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1.(2分)(2016•淄博)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窃(pá)联(mèi)断壁残(yuán)B.晓(fó)文(zōu)期期(ài)C.船(yùn)招(lái)忧心(chōng)D.偻(gōu)泉(lǐ)一叶舟(piān)【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答】A.正确,“垣”不要读“huán”;B.“拂晓”应读作“fú xiǎo”,“文绉绉”应读作“wén zhōu zhōu”;C.正确,“晕”不要读作“yūn”;D.正确,“佝”不要读作“jū”.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2.(2分)(2016•淄博)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枯槁告磬挖墙角翻来覆去B.地窖鳌头座右铭如坐针毡C.凛冽取缔通缉令风靡一时D.客栈娴熟顶梁柱味同嚼蜡【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解答】A.有误,“挖墙角”应写作“挖墙脚”,“告磬”应写作“告罄”;B.正确,不要把“座右铭”写作“左右铭”;C.正确,不要把“取缔”写作“取谛”;D.正确,不要把“顶梁柱”写作“顶粱柱”.故选:A.【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留意这些基本字词的书写即可.当然认真审题确定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也很重要.3.(2分)(2016•淄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B.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的结果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要从成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解答】A.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句中指乡村建设要有重点,使用正确;B.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句中已经实现,不合语境;C.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句中指家风对人的影响,使用正确;D.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符合语境.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指日可待”是指没有实现的,“潜移默化”是指暗中的、不知不觉的影响.4.(2分)(2016•淄博)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分析】《课标》要求修辞手法初中阶段考查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的辨识和作用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通常根据句子就能分析,熟练掌握即可顺利解答.【解答】D选项中“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问句,但是不是反问句,而因为有“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这个选择问作答案,所以D句可以看作两个设问句,所以D项说“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我们要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2.拟人: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夸张: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排比: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6.反复: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7.设问: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8.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5.(2分)(2016•淄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屠(残忍)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B.将军身(通“披”,穿着)坚执锐(司马迁《陈涉世家》)C.尝(赠)余核舟一(魏学洢《核舟记》)D.非(也写做“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解释,解答时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解答】A.有误,暴:突然.B.正确.C.正确.D.正确.故选:A.【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6.(2分)(2016•淄博)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B.杨绛先生于今年5月25日辞世.她在叙事散文《老王》中记叙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她对老王深切的愧怍之情,也表现了﹣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马》即选自其中【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解答】A.正确;B.正确;C.正确;D.有误,《马》的作者是布封.故选:D.【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7.(2分)(2016•淄博)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读忠烈传,宜.读奸佞传,宜.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①纵水狂呼,可以旋风②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③击剑捉酒以销愤④吹笙鼓瑟以扬芳.A.②①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④③①D.①③④②【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从前两句可以看出,讲的是其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所填内容是②④③①.【点评】做该题时,要先了解文段的内容,找出写作的顺序,并弄清楚句子之间的关系,方可得出答案.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0分)8.(7分)(2016•淄博)默写填空.(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蛾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蛾眉山月歌》)(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5)自然的风景往往触动诗人的情怀.微雨拂面或骤雨敲窗,都能被诗人听出无限的诗意.请写出连续两句含有“雨”字的古诗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和情境默写的综合,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1)峰峦如聚(重点字:聚)(2)何当共剪西窗烛(重点字:剪)(3)影入平羌江水流(重点字:羌)(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点评】复习名句默写要注意以下几类:(1)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3)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4)其他反映科学技术、和平、以德治国等方面的名句9.(3分)(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家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分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解答】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破”字写出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深”字写出了荒无人迹的凄凉.这两句营造了荒凉凄惨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A选项正确;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景,借花鸟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世的感情.B选项正确;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出诗人满头白发,愁苦不堪的形象,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感时伤怀,忧国思家之情.C正确;D.这首《春望》围绕“望”字展开,通过描写战乱后长安城破败荒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D错误.故选D.【点评】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10.(10分)(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太宗尝谓中书今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节选自[唐]吴兢《贞观政要》)【注释】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大蛤蝌,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讲学时以惟幕遮掩,以求专心.⑤饬:整理.⑥懿:美好.(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①苏秦刺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2)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夫人禀性定故余愚,卒获有所闻B.必须博学成其道我日始出时去人近C.燧动焰发有地臆然高D.博学成而美人谋而不忠乎(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4)太宗和岑文本围绕同一个观点展开了对话,请分别写出A、B两个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理方法及其作用.【分析】译文:唐太宗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人虽然秉有一定的天性,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就好比蜃的本性含有水,要见到月光才能吐水;木的本性含有火,但要燧石敲打才能发火.人的本性含有灵气,可是要通过学习,才能美好完善.所以历史上有苏秦刺股读书,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的美谈.不勤奋于道艺,功名是不会树立的“.岑文本回答说:“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礼记》说:玉石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所以古人以勤于学习为美德“.【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①句意为:苏秦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股:大腿;②句意为:玉石不经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知道:懂得道理.(2)本题考查对文言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实词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词的含义,“用法”指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或相似都可以.A:前后句:虽:虽然;B:前句:以:来.后句:以:认为,以为;C:前句:而:表顺承.后句:而:表修饰;D:前句:为:成为.后句:为:给,替.故选:A(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夫”,句首发语词,可不译;“性”,本性;“情”,情趣;“饬”,整理.句意为: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4)本题是对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考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分析解答.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学习对人的重要性.A句运用类比从正面的说理方法,通过“蜃月光而水垂;木燧动而焰发”化抽象于具体,化深奥于浅显,从正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的重要;B句运用类比从反面的说理方法,通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反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答案:(1)①股:大腿;②知道:懂得道理.(2)A.(3)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4)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学习对人的重要性.A句运用类比从正面的说理方法,通过“蜃月光而水垂;木燧动而焰发”化抽象于具体,化深奥于浅显,从正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的重要;B句运用类比从反面的说理方法,通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反面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点评】文言实词“名”的用法:①名字,名称.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左忠毅公逸事》);②命名.而此独以钟名(《石钟山记》);③名义.二贵酋名曰馆伴(《<指南录>后序》);④名声,名望.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⑤著名的,闻名.故虽有名马(《马说》);⑥说明,说出.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11.(12分)(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小满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1)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2)文章多次引用农谚进行说明,请概括说说这样写的作用.(3)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做简要分析.①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②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请从你知道的节气中任选﹣个加以介绍.【分析】文章采用逻辑顺序,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第②﹣⑤段说明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第⑥﹣⑦段说明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和人们饮食注意事项.【解答】(1)考查概括说明内容.第②﹣⑤段说明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第⑥﹣⑦段说明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和人们饮食注意事项.(2)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用作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小满这一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形象,有说服力.(3)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4)开放性题.解答此题只要从二十四节气(除了小满)中选择一个说明其含义即可.答案:(1)①小满的时间;②小满的含义;③小满时农作物的生长特点;④小满时的气候特点;⑤人们饮食的注意事项.(2)多处引用农谚说明了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形象,有说服力.(3)①准确说明了今年小满节气到来的时间.②“渐次”意思是逐渐,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①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②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点评】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12.(18分)(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最暖心的事(美国)鲍勃•布劳顿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⑪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⑫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⑬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⑭“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⑮“不要钱.”我答道.⑯“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⑰“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⑱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⑲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11期,有改动)(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2)阅读第⑪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3)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我”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4)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8分)(一)古诗文背诵。

(10分)1.名句默写。

(选填10处即可)(10分)(1)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3)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4)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5),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6),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7),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8)《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9)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10)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正如《论语》中所言:“:“,。

”(二)语言运用。

(8分)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山之巅,岛上风光尽收眼底。

面海观潮,视线所及,银帆轻飘,白鸥竞翔,海天犹如一幅壮阔无比的油画。

登高远望,你会滤尽尘嚣和烦恼,líng tīng()到发自生命之源的呼唤。

此情此景,只有(亲自到了那个地方)才能有深切的感受。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1分)líng tīng()(2)根据释义写出成语。

(2分)(31分)(4)请你参照示例,仿写句子。

要求表意完整,内容不做限制。

(4分)示例:银帆轻飘,白鸥竞翔,海天犹如一幅壮阔无比的油画。

二、阅读(54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3-6题。

(17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分).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蝉蜕(tuì)商酌(zuó)田圃(pǔ)转弯抹角(mò)B.勾当(gòu)瓦砾(lì)潜行(qián)坚持不懈(xiè)C.顷刻(qīng)晦暗(huì)发窘(jiǒng)随机应变(yìng)D.奔丧(sāng)脂粉(zhī)劫掠(luè)混为一谈(hùn)2.(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张校长意识到学校地理环境与水有缘,他因地治宜把“水”作为学校文化的主题.B.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箫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C.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索质,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我校正在筹划建立一座大型体育馆.D.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泄千里.3.(2分).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A.《开门大吉》节目开播了,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B.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C.对于名著翻拍是否应尊重原著的问题,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D.无论多么枯燥的材料,经他妙手回春,都会变得鲜活起来.4.(2分).选出对下列各个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A.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校长,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修改:删掉“使”.B.观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500﹣2000米处,水汽含量跟地面相比降低了一倍.修改:将“降低”改为“减少”.C.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修改:删掉“不”.D.中德两国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修改:将“巩固”和“建立”互换位置.5.(2分).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A.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他三部曲的第二部.B.《繁星》《春水》因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其清新淡雅的语言风格深受读者喜爱.C.法国女作家复洛蒂?勃朗特因创作小说《简?爱》而跨入世界著名文学家之列.D.《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6.(2分).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A.“铭”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B.《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山坡羊,曲牌名.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河中石兽》选自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7.(2分).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B.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C.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三、两个知心好友.D.“你先坐下,”她说:“我们好好谈谈.”8.(2分).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①这是为什么呢?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2019-2020年中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试卷(附参考答案)B. 揩.(kāi)油迸.(bèng)裂羞涩.(sè)相濡.(rú)以沫C. 破绽.(zhàn )怂.(sǒng)恿连翘.(qiáo)忍俊不禁.(j 得分评分人īn )D. 煦.(xū)暖和.(hé)面打折.(shé)拈.(niān)轻怕重2.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A.不屈不挠瞬息万变礼上往来百废待兴B.巧妙绝伦慕天席地枕戈待旦迫不及待C.坦荡如砥孜孜不倦眼花缭乱釜底抽薪D.随声附和戌马生涯众志成城连篇累牍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指史册。

B.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固:本来。

C.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选出下列语言表述简明、得体、准确的一项……………………………………()(2分)A.班长在周会课上高兴地说:“我们班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

”B.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处处小心,防止不要发生火灾。

C.单位要举行晚会,小王给局长打电话说:“今晚八时,你一定要准时到会!”D.村长说:“政府实行粮价‘直补’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我们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5.下列作家、作品、国籍或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莫泊桑——《麦琪的礼物》——法国B.契诃夫——《变色龙》——俄国C.孟浩然——《过故人庄》——唐代D.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代6.默写(共8分,10句选填8句,每句1分,多填不另给分,一句有错扣1分)①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巴东三峡巫峡长,。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在“答题卷”上答题。

3.考试过程中,可以使用正版学生宇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XXX性命于乱世,便是英雄。

(XXX《出师表》)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XXX《登高》)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XXX《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燕子来XXX,梨花落后清明。

(XXX《登鹳雀楼》)⑤晓镜但愁云鬓改,XXX应觉XXX。

(XXX《无题》)⑥壮志饥餐XXX,笑谈渴饮匈奴血。

(XXX《滕王阁序》)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XXX《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XXX。

(XXX《正气歌》)2)默写XXX《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安世事的人,自然,躺卧。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XXX凌厉,XXX回击,那些松树终把XXX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XXX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安(ān)躺卧(wò)呜咽(wū yè)2)画线的词错误的是“许愿”,正确写法是“许愿”。

3)“XXX”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B.严厉。

4)改为反问句:这不就是它的本分吗?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活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2019-2020年中考试卷附答题纸参考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试卷附答题纸参考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试卷附答题纸参考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居民小区,同住一栋楼的两家人相继得上一种怪病: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严重偏低。

经黑龙江省辐射监督管理站的专家检测,发现是放射性物质铱—192在作怪。

则19277Ir 中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为A.115B.38C. 269D.154 2.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因此地球上的蕴藏量也是无限的B.化石燃料虽然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但形成化石燃料的速度相当快,所以化石燃料相当于是无限的C.化石燃料的形成是非常复杂的,所需时间也较长,但化石燃料在地球上蕴藏量是无限的D. 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而且又都是经过亿万年才能形成的非再生能源 3.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反应物的性质B.反应温度C.使用催化剂D.反应物的浓度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B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

C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在同一化学反应中,不同条件下常有不同的反应速率5.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 2O 2B .I 2C .NaHSO 4D .HNO 36.反应4NH 3(气)+5O 2(气)= 4NO (气)+6H 2O (气)在10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 (x )(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v (NH 3)=0.010mol/(L ·s )B .v (O 2)=0.0010mol/(L ·s )C .v (NO )=0.0010mol/(L ·s )D .v (H 2O )=0.0045mol/(L ·s ) 7.下列跟红磷和白磷的关系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A .C 12和C 14B.216O 和218O C. 正丁烷和异丁烷 D. 金刚石和石墨8.下列各种物质中,晶体类型相同的是A. O 2和SiO 2B. NaCl 和I 2C. CO 2和H 2OD. CH 4和NaOH 9.元素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4倍的是A.原子半径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 D 次外层电子数10.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A ,B ,C ,D ,E 五种元素原子 核外共有85个电子,E 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B 元素是 A .P B.Mg C.Cl D.Si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B. 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12.将2molS02和1molO 2放入一个容器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此时,容器存在的各物质的量中,其中不可能的是:①0molS02,②1mol S02,③2mol S03,④0.3molO 2,⑤0.1molSO 3,⑥1molO 2 A.②⑤⑥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13.可逆反应2222NO NO O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NO 2全部变成了NO 和O 2B.反应已经停止了C. 用NO NO O 2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2n mol NO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C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D .放热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15.氢—氧燃料电池是将H 2和O 2分别通入电池,穿过浸入20%~40%的KOH 溶液的多孔碳电极,其电极反应式为:H 2+2OH --2e -===2H 2O 和0.5O 2+H 2O +2e -===2OH -。

2019-2020年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部分解析版)

2019-2020年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部分解析版)

2019-2020年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部分解析版)2019-2020年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部分解析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部分(选择题)(⼀)听⼒部分(略)(⼆)基础知识与运⽤(每⼩题1.5分,共30分)Ⅴ.选择填空:从A、B、C中,选出⼀个最佳答案完成句⼦。

17. Nowadays people care more about the safety of . Everyone wants to eat healthily.A. foodsB. clothesC. houses考查知识点:名词---名词的数---单复数出处:名词---词汇主要出现在初⼀知识点(名词的单复数)难度:90%,属于容易题,只需要结合句⼦语境可轻松得出答案。

关键词:safety---扩展----food safety ⾷品安全Eat healthily 吃得健康补充:clothing/clothes/cloth辨析cloth 当“布料”讲时是不可数名词,但指“某种具体⽤途的布”时是可数名词。

a piece of cloth ⼀块布料 a table cloth ⼀张桌布clothes 指具体的⾐物时是复数,不能⽤a clothes,但a suit of clothes指“⼀套⾐服”。

Her clothes are of high quality.她的⾐服质量很好。

Yesterday her mother bought herself a suit of clothes.昨天她妈妈给⾃⼰买了⼀套⾐服。

clothing 是⾐物的总称,不可数名词,可⽤作an article of clothing(⼀件⾐物)。

Those people lack food and clothing.那些⼈缺⾐少⾷详解:此题,有些学⽣会排出A选项,因为⽼师常讲,food是不可数名词,不能加S。

其实,food作为⾷品的统称时为不可数名词,单数形式,指“⼀种⾷品时”可数,可以⽤复数。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宇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人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卧。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

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

A.严格B.严厉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活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试卷附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要看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总能量的相对大小B.对于吸热反应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小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C.化学键的断裂一定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一定释放能量D.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除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2.金属锡的冶炼常用焦炭作还原剂:SnO2+2C===Sn+2CO↑,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ΔH、ΔS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H<0 ΔS<0B.ΔH>0 ΔS<0C.ΔH<0 ΔS>0D.ΔH>0 ΔS>0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s)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越明显4.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H 2(g ) + I 2(g )2HI (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H 2、I 2、HI 的分子数之比为1∶1∶2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C .单位时间生成n mol H 2,同时消耗成2n mol HID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5.已知醋酸达到电离平衡后,改变某条件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现该变化的只能是升高温度B .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变强C .溶液的pH 一定减小D .发生电离的分子总数增多6.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 固体 ②KNO 3溶液 ③硫酸钾溶液 ④CH 3COONa 固体 A .①③ B .②④ C.②③ D .③④ 7.已知下列数据:Fe(s)+12O 2(g) =FeO(s) △H=-272kJ·mol -12Al(s)+32O 2(g) =Al 2O 3(s) △H=-1675kJ·mol -1则2Al(s) +3FeO(s) =Al 2O 3(s) + 3Fe(s)的△H 是( ) A .+859 kJ·mol-1B .-859 kJ·mol -1C .-1403 kJ·mol -1D .-2491 kJ·mol -18.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红棕色的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 .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NH 3的反应C .由H 2、I 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D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9.已知298 K,101 kPa 时,2SO 2(g)+O 2(g)2SO 3(g) ΔH =-197 kJ·mol-1。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 2和1 mol O 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 1,向另一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中通入1 mol SO 2,0.5 mol O 2和1 mol SO,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3( )A.Q2<Q1<197 kJ·mol-1 B.Q2=Q1=197 kJ·mol-1C.Q1<Q2<197 kJ·mol-1 D.Q2=Q1<197 kJ·mol-1 10.有等体积、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3>V2>V1 B.V3=V2=V1 C.V3>V2=V1 D.V1=V2>V3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若只选一项且正确,则得2分;但只要有一项错误,即得0分。

)1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 == 2H2O(l);△H=-571.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B.已知C(石墨,s)== 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 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CH3COOH(aq) == CH3COONa(aq) + H2O(l) △H =-57.4kJ·mol-1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12.对于反应CO(g)+H 2O(g)CO2(g)+H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对该反应来说,逆反应的速率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总是大于正反应1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1·min-1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不变14.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 + 3B(g) 2C(g);△H < 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0分)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5.(9分)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

(1)右图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E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________,原因是。

mol L NH3·H2O中16.(10分)10mL 0.1/(1)加水。

则以下各值减小的有A.c(OH-)B. c(NH3·H2O) C.n(NH4+)D.n(NH3·H2O)E.n(OH-)F.c(OH-)/ c(NH3·H2O)(2)加热。

同学甲认为n(NH4+)增大,同学乙认为n(NH4+)减小,你估计甲的理由是:乙的理由是:(3)如果把氨水液面上方的空气换成氨气,则氨水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如何变化,为什么?,17.(14分)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

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 CO2(g)+3H2(g)CH3OH(g)+H2O(g) △H =-49.0 kJ·mol-1,某科学实验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实线)。

(1)a点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

(2)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

A.0~1min B.1~3min C.3~8min D.8~11min(3)求平衡时CO2的转化率和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写出计算过程)(4)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曲线I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18.(17分)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 mol·L-1、0.001 mol·L -1,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g、0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K、323K。

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 mL、H2C2O4溶液(0.1 mol·L-1)的用量均为2mL。

如果要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如何设计实验,请用文字表述。

(2)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同学改变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① 计算用44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②还有一组同学做了下表中实验【实验内容及记录】请回答: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两个结论是。

(3)某同学取一定量草酸溶液装入试管,加入一定体积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试管,发现溶液开始缓慢褪色,后来迅速变成无色。

(反应热效应不明显,可忽略不计)写出该实验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反应的反应速率迅速加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广东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级期中考试化学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5.(9分)(1)NO2(g)+CO(g)=CO2(g)+NO(g) △H=-234 kJ/mol;(3分)减小(1分);减小(1分);无影响(1分);催化剂只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之差,即反应热不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