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下语文园地七 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一部分,主要内容涵盖了课文理解、词语积累和阅读能力训练等方面。

整个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帮助他们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思想。

–能够积累词语,提高词汇量。

–能够进行课文朗读,提高语音语调准确性。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自觉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词语积累。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与象征意义。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课文理解1.教学内容: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分组合作讨论,小组展示。

2. 词语积累1.教学内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2.教学方法:词语解释,词语搭配练习,词语造句。

3. 朗读训练1.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表现力和语音语调准确性。

2.教学方法: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分段朗读练习。

五、教学过程安排1. 复习导入•复习前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

2. 新课学习1.课文理解:–听课文录音,了解课文内容。

–分组合作,讨论课文重点内容。

2.词语积累:–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练习词语造句,巩固词语记忆。

3. 课文表现•分组展示课文内容,认真朗读课文,展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4. 课堂小结•整理课文重点,帮助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了课文理解与词语积累的教学,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理解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更多针对性的辅导。

下节课需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

以上就是本文对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设计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第四课时教
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内容
本节课主要围绕课文《爬山虎》展开,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爬山虎的生长习性和生活习性。

2. 学习目标
•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及其生长环境。

•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能够简单描述自己所学的知识。

3.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关键词汇。

4. 教学难点
•对爬山虎的生活习性进行理解和归纳。

二、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导入
•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图片或短视频展示爬山虎的形象,引导学生猜测主题。

2. 学习内容呈现
•朗读课文《爬山虎》,学生跟读。

•教师解释生词、短语,确保学生理解。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爬山虎的生活习性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和学习兴趣。

4. 合作学习
•学生互相合作,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

•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巩固知识点。

5.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
•讨论爬山虎对环境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观点。

三、教学反思与展望
本节课主要围绕爬山虎这一生物展开,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
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地考察、小组展示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同时,也要不断总结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期 语文园地七(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期 语文园地七(课件)

⑤【临危不惧】_指__面__对__危__险__情__况__,__毫__不__畏__惧__。___形__容___ _人__十__分__勇__敢__无__畏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彬彬有礼】_文__雅__而__有__礼__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焦躁不安】_焦__急__烦__躁__,__心__神__不__定__。______________ ⑧【心急如焚】_心__里__急__得__像__火__烧__一__样__,__形__容__非__常__着__急__。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先自由读,再男女生比 赛读,熟读几遍就能背诵了。
选择“日积月累”中合适的格言填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的生活受
到了很大的影响。面对疫情,即使困难重重, 中国人民“_不__怨__天__,__不__尤__人_”,团结一心, 共同抗疫。我们以“天__行__健__,__君__子__以__自__强__不__息_” 勉励自己自强自立,不因磨难而停下脚步。
平舌音
kānɡ kǎi 慷慨
jù 临危不惧
zào 焦躁不安
xián 贤惠
qī 悲戚
bīn 彬彬有礼
前鼻音
fén 心急如焚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查找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再按要求分类(填序号)。
①【和蔼】_态__度__温__和__,__容__易__接__近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慷慨】_充__满__正__气__,__情__绪__激__昂__;__大__方__,__不__吝__啬_。_____ ③【贤惠】_指__妇__女__心__地__善__良__,__通__情__达__理__,__对__人__和__蔼__。__ ④【悲戚】_悲__痛__哀__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

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革命烈士 慷慨 就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面对突发火灾,消防员 临危不惧 ,配合得有条不紊。 (3)成大事者要沉得住气,不要遇到事情就 心急如焚 的。
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还积 累哪些描写人物 心理状态或人格 品质的词语?
交流指导 通过对本单元几首现代诗的学习,以及在综合性学习
过程中收集和整理的现代诗,我们发现可以通过下面几个 角度来学习和体会现代诗: (1)现代诗在朗读时有什么特点? (2)现代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你从中感受到了诗 歌怎样丰富的想象力?有哪些独特的感受? (3)现代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园扑来。它先在茶花的枝头兜了几圈,接着又飞到茉莉花的 枝头,最后轻轻地停在洁白的茉莉花朵上。可是茉莉花朵太 小了,负担不了它的重量,蝴蝶摇摇晃晃的,似乎有点儿站 不稳。可是,也不用为它担心,看,它扇动着宽大的翅膀, 保持了身体的平稳。
(2)小男孩打羽毛球:爸爸发球了,小男孩的眼睛盯 着球,猛地一跃,球在拍子上一撞又反弹过去了。球从左边 飞来,小男孩就向左边一跃,球从右边飞来,他就向右边一 跃。小男孩就像小鸟一样随着羽毛球的方向飞来飞去。
交流范例
我特别喜欢朗诵诗歌,它的节奏感很强。在朗诵时, 我仿佛觉得自己在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这种感觉很美。
我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前,一遍又一遍轻轻诵读诗歌,从 中感受诗歌丰富的想象力,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与作者 同喜同悲。
诗歌表达 了作者真挚的情感。从《白桦》的“毛茸茸 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 画”,我体会到作者对白桦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
我拓展,我积累。
朗读视频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复习并掌握第七单元所学的语音、词语、句子和词汇。

2.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文章主旨。

3.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表演故事。

4.能够正确书写所学字词句。

二、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表演。

2.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3.学会正确书写所学字词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课前准备•教师和学生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包括语音、词语、句子和词汇。

•教师准备好课文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朗读。

2. 学习内容•讲解课文主题并领会文章主旨。

•逐段解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点。

•学生跟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3. 练习环节•学生分组朗读表演课文,模拟情景演示。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理解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课时1. 课前准备•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自主预习本课内容,准备提问和讨论。

2. 学习内容•师生共同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教师指导演习和调整。

•老师讲解课文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涵。

3. 练习环节•学生书写课文中的重要字词句,着重训练正确的笔画和字形。

•学生小组展示书写成果,互相交流和指正错误。

•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馈1.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意见。

2.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3.教师整理学生反馈意见,为下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准备。

六、教学总结1.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通过朗读表演和书写练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本单元内容。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该页是可爱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的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新版部编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园地七》一、二、三课时教学课时第1、2 、3课时教学课型综合课是否集体备课否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认识生字,认识按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和由部件组合成新字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读,积累句子,巩固生字。

3激发学生交流的愿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4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

2与“口语交际”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预设过程设计意图一课时我的发现:一我会认。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大声朗读后,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答。

学生甲:我发现“饿、饼、饮、饺”这几个字都有“饣”,都与“食”有关。

学生乙:我发现“猴、猫、狗、狮、猪、狼”这几个字都有“犭”。

学生丙:我发现……3识记生字。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二我会填。

1引导学生回忆,在学过的生字中,“今、相、自、音、你、原”都可以和哪一个字在一起组成另一个字?2指名说一说填上哪一个字?(心)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识字方法?(我发现用学过的字加上一个偏旁组成新的字的识字方法)4扩展练习:“少”、“工”、“气”、“羊”加一个什么偏旁可以换成新的字。

(氵)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2朗读短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日积月累:一读读记记。

1出示句子,学生自读。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2指名读句子,要读正确、读流利。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文朗读、课文理解、词语解释、课文默写等环节,重点围绕课文中的主要知识点展开。

1.2 教学目标设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含义及用法,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书写规范性。

1.3 教学方法选择•采用“导入- 模块化教学- 拓展延伸- 反馈评价”的教学流程,结合多媒体教学辅助学生理解。

1.4 教学手段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录音设备、教学素材等,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

1.5 教学安排•教学分为导入环节、明课环节、小组合作与展示环节、课文探究与讨论环节、课文表达环节、练笔评析等阶段。

1.6 教学资源利用•教师充分利用纸质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等进行知识传授和概念讲解,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反思2.1 教学效果•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投入,并取得一定的学习成果,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需要加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2 教学亮点•本节课以课文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2.3 教学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课堂管理,确保学生的专注度和纪律性,同时对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和引导有待提升。

2.4 教学改进建议•下一次课堂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和共享,提高整体学习效果。

三、总结•通过此次《语文园地七》的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和反思,我深刻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设计和引导至关重要,学生的参与和反馈是教学的关键。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加强设计能力和组织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语文园地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课文内容丰富,涉及到了自然、人文、历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词语,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人文、历史等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词语、句型的掌握。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词语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3.词语句型学习: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学习重点词语和句型,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5.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课堂所学,教师进行补充和讲解。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课文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下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2.认识描写人的品质、心情的词语。

3.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名言警句。

4.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其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名言警句。

2.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其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读了上面的话,你收获了什么?
读了本次交流的内容,我发现从人物的语言可以看出人物的一些特点,从人物
的动作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品质。

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来分析人物特点。

在写作中,我们在表现人物某些特点或品质时也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

2.练一练,学运用。

下面的句子主要描写了人物的哪个方面,填在括号里。

(1)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外貌描写)
(2)他走到书架前拿起一本书,看了看书名又放了回去。

眼睛不时看向桌子旁的女孩,总觉得在哪里见过她。

(动作描写)
(3)他感觉受了莫大的委屈,心里想着刚发生的事,觉得眼前一片黑暗,于是下定决心,再也不来这个地方了。

(心理描写)
(4)“你怎么啦?嘴巴翘得那么高?”妈妈嘻嘻笑道。

(语言描写)
二、识字加油站
1.ǎi kāng kǎi xián qī
和蔼慷慨贤惠悲戚
jù bīn zào fén
临危不惧彬彬有礼焦躁不安心急如焚
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描述人的品质、心情,表示人物的心理状态或品格特点。

我们先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再学着运用。

2.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3.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慷慨:情绪激昂。

待人热诚,肯用财物帮助人。

贤惠:指妇女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对人和蔼。

悲戚:悲伤哀伤。

临危不惧:面临生命的危险毫不畏惧。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的样子。

焦躁不安:着急而烦躁,心神不定。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4.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上面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革命烈士(慷慨)激昂就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面对突发火灾,消防员(临危不惧),配合得有条不紊。

5.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人物心理状态或人格品质的词语?
这样描写人物心理状态或人格品质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
心如刀绞忧心忡忡
归心似箭温文尔雅
奋不顾身无所畏惧
卧薪尝胆光明磊落
三、词句段运用
1.下面的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选两三个,讲讲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囊萤夜读悬梁刺股凿壁偷光
铁杵成针程门立雪手不释卷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成语都与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

故事中的人物通过勤勉刻苦的读书,和锲而不舍的学习,最终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1)囊萤夜读
含义:用袋子装萤火虫,晚上借其微光读书。

故事: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但因家境贫困,没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2)悬梁刺股
含义:用绳子绑住头发系在房梁上,用锥子刺大腿。

形容发愤自学。

故事:东汉时,孙敬孜孜不倦勤奋好学,为了防止打盹(瞌睡),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

战国时期的苏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后来他们都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3)凿壁偷光
含义:在形容家贫而刻苦读书。

故事:西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

邻家有蜡烛,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县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只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最后,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4)铁杵成针
含义: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故事:李白小时候很聪明,也很贪玩。

一天,他来到一条小溪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吃力地磨着铁杵。

李白觉得很奇怪问:“老婆婆您在干什么?”老婆婆说:“我要把铁杵磨成绣花针。

”李白吃了一惊问:“这个铁杵几年才能磨完?”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绣花针。

”李白听了从此坚持刻苦学习,成了中国一位大诗人。

(5)程门立雪
含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

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故事: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学问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

一天,杨时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

杨时于是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杨时却还立在雪中。

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6)手不释卷
含义:手中的书舍不得放下。

形容勤学不倦。

故事: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

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2.练一练,学运用。

把成语和对应的含义连起来。

3.仿照下面的例句,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
..车厢,攀.上了窗口。

◇罗盛教听到孩子们的哭喊声,知道有孩子落水了,就急忙向河边跑.过去。

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

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

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

他钻.出水面吸.了口气,立刻又钻.了下去。

蝴蝶飞舞小男孩在打羽毛球妈妈下班回到家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句子详细描述一组连续的动作,动作描写通过交代人物的身体活动、肢体动作等,侧面反应了人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
(1)蝴蝶飞舞
一只大蝴蝶扇动着一对彩色的翅膀,扑向窗口来了。

它先在茶花的枝头兜了几个圈子,接着又飞到茉莉的上面,最后轻轻地停在洁白的茉莉花朵上。

可是茉莉花朵太小了,负担不了它的重量,摇摇晃晃的,似乎有点站不稳。

可是,也用不着为它担心,看,它扇动着宽大的翅膀,保持了身体的平稳,它若即若离地晃动着身子站在花朵上,又似乎是悬在半空中。

(2)小男孩在打羽毛球
爸爸发球了,小男孩的眼睛盯着球,猛的一跃,球在拍子上一撞又反弹过去了,球从左边飞过来,小男孩就向左边一跃,球从右边飞来,他就向右边一跃。

小男孩就像小鸟一样飞来飞去。

(3)妈妈下班回到家
先是听到钥匙转动的声音,接着是一阵门响,然后是换拖鞋声,我知道,是妈妈下班到家了。

妈妈疾步走到厨房,拧开水龙头洗菜,我心里不由得一酸:天这么热,妈妈进门后连脸都没洗,就一头扎进厨房给我们做饭去了。

我忽然觉得自己坐不住了,起身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酸奶,又拿上一条毛巾,快步走进厨房,走到妈妈
身边……
四、日积月累
1.(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

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加强大而不可战胜。

(3)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2.延展阅读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2)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荀子》(3)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韩非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