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表层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和分布特征

合集下载

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

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

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土壤是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对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科学测定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对于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土壤中氮、磷、钾的作用。

氮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它参与构成植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磷素是植物体内的能量转移和储存的重要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花果的形成和生育期的延长都有重要影响。

钾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渗透调节等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其次,关于土壤氮磷钾含量的标准。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制定了不同的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

一般来说,氮素的标准含量为0.1%~0.3%,磷素的标准含量为0.01%~0.1%,钾素的标准含量为0.2%~0.5%。

这些标准是根据作物对养分需求的不同而确定的,科学合理地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通过土壤测试来测定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然后根据标准含量进行施肥。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施肥,我们还可以通过改良土壤来提高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

比如,可以通过有机肥、绿肥、秸秆还田等方式,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土壤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

总之,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科学测定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并根据标准进行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

同时,通过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重视土壤养分管理,科学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中氮、磷、钾的测定

土壤中氮、磷、钾的测定

土壤中氮、磷、钾的测定摘要:土壤中氮、磷、钾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养分元素,要了解土壤基本性质和肥力状况,氮、磷、钾含量是重要指标,所以在土壤分析中全量氮、磷、钾是常测项目。

本实验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恰玛古土壤中的全钾,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采用扩散定氮法测定全氮。

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全量元素含量相互都存在显著的差异用湿法消化五种恰玛古土壤中钾含量的测定结果:莎车县0.852 mg/g,柯坪县0.835 mg/g,伊宁市0.845 mg/g,哈密市0.810 mg/g,拜城0.811 mg/g。

磷含量的测定结果:莎车县0.045mg/g,柯坪县0.042 mg/g,伊宁市0.073 mg/g,哈密市0.046 mg/g,拜城0.042 mg/g。

氮含量的测定结果:莎车县0.0261mg/g,柯坪县0.0383 mg/g,伊宁0.1030mg/g,哈密市0.0986 mg/g,拜城0.0474 mg/g 。

平均回收率107.02%。

关键词:土壤;氮;钾;磷;测定方法前言土壤中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虽然作物对这些元素需要的量相差很大,但是它们对作物生长发育起的作用同等重要,而且不可相互代替。

过多地使用某种营养元素,不仅会对作物产生毒害,还会妨碍作物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 [1]。

钾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对农作物的高产、优质和抗逆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常作物体内钾含量一般为干物质重的1%~5%,约占灰分重量的50%左右。

作物吸钾量大而钾矿资源有限,使得我国农田土壤钾素多年来一直处于亏缺状态。

只有土壤全钾量的变化在理论上能准确反应土壤钾素变化[2]。

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两大类,其中95%以上为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

小分子的氨基酸可直接被植物吸收,有机态氮必须经过矿化作用转化为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属于缓效氮。

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

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

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而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则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因此,对土壤中氮磷钾含量进行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土壤中氮的含量标准。

对于氮素含量,通常以克/千克(g/kg)或者百万分之一(ppm)来表示。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其氮素含量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菜地土壤来说,其氮素含量标准一般在0.1-0.2%之间;而对于果园土壤来说,其氮素含量标准则可能会更高一些,一般在0.2-0.3%之间。

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作物对氮素的需求量不同,因此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标准也会有所差异。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土壤中磷的含量标准。

磷素是植物生长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对于土壤中磷的含量标准,一般来说,磷素含量标准可以以有效磷含量来表示,通常以mg/kg或ppm来表示。

对于一般农田土壤来说,其有效磷含量标准一般在15-30mg/kg之间;而对于果园土壤来说,其有效磷含量标准可能会更高一些,一般在30-50mg/kg之间。

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其磷素含量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土壤中钾的含量标准。

钾素是调节植物渗透压和离子平衡的重要元素,对于土壤中钾的含量标准,一般来说,钾素含量标准也可以以有效钾含量来表示,通常以mg/kg或ppm来表示。

对于一般农田土壤来说,其有效钾含量标准一般在100-200mg/kg之间;而对于果园土壤来说,其有效钾含量标准可能会更高一些,一般在200-300mg/kg之间。

同样地,不同类型的土壤其钾素含量标准也会有所差异。

总的来说,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标准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土壤和不同作物的需求量来确定的。

因此,对于农民来说,了解土壤中氮磷钾含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土壤肥力调查和施肥管理,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科研机构和农业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土壤肥力的监测和评价,为农民提供科学合理的土壤肥力调查和施肥方案,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垂直剖面中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

土壤垂直剖面中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

土壤垂直剖面中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1.引言1.1 概述在大自然中,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土壤中广泛存在的元素含量分布是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深入了解土壤垂直剖面中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对于研究土壤形成过程、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环境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垂直剖面是指从地表到地下某一特定深度的土壤剖面。

在这个剖面中,土壤中的元素含量会呈现出特定的分布规律。

一般来说,土壤剖面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如表层土壤、次表层土壤和底层土壤等。

在不同的土壤层次中,元素的含量通常会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土壤形成过程中,不同元素的迁移、沉淀、吸附和交换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因素,如地表侵蚀、水文过程和生物作用等。

元素含量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土壤剖面中的元素含量受到土壤母质的影响。

不同的母质来源可以导致土壤中特定元素的丰度差异。

其次,水文过程对元素的分布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水分的分布和通量会影响化学物质的迁移和沉淀,从而影响土壤层中元素含量的分布。

此外,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也会对元素含量的分布产生影响。

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和交互作用可以影响元素的溶解和沉淀速率,从而改变土壤剖面中元素的分布。

研究土壤垂直剖面中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首先,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壤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通过对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土壤形成的驱动因素,进而推测土壤的形成历史和过程。

其次,研究土壤剖面中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对于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元素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差异可以提供有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过程的线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系统中的元素循环。

此外,对土壤垂直剖面中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还可以为环境质量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监测和分析土壤剖面中的元素含量分布,可以评估土壤的健康状况和环境质量,为土壤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指标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解性氮PH

土壤指标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解性氮PH

土壤指标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解性氮PH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植物生长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壤指标是用来评估土壤质量和肥力的重要参数,其中包括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解性氮以及pH值等。

全氮是指土壤中的总氮含量,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全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全氮含量过低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而过高则可能引发环境问题。

全磷是土壤中的总磷含量,包括有机磷和无机磷。

磷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于植物的根系发育、开花和结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过低的全磷含量会限制植物的生长,而过高则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全钾是土壤中的总钾含量,包括土壤固定态和交换态的钾。

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适量的全钾含量可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但过低或过高的全钾含量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含有的易于分解的有机物质,包括植物残体、动物残体和微生物产物等。

有机质是土壤中的重要组分之一,对土壤水分保持、养分保持和微生物活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适量的有机质含量有助于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

pH值是土壤的酸碱度指标,反映了土壤中水解离态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活性。

适宜的pH值有助于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条件,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和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能力。

综上所述,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解性氮以及pH值等土壤指标对土壤质量和植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评估和管理这些土壤指标,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效果。

土壤指标(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解性氮、PH)

土壤指标(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解性氮、PH)

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解性氮、PH一、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一、目的1、掌握土壤中全氮含量测定的方法。

2、了解测定土壤全氮的原理二、原理土壤中的氮大部分以有机态(蛋白质、氨基酸、腐殖质、酰胺等)存在,无机态(NH4+ 、NO3 - 、NO2- )含量极少,全氮量的多少决定于土壤腐殖质的含量。

土壤中含氮有机化合物在还原性催化剂的作用下,用浓硫酸消化分解,使其中所含的氮转化为氨,并与硫酸结合为硫酸铵。

给消化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铵盐分解蒸馏出氨,吸收在硼酸溶液中,最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根据标准盐酸的用量,求出分析样品中的含氮全量。

三、试剂:1、混合催化剂:称取硫酸钾100g、五水硫酸铜10g、硒粉1g。

均匀混合后研细。

贮于瓶中。

2、比重1.84浓硫酸。

3、40%氢氧化钠:称400g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蒸馏水600ml,搅拌使之全部溶解。

4、2%硼酸溶液:称20g硼酸溶于1000ml水中,再加入2.5ml混合指示剂。

(按体积比100:0.25加入混合指示剂)5、混合指示剂:称取溴甲酚绿0.5g和甲基红0.1克,溶解在100ml95%的乙醇中,用稀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使之呈淡紫色,此溶液pH应为4.5。

6、0.01的盐酸标准溶液:取比重1.19的浓盐酸0.84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用基准物质标定之。

四、操作步骤1、消煮: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通过60号筛的风干土0.5000g左右,移入干燥的凯氏瓶中,加入1.5g的还原性混合催化剂。

用注射器加入4ml浓硫酸,放到通风柜内的消煮器上消煮1.5h左右。

直至内容物呈清彻的淡蓝色为止。

2、蒸馏:消煮完毕后冷却。

将三角瓶置于冷凝管的承接管下,管口淹没在硼酸溶液中(三角瓶用2%的硼酸20ml作吸收剂),然后打开冷凝器中的水流,进行蒸馏。

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注意冷凝管中水不要中断,当接受液变蓝后蒸馏5min,将冷凝管下端离开硼酸液面,再用蒸馏水冲净管外。

土壤中氮磷钾的标准

土壤中氮磷钾的标准

土壤中氮磷钾的标准土壤中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它们的含量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土壤中氮磷钾的标准对于科学施肥和合理种植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土壤中氮磷钾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谈谈土壤中氮的标准。

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它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土壤中氮的含量标准为每公顷30~60千克,这个范围内的氮含量对于大部分作物的生长来说是比较合适的。

当土壤中氮的含量低于30千克时,就需要进行氮肥的追加施用,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

而当土壤中氮的含量超过60千克时,就需要适当减少氮肥的施用量,以避免氮肥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我们来谈谈土壤中磷的标准。

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另一重要营养元素,它对于植物的根系生长和花果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土壤中磷的含量标准为每公顷10~20千克,这个范围内的磷含量对于大部分作物的生长来说是比较合适的。

当土壤中磷的含量低于10千克时,就需要进行磷肥的追加施用,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

而当土壤中磷的含量超过20千克时,就需要适当减少磷肥的施用量,以避免磷肥过量对土壤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来谈谈土壤中钾的标准。

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第三大营养元素,它对于植物的抗逆性和光合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土壤中钾的含量标准为每公顷80~120千克,这个范围内的钾含量对于大部分作物的生长来说是比较合适的。

当土壤中钾的含量低于80千克时,就需要进行钾肥的追加施用,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

而当土壤中钾的含量超过120千克时,就需要适当减少钾肥的施用量,以避免钾肥过量对土壤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了解土壤中氮磷钾的标准对于科学施肥和合理种植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掌握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标准,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

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

土壤氮磷钾含量标准
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土壤氮磷
钾含量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持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进行合理的监测和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标准。

对于氮元素,一般来说,土壤
中的全氮含量应该在0.15%以上,这是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低含量。

而对于磷元素,土壤中的全磷含量则应该在0.02%以上,这是作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

至于
钾元素,土壤中的全钾含量应该在0.20%以上,这是维持作物正常生长和提高作物
产量的必要元素。

在实际的农田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土壤测试来监测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根
据测试结果来进行施肥和调节土壤肥力。

针对不同作物和不同土壤类型,可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来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保证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除了通过施肥来调节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提高
土壤肥力和保持合理的氮磷钾含量。

比如,合理轮作和间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此外,有机肥的运用也是提高土壤肥力和调节土壤中氮磷钾含量的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标准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和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施肥和其他土壤管理措施,我们可以保持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持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重视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科学施肥,合理管理土壤,共同促进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阳市表层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和分布特征王金路;殷玉忠【摘要】以阜阳市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布特征、丰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氮元素含量为355~1475 mg/kg,磷元素含量为188~1918 mg/kg,钾元素含量为1.39%~2.46%;与全国土壤背景值相比,82.61%的样品氮含量高于全国背景值,91.86%的样品钾含量低于全国背景值,43.29%的样品磷含量高于全国背景值,56.43%的样品低于全国背景值,0.28%的样品与全国背景值相当;土壤中氮元素等级以4等和5等为主,磷元素等级以4等为主;钾元素等级以3等为主,说明氮和磷是土壤中相对缺乏的养分;氮、磷、钾的地球化学分布显示,颍河、泉河一带是氮元素的低值区,也是磷元素、氧化钾的高值区.【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47)012【总页数】4页(P170-173)【关键词】氮;磷;钾;现状;阜阳市【作者】王金路;殷玉忠【作者单位】阜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徽阜阳236025;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合肥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3.6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元素供应充足是作物获得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

关于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及配比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较多[1-5]。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人类盲目地投入大量化肥,已引发全球氮超载、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6-8]。

研究表明,农业化肥的过量施用所致的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许多湖泊营养化的主要原因[8-10]。

因此,揭示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对于提高化肥利用率、避免因盲目施肥造成的农业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阜阳是国家大型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

笔者以阜阳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布特征、丰缺现状,为研究区科学施肥、作物种植模式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研究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面积1 109 km2,为阜阳市城市远景规划区,地理位置:114°52′~116°36′E,32°24′~32°35′N;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适中;交通便利,具备“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相互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地形平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形态主要为冲积平原、剥蚀-冲积平原两类;成土母质类型主要为黄土质古河湖相沉积物和近代河流泛滥沉积物;土壤类型以砂姜黑土为主,沿河泛滥带局部为砂壤土;地表全部被第四系覆盖,无基岩出露。

1.2 试验方法1.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根据阜阳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土地利用状况,采集样品的土地类型包括农田、裸地、菜地、苗圃基地、棉花地、城市建设用地等,采集土壤样品1 081件(图1);采样密度约1个点/km2,采样深度为0~20 cm,采样重量不低于500 g;采集样品于布袋中保存,风干后,用橡胶锤敲碎,过20目尼龙筛,过筛后的样品放于纸袋中,送交实验室。

1.2.2 样品测试。

土壤样品的测试工作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实验室承担。

氮元素测定采用凯氏氮容量法;磷元素和钾元素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1.2.3 分析方法。

借助Geochem Studio软件,采用三角剖分法分别绘制氮、磷、氧化钾地球化学分布图。

采用蓝色—黄色—红色连续色阶反应指标含量的变化,累频分级:0.5%、1.5%、4.0%、8.0%、15.0%、25.0%、40.0%、60.0%、75.0%、85.0%、92.0%、96.0%、98.5%、99.5%、100.0%。

2 结果与分析2.1 表层土壤中养分元素含量特征2.1.1 氮元素。

表层土壤中氮元素含量的最大值1 475 mg/kg,最小值355mg/kg,平均值816 mg/kg,标准差198 mg/kg,变异系数0.243,说明工作区表层土壤中氮元素分布均匀。

全国土壤全氮背景值为640 mg/kg[1]。

工作区82.61%土壤样品氮含量高于全国背景值,17.39%样品氮含量低于全国背景值。

图1 采样点分布Fig.1 Distribution of sampling points2.1.2 磷元素。

表层土壤中磷元素含量的最大值1 918 mg/kg,最小值188mg/kg,平均值528 mg/kg,标准差191 mg/kg,变异系数0.362,说明工作区表层土壤中磷元素分布较均匀。

全国土壤全磷背景值为520 mg/kg[11]。

工作区43.29%土壤样品磷含量高于全国背景值,56.43%样品磷含量低于全国背景值,0.28%样品与全国背景值相当。

2.1.3 钾元素。

表层土壤中钾元素含量的最大值2.46%,最小值1.39%,平均值1.78%,标准差0.191%,变异系数0.107,说明工作区表层土壤中钾元素分布均匀。

全国土壤全钾背景值为2.07%[11]。

工作区91.86%土壤样品钾含量低于全国背景值,8.14%样品高于全国背景值。

2.2 表层土壤中养分元素等级划分根据规范(DZ/T 0295—2016)中土壤氮的划分标准(表1),工作区土壤中氮元素等级以4等和5等为主,样品分别为464、436件;氮元素等级为3等的样品181件;氮元素等级为1等和2等的样品数均为0。

说明氮元素是工作区土壤中相对缺乏的一种养分。

工作区土壤中磷元素等级以4等为主,样品数为494件;其次为3等和5等,样品数分别为209、284件;氮元素等级为1等和2等的样品数较少。

说明磷元素是工作区土壤中相对缺乏的一种养分。

工作区土壤中钾元素等级以3等为主,样品数为910件;2等和4等的样品数分别为141、30件;钾元素等级为1等和5等的样品数均为0(表2)。

2.3 表层土壤中养分元素分布特征工作区表层土壤中氮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氮元素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泉河、颍河周边,氮元素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工作区西南以及城区东部一带。

表1 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等级划分标准Table 1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of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n soil ClassNitrogeng/kgPhosphorusg/kgPotassiumg/kg1()Firstclass>2.00>1.0>252()Second class>1.50~2.00>0.8~1.0>20~253()Third class>1.00~1.50>0.6~0.8>15~204()Fourth class>0.75~1.00>0.4~0.6>10~155()Fifth class≤0.75≤0.4≤10表2 工作区表层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等级数量Table 2 Classification number of 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in surface soilClassNitrogenPhosphorusPotassium1()First class02402()Secondclass0701413()Third class1812099104()Fourth class464494305()Fifthclass4362840图2 表层土壤中氮元素地球化学分布Fig.2 Geochemical 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in surface soil工作区表层土壤中磷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磷元素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工作区西北部,磷元素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颍河、泉河一带。

图3 表层土壤中磷元素地球化学分布Fig.3 Geochemical distribution of phosphorus in surface soil工作区表层土壤中氧化钾地球化学分布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氧化钾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东北部及南部和西北部的部分地区,氧化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颍河、泉河一带。

3 结论(1)表层土壤中氮元素含量的最大值1 475 mg/kg,最小值355 mg/kg;磷元素含量的最大值1 918 mg/kg,最小值188 mg/kg;钾元素含量的最大值2.46%,最小值1.39%。

(2)与全国土壤氮、磷、钾背景值相比,工作区82.61%土壤样品氮含量高于全国背景值,91.86%土壤样品钾含量低于全国背景值,43.29%土壤样品磷含量高于全国背景值,56.43%样品低于全国背景值,0.28%样品与全国背景值相当。

图4 表层土壤中氧化钾地球化学分布Fig.4 Geochemical distribution of potassium oxide in surface soil(3)根据规范(DZ/T 0295—2016)中土壤氮、磷、钾的划分标准,土壤中氮元素等级以4等和5等为主,占83.26%;磷元素等级以4等为主,占45.70%;钾元素等级以3等为主,占84.18%;说明氮和磷是工作区土壤中相对缺乏的养分。

(4)表层土壤中氮、磷、钾的地球化学分布显示,颍河、泉河一带是氮元素的低值区,磷元素、氧化钾的高值区。

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李晓平.氮磷钾配施对红芸豆生长和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D].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16.[2]邬奇峰,阮弋飞,章林英,等.临安市农地土壤氮磷钾现状与历史演变及施肥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3):42-50.[3]张豆豆,金燕清,罗琳,等.氮磷钾配施对甘草产量的影响及其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12):2474-2479.[4]田甜,韦锦坚,赵德恩,等.氮磷钾配施对茶叶品质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18,38(4):36-45.[5]李庚飞,麦格,韦波.澄城县玉米地土壤氮磷钾的分布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7,63(12):39-41,72.[6]VAN BREEMEN N.Natural organic tendency[J].Nature,2002,415(6870):381-382.[7]周志华,肖化云,刘丛强.土壤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地球与环境,2004,32(3/4):21-26.[8]SHARPLY A N,WITHERS P J A.The environmentally-sound management of argricultural phosphorus [J].Fert Rea, 1994,39(2):133-146.[9]陈小锋,揣小明,杨柳燕.中国典型湖区湖泊富营养化现状、历史演变趋势及成因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30(4):438-443.[10]罗付香,刘海涛,林超文,等.不同形态氮肥在坡耕地雨季土壤氮素流失动态特征[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5(3):12-20.[11]鄢明才,迟清华.中国东部地壳与岩石的化学组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