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水结冰了》素材—不结冰也不沸腾的水
科学课件《水结冰了》精品PPT课件2

练习2
2,填空 霜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并降至0°C 形成的; (露珠)是由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
3,水的三种状态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状态?在下图中表示 出来。
4,霜是怎样形成的?你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 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并降至0°C 形成的。 我是这样做这个实验的:在一个深色外啊壁的搪瓷内装 一些冰,再撒一些盐与冰混合,过一段时间,我们便会 发现杯的外壁就会出现白色的霜。
冰
0。C以下
水在0。C时会结冰,是温度 使水 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水蒸气 (气态)
水
遇冷
冰
(液态)
受热
(固态)
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 ____温__度__的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人
鱼
工
冷
降
冻
雪
保
鲜
水
利的一面,也有 有害的一面。
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水的三态变化的?
冰变成了水蒸气
冰和霜都是固体状态的水,它们也会发生状态 的变化。我们见过哪些有关冰的状态变化现象?
衣服上的 冰哪里去了?
水
降降 温温
冰 加高热
降低温
水蒸气
你还知道哪些物体也有像水这样的形态变化?
你还知道哪些物体也有像水这样的形态变化?
有酒精 味道。
判断下列现象中水的状态 雪 花
白雪
水
受冷
(2)水蒸气能直接变成冰,但冰不能直接变成水
蒸气。( × ) (3)把一块冰放在那里,只要它不变成水,就永
远不会减少。( × ) (4)在通常情况下,水在0℃及以下时就能结冰。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用课件1

• 看似糖块却不甜, • 喊到嘴里冻可怜 • 冷时硬的像石头, • 热的时候看不见。
夏天里的冰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 用课件1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 用课件1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 用课件1
你发现了没有?
• 你在我们身边的哪些地方找到过“
”?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 用课件1
验 (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 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步 (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 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 水温。
骤 (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 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 用课件1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 用课件1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 用课件1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 用课件1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 用课件1
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 水在0℃时会结冰。
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 发生了变化 。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 用课件1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 用课件1
你能解释冰箱 里的水为什么会结 冰了吗?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 用课件1
低。
冰的 特点
水的 特点
比较硬、很光 滑、温度低、 易融化、冰块 没有颜色 会浮在水上面 没有气味
透明的
冰是固体
会流动的, 没有固定形 状的液体
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小学科学(教科版)《水结冰了》实 用课件1
实 最(好1)是在刚细从而冰短箱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 里拿出纯 温来净 度的水 。冰用块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
三年级科学水结冰了实验记录

三年级科学水结冰了实验记录
1实验记录:水的冰结实验
2日期:2024年1月15日
3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水的冰结过程,了解水在低温条件下的变化。
4实验材料:清水、透明玻璃杯、温度计、冰箱
5实验步骤:
1)在实验开始前,确保玻璃杯是干净透明的。
2)用温度计测量室温,并记录下来。
室温约为22摄氏度。
3)将适量的清水倒入玻璃杯中,确保水平均分布。
4)将玻璃杯放入冰箱,设定冷冻室的温度为零摄氏度。
5)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水的变化。
6实验观察:
第1分钟:水还是液体状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第5分钟:开始看到玻璃杯内出现了一些小冰块,水表面开始结冰。
第15分钟:冰块逐渐增多,水面结成了一层冰。
第30分钟:冰块更大了,整个水面都结冰了。
第60分钟:冰块继续增长,整个实验结束时,水完全变成了冰。
7实验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发现当水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时,水会逐渐凝固成冰。
这是因为温度降低使水分子的运动减缓,最终形成了冰的结构。
这个实验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水的性质和温度对物质状
态的影响。
8实验总结:这次实验不仅让我学到了新知识,还锻炼了我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有趣的科学实验让我们一起探索!。
教科版科学三下33《水结冰了》教案范例

教科版科学三下33《水结冰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33课《水结冰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物质的变化》中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特别是水从液态到固态的结冰过程。
详细内容如下:1. 认识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
2. 探究水结冰的条件,观察并记录水结冰的过程。
3. 分析水结冰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水结冰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水结冰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结冰条件的探究,以及实验操作中的观察和记录。
2. 教学重点:水的三态变化,水结冰的原理和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箱、冰格、计时器、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冰块等)。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冰块,引导学生思考:冰从哪里来?冰是如何形成的?2. 讲解水的三态变化(5分钟)指导学生回顾水的三态,介绍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3. 探究水结冰的条件(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水倒入冰格,放入冰箱,观察并记录水结冰的过程。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生活中常见的结冰现象为例,讲解水结冰的原理和过程。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2)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6. 分析讨论(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水结冰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2. 水结冰的条件3. 水结冰的原理和过程4. 水结冰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的三态变化。
(2)分析水结冰的条件。
(3)举例说明水结冰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水的三态变化:液态、固态、气态。
(2)水结冰的条件:温度低于0℃,持续一段时间。
(3)水结冰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冰箱冰格、冰袋、冬季道路除冰等。
三年级科学教案:《水结冰了》

三年级科学教案:《水结冰了》•相关推荐三年级科学教案:《水结冰了》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水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冰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与水之间的变化关系。
在三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知道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通过这节课学习,要让学生对温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明白温度的变化是与热量有关的,还可以为后续集中探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奠定基础。
在教学目标分析里面,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我分别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目标来看:在科学概念里面,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在过程与方法里面,通过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变化,了解冰的特点,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第二呢,要培养学生他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我们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同时激发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水结成冰的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是:理解水为什么能结成冰。
根据这样一些,我们本节课倡导的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探究模式(教法),也就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在上学期已经知道了水的特点,那么能否根据水的特点来推测冰的特点呢?这个时候让学生为主体,他们进行思考,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接着学生与学生交流,学生与教师交流,然后通过实验观察来证明,我们的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呢?接着我们通过多媒体等这些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是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学法),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用理论来指导水结冰的知识的学习,同时知道,对同类物质进行比较,这里主要是对冰和水的各自特点的比较,来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程序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讲好教学程序,我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新课;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三个环节是课堂小结;第四个环节是随堂练习。
三年级上册科学-水结冰了-教科版(共19张)-PPT课堂课件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9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9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9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试管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9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9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1)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 (2)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 生了变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9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9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9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准备材料:试管,纯净水,温度计,中间有孔的橡皮塞,塑 料杯,毛巾,冰块,食盐。
第二步:用毛巾 裹住 一个杯子 制成保温杯。在 保温杯中装满碎 冰。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9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9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9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9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重点环节:
试管中的水温度 下降到0 ℃时, 开始结冰
(
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教科版 (共19 张)-PPT 课堂课 件(完 整版)
小学科学3《水结冰了》实验说课稿

小学科学3《水结冰了》实验说课稿水结冰了:小学科学3实验说课稿引言: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带来一堂有趣而又实用的小学科学课——《水结冰了》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将引导学生了解水在特定条件下的物态变化,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
让我们一起开始这个探索之旅吧!一、实验目标: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1. 了解水在低温条件下的物态变化;2. 探索水的冰冻过程及其特点;3.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归纳等科学方法。
二、实验准备:为了顺利进行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器具:1. 水杯(带刻度);2. 温度计;3. 冰箱;4. 管子;5. 蜡烛;6. 镊子;7. 纸张。
三、实验过程:1. 引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水是怎样变成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一下。
2. 观察法验证水的冰冻过程:a. 同学们,请用温度计测量冰箱内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b. 将一杯水倒入水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c. 将温度计浸入水中,同时用管子吹气到水面上。
d. 观察水杯中的水是否结冰,记录下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
e. 师生共同讨论结论,进一步了解水的冰冻过程。
4. 实验加热冰的变化:a. 将一个冰块放在蜡烛火焰上进行加热。
b. 观察冰块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c. 持续观察冰块的变化直到完全融化。
d. 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冰的特性与热能之间的关系。
5. 小结与归纳:在完成以上实验后,我们一起总结一下:a. 水结冰的条件是什么?(低温和冷冻)b. 冰的温度和冰的属性。
c. 热能与冰的融化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讲解:1. 实验现象:我们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在较低的温度下,水会结冰成冰块,而在加热的条件下,冰也会变成水。
2. 实验原理:水在0摄氏度以下会开始结晶形成冰,这是因为水分子在低温下减少运动速度,产生一种有序的排列,形成固体结构的冰块。
而加热冰块后,温度上升使水分子运动加快,冰会逐渐融化成水。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水结冰了》PPT教学课件

下课!
空气占据空间吗
固体、液体占据一定的空间, 那么空气也占据空间吗?
实验:杯子倒扣
1.把纸团塞在杯底 2.杯口向下,竖直扣入水中 3.竖直移出,擦干杯口
学生活动手册 第11页
11 空气占据空间吗
1.把纸团塞在杯底,竖直倒扣在水中,纸 团会湿吗?把我们的猜测和解释记录下来。
气球能被吹大的原因:
拓展与应用
拓展与应用
水结冰了
水在什么情况下能结成冰呢?探究水冰时的温度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温度单位和测量仪器
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 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水温计
刻度
玻璃管 液泡
测量水温
如何观察记录
一人负责看时间,一人记录,另外两人 负责观察。
每隔1分钟观测一次试管内的水温并将试 管提起来看水的变化,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 11页。
我的猜测
实验现象
我的解释
给气球充气、放气
游戏:瓶内吹气球
1、把气球套入塑料瓶中,然后对 气球吹气。 2、看看谁能够把气球吹得更大。
学生活动手册 第11页
2.把气球套进可乐瓶中,能够把气球吹得 很大吗?把我们的推测和实验现象记录下 来。
我的推测
实验现象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3.怎样能够把可乐瓶中的气球吹大?把我 们的方法和其中的原因记录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科学:不结冰也不沸腾的水
水在温度零度的时候结冰,很多人都知道的。
但以下的例子就不一定多人都知道的。
但是不结冰也不会沸腾的水,大家多数都没有见过或者不知道其中的科学原理。
不结冰的水
买一瓶纯净水放到冰箱的冷冻室(-18℃左右)中,1小时之后把它拿出来,你会发现水的温度已经低于零度,但是水并没有结冰!为什么?是不是冻的时间不够长?把它小心地放回冷冻室,轻轻地关上冰箱的门,再冷冻20分钟,然后取出来。
你会发现水的温度已经远远低于0℃,但仍然没有结冰!这时拿起瓶子用力摇晃或在桌子上用力磕一下,你会观察到水迅速结冰,在数秒内,整瓶的水都结冰了!
我们知道,生活中,水的凝固点是0℃,也就说0℃的水如果继续放热就会结冰。
为什么在上面的实验中,水的温度已经低于0℃却仍然没有结冰呢?为什么用力摇晃或在桌子上用力磕一下就立即结冰了呢?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在水的温度达到0℃时水分子已经为凝固——结冰做好了准备,只等一声“令”下了。
这个“令”就是一些水分子率先结冰,形成结晶核。
一旦有一些水分子开始结冰,形成结晶核,那么以它们为核心和“榜样”,周围的水分子就会陆续结冰。
如果没有水分子“做出表率”,而且周围环境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那么水的温度会继续降低,成为低于0℃的“过冷”液体。
如果水在冷冻过程中没有外界的扰动,那么每个水分子周围的情况相同,在0℃时没有哪些分子会率先结冰;又因为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很低,于是水的温度继续降低,成为过冷的水。
在用力摇晃或磕瓶子的过程中,水分子受强烈震动或外部挤压,有些率先结冰,形成结晶核,又由于水的温度已经远低于0℃,所以瓶中的水会以它们为中心迅速结冰。
在自然界中,云层中存在大量过冷的小水滴,向云中播撒一些可以充当核心的物质,可以促使这些过冷的水滴凝固,形成小冰晶。
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可以产生雨、雪、冰雹等现象。
不沸腾的水
除了过冷现象,还存在液体温度超过沸点而不沸腾的过热现象。
在加热过程中,水中的小气泡起着汽化中心的作用,被称做“汽化核”。
如果被加热的水中缺乏气泡,加热的过程中又没有受到外界的扰动,没有气泡进入,即便水的温度达到了沸点,也不会沸腾。
如果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继续升高,成为“过热”的水。
处于过热状态下的水是不稳定的,如果受到外界扰动,有气泡侵入,液体就会剧烈地沸腾,并伴有爆裂声,这种现象叫做暴沸。
据报道,一名男子把一杯纯净水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准备把水烧开后冲咖啡。
在加热了一段时间后,他拿出了水杯,发现水并没有沸腾,但是在咖啡粉倒入杯中的瞬间,水从杯中喷溅而出,把这名年轻人的面部严重烫伤。
这是由于加热过程中纯净水中缺乏气泡,使水过热,倒入咖啡粉时产生暴沸,使水从杯子中喷溅而出造成的。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水在凝固点不一定凝固、在沸点不一定沸腾,这说明温度不是影响凝固和沸腾的唯一因素,物理现象的发生需要满足很多条件。
由于我们目前的知识和能力所限,我们所学习的知识还比较简单、粗陋。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既要有探究的勇气和信心,又要避免忽视条件,以偏概全。
自然界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待我们去发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