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合集下载

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诊疗指南

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诊疗指南

02
雾化吸入:使用雾化器将药物雾 化,帮助缓解呼吸道症状
04
呼吸训练:通过呼吸训练,帮 助改善呼吸功能
预防措施
戒烟:避免吸烟和二手烟,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保持良 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胸部 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法。
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止咳化痰、 解痉平喘等措施,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发病原因
01
病毒感染:如 流感病毒、腺 病毒等
02
细菌感染:如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等
03
环境因素:如 空气污染、吸 烟等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 0 2 林等,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
祛痰药: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 0 3 用于稀释痰液,便于咳出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0 4 用于减轻炎症反应,控制病情恶化
物理治疗
01
蒸汽吸入:通过蒸汽吸入,帮 助缓解呼吸道症状
03
胸部理疗:通过胸部理疗,帮 助缓解胸部不适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
如油烟、粉尘等
提高免疫力
预防感冒:避免受凉, 注意保暖,减少感冒 发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合理饮食,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定期随访:定期到医 院进行复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谢谢
04
免疫功能低下: 如年老体弱、 长期使用免疫 抑制剂等
临床表现
01
咳嗽:干咳或伴有痰液,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0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要点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要点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0)要点一、疾病概述(一)定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可伴有其他呼吸道症状如咳痰、气喘、胸痛,上述症状无其他疾病原因解释,可对本病作出临床诊断。

鉴别诊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需与肺炎、变应性鼻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肺癌、百日咳、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鉴别。

二、药物治疗原则(一)镇咳对于频繁或剧烈咳嗽造成的不适,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和睡眠,甚至可能引起气胸、肋骨骨折、晕厥等并发症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或苯丙哌林等镇咳药。

痰多者不宜使用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

对于白天工作需要精神警觉(如驾驶员)的患者,慎用可待因或其他含阿片镇咳药。

可待因和右美沙芬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二)祛痰溴己新、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和标准桃金娘油等均具有化痰作用。

(三)解痉抗过敏对于支气管痉挛(喘鸣)的患者,可给药解痉平喘和抗过敏治疗,如氨茶碱、沙丁胺醇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四)抗感染治疗不推荐对无肺炎的急性单纯性气管-支气管炎进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

对存在过去一年曾住院治疗、口服皮质类固醇、糖尿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中一项且年龄≥80岁的患者,或者存在两项且年龄≥65岁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常见治疗药物见表1。

三、治疗药物(一)溴己新祛痰药。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伴有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的祛痰治疗。

禁忌证:对盐酸溴己新或其辅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不良反应及处理:用法和用量:(1)成人:8~16mg/次、3次/d,餐后口服。

(2)儿童:(3)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用药无特殊;有胃溃疡或胃溃疡病史者慎用;肝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二)氨溴索祛痰药。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新津县花桥镇公立卫生院咳嗽(急性支气管炎)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病名:咳嗽中医病名:咳嗽病西医病名: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支气管黏膜炎症。

多为散发,无流行倾向,年老体弱者易感。

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和咳痰。

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

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所致。

急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咳嗽病”范畴。

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1)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2、西医诊断:(1)发病急,常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刺激性干咳,或有少量粘液痰,伴胸骨后不适感或钝痛,有细菌感染时可有粘液脓性痰。

支气管痉挛时有气喘,全身症状有轻度畏寒、发烧,体温38℃左右。

(2)肺部体征阴性或两肺呼吸音粗糙,或可闻散在的干、湿罗音。

(3)血液白细胞数大多正常,细菌感染时增高。

(4)胸部X线检查正常,或有肺纹理增粗。

(5)病程一般为自限性,全身症状3~5天消退,咳嗽咯痰症状有时可延续2~3周才消失。

(6)应排除百日咳、肺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癌、肺结核等。

(二)证候诊断(1)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

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3)风燥伤肺:干咳少痰,咯痰不爽,鼻咽干燥,口干。

舌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4)痰热郁肺:咳嗽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5)肝火犯肺:咳呛气逆阵作,咳时胸胁引痛,甚则咯血,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6)痰湿蕴肺:咳声重浊,痰多色白,晨起为甚,胸闷脘痞,纳少。

舌苔白腻,脉滑。

(7)肺阴亏虚: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粘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诊疗方案(一)辨证选择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5.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5.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肺系病证。

(2)主要临床表现:咳而有声,或伴咯痰。

(3)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2009版)。

(1)症状:起病急,通常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

初为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后痰量逐渐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等。

(2)体征:查体可无明显阳性表现。

也可在两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

伴有感染者,可伴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沉加快。

X线胸片一般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4)无慢性肺部疾病者需除外肺炎。

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 线胸片,可作出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风寒袭肺证:①咳嗽、痰白、痰清稀,或干咳;②鼻塞、流清涕;③恶寒、无汗或并发热;④肢体酸痛;⑤舌苔白,或脉浮或浮紧。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中2 项。

2.风热犯肺证:①咳嗽、痰黄或白黏,或痰少、咯痰不爽,或干咳;②鼻塞、流浊涕,或鼻窍干热;③恶风或并发热;④咽干甚则咽痛;⑤口干渴;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数。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⑥中3 项。

3.燥邪犯肺证①干咳,或痰少或黏、难以咯出;②唇鼻干燥;③口干甚则口渴;④咽干甚则咽痛;⑤恶风或并发热;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或浮数。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肺系病证。

(2)主要临床表现:咳而有声,或伴咯痰。

(3)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2009版)。

(1)症状:起病急,通常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

初为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后痰量逐渐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等。

(2)体征:查体可无明显阳性表现。

也可在两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

伴有感染者,可伴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沉加快。

X线胸片一般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4)无慢性肺部疾病者需除外肺炎。

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 线胸片,可作出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风寒袭肺证:①咳嗽、痰白、痰清稀,或干咳;②鼻塞、流清涕;③恶寒、无汗或并发热;④肢体酸痛;⑤舌苔白,或脉浮或浮紧。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中2 项。

2.风热犯肺证:①咳嗽、痰黄或白黏,或痰少、咯痰不爽,或干咳;②鼻塞、流浊涕,或鼻窍干热;③恶风或并发热;④咽干甚则咽痛;⑤口干渴;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数。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⑥中3 项。

3.燥邪犯肺证①干咳,或痰少或黏、难以咯出;②唇鼻干燥;③口干甚则口渴;④咽干甚则咽痛;⑤恶风或并发热;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或浮数。

20种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20种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基层医疗机构20种常见病诊疗标准目录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5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6-8三、慢性支气管炎┅┅┅┅┅┅┅┅┅┅┅┅┅┅┅┅9-12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17五、急性胃炎┅┅┅┅┅┅┅┅┅┅┅┅┅┅┅┅┅┅18-19六、慢性胃炎┅┅┅┅┅┅┅┅┅┅┅┅┅┅┅┅┅┅20-22七、糖尿病┅┅┅┅┅┅┅┅┅┅┅┅┅┅┅┅┅┅┅23-26八、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27-28九、阴道炎┅┅┅┅┅┅┅┅┅┅┅┅┅┅┅┅┅┅┅29-33十、盆腔炎┅┅┅┅┅┅┅┅┅┅┅┅┅┅┅┅┅┅┅34-37 十一、下尿路感染┅┅┅┅┅┅┅┅┅┅┅┅┅┅┅┅38-40 十二、急性扁桃体炎┅┅┅┅┅┅┅┅┅┅┅┅┅┅┅41十三、软组织损伤康复┅┅┅┅┅┅┅┅┅┅┅┅┅┅42-43 十四、原发性高血压┅┅┅┅┅┅┅┅┅┅┅┅┅┅┅44-47 十五、肾结石┅┅┅┅┅┅┅┅┅┅┅┅┅┅┅┅┅┅48-50 十六、颈椎病┅┅┅┅┅┅┅┅┅┅┅┅┅┅┅┅┅┅51十七、腰椎间盘突出症┅┅┅┅┅┅┅┅┅┅┅┅┅┅52-53 十八、小儿腹泻┅┅┅┅┅┅┅┅┅┅┅┅┅┅┅┅┅54十九、小儿急性喉炎┅┅┅┅┅┅┅┅┅┅┅┅┅┅┅55二十、小儿急性阑尾炎┅┅┅┅┅┅┅┅┅┅┅┅┅┅5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的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肺系病证。

(2)主要临床表现:咳而有声,或伴咯痰。

(3)由外感引发者,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由外感反复发作或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发者,多病程较长,可伴喘及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2009版)。

(1)症状:起病急,通常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

初为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后痰量逐渐增多,咳嗽加剧,偶伴血痰等。

(2)体征:查体可无明显阳性表现。

也可在两肺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减少或消失。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

伴有感染者,可伴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沉加快。

X线胸片一般无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

(4)无慢性肺部疾病者需除外肺炎。

根据病史、咳嗽和咳痰等症状,两肺散在干湿性啰音等体征,结合血象和X 线胸片,可作出临床诊断。

(二)证候诊断参照《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72-2008)。

1.风寒袭肺证:①咳嗽、痰白、痰清稀,或干咳;②鼻塞、流清涕;③恶寒、无汗或并发热;④肢体酸痛;⑤舌苔白,或脉浮或浮紧。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中2项。

2.风热犯肺证:①咳嗽、痰黄或白黏,或痰少、咯痰不爽,或干咳;②鼻塞、流浊涕,或鼻窍干热;③恶风或并发热;④咽干甚则咽痛;⑤口干渴;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数。

具备①项,加②、③、④、⑤、⑥中3项。

3.燥邪犯肺证①干咳,或痰少或黏、难以咯出;②唇鼻干燥;③口干甚则口渴;④咽干甚则咽痛;⑤恶风或并发热;⑥舌尖红,或舌苔薄黄或薄白干,或脉浮或浮数。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诊疗指南(最新)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诊疗指南(最新)

第三节毛细支气管炎【ICD-10编码】J21.900【定义】毛细支气血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1~6 个月的小婴儿,以喘憋、三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

微小的呼吸道管腔易因黏稠分泌物阻塞,黏膜水肿及平滑肌痉挛(1岁半以内)而发生梗阻,并可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

本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呈散发性或流行性发病,后者称为流行性毛细支气管炎,又因该病是以喘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殊类型肺炎,故又称喘憋性肺炎。

【病因】最常见的病原体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90%的婴幼儿2岁内感染过RSV,其中约40%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

因为RSV感染后机体不能产生长期或永久的免疫力,所以常可重复感染。

其他如人类偏肺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等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导致毛细支气管炎。

【诊断要点】1. 症状(1)本病发生于2 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 个月以内,喘憋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

(2)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梗阻症状,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喘鸣。

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期呼气性哮鸣消失。

(3)严重发作者,可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周和口唇发绀。

(4)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可无热、低热、中度发热,少见高热。

(5)本病高峰期在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 小时,病程一般约为1~2 周。

2. 体征(1)体格检查发现呼吸浅而快,60~80 次/分,甚至100 次/分,伴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心率加快,可达150~200 次/分。

(2)肺部体征主要为呼气相哮鸣音,亦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叩诊可呈鼓音。

肝脾可由于肺气肿而推向肋缘下,因此可触及肝脏和脾脏。

(3)由于过多换气引起不显性失水量增加,加之入量不足,部分患儿多发生较严重脱水,小婴儿还可能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4)其他症状包括:轻度结膜炎,程度不等的喉炎,少数病例有中耳炎。

3. 辅助检查(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

(2)采集鼻咽拭子或分泌物使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明确病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一、定义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tis)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1,2]。

二、病因学和病理
(一)病因
1.感染: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可以是病毒和细菌直接感染所致,多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引起,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者少见[3]。

本病多数发生于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因导致机体气管-支气管防御功能受损时,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

2.物理、化学刺激:
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臭氧等)的吸入,均可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1]。

3.过敏反应:
多种过敏原均可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的变态反应,常见者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的吸入;钩虫、蛔虫的幼虫在肺内移行及细菌蛋白质也可引起机体的过敏[1]。

(二)病理
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有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纤毛细胞损伤、脱落;黏液腺体增生、肥大,分泌物增加。

炎症消退后,气道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

三、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起病较急,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咽痛,继之出现干咳或伴少量黏痰,痰量逐渐增多、咳嗽症状加剧,偶可痰中带血[4]。

不能根据痰的性状判断病毒或细菌引起。

咳嗽和咳痰可延续2~3周才消失,通常<30 d[5];但有研究显示,约1/4的患者咳嗽持续时间>30 d。

如果伴有支气管痉挛,可出现程度不同的胸闷、气喘。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有轻到中度发热,多在3~5 d后降至正常。

2.体征:
两肺呼吸音多粗糙,伴或不伴干、湿性啰音,啰音部位常常不固定,部分患者亦无明显体征。

(二)辅助检查
1.血常规:
多数病例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无明显改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2.X线胸片:
部分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少数病例无异常表现。

不建议对疑似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胸部常规影像学检查[6]。

当出现咯血、呼吸困难、肺部实变体征等症状或体征时需进行胸部影像检查。

(三)诊断
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咳嗽,伴有其他呼吸道症状如咳痰、气喘、胸痛,上述症状无其他疾病原因解释,可对本病作出临床诊断。

(四)鉴别诊断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常见的鉴别诊断见表1,通过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可进行鉴别。

(五)转诊指征
对于出现以下表现的患者建议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
1.经过抗感染、镇咳、化痰和解痉抗过敏等治疗症状没有改善而且持续进行性加重的患者。

2.初始诊断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然而咳嗽持续超过8周、需进一步明确病因和需要鉴别诊断的患者。

四、治疗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与病毒感染最为相关,治疗策略在于最大程度地减轻症状。

对于许多轻微咳嗽患者,日常活动及睡眠不受影响时,可选择观察。

患者如果出现发热,解热药可有助于缓解不适。

嘱患者适当体息、注意保温、多饮水,避免吸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

对于有显著喘鸣、活动后或夜间咳嗽明显患者可予对症治疗。

但相关对症治疗并不能缩短病程。

相关镇咳、祛痰、解痉抗过敏药物选择应参考患者咳嗽咳痰特点、肝肾功能、年龄、职业、伴随用药及药物本身不良反应等因素。

根据患者病情及伴随生理情况酌情减量。

常用治疗药物及剂量推荐见表2。

(一)镇咳
对于频繁或剧烈咳嗽造成的不适,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和睡眠,甚至可能引起气胸、肋骨骨折、晕厥等并发症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或苯丙哌林等镇咳剂[7,8]。

但对于痰多者不宜用可待因等强力镇咳药,以免影响痰液排出。

对于白天需要精神警觉(如驾驶员)的患者,慎用可待因或其他含阿片镇咳剂。

可待
因和右美沙芬不宜使用时间过长,可能出现药物依赖。

兼顾镇咳与祛痰的复方制剂目前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二)祛痰
复方氧化铵、溴己新、N-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和标准桃金油等均具化痰作用。

(三)解痉抗过敏
对于支气管痉挛(喘鸣)的患者,可给予解痉平喘和抗过敏治疗,如氨茶碱、沙丁胺醇[8,9]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吸入或全身性使用皮质类固醇可有效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

(四)抗感染治疗
不推荐对无肺炎的急性单纯性气管-支气管炎进行常规抗菌药物治疗[10,11,12,13]。

抗菌药物可能对某些患者(例如老年人存在共病的患者)有益,但应权衡该益处与潜在的不良反应以及耐药性[11]。

对存在过去一年曾住院治疗、口服皮质类固醇、糖尿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中一项且年龄≥80岁的患者,或者存在两项且年龄≥65岁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

一般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

五、疾病预后与管理
(一)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症状在几周内消退,极少需要进行长期随访。

对于高龄、免疫抑制宿主、孕妇需注意病情变化。

对于有持续咳嗽(超过8周)的患者,可能有必要实施进一步评估,以排除慢性咳嗽的其他病因,例如哮喘(包括咳嗽变异型哮喘)、支气管结核、胃食管反流病等,而不应该反复使用抗菌药物。

(二)指导吸烟患者戒烟,避免受凉、劳累,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改善生活卫生环境,避免过度吸入环境中的过敏原和污染物;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