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各省简称知识点

合集下载

各个地区的简称口诀

各个地区的简称口诀

各个地区的简称口诀咱们中国地大物博,省份众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简称。

为了方便记忆,还真有不少有趣的简称口诀呢!就说我之前带着一群小朋友出去旅游,那可真是一次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历。

一路上,我就想着怎么能让这些小家伙轻松记住各个地区的简称。

咱们先来说说“京津沪渝直辖市”,北京简称“京”,那可是咱们国家的首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天津简称“津”,好吃的好玩的数都数不过来。

上海简称“沪”,是个超级现代化的大都市。

重庆简称“渝”,火锅那叫一个绝!“蒙宁新藏桂自治”,内蒙古简称“蒙”,广袤的草原一望无际。

宁夏简称“宁”,塞上江南可不是吹的。

新疆简称“新”,瓜果飘香,让人垂涎欲滴。

西藏简称“藏”,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吸引着无数人的向往。

广西简称“桂”,山水如画,美不胜收。

“一国两制台港澳”,香港简称“港”,购物天堂名不虚传。

澳门简称“澳”,有着独特的风情。

台湾简称“台”,宝岛的美景让人陶醉。

“东北三省黑吉辽”,黑龙江简称“黑”,冬天的冰雪世界简直是童话一般。

吉林简称“吉”,长白山的壮观让人惊叹。

辽宁简称“辽”,老工业基地也有着新的活力。

“冀晋鲁归华北”,河北简称“冀”,有好多历史古迹。

山西简称“晋”,煤炭资源丰富。

山东简称“鲁”,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

“苏浙皖赣在华东”,江苏简称“苏”,经济发达,发展迅速。

浙江简称“浙”,西湖美景闻名遐迩。

安徽简称“皖”,黄山的奇松怪石让人拍手叫绝。

江西简称“赣”,革命的摇篮,红色的土地。

“湘鄂豫归华中”,湖南简称“湘”,张家界的奇峰异石令人称奇。

湖北简称“鄂”,武汉的热干面那叫一个香。

河南简称“豫”,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华南还有粤闽琼”,广东简称“粤”,美食众多,经济繁荣。

福建简称“闽”,武夷山的风光秀丽迷人。

海南简称“琼”,碧海蓝天,沙滩阳光,度假的好去处。

“川滇黔归西南”,四川简称“川”或“蜀”,川菜辣得过瘾。

云南简称“云”或“滇”,多彩的民族风情让人陶醉。

初中地理课件省份简称

初中地理课件省份简称

初中地理课件省份简称
初中地理课件省份简称
省份简称,指中国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中地理课件省份简称,仅供参考。

历史沿革
1949年至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划分为六个大区。

1954年以后撤销大区,大区实际上属于军事政区为主。

1949年六个大区下辖50个“省级行政区”,即30个省、1个自治区(内蒙古)、12个直辖市(南京、重庆、上海、北平、天津、武汉(后改名为汉口)、广州、西京(抗战胜利后改称西安)、青岛等)、5个行署区、1个地方(西藏)、1个地区(昌都地区)。

1953年分六个大区和西藏、内蒙古,共计30个省、1个自治区、14个直辖市、1个地方、1个地区。

1954年调整为31个省级行政区即25省、1个自治区(内蒙古)、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1个地方(西藏)、1个地区(昌都地区)。

1965年全国调整为29个省级行政区,即22个省、5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

1967年天津自河北省分立,恢复成立天津市(直辖市)。

1988年撤销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

1997年重庆从四川省分立,成立重庆市(直辖市)。

1997年,香港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澳门脱离葡萄牙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地理各省知识点总结

地理各省知识点总结

地理各省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四大的国家,拥有广阔的疆域和多样的地理地形。

中国地理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南高北低、东低西高等。

下面将对中国各省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是全国耕地面积最多的地区之一。

东北地区的气候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东北地区的地势为东高西低,由于受到西伯利亚冷气团的影响,东北地区气温较低,冬季漫长。

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的主要特点为:黑龙江省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大豆、玉米、水稻的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工业大省,汽车、化工、冶金等行业发展迅速;辽宁省是中国东北的经济中心,其西北地区盛产煤炭、铁矿石,已形成以煤、铁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二、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了中国的首都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山西两个省份。

华北地区是中国的经济重镇,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华北地区的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华北地区的地势为东高西低,地形平坦,盆地广泛。

华北地区的主要特点为: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天津市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渤海湾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河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是我国小麦、玉米、棉花的主要产地,其工业和旅游业也发展迅速;山西省是中国煤炭大省,盛产煤炭和铁矿石资源,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三、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包括了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个省份以及上海市。

华东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国的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

华东地区的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雨充沛。

华东地区的地势为东高西低,地形为平原和丘陵相间。

华东地区的主要特点为:上海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是中国的金融、贸易中心;江苏省是中国的工业大省,其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二,工业部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汽车、化工等行业发达;浙江省是中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之一,私营企业经济发达,电子、纺织等行业发展迅速;安徽省、福建省和江西省则是中国的农业大省,盛产稻谷、小麦等粮食作物,福建省还是中国南部重要的渔业省份。

全国省份简称巧记方法

全国省份简称巧记方法

全国省份简称巧记方法全国省份的简称巧记方法其实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记忆,这样就可以轻松记住大部分省份的简称。

1. 含地理特征的简称:有一些省份的简称与它们的地理特征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地理特征来记忆。

比如,广东的简称就是“粤”,广东位于中国的南方,南方的意思与“粤”的发音相近,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记住广东的简称是“粤”。

又如,四川的简称是“川”,四川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有川谷的意思,所以简称是“川”。

2. 含人文特征的简称:有一些省份的简称与它们的人文特征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人文特征来记忆。

比如,北京的简称就是“京”,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京”字也常用来指代首都,所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记住北京的简称是“京”。

又如,上海的简称是“沪”,上海位于中国东部的沿海地区,所以使用沪作为简称意味着沿海。

3. 含历史背景的简称:有一些省份的简称与其历史背景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历史背景来记忆。

比如,江苏的简称是“苏”,江苏的历史上曾经是苏州府的所在地,所以简称是“苏”。

又如,山西的简称是“晋”,山西曾经是晋国的所在地,所以简称是“晋”。

4. 含文化特色的简称:有一些省份的简称与它们的文化特色有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化特色来记忆。

比如,浙江的简称是“浙”,浙江的缩写与浙剧的发音相近,所以我们可以轻松地记住浙江的简称是“浙”。

又如,辽宁的简称是“辽”,辽宁位于中国东北,而中国东北是中国的边北地区,所以简称是“辽”。

通过以上的巧记方法,我们可以轻松记住大部分省份的简称。

当然,也有一些省份的简称没有明显的特征可言,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其他记忆方法,比如通过长时间的反复记忆,或者通过制作关联图等方式来记忆。

中国各省省会城市、简称、简介及速记口诀

中国各省省会城市、简称、简介及速记口诀

中国各省省会城市、简称、简介及速记口诀中国各省简称的由来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

如何快速记省简称初中地理

如何快速记省简称初中地理

中国各省省会及简介
第二种方法:青甘新藏川,桂粤湘黔滇;皖浙苏鲁豫,鄂赣接西南:
内冀辽吉黑,宁陕晋相连;还有京津沪,福建和台湾。

①本歌诀先确定青、桂、皖、内蒙古四点,然后与其相邻省区按从正东开始,逆时针旋转的顺序排列。


外,记住京、津、沪、闽、台的位置就行了
如: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翱翔的雄鹰,黑龙江省像只天鹅,山东省像骆驼,福建省像相思鸟,安徽像小猫,西藏像藏羚羊,青海省像兔子,甘肃像条龙,云南省像开屏的孔雀,湖北省黄狗,而广东省似大象的头,广西似狮子头,新疆像朝西的牛头,再看吉林省大致呈三角形,辽宁省像个大逗号,山西省像平行四边形,台湾省似纺锤,海南省似菠萝,陕西省像跪着兵马佣,湖南江西像一对亲密无间的伴侣
3 形象造句、组词法:晋:太阳落到山的西边去了。

(山西)鲁:取出“鱼”,山东是个鱼米之乡。

(山东)皖:“皖”音同“晚”,晚(晚安),安(安徽).沪:取出“户”,办个上海户口真难!
渝:“渝重庆”音同台湾歌星“庾澄庆”。

豫:取出“象”,一头大象在河的南边喝水。

(河南)
湘:取出“相”,我在小南湖(小南湖是徐州的一处旅游胜地)边照相。

(湖南)闽:取出“虫”,一条小虫躺在门里睡大觉,它在享福呢。

福(福建)。

滇:“滇”音同“颠”。

云颠之上是南天门。

(云南)琼:解放前,海南是个穷地方。

黔:“黔”音同“钱”。

值钱的东西很贵重。

贵(贵州)。

八年级地理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

八年级地理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 市,拥有壮丽的山水景观和独 特的川东文化,被誉为“山城 夜景”。
河北省(冀)
河北简称“冀”,与河北的历史 沿革紧密相关。
“冀”这个简称源于古代冀州的 名称,古代冀州包括现在的河北
、山西、辽宁等地区。
河北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 同时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基 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八年级地理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 的由来
目录
• 引言 •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来 • 简称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 • 各省份简称的详细介绍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了解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简称的由 来,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地理文 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02
随着中国地理知识在中学教育中 的普及,探究各省级行政区简称 的由来已成为学生拓展知识面的 重要内容。
简称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
国际会议
在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中,使用 简称可以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代表交流和沟通。
外交关系
在国家间交往中,简称有时也成为 一种外交礼仪和文化交流的体现, 如互相用对方的简称来称呼对方。
跨国企业
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业 务时,使用当地行政区的简称可以 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和文化。
简称的命名规律和特点
命名规律
大多数简称都以该地区的古称、地理特征、历史事件或人物等命名, 如“鲁”源于古称“鲁国”,“苏”源于古称“苏州”。
• 简洁明了
简称通常由1-2个汉字组成,易于记忆和传播。
• 具有代表性
简称能够代表该地区的文化和历史,有助于人们快速了解该地区的背 景。
• 无歧义
简称通常不会引起歧义,能够明确指向特定的省级行政区。

【初二地理】如何快速记住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省会

【初二地理】如何快速记住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省会

如何快速记住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省会这几天不断的有同学问,如何才能快速记住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省会,甚至有的同学都开始丧失地理学习的信心了。

老师想告诉你,别急,大多数人都记不住的。

首先,你是刚接触不久,每天还有那么多学科的那么多作业,短时间要记住这么多的信息,也是挺有困难的,必须采取化整为零,由简到难的策略,开始别贪多,每次记住几个就好。

而且尤其要强调的是,必须结合地图进行记忆,最好是边填图边记忆。

否则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可能你记住了某个省的省会,却遇到填图题的时候,却不知道该向那填写了,结果就是口试满分,笔试零分呢。

而且手、脑、口并用,记忆效果特别好。

让我们先分类然后各个击破吧。

每天来回看几次,一周保证全记住。

简称取省份名称和省会城市名中的一个字的省份有(共6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台湾省台台北天津市津天津北京市京北京贵州省贵或黔贵阳简称取省份名称中的一个字,简称和省会城市名没有联系。

这类省份有(共13个):青海省青西宁云南省云或滇昆明四川省川或蜀成都陕西省陕或秦西安辽宁省辽沈阳黑龙江省黑哈尔滨吉林省吉长春江苏省苏南京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甘肃省甘或陇兰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浙江省浙杭州西藏自治区藏拉萨省份、简称和省会城市之间字面上没有联系的省份有(共15个):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广东省粤广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河北省冀石家庄河南省豫郑州山东省鲁济南山西省晋太原重庆市渝重庆上海市沪上海福建省闽福州安徽省皖合肥江西省赣南昌海南省琼海口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两个简称的省份有(共6个):云南省云或滇昆明陕西省陕或秦西安四川省川或蜀成都贵州省贵或黔贵阳甘肃省甘或陇兰州上海市沪或申上海快来测一测,看你能答对几个?黔驴技穷的故事发生在A.山东省B.贵州省粤菜主要分布区域A.广东省B.广西壮族自治区皖南事变发生在A.安徽省B.河北省得陇望蜀这一成语与哪两个省有关A.甘肃省、四川省B.湖北省、四川省革命老区鄂豫皖交界处为()三省交界A.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B.山东省、河北省、江苏省6.车牌前为“桂”字,属于A.广西壮族自治区B.宁夏回族自治区7.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地理复习---各省简称知识点中国各省简称由来大全一份,考试必备!两个特别行政区1.香港特别行政区(港)宋代以前,这里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

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

1997年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取全称中的“港”字作为简称。

关于香港的地名由来,有两种流传较广的说法。

说法一:香港的得名与香料有关。

宋元时期,香港在行政上隶属广东东莞。

从明朝开始,香港岛南部的一个小港湾,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因转运产在广东东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们称为“香港”。

据说那时香港转运的香料,质量上乘,被称为“海南珍奇”,香港当地许多人也以种香料为业,香港与其种植的香料一起,名声大噪。

不久这种香料被列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并造就了当时鼎盛的制香、运香业。

后来香料的种植和转运逐渐式微,但香港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说法二:香港是一个天然的港湾,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来的水手,经常到这里来取水饮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这条小溪也就被称为“香江”,而香江入海冲积成的小港湾,也就开始被称为“香港”。

有一批英国人登上香港岛时就是从这个港湾上岸的,所以他们也就用“香港”命名整个岛屿。

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别称。

2.澳门特别行政区(澳)名字最早记录于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意为海湾如明镜,盛产“蚝”。

后又称做“澳”,即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称“蚝镜澳”,因隶属广东香山,亦称“香山澳”。

“门”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本地内港的妈祖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的海峡象门;另一说是本地南面的氹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离立对峙,海水贯流其中呈十字门状;再一说是本地南台山(妈阁庙山)和北台山(莲峰山)相封成门。

总之,既是澳,又是门,故曰澳门。

1999年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取全称中的“澳”字作为简称。

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

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

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

元代改称大都。

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

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

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

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

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

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

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

秦时称江州。

隋称渝州。

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

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

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呼和浩特: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

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蒙语呼和浩特意思是"青色城市"。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辖区古称西域。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

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

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

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

1955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新”字作为简称。

乌鲁木齐:世居在这儿的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乌鲁木齐”,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

乌鲁木齐地名历史悠久,在敦煌发现的写于公元925年的古和田塞语文书《使河西记》,是当时于阗李氏王朝派往河西沙州等地的使者所写,该书中已有乌鲁木齐的记载。

明代《西域土地人物略》称作委鲁母,清《西域图志》称乌鲁木齐。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城命名“迪化”。

清代迪化专指迪化城,乌鲁木齐一名仍为社会常用,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迪化为省会后,渐用迪化代替乌鲁木齐。

1945年11月1日正式成立迪化市政府。

1954年2月1日迪化市改为乌鲁木齐市。

3.西藏自治区(藏)元时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

“乌思”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

明代设立两个都指挥使司。

清代称西藏东部为“康”(喀木),中部为“卫”,西部日喀则一带为“藏”(包括阿里),因其在中国西部,故称西藏。

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藏”字作为简称。

另一说认为简称源于故称“乌思藏”。

拉萨: 拉萨,藏文意为“圣地”或“佛地”,古称为“逻娑”。

相传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娶得大唐文成公主入藏。

为了庆祝此事,决心要好好建设王都。

但当时的吐蕃王都,还是一片荒草沙滩之地。

文成公主由于精通天象地气,善观五行风水,她观察拉萨的地形,发现其好像一个仰卧的罗刹女(即母夜叉),认为选拉萨作为国都实在是对国极为不利。

于是公主建议在拉萨外围建立四个寺庙,以镇住女魔的四肢。

她又算出拉萨中心的卧马湖是母夜叉的心脏,湖水便是母夜叉的血液,都应想办法镇住。

于是,公主根据五行之说,主张用白羊背土填湖。

藏王松赞干布听从了公主的意见,就在卧马湖动工,填湖造寺,建成了著名的大昭寺。

拉萨原称“山羊地”,便由此得名。

大昭寺建成后,藏王便把文成公主由长安带来的释加牟尼佛像供在庙内,从此各地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朝拜。

久而久之,这块神圣的“逻娑”(山羊地)因音似,便被称为“拉萨”即“圣地”了。

4.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公元5世纪处,匈奴贵族赫连勃勃自以为是夏后氏后裔,故将建立的割据政权定国号为“夏”。

宋代,党项族拓拔氏首领李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今银川),立国号“夏”,创立文字,建西夏王朝。

13世纪,元灭西夏,取“平定西夏永远安宁”之意,在这里设宁夏行省,始有宁夏之名。

1958年设宁夏回族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宁”字作为简称。

银川:"银川"一词是明末将此段黄河及其沿岸平原灌区形容为"银色河川"而得名的。

5.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宋设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广西”一名产生。

元设广西两江道。

明设广西省。

1958年设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因自宋至清,广西的行政中心在桂州(或桂林府),故广西简称“桂”。

另一说认为广西秦时曾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而历史上广西2/3地域属桂林郡,故广西简称“桂”。

南宁: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改邕州路为南宁路(取南疆安宁之意)。

南宁由此得名。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思州黄胜徐反元,延枯六年(1319年)六月,右江来安路岑世兴起兵造反,杀归德州知州,夺州印。

元朝廷多次派重兵镇压未果,两只反元队伍日益壮大,活动范围不断扩展。

至治三年(1323年)七月,英宗皇帝遣使招安,以诏谕逼使黄胜徐、岑世兴归顺。

是年十二月和泰定元年(1324年)六月,黄胜徐、岑世兴先后派代表上燕京朝贡。

泰定元年九月,为庆贺南疆绥服安宁,元朝泰定皇帝颁令邕州路总管府兼左右两江溪峒镇扶为南宁路。

从此,南宁之名一直沿用至今23个省1.黑龙江省(黑)1671年为抵御沙俄东侵,清政府在黑龙江沿岸修筑黑龙江城(黑河旧城),设置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流域。

1907年改为黑龙江省。

取全称中的“黑”字作为简称。

一说简称源于河流黑龙江。

哈尔滨:据《女真译语》及《女真文辞典》,“哈尔滨”是女真语“天鹅”之意说法一:阿勒锦说,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法也是现在被普遍认可的。

首载于1874年江苏书局出版的校刊本《金史》:“军还,穆宗于阿勒锦(霭建)。

在《哈尔滨考》中认为:“女真语村名,有名誉,荣誉,声望,声誉等含义。

说法二:汉语“水上村”说。

“哈尔滨”一词早在1796之前年就出现了,阿勒锦的说法有误。

李正顺写道:“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登基前,是满族女真部落一位首领的伙夫,由于他聪明过人,办事能力强后被首领重用。

万历二十六年(1598)努尔哈赤作为首领的全权特使前往北京朝贡,由依兰出发数日后来到今天太阳岛这片地方。

努尔哈赤面队着江问手下人这是什么地方?有一名副将叫哈依的回话:“晒网场”。

努尔哈赤听完后大笑道:“这么好的地方应该有个好名字才对,大家给这快地方起个好名字吧!”于是众人七嘴八舌。

有位汉族的文书官说:“我看就叫哈尔滨吧!”努尔哈赤一怔“哈尔滨?你精通满汗文章说说你是根据什么起的?”文书官说:“我们今天是由哈依将军带路由这里过江,所以就由哈依将军的姓取出一个”哈”字。

这地方(指太阳岛)的形状很象女人带的耳环,取出一个“耳”字。

这最后一个滨字就是水上村的意思。

合起来叫就是哈尔滨。

”努尔哈赤听后举起酒杯“从今以后这片地方就叫哈尔滨吧!来!干掉杯中酒!”说法三:扁岛说。

此说是黑龙江档案馆副研究员纪风辉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最新说法。

纪先生在检阅1864年黑龙江将军衙门时这样一条满文记载:“据佐领登精额呈称:职等遵札管带赴吉林乌拉......返回途中行至哈尔滨地方驻扎,本年八月二十五返至墨尔根城”。

由此来看“哈尔滨”一词乃满语“扁状的岛屿”在满语方言中发音为“harbin tun"音译汉语便是不折不扣的“哈尔滨屯”四个字,后来省略了“屯”字而简称“哈尔滨”。

2.吉林省(吉)吉林一名源于“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松花江的城市”。

1673年建城。

1676年置吉林将军。

1907年将其辖区改称吉林省。

取全称中的“吉”字作为简称。

长春:嘉庆五年(公元1800)为了管理流入此地的汉人,在此设立了“长春厅”,后于光绪十五年升为“长春府”;1799年(清嘉庆四年),清政府查明,伊通河流域已垦地265 649亩,居民达2 330户之多。

面对巨大的移民潮,封禁政策”已招架不住。

吉林将军秀林鉴于垦民日多,益见繁复”,遂奏请清政府借地安民”。

于是1800年(清嘉庆五年),在郭尔罗斯前旗蒙古王公领地长春堡附近设立了长春厅。

这是该地设置最早的地方行政机构。

从此长春”这个地名便在东北大地上正式诞生了。

关于长春地名起源的研究,近几十年,学术界众说纷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