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检测孕妇产前与其丈夫ABO及Rh血型相容性、孕妇IgG 抗体效价、产后新生儿体内不相容抗体存在情况、新生儿与产妇之间血型相容性,为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二)检验原理新生儿溶血病是由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与新生儿红细胞抗原不配合的IgG性质的血型抗体进入新生儿体内,破坏新生儿或胎儿红细胞而引起,可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溶血严重者可出现死胎而流产,存活者则有不同程度的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溶血病产前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检测胎儿父母的ABO及Rh血型、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外周血抗A /抗B或Rh抗体效价来判断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新生儿溶血病产后诊断主要包括母子ABO及RhD 血型鉴定试验、新生儿标本三项试验,为临床诊断及进一步采取治疗手段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新生儿溶血病产前、产后血型血清学试验。
(四)设备性能参数参见血清学专用离心机、达亚美ID离心机、达亚美ID 孵育器、强生Ortho BioVue离心机及各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使用说明书。
(五)器材与试剂1.器材血清学专用离心机、达亚美ID离心机、达亚美ID 孵育器、强生Or-tho BioVue离心机、塑料软试管、塑料硬质试管(75mmXl2mm)、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移液枪、一次性移液枪头。
2.试剂DiaMed ABO/RhD血型卡、OrthoBioVueABO /RhD血型卡、抗A、抗B血清、Rh分,型血清、生理盐水、抗球蛋白试剂(市售单克隆)、抗体筛查试剂红细胞、抗体鉴定试剂红细胞、致敏的阳性对照细胞(自制)。
(六)标本要求1.夫妇标本EDTA-K2或EDTA-K3抗凝全血≥3ml(手工操作时也可以使用不抗凝标本),经B600-A型离心机在 1 760g条件下,离心5分钟,离心后无溶血及明显乳糜。
2.患儿标本EDTA-K2或EDTA-K3抗凝全血≥3ml(手工操作时也可以使用不抗凝标本),经B600-A型离心机在 1 760g条件下,离心5分钟,离心后无明显乳糜。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本试验为将排阻层析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相结合,即在微柱凝胶介质中,红细胞抗原与相应的不完全抗体在抗人球蛋白的作用下发生凝集反应,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离心力下,该复合物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浮于胶表面或悬于胶中;如无相应的不完全抗体结合,则不能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离心力下,分散的红细胞可以通过凝胶间隙沉于微柱腔底部。
2.主要组成部分:本品系在聚丙烯塑料透明卡片上的六支微柱型管中填充葡聚糖凝胶和抗人球蛋白(多抗),制成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凝胶微管分为反应腔和凝胶分离柱两部分。
3.样本要求:3.1红细胞样本: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用EDTA抗凝,配制成红细胞悬液(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配制成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配制成红细胞低离子溶液悬液(只适用于交叉配血和不规则抗体筛检)),红细胞最终浓度0.5%-0.8%。
3.2血清样本: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放入含有兔脑粉或者其他促凝剂的试管中,10分钟后离心,取上清;或者静脉血采入无抗凝剂试管中,4℃放置12小时,或者37℃放置2小时后离心,200rpm10分钟,取上清该上清不得有絮状物或沉淀。
血清标本必须充分去蛋白,否则标本中析出的或红细胞悬液中残余的纤维蛋白可阻碍红细胞沉降,使非凝集细胞离心后在胶表面形成一条红线,呈假阳性反应。
4.检验方法4.1.准备工作1)微柱凝胶检测卡的准备:观察外观,如有干胶、杂质、气泡不可使用,之后将卡平衡至室温(18-25℃),再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2)标本采集: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脐带血或静脉血,制备成红细胞标本和血浆标本。
3)红细胞悬液的制备:将被检者红细胞标本至少洗涤4次,取被检者压积红细胞10微升,加入1毫升红细胞稀释液或生理盐水,外观应为均匀淡红色,无絮状物和血块。
4)血浆标本的处理:将被检者血浆标本进行离心,采用3000r/min 离心3min 或3500r/min 离心2min(不得有絮状物或沉淀)。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卡标准操作程序(SOP)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卡标准操作程序(SOP)一、准备工作(一)微柱凝胶试剂卡的准备:观察外观,如有干胶、杂质、气泡不可使用,之后将卡放置室温(18-25℃)平衡,再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二)试剂的制备:6%牛血清白蛋白(盐水稀释)(三)标本采集: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将该同一人血液分别制备成红细胞标本和血清标本。
(四)红细胞标本的制备:用红细胞稀释液配制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最终浓度为0.8%-1%。
(五)血清标本的制备:将被检者静脉血采入含兔脑粉或其它促凝剂的试管中,10分钟后离心,取上清;或者将被检者静脉血采入无抗凝剂试管中,4℃放置12小时,或37℃放置2小时后离心,2000rpm,10分钟,取上清。
该上清不得有絮状物或沉淀。
(六)放散试验:1、充分洗涤红细胞至少三次,取同体积洗涤后的压积血和6%牛血清白蛋白混匀,置于56℃孵育10分钟,期间不断摇动,离心1000rpm,2-3分钟,取上清。
即放散液。
2、充分洗涤红细胞至少三次,用博讯公司生产的酸性放散试剂盒做室温放散。
参见酸性放散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二、实验步骤1、取新生儿的红细胞0.8%-1%悬液50ul分别加入卡1中的1-6孔中。
2、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0rpm 2分钟,1500 rpm 3分钟。
3、取出,判读结果。
4、第二卡1-3孔分别加入50ul新生儿血清,4-6孔分别加入50ul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
5、将A型红细胞悬液50ul分别加入1号、4号;将B型红细胞悬液50ul分别加入2号、5号;将O型红细胞悬液50ul分别加入3号6号孔中。
6、37℃孵育15分钟。
7、取出,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0rpm2分钟,1500 rpm3分钟),取出,判读结果。
结果判定阳性结果:红细胞凝集块位于凝胶表面或凝胶中。
表明被检者血清中含有对应其抗原的抗体或血细胞被致敏。
阴性结果:红细胞完全沉降到凝胶底部,在凝胶管底部形成红细胞扣。
表明血清中无相应抗原免疫的抗体或血细胞没有被致敏。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规范新生儿溶血性疾病(HDN)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的技术操作,准确评估胎儿发生HDN 的危险程度,从而辅助临床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二、适用范围输血科进行新生儿HDN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
三、原理通过鉴定孕妇及其胎儿父亲的血型,推测胎儿可能的血型,进一步检测孕妇体内是否有针对胎儿红细胞血型抗原的抗体及其效价来评估胎儿发生HDN的危险程度。
四、步骤和方法1、检测孕妇ABO、RhD血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及其丈夫ABO、RhD血型。
根据夫妇ABO 血型组合来推测母婴ABO血型是否相合:如果母婴血型配合则不需检测孕妇ABO血型IgG 抗体效价;如果母婴血型不配合(可能不配合)则需检测孕妇可能致敏胎儿红细胞的ABO 血型IgG抗体效价。
2、由于抗-A或者抗-B主要为IgM类,ABO血型不合极少发生胎儿HDN,故除有死胎史或者新生儿黄疸史的孕妇外,不需检测IgG抗-B及抗-A的效价。
3、如果孕妇为RhD阴性,丈夫RhD为阳性,孕妇不规则抗体阴性,建议孕妇以后每个月复检不规则抗体直至分娩。
4、如果孕妇不规则抗体为阳性,则需鉴定其特异性、Ig类型、37℃反应情况及其效价和丈夫红细胞是否表达对应的抗原,来评估抗体引起的HDN危险程度。
5、结果判定:效价>143有临床意义。
五、质量控制1、用于试验的试剂都在有效期内使用。
2、严格试验操作,设置阴、阳对照,结果符合预期才可判定试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1、HDN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只能为评估胎儿发生HDN的风险提供依据,并不能确定HDN 。
母婴ABO血型不合且孕妇IgG类ABO血型抗体效价在妊娠期持续升高或者检出了IgG类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都是HDN的风险因素。
2、传统认为ABO血型系统IgG抗体效价高于64具有临床意义。
随着检测水平得的提高,其作为临床参考意义不大。
3、抗体效价与HDN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抗体效价的高低与HDN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可能与IgG抗体亚类不同有关。
输血科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操作,确保试验过程及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试验操作。
3、职责:经授权的血型实验室试验人员负责血液免疫学产前检查试验过程及报告的发出。
4、原理孕妇和丈夫ABO血型不合(O/A、O/B、O/AB、A/B、A/AB、B/A、B/AB)时,孕妇体内的IgG抗A(B)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本试验通过检测孕妇血清中有无IgG性质的抗A(B)抗体及其效价(应用巯基试剂破坏IgM抗体,检测IgG抗体效价)即可预测ABO系HDN发生的可能性。
应用筛选红细胞可检测孕妇血清中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如果存在,应用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确定抗体的特异性,进一步检测非ABO系新生儿溶血病。
5、所需设备、材料或试剂:37℃恒温水浴箱、细胞洗涤离心机、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抗-D RH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凝聚胺介质试剂、抗人球蛋白试剂(抗-IgG、C3d)、(A、B、O)型标准红细胞悬液(2—5%)、商品化筛选细胞、谱细胞、2—ME试剂、12×75mm试管、塑料滴管。
6、检测环境条件:温度:18—25℃;湿度:30—70%7、标本要求7.1标本接收在接收标本时,应尽可能的了解、核对、记录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受血者姓名、年龄、性别、临床诊断、输血史、用药史、妊娠史、标本编码等;7.2检验人员收到被检者产前检查申请按照申请单内容在试管上做标记(用记号笔在试管上标明被检者姓名、性别),保留申请记录。
7.3按照要求进行血液采集。
将采好的血液沿试管壁注入已标识的抗凝试管中,反复颠倒混匀,放入2-8℃冰箱待用。
并填写《外来标本交接记录》及相关记录。
7.4标本的种类与数量:产前检查需送夫妇血样,血样均需抗凝(EDTA抗凝),女(母)5ml,男3ml。
7.5标本的保存与处理:完成所有试验内容后,要仔细核对实验结果,发出实验报告后,将实验所用的标本原始送检管存于2-8℃冰箱内至少7天以便进行查找和核对,之后交由单位相关部门统一处理。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卡标准操作程序(SOP)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卡标准操作程序(SOP)一、准备工作(一)微柱凝胶试剂卡的准备:观察外观,如有干胶、杂质、气泡不可使用,之后将卡放置室温(18-25℃)平衡,再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二)试剂的制备:6%牛血清白蛋白(盐水稀释)(三)标本采集: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将该同一人血液分别制备成红细胞标本和血清标本。
(四)红细胞标本的制备:用红细胞稀释液配制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最终浓度为0.8%-1%。
(五)血清标本的制备:将被检者静脉血采入含兔脑粉或其它促凝剂的试管中,10分钟后离心,取上清;或者将被检者静脉血采入无抗凝剂试管中,4℃放置12小时,或37℃放置2小时后离心,2000rpm,10分钟,取上清。
该上清不得有絮状物或沉淀。
(六)放散试验:1、充分洗涤红细胞至少三次,取同体积洗涤后的压积血和6%牛血清白蛋白混匀,置于56℃孵育10分钟,期间不断摇动,离心1000rpm,2-3分钟,取上清。
即放散液。
2、充分洗涤红细胞至少三次,用博讯公司生产的酸性放散试剂盒做室温放散。
参见酸性放散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二、实验步骤1、取新生儿的红细胞0.8%-1%悬液50ul分别加入卡1中的1-6孔中。
2、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0rpm 2分钟,1500 rpm 3分钟。
3、取出,判读结果。
4、第二卡1-3孔分别加入50ul新生儿血清,4-6孔分别加入50ul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
5、将A型红细胞悬液50ul分别加入1号、4号;将B型红细胞悬液50ul分别加入2号、5号;将O型红细胞悬液50ul分别加入3号6号孔中。
6、37℃孵育15分钟。
7、取出,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0rpm2分钟,1500 rpm3分钟),取出,判读结果。
结果判定阳性结果:红细胞凝集块位于凝胶表面或凝胶中。
表明被检者血清中含有对应其抗原的抗体或血细胞被致敏。
阴性结果:红细胞完全沉降到凝胶底部,在凝胶管底部形成红细胞扣。
表明血清中无相应抗原免疫的抗体或血细胞没有被致敏。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作规程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操作规程一、项目名称、检验方法名称1.项目名称:新生儿溶血病检测(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三项)2.检验方法名称:柱凝集二、方法学原理该试剂卡是基于柱凝集的原理而设计。
正常具有抗原的人红细胞将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凝集反应,BioVue血型诊断试剂卡的微柱中含有玻璃珠介质和试剂。
加入红细胞并将试剂卡离心后,发生凝集的红细胞会被阻挡在玻璃珠的上面,而未凝集的游离红细胞则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玻璃珠之间的间隙到达微柱的底部。
三、试剂卡品牌、代号、包装规格、内含物1.试剂卡品牌:美国强生奥索2.代号:BioVue-po1yCassettes3.包装规格:400卡/箱试剂卡(707300);100卡/箱试剂卡(707350)4.试剂成分:抗人球蛋白(1gG,C3b∕C3d)检测卡有6根微柱组成,每一柱中含有缓冲液,其成分为牛血清蛋白,大分子增强剂以及0.1%叠氮钠,0.0IM的EDTA.成分描述第1〜6柱:抗人球蛋白、抗抗一IgG(兔)-IgG.-C3d;多特异性抗一C3b(鼠单克隆)(克隆F7G3)抗一C3d(鼠单克隆)(克隆C4C7)FD&C1#蓝色染料FD&C5#黄色染料5.试剂的储存与效期:储存条件:2〜25。
C环境保存。
请勿将试剂存放在自动除霜的冰箱中,也不要冷冻保存。
并且不要放在离热源(如孵育箱、辐射器、大型设备、冰箱、冰柜等)很近或阳光直射的地方。
效期:试剂盒上有记载四、仪器品牌、型号BioVUe专用离心机;BiOVUe专用孵育器五、样本的采集与准备:在采集标本前对病人/献血者无特殊要求。
含有或不含有抗凝剂的标本均可使用。
标本采集后应尽快进行检测。
如果实验不能立即进行,应将标本置于2—8。
C保存。
六、试剂准备:抗人球蛋白(IgG,C3b∕C3d)检测卡为即用型产品。
试剂卡应在铝箔开启后一小时内使用。
试剂卡经过运输颠簸后,需倒置一下,然后重新离心以备用。
新生儿溶血病HDN血型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溶血病HDN血型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HDN血型血清实验诊断的技术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明确HDN诊断及其原因,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9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对HDN进行血型血清学实验诊断及其实验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的技术操作。
4、试验方法及原理4.1试验方法:微柱凝胶卡式法4.2原理:本微量定型系统凝胶测试法基于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技术和离心技术及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反应。
当抗原抗体反应,抗人球试验时,血细胞发生凝集。
离心时凝集块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留在凝胶上层,呈阳性反应,未凝集细胞离心时可通过凝胶间隙而沉积在凝胶管底部,呈阴性反应。
5、样本采集和处理取患儿不抗凝血1-2ml及EDTA-K2抗凝血3~4ml,24小时内送检。
将不抗凝血离心分离出血清备用。
6、试剂:5.1 0.9%的生理盐水;5.2戴安娜合血卡;5.3血清抗A(市售)、抗B(市售)、抗A+B(健康O型人血清)、抗D标准血清;5.4 5%A、B及0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5.5长春博迅公司的血型定型试剂卡;7、仪器:1)XTL-4.7细胞洗涤离心机;2)DiaMed-ID Incubator 37 SⅠ温育器;3)DiaMed-ID Centrifuge 12 SⅡ7.5操作程序:7.5.1婴儿及母亲ABO血型鉴定是检查第一步,以便考虑以后进一步检查程序。
7.5.2如母子ABO不合(母O子A、B,母A子B、AB,母B子A、AB)则按下列步骤进行患儿血液三项试验:⑴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微柱凝胶卡式法)1)取患儿不抗凝血离心后,用0.9%的生理盐水配成0.8%的红细胞悬液。
2)在戴安娜LISS/Coombs卡上标明患儿的姓名或编号,撕开卡上的铝箔,加入配好的患儿红细胞悬液50μl。
3)将卡放入戴安娜离心机离心10分钟后判读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检验原理:本试验为将排阻层析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nIbS试验)相结合,即在微柱凝胶介质中,红细胞抗原与相应的不完全抗体在抗人球蛋白的作用下发生凝集反应,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离心力下,该复合物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浮于胶表面或悬于胶中;如无相应的不完全抗体结合,则不能形成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在一定离心力下,分散的红细胞可以通过凝胶间隙沉于微柱腔底部。
2.主要组成部分:本品系在聚丙烯塑料透明卡片上的六支微柱型管中填充葡聚糖凝胶和抗人球蛋白(多抗),制成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凝胶微管分为反应腔和凝胶分离柱两部分。
3.样本要求:
3.1红细胞样本: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用EDTA抗凝,配制成红细胞悬液(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配制成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配制成红细胞低离子溶液悬液(只适用于交叉配血和不规则抗体筛检)),红细胞最终浓度0.5%-0.8%o
3.2血清样本: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放入含有兔脑粉或者其他促凝剂的试管中,10分钟后离心,取上清;或者静脉血采入无抗凝剂试管中,4℃放置12小时,或者37℃放置2小时后离心,20OrPmlO分钟,取上清该上清不得有絮状物或沉淀。
血清标本必须充分去蛋白,否则标本中析出的或红细胞悬液中残余的纤维蛋白可阻碍红细胞沉降,使非凝集细胞离心后在胶表面形成一条红线,呈假阳性反应。
4.检验方法
4.1.准备工作
1)微柱凝胶检测卡的准备:观察外观,如有干胶、杂质、气泡不可使用,之后将卡平衡至室温(18—25℃),再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2)标本采集: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脐带血或静脉血,制备成红细胞标本和血浆标本。
3)红细胞悬液的制备:将被检者红细胞标本至少洗涤4次,取被检者压积红细胞10微升,加入1毫升红细胞稀释液或生理盐水,外观应为均匀淡红色,无絮状物和血块。
4)血浆标本的处理:将被检者血浆标本进行离心,采用3000r∕min离心3min或3500r∕min离心2min(不得有絮状物或沉淀)。
5)放散液制备:
a.热放散:充分洗涤红细胞至少4次,取洗涤后的压积红细胞和等体积的6%牛人
血白蛋白(或生理盐水)混匀,置于56C孵育10分钟,其间不断摇动,离心IOoOg,2—3分钟,取上清即放散液。
b.酸放散:取4体积的A液与1体积的B液混合均匀为AB液。
将压积红细胞至少洗涤4次,与等量的AB液混合均匀,室温孵育Imin,300OrPnI离心1—2min o立即将上清移到另一
支干净试管中,并加入紫红色中和液调至肉色或水粉色(500微升上请加入中和液80—85微升),此时PH酸碱度近中性。
300OrPln离心取上清即放散液。
4.2操作步骤
4.1.1、新生儿ABO、RhD血型检测卡(微柱凝胶):
①取新生儿红细胞悬液50微升分别加入检测卡中的1—6孔中。
②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OrPm2分钟,1500rpm3分钟)。
③取出检测卡,肉眼判读结果。
4.1.2、抗人球蛋白检测卡(新生儿溶血病胎(婴)儿不完全抗体检测):
①在第1、4孔分别加入A型红细胞悬液各50微升;在第2、5孔分别加入B型红细胞悬液各50微升;在第3、6孔分别加入0型红细胞悬液各50微升;
②1—3孔分别加入50微升新生儿血浆,4—6孔分别加入50微升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
③将检测卡置于37℃孵育器孵育15分钟。
④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OrPm2分钟,1500rpm3分钟),取出检测卡,判读结果。
5.结果判定
阳性结果: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微柱凝胶中形成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浮在凝胶表面或悬于胶中,表明被检者血清中含有对应其抗原的抗体或红细胞
阴性结果:红细胞完全沉降到微柱管尖底部,表明血清中无相应抗原免疫的抗体或红细胞没有被致敏。
反应强度:特异性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完全位于胶表面,为强阳性反应;愈靠近胶底部颗粒愈小,反应愈弱。
直抗试验已出现凝集为阳性,游离和放散试验均以检出可以和新生儿红细胞反应的抗体为阳性。
6.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6.1、上腔部分或封口处有气泡或滴滴的卡,必须在使用前离心
6.2浓度过高或过低的红细胞悬液会引起异常结果。
7.产品性能指标:抗人球蛋白抗体效价三32。
8、注意事项
8.1应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免疫试验检测病人红细胞时,一定要用适量EDTA的试管采集血液标本,该标本不能放入4-10℃冰箱保存,以避免红细胞在病人体外致敏所致假阳性反应。
8.2红细胞标本一定不能被细菌污染,否则出现假阳性反应。
尽可能应用当日采集的新鲜血做本实验。
如不得不用过夜血或陈旧血,则必须首先用该标本做阴性对照试验,以确定该标本是否可以做本试验。
8.3如在微柱凝胶中出现溶血现象,强烈提示为红细胞抗原抗体强阳性反应,也不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溶血,故对此标本一定认真分析,并向上级主管技术人员多报告并讨论。
8.4洗出尽量多红细胞进行放散;注意放散的时间不宜多长,以防溶血;天冷时放散液注意保温;吸出尽可能多的放散液;注意除去放散液中残留的红细胞;放散前红细胞要充分洗涤,至少四次。
8.5每日试验前,先取出微柱凝胶卡放置至室温。
8.6检测卡应放在2-25℃储存,如若长期放在4℃冰箱,建议每1—2个月取出,用专用离心机离心一次,以防止干胶或产生气泡。
9.临床意义
9.1.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用抗人球蛋白血清检测不完全抗体或补体质敏的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说明受检新生儿红细胞已被血型抗体物质致
9.2.游离试验是检测新生儿血清中不配合的血型抗体物质,是否致敏新生儿的红细胞,要靠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放散试验来证实,因此该试验阳性仅表明可能受害。
值得注意的是,当新生儿血清中不配合的血型抗体物质含量偏低时,相应的致敏红细胞上的抗体含量也极低,此时放散试验由于其灵敏度的限制,放散试验可能会出现假阴性。
单一游离试验阳性,应结合临床症状加以判断。
9.3.放散试验是用已知的红细胞抗原,检测从新生儿致敏红细胞上释放出的抗体,放散试验阳性,诊断即可成立。
9.4.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多抗试验,单一的直抗试验阳性,可能由于以下原因:(1)受检者红细胞存在单抗补体C3,或者是补体依赖性抗体,如JK系统抗体;(2)受检者红细胞洗涤不彻底引起的假阳性;(3)药物引起的抗药物抗体;(4)实验操作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