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3《水结冰了》同步练习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水结冰了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3 水结冰了学习目标1 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还要向周固放出热量。
2 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基础练习一、填空题。
1.当水的温度低于0℃时,水就会开始_________,从_________状态变成_________状态,这个过程叫作_________。
2.我们在探究水结冰实验中,会在碎冰中加入一些_________,其作用是制造更低的温度。
3.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_________热量。
(填“放出”或“吸收”)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水完全结冰后,体积会( )。
A.减小B.增大C.不变2.下列温度中,( )会让水结冰。
A.0℃B.10℃C.100℃3.下列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中,( )不是探究水结冰实验中能用到的。
A.试管、烧杯B.酒精灯、石棉网C.碎冰、食盐4.( )的变化让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
A.水量B.时间C.温度5.冰是( )。
A.固态的B.液态的C.气态的三、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水、水蒸气、冰都是同一种物质。
( )2.我们在探究水结冰实验中,为了使水更快地结冰,要选择细一点儿的试管。
( )3.水结冰以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 )能力提升四、连线题。
水冰液态固态有固定形状会流动五、简答题。
1.在没有冰箱的条件下,在实验室里探究水结冰实验时,怎样使水更快地结冰?2.在探究水结冰实验中,我们在试管上要做哪两次标记?参考答案一、1.结冰液体固体凝固2.食盐3.放出二、1.B 2.A 3.B 4.C 5.A三、1.√ 2.√ 3.X四、五、1. (1)选择细一点儿的试管;(2)在试管里加入大约1/4的水;(3)在装碎冰的烧杯里加入适量的食盐。
2.第一次是往试管里倒入清水后;第二次是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1.3《水结冰了》同步练习(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3 《水结冰了》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水在____ ℃开始结冰,在_____ ℃沸腾。
2、_____ 使水的形态发生改变。
3、水结冰后体积_____ 。
4、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使冰快速_______ 。
5、水结冰的过程叫______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水和冰都具有固定的形体。
()2、冰、水蒸气都是水,只是形态不同,物质没变。
()3、冰可以雕刻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品。
()4、冰是水遇冷后形成的晶体。
()5、冰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海鲜加冰保鲜等。
()6、冰是固态的水,中国的北方冬天随处可见。
()三、实验题下面是某组同学做的关于冰形成过程的实验,请完成相关试题。
1、实验操作(1)①在一支试管中加人约_______的清水,温度计固定在橡皮塞上插入试管,测出水温,并在水面处用橡皮筋做好标记 .②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_______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③为了使冰快速溶解,可以往容器里加入______,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等待试管中的水结冰。
④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
水完全结冰后,在试管上标记冰柱的______。
先思考再看答案一、填空题1、0 1002、温度3、变大4、溶解5、凝固二、判断题1、?2、√3、√4、√5、√6、√三、实验题1、四分之一碎冰食盐高度。
教科版(2023秋)科学 三年级上册 1.3水结冰了同步练习( 含答案)

教科版(2023秋)科学三年级上册 1.3水结冰了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水3.水结冰了同步练习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一、填空题1.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放在冰箱里冷冻,一段时间后,矿泉水瓶会被胀破,说明水结冰后,体积会()。
2.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冰是()的水,有一定的()和体积。
1个标准大气压下,开水刚烧开时是()℃,开水沸腾时,水壶口上出现的“白气”是()。
如果不再继续加热,水的沸腾会()。
3.水有()、()、()三种形态,引起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的变化。
4.冬天,刚洗的衣服挂到阳台上结了一层冰,这时水从()态变成了()态。
二、选择题5.如果放学后小科在这杯水的杯壁水面上画一条刻度线,然后放进冰箱冷冻室,第二天早上取出,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水变成了冰B.冰的体积未超过刻度线C.冰的体积超过了刻度线6.将一杯冰和一杯40℃的水混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冰只融化了一半,此时杯中水的温度是()。
A.0℃ B.20℃ C.无法判断7.当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结冰。
A.0℃ B.50℃ C.100℃8.水结冰后体积会(),所以人们冬天会给室外的水管包上稻草、棉花等以防止水结冰。
A.变大B.变小C.不变9.装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是()。
A.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溢出来的B.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子沿化成水流下来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10.当环境温度为0℃时,水的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结冰。
A.高于0 ℃ B.高于10℃ C.低于0℃11.水结成冰()。
A.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B.只有形态发生变化C.没有任何变化12.冰冻矿泉水放在桌上一段时间,变成了一瓶冰水混合物,此时矿泉水的温度可能是()。
A.0℃ B.-5℃ C.15℃13.回到家后,雯雯想验证一下商家设计的饮料容量是否合理。
她从科学材料箱中拿出了一个试管,倒入了一定量的水,且标注了水的起始位置,放入冰箱冷藏室。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1.3水结冰了一、填空题(1)冰是( )填[“白色”或“透明”]的,隔着冰( ) [填“能”或“不能”]看到其他物体。
(2)用手触摸冰块,温度( )填[“很高”或“很低”],比较( )[填“光滑”或“粗糙”]。
(3)水结成冰后,就从( )体变成了( )体,这个过程叫做( )二、判断题。
(1)水结成冰后,有了固定的形状。
( )(2)冰块会沉在水里。
( )(3)水和冰可以相互转化。
( )(4)水和冰都不会流动。
( )三、选择题。
(1)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 )的方法。
A.加水B.加盐C.加冰(2)当水温达到( )时会慢慢结冰。
A.1℃B.10℃C. ℃(3)( )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颜色B.容器C.温度(4)水在结冰的过程中,( ) 。
A.要向周围吸收热量B.要向周围放出热量C.既不向周围吸收热量,也不向周围放出热量四、填图题水的特点共同特点冰的特点A有固定的形状B无色无味、透明C会流动D占据一的空间E柔软F有一定的质量五、实验操作我们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在一个普通的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1)我们会在碎冰中加人较多的食盐,是为了()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2)我们发现,水在()℃时开始结冰。
(3)水结冰是液态的水()成了固态的冰。
[填“凝结”或“凝固”](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液态的水在()时有可能会结冰。
[填“受冷”或“受热”]六、实验探究下面是某小组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回答问题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实验记录(1)水的初始温度比保温杯中碎冰的温度() [填“高”或“低”](2)保温杯中碎冰的温度是(),比0℃()[填“高”或“低”](3)当环境温度()[填“高于”或“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结冰。
(4)水变成冰时.温度()[填“降低”或“升高”了],说明水向周围()[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冰是( )填[“白色”或“透明”]的,隔着冰( ) [填“能”或“不能”]看到其他物体。
(2)用手触摸冰块,温度( )填[“很高”或“很低”],比较( )[填“光滑”或“粗糙”]。
(3)水结成冰后,就从( )体变成了( )体,这个过程叫做( )二、判断题。
(1)水结成冰后,有了固定的形状。
( )(2)冰块会沉在水里。
( )(3)水和冰可以相互转化。
( )(4)水和冰都不会流动。
( )三、选择题。
(1)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 )的方法。
A.加水B.加盐C.加冰(2)当水温达到( )时会慢慢结冰。
A.1℃B.10℃C. ℃(3)( )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颜色B.容器C.温度(4)水在结冰的过程中,( ) 。
A.要向周围吸收热量B.要向周围放出热量C.既不向周围吸收热量,也不向周围放出热量四、填图题水的特点共同特点冰的特点A有固定的形状 B无色无味、透明 C会流动D占据一的空间 E柔软 F有一定的质量五、实验操作我们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在一个普通的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1)我们会在碎冰中加人较多的食盐,是为了()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2)我们发现,水在()℃时开始结冰。
(3)水结冰是液态的水()成了固态的冰。
[填“凝结”或“凝固”](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液态的水在()时有可能会结冰。
[填“受冷”或“受热”]六、实验探究下面是某小组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回答问题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实验记录(1)水的初始温度比保温杯中碎冰的温度() [填“高”或“低”](2)保温杯中碎冰的温度是(),比0℃()[填“高”或“低”](3)当环境温度()[填“高于”或“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结冰。
(4)水变成冰时.温度()[填“降低”或“升高”了],说明水向周围()[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1
2.用所学知识解释下面的现象。 (1)一个暑假的中午,小莉在给花浇水的时候洒了一些水在阳台地面上。午休后,小莉 发现阳台地面上的水消失了。洒在地面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2)夏天,在玻璃杯中倒入一杯冰冻饮料,玻璃杯外壁上很快就会有小水珠出现。这些 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2
1.2 水沸腾了
【学习小结】
A.遇冷
B.遇热
C.任何
4.下列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 A.近距离往玻璃上哈气,玻璃上会起“雾”
B.用风扇吹干身上的汗
C.早晨植物叶上的露水 三、综合探究。
1.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湿润的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的内壁上出现了小水
珠;将塑料盒口朝上放在地面上,一段时间后,内壁的水珠消失了。
这期间,水发生了哪些变化?
9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学习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知道食盐白糖味精红糖等物体在水中能够溶解知道通过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科学
课时练 三年级上
班级: 姓名: 学号:
和水蒸气是水的不同形态。它们都具有无色,无味,有一
定的温度,占据一定的空间,无固定形态的特点。不同点在于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可
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当温度变低时可以液化成液态水。
【精炼反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误的打“×”。
1.无色的物质一定是透明的。( )
2.水蒸气是气体,不是水。( )
3.水蒸气是白色的。( ) 4.蒸发现象只有在温度高的时候才发生。( )
1.水结冰后,温度将一直保持不变。( )
2.把冰放人水中,冰会浮在水面上。( )
3.在碎冰中加食盐会使碎冰的温度上升。( ) 4.隔着冰可以看见物体。(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水结冰了》(附答案解析)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水结冰了》班级:姓名:一、填空题1.热水降温的规律是。
2.“水结冰了”实验中,试管中水完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比原来水面的高度要。
(填:高;低)3.水结成冰后体积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4.水通常在℃时开始结冰,在℃时沸腾。
5.当水温降低到℃时,水会结成冰,水结成冰后,体积了。
(填“变大”或“变小”)二、判断题6.水结冰时,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7.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8.水变成冰后,不再是同一种物质了,因为它们的形态不一样了。
()9.水凝固成冰后体积会增大。
()10.水在结冰时的温度是0℃,结冰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地下降。
三、单选题11.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被冻裂,是因为()。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不变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12.一般情况下,冰开始融化的环境温度是()。
A.50℃B.高于0℃C.100℃13.棒冰融化时处于冰水混合物这一阶段的温度会()。
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保持不变14.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结冰后水的体积()。
A.变大B.不变C.变小15.冬天,为了防止水管冻裂人们会给室外的水管包一层保温材料,那么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水结冰后()。
A.质量变大B.体积变大C.质量和体积都变大四、连线题16.连一连。
人正常的体温0℃人感觉舒适的气温37℃水沸腾时的温度24℃冰融化时的温度100℃五、简答题17.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六、综合题18.水结冰实验。
(1)食盐应该加入____。
A.试管的水中B.烧杯里C.烧杯外(2)如图试管中的水很久都没能结冰,应该____。
A.减少冰的量B.减少水量C.增加水量19.水结冰的实验探究。
(1)水是一种液体,冰是一种____。
A.固体B.气体C.液体(2)如图是水结冰实验,在碎冰中加食盐是为了____。
A.杀菌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3)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水结冰了》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水在____ ℃开始结冰,在_____℃沸腾。
2、_____使水的形态发生改变。
3、水结冰后体积_____。
4、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使冰快速_______。
5、水结冰的过程叫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水和冰都具有固定的形体。
()
2、冰、水蒸气都是水,只是形态不同,物质没变。
()
3、冰可以雕刻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品。
()
4、冰是水遇冷后形成的晶体。
()
5、冰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海鲜加冰保鲜等。
()
6、冰是固态的水,中国的北方冬天随处可见。
()
三、实验题
下面是某组同学做的关于冰形成过程的实验,请完成相关试题。
1、实验操作
(1)①在一支试管中加人约_______的清水,温度计固定在橡皮塞上插入试管,测出水温,并在水面处用橡皮筋做好标记.
②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_______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③为了使冰快速溶解,可以往容器里加入______,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等待试管中的水结冰。
④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
水完全结冰后,在试管上标记冰柱的______。
2、补全活动手册
3、水结成冰的过程叫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问答题
1、观察并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2、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3、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0 100 2、温度 3、变大 4、溶解 5、凝固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实验题
1、四分之一 碎冰 食盐 高度
2、
3、凝固 四、问答题 1、
2、水在0℃的情况下会结冰。
3、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
无色 无味 透明
固定形状 不流动 固体
无固定形状 会流动 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