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车间布置原则精编
化工厂车间布置

安全标识:设置 醒目的安全标识 提醒员工注意安 全
紧急出口:设置 足够的紧急出口 确保员工在紧急 情况下能够快速 撤离
培训教育:定期 对员工进行安全 培训和教育提高 员工的安全意识 和应急处理能力
合理规划:根据 生产流程和设备 需求进行合理规 划
紧凑布局:尽量 减少设备之间的 空隙提高空间利 用率
遵守环保法规:确保化工厂车间布置符合环保法规要求 减少污染排放:降低化工厂车间的污染排放保护环境 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布置化工厂车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保障员工健康:合理布置化工厂车间保障员工健康降低职业病风险
合理规划: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进 行合理规划确保生产流程顺畅
物流运输:物流运输要方便快捷 避免物料运输不畅影响生产
通风效果
排气设备:包 括排气扇、排 气管等确保有 害气体及时排
出
照明:确保车间 内光线充足避免 视觉疲劳
安全设施:设置 安全通道、紧急 出口、消防设施 等
警示标志:设置 警示标志提醒员 工注意安全
安全培训:定期 进行安全培训提 高员工安全意识
仿真模拟技术: 通过计算机模拟 化工厂车间的布 局和运行情况优 化车间布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设备布局:设备布局要合理避免 交叉干扰提高生产效率
安全防护:设置安全防护措施确 保生产安全避免安全事故影响生 产
合理规划运输 路线避免交叉
污染
采用自动化物 流系统提高运
输效率
确保运输通道 畅通避免拥堵
考虑环保要求 减少运输过程 中的污染排放
通道设计:确保 通道畅通无阻避 免拥堵
通道设计:合理 设计通道保证人 员、物料、设备 的顺畅流通
设备布置:根据 设备尺寸和生产 需求进行合理布 置避免浪费空间
化工厂设计车间布置设计

五、建 筑 物
3、梯子的主要尺寸 (1)斜梯的角度一般为45°,由于条件限制也可采用 55°,每段斜梯的高度≯5m,超过5m时应设梯间平台 ,分段设梯子。 (2)斜梯的宽度≮0.7m,也≯1.0m。 (3)直梯的宽度宜为0.4~0.6m。 (4)设备上的直梯宜从侧面通向平台,每段直梯的高度 ≯8m,超过8m时必须设梯间平台,分段设梯子,超过 2m的直梯应设安全护笼。 (5)甲、乙、丙类防火的塔区联合平台及其他工艺设备 和大型容器或容器组的平台,均应设置不少于两个通往 地面的梯子作为安全出口,各安全出口的距离≯25m。 但平台长度不大于8m的甲类防火平台和 ≯ 15m的乙、 丙类平台,可只设一个梯子。
特别高大的设备要避免靠窗布置
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
背光操作示意图
(四)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
通风
防火防爆
环境保护
有中央通风孔的厂房
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一、反应器的布置 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
三、换热器的布置
四、卧式容器的布置 五、泵的布置 六、压缩机的布置
一、反应器的布置
反应器
可按类似设备布置
(三)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
露天或半露天布置:
如大型贮罐、精馏塔、吸收塔、凉水塔、
喷淋式冷却器等设备。
非露天布置: 如往复泵、空压机、冷冻机等机械传动设 备以及结晶器、釜式反应器等易受气温影响的 设备。
五、建 筑 物
(一)建筑物模数 建筑物的跨度、柱距和层高等均应符合建筑物模数 的要求: 1、跨度:6.0,7.5,9.0,10.5,12.0,15.0,18.0(m)。 2、柱距:4.0,6.0,9.0,12.0(m)。钢筋混凝土结构 厂房柱距多用6m。 3、开间:3.0,3.3,3.6,4.0(m)。 4、进深:4.2,4.8,5.4,6.0,6.6,7.2(m)。 5、层高:2.4+0.3的倍数(m)。 6、走廊宽度:单面1.2,1.5(m);双面2.4,3.0(m)。 7、吊车轨顶:600mm的倍数(±200mm )。 8、吊车跨度:电动梁式和桥式吊车的跨度为1.5m; 手动吊车的跨度为1m。
化工车间布置设计

环保原则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处理废弃物,降低 能耗和资源消耗。
灵活原则
满足未来生产调整和扩展的需求,提高车间 的适应性。
车间布置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设备布置
合理安排各类设备的布局,确 定设备间距和通道宽度,确保
生产流畅和安全。
管道布置
设计管道走向、支撑结构和保 温措施,确保管道安全、可靠 、经济。
安全设施布置
绘制立体效果图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设备布置效果,可以绘制立体效果图。
审核与修改
对绘制的设备布置图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符合要求。
存档备案
将最终确定的设备布置图进行存档备案,以便日后查阅和使用。
03
安全与环保要求
安全间距与通道设置
安全间距
为防止生产过程中物料泄漏、火灾等 事故的扩散,化工车间与其他建筑物 、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
通道设置
通道宽度、数量应满足安全疏散要求 ,并保持畅通无阻,方便人员快速撤 离。
消防设施的布置
消防水源
确保车间附近有可靠的消防水源,如消防水池或消防栓。
灭火器材
根据车间的火灾危险等级,合理配置灭火器材,如灭火器、 灭火器箱等。
环保设施的布置
废气处理
车间应设置废气处理设施,如烟囱、排气筒等,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详细描述
针对化工车间的特点,结构设计应考虑抗 震和抗风能力,以应对地震、强风等自然 灾害。
车间建筑节能设计
总结词:降低能耗
01
输标02入题
详细描述:通过合理的节能设计,降低车间能耗,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采用保温隔热材料、节能灯 具等措施,减少能源浪费。
03
详细描述: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 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通过安装太阳能板、风力发电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作者:————————————————————————————————日期:ﻩ车间布置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摘要:介绍了车间布置的内容、依据、方法步骤、平立面布置规则、设备布置规则Abstract:Introduced the content,basis,method,progress of plant arrangement and theregulation oflevel elevation arrangement,equipment arrangement前言在化工工程的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中,当工厂总图、工艺流程图、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型及其主要尺寸确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车间厂房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工作。
车间布置设计是否合理,事关重大,它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总投资及操作、安装、检修是否方便,甚至还会影响整个车间的安全以及车间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在进行布置设计时,要全盘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布局,才能完成既符合生产要求,又经济合理的布置设计。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车间布置设计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只是初步确定厂房的尺寸、高度,完成主要设备的布置工作,还不能达到施工、操作的要求。
车间布置设计包括车间厂房布置设计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两部分。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1.标准、规范和规定车间布置设计所要遵循的标准有很多,以下只列出所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及规定的名称,详细内容可参见文献[1]第一章内容。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J87—19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界噪声标准GB 50058—19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SH 3011—2000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规定HG 20546—1992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2.基础资料(1)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2)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性质包括原料、中间体、副产品、成品的数量及性质,三废的数量及处理方法。
第7章(化工厂布置)

1. 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GBJ 16-1987(2001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1992 (1999年版)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① 检验实际情况与所绘图纸是否相符,如果选用,决定该地区 是否要重新测量,研究厂区自然地形的改造利用方式,和场 地原有设备加以保留或利用的可能性; ② 研究工厂现场基本区划的几种可能方案; ③ 研究确定铁路专用线接轨点和进线方向,航道和码头的适宜 地点,公路连接和工厂主要出入口的位臵。 ④ 实地调查厂区历史上的洪水淹没情况; ⑤ 实地观察厂区的工程地质情况;
⑥ 实地踏勘工厂水源地、排水口,研究确定可能的取水方案和 污水排除措施; ⑦ 实地调查热电厂及厂外各种管线的可能走向; ⑧ 现场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 ⑨ 周围地区工厂和居民点分布状况和协调要求; ⑩ 了解各种外协条件,并进行实地观察。 根据选厂指标,设计人员要踏勘现场,收集资料。一般应 踏勘两个以上的厂址,经比较后择优建厂。
表1 厂址技术条件比较
表2 建设费用和经营费用比较
7.2
化工厂总平面布置——总图布置
总图布臵设计的任务: 总体解决全厂所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布臵; 运输网和地上、地下工程技术管网的布臵; 行政管理、福利及绿化景观设施的布臵等问题。 一、化工厂总平面布臵的原则 1. 满足生产和运输的要求 (1) 保证生产线直、短,避免交叉迂回——物料输送距离最小 (2) 将水、电、汽耗量大的车间尽量集中,形成负荷中心,并使 其靠近供应源——水、电、汽的输送距离最短 (3) 厂区交通道路要做到径直短捷,避免人流和货流交叉和迂回。 货运量大,车辆往返频繁的设施宜靠近厂区边缘地段。 (4) 厂区布臵要做到厂容整齐,环境优美,布臵紧凑,节约用地。
管道布臵
车间设计布置原则

车间设计布置原则一、车间布局要考虑工艺流程车间里各种设备和工序的安排,得按照生产的工艺流程来。
就像做一道菜,得先洗菜切菜,再下锅炒,最后装盘,车间里生产产品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把工序顺序弄乱了,就像先装盘再炒菜一样,那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说生产汽车,那得先有车架的组装,然后再安装发动机等部件,如果把发动机安装的地方安排在离车架组装很远的地方,零部件在车间里传来传去,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
二、安全原则很重要在车间设计布置的时候,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
要保证设备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设备运行的时候互相碰撞或者工人在操作的时候被夹到。
像那些大型的冲压设备,周围一定要有防护栏,避免工人不小心进入危险区域。
而且通道也要设计得宽敞一点,要是通道太窄了,万一有紧急情况,工人跑都跑不出去,那可就危险了。
还有就是要考虑防火、防爆等安全因素,如果车间里有易燃易爆的物品,就得把它们放在专门的区域,并且做好防火防爆的措施,像安装防火门、防爆灯之类的。
三、要方便物料的运输和存储车间里的物料得能够顺利地从仓库运到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得能够方便地存放到仓库或者运出去。
所以在设计车间布局的时候,要把仓库、生产线、运输通道等安排得合理。
比如说,把原材料仓库安排在离生产线近一点的地方,这样搬运物料就不需要走很远的路,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
而且物料的存储区域也要规划好,不同的物料要分类存放,这样找起来方便,也不容易出错。
四、要考虑员工的工作环境员工在车间里要长时间工作,所以工作环境要好。
要有足够的采光,不能让车间里黑乎乎的,不然员工干活都看不清楚。
通风也要良好,要是车间里空气不流通,又闷又有异味,员工工作起来肯定不舒服。
还要考虑噪音的问题,如果有一些设备噪音很大,就要想办法采取隔音措施,像给设备安装隔音罩之类的。
另外,休息区也要安排好,让员工在休息的时候有个舒适的地方可以放松一下。
五、空间利用要合理车间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寸空间。
车间布置设计与化工建筑知识

车间布置设计与化工建筑知识1. 背景介绍车间布置设计在化工建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车间布置设计既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又可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介绍车间布置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和原则,并探讨与化工建筑相关的一些关键要点。
2. 车间布置设计的原则2.1 安全性安全性是车间布置设计的首要原则。
在车间布置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员的安全以及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布置工位时应确保操作人员之间有足够的空间,避免交叉作业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此外,应根据化工生产的不同特点,合理设置防火设施和安全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撤离。
2.2 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车间布置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通过合理布置设备和工作站,可以最大程度地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布置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协同作业以及材料的顺畅流动。
另外,应根据工序的特点,将相关设备和工作站布置在较近的位置,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运输和时间浪费。
2.3 环境保护在车间布置设计中,环境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化工生产过程可能产生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因此需要合理布置排放口和处理设施,将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另外,应注重节能减排,选择低能耗设备和工艺,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 化工建筑的关键要点3.1 厂房结构化工建筑的厂房结构应具备良好的承重能力和抗震能力。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厂房内设备的重量和工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振动等因素,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材料,确保厂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卫生与通风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因此卫生与通风是化工建筑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厂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计,确保室内空气流通良好,避免有害气体滞留。
另外,应合理设置洗眼器、紧急淋浴和消防设施,确保人员的安全和事故的迅速应对能力。
3.3 消防安全在化工建筑中,消防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应根据厂房的规模和特点,合理设置消防器材、消防通道和应急疏散标识。
化工企业总体布置

化工企业总体布置从安全的角度看,工厂的平面布置第一要重视安全距离,第二要进行区块划分。
这不但有利于安全生产,也便于生产管理和生产操作。
工厂区应根据以下所列各项进行区块化划分:(1)工艺装置区;2()罐区;3()公用设施区;4()接运及发送装卸区;5()辅助生产设施区;6()管理区。
工厂总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应符合有关规定。
(一)总体布置的基本原则(1)工艺装置和全厂的储运设施占地面积较大,可燃气体散发较多,是全厂防火防爆的重点;水、电、蒸汽、压缩空气等公用设施,需靠近工艺装置;工厂管理及生活设施是全厂生产指挥中心,人员集中,要求安静,污染较轻。
在总平面布置时,应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将上述各类设施,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既有利于安全,又便于管理。
2()在山丘地区建厂,由于地形起伏较大,为减少土石方量,厂区可采用阶梯式竖向布置。
储存液化烃或可燃液体罐区应尽量布置在较低的阶梯上。
如因地形限制或工艺要求,也可将罐区布置在比受油装置的标高较高的阶梯上,实行灌注输送,但必须有防止泄漏液体漫流的措施。
大型液体罐区不能布置在紧靠排洪沟。
3()空分装置要求吸人的空气洁净,空气中若含有乙炔、烃类气体,一旦被吸人空分装置,则有可能引起设备爆炸,因此应将空分装置布置在不受上述气体污染的地段。
4()经常使用汽车运输的液化石油气灌装站、可燃液体汽车装卸站和全厂性仓库等,为防止汽车穿行生产区,上述设施应靠近厂区边缘,且设围墙与之隔开,或远离厂区布置。
上述区域应设独立出入口。
5()全厂性高架火炬,在事故状态下可能因大量可燃液体被夹带,且燃烧不完全而发生“火雨”,会产生大量的热、烟雾、噪音和有害气体,故应将其布置在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地段的上风侧。
6()冷却水凉水塔会散发大量的水雾,不应设在生产装置或高大建筑物的上风位置,不要靠近铁路、公路及其他公用设施。
大型凉水塔会产生噪音,注意不要影响居民。
7()由厂外引入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若架空伸入厂区,一是需要留有高压走廊,占地很大,二是在发生火灾时,高压线易被损坏,影响全厂;若采用埋地敷设,技术复杂而不经济,故总变电所应布置在厂区边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车间布置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摘要:介绍了车间布置的内容、依据、方法步骤、平立面布置规则、设备布置规则Abstract: Introduced thecontent,basis,method,progress of plant arrangement and the regulation of level elevation arrangement,equipment arrangement前言在化工工程的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中,当工厂总图、工艺流程图、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型及其主要尺寸确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车间厂房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工作。
车间布置设计是否合理,事关重大,它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总投资及操作、安装、检修是否方便,甚至还会影响整个车间的安全以及车间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在进行布置设计时,要全盘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布局,才能完成既符合生产要求,又经济合理的布置设计。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车间布置设计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只是初步确定厂房的尺寸、高度,完成主要设备的布置工作,还不能达到施工、操作的要求。
车间布置设计包括车间厂房布置设计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两部分。
(一)、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1.标准、规范和规定车间布置设计所要遵循的标准有很多,以下只列出所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及规定的名称,详细内容可参见文献[1]第一章内容。
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Z 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J 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界噪声标准GB 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SH 3011—2000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布置设计规定HG 20546—1992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2.基础资料(1)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2)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性质包括原料、中间体、副产品、成品的数量及性质,三废的数量及处理方法。
(3)设备一览表(包括设备外形尺寸、重量、支撑形式及保温情况)。
(4)公用系统耗用量,包括供排水、供电、供热、冷冻、压缩空气、外管资料等。
(5)车间定员表(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车间化验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外,还要掌握最大班人数和男女比例的资料)。
(6)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包括装置(车间)之间、辅助部门、生活部门的相互联系,场内人流、物流的情况和数量]。
(7)建厂地形和气象等资料。
(二)、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车间布置设计主要包括车间厂房布置设计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两部分内容。
在进行车间厂房布置设计时,首先要推敲并确定车间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防止泄露不全,车间的组成一般包括生产设施、生产辅助设施、生活行政设施、其他特殊用室和近期发展用地五部分。
车间布置设计就是确定各个设备在车间范围内平面与车间立面上的准确的、具体的位置;同时也确定了场地与建、构筑物的尺寸;安排工艺管道、电气仪表管线、采用通风管线的位置。
(三)、车间布置设计的要求1.车间布置设计要适应总图布置要求,与其他车间、公用工程系统、运输系统组成成有机体。
2.经济效果要好。
车间平面布置设计应简洁、紧凑,已达到最小的占地面积;车间立面布置应尽量将高达的设备布置在室外,如不能布置在室外的尽量单独处理,且尽量降低厂房的高度,以减少建设费用,降低生产成本。
3.便于生产管理,安装、操作、检修方便。
在车间布置设计时,除考虑各个生产工段外,对生产辅助用房如车间配电室、机修间、化验室等和生活办公用房等,都要合理安排,互相协调,以便生产管理;设备布置设计的同时,要考虑到日后的施工安装、操作和检修,要尽量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操作人员留有必要的操作空间和安全距离;需要经常检修、更换的设备附近要留有一定的检修空间和设备运输宽度。
4.要符合有关的布置规范和国家有关的法规,妥善处理防火、防爆、有毒、腐蚀等问题,保证生产安全,还要符合建筑规范和要求。
厂房的大小、高度、形制等要符合建筑规范。
5.要留有发展余地有些设施或装置,由于设计投资较大,资金紧张,或已经预计到将来的销售情况会越来越好,经和建设单位协商,在布置设计时,要留有发展余地,以便将来扩建或增建。
(四)、车间布置设计的方法和步骤1.准备资料。
包括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设备一览表、总图与规划设计资料、有关的规范和标准。
2.确定各工段的布置形式,室外布置或室内布置。
室外布置又包括露天布置、半露天布置、和框架式布置。
3.确定厂房布置和设备布置方案。
4.绘制车间布置草图。
5.绘制车间平面布置图。
二、车间厂房布置设计(一)、车间厂房的平面布置化工厂房平面型式的选择原则是,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下尽量力求简单,力争美化,同时要按照建筑规范要求。
化工设计中采用的厂房型式一般为:长方形、T形、L形和Ⅱ等。
长方形便于总平面图的布置,节约用地,有助于设备排列,缩短管线,易于安排交通出入口,有较多可供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墙面;但有时由于厂房总长度较长,在总图布置有困难时,为了适应地形的要求或者生产的需要,也有采用L形、T形或Ⅱ形的,此时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通道和立面等各方面的因素。
厂房的柱网布置,要根据厂房结构而定,生产类别为甲、乙类生产及大型石化装置,宜采用框架结构,采用的柱网间距一般为6m,也有采用9m、12m。
丙、丁、戊类生产可采用混合结构或框架结构,开间采用4m、5m或6m。
但不论框架结构或混合结构,在一幢厂房里不宜采用多种柱距。
柱距要尽可能符合建筑模数的要求,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结构上的标准预制构件,节约设计和施工力量,加速基建进度。
在进行车间布置时,应考虑厂房安全出入口,一般不应少于两个。
如车间面积小,生产人数少,可设1个,但应慎重考虑防火安全等问题。
装置(车间)内的道路、通道的宽度及其上方高度应执行 HG 20546—92中的有关规定和执行GB 50160中的相关规定。
(二)、车间厂房的立面布置图厂房的立面布置要力求做到设备排列整齐、紧凑、美观,充分利用厂房空间,既经济合理、节约投资,又操作、检修方便,并能充分满足采光、通风等要求。
化工厂厂房可根据工艺流程的需要设计成单层、多层或单层与多层相结合的型式。
一般来说单层厂房建设费用较低,因此除了由于工艺流程的需要必须设计为多层外,工程设计中一般采用单层。
有时因受建设场地的限制或者为了节约用地,也有设计成多层的。
化工厂厂房的高度,主要由工艺设备布置要求所决定。
厂房的垂直布置要充分利用空间,每层高度取决于设备的高低、安装的位置、检修要求及安全卫生等条件。
一般框架或混合结构的多层厂房,层高多采用5m、6m,最低不得低于;每层高度尽量相同,不宜变化过多。
装配式厂房层高度采用300mm的模数。
在有高温及有毒害性气体的厂房中,要适当加高建筑物的层高或设置拔风式气楼,以利于自然通风、采光散热。
有爆炸危险车间宜采用单层,厂房内设置多层操作台以满足工艺设备位差的要求。
如必须设在多层厂房内,则应布置在厂房顶层。
如整个厂房均有爆炸危险,则在每层楼板上设置一定面积的泄爆孔。
这类厂房还应设置必要的轻质屋面、或增加外墙以及门窗的泄压面积。
泄压面积与厂房体积的比值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泄压面积应布置合理,并应靠近爆炸部位,不应面对人员集中的地方和主要交通道路。
车间内防爆区与非防爆区(生活、辅助及控制室等)间应设防火墙分隔。
如两个区域需要互通时,中间应设双门斗,即设二道弹簧门隔开。
上下层防火墙应设在同一轴线处。
防爆区上层不应布置非防爆区。
有爆炸危险车间的楼梯间宜采用封闭式楼梯间。
三、车间设备布置设计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就是确定各个设备在车间平面上和立面上的准确的、具体的位置,这是车间布置设计的核心,也是车间厂房布置设计的依据。
化工厂的设备布置,在气温低的地区或有特殊要求者,均将设备布置在室内,一般情况可采用室内与露天联合布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化工厂的联合露天化布置。
设备露天布置有下列优点:可以节约建筑面积,节省基建投资;可节约土建施工工程量,加快基建进度;有火灾及爆炸危险性的设备,露天布置可降低厂房耐火等级,降低厂房造价;有利于化工生产的防火、防爆和防毒(对毒性较大或剧毒的化工生产除外);对厂房的扩建、改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生产中一般不需要经常操作的或可用自动化仪表控制的设备,如塔、换热器、液体原料储罐、成品储罐、气柜等都可布置在室外。
需要大气调节温湿度的设备,如凉水塔、空气冷却器等也都露天布置或半露天布置。
不允许有显着温度变化,不能受大气影响的一些设备,如反应罐、各种机械传动的设备、装有精密度极高仪表的设备及其他应该布置在室内的设备,则应布置在室内。
(一)、生产工艺对设备布置的要求(1)在布置设备时一定要满足工艺流程顺序,要保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对于有压差的设备,应充分利用高低位差布置,以节省动力设备及费用。
在不影响流程顺序的原则下,将各层设备尽量集中布置,充分利用空间,简化厂房体形。
通常把计量槽、高位槽布置在最高层,主要设备如反应器等布置在中层,储槽等布置在底层。
这样既可利用位差进出物料,又可减少各层楼面的荷重,降低造价。
但在保证垂直方向连续性的同时,应注意在多层厂房中要避免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过多地往返与楼层之间。
(2)凡属相同的几套设备或同类型的设备或操作性质相似的有关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一起,这样可以统一管理,集中操作,还可以减少备用设备,及互为备用。
为了考虑整齐美观,可采取下列方式布置:成排布置的塔,如可能时可设置联合平台;换热器并排布置时,推荐靠管廊侧管程接管中心线取齐;离心泵的排列应以泵出口管中心线取齐;卧式容器推荐以靠管廊侧封头切线取齐;加热炉、反应器等推荐以中心线取齐。
(3)布置设备时,除要考虑设备本身所占的位置外,还须有足够的操作、通行及检修需要的位置。
(4)要考虑相同设备或相似设备互换使用的可能性,设备排列要整齐,避免过松过紧。
(5)除热膨胀有要求的管道外,要尽可能地缩短设备间管线。
(6)车间内要留有堆放原料、成品和包装材料的空地(能堆放一批或一天的量),以及必要的运输通道及起吊位置,且尽可能地避免物料的交叉运输(输送)。
(7)传动设备要有安装安全防护设施的位置。
(8)要考虑物料特性对防火、防爆、防毒及控制噪声的要求,譬如对噪声大的设备,宜采用封闭式间隔等;生产剧毒物及处垃剧毒物料的场所,要和其他部分完全隔开,并单独设置自己的生活辅助用室;对于可燃液体及气体场所应集中布置,便于处理;操作压力超过的反应器宜集中布置在装置(车间)的一端。