是着眼长效管理,完善服务机制。建立完善健康保障机制,定期为职工家属全员查体,奖励优秀员工外出疗养等,提升职工群众生活质量。建立完善生活服务保障机制,完善特困职工档案和联系困难户等制度,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做好困难帮扶、职工互助保障、医疗救助、慈善捐款等工作,确保员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立完善民主管理长效机制,坚持执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基层职工代表巡视监督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把“职工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作为公司决策的重要标尺,让员工群众知情、参政、管事,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真走群众路线,汇聚群众智慧,进一步为企业发展凝心聚力

扎根群众才有生命力,心系群众才有感召力。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一是坚持真走群众路线。党员干部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

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汇聚到科学发展上来。善于与群众进行对话交流,不断提高平等互动、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本领,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群众所想所盼,使决策更加符合群众利益,更加贴近客观实际。要畅通员工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把群众满意作为绩效评价的最高标准,推行部门工作群众评议机制、重大事项群众监督机制,保障员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是坚持搞好四风查纠。群众的意见就是对照整改的镜子。领导班子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开门听意见、真心找问题、切实改作风,反思和深挖近年来在思想、作风、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初步查找出不吃透上情、摸不准下情、习惯当传声筒,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增加基层负担,绩效考核走过场等形式主义问题;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检查多、帮助少,材料多、指导少,会议多、落实少”等官僚主义问题;工作中拈轻怕重,回避矛盾,不下力气,“庸、懒、散”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等享乐主义问题;铺张浪费、大手大脚,不爱惜公共财物等奢靡之风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坚持汇聚群众智慧。领导班子紧紧围绕提升发展质

量效益,打开思维空间,变革工作方式,在内外市场开拓、延伸产业链条、资源优化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抓要事、攻难事、抓出成效。比如针对工作量的问题,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召开技术研讨会,征求甲方意见,有针对性提升服务质量。加快西部设备检测基地建设,完善设备检测、配套标准和配件供应体系,开辟新的创收项目。坚持问计于员工群众,通过召开质询会、座谈会和金点子征集,多层次多渠道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努力探寻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最佳途径。截至目前共征集237个金点子,评审后正式立项106个,实施后见到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维护群众利益,提高幸福指数,进一步巩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旧体制的交替,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根本利益,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问题,也是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立场。

一是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员工爱公司、爱油田。围绕企业发展、创收增效、作风建设等内容,利用忆传统、讲故事、编发简报、网上教育等多种载体和手段,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做到“想企业好、为企业好”。引导员工群众从公司深化改革的纵向比较中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从经营现状分析中解放

思想、寻找差距;从展望企业发展前景中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给员工讲清楚“企业效益好,人人收入高;企业效益差,人人受影响”的辩证关系,实现共创发展、共享幸福的格局。

二是实施人文关怀,引导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持续灌输“企业发展都尽责、都受益、都幸福”的理念,引导员工尊重自己的职业,珍惜自己的岗位,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建立在好好干活、多做贡献上,自觉推进“人人都是创新者,处处都是增效点”活动。深化实施EAP服务模式,广泛开展“一线随手拍”、“讲身边故事”、“员工家属关爱”等活动,让员工自己定格幸福瞬间,讲述你我感动故事,将人文关怀延伸覆盖到家属、协解、离退休等各个群体,增强员工群众的幸福感。推行“一组全家福、一条祝福短信、一封祝贺信、一封家书、一次谈话”的“五个一”工作法,从“关爱心灵”做起,及时介入,真诚沟通,真正让员工队伍情与情相依、心与心同行。

三是坚持加大投入,解决员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针对部分基层设施陈旧落后的问题,下大力气积极改善基层软硬件环境,为一线队进行标准化配备,基层面貌焕然一新。注重人性化设计,大力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重点对员工工作场所、食堂和公寓进行维修改造,建成8个文体活动室和3条文化长廊,让员工的学习生活环境更舒适,营造了温馨如家的氛围。针对员工群众特殊需求,加大扶贫帮困力度,组织多种形式的基层慰问和困难帮扶工作,不能让员工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使组织成为他们

的坚强后盾。针对员工素质技能提升慢、激励不到位的问题,以“创优质量、创高效益、创新技术、创快速度”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竞赛,引导各级各层面员工精益求精、勇于超越,形成了“攻阵地”“扛红旗”“争一流”的生动局面。每季度对全公司全部班组进行一次对标考核排名,年底累计得分,表彰“精品工程”“红旗队”“金牌项目部”“岗位明星”,以此激发员工学技术、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情和干劲,让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高永强.和谐企业文化建设职工教育读本[M].红旗出版社,2009

2.余桂玲.论和谐企业的文化要素[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3.夏春涛.保持党群血肉联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保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8).

4.傅治平,李一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学习读本[M].研究出版社,2013

5.周滨.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M].研究出版社,2013

6.杨玉玲.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J].政工导刊,2013,(8).

论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民企由于社会、历史和自身等诸多原因,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率接近50%,部分企业甚至更高。这表明,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对员工缺少凝聚力、感召力,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认同感。从宏观角度看,一定限度的人才流动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具体企业而言,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更为必要。频繁的人才流动,不利于工作的延续和事业的发展;同时,人才的流失意味着技术的扩散,企业机密的外泄,竞争对手实力的加强,市场的缩减等;另外,人才流失还会影响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

目录 1.人力资源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5) 1.1民营企业和人才概念界定 (5) 1.2研究人才流失的重要性 (5) 1.2.1人才是企业知识资本的主要载体 (5) 1.2.2保留人才是提高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6) 1.2.3人才流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6) 1.2.4人才流失会降低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士气 (6) 2.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特点 (6) 2.1企业中坚人员流动性强 (7) 2.2人才流失主要外流至竞争对手 (7) 2.3人才流失呈现“集体”意识 (8) 3.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8) 3.1民营企业与其人才资源对薪资等物质追求认识有落差 (8) 3.2民营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9) 3.2.1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V (9) 3.2.3缺乏科学的用人机制 (9) 3.2.4绩效考评管理不完善 (9) 3.2.5企业人才成长环境欠佳 (9) 3.3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 (9) 3.3.1忽视企业文化的作用 (10) 3.3.2神话企业文化 (10) 3.3.3企业文化建设流于表象化 (10) 3.4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的缺陷 (10) 3.4.1经营者的管理风格欠佳 (10) 3.4.2家族式管理观念较重,人才配置不合理 (10) 3.4.3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存在缺陷 (10) 4.解决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11) 4.1制度留人 (11) 4.1.1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和用人制度 (11) 4.1.2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培训制度 (11) 4.1.3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1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张,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企业要保持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具活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文化建设,进行制度改革和技术创新,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自身素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集中体现企业的主体价值和精神风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广泛而深远的,是企业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软实力。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站在战略高度精辟指出,“关于发展,三流的企业靠生产力,二流的企业靠营销,一流的企业靠文化。”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又是一个企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且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能为其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证。 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作用。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不能统一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思想和意志,就不能激发其潜力和热情,就不能培育对企业的认同感,就不能形成卓越的执行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在强化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应当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致力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作为一个科技型企业,加强煤科院的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我们的在行业内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现在煤炭行业处于黄金十年后的一个低谷期,我们太原院正处于企业的重大机遇期和挑战期。在我看来,我们能否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企业文化先进水平,进一步地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关系到我们太原研究院的生死存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企业更应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建设优秀独特的企业文化,走创新发展之路。在观念上创新,在品牌上创新,在人才机制上创新,在科技管理上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严酷的形式中走健康发展之路,走科学发展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简述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 理论简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简述 0.引言 所谓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下面结合选题的研究对象——河北省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作一归纳性论述。 1.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出现、概念和类型 1.1.1 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理由 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1987年Barbier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同年,布伦特兰夫人(Ms Gro Harlem Brundtland )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此时的研究重点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适应并满足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其后,这一理论不断地充实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途径。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人们对可持续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而且从环境领域渗透到各个领域中。 而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是比较晚但发展相对迅速的一个领域。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面对着变化迅速的环境很难适应,而且随着众多企业失败现象的出现,如何使企业保持目前,而且使企业在未期中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 1.1.2有关概念界定 企业发展是指企业面对未来未知环境的适应,使企业得以进一步运行,实现企业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包括面对不可预期的环境震荡,而持续保持发展趋势的一种发展观。

关于提升企业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2012年10月刊 改革与开放 关于提升企业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孙蕾 (河北衡水桃城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执行力是有效利用资源,保质保量达成目标的能力。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既是技术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精神,更是执行力的竞争。执行力强,则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执行力弱,势必贻误时机、影响发展。当前,提高执行力是当前企业亟待解决的照重大课题。 一、提升领导力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 (一)提升决策能力,引领执行方向。决策是领导人员的核心职责,也是衡量领导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领导工作的成败一是要把握决策方向。决策的核心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向,唯有方向正确,才能有效避免决策失误。一旦发生方向性错误,就会“南辕北辙”。尤其是在企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领导人员越是要准确研判形势。二是要把握决策方略。领导人员在决策上,既要多谋,又要善断,尤其是在企业生存发展的紧要关头,要审时度势,善于发现危机背后的机遇,把握时机,趋利避害,适时果断决策,防止优柔寡断错失良机,努力把危机转化为良机。三是要强化决策执行。决策执行是达到决策目标的根本途径。只有决策没有执行,等于没有决策。要落实责任,加大决策执行跟踪督导、实时监控力度,及时修正偏差,确保决策目标顺利实现。 (二)提升领导魅力,当好执行表率。领导魅力是位于权力影响之外、领导者所具备的非凡的品质。一是要提升素质魅力。加强党性锻炼,培养高尚人格,增长知识才干,保持宽广胸襟,具有前瞻思维,确保“领”有宽阔思路,“导”有正确方向,以内在品质感染力、影响人。二是要提升开象魅力。作风就是形象,作风正才能形象好,形象好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事业兴。领导人员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善其事,切实为企业谋发展,为员工谋福祉,树立言必行、行必果的良好形象。 (三)提升领早合力,确保执行效率。一是要坚持团结共事。班子成员要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处理好“拳头”与“指头”的关系,既分工又协作,既各负其责又高度统一,充分发挥整体功能,二是要加强沟通交流。没有沟通交流,就不可能达成共识;没有共识,就不可能协调一致。班子成员要加强思想、工作和感情沟通交流,多讲发展大局,多鼓发展之劲,多谋发展之策,在寻求共识中统一思想,在工作实践中形成合力,在相互协调中求得和谐。三是要维护班子权威。班子成员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识大体,顾大局,以班子的团结统一促进政令畅通。 二、落实制度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 (一)坚持科学严谨,确保制度的正确性。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可见,制度能否得到严格执行和落实,首先取决于制度本身。一是制度要合法。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制定制度必须以国家相关法律和上级政策精神为依据,不合 法的制度是无效的制度,也就失去了制度的意义。二是制度合理。 既要把有利于企业的管理方式和行为准则制定成制度加以遵守,又要针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防控。三是制度要合情。尤其是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员工群众的意见,充分反映员工群众的意愿,体现制度的人性化。 (二)注重实践运用,确保制度的操作性。制度执行的前提不在于制度有多少,而在于可操作。一是要确保简便易行。制定制度既要考虑科学严谨,又要注重具体实践,确保实用、管用、好用。二是要注重衔接配套。制度与制度之间具有协调性和关联性,制定制度要统筹兼顾,既要防止制度“缺位”,又要防止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甚至相互矛盾、相互抵触。三是要及时修订完善。制度是有时限性的,要紧跟形势发展变化,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只有确保制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发挥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 (三)加大问责力度,维护制度的严肃性。问责的关键在于责任主体要明确、制度执行要刚性、问责落实要严格。一是要明确责任主体。一项制度的执行,必须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做到事前要明责,事中能认责,事后可追责,否则制度问责就会“踩空挡”。二是制度执行要刚性。刚性的制度需要刚性的执行,要坚决避免执行制度的柔性、弹性现象,否则制度就会“高压不带电”,失去应有的约束效力。三是问责落实要严格。对违规现象,要坚持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真正把“板子”打到违规者身上,产生警示作用,坚决不让执行制度的人吃亏,不让违反制度的人占便宜。 三、依靠员工是提高执行力的根本 (一)坚持以人为本,选好用好人才。选好用好人才,不仅是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提高执行力的决定性因素。一是要树立正确导向,用人之要。重在导向,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大片:否则,就会影响甚至挫伤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二是要注重人岗匹配。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做到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确保人才作用最大化。三是要搭建发展平台。坚持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是维系执行力的纽带。要努力为员工搭建进步成长平台,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激发愿意执行、善于执行、创造执行的内在动力。强弱,决定执行的力度和执行的效果。有了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 (三)注重文化引领,培育执行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提高执行力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的贯透力越强,执行力就会越强。一是要从物质层面培育执行力文化,在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求的同时,要引导员工树立诚信经营理念,严格落实生产经营管控措施。要引导员工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避免各自为战的小团体思想,防止执行内耗。二是要从精神层面培育执行力文化。要加强企业理念教育,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推动企业理念人格化,引导员工牢固树立无条92 --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 质量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话题,因为质量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需求而赋予新的内容和标准,因此,企业要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确立自己保持活力的质量目标,只有质量这一企业之根,根深蒂固,才能让企业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繁荣昌盛。 质量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如何让企业永远保持活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产品质量,在同类产品中,产品科技含量愈高,质量愈佳,占有市场的份额就愈高,只有让企业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企业才有生存和发展之本。如何让企业的产品质量保持最高水平,这是每个企业在不断追求和探寻的,综合产品产出的过程,影响产品质量的有两大因素:一是意识、二是科技。先说意识,意识的定义,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也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这里的意识专指质量意识,是指企业中每一名个体对质量这一客观世界的反映、感觉、思维,每个个体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他所定义的质量意识也会不同,作为企业的高层,它的质量意识就是质量目标的制定,而中层是质量目标的贯彻,员工则是质量目标的实现。行为是意识的结果,而质量又是行为的结果。 产品质量之所以好,是因为只有百分之十靠技术,其余百分之九十靠的是态度,只有矢志不渝的质量意识,才会保证百分之百的一流质量。由此可见意识在企业生产中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质量目标的确立必须要高起点,只有高起点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才能长盛不

衰,要做就做最好,菲利普曾说过:将有良品率预订为百分之八十五,那么便表示自己容许百分之十五的错误存在,恰恰很多企业就是因为这百分之十五的错误存在,而使企业步入了滑铁卢的境地,“三株”“三鹿”均是活生生血的教训;松下幸之助: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一百分就是零分,正是有了百分之百的质量意识,当年面临巨大困难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面对76台不合格的冰箱,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中的锤子,砸出了今天家电行业的佼佼者,用一流的质量,造就了一流的品牌,成就了一流的公司。 威廉·戴明说: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就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掌控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确保每一工序百分之百的正确,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才能造就精品的结果。 在企业树立共同的质量意识形成共同的质量行为,在质量的控制过程中,必须以科技为动力,科技的进步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促进了社会快速发展,作为企业,拥有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就表明了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水平,从原始的生产手段到今天机械化、自动化,质量水平成跳跃式发展。从粗犷到精致,全是科技进步的结果。而今盐业企业到了生存与否的关键时刻,盐业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专营的温床即将成为历史,能否在这次变革的潮流中不被淹没,质量决定命运,要加快革新步伐,走精细化的路子,生产一流的产品,占领盐业市场的桥头堡。 科技进步贯穿产品控制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缺一不可,每一

K10 企业的持续发展力建设

单选题 1.当今企业成功难以持久的原因不包括()。回答:正确 1. A 企业的生命周期缩短 2. B 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且更难预测 3. C 当今世界更多的是不确定性而非风险 4. D 企业的投入不够 2.调整型创业公司总是处于()中。回答:正确 1. A 产品不断更新的试验阶段 2. B 寻求有效管理模式的探索阶段 3. C 发展和赢利,控制和独立的动态平衡 4. D 生存和灭亡的更替 3. 调整型创业公司对待失败的态度是()。回答:正确 1. A 不允许失败 2. B 期望,容忍甚至奖励失败 3. C 对失败给予严厉的惩罚

4. D 尽量避免失败 4. 对AEO内部积极环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回答:正确 1. A 残酷的淘汰竞争机制 2. B 像邻里之间一样的关系 3. C 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具有相当自由 4. D 经理和其团队通过合同关系相互配合 5. 对调整型创业公司应提供的建议不包括()。回答:正确 1. A 调整型创业公司并不完美 2. B 创立一个调整型创业公司并不容易 3. C 持续性和适应力是相互关联且互为条件的 4. D 时刻关注其稳定性 6.企业成功难以持久的原因之一______。回答:正确 1. A 企业的生命周期缩短 2. B 企业的生命周期长 3. C 企业的生命周期很容易预测 4. D 当今的社会更多的是风险 7.市场上新的就业机会主要来自于_______。回答:正确 1. A 财富500强或其他优秀企业 2. B 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 3. C 创业型企业 4. D 传统型企业 8.20世纪七八十年代,IBM都得意洋洋地沉浸于行业霸主的优越感中,但进入90年代,IBM却突然发现,自己被PC的新潮流抛弃了。IBM的衰落的实质是_________。回答:正确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究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究 近年来,私营企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经济实力也逐步增强,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内容提要:私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的热点之一。论文以着名的民营企业苏宁集团的成功,阐述只要正确运用政策、抓住机遇、科学管理,私营企业一定会有光明前景,同时也必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论文旨在阐明在新时代里,人们要敢于直面挑战,突破旧观念,私营企业也会大有作为。 关键词:私营企业持续发展 引论 闻名全国的苏宁电器连锁集团始创于1990年,历经十余年的艰辛、奋力拼搏,苏宁现已发展成为年销售规模80多亿、上缴税收过3亿元、员工万余名、连锁企业遍及全国24个省市地区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集团。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之一、全国民营企业10强、全国连锁企业10强、中国商业企业名牌企业、江苏省着名服务商标等殊荣。 更可喜的是自1995年起,是苏宁率先在中国家电流通领域尝试连锁经营的模式。在江苏省内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天津、成都、合肥、杭州、西安、深圳等地以直营和特许形式建立了数百家连锁店。自2000年苏宁确立了以综合电器升级,连锁扩张提速为战略的二次创业阶段。2003年在南京山西路开设18000平方米的专业自

营旗舰店堪称亚洲电器单体店之首,这意味着苏宁电器从空调专营到综合家电经营,再到信息家电拓展的第三次腾飞。在经营品类上,苏宁在做大做强传统家电的同时,大力培育信息家电;在连锁网络建设上,苏宁坚持以时间换空间、数量决定质量,快速建设苏宁在全国的连锁网络。如此种种,我们作为消费者的同时,也见证了苏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苏宁集团从当初的“小个体”铸就成今日的辉煌,它成功地昭示了我国私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策的开放,法律的完善是苏宁形成的根本 苏宁的诞生,绝非偶然,它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产生了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二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替代单一公有制经济,二者密不可分的。私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我国政治、社会、人文等已产生长远的影响。更据资料显示,浙江、贵州、重庆等省、市的工商联合会会长由私营企业主担任。在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大上,至少有7位私营企业主党员的代表。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们进一步的强调要毫不动摇的发展私有制经济,而且提出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共同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之中,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据此,我们不难看出私营企业在我国正稳步地、持续发展,同时,关注私营企业的未来发展理应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热点和重点,我国私

新形势下的实体企业生存和发展

新形势下的实体企业生存和发展 新常态的下的实体企业面临着机遇和危机。 目前的经济形势对于实体企业而言不容乐观,在和企业同行的沟通中听到的最多的是困难,销售市场持续疲软,资金压力成了企业的常态,人工成本的持续坚挺。可以说很多的实体企业都在坚持,坚持的理由是:国家不可能没有实体企业,假如没有了实体企业什么互联网、资本运营、电商都成了空中楼阁。 如何应对面前的困境? 我们在坚持,经济危机只是一个过程,挺过去就好了…… 我们在寻找破解难题的方法,这是针对实体企业的一个考验,必须要适应新常态才能生存…… 放弃!一个小小的资本运营平台每年资本翻一番,两年翻五番;还是搞资本运营吧…… …… 这是我听到的最多的声音,作为一个实体企业人,我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实体企业的困境目前来讲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钢材、煤炭、石油、甚至是粮食的价格都在下滑,而我们的生活成本却没有下降,这是为什么? 这只能说是社会正在消化我们以前过剩的产能,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还是我们实体企业。以往的低门槛、低附加值、高能耗的行业模式和国人的从众心理是我们实体企业的最大弊端。当然政府的导向也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家的思维我们不可能控制,国家的发展思路我们更不可能去影响。唯一能做到的是我们实体企业人的观念和意识的改变。变则通,通则不痛!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机遇和危机。 首先要转变观念,我们做的不仅要有好的产品还要有一个好的企业。最大幅度的降低政策风险,才能做好一个企业。现在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是环保,不仅我们的产品要环保,我们的企业同样要环保。这已经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难以更改的。抱有侥幸心理的企业只能是一条死路。 实际上每个企业都不愿意承担政策风险,但是更不会拿本来很低的利润来避免政策的风险。因为一个作为一个实体企业其本质就是要创造价值,一旦企业不能再创造价值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新常态下的实体企业只有一套路可以走:那就是必须符合政策还要能够创造价值!如何做到这一点只能靠自己意识形态的改变。大环境我们难以改变,小环境还不能改变吗?别人可以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别人没有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去探索去实施?别人做到了,你也做到了,你就盘活了;别人没有做到你做到了,你就赢了!新常态下的经济环境是一个重新洗牌的机遇,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一个过程。对于不同的人他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其次要放开,为什么我们国内的中小型企业短寿?最大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家族观念,我们过多的考虑怎样获得利润,和如何将企业永远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而很少考虑如何将企业沿袭下去,最好能永远的存在于社会上。这就是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差别。

企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与讨论

企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与讨论 □/姚琴潘巧兰袁霖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以及工业产业发展带来的世界环境的变化越加明显。尤其是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开发,例如酸雨、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等气候灾难的出现以及能源枯竭等问题,使得世界人民逐渐增加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新能源,支持节能环保”作为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发展战略。企业可持续发展由此应运而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世界上很多企业也开始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以海尔集团和丰田公司为代表的企业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的尝试,给国内外的企业以借鉴。但不得不说的是,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本文对此以案例的形式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一、理论体系与模型 (一)理论体系 根据官方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事实上,从全球经济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目标来说,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微观来说就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即在可见的未来中,企业能在更大规模上支配资源,运作资本并可后续利用,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多的商业利润、更多的经济增加值,战胜自我。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具体包含三点: 首先,更大规模上支配资源,运作资本并可后续利用。企业建立并想要不断获利是为了有更大的发展,进而带来更多的利润。从会计学上来讲,利润=收入-成本,想要增加利润就要增加收入,同时减少成本支出。企业减少成本支出,就要实现资源、资本配置最优化,同时,要尽力做到资源、资本的可持续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其次,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多的商业利润,更多的经济增加值。这是从企业的本质谈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是以获得市场份额、商业利润和经济增加值为考量。在此,有必要解释一下经济增加值。我们把一个公司的市值与它所占用的资本总额的差额称为经济增加值。简单地说,经济增加值就是超过资本成本的投资回报,即公司经营收益扣除所占用的全部资本成本之后的数额。这里所指的全部资本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力,能否拥有竞争力,体现在对于市场份额的占领上,商业利润和经济增加值的获得上。企业永续发展就要不断谋求市场份额,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增加企业流动的动力来源,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增加值。 最后,战胜自我,良好的发展。企业在发展中要不断战胜自身不足,从企业外部到内部都要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综合水平,克服在发展中企业文化带来的障碍,不断战胜自我,实现更好发展。 在此,本文认为,随着21世纪绿色经济思潮的到来,作为社会责任承担者一份子的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得长远利益,更要把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提上企业日程,在追求企业利润时立足长远利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二)理论模型 由上述理论描述,可以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分析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因素。本文只从微观角度,也就是企业内部进行分析与探讨,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企业文化和 63 2010年第6 期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设计,四、学法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注重的热点。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理解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准确理解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协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为下一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其严峻性;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水平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协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水平目标环境、关爱自然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护环境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不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将构成威胁。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理解不足,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三、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使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金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金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挖掘人的潜能,特别是自2005年开始,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新的载体,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干部职工的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不断得到提升,集团三个文明建设实现了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煤炭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双基”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山东省煤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省安全评估4A级矿井”、“山东省职工培训先进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泰安市百强煤炭企业”等荣誉称号。 一、确立战略思维,导入最新管理理念,增强打造强势企业文化的自觉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企业发展,文化制胜。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走不远”的企业。随着市场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价值定位、发展战略、制度安排越来越紧密。企业间的竞争正在由产品竞争逐步转变为“文化力”的竞争,企业管理正在由控制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在新的形势下,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搞好企业文化再造,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导向、凝聚、规范、激励

和辐射作用,已经成为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强有力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兴隆庄煤矿的党政领导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文化滋润的企业组织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而这种“滋润”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学习。学习是创新的前提,学习是进步的基础。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在快速发展时期,在全面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性决策,于1999年在全行业和山东省率先创建学习型企业。通过五年来的创建,我们成功地构筑了独具兴隆特色的“1123”运作模式和“13314”的深化模式;整合出了企业精神、共同愿景、价值观,共同价值取向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系统思考能力显著增强,有效地消除了“归罪于外”的智障,员工的心智模式不断改善,凝聚了员工的内在动力,使积极打造“命运共同体”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矿井综合形象和总体创新发展实力不断提升,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不竭的源动力,增强了干部职工打造强势企业文化的自觉性。 二、明确总体思路,健全完善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理念为核心,由精神行为层、制度层、物质层等构成的完整系统。我们广泛深入地学习借鉴当代国内外强优企业实施文化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抓“双基”、塑文化的总体要求,运用“学习+激励”机制,整合出了体现员工生命意义、企业鲜明特色的新理念。 以人为本,知行合一。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融

(发展战略)如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新修改)

煤炭设计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许昌钧州煤炭咨询设计研究院杨宏图 随着国家对煤矿产业政策的调整,乡镇煤矿逐步被大集团兼并重组,因此同乡镇煤矿服务的有关机构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如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只有靠发展才能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涵盖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一、加强管理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主题 以加强目标成本预控;实现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全面加强管理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贯彻落实紧缩支出的财务政策,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将成本管理的关口前移,建立起严格的目标成本预控管理体系。 认真落实“成本领先”意识,“管理精细”的理念,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成本精细化管理,积极营造“事事有落实,处处有标准,人人有指标”的良好氛围,各部认真进行目标成本管理,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目标”的管理体系,压

缩办公费、招待费支出,节约耗材,科学利用纸张,杜绝费用支出事前无计划、事中无控制、事后无约束的现象,确保成本的有效预控。 按照“一线同志爱仪器”,把设备仪器当做自己的脸经常去洗,当做自己的眼睛来保护,减少最大耗损,严格设备仪器查修维修制度,谁使用、谁负责,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维修,确保设备仪器正常使用,并减少维修费用的开支,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强化管理,节支降耗,加强耗材购销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性支出,降低非生产性支出,杜绝不合理支出,全面降低企业成本。 二、多种经营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后盾 我单位成立至今经历了由公司升级到院的进步,同时由原来的测绘丁级、设计丙级逐步提升到丙级和乙级,增加了评估、评价、矿山司法鉴定、生产能力核定、通风能力核定、煤矿的初步设计以及非煤矿山的测量和设计,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过去的辉煌已经过去,如何保持今后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进行二次创业,加快多种经营的发展。 1、要提高对多种经营重要性的认识,把多种经营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把多元化经营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重要位置,在发展主业的同时重视发展多种经营,以原有的技术资源为基础带动多种经营,以多种经营促进原有的工作(设计测绘)实施煤炭的多种元素与多种经营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摘要:“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便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 二.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关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计划生育极为关注,并逐步从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相互关系的高度,来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他在谈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时反复讲到,人多是我国最大的难题,"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 2.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我们地大物博,这是我们的优越条件。但有很多资源还没有勘探清楚,没有开采和使用,所以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源,土地面积大,但耕地很少。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吸收、创造、掌握、应用新的技术成果,一方面响应与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又刺激和重创市场需求,从而把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能动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体现这种结合的新产品与新工艺并开拓新的市场,以获得更大效益的创造性行为。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和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一个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德国经济学家德里希李斯特有句名言:“一个国家可能很穷,但它若是有创造财富的生产力,它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富;财富的生产比之财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他的话之所以被广泛引述,因为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凭借技术创新将这种“财富的生产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二战的废墟上迅速崛起,用了二十多年时间长期占据世界经济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德国和日本正是依靠大批具有创新技术的企业的卓越竞争力来获得世界的认可和瞩目。 科技创新在过去几十年当中使得社会的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誉为工业革命之后新一次产业革命,以便携式计算机和便携式随身通讯设备为

代表的信息产业的蓬勃兴起实际上只用了短短二十年,这二十年中围绕着信息产业一个个创新概念被提出,这些创新概念的实现也随之产生了大批新的财富标志企业,Facebook、思科、苹果、谷歌等大批以技术创新为标志的新一代全球500强企业迅速崛起,这些企业市值动辄数千亿美元记,其聚集财富和创造价值的速度超过了工业时代的所有企业,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发展至今刚满五年时间,市值已超过400亿美元,这些企业从创立到崛起都用了很短的时间,而它们的产品深刻改变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让每个人体验到信息时代的不同,这就是这些企业真正的价值体现。 可以看到,创新意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财富。企业只要能够把握机遇,能够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市场和发展空间。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有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技术创新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对此,我国的领导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技术创新对国家的深刻影响,邓小平同志把21世纪称为“高科技发展的世纪”,早在1988年就前瞻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战略性论断,并且提出,科技是工业发展的龙头,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国家的软实力,是国富民强的基础,是军事保障和国家安全的后盾。胡锦涛主席也提出“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没有自主创新,中国将只能局限于大国,

如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煤炭设计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许昌钧州煤炭咨询设计研究院杨宏图 随着国家对煤矿产业政策的调整,乡镇煤矿逐步被大集团兼并重组,因此同乡镇煤矿服务的有关机构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如何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只有靠发展才能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涵盖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一、加强管理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主题 以加强目标成本预控;实现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全面加强管理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贯彻落实紧缩支出的财务政策,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将成本管理的关口前移,建立起严格的目标成本预控管理体系。 认真落实“成本领先”意识,“管理精细”的理念,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成本精细化管理,积极营造“事事有落实,处处有标准,人人有指标”的良好氛围,各部认真进行目标成本管理,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目标”的管理体系,压

缩办公费、招待费支出,节约耗材,科学利用纸张,杜绝费用支出事前无计划、事中无控制、事后无约束的现象,确保成本的有效预控。 按照“一线同志爱仪器”,把设备仪器当做自己的脸经常去洗,当做自己的眼睛来保护,减少最大耗损,严格设备仪器查修维修制度,谁使用、谁负责,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维修,确保设备仪器正常使用,并减少维修费用的开支,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强化管理,节支降耗,加强耗材购销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性支出,降低非生产性支出,杜绝不合理支出,全面降低企业成本。 二、多种经营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后盾 我单位成立至今经历了由公司升级到院的进步,同时由原来的测绘丁级、设计丙级逐步提升到丙级和乙级,增加了评估、评价、矿山司法鉴定、生产能力核定、通风能力核定、煤矿的初步设计以及非煤矿山的测量和设计,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过去的辉煌已经过去,如何保持今后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进行二次创业,加快多种经营的发展。 1、要提高对多种经营重要性的认识,把多种经营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把多元化经营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重要位置,在发展主业的同时重视发展多种经营,以原有的技术资源为基础带动多种经营,以多种经营促进原有的工作(设计测绘)实施煤炭的多种元素与多种经营

企业执行力建设

企业执行力建设 【摘要】企业要成功,除了正确的战略,资金,技术等因素外,良好执行力是迈向成功的基石和支柱。执行力是所有管理者和员工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执行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绩效管理与企业的前途。执行力是企业贯彻落实领导决策、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企业管理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因此,执行力不但反应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应了管理层的素质,心态和战略高度。执行力是绩效管理的前提,绩效管理可以产生维持和优化企业的效果,两者相辅相成,企业的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力来保证。 【关键词】管理领导者执行力境界 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水平最直观的表现,执行力的强弱往往标志着一个企业的强弱和生命力,高效的执行力如同强壮的血管把企业的目标发往身体,并汇聚与企业管理心脏,为同一个目标脉动。 执行力有三种境界,分别是“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正确”,和“把事情做圆满”,每进一步对管理者要求的素质和能力也越高,但对企业的贡献和帮助也越大。 一.执行力在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执行力是企业组织和个人贯彻落实企业决策的力度。企业的战略与计划固然重要,而只有执行力才能使之体现出实质的价值,只有执行力才能将这些落到实处,并进行有效地联系和整合起来,才是竞争中取胜的根本保证。在缺乏执行力的情况下,企业拥有的一切优势就难以贯彻,就失去了企业长久生存和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可以说,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二.全方位落实执行力 1.要提高全员的工作责任心。企业员工和各部门,对于企业明确赋予的“责无旁贷”的工作职责,必须不折不扣地去执行。此外,对于一些边缘性的工作,要主动配合、主动支持、主动承担责任,不能互相推诿。 2.要有明确的执行方向。各项工作必须先有目标。执行方向不能含糊不清、不能错误。在执行前,要弄明白执行什么、为什么执行以及用什么来保障、监督执行的一系列问题。 3.监督是执行力的灵魂。监督就是追踪考核,所有善于执行的人都会注意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